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

合集下载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一、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新生儿的生理现象主要包括传统的:"两三天黄"、"新生儿皮疹"、"眼结膜水肿"、"溶血性疾病"等。

2.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窒息"、"新生儿脑瘫"、"腹腔积液"、"肺炎"、"肺源性心脏病"等。

3. 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吸吮困难"、"哭声过弱或过响"、"喂养问题"、"护理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二、幼儿护理1. 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主要包括:"心肺功能持续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儿童口腔护理"等。

2. 幼儿的日常护理幼儿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睡眠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体育锻炼"等。

3.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幼儿的常见疾病及预防主要包括:"传染病"、"呼吸道疾病"、"伤害事故"等。

三、儿童青少年护理1. 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生理变化主要包括:"细胞增殖增强"、"内分泌系统升级"、"性成熟"、"抵抗力增加"等。

2. 青少年常见疾病及预防青少年常见疾病及预防主要包括:"心理问题"、"饮食问题"、"运动与健康"、"怀孕及性传播疾病预防"等。

3. 青少年精神卫生青少年精神卫生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青少年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等。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窒息过程中,新生儿会出现晕厥、口周围涎液多、肌肉张力减弱、面容改变、皮肤有紫红色斑点、呼吸变得缓慢而深,但是容易暂停,甚至
无法呼吸,如果一直没有妥善护理,很容易导致死亡。

3、一旦窒息症状出现,婴幼儿护理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新生儿头位
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减少胸部的紧张度,促进吸入空气;然后使用手掌轻
拍新生儿的背部,帮助新生儿完成呼吸;同时要立即对新生儿提供有效的
复苏护理。

4、如果此时还没有完全恢复,可以采用吸入空气的方法,让新生儿
吸入空气,这样也能恢复新生儿的呼吸。

二、腹泻
1、婴幼儿腹泻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是指比正常排便次数多,比正
常排出的粪便量多,或排出的粪便质量发生变化,呈泥状水样或液流状的
病症。

2、腹泻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足够的液体,有助于恢复水分,以防
止脱水;及时给予止泻药,如果有严重的腹泻,那么应采取调理肠系膜通
道的手段来预防细菌滋生;保证婴幼儿维持良好的卫生清洁,以防止寄生
虫的滋生。

三、病毒感染。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1
一、黄疸
出现时间 持续时间 消退时间 皮肤黄染部位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3天出现
4-6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 减轻 7-10天消退,早产儿可持 续到第3周 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
过早,一般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生后 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
持久不退,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 重
消退时间过晚,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黄 疸进行性加重
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
血清胆红素指标 有无其他异常
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 12mg/dl
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 其他异常
过重,呈金黄色,皮肤黏膜都明显发黄
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 5mg/dl
让脐带沾水
5
五、湿疹
(一)表现 红色小丘疹,有渗液,可结痂、脱屑,反复
长期不愈,瘙痒难忍。 (二)原因 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婴儿过敏性疾
病。人工喂养的宝宝多见。 也与宝宝本身皮肤特点和过敏体质有关,与
某些食物及外界因素有关。
6
五、湿疹
(三)护理 1、注意清洁卫生 2、喂奶恰当 3、产妇要忌口 4、急性期水疱破后不要洗澡
3
三、呕吐
(一)原因 1、喂养不当 2、咽下综合症 3、药物作用 4、感染 5、新生儿肝炎 6、小肠结肠炎 7、胃食管反流 8、幽门痉挛 9、颅内压升高
4
四、脐炎
(一)原因 脐带还没脱落的这段时间内护理不当,感染
细菌而发炎,即为脐炎 (二)护理 1、出院时遵医嘱每天涂抹消炎液1-2次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3、脐带未脱落时,洗澡分上下两部分,不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

婴儿感冒又发烧咳嗽时,应以服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为主。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吃药后高烧不退,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用冷毛巾冷敷颈部两侧、大腿根部、双腋窝部,或用温水洗澡、头枕凉水袋等。护理中还要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面色、呼吸次数、体温变化。
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婴儿抽风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引起肺炎。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治疗。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于每年9-11月,发病者多见于4岁以下尤其是半岁以内的婴儿。 主要症状:大便每日数次,多为水样或蛋花样,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家庭护理: (1)重要治疗效果较好。 (2)加强综合护理。调节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应尽量减少哺乳的次数。 (3)做好大便后的清洁,每次用温水清洗肛门。 注意事项:不可乱用抗生素,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盐水或复方硼酸液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发生继发性感染。 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可以用清热解毒、止痛消肿的中药涂敷在外部肿胀处。
注意事项:根据患病婴儿的具体情况确定,如果情形严重,马上送医院治疗。
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
婴儿高热惊厥发病率较高,因此当发生抽风准备送医院的同时,应进行家庭急救。
皮肤护理
婴幼儿湿疹的预防与护理:
病因: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最主要,其次许多物质诱发或加重过敏,食物中的蛋白,化学物品,花粉等,再者,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容易引起湿疹。Leabharlann STEP3STEP2
STEP1
表现:主要表现是瘙痒,皮疹,红肿,好发于面颊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褶皱处。
预防与护理:
试表前要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甩表时不能触及硬物。水银柱已甩至35度以下。

新生儿护理与常见疾病预防

新生儿护理与常见疾病预防

新生儿护理与常见疾病预防新生儿是家庭中的宝贝,他们需要特殊的关怀和护理。

在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婴儿的洗浴、喂养、睡眠以及对常见疾病的预防。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一、新生儿的洗浴婴儿洗澡是新生儿护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需要温和的护理。

洗澡水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7摄氏度左右,以保持婴儿的体温稳定。

在洗澡过程中,可以使用专门的天然婴儿肥皂或沐浴乳,切忌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二、新生儿的喂养新生儿的喂养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并预防许多疾病。

如果母乳喂养不可行,可以选择婴儿配方奶粉,但要注意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奶粉品牌,并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配制。

三、新生儿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对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新生儿每天需要大约16到20小时的睡眠时间。

为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父母应该在婴儿的床上铺上柔软的床垫,并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婴儿运动。

另外,要确保婴儿不受过度的噪音和刺激。

四、常见疾病的预防1.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会导致皮肤红肿、瘙痒和脱皮。

为了预防婴儿湿疹,父母应该避免过度洗澡,每天洗澡一次即可。

在换尿布时,使用温水清洁并轻轻拍干婴儿的皮肤,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分的尿布纸。

2. 婴儿腹泻婴儿腹泻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或感染病原体引起的。

为了预防婴儿腹泻,父母应该注意给婴儿洗净的水果和蔬菜,避免生吃或未经煮沸的食物。

此外,保持婴儿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不干净的物品也很重要。

3. 婴儿呼吸道感染婴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症状有咳嗽、鼻塞、打喷嚏等。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父母应该避免带婴儿去拥挤的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并定期清洁婴儿的鼻子和嘴巴。

总结:新生儿是家庭的宝贝,他们需要细心呵护和周到的护理。

在新生儿护理中,婴儿的洗浴、喂养、睡眠都要特别注意。

新生儿疾病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疾病护理PPT课件
4
一、红臀(尿布疹)
护理要点:
三、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屁股,并坚 持每次都要这样做,清洗时不用肥皂。 四、尿布外面最好不用塑料、橡皮布衬垫, 这样利于散湿散热,并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五、已发生红臀的新生儿,遵医嘱使用外用 药膏,如紫草油、护臀霜等。
5
一、红臀(尿布疹)
护理注意事项:
为新生儿清洗红臀时,应用手沾水轻 柔地进行清洗;而不要用毛巾直接擦洗臀 部。清洗后要用毛巾轻轻吸干。在涂抹油 类及药膏时,应把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 动,不能上下涂擦,以免损伤皮肤加重疼 痛。红臀的预防重于治疗,每次大便后都 要用温水洗净新生儿臀部、肛门周围及会 阴部,并经常该处通风,皮肤干燥。
9
二、脐炎
预防及护理:
多喜娃月嫂应做好断脐后的护理,保持 脐部及周围的清洁卫生,用5%碘伏正确消 毒脐部,积极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一旦发生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症 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
三、湿疹
产生的原因:
新生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 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 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 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 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 遇热、遇湿都可使 湿疹表现显著。
12
三、湿疹
预防:
3、衣物方面:比如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最好是棉质的,衣服穿得 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 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宝宝避免接 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4、对于婴儿湿疹在平时可以用中药成分的进行外涂,来达到对婴幼湿疹的治理修复, 同时可以配合儿茶小儿浴剂在洗浴时使用,更加全面的达到治理和恢复作用。 5、洗浴护肤方面: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 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 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6、环境方面: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 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 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 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7、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 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LOGO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高多红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早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钙血症体温调节无效❖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

❖保暖:每日监测体温2-4次。

体重>2000g在暖箱外保暖者,使用热水袋(注意避免烫伤)及戴绒帽,或让母亲抱于怀中。

必要的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防止散热:护理人员的双手需温暖,各种操作应集中。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拍背、吸氧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用面罩或机械正压通气给氧。

❖随时备好氧气、吸痰器、新生儿呼吸复苏气囊、直接喉镜、气管导管和急救药品等,若发生异常情况可配合医师及时进行抢救。

❖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早产儿切忌常规吸氧。

婴儿喂养困难❖有吸允和吞咽能力者,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

❖对有吸允能力差,甚至不能吞咽者,用鼻胃管喂养或鼻肠管喂养,如果仍有困难可应用静脉或部分静脉营养。

喂奶后应竖抱小儿,轻拍背部,然后取右侧卧位,并观察有无青紫、溢奶和呕吐的发生。

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称体重,以便分析、调整补充营养。

有感染的危险❖对早产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尤其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发现微小病灶立即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治疗。

❖注意消毒隔离,特别是医疗器械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

❖工作人员或新生儿患感染疾病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自主呼吸受损❖注意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颜色及量;保持氧气的湿度;每1-2小时变换新生儿体位一次以促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吸痰。

气体交换受损❖氧气头罩:流进氧气头罩的氧气不得少于5L❖呼吸道维持正压呼吸(CPAP):压力5-10cmH2O。

❖间隙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压力4-6cmH2O有感染的危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根据医嘱合理用抗生素体温调节无效❖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以减少氧消耗,维持体温在36.5-37℃。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婴幼儿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

婴幼儿常见病是父母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正确的护理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康复,还能减轻家长的焦虑。

本文将介绍一些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

感冒婴幼儿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发热等。

在护理感冒的过程中,家长应保持婴幼儿的室内环境清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感染其他病毒。

同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

定期测量体温,注意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体温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腹泻婴幼儿腹泻是指每天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水样稀薄,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

家长在护理腹泻时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潮湿引起红屁股。

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孩子受凉。

多喂水,注意监控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生冷、难消化的食物。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应及时就医。

发热婴幼儿发热可能是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其他潜在疾病的表现。

在发现婴幼儿发热时,家长首先要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及时观察症状变化。

保持室内环境通风清洁,避免过度穿着或缠绕。

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发热症状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结语婴幼儿是家庭的宝贝,正确的护理技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了解婴幼儿常见病的护理技术,及时应对孩子的不适症状,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理的治疗,帮助孩子尽快康复,健康成长。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新生儿常见疾病有哪些你知道吗?如何护理新生儿你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欢迎阅读。

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20个血型系统,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最多,次为RH系统。

在怀孕期或分娩时可有为数不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若彼此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缺乏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母亲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这种免疫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ABO血型系统共有"A"、"B"、"AB"和"O"型四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或"B"型者。

RH血型系统中有抗原5种(C,c;D;E,e;),有D抗原者称RH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见于母亲是RH阴性,胎儿为RH 阳性者。

有些母亲虽然为RH阳性,但缺乏E抗原,亦会发生RH溶血病。

我国汉族RH阳性者占绝大多数(98~99%),阴性者不多,故RH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较其他民族少见。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感染之一,和败血症关系很密切。

本病死亡率高,后遗症多。

不论产前、产时或产后感染都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比如母亲患败血症、羊膜早破、胎粪吸入、难产、出生后皮肤破损、脐部感染等。

新生儿得脑膜炎最早改变是在精神异常,如阵阵尖哭,易惊、易激动,精神萎,随后不哭,最后昏迷。

早产儿则不哭、嗜睡、面色灰白、两眼凝视。

如果发现迟,即使幸存也会合并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耳聋、皮质盲及智能低下。

早期常出现哭声改变、尖叫、易激惹、易惊,随即哭声变弱,甚至不哭,继而转为嗜睡、吐奶(为喷射性呕吐)、后背发直,两眼凝视或斜视,全身伴有抽搐等症状。

NICU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NICU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NICU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N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呛奶、呕吐有关。

2、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有关。

4、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护理常规:1.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检测。

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

2.合理喂养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

提倡母乳喂养,无法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间歇鼻饲喂养、持续鼻饲喂养,能量不足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

每天详细记录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喂养方案,满足能力需求。

3.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安排小的软枕,避免颈部曲折、呼吸道梗阻。

出现发绀时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mmHg(6.7~9.3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

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条件允许安排水囊床垫,使用水振动削减呼吸暂停的发生。

反复发作者可遵嘱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

4.密切窥察病情注意窥察患儿的进食情形、肉体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形。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按时巡回记实,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发生。

5.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

安康教育:指点怙恃如何冲调奶粉、如何沐浴、什么时候防备接种、什么时候门诊随访等,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信息支持和树立照顾患儿的信心。

1小于胎龄儿护理诊断1、窒息的危险与宫内慢性缺氧有关。

2、体温调节无效与皮下脂肪缺乏有关。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29
健康教育
• 1.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 • 2.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做到勤洗手,多饮
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随意用他人的餐具和生活 用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 3.家庭室内保持空气对流,清新,室温适宜。定期 消毒玩具、餐具。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合, 以减少感染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其成份比
例合理,有利于吸收,喂服时用汤匙一匙一匙喂,
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内吸收,轻中度脱水一般2-3分
钟喂一次,每次约10-20ml,积少成多,4-6小时就
能纠正。
14
护理措施
• 5.消化不良者如仅有轻度腹泻,不需要用药物止
泻,只需加强饮食卫生。注意观察大便的情况。 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 泻。
4
病因
• 1.非感染感染性因素 • 2.感染性因素 • 3.消化道外脏器病变
5
病因
• 1.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喂养不当,新生
儿的肠管娇嫩,胃肠道的发育不够成熟,
消化酶比较少,在喂养过程中,喂养次数
太多,每次量较多,或过早添加大量淀粉
类食品,人工喂养时牛奶的温度偏热或偏
冷都可能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立即解开衣领,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取出口咽部分泌物,并托 起患儿上颌,防止舌根后坠引起窒息, 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 以免唇舌咬伤。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可予雾化吸人,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21
基础护理
• 吸氧
迅速给予氧气吸人,氧流量1~2Lmin, 可以减轻缺氧与脑细胞损伤。
37
治疗要点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去 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及护理方法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及护理方法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及护理方法在孩子出生后的初始几个月内,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相应的护理方法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建议。

一、黄疸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两到三天内出现。

它是由于胎儿体内胆红素排泄系统不成熟所致,在血液中积累过多胆红素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

大多数情况下,黄疸是自限性的,会在几周内自行消退。

为了预防黄疸加重,可采取以下护理方法:1. 鼓励频乳:通过经过皮肤接触和喂养可以帮助宝宝排泄多余的胆红素。

2. 定期晒太阳:适量直接暴露于太阳下有助于促进胆红素代谢。

3. 观察排尿和排便:确保宝宝的尿液呈淡黄色,并且有每日粘稠软便意。

二、脐带感染脐带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未适当处理或清洁脐带引起的。

如果发现脐带周围出现红肿、渗液或有异味,可能表明感染已经发生。

以下是护理方法,以预防和处理脐带感染:1. 脐带清洁:用温水和棉球轻轻擦拭脐部,然后用干净的棉球将其干爽。

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清洁。

2. 确保干燥:保持婴儿的尿布区域干燥和通风,避免积聚湿气。

3. 观察并就医:注意观察脐部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出现红肿、渗液或异味,应及时就医治疗。

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支气管炎等常见疾病。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他们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病毒。

常见症状包括喷嚏、鼻塞、咳嗽和轻微的发热。

以下是护理方法以帮助缓解呼吸道感染:1. 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在宝宝附近放置湿毛巾有助于缓解鼻塞。

2. 温水洗鼻:用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洁鼻孔,减轻宝宝的不适感。

3. 定期补液:及时给予足够的液体摄入,以防脱水。

四、腹泻腹泻是指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并伴随着稀薄便便。

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不良或细菌感染。

针对腹泻的护理方法如下:1. 补充足够的液体:通过经常地哺乳来确保新生儿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护理

(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 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 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 %~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 生后,由细菌、病毒、霉菌等不同的病原 体引起。
新生儿肺炎分类



1.宫内感染性肺炎(又称先天性肺炎)主要的病原体为病 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由母 亲妊娠期间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复燃,病原体经血行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2.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①胎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孕母 产道内病原体上行感染羊膜,引起羊膜绒毛膜炎,胎儿吸 人污染的羊水,发生感染性肺炎。②胎儿分娩时通过产道 吸入污染的羊水或母亲的宫颈分泌物。 3.出生后感染性肺炎①呼吸道途径:与呼吸道感染患者 接触;②血行感染: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③医源性途径: 由于医用器械如吸痰器、雾化器、供氧面罩、气管插管等 消毒不严,或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或通过医务人员手传 播等引起感染性肺炎。
预防措施






最好的办法是使婴儿的屁股保持干爽。 每次换尿布时彻底清洗婴儿的生殖器区域。 每次换尿布时,给他的小屁股技法一层薄薄的防护霜。 不要使用滑石粉质地的爽身粉,因为如果婴儿吸放入它的 粉尘,会对肺部造成伤害。 不要把尿裤系得太紧,宽松的衣服能够证婴儿的小屁股呼 吸。 不要给婴儿穿塑料套裤或其他不透气材料制成的衣物。 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先宝宝的棉质尿布,以防皮肤 产生过敏反应。
新生儿肺炎预防措施





要加强新生儿保健,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并避免与呼吸 道感染病人接触。 有异常分娩或临产感染者,新生儿应隔离观察,必要时应 早用抗菌素。 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胎儿 宫内缺氧。 对于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怀孕的母亲要做好孕期保健, 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性疾病的发生。 婴儿出生后,要给婴儿布置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 婴儿所用的衣服、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的用具应消毒。 患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若母亲感冒、应戴 口罩照顾孩子和孩子和喂奶。 患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若母亲感冒,应立 即去医院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新生儿的护理要点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1、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是比较常见的眼病,表现为宝宝的眼睛经常会出现泪眼汪汪的情况。

或者发现在宝宝的眼睛里会有许多脓性分泌物流出,有的是出生以后第一天就有症状,有的大概一周后或者一个月以后出现。

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因为长时间不治疗,可导致结膜和角膜炎症,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症。

♦防治护理方法:1、局部使用抗生素眼液。

如果宝宝被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妈妈也不要太着急,因为大多数的宝宝在6个月内,泪道仍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可先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通常是在局部使用抗生素眼液,配合大眼角皮肤(泪囊部)按摩,促进泪液网鼻泪管方向流动,每天做2-3次,病情较重的患儿可增加至4-6次,每次1分钟。

2、尿布疹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

♦防治护理方法:1、要处理宝宝尿布疹,可在妈妈帮他换尿布时,用性质温和的肥皂与温水彻底洗净不舒服部位。

2、尽量不要去摩擦长尿布疹的位置。

3、避免使用宝宝湿巾,因为它们可能含有酒精。

4、然后让宝宝的屁股风干一会儿,他的皮肤接触空气会对缓解尿布疹症状有帮助。

5、在患尿布疹的部位上抹一些滋润软膏,例如凡士林软膏或锌氧化物,保护皮肤免于进一步的不适。

新生儿疾病的预防1、吃好如果可以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开始吃辅食后要注意三餐营养均衡。

进入秋冬后更要额外多吃富含VC的水果蔬菜。

美国建议1岁以后的宝宝一天需要有5份水果蔬菜(5份大概是我一个巴掌大小),学龄前的儿童一天需要保证一杯左右的蔬菜水果(大概半斤)。

2、睡好长期睡眠缺乏的宝宝容易造成抵抗力差。

一般而言,新生儿需要18小时左右的睡眠,1岁左右的宝宝总共需要12~13小时睡眠,学龄前儿童需要10小时睡眠。

对于3岁之前的宝宝,晚上不要超过8点入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20个血型系统,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最多,次为RH系统。

在怀孕期或分娩时可有为数不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若彼此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缺乏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母亲会产生相
应的抗体。

这种免疫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ABO血型系统共有"A"、"B"、"AB"和"O"型四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或"B"型者。

RH血型系
统中有抗原5种(C,c;D;E,e;),有D抗原者称RH阳性,无D抗原
者为RH阴性,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见于母亲是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者。

有些母亲虽然为RH阳性,但缺乏E抗原,亦会发生RH
溶血病。

我国汉族RH阳性者占绝大多数(98~99%),阴性者不多,故RH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较其他民族少见。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感染之一,和败血症关系很密切。

本病死亡率高,后遗症多。

不论产前、产时或产后感染都可
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比如母亲患败血症、羊膜早破、胎粪吸入、难产、出生后皮肤破损、脐部感染等。

新生儿得脑膜炎最早改变是在精神异常,如阵阵尖哭,易惊、易激动,精神萎,随后不哭,最后昏迷。

早产儿则不哭、嗜睡、面色
灰白、两眼凝视。

如果发现迟,即使幸存也会合并脑积水、硬膜下
积液、耳聋、皮质盲及智能低下。

早期常出现哭声改变、尖叫、易激惹、易惊,随即哭声变弱,甚至不哭,继而转为嗜睡、吐奶(为喷射性呕吐)、后背发直,两眼凝
视或斜视,全身伴有抽搐等症状。

如果囟门,感觉饱满、张力增高,就要考虑做腰椎穿刺,进行脑水检查。

病死率在5O%左右,可并发
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肢体瘫痪、智力障碍等症。

新生儿结膜炎
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还未成熟,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加上泪腺尚
未发育完善,眼泪较少,不容易将侵入眼睛里的病菌冲洗掉。

这样,就容易使病菌在眼部生长繁殖,引发结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和沙眼衣原体等,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的主要病菌。

在出生时胎头需要
经过母亲的阴道,如果阴道存在这些病菌感染,就容易使他们被感染,使其中一些孩子发生"新生儿结膜炎"。

新生儿的眼睛被病菌感染后,一般在出生后5-14天发病,表现
为眼睑肿胀,结膜发红、水肿,同时眼睛有分泌物。

分泌物一开始
为白色,但可能会很快转为脓性,成为黄白色分泌物。

先可能是一
侧眼部感染,随着病情发展使另一侧眼睛也被感染。

若未及时护理
和治疗,炎症会侵犯角膜,日后影响视力发育。

从孕期开始预防。

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白带增多,并呈脓性,或是父亲感染了淋病,要立即去医院进行彻底治疗。

这样,便可避免新生儿在出生时被淋病菌所感染,患上"新生儿淋菌性
眼结膜炎"。

该病在感染严重时可迅速侵犯角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
角膜穿孔,导致失明,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极大。

新生儿出生后,马上使用眼药预防病菌感染。

父母在护理时,一定注意保持双手及衣物清洁,千万不能随意用不干净的物品擦洗孩
子的脸和眼。

如果孩子的眼睛发生了结膜炎,对所使用过的物品,特别是毛巾、手帕要进行煮沸、晾晒消毒。

当眼部红肿明显、脓性分泌物过多及
白眼球充血时,一定要及时去眼科诊治,不得延误。

眼部发生炎症时一定要注意进行正确护理。

每次清除眼部分泌物时,切记先用流动的清水将手洗净,再将消毒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后,轻轻擦洗新生儿眼部的分泌物。

如果睫毛上粘着较多分泌物,可用消毒棉球浸上温开水湿敷一会儿,然后换一个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试。

要注意,一次
用一个棉球,用过的棉球不能再用,直到擦干净为止。

清洗完后,
在医生指导下滴用抗生素眼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