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文学概论第28讲中国古典文学概论总论第三章中国文学的地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國文學概論第28講中國古典文學概論總論
第三章中國文學的地域性與文學家的地理分佈
第一節中國文學的地域性
中國文學的地域性包括兩方面的意思:
一、某些文學體裁是從某些地區產生的,在它發展過程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帶著這個地區的特點。
二、不同地區各具不同的風格特點。
以下分別由中國各朝代的特出文學類別,論述其文學地域性:
一、先秦時期
《詩經》和《楚辭》都是地域性強的作品,《詩經》主要是北方文學,呈現出質樸淳厚的風格;《楚辭》植根於南方,又吸收了北方的文化營養,表現出浪漫熱烈的特質。《詩經》和《楚辭》體現著北方和南方兩地的差異。
(一) 就《詩經》而論,十五國風所標示的名稱,有的是當時的諸侯國,例如:鄭風、齊風;有的是地域名,例如:「豳風」的「豳」是周人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即今陝西旬邑、邠縣一帶;「王風」的「王」是周平王東遷後的國都地區,當時稱洛邑,即今河南省洛陽、孟縣一帶。
十五國風除「周南」、「召南」產生於南方汝水、漢水一帶外,其餘十三國風都是北方各地的民歌;「頌」詩部分,無論「周頌」、「魯頌」、「商頌」,都是北方的王侯祭神祭祖時用的歌舞曲。
(二) 「楚辭」這個名稱本身就已標明它是楚地的歌辭,是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詩體。
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說:「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詞』。」
《楚辭》的出現與荊楚一帶的地理、風物、人情、習俗(如巫風之盛)、文化,有極其密切的關係。
二、漢代文學的地域性主要表現在詩歌中。
「樂府」本是朝廷設立的音樂機構,漢武帝以前就已設立過,到漢武帝時樂府才大規模采集民歌配樂演唱。
根據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的分類,漢代民歌主要存於「相和歌辭」、「鼓吹曲辭」和「雜曲歌辭」三類之中。其中「相和曲」是流行於南方的俗樂,而其歌辭則多為楚地的民歌;「鼓吹曲」是漢武帝時北方民族的樂曲,當時主要用於軍樂,其歌辭則多為北方的民歌。
〈白頭吟〉是漢代南方的樂府詩,〈有所思〉、〈上邪〉為漢代北方的樂府詩,兩者題材相同,但風格各異,南方者纏綿,北方者剛健,這正是北方和南方兩地風格的區別。
三、南北朝時期,南北文風的差異顯著,特別是在詩文兩方面。
(一)詩歌方面
南朝樂府民歌中的「吳歌」流行於長江下游,以當時的首都建業為中心,內容多為情歌,艷麗柔弱,適宜表現青年女子羞澀纏綿的情態;「西曲」流行於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的城市,以江陵為中心,內容多為水邊旅人思婦的別情,表現船戶、賈客生活的尤其多,基調也是哀怨纏綿的。
北朝民歌主要見於《樂府詩集》中的「梁鼓角橫吹曲」中,鼓角橫吹曲是在馬上演奏的一種軍樂,樂器中有鼓有角,頗為高亢;北朝民歌出自北方不同的民族,表現北方的景色、風俗、戰亂生活,也有不少情歌,風格大膽潑辣,與南朝民歌迥異。
南北朝民歌風格迥異,以下舉同是表現愛情的民歌加以比較:
例如1:南朝「吳歌」的〈子夜歌〉之一: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
例如2:北朝民歌的〈折楊柳歌辭〉:
腹中愁不樂,願作郎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
例如3:〈地驅樂歌〉:
月明光光星欲墮,欲來不來早語我。
(二)就文而論,南朝文風華麗,北朝文風質樸,呈現出不同的地域性。
四、唐朝
實現了國家的統一,而且融合了南北兩種不同的詩風、文風,但仍然不乏具有地域色彩的作品。
例如1:岑參的邊塞詩以西北邊塞的自然風光為背景,展示了軍旅生活的各個側面,以其濃郁的地域色彩吸引著廣大的讀者。
例如2:中唐時期一些學習民間詞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往往有一種南方的情調。
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劉禹錫貶官期間學習巴楚一帶民間詞所寫的〈竹枝〉九首,白居易學習民間詞所寫的〈憶江南〉三首、〈浪淘沙〉六首和〈長相思〉,莫不是一片南國情調。
五、晚唐五代至宋代
(一)晚唐五代,詞的兩個中心都在南方。西蜀的花間詞,南唐的馮、李詞,奠定了詞的婉約風格;詞的中心集中於南方,固然與北方發生戰亂,而南方相對說來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有很大關係;再者,南方的地理、氣候、風土、人情,也最適合詞的生長。
(二)在宋詞裡,若就作品而論,此種發展成熟的文體必定含括多種多樣的風格,很難用某一種地方特色去概括它。
儘管宋詞呈現多元的地域特色,但仍有一些地域色彩的表現,例如:宋代詞人中南方人佔多數,據上彊村民重編、唐圭璋箋注的《宋詞三百首》統計,南方人佔了全部入選詞人的64%左右,可見宋詞和南方的關係。
六、元代
(一)元代盛行的戲曲,無論就音樂或是文學風格而論,都顯著存在著地域性的差異。四折一楔子的雜劇是在北方興起的一種文藝形式,雜劇創作與演出的中心就在大都(今北京)。
元雜劇的傑出代表關漢卿和王實甫都是大都人,其他著名作家馬致遠、楊顯之、紀君祥、秦簡夫也是大都人;白樸、康進之、石君寶、鄭光祖、宮天挺等雜劇家的祖籍都在北方,所以元雜劇是植根於以大都為中心的山西、河北、山東三省的一種文學體裁。
(二)在雜劇趨於衰落之際,南方有一新的劇種興盛起來,這就是南戲。它在北宋末南宋初產生於南方的浙江溫州一帶,首先流傳到杭州,並在杭州發展為成熟的戲曲藝術,至元末大為興盛;其代表作家如高明,就是溫州瑞安人(今浙江溫州),所以南戲呈現南方的風格。
七、明清兩代,國家統一,文學的地域性不如先秦、南北朝、元朝明顯,但仍有所表現。
(一)由宋元南戲發展出來的明代傳奇,有所謂四大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都是南方的唱腔;明代傳奇的題材也以愛情故事居多,所謂「十部傳奇九相思」,這正是南方文學的傳統。
(二)明清詩文作家中,地域性的流派增多了,如:以茶陵(今湖南茶陵縣)李東陽為首的「茶陵派」;以公安(今湖北公安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為代表的「公安派」;以竟陵(今湖北天門縣)鍾惺、譚元春為首的「竟陵派」。
(三)由蘇州地區興起的崑劇,在明末清初達到成熟階段,成為全國最大劇種。以李玉為代表,在蘇州地區集中了一批劇作家,他們的思想傾向和藝術風格近似,後人稱之為「蘇州派」。
中國文學的地域性豐富了文學的風格、色彩;一個時期地域性相當突出,另一個時期地域性又淡化下去而溶入文學的民族特色之中,並為民族特色增加新的成分,這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發展的一條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