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
以下是九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词曲五首笔记
诗词曲五首笔记
诗词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推崇。
其中,一些经典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五首经典的诗词曲作品及其创作背景、意义及韵意。
一、《将进酒》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写的是他放浪形骸时所抒发的豪迈情怀。
作品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表现的是作者无限的豪情,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二、《静夜思》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又一佳作,是他在一个冬夜中酒后独自思索所创作的。
作品开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婉转了表达了诗人在冬夜中感受到的寂寞和孤独之情。
三、《离骚》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之作。
作品寓意深刻,充满典故。
作品中唯美的语言,如“东篱乐,乘时兴,吾以谁为隆,云惟松之际”等,使得文章流传至今。
四、《卜算子》
《卜算子》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千古绝唱。
作品中表达了作者
对生命的看法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品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形象表现了作者的胸襟和豪情。
五、《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女诗人白居易所作,是一篇长达三百四十多字的诗篇。
作品中体现了作者洞察时事,悲天悯人的情怀,用婉转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
综上所述,这些经典的诗词曲作品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这些原本被写作简单的历史记录却代代相传并且激励着人们一代又一代的情感和思维。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原文
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二、《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四、《芙蓉楼送辛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芙蓉楼。
遥望江外寒山寺,天一曙,
一行白鹭上青天。
五、《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古代诗词曲五首
作者:王勃,唐初“四杰”之一, 其余三人为: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从内容来看又是一首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下扬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诗都抒发一种离情别绪,古语 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所以, 许多送别诗,无论是写朋友之别,还是 亲人之别,都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如: 《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颔联:“同是宦游”说明二人都不在本乡, 则此别为别中之别,又有何伤感? 本联意似悲而旷达之胸襟可见。
颈联:转叙别后思绪。 这二句一洗过去送别诗中那种黯然消魂 的情调,而代之于积极、健康的感情, 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正是它千百 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
尾联:“沾巾”是儿女之态,而在 这里,既非远别,又同为宦 游,虽别而如比邻,那么, 在离别时就不用学那儿女之 态了。
古代诗词曲五首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2.《望天门山》----李白(唐) 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 5.《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但是,由于所送对象去的地方、时间的 不同,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又有所不同。 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下扬州。 首联:从“城阙”可“望”“五津”,可见 杜少府 此行并非远行。 这“望五津”写的是 作者的 想象。它 使人 感 到气象开阔——既然五津风烟 在望,则此行并非远行,不必为离别 而悲伤。
古代诗词曲五首
古代诗词曲古代诗词曲五首诗五首1.《菊花》年代: 唐作者: 元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除夜》年代: 唐作者: 徐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日。
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3.《春望》年代: 唐作者: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4.《登乐游原》年代: 唐作者: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冬日》年代: 唐作者: 方干烧火掩关坐,穷居客访稀。
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晖。
穿竹风满,绕庭云叶飞。
已嗟周一岁,寓尚何依。
词五首1.《洞仙歌·冰肌玉骨》年代: 宋作者: 苏轼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2.《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年代: 宋作者: 吴文英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沈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3.《淡黄柳·空城晓角》年代: 宋作者: 姜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4.《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年代: 宋作者: 张先忆郎还上层楼曲。
楼前芳草年年绿。
绿似去时袍。
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
颜色非长久。
惜恐镜中春。
不如花草新。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习要点学习本文,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三、识记每篇文章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四、背诵诗词曲五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关于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和柳宗元同中进士,一起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集团,在当政的几个月内实现了一些改革。
失败后,一再遭贬。
他与白居易同年(772)生。
两人在长安认识,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
思考: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3、关于本文的主题。
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通意义。
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二、《赤壁》1、关于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
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
诗词曲五首九年级下册原文
诗词曲五首九年级下册原文以下是《诗词曲五首》九年级下册原文:
1.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5.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词曲五首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 (状元出 身);二是起兵抗元 ,频繁 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 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漂浮 不定,危在旦夕;“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家破人亡,孤 苦伶仃。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 “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 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 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 怜、哀怨。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 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 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 节。
主题思想: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 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 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 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 志。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 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 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 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 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 样的形象?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 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 涌澎湃。
3.为什么说“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 兵祸连结。不论“兴”“亡” 受苦的都是百姓。
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4.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 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 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 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 不胜感慨。
5.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 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 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 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 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后人用此诗句,指新生事物无比美 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九下语文24课诗词曲五首
九下语文24课诗词曲五首一、《游园不值》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梨花一枝春带雨,
独上西楼望眼欲穿。
水面初平云脚低,
波心深处藏鱼虾。
垆边人似月,
酒醒何处寻。
二、《武陵春》
桃花佳人短命配,
荆花流水更年华。
清歌燕脂一片血,
清歌燕脂红妆瘦。
青楼听客南山月,
牡丹盏酒芙蓉池。
海客来从何处来,
将醉春风再绿汀。
三、《终南别业》
终南阴山秋风起,竹石头角寒月深。
秋萤未央灯湿烛,落魄离乡心何绵。
昨日西苑无人到,今宵故人谁复来。
湖上孤叶空自舞,芦花凝处拆旧堆。
四、《初春》
初春玉枝先尽,桃红杏绿似去年。
楼上月似水,
尽日春风入楼开。
满江墨愁浓,
只有杜鹃一声啼。
今夜两岸几人睡,江天夜夜无好贫。
五、《别贤良》
昨日携手到今夜,去时如春未自归。
行行路已远,
同心心却落泪归。
香榭小窗月,
梧桐雨丝纷纷飞。
山外夜雨声,
那人应不知回机。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摘要:1.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2.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内容详解3.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文学价值正文:【诗词曲五首原文概述】诗词曲五首原文是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包含了五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曲,分别是《将进酒》、《青玉案·元夕》、《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五首诗词曲各具特色,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内容详解】1.《将进酒》《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名篇,诗歌以豪放磊落的气概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节日夜晚的热闹景象和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情感。
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感情。
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唐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
词中通过描述饮酒听歌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词人运用了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名篇。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夜晚寂静时刻的所思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名篇。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运用了富有哲理的句子和优美的意境,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的文学价值】九下诗词曲五首原文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诗人词人的才华和创作技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目的要求: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写作背景: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翻译、作者、背景
23.诗词曲五首赏析【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作者】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背景】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
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原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九下24课诗词曲五首
九下24课诗词曲五首
一、《鹧鸪天·春景》
晓窗深处书未读,鹅衔柳絮照空蓬。
闻说春景有无限,只见伊家林庭中。
柳蘂绿水横碧桥,红楼香阁掩朱墙。
密密碧溪换翠景,玉街锁烟拂烟芳。
二、《采桑子·春愁》
春愁肠已断,春风又起。
花泣柳弄烟,芳菲满宫阙。
只有空潸潸,几回轻语在思量。
三、《游园惊梦·三月七日》
细雨梦无痕,彤云遥一片。
园林晓霁色,渔火夕照片。
月明楼台上,鹭飞秋池边。
红杏出墙来,垂柳烟满天。
四、《浣溪沙·春江夜色》
春江深处夜更幽,波光粼粼满楼台。
层层楼台千家里,渔火连天几分明。
海上灯火映白夜,沙头清歌空断续。
五、《长相思·怨情》
妾心一碎情似千,梦思山河月凉天。
回首旧国犹可笑,殷殷明月散欲泪。
聚散本是怨情重,苦尽独眠长叹息。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
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
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
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
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
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
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是一首赠答诗。
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
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附)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1.《秋风词》——欧阳修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荡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孤云独去净无踪。
江枫渔火对愁眠,山鸟书声参差翠。
夜来露气湿清秋,应嫌衣裳湿衣裳。
2. 《渔家傲·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 《定风波·丙辰中秋》——王之涣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西风吹又生,万籁此俱寂。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诗词曲五首》课文详细解析
《诗词曲五首》课文详细解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丢弃,放在这里。
](翻译:我被贬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已经二十三年了。
)【段析】“凄凉”“弃置”,表明巴楚之地的偏僻,也表达了作者抑郁、悲愤的心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为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翻译:怀念友人只能独自空吟《思旧赋》,回到家乡反而像传说中的烂柯人一样,很多人都不认识了。
)【段析】诗人借用的两个典故,用得非常自然贴切,如同己出,很切合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时势变迁的感喟,同时也增加了诗的抒情气氛,收到了古典今用的艺术效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样子。
](翻译:在沉船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
)【段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是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的回答,显出诗人较为开朗的胸襟。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今天听你赠歌一曲,暂且靠这一杯酒振作精神。
)【段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答诗的题意,表白自己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沉:埋在。
销:销蚀。
](翻译:这是一只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历史久远,但并未销蚀。
拿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辨认出是赤壁之战的遗物。
)【段析】折戟沉于沙中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慨。
发现了这只断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因此,“认前朝”进一步激发了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与:给。
便:帮助。
](翻译: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大乔、小乔早被曹操掳去关进了铜雀台。
)【段析】点题,由沉于江底的断戟引发下文的议论。
从反面设想入手,化实为虚,评析历史,突出文章中心,讽喻统治者。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遭逢:遇合。
《诗词曲五首》
3、赏析颈联
运用双关的修辞,巧借惶恐滩和零 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 明志的决心。
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 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 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叙事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作者简介】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 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 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 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 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内容 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 间”的徘徊、矛盾。 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 旷达情怀作结。
2、情感:全词表现了词人由 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 乐观旷达的情怀。
3、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 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 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效果
•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 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 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 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 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 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 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 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 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 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写作背景:
祥兴元年(1278)十 二月,文天祥兵败被 俘。第二年元月,元 军出珠江口,进攻南 宋最后据点崖山,文 天祥被押解同行,过 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胡天:胡人地域的天空。 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 薄了。 控:拉开(弓弦)。 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 长官。 着(zhuó):穿。
诵读诗歌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赏析
3.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 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 乾坤。“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 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 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南宋末,全 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 义。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代表作有《正气 歌》等。
“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 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 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
诗歌赏析 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
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 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诗歌赏析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反
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返乡经历
始得归
归途中
返回家中 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 充满希望 希望落空 彻底失望 悲哀茫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不胜感慨, 暂且借这一杯酒来振奋精神吧!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
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 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 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 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 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 境的哀怨。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 够长生不死,我要留 一片爱国的忠心永垂 史册。
疏通诗意
阅读理解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预习思考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 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 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赤壁
•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 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 联系?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自小刻苦研读经书,方 才取得入仕功名,在频繁的抗 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 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疏通诗意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 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2.颔联“风飘絮”“雨打 萍”比喻什么?
1,2:写诗人寒窗苦读考上功名,进入仕途;还写了诗人 起兵抗元的经历。 3,4:写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自己家破人亡,孤苦 伶仃。
5,6: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7,8:表现他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英雄 的气节。 小结:《过零丁洋》一诗,整首都把叙事与抒情 融为一体,诗人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让人分不 清哪些是叙事,哪些是抒情。叙事抒情两者交融, 浑然一体,从而更深一步地将诗人那一腔爱国热情 抒发出来,最后达到了感情的炽点。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 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
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 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的旁边有千帆竞发;病树的前面 种种树木争春。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境界?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 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 律,充满了哲理。 表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进取的精神。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 情景? • 3.“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 情景? •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诗词曲五首
1、诗仙—— 李白 2、诗圣—— 杜甫 3、诗鬼—— 李贺 4、诗杰—— 王勃 5、诗佛—— 王维 6、诗隐—— 陶渊明 7、诗神—— 陆游 8、诗狂—— 贺知章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疏 通 诗 意
销:
将: 前朝:三国时期。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 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 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 战的遗物。
写实
铜 东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雀 风 二乔: 春不 深与 锁 周 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周瑜火烧曹军 二 郎 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 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乔便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把酒: 宫阙:
阅读理解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 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 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 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 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 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 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 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 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 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 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 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过零丁洋
•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水调歌头
• 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是何年”? •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心理? •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主要的心愿? •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 5、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用典
辛酸、愤懑
悲痛、怅惘
比喻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积极、昂扬
辛 酸 愤 懑 、 坚 定 乐 观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 淡,危在旦夕。
疏通诗意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 人亡,孤苦伶仃。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 至今依然惶恐,零 丁洋里身陷元虏可 叹我孤苦零丁。
疏通诗意
阅读理解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有 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 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
1,2: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睹物兴感,不禁“发 古思之幽情”,浮想联翩。
3,4: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本人认为赤壁之功出 于侥幸,若非东风之便,则国破家亡。借“铜雀春深锁二 乔”说来,便觉风华蕴藏,增人百感,此正诗人巧于立言 处。 小结: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 “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 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有借史事以 吐其怀才不遇之感的意思。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 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 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 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 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 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 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 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 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 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 》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简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 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 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 巧,点染用功。
资料:
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 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 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 文天像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 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 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 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 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 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 “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写作背景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 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 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 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 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 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 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 诗豪—— 刘禹锡 10、诗魔—— 白居易 11、诗囚—— 孟郊 12、诗骨—— 陈子昂 13、诗俊—— 陈与义 14、诗妖—— 温庭筠 15、诗怪—— 郑板桥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 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 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 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 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 《秋词》、《竹枝》(六)、《浪淘沙 》(一)、《浪淘沙》(八)、《杨 柳枝》(一)、《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 结有《刘宾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