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十二法介绍

健身气功十二法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健身气功十二法介绍

导语:气功健身是现在一种非常流行的锻炼方式,气功讲究的是身体和心理相统一的运动,对于练习气功的人来说,不仅是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很好的锻

气功健身是现在一种非常流行的锻炼方式,气功讲究的是身体和心理相统一的运动,对于练习气功的人来说,不仅是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心性,对培养我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缓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脾气,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健身气功十二法。

功理作用:预备势

预备势的作用是帮助练习者排除杂念、净化大脑,給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打好基础,周身放松。

开步站立,周身放松。

要求: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舌抵上腭,上下牙齿相合。两手叠于丹田,男、女左手在里,

默念练功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口诀默念完毕,将两手垂于体侧;眼平视前方。

很多练功者十分注重对功法动作的模仿和熟练,但对于预备势却往往不甚重视。这样的结果很容易造成整套功法演练得散漫和神意外驰,失去了健身气功本来的风貌。所谓预备势,是对练功者正式进入练功状态的身心调整。

第一式?乾元启运

动作是这样做的,将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左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臂内旋摆至于肩平,不停,两臂稍微地外旋,将手摆至胸前。

第二拍、要蹲腿屈膝,两肘下沉带动手下按于腹前,这是呼气过程。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二)(注:请参与知识竞赛答题者集齐4期杂志全部试题后再邮寄至组委会;选择题答题只需填写字母。) 31.“船夫背纤”右弓步背纤时,杖在肩部重点按压左 穴,同时上下肢动作和呼吸协调配合。 A.肩井 B.肩髃 C.膻中 D.大椎 32.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提高五脏六腑机能、有助于防病治病的 导引术。 A.健身 B.养生 C.经络 D.脏腑 33.习练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过程中,多次有规律的活动踝关节和腕关节,实际上是对十二 的自我按摩。 A.井穴 B.萦穴 C.合穴 D.原穴 34.“老骥伏枥”动作做到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应以 端点扣劳宫。 A.拇指 B.食指 C.小指 D.中指 35. 是指在功法练习过程中运用意识引动形体,使意与形合。 A.意形相随 B.形神共养 C.动息相合 D.动静相兼 36. 是指练功时有意识的控制呼吸,使气内不出、外不入,保持相对的稳定。 A.腹式呼吸 B.自然呼吸 C.提肛呼吸 D.闭气 37.练功过程中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各种念头纷起,均属 范畴。 A.杂念 B.守一 C.入静 D.意守 38. 是指练功时稳定意识、吐故纳新,用意念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入脐下部位,使小腹有充实感。 A.松腹敛臀 B.虚灵顶颈 C.气沉丹田 D.含胸拔背 39. 是指舌在口腔、齿龈内外转动,可产生大量唾液,能起到收摄心神、交通心肾、强身健体的作用。 A.赤龙搅海 B.舌抵上腭 C.鸣天鼓 D.拔耳 40.遵循人体经脉的走向,配合呼吸,进行一定规律的肢体运动叫做 。 A.形意相随 B.循经导引 C.抻筋拔骨 D.吐故纳新 41.健身气功·大舞的“ ”是指脏腑、经络、气血的运动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外动”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其内必现其外。 A.鼓荡气息 B.刚柔相济 C.身韵圆和 D.内舞 42.大舞产生的时间是 时期,至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 A.唐朝 B.宋代 C.秦朝 D.唐尧 43.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中的 杖,是指练功者一手环握固定,另一手沿杖滑动。 A.滑 B.卷 C.旋 D.绞 44.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功法的意念以 为主要特点,使人沉醉于美好的意境中,逐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A.观想 B.默念口诀 C.象形取意 D.意守穴位 45.健身气功是中国正式开展的第 个体育运动项目。 A.61 B.62 C.98 D.99 46.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 》,绘有44个不同人物的导引图式,真实反映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锻炼身体与疾病斗争的情景。 A.彩陶罐 B.行气玉佩铭 C.五禽图 D.导引图 47.2011年9月21日,国际奥委会在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上,为“中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颁发群众体育“ ”奖。 A.特殊贡献 B.发展与促进 C.最佳表演 D.最快进步 48. 是指在练功过程中,通过运用意识,排除外界事物和内心杂念的干扰,进入一种轻松舒适、意念专一的状态。 A.放松 B.入静 C.数息 D.体呼吸 49.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于2012年9月21日在 正式成立。 A.加拿大温哥华 B.美国纽约 C.法国巴黎 D.中国杭州 50.《健身气功》杂志于 年10月创刊,为双月刊,彩色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 A.2003 B.2004 C.2005 D.2006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功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八段锦功法【图】 八段锦分解图示 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动作口令 预备式口令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两手托天理三焦口令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左右开弓似射雕口令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令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五劳七伤往后瞧口令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摇头摆尾去心火口令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两手攀足固肾腰口令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攒拳怒目增气力口令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八段锦

八段锦养生功 八段锦是少林易筋经的一部分,分立功、坐功两部分。练此功以调和阴阳、通理三焦为主旨,以动入静、以静入动、动静皆宜、顺乎五形、发其生机、神奇变化、通和上下、和畅气血、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补其不足、泻其多余,消长之道,妙用无穷。常习之可达百病之不生,延年而益寿。凡有缘人只要选择并终身修炼“八段锦”,同样能够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的境界;当然对于有缘人预防治疗自身疾患更是“小菜一碟”。若缘友们对此有清醒地认识,那么通过“八段锦”的修炼,达到健身强体、益寿开悟和大幅提高生命质量绝对不只是一个梦!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此功法共分为八段,故曰八段锦。 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 八段锦的锻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力的练法,一种是不用力的练法。动作用力练时,仍切实保持肌体放松,不可用僵力或单纯之臂力,动作要随呼吸,气贯丹田。不用力的练法,则主要是以外带内,外动促进内动,以达到健身祛病之功效。 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 总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扣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以上系通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先要记熟此歌,再详看后图,及各图详注各诀,自无差错。十二图附后: 第一段: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方法:盘腿坐在蒲团或大方凳或床上,轻闭两眼,舌舔上腭,摒除心中杂念,调息(轻细无声)10分钟。坐姿要求身体正直(脊梁挺直,腰不可软),身不可向后倚靠。 注:握固,气功修炼中,手的一种姿态。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或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静思:是静思息虑,神不外驰。 第二段: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方法:上下牙齿相叩作响三十六次,有固齿的功能。“昆仑”即指头部,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脑(此时两手掌心紧掩耳门)。呼吸9次,气息微微不使有声(与叩齿同时做)。 第三段: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方法:上式毕,呼吸 9次。放下所叉之手,两手掌掩在两耳处,食指叠于中指之上随即用力滑下,弹在后脑上,状如击鼓(此即气功术语之“鸣天鼓”),左右指同时弹击24次。 第四段:微摆摇天柱。 方法: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也随之左右摇摆,各24次。 注:天柱就是后颈,颈椎统称“天柱骨”。 第五段: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五套健身气功简介20110210

为挖掘整理更多的优秀传统健身功法,使习练群众有更多的功法选择,在国家体育总局编创推广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的基础上,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又于2007年开始了编创健身气功新功法的工作。这次编创工作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管理的科研课题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标,经过众多院校、科研单位的竞争和专家的严格评审,清华大学中标编创“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课题,北京体育大学中标编创“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和“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课题,上海体育学院中标编创“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课题,武汉体育学院中标编创“健身气功?大舞”课题。 各课题组承担任务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从内涵到外延不断综合、开拓、创造和更新的原则,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考证和广泛的交流研讨。分别组织了不同类型的观摩研讨会,进行了教学实验和科学测试。在长达两年的编创时间里,反复论证,博采众长,几易其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这次编创工作从招标到结题,始终是在稳定的专家评审组指导下进行的。专家评审组成员来自多个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学科权威。在评审工作中,他们以对中华气功的深厚感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想路线,在新功法的编创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次新功法的编创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新编的五套功法各有特色,其共性特点:一是集历史功法之精华,融入现代相关学科理论,在整合、融合、结合上下真功,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编创工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二是以中西医、体育以及相关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在编创功法中进行了科学实验,功理和功效一并考量,取得健身养生效果明显的可靠根据,充分体现了实践性。三是五套功法风格各异,其中吸纳了坐势和器械类功法,并且从功法源流、特点、基础和技术要领等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应用性。在课题结题评审会上,专家们认为:本次新功法编创选题优秀,方法严谨,程序完善,五套新功法类型多样,科学有效,简单易学,很适宜在群众中推广普及。 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取义“太极”阴阳和合、天人合一、内外和谐的传统文化理念,继承了传统持杖功法的精要,是一套以器械导引肢体运动并配合呼吸、意念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功法。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继承了原功法不同流派的精髓,加强了颈、肩、腰、腿部的运动,是一套按照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上肢、下肢、胸腹部顺序进行全身性锻炼的坐势功法。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精编了北京体育大学张广德教授于1974年起编创推广的50余套导引养生功功法中的12式,是一套以祖国医学中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为指导,把导引与养生、肢体锻炼与精神修养融为一体的功法。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依据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以循经导引、行意相随为主要特点,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动作设计,是一套古朴优美、内外兼修的功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

一、八段锦起源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

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及习练要领

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及习练要领 2012-03-08 10:36:00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及习练要领 文/巩黎辉 学练呼吸是习练健身气功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懂得呼吸的重要性,摆正呼吸的位置,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充分发挥呼吸的作用,才能学好健身气功,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的重要内容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这一运动项目的标志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根本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健身气功就是呼吸吐纳的功夫。因此,学练健身气功首先要弄清呼吸在习练健身气功中的特别之处,把呼吸吐纳作为学健身气功的关键科目来学练。 健身气功的呼吸是主动性呼吸 健身气功所讲的呼吸与人的的正常呼吸是不同的。人的正常呼吸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自动的、无意识的行为。健身气功的呼吸是人主动的、有意识的、随意调控的呼吸运动。人的本能呼吸主要是由下脑干的延髓、脑桥、脊髓等中枢神经控制的。健身气功随意调控的呼吸是由大脑皮层等上位脑呼吸中枢控制的。二者是分开的完全不同的两个指挥中心。这也是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沁系统等只由植物神经自动控制的生理系统完全不同的地方。健身气功正是基于呼吸系统这种主观意识可调控性而建立起来的体育项目。其充分利用人的主观意识对呼吸系统的可调控性,经过有意识的习练,科学地调控强化呼吸功能,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调息是三调的中心环节

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是健身气功的三要素,又称之为“三调”。调身是指对身形、动作进行调整,使之形正体松符合练功的要求。调息是指对呼吸的调节,使之顺其自然,勿忘勿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内脏经络。调心是指对心理活动的调节,通过意守排除杂念,提高练功效果。调身是前提、是服务,调息是核心、是主导,调心是保障、是仆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正如古人所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只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才能促进真气在体内运行,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 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安全有效的保证 呼吸吐纳系生机 中医理论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类经·摄生类》);“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万物,无赖气以生者也”(晋·葛洪《抱朴子》)。由此可见,“气”是人类及天地万物生命之本,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气和则人安,气乱则人疾,气散则人亡。呼吸停止,就意谓着生命的终结。 中医还认为,人的内气亦称真气,是由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构成的。元气是先天之气,即肾气;营气是消化水谷之精气而生成的,行于血脉,通于五脏的营养物质之气;卫气是由水谷之捍气生成,散于脉外,行于肌肤,抵抗病邪的防卫之气;宗气是由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贯于心肺,推动营、卫二气流动之气。也就是说,由呼吸形成的宗气,是维系生命之真气的根本推动力。这就是呼吸吐纳可以导引气血,健身养生的医理所在。 呼吸吐纳保平安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词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词健身气功易筋经 预备式 两脚并拢、松静站立 头正颈直、百会虚领 目视前方、目光内含 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起势 左脚侧开半步 引颈站立、目光内含、神不外驰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向前抬起于胸前合掌 目视前下方 韦驮献杵第二势 抬肘、双臂平伸、水平外展 坐腕、立掌、怒目、松腕、摇肘双臂水平内收 韦驮献杵第三势 翻掌、上举、提踵 上托、握拳、下落 摘星换斗势 身体左转、左摘星右换斗 两臂自然平展 身体右转、右摘星左换斗 倒拽九牛尾

撤左脚、握拳 拽、展 拽、展 拽、展 上步 撤右脚、握拳 拽、展 拽、展 拽、展 出爪亮翅势 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 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 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 九鬼拔马刀势 右转、抡臂、拨耳、展 两肘合、开 合、开 合、转正、两臂自然伸展 抡臂、拨耳、两肘展 合、开 合、开 合、转正、两臂自然伸至侧平举、转掌心向下三盘落地式 侧开半步 下落 “嗨……”

捧、起、翻掌、下落 “嗨……” 捧、起、翻掌、下落 “嗨……” 捧、起、左脚收回 青龙探爪势 扣指、握固、收拳于腰间 伸右掌、屈肘成龙爪 左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伸左掌、屈肘成龙爪 右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收拳于腰间 卧虎扑食势 扣右脚转身、丁步 前扑、俯身、下按 起身握固 扣左脚、转身、丁步 前扑、俯身、下按 打躬势 起身 扣右脚转身、收左脚、两臂侧起 掩耳、鸣天鼓 一、二、三 前屈、伸展 再前屈、伸展 前屈、伸展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现已成为世界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据我国2006年一项调查估算,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骨量减少。预计至20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人数将增加到625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人数将进一步上升,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医疗费用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不仅给个人带来危害,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一.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种类型,现从中西医学两大方面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说明。 1.肾阴亏损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激素有8种之多,他们是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他们中的前4种激素尤为重要,特别是性激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老年人肾阴亏损导致性腺功能减退,雌激素、雄激素的生成减少,因而易发生骨质疏松。

2.脾胃运化不足脾胃运化不足使人体摄入的营养不足, 也易发生骨质疏松。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失为主要原因。 3.运动量少运动与骨量多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 关系。现代研究证明,运动时神经内分泌调节会为骨骼提供充分的矿物营养,使全身和局部骨钙含量增加。运动还可以对骨骼保持一定的机械刺激,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运动锻炼还可使绝经期女性的激素分泌轻度增加。老年人适当锻炼不仅可使肌肉适应性加强,增加肌肉的力量,而且可减少骨量丢失,改进骨的质量,从而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4.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白种人、黄种人比黑种人发生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机会多,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生活条件、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也有差别,这些都揭示了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基因有关。 5.性别与年龄因素,人的骨龄在35~40岁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以后的骨量丢失远远高于男性,故女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大大高于男性,比男性高2~8倍,男性的骨量丢失 始终是缓慢进行的,骨质的总丢失量比女性相对较小,因骨

健身气功─八段锦视频教学

【文件名】:健身气功─八段锦视频教学 【文件格式】:RM 【档案大小】:124 MB【影片长度】:59\'45" 【档案载点】: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500448.html,/pe/movie/bdj.rm 【内容简介】: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 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八段锦源流: 「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北宋。据宋·洪迈《夷坚志》载,「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似矩素于声色简簿,多独止于丹舍,仿方土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尝以半夜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文中所述,当是一种八段锦坐功。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 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站功从清朝开始又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 综上所述,自宋朝至清朝所流传的八段锦套路歌诀有多种。但八段锦立功都与宋《道枢·众妙篇》一脉相承。八段锦坐功都与《修真十书》或明·仙《活人心法》一脉相传。然而从现存文献来看,八段锦的形成发展是继承了先秦养生导引方法。它是由散式功法逐渐形成了套路。但目前还仍有以某种散式功法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导引功法,它是由八个动作组成的一套既能健身又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导引功。八段锦的“锦”解释为由八个不同的动作编辑而成的一套功法,另外,此功法自古深受民众喜爱,又用“锦”来形容成精美的丝织品。八段锦功法从针对性而言某一动作可益于某一脏腑或防治某一疾病,如“双手托天”可以“调理三焦”;“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等。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与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当然针对人体某个部位起着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对人体内外部起着整体性的调节作用。把八个动作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起到理三焦、固腰肾、去心火等作用。 八段锦各式动作要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

十二段锦口令

十二段锦口令 十二段锦口令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字幕配口令) 道家真传功法·十二段锦功法教学健身气功·十二段锦的动作名称及注意事项预备势 注意事项:速度均匀,身体平稳,正身端坐。 第一式冥心握固 注意事项:⑴两臂上举时,舒胸展臂;两掌下按时,立项竖脊,百会虚领。⑵宁心静气,物我两忘。 第二式 叩齿鸣鼓 注意事项:⑴叩齿鸣鼓需掩实耳孔,静听默数;叩齿宜轻,略带咬劲,嘴唇轻闭。⑵鼻吸鼻呼;鸣鼓食指要有弹力。 第三式微撼天柱 注意事项:⑴转腰旋臂时,以腰带臂,沉肩、立身。⑵转头时,上体不动,竖项;抬头时,下颏用力。颈项不可松懈断劲。 第四式

掌抱昆仑 注意事项:⑴抱头转体,向后展开肩、肘;左右侧身时,异侧肘充分上抬,抻拉肋部。⑵低头时,立身、收紧下颏;抬头时,挺胸塌腰。 第五式 摇转辘轳 注意事项:⑴单摇:臂前送时,转腰、顺肩、坐腕;臂回拉时,屈肘、提腕。⑵双摇:食指根节点揉肾俞穴,绕肩要圆活连贯。⑶交叉摇:以腰带臂绕立圆,两肘前后摆起要一致。 第六式托天按顶 注意事项:⑴两掌上托时,躯干与臂要保持垂直,伸展腰臂,抻拉两肋,挺腰,脚面绷平。⑵两掌下按时,立腰,头向上顶,挺膝,勾紧脚尖。 第七式俯身攀足 注意事项:⑴挺胸、塌腰、膝关节伸直,脚尖勾紧。⑵抬头时,下颏主动向上用劲;下颏内收时,颈部向上伸展。

第八式 背摩精门 注意事项:⑴搓手时,闭气,两掌压紧,搓热。⑵背摩时,五指并拢,掌心含空,上轻下重,速度适中。 第九式 前扶脘腹 注意事项:⑴向上摩擦时,吸气、收腹、提肛;向下摩擦时,呼气、松腹、松肛。⑵速度均匀,用力适度。 第十式温煦脐轮 注意事项:⑴意想脐轮有温热感,用意要轻,采用顺腹式呼吸法,身体保持中正安舒。⑵揉按腹部时,劳宫对准肚脐,柔和缓慢,呼吸自然。 第十一式 摇身晃海 注意事项:⑴上体绕转时,要求竖脊、收下颏,速度均匀,圆活连贯。⑵幅度不宜过大,两膝不要抬起。⑶内视海底,引气归元。 第十二式 鼓漱吞津

健身气功八段锦 Microsoft Word 文档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令词 预备式: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两手托天理三焦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 左右开弓似射雕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 调理脾胃须单举 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

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上托、下按; 右倾、左旋、摇头、摆尾; 左倾、右旋、摇头、摆尾; 右倾、左旋、摇头、摆尾; 左倾、右旋、摇头、摆尾; 右倾、左旋、摇头、摆尾; 左倾、右旋、摇头、摆尾; 上举。 两手攀足固肾腰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 攒拳怒目增气力 抱拳; 攒拳怒目、抓握、回收; 攒拳怒目、抓握、回收; 攒拳怒目、抓握、回收; 攒拳怒目、抓握、回收; 攒拳怒目、抓握、回收; 攒拳怒目、抓握。 背后七颠百病消 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 收式: 两手合于腹前;体态安详;周身放松;呼吸均匀;气沉丹田。

《八段锦》动作口令 预备式口令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令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令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健身气功竞赛规则

健身气功竞赛规则 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 第一条竞赛委员会 一、竞赛委员会组成 根据不同的竞赛规模,成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由负责本次竞赛工作的若干人员组成。 二、竞赛委员会职责 (一)负责参赛队报名和审核,落实场地器材,准备裁判用品、设计制作奖品等。 (二)负责安排裁判员业务学习及联络协调工作,组织召开裁判人员、领队及教练员联席会议等。 (三)组织竞赛秩序册编排和抽签工作,负责每日成绩公告,编印成绩册,安排实施发奖仪式及比赛场地的其他组织工作。 第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 一、竞赛监督委员会组成 (一)主任1名,副主任1名。 (二)委员1名或3名。 二、竞赛监督委员会职责 (一)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仲裁、裁判工作实行监督,但不干预仲裁委员会和裁判人员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二)主要处理与竞赛业务工作无直接关系的赛风、赛纪问题。 第三条仲裁委员会 一、仲裁委员会组成 (一)主任1名,副主任1名。 (二)委员1名或3名。 二、仲裁委员会职责 (一)受理参赛队本队对裁判人员履行竞赛规程、规则有异议的申诉,并及时进行调查、听证、审议和作出裁决,裁决的时限不得影响正常比赛以及名次的评定和发奖。 (二)召开仲裁委员会会议,出席人数超过半数作出的决定方为有效。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 (三)仲裁委员会对申诉所作出的决定为最终裁决,并报大会组委会备案。裁决评判是正确的,参赛队必须坚决服从。裁决评判是错误的,仲裁委员会可视情况对裁判员进行教育或职权范围内的处臵,并可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但不能改变评判结果。 第四条裁判人员 一、裁判人员组成 (一)总裁判长1名,副总裁判长1-2名。 (二)裁判长1名(也可设副裁判长1名),A组裁判员3名或5名,B 组裁判员3名或5名。 (三)编排记录长1名。

健身气功(八段锦)

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悠久的气功文化中走来,继承、创新、发展, “锦” 美的饰物。有一套动作优美、编排精炼、去病健身效果俱佳的健身气功功法,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它有八组动作组成,人们就把它称之为“八段锦”。 前言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八段锦据传出自“八仙”中的汉钟离,由吕洞宾刻画在石壁上得以流传。也有人说它是岳飞所创。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时候,出土了2100年前的导引图。导引图是中国古代导引术的动作汇编,而导引术就是现代气功的一种。马王堆汉墓的导引图则描绘了四十几个运动姿势,其中至少有四个与后来广为流传的八段锦中的动作相似,它被学术界看作与八段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八段锦”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北宋洪迈所著的《夷坚志》,《夷坚志》记载:“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常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在宋代,八段锦的体式已经有坐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八段锦后来形成了很多流派,并得到广泛传播。清朝末年,人们首次把八段锦编辑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并绘制图像,它的歌诀这样概括了八段锦的动作做法和锻炼目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丧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后八段锦的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一个有历史传承、有功法理论、有真实健身效果的传统气功功法就被定型了。 为了让祖国气功文化中的这块瑰宝,在当代继续造福人民,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2001年成立了健身气功课题组,将八段锦作为一个子课题,以传统八段锦为依据,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推陈出新的原则,对传统八段锦重新加以编制。同时科研人员又运用现代体育和自然科学知识,对八段锦的健身效果进行了科学研究与实验。现代生命科学、医学、人体形态学等方法的引入,使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编创被赋予了理性和科学的新内涵。而健身气功八段锦编创工作的完成和推广,也证明古老的八段锦不仅没有被岁月的长河湮灭,反而在今人的努力下焕发出了更绚丽的光彩。 功法特点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提示词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提示词: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练习开始,请大家并步站立,默念练功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第一式乾元启运:左脚开步,悬臂摆掌,松腰敛臀,气息深长,百会上顶,身体中正,左脚并步,掌落胯旁。 古有诗云:“乾元启运三阳泰,斗丙回寅萬戶春”。使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第二式双鱼悬阁:右手切脉左丁步,上步摆掌收胸前,左脚并步单托掌,阴阳双鱼金臂悬。接做右侧动作—— 第三式老骥伏枥:左脚开步,摆掌握拳收胸前,下蹲马步,两掌钩挂身后边,身体直起,叠腕卷指分双掌,左脚并步,掌落体侧向前看,右脚开步做动作—— 第四式纪昌贯虱:开步推掌,顺向沉肩,转身射箭,紧握双拳,回身转正,双拳变掌,并步落手,气沉丹田。右脚开步做动作——射箭高手属纪昌,捉虱悬挂于户窗,燕角之弧弦声响,剑中虱心千秋唱。 第五式躬身掸靴:转身摆掌落胸前,躬身折体掸靴面,身体微起手握拳,腰脊竖直极目看。接做右侧动作。要求转身摆掌大方舒展,躬身掸靴法贵自然,上体直起,动作徐缓,意守命门,力求绵绵。 第六式犀牛望月:左脚开步,坐腕后撑,转体望月,腰脊放松,

回身右转,双掌前摆,并步握拳,腰脊徐行。接做对侧动作,犀牛,颈短体粗,转头不便,传说犀牛角上有白纹,感应灵敏,所以新牛角古称“灵犀”,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双方心领神会,感情共鸣。 第七式芙蓉出水:开步分掌、如莲叶舒展,叉步盘根、似淤泥不染,变掌上托、若出水芙蓉,并步落掌、喻高洁清廉。左右交换做动作—— 第八式金鸡报晓:勾手侧摆展翅飞,变掌合翅心相随,金鸡报晓手上举,气沉丹田元气培。左右交换做动作—— 第九式平沙落雁:展翅叉步似雁飞,雁落平沙掌侧推,起身顺向沉肩肘,盘根推掌直腰背,起落飘逸贵徐缓,并步落掌气息归。接做右侧动作—— 第十式云端白鹤:云端白鹤,翘脚提腕捻大包,屈膝叠腕展指稍,起身直背提脚踵,落踵沉气体轻飘。鹤,长寿仙禽一品鸟,该式中的抖腕亮掌,犹如搏击云天的白鹤,翱翔长空潇洒飘逸。 第十一式凤凰来仪:凤凰来仪,随着吸气转体悬臂,随着呼气,上步勾手,随着吸气转身分掌,随着呼气并步沉肘,古有诗云:“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凰,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第十二式气息归元:气息归元,吸气深吸,悬臂侧身,呼气蹲腿,两掌合抱。动作三次,做完后,两掌在侧身合抱叠于关元。 赤龙搅海:左、二、三,右、二、三,将琼浆玉液分三口咽下,一、二、三,整套功法到此结束。

健身气功与传统文化

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养生课程论文 姓名:王辉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号:311204000521 班级:机械1205班 2013年12月15日

学习传统文化,理性认识健身气功 摘要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推广普及项目,深受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状态的技能。 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与法轮功等邪教功法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而逐渐衰落。然而,现代化是以民族化为前提的,离开了民族的文化传统,现代化就失去了基础。而就在这传统文化逐渐衰落的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点诱导并迫害我们的同胞,例如法轮功;所以,找回传统文化迫不及待,学习传统文化,正确理性认识健身气功。 关键词:传统文化健身气功中国古典哲学文化价值 正文: 一.健身气功的起源及发展

健身气功蝶变于中国传统气功,而传统气功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已经蕴积化育了数千上万年,表现出大江大海样的源远流长,广袤无际。 史料记载,远古阴康氏时代,水道壅塞,江河泛滥,人类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劳作,腿脚肿胀,于是“乃制为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这个舞不是娱乐或娱神之舞,而是用来摇筋骨、动肢节,行气消肿,保健强身,祛病延年的,是源于生活和劳动实践的气功导引术之肇始,也是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抗争、争取生命自由的行为。 经过伏羲、黄帝、夏、商、周朝代的漫长发展和发现,气功养生之道渐成系统,练习者“遍及朝野,蔚然成风”。春秋战国时,《黄帝内经》成书,奠定了气功的中医学基础。此时正是中国古代思想空前解放的时期,诸子百家,群起争鸣,各种思想和观念都深刻影响和丰富了这一时期的气功理论。此后,气功代有发展,各种思想文化潮流不断补充气功方法和理论,至近代,气功形成了众多流派和系统学说,民间广为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气功发展进入了全民大普及阶段。在传统功法基础上,又涌现出许多当代人编创的功法,习练气功的群众达到数千万,成为了有史以来运动项目中锻炼人数最多的一个。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已将健身气功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 到目前,中国已在全世界建立多个气功社团和培训机构,为健身气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健身气功各套功法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氣功各套功法動作要點口訣 本人多年來堅持習練健身氣功,頗有心得,對各套健身氣功功法的動作要點、活動部位,鍛煉的效果有深切體會。本人通過對照教材和自身體會,收集整理健身氣功各套功法動作要點口訣,希望能對習練者有所幫助。 健身氣功·易筋經動作要點口訣 預備勢 並步站立身放松,下頦內收百會領, 目光內含身中正,呼吸自然調身型。 身心放松息調整,動作要與意隨行, 順其自然除雜念,三調合一練好功。 韋馱獻杵第一勢 左腳開立身中正,兩臂前擺掌合胸, 氣定神斂調氣機,心澄目潔貌亦恭。 兩肩為軸臂帶動,屈肘合掌腋下松, 深長細勻調呼吸,調理周身心神靜。 韋馱獻杵第二勢 兩肘抬起掌伸平,兩臂外展立掌撐, 掌根用力趾抓地,緩慢外撐意擴胸。 吸氣抬肘掌前伸,兩臂體側與肩平, 豎指坐腕成立掌,內勁用力兩邊撐。 韋馱獻杵第三勢 松腕平摩收至胸,虎口耳垂相對應, 兩掌上托展肩肘,重心前移要提踵。 兩掌上托至頭頂,力達四肢腳掌撐, 脊柱豎直下頦收,緊咬牙關勁不松。 摘星換鬥勢 握拳變掌身轉動,掌落髖旁腰間橫, 緩慢起身至頭頂,掌經額前去摘星。 以腰帶肩肩帶臂,直膝松腕身調正, 目視掌心意命門,調整呼吸稍微停。 倒拽九牛尾勢 屈膝撤步身轉動,前後擺臂腿成弓, 兩手依次握成拳,前拉後拽臂旋擰。 以腰帶肩旋雙臂,力貫雙膀緊後松, 左右互換做三遍,動作協調不僵硬。

出爪亮翅勢 收腳開立臂舉平,掌立雲門再擴胸,松肩前抻轉掌推,分指坐腕目要瞪。輕如推窗緩慢行,重如排山內勁增,海水還潮收雙臂,收推七次掌立胸。 九鬼拔馬刀勢 轉身掄臂繞頭頂,掌心掩耳頭轉動,一掌扶於玉枕處,一掌背貼脊柱中。緩慢展臂要擴胸,目視肘尖稍作停,合臂上推身扭轉,擰動脊柱後看踵。 三盤落地勢 轉身跨步臂抻平,屈蹲按掌力要重,口吐嗨音調氣息,翻掌起身緩慢行。上托如提千斤重,下按著力在勞宮,翻掌向下肩帶臂,轉掌向上手至胸。 青龍探爪勢 起身收步身調正,掌心向上臂端平,握固拳輪貼章門,伸臂屈肘龍爪形,轉身探爪力掌中,變掌下按意不停,劃弧轉掌握固起,動作協調一氣成。 臥虎撲食勢 腳尖內扣身轉動,拳至雲門變爪形,向前撲按肘稍屈,手隨軀幹做湧動。上體下俯爪下按,塌腰抬頭要挺胸,力達指尖體上撐,腰背抻拉成反弓。 打躬勢 起身轉體掩耳孔,指擊天鼓鳴七聲,由頸至尾體前屈,兩肘外展逐節動。緩慢起身尾至頸,牽拉脊柱身中正,屈伸連續做三次,加大幅度要適中。 掉尾勢 拔耳前伸指交叉,翻掌前抻收至胸,俯身塌腰抬頭看,雙手下按兩腳中。左右調整臀扭動,頭臀相向手固定,肩與髖合調脊柱,目視尾閭腰背動。 收勢 松手直立身中正,兩臂外旋成側平,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预备式 动作解说: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解说: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掌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合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身拉,两掌下落,松腰成宽,沉臂坠肘,松腕竖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颌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有掌根。 功法作用: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格至脐我中焦,胸格以上我上焦。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插上举,缓慢用力,保持身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与韧带,下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骨颈椎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与胸前,左撑在外,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臂前,左掌成八字撑,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脚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躯挺,肩臂放平,八字掌侧撑与沉肩对肘,躯腕坚指,掌心含空。 易犯错误:端臂,弓腰,八字脚。 正确做法:沉肩坠肘,上体直立,两脚跟外称。 功法作用: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背部俞穴,同时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所。它能有效的发展下肢的肌肉,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不良姿式,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 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上举至头的左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动作略停。第二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驱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动作相同,但左右相反,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移动时,便两腿膝关节微屈,右掌下压至右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撑根。 易犯错误:两掌手指方向不正,肘关节没有弯曲度,上体不够舒展。 正确做法:注意两掌放平,指尖摆正,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 功法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可以刺激胸于斜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输血等。具有调理脏腹经络的作用。该式动作,可使脊柱内各锥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重心升起,同时两臂伸直,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稍停,目视左斜后方。第三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想反。该式一左一右为一式,共作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移动时,便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悬臂,两肩后张。 易犯错误:上体后仰,转头又转体,转头与悬臂不充分。 正确做法:下颌内收,转头悬臂弧度应该大一些。 功法作用: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等五劳损伤,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这个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劲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多脏腑,往好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锥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的输血,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这一动作,还能能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能与运动的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改善眼肌疲劳的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