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形象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农民形象发展

农民为什么发生形象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史究竟是一部"温暖的记忆",抑或是一部"苦涩的记忆"?

20世纪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形象发展大致经历了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由于每个时期的社会、艺术背景不同、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不同、表现农民形象的方法不同,我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形象因而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特征,承载了不同的文化意义。

一、建国初期(1949~1957年):农民物质生活得到初步改善,精神面貌焕

然一新.

图为:1938年肖斯百—农民肖像

1 938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炮火连天多难的时刻,广大

的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农民生活处于极度贫苦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国家主权的完全独立,

从此结束了自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四分五裂"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终

于迎来了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代,这是我国亿万农民群众物质和精神

生活得以改善、安居乐业的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图中:1953年农民在耕作,高粱茁壮成长,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从1950年冬季开始到1952年底结束,中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和新疆外)

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三大改造包括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

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数前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我国彻底

废除了。

1955年图中的农民下车捡路上遗留的麦穗,农民甚至粮食的珍贵和

生产的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农民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但精神

生活比较充实。

1957年冬至1958年春,我国农村地区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

积肥运动的高潮,"全国投入水利工程建设的劳动力。

图中:1963年勤劳的姑娘身后是随风飘动丰收的稻谷。

人民公社化运动,集体生产劳作,全家投身于农业生产。广大农村地

区的每一个角落;集体统一生产完全取代了农民分散经营的个体劳动,

过去长期"足不出户"的家庭妇女开始走向广阔的田野,男女劳动力实行

"同工同酬";一贯自私的农民被改造成了热爱集体事业的人,自由散漫

的农民被改造成了有组织、守纪律的人,

三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8年):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精神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家庭的生产功能得以恢复,亿万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剩余农产品处置权和农闲时间消遣的自由,一家人朝夕和睦相处,享受着自耕自乐的恬淡生活方式.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生平。

图中:1980年《父亲》油画中他黝黑的脸,深深的纹,粗糙的手,

显示出他艰辛勤劳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

唇,透露出他的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

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父亲的耳边夹了一支

圆珠笔,说明是有文化的农民。

1982 五月杨梅红。1984 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

脱贫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

我县广大农村青年逐步转变“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山

门,开始自发的或通过各种劳务方式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四、改革开放中后期(1989年至2001年):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增长缓

慢,精神家园日渐衰败和失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农民生

活方式转型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如图

中2008年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城市扩张,大规模占用农村土地,劳动

力大量流出农村,企业得以雇佣最廉价的农村劳动力。

图中:2004年毕建勋惊蛰。

工人阶级在这个改革年代里再一次为民族的利益做出了无私的奉

献,再一次表现出中国产业工人所特有的坚强品格和牺牲精神。

图中老人与孩子,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孩子留守家中,从也出现

农民工工伤等问题,留守儿童老人问题,期盼儿女回家,在家的老

人孤单无依,农村因此天地荒废,留守的人们劳动负担重,精神压力

大,缺乏安全感,养老无保障,妇女情感孤独,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缺乏亲

情照料.村庄里的青壮劳动力长年流落在外地,留下的一片片住房淹

没在荒草里,空空荡荡,锈迹斑斑,日晒雨淋,形同废墟,不少村庄一到夜

晚就是漆黑一片,只听狗叫,不见人影,即使是封年过节也人气不旺,显

得非常冷清.凋敝的村庄使村民之间的合作互助,亲戚之间的交往互

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都比以前大大减少了.农民精神家园日渐湮灭,反过来又打碎了农民工回家创业的雄心壮志,他们年复一年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荡秋千",变成了一支"候鸟型"的劳务大军.一言以蔽之,市场化变革中的中国农民正在丧失生活的真正意义,大批农民工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消费机器,他们一心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让留守在家的老人、幼童、妇女无可奈何地生活着.

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国历史之命运,农民的性格就是我们民族之主题性格,农民的命运与迹遇,发生在农民身上的悲剧与喜剧,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艰辛历程。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民族的命运。

最初的农民是经受生活的困苦折磨,现在的农民虽已没有温饱的烦恼,但随之而来的是劳动赚钱的艰辛,还有对家中老人孩子的牵挂,一家只能过年团聚甚至几年难得回家,我也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我们的村里,大部分人也是外出务工,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讲以前贫苦的时期,家里孩子多的更是难以度日,没有食物连树皮草根都是可以吃的,每天在床上睡不着都会想着第二天去哪里可以搞点东西填饱肚子....又感叹现在的生活的提高,我们这一代不用经受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只是父母常年不在家,和爷爷奶奶的感情更为深,对爸爸妈妈的映象也只是过年的新衣服和好吃的零食,读书平时也没人监督我,爷爷奶奶读书不多更谈不上辅导了。在家的娱乐活动也是和附近一起的小孩子去捉泥鳅啊,玩泥巴.....过年的时期,外出的人们都陆续回家,在家待的日子里,大人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牌桌上,既可以打发时间,顺便也想着赢钱,往往是赢了的想多赢,输了的人们自然想翻本,于是通宵也是常有的事。在家闲着的老人,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字不识几个,看书还老眼昏花的,有几个闲心思去看,电视在家没有小孩子更是摆设,除去在地里操劳的时间,老人是多么孤独寂寞,现在越来越多的田地没人耕作,都是一人包着几亩地,或者荒废。这就是作为现在的我,所看到的农村生活。与此同时,农民工在外务工,遇到工伤得不到赔偿,工资拖欠等问题,农工权益得不到保障,更让我们深思的是,要如何解决当代的农民工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很多方面来实现。

首先,政府应从户籍制度着手,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一般初中或高中毕业就远离乡土,多数不懂种地,因而对土地没有依恋,相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浸染下,他们很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扎根,然而,当前的户籍制度却让他们的愿望很难实现。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户口性质,才能让他们消除那种对城市的隔膜,也可以使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可,消除被某些人歧视的根源。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福利”问题,政府应该保证他们和城市人拥有平等的福利待遇,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退休,养老,失业等保险。

第二,政府还应大力完善和健全农民工制度。建立既有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有利于农民工个人前途命运的农民工制度,有利于农民工群体非凡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承认社会利益高度分化的现实,承认不同社会群体追求自己利益的合法性并保护其权利,就不同群体表达自己的利益,以及为追求自己利益施加压力做出制度性安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前,建立以农民工权利保障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为农民工各项权利诉求建立合理、通畅的表达渠道和实现机制,是我国农民工制度创新的核心指导思想,也是农民工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