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福州三环二期下穿高速公路通道深基坑支护开挖技术探讨
1 水 文 地质 情 况 . 2
1 . 工程地质 情况 .1 2
图 2 通道开挖断面圈
①素填土 , 堆填 时间>0 , i 年 厚约 3 m; . ②填石 , 2 厚约 6 m; . ③淤 泥, O 厚约 1. 2. 。 8 —5 m 经调查, 0 O 该层淤泥路基下分布有砂井进行固结排水 ; ④ 粉质粘土, 厚约 8 m ⑤砂 土状强风化花 岗岩, . ; 8 厚约在 3 ~ . . 6 m。 0 O
小于 3 d 0。
建材发展导 向2 1 02年 O 月 1
表 1加 载等级及观测时 间表 3 0 6 0
5 5
荷载等级 (N k)
观测时问 ( i mT 1 )
3o 0
5
34 土方 开 挖 .
左幅开挖方量约 1 . m,待支护桩及冠梁混凝 土强度达到设计值 2万 , 的 7 %以上, 0 即可进行 土方开挖 。 通道采用轮换半幅开挖施工, 即先开挖 施工高速公路 A道上的半幅,通道 结构施工完毕并恢复 A道通车后 , 再 开挖施工 B道上的半幅。 通 道土方开挖主要采用 机械开挖 , 在开挖土 方时 , 用全 站仪进行轴 线、 中心 点和桩 的标高测量, 确保位 置准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 。每层 在开挖面及时采用喷射 8m厚 C 0素混凝土护面,喷射作业应分段 、 c 2 分 片, 自下而 上依次进行 , 垂直开挖侧 ( 围护桩 间) 加设钢筋网片。 土方开挖顺序 、 方法遵 循“ 先撑后挖 、 层开挖、 分 严禁超挖 ” 的原则 。 土方开挖分层 、 分段 、 均匀 、 对称 开挖 , 开挖 高差不宜过大 ( 每层厚度不得 超 过 2 淤 泥层 中每层 开挖深度 不超 过 1 尽 量减少开挖 时的土压力 m, m, 差, 尽可能使 围护桩 结构均匀受力 , 少变形, 减 各阶段最后 3 c 0m土 方由 人工挖 除, 严禁超 挖) 。基坑开挖 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 2 h内完成 在 4 碎石垫层 , 根据 设计 对通道底施打预 应力管桩, 地基容许承 载力不小于
深基坑土钉支护设计——以博爱路下穿车行隧道施工为例
(. 1 中铁 十 三 局 集 团 第 z I 程 有 限 公 司 ,广 东 深 圳 5 88 ;2 深 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广 东 深 圳 58 5 ) . 10 3 . 10 5
摘
要 :土钉 支护施工方案具有材料用量 和工程 量少;施工速度 快 ,工期短;施工设备 轻便,操作 方法简
与 其他 的挡 土 技术 类型 相 比, 具有 以下 优 点 :
1 材料用 量 和工程 量 少 。 钉支 护 的土方 开 ) 土 挖 量和 混凝 土 工程量 较 少 ,全部 土 钉连 同面层钢
安全 程度 较 高 : 由于土钉 数 量众 多并 作为群 体起 作
用 ,即 使个 别土 钉 出现质 量 问题 或失 效对整 体 影 响
分 类主 要有 :第 四系全 新统人 工填 土层 、耕植 层 ( 4 ) 第 四 系 全 新 统 海 陆 交 互 相 沉 积 层 Q m1 、 ( 4 1 、第 四系全 新 统河 流冲 击 层 ( 4 1、 Q mc) Q a) 残 积层 ( 4 1 Q e)及燕 山期花 岗岩 、混合 花 岗岩 类 。 1 2 3 气候 条件 ..
1 -/。 国修 建土钉 工程 可节约 总造价 3%, 工 / 1 美 3 2 0 而
时则为通 常支 护的 5 %- 0 0 7 %。我施后也有可能采
用 土钉支 护 。当场地 同时存 在土 层 和不 同风 化程
度 的岩 体 时 ,应 用 土钉支 护 特别 有 利 。
1 土钉支 护特 点及 工程 背景
1 1 土钉 支护 特点 .
常 良好 的抗 地震 及抗 车辆 振 动 的能力 。土 钉支 护 即 使破 坏 ,一 般也 不 至于 发生 彻底 倒塌 ,并 在破 坏前
隧道基坑支护方案
隧道基坑支护方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隧道基坑支护方案,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该方案适用于隧道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壤稳定和支护需求。
方案概述1. 地质勘探:在实施隧道基坑支护方案之前,需进行详细地质勘探,以了解地下岩层、土壤特性和水文情况。
这将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支护方法和材料。
地质勘探:在实施隧道基坑支护方案之前,需进行详细地质勘探,以了解地下岩层、土壤特性和水文情况。
这将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支护方法和材料。
2. 支护结构设计:基于地质勘探结果和工程要求,设计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钢支撑、深层槽钢桩、锚杆等。
选择结构要兼顾承载能力和施工效率。
支护结构设计:基于地质勘探结果和工程要求,设计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钢支撑、深层槽钢桩、锚杆等。
选择结构要兼顾承载能力和施工效率。
3. 施工工艺:确定适当的施工工艺,包括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安装和土方回填等。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挖掘和支护的顺序和进度,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施工工艺:确定适当的施工工艺,包括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安装和土方回填等。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挖掘和支护的顺序和进度,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4. 监测与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测并控制基坑的变形和水位。
采用合适的监测仪器和方法,如测斜仪、水尺等,以及及时响应措施,如加固和排水。
监测与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测并控制基坑的变形和水位。
采用合适的监测仪器和方法,如测斜仪、水尺等,以及及时响应措施,如加固和排水。
5. 安全保障: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
同时,必须培训工人,使其了解基坑施工的风险和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保障: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
同时,必须培训工人,使其了解基坑施工的风险和安全操作规程。
风险控制- 地下水位变化: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排水设备和工艺,以保持基坑内的水位处于安全范围内。
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方案
旺牛村隧道下穿高速公路专题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旺牛村隧道全长2932m, 进口里程DK607+965, 出口里程DK610+897, 双线隧道, 设计为12‰单面上坡。
全隧除DK607+965~DK608+642.197段位于半径R=2804.326右偏曲线上, DK610+630.602~DK610+897段位于半径R=3500左偏曲线上外, 其他地段均为直线。
隧道出口紧邻小炳别双线中桥, 全隧最大埋深约245m。
隧道洞身DK608+005~DK608+080段下穿高速公路, 埋深约30m。
DK608+005~DK608+080下穿高速公路段拱墙采用I20b型钢钢架(间距0.5m/榀), φ76中管棚、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 Ⅴd型复合衬砌旳支护体系。
施工时采用控制爆破, 爆破震动速度不得不不大于5cm/s, 并对该段地面及建筑物进行监测, 以策安全。
该段于隧道中线左右侧各25范围设置监测网, 网格间距5m。
施工期间对监测点进行沉降监测, 若发现路面出现较大沉降, 立即加强支护, 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告知有关单位, 以便处理。
二、施工措施隧道下穿高速公路DK608+005~DK608+080段采用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施工, I20b型钢钢架间距0.5m/榀。
DK608+005~DK608+050段隧道顶拱部120°范围采用Φ76mm(壁厚6mm)钢管, 中管棚内填充水泥浆;DK608+050~DK608+080段隧道顶拱部120°范围采用Φ42mm(壁厚3.5mm)热轧无缝钢管, 小导管内填充水泥浆。
施工次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中管棚施工(小导管施工)→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一)超前支护1.超前中管棚施工(1)注浆加固范围及中管棚布设。
在DK608+005~DK608+050段隧道旳拱部120°范围内设置φ76mm旳中管棚 ,每根长 10m,环向间距 0.4m,每 7m一环 ,搭接长度为 3m, 每环52根。
xx快速通道下穿xx高速管廊基坑支护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2.1工程基本情况 (2)2.2地质水文情况 (3)三、施工安排 (4)3.1 施工目标 (4)3.2 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4)四、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备计划 (5)4.1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5)4.2技术准备 (6)4.3材料、设备准备 (6)4.4劳动力准备 (7)五、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8)5.1测量放线 (8)5.2人工挖孔桩施工 (8)5.3冠梁施工 (16)5.4 基坑土方开挖 (20)5.5桩间土护壁施工 (21)六、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3)6.1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23)6.2经济保证措施 (23)6.3技术保证措施 (23)6.4资源保证措施 (24)七、安全保证措施 (24)7.1安全生产目标 (24)7.2安全生产体系 (24)7.3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25)7.4安全防护 (25)八、质量保证措施 (26)8.1质量目标 (26)8.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6)8.3质量保证措施 (26)九、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十、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8)10.1现场封闭管理 (28)10.2现场排水,排污设计 (28)10.3粉尘、噪音控制 (29)10.4现场卫生及防火保安措施 (29)十一、应急救援措施 (29)11.1事故应对措施 (29)11.2应急准备及响应 (32)1页一、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主导施工的主要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几项编制:《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规范》 GB202-200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T80/1-200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提供的地勘资料;类似相关工程经验。
某城市下穿隧道基坑支护设计与计算分析
某城市下穿隧道基坑支护设计与计算分析摘要:随着地下工程的兴建,基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通过某城市下穿隧道的基坑支护设计介绍了隧道支护结构方案的比选,分别对钢板桩支护结构与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与分析。
关键词:下穿隧道;钢板桩支护;钻孔灌注桩支护;基坑支护设计1 工程概况某城市下穿隧道全长480m,隧道结构分为开口段与闭口段,开口段为U型开口框架结构,首尾长度均为160m,闭口段为钢筋砼单箱双室框架结构,长度为160m(见图1)。
在隧道最低点一侧设置一泵房,泵房平面尺寸为17.2m×6.9m。
由于场地临近珠江入海口且较多区域分布有淤泥质砂,地下水充沛,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埋深介于1.30m~2.60m之间。
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中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3 基坑支护重点、难点分析1)基坑开挖深度大,隧道闭口段深度约为10.2m,泵房处基坑深达14m。
基坑基底均位于淤泥(质土)层中,且淤泥质土层厚。
严重影响基坑的施工安全,施工难度大。
2)由于该项目为改造工程,在施工期间需保持道路两侧畅通,且下穿隧道位于城市主干道上,两侧建筑物多,施工期间要确保隧道施工不能影响道路两旁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必须选用合适的基坑支护方案才能满足要求。
3)场地地下水充沛且地下水位高,在施工区间选用合适的降水措施和基坑支护的止水帷幕是保证基坑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条件。
4 基坑支护设计4.1 基坑结构尺寸隧道基坑总长480m,宽度为30.8m,开挖深度为1.5m~10.2m,泵房处开挖深度14.0m。
4.2 基坑支护方案比选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为保证隧道结构的施工安全,隧道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深基坑支护方案。
基坑支护常见的方法有放坡开挖、土钉墙、水泥土墙、钢板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形式,由于基坑开挖深度大,施工期间隧道基坑两侧还保持连续交通,根据类似市政隧道施工经验,采用放坡开挖、钢板桩、排桩、地下连续墙结构比较合适,但地下连续墙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与其它方法相比,所产生的费用较高,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的处理也比较麻烦,经过综合比选,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钢板桩、钻孔灌注桩支护方式。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的硐室开挖与支护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的硐室开挖与支护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是现代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硐室开挖与支护设计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的硐室开挖与支护设计。
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隧道施工前,全面的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
地质勘察的结果将有助于确定硐室开挖与支护的方案。
地质分析可以提供隧道穿越地层的详细信息,例如岩性、构造和地下水情况等,这些信息将决定隧道开挖的方法和所需的支护结构。
2. 硐室开挖方法选择在确定了地质条件之后,选择合适的硐室开挖方法至关重要。
常见的硐室开挖方法包括爆破法、机械开挖法和盾构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地质条件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工程进度也是选择硐室开挖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 地下水处理地下水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处理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
针对地下水问题,可以采取排水、拦水等手段来降低水位,确保硐室开挖和支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硐室的支护设计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方法,支护结构应有所不同。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次级支护和最终支护等。
初期支护主要是通过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手段来加固隧道围岩,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次级支护则是在初期支护的基础上,利用拱圈、锚喷混凝土等结构进一步加固。
最终支护则是在隧道开挖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的修补和完善工作。
5. 施工监测与调整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监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隧道变形、地下水位、应力等多个指标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监测结果可以为后续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的硐室开挖与支护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全面的地质勘察与分析,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合理处理地下水问题,并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同时进行施工监测与调整,可以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大道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大道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工程概况 (1)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第二章施工组织部署 (7)一、施工平面布置图 (7)二、人员组织机构框图 (8)三、机械、材料准备情况表 (9)第三章降水施工方案 (11)一、水文地质条件及参数 (11)二、基坑涌水量计算 (11)三、管井数量(n)的计算 (12)四、降水主要施工方法 (13)五、降水井施工工艺及要求 (14)六、降水技术要求 (15)七、质量保证措施 (16)八、安全保证措施 (17)第四章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方案 (19)一、开挖概述 (19)二、开挖方案 (26)1、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26)2、便道设置 (28)3、开挖原则 (29)4、施工步骤 (29)5、土方开挖顺序及方法 (31)6、支撑施工 (32)7、泵房施工 (38)三、开挖施工注意事项 (38)四、基坑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39)第五章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控 (42)一、深基坑施工监控量测概述 (42)二、施工人员、材料、主要仪器进场计划 (42)三、量测断面布置 (43)四、量测频率和方法 (43)五、监测要求 (45)六、监测报警界限 (45)七、监测资料整理 (46)八、基坑工程监测警戒值 (46)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 (48)一、生产安全管理措施 (49)二、文明、环保措施 (52)三、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风险源分析及防控措施 (53)四、安全应急预案 (55)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青洋路(武进大道至老342省道)快速化工程一施工标段 2013年8月设计的武进大道隧道设计施工图;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坚持统筹安排,编制施工计划,并按此配备劳动力、机械设备,确保按期完成。
城市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日益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些密集的城市中,由于地埋线路的需求和现有道路的限制,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
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城市街道的下方进行隧道挖掘工程,主要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和地下管道的交叉处。
该技术能够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并且可以利用现有的地形建筑优势来减少工程施工难度和成本。
由于城市地下的土质环境、地下管线、地铁等问题,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进行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土质环境分析。
由于城市地下通道的复杂性和土壤的多样性,地质勘探成为施工前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勘探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地下的各种地质条件,如土壤类别、地下水条件、地下管线分布等。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非常重要。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的关键环节。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和隧道设计要求,需要设计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
通常情况下,基坑支护结构主要包括土方开挖、支护墙、锚杆和预应力锚索等,这些结构能够有效地保障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地质环境、地下管线和地铁等因素,合理选择支护方案,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首先需要进行地面的土方开挖工程,根据基坑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地面土方开挖,保持基坑边坡稳定。
然后进行支护墙的施工,通常采用深基础支护墙结构,保证支护力的合理分布和基坑的稳定性。
在支护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开挖深度和墙体倾角,以及对地下管线的保护。
最后进行锚杆和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利用这些结构来加固支护墙的稳定性,并最终完成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车行下穿隧道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银墩路下穿通道南侧工程深基坑支护及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银墩路下穿通道南侧工程深基坑支护及开挖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设计概况银墩路下穿通道K0+665~K0+765段主体结构为两孔跨度为13.5m的分离式框架,K0+765~K0+830段主体结构为20m宽U型槽,施工区域原地面标高为21.79~21.96m,框架基坑开挖深度为7.8~9.5m,开挖宽度32.5m;U型槽基坑开挖深度为4.1~7.8m,开挖宽度22.5m。
根据武汉铁路局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该深基坑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划分为高度风险工点。
该段通道结构两侧均为道路、房屋等设施,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
设计采用钻孔桩对基坑进行防护、垂直开挖基坑的施工方案。
钻孔桩顶设置冠梁,用2道钢管在桩间进行支撑防护,在支撑中间设置中立柱顶撑;为了达到止水效果,在钻孔桩外侧0.2m处打入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同时对基坑壁进行植入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防护桩间土。
1.2 防护系统结构参数钻孔桩:桩中心距框架外边墙 1.6m处,桩径为φ1200mm,K0+665~K0+700段桩长27m、K0+700~K0+740段桩长34.5m、K0+740~K0+765段桩长26m,桩间距为1.4m,采用C25混凝土灌注。
冠梁:位于钻孔桩顶,宽1.4m,厚1.0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腰梁:宽0.8m,厚0.8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通过在钻孔桩上植入钢筋挂在基坑壁中间处。
止水高压旋喷桩:桩中心距钻孔桩外侧0.2m,桩径φ500mm,桩长为14.5~16.5m,桩间距为0.4m。
钢管支撑:采用φ609×12螺旋焊钢管,根据本工程基坑宽度,采用3节11m长钢管用法兰板连接成整体;钢管支撑水平间距为4.2m(每隔3根桩设一道支撑)。
中立柱:基础为φ=12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为8m,桩间距为4.2m,桩顶标高低于框架底板底面0.68m。
中立柱支撑采用四根L140×12等边角钢焊接钢立柱,钢立柱上每0.7m用四块420×300×8钢板在钢立柱四面焊接,使钢立柱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下穿式隧道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郑州市东风路-文化路下穿式隧道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专业:岩土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期限: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设计,全面掌握地下连续墙设计的各个环节,培养独立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吸取新的知识。
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是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实际问题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本工程包含隧道引坡和下穿式隧道,隧道及引坡净宽15.5米,隧道长286米,东侧引坡长185m,西侧引坡长205m。
最大埋深约12米,地下水位埋深3m,承压水含水顶板埋深19m,底板埋深31.0m,静止水头埋深6.0m。
拟建场地属于郑州市东北部,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郑州东部泛滥平原区,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场地表层主要为水泥地坪。
场地内勘探孔揭露50.0m范围内,表层为0.3m厚水泥地坪、下至约2.0m为填土;2.0m至32.0m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形成的地层,以粉土、粉质黏土、粉细砂为主,32.0m以下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形成的地层,以粉质黏土为主。
根据其不同的成因、时代及物理性质差异,土层自上至下可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单元层。
本基坑开挖深度0.0米~12.0米。
本课题主要从现场实际情况和技术经济因素考虑,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对基坑进行支护,选出合理的支护方案。
三、重点研究问题重点理解地下连续墙设计中荷载及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规范建议计算方法与经典土压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不同,在内部稳定分析中,掌握条分法的要点和公式意义。
四、主要技术指标或主要设计参数参考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五、设计成果要求文字部分1、毕业实习报告(1份)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份)3、毕业设计正文(1份)4、外文翻译原件及译文(1份)图件部分1、工程地质剖面图(1份)2、地下连续墙配筋图(1份)3、钢支撑布置简图(1份)六、其它无东风路-文化路下穿式隧道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摘要郑州市东风路—文化路下穿式隧道工程,是郑州市新近上马的一项比较重要的市政工程。
下穿通道基坑及支护施工技术指导书
第一节工程概况本施工项目为东莞市 X X 快速路(西段)市政工程 X X 大道下穿式分离立交施工项目。
下穿式分离立交由A、B段U型槽及双孔箱涵组成,双孔箱涵为现浇钢筋砼闭合框架结构, A、B段U型槽为现浇钢筋砼U型结构。
建成后下层为 X X快速路主干道,上层为 X X 镇至广深高速快速通道。
U型槽分A、B段,A段长285米,B段300米;双孔箱涵长56米,U型槽及箱涵的主要工程量为:基坑开挖方量为土方112353.91m³,开挖石方79655 m³;台背回填土方58229 m³;边坡支护16090㎡,锚杆29789m,钢筋115. 7t;U型槽砼27184.7m3,钢筋2727.36t;箱涵砼5211.9m3,钢筋657.4t。
本项目施工难点有石方开挖、深基坑处理、高大模板施工。
石方开挖施工环境较复杂,左侧有DN1600给水管和天然煤气管道,右侧DN1600给水管和军用民用通信管线,爆破施工给沿线管线及设置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本项目施工难点也是重点,由于地下管线及地下设置多,而且分布凌乱,给锚杆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高大模板施工难是难在“高”,危险性高,施工操作难度大。
第二节基坑开挖1、U型槽及箱涵地质情况U型槽及箱涵基坑开挖总土石方量为19.19万m3,其中:土方为11.23 万m3,石方为7.96万m3。
A段U型槽基坑和闭合框架基坑以砂质亚粘土为主,A-8~A-10基坑和闭合框架基坑较深,在基坑底部有平均1.5~2.0米厚岩石;A-1~A-3基坑较浅,为纯土质基坑。
B段U型槽基坑B-1、2段以土方为主;B-3~B-10以石方为主,土方量较少。
2、开挖顺序及开挖方式由于受交通导改及地下管道的影响,基坑开挖需分段进行。
开挖顺序:第一段为A7~A10及闭合框架,第二段为B3~B10,第三段为A1~A6,第四段为B1~B2。
土方开挖方式:主要采用挖掘机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为4米左右,边坡开挖坡度以《U型槽及闭合框架边坡支护方案》的设计要求实施,现场核实地形、地貌以及开挖线是否与设计相符。
下挖隧道基坑支护桩施工方案设计
下挖隧道基坑支护桩施工方案设计下挖隧道基坑支护桩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支撑地面和周边建筑物的重要功能。
支护桩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需要仔细的考虑,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下挖隧道基坑支护桩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条件:在设计支护桩的时候,需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会直接影响支护桩的类型、尺寸和布局。
在选择支护桩的类型时,需要考虑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确保支护桩能够有效地承担地面和周边建筑物的荷载。
2.基坑周边环境:支护桩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还需要考虑基坑周边环境的情况,如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以及交通状况等。
在设计支护桩的位置和尺寸时,需要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
3.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支护桩施工的重要因素。
在下挖隧道基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下水的渗漏问题,这会对支护桩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支护桩的时候,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
4.施工方法:在设计支护桩的施工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支护桩施工方法包括打桩法、旋挖桩法和抛掷法等。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要考虑支护桩的类型、尺寸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
5.安全措施:支护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在设计支护桩的时候,需要确保支护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下挖隧道基坑支护桩施工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等因素,并确保支护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支护桩方案,确保基坑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下穿大观路下穿公路隧道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东侧敞1 5 1 段( 总 长2 1 5 m, 开 挖深 度0 9 5~8 . 5 m ) , 采 用放 坡 和钻 孔桩 加 内支 撑 的综 合 支护方 案 。
情 况设 置 泄水 孔 。
合, 抵抗 板 桩背 后 的水 , 土压 力 , 达 到 基坑 内外 稳定 。 钢 板桩 适 用于 软 土 , 淤 泥 形 成密 闭 的止 水 帷幕 , 桩长 5 m, 且 穿过 砂层 进入 粘 土层 不 少 于0 . 5 m; 坡 面 采用
( 2 ) 灌 注桩 。灌注 桩属 于非 挤土 或 少量挤 土 桩 , 桩 身 刚度大 , 除 能 承 受较 大 的竖 向荷 载外 , 还 能 承受 较 大 的横 向荷 载 , 增 强 建 筑 物 的 抗 震 能力 , 还 可 在 基 坑 开 挖 后 继 续 作 为 地 下 室 的 承 重 墙 等 永 久 性 结 构 支护
工等配套设计。基坑工程开挖方法主要有 : 放坡开挖 、 无支撑围护开挖 、 有支 西侧 敞 口段 ( 总约 长 2 1 5 m, 开挖 深 度 0 . 8 5 ~7 . 4 1 m ) 采 用 钢 板 桩结 合 放 坡 护分层开挖、 中心岛开挖、 逆筑法开挖 、 沉井开挖。现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 和 钻孔 桩 加 内支撑 的综 合 支护 方 案 。 基 坑 围 护结 构 的主要 类 型有 : 基 坑 深度 5 m以下 区段 , 深度 2 . 5 m以下 采用 1 : 1 放坡 , 深 度超 过 2 . 5 m部 分采 ( 1 ) 钢板桩 。钢板桩是用锤击打八带锁 口的钢板桩 , 使之在基坑 四周闭
下穿高速公路隧道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分析
下穿高速公路隧道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分析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建设。
近年来,以高速公路为核心的交通网络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组织高速公路建设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丘陵、山地等特殊地形。
将隧道施工技术应用于野外作业,可以有效地打破地形条件的约束和约束。
为提高隧道施工质量,避免塌方,应结合实际环境条件做好支护工作。
隧道的设计、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复杂的环境条件还是复杂的工艺流程,都大大增加了现场操作的难度。
本文以笔者参与设计、施工配合的公路隧道施工支护关键技术为探讨主题,从初期支护、超前支护和洞身二次衬砌三个方面阐述了隧道支护施工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支持技术1项目概况以华东某地公路隧道施工为例,公路荷载设计等级为一级,有效建筑净高和净宽分别为5米和14米。
紧急停车区现有建筑净高标准为5米,净宽标准为16.75米。
特殊的地质条件对隧道支护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高速公路隧道支护关键技术2.1 初期支护(1)中空注浆锚杆施工。
初期支护施工阶段需要使用到长度、直径大小适宜的中空注浆锚杆,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隧道工程的施工需求,合理控制其长度在标准允许范围内,且尽量在拱部区域内选择布设位置。
在设定锚杆的位置与方向时,应对纵向、环向间距予以综合考量,参照现场环境情况,选择适宜的孔位,在无误差的情况下,应予以准确标记。
完成孔位的测放作业后,便可以借助于锚杆钻机进行钻孔,在这一施工环节中,应重点控制钻机姿态,以围岩壁面为基准,确保钻孔的方向与之保持垂直关系。
然后是安装锚杆,在做好钻孔作业后,应对孔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检测,包括深度、直径以及位置等,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清理干净孔内的杂物,然后将锚杆插入即可,在这一环节内,应重视对锚杆位置的把控,确保其处于钻孔中间区域内。
最后是注浆施工,这一作业环节涉及到对水泥净浆液的使用,多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材料,按照设计的水灰比配制混合料,然后进行注浆施工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摘要:广州市珠吉路下穿广深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是广州市连接科学城中心区和南部组团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
该工程条件复杂,其中下穿隧道部分是控制性难点。
本文为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基坑支护设计,是针对不同工况采用不同多种支护结构形式相结合方法加以解决成功实例,可为同类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基坑支护
1 工程概况
广州市珠吉路下穿广深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北接科学大道进入科学城中心区,隧道近垂直下穿一横路后向南下穿广深高速公路桥底的两桥跨间进入广州市。
道路按上下行各三车道分幅设计,其中上行sb线为广州至科学城方向,下行为sa线。
工程主要河涌乌涌沿珠吉路路段长约600m,宽14m,拟建隧道sa和sb线位于乌涌两侧并与其基本平行。
场区中部由北向南依次有33m宽的一横路、30m宽广深高速公路及30m宽的规划路。
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一横路段采用闭口段,其余为开口段。
隧道sa
线全长403.5m,隧道sb线全长465m,下穿一横路闭口段长均为49m。
基坑支护周边总长1778.4m,开挖最深处深度为12.00m。
2 建设条件
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工程范围属冲积平原地貌,地面高程16.34~23.18m。
乌涌呈南北向从场地中部穿过,两岸堤围已整治为规划堤岸,乌涌堤岸按
1:2.5放坡,河涌水面现状宽约14m,水深约2.5m。
隧道sa线西侧及隧道sb线东侧均为开阔场地,开阔坡积残丘地面标高比一般的地面标高高1~2m。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揭露,场区基坑开挖支护段地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层(可塑及硬塑状粉质粘土,厚2.00~9.80m)、冲积层(淤泥质土、可塑及软塑状粉质粘土、稍密~中密的中砂、粗砂及砾砂组成,厚4.70~10.10m)、残积层(花岗岩风化砂质粘性土,厚2.20~5.70m),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顶层埋深0.50~17.60m)。
场地地下水量较丰富,砂层饱水,粘性土层属微弱透水层,基岩裂隙连通性差,含裂隙水贫乏。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砂层的侧向径流补给,与乌涌存在较强的水力联系。
2.3复杂环境条件
现有广深高速公路的基础为长约20m的摩擦桩,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须将高速公路桥桥台孔及中间桥墩孔自地面下挖6.4~
8.5m。
将降低桩基承载力,其值达总侧壁摩阻力的20%以上,须对既有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穿越广深高速公路段的隧道结构外墙线距广深高速公路原有桩基承台最小距离为0.25m,并从一横路既有乌涌桥桥台后和广深高速公路桥桥台前及桥墩间下挖穿越,明挖施工时基坑开挖深度
6.4~10.5m,对既有桥梁基础受力产生不利影响。
两基坑开挖边线距使用中的乌涌涌边线6.5~19m,给止水帷幕和支护结构设计增加很大的难度。
此外,隧道范围内有直径约1.0m供水管和宽约0.5m的通信光缆横穿;高速公路桥下净空只有2m。
3基坑支护设计
根据本工程基坑深度、工程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情况,从安全、经济、合理、可行的角度出发,采用深层搅拌桩或旋喷桩止水,土钉墙加超前垂直钢管桩,拉森钢板桩,结合预应力锚索、内支撑的综合支护方案。
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开挖情况的不同,分为十六个工况的支护段。
现重点论述隧道下穿一横路及广深高速公路的支护段:
3.1一横路桥台段基坑支护(支护平面见图1,支护断面见图2)
远离乌涌侧(工况f段,总长161.4m,开挖深度8.5~l0.5m) 采用放坡及垂直开挖,两排深层搅拌桩止水,结合超前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土钉墙的综合支护方案。
基坑深度2m以上采用一级放坡,以下采用垂直开挖。
放坡坡脚靠基坑开挖侧设二排φ500mm搅拌桩,桩长15m,纵横间距350mm,穿过砂层进入粘土层不少于0.5m。
沿靠基坑开挖边线一侧的搅拌桩中心布设一排超前垂直压密注浆钢
管桩,桩间距350mm,成孔口径φ130mm,孔深13m,全长置入φ89mm 焊管。
沿放坡坡脚靠基坑开挖边线向外侧1.4m处布设一排摩擦土钉,间距1200mm,长1.5m,用人工或机械直接打入。
坡面上按不同区段布设土钉。
面板网筋采用φ8钢筋按200×200mm编网;加强
筋采用2φ16钢筋菱形布设,焊牢于土钉端部。
坡顶2m以下的坡面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泄水孔。
乌涌侧(工况k段,总长161.4m,开挖深度8.5~10.5 m)采用2m削坡后垂直开挖,两排搅拌桩止水,结合超前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土钉墙、预应力锚索的综合支护方案。
支护情况与工况f段相同,此外,在坡面上与土钉相间设置一排预应力锚索,长20m,其中自由段长5m,锚固段长15m,水平间距2m,成孔直径130mm,杆体采用2×7φ5钢铰线,倾角30°,水平通长设槽钢腰梁。
图1下穿广深高速公路及一横路段基坑支护平面图
图2一横路桥台段基坑支护断面图
3.2广深高速公路桥下段基坑支护(支护平面见图1、支护断面见图3)
乌涌侧(工况j段,总长81.6m,开挖深度6.4~8.5m) 采用削坡后垂直开挖,一排旋喷桩止水,结合超前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土钉墙、钢支撑、预应力锚索的综合支护方案。
削坡2m后垂直开挖,在原有桩基周围按2.4m×2.4m的正方形边线上布设一排超前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先进行加固处理,桩间距250mm,成孔直径φ130mm,孔深23m,全长置入φ89mm焊管。
该钢管桩在基坑开挖时可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
沿平行桥桩中心靠基坑开挖边线外侧3m 处施工一排φ600单管旋喷桩止水,沿基坑开挖边线施工一排超前
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加强局部土体的稳定性。
沿基坑开挖边线外1.50m布设一排摩擦土钉,坡面上按不同区段布设土钉,坡面上与土钉相间设置二排预应力锚索,面板网筋与加强筋与前相同。
设二道水平钢支撑,第一道钢支撑设于帽梁高程处,第二道钢支撑设于桩承台高程处。
sb线远离乌涌侧(工况p段,开挖深度9.5~12.0m)采取垂直开挖,多排超前倾斜压密注浆花管止水,结合超前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钢支撑、预应力锚索的综合支护方案。
沿基坑开挖边线布设一排超前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对桥台桩基土体进行加固,同时也可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
基坑开挖过程中分层施工超前倾斜压密注浆花管止水,形成止水幕墙,同时在基坑深度3.9m、7.8m、9.1m处设三排预应力锚索,提高桥台抗滑移和倾覆能力。
因本工况隧道结构外空间狭小,面板不设喷砼面层,设二道水平钢支撑。
第一道钢支撑设于帽桥台梁高程处,第二道钢支撑设于桩承台高程处。
图3 广深高速公路桥下段基坑支护断面图
4基坑监测及信息施工
基坑工程建设由于涉及到使用中的广深高速公路和相交的一横路桥梁,尤其是广深高速公路是广东省繁忙的交通大通道,绝对不容许中断和有意外发生。
为保证施工期的交通要求,施工期必须做好监测和施工控制工作。
施工期监控结合桥梁变形控制和基坑监测统一考虑,按保证施工期正常使用要求布置监测项目、位置及频率,确定各测项警界值和限制值。
基坑工程为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与技术参数,并与原设计依据及参数进行比较。
当存在差异时,立即对原设计及施工方案作适当调整,做到动态设计、信息施工。
5结论
本工程建设条件复杂,基坑支护设计难度大。
针对基坑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中进行多方案比较,从处理的有效性、施工的方便性、质量可靠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解决空间限制条件下支护结构、隧道防水等方面结构形式选择。
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坑一直处于安全稳定状态说明支护结构承受挡土、防渗止水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得出以下经验及结论:
(1)结合现场环境条件,特别是河涌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放坡、搅拌桩或旋喷桩桩中心布置垂直压密注浆钢管桩、土钉墙、钢支撑、预应力锚索等多种组合支护结构形式工程造价低、工期短且安全可行。
(2)本次成功说明选取多种组合支护结构形式以及进行动态设
计和信息化施工是实现基坑工程安全、经济、高效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龚晓南,高有潮.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基坑工程手册. 基坑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刘建航、侯学渊.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高大钊. 深基坑工程(第二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安岚(1977- ),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工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