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防范措施明细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周转房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与控制措施以下是周转房项目中主要工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1.挖掘机、推土机工作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驾驶室内的密闭空间、高温、全身振动、粉尘和噪声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设置空调、减振处理、使用耳器、防尘口罩和热辐射防护服,同时进行简易体检和入场教育。
2.护机、铲运机工作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高温和全身振动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和防尘口罩,同时进行简易体检和入场教育。
3.安清槽工、护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全帽、防震动手套、入场教育。
4.安修、护坡工、护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全帽、防震动手套、入场教育。
5.土石方工程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耳器、防尘口罩、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6.降尘、清扫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7.安打桩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8.安降水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9.降水工程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0.砌筑工程人员: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高温和高处作业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1.石工: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和高温等。
主要防护措施是使用防尘口罩、护耳器、热辐射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和入场教育。
12.混凝土制品工人:可能引起的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和高温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23
木工
粉尘、噪声、高温、甲醛
尘肺、噪声聋、中暑、甲醛中毒
防毒口罩、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耳塞
24
探伤工
x射线、r射线、超声波
放射性疾病
防护服、报警器、个人剂量仪
25
防腐工
噪声、高温、苯、甲苯、二甲苯、铅、汞、汽油、沥青烟
噪声聋、中暑、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汽油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苯致白血病、接触性皮炎、痤疮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项目类别:
施工阶段:
序号
作业类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配备安全防护用品或预防措施
1
凿岩
粉尘、噪声、高温、局部振动、电离辐射
尘肺、噪声聋、中暑、手臂振动病、放射性疾病
佩戴防尘口罩、使用喷雾降尘装置、戴耳塞或采取其他预防噪音措施
9
管道
噪声、高温、粉尘
噪声聋、中暑、尘肺
防尘口罩、耳塞
10
卷扬机操作
噪声、高温、全身振动
噪声聋、中暑、
绝缘手套、绝缘鞋、耳塞
11
平地机操作
粉尘、噪声、高温、全身振动
尘肺、噪声聋、中暑
绝缘手套、绝缘鞋、防尘口罩、耳塞
12
木工
粉尘、噪声、高温、甲醛
尘肺、噪声聋、中暑、甲醛中毒
防尘口罩、防护眼镜、耳塞、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耳塞
16
乳化沥青
沥青烟、高温
接触性皮炎、痤疮、中暑
防护服、防毒口罩
17
铺轨机司机、轨道车司机、大型线路机械司机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危害因素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甚至会致命。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需要了解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险因素:
1.化学危险因素:如有机溶剂、氨气等。
2.物理危险因素:如噪声、辐射、震动等。
3.生物危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
4.粉尘危险因素:如煤尘、石棉等。
5.心理危险因素:如工作压力、紧张等。
二、职业病的防范措施:
1.控制危险因素:对于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通风换气、戴口罩、保持清洁等。
2.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职工应该了解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做好职业病防护:对于一些高危职业,如矿工、焊工、化工等,需要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4.定期体检: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职业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防范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相关单位和职工能够重视职业病预防,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在职业上,许多工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这些危害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方法。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高温、低温、高空和电离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感觉不适、致病或职业病。
预防方法:1)在符合安全标准的环境下工作,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3)加强劳动保护,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和传播;4)加强环境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毒性物质、化学品等。
有些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的器官、内分泌系统进行损害,导致职业病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预防方法:1)强制涉及化学危害职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对可燃、爆炸危险的化学品进行专门的存储、管理和运输;3)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是可以引发传染病疫情的危险因素。
在一些行业领域,如医疗、畜牧业、养殖业等,这种危害更加常见。
预防方法:1)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系统,加强对工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2)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的是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预防方法:1)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对从事在工作中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员工进行心理评估;2)进行职业心理援助,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提高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
职业健康问题是一个兼顾人和企业双方的问题。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企业要在职业危害预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过,工作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收入和成就感,却也隐藏着不少“危害因素”。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和怎么防范它们,毕竟,保护自己可是头等大事嘛!1. 职业危害因素1.1 物理因素首先,咱们得说说物理因素。
你知道吗?很多工作环境里,噪音、温度、光照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工地上的施工噪音,那简直像是在给你耳朵开派对!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力可能就得“打个大折扣”。
所以,要是你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记得戴上耳塞哦,别让耳朵受委屈。
然后说说温度,有些地方像个火炉,有些地方则像冰箱。
没错,极端的温度都能让我们“叫苦连天”。
如果你是做室外工作的,夏天别忘了喝水,保持水分,不然可就真的会“中暑”,让人心里想“今天真不应该出门”。
而冬天呢,穿厚衣服是必须的,毕竟谁也不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1.2 化学因素再说说化学因素。
这方面就比较棘手了。
有些工作需要接触到各种化学品,真是让人“心惊肉跳”。
比如,实验室里的化学试剂,虽然听起来很酷,但处理不当可就要出大事了。
为了保护自己,建议穿好防护服,戴上手套和口罩,安全第一啊,千万别贪图方便,搞得自己像个“试验品”!当然,有些工作会产生有害气体,比如焊接或是喷涂的行业,真是“提心吊胆”。
这时候,通风很重要,像是在做饭的时候开窗,确保空气流通,别让有害气体把你“围剿”了。
要是条件允许,还可以使用一些空气净化器,给自己创造个“清新环境”。
2. 职业心理因素2.1 工作压力说到心理因素,压力绝对是个大问题。
现代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让人感觉“快被压垮”。
长时间的高压工作不仅让人疲惫,甚至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遇到压力的时候,记得要适时放松自己,去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比如打球、听音乐,甚至是看一部搞笑的电影,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有时候,跟同事聊聊天、吐槽一下工作中的小烦恼,也是一种不错的释放方式。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1.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高湿度等。
可导致听力损害、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通过加装隔音设备、进行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耳塞、护目镜等。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粉尘、有害物质等。
可导致中毒、损害肝脏、肺部等。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通风换气、隔离有害物质、佩戴防护装备等。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霉菌等。
可导致传染病。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做好职业暴露监测等。
4. 人体姿势和劳动强度:如长时间站立、坐姿不当、高度重复工作等。
可导致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姿势、配备辅助设备、定期休息等。
5. 精神压力和工作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大、工作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
可导致心理疾病、身心疲惫等。
控制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心理辅导、提供健康的员工关系等。
在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生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防护知识和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佩戴并正确使用。
3. 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音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定期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职业危害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
5. 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引进先进设备,减少职工长时间高强度的重复劳动,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6. 加强职业病预防控制: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与监测等。
7.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对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在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物理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防范措施明细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4.对作业人员加强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喷涂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及时掌握作业岗位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6.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甲苯中毒
二甲苯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4、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内的机械设备,并将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厂设置在离居民区远一些的地方,以减少强噪声的污染;
5、降低设备运行负荷,使用消声器、隔振降噪等工艺措施;
噪音病
电焊
金属烟尘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4.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体检,及时跟踪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来自矽肺病喷漆作业
甲苯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1.物理因素控制措施: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等。
对于噪声和振动,在施工或生产现场可以通过隔离噪声源或振动源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播,同时职工可以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来减少噪声对耳朵的伤害。
对于辐射,可以加装屏蔽罩或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减少辐射的暴露。
对于温度,可以控制环境温度或选择合适的工作服装进行防护。
2.化学因素控制措施:化学危害因素包括有毒气体、酸碱、有毒物质等。
对于有毒气体的防护,可以提供合适的通风设备或导入新鲜空气以稀释有毒气体的浓度。
对于酸碱和有毒物质,可以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等,同时确保工作场所有清晰可见的标示和警示符号。
3.生物因素控制措施:生物因素包括病原菌、病毒、真菌等。
在医疗、实验室等环境中,应建立相应的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等,同时对职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对生物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措施的采取。
4.人体工效学控制措施:人体工效学是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的适应关系,通过合理设计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例如,合理设置工作台高度、椅子高度、电脑显示器高度等,以减少颈椎、腰椎等部位的负担,提高工作舒适度。
同时,提供工作间隔或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造成疲劳。
5.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毒物、放射物质、噪声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粉尘,可以通过湿式除尘、通风系统和个人防护装备来减少粉尘的吸入。
对于毒物,可以采取局部通风、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来减少毒物的接触。
对于放射物质,可以设置屏蔽和隔离装置来减少放射物质的暴露。
对于噪声,可以采取隔音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来减少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
综上所述,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目标是减少职工受到危害的可能性,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可以采取适当的防护和控制措施,包括物理因素的隔离和个人防护、化学因素的通风和防护装备、生物因素的防护设施和培训、人体工效学的合理设计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等。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1、焦炉煤气(1)健康危害:焦炉煤气吸入人体后,健康危害主要来自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特别是大脑层细胞,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以至丧失生命。
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无害但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2)理化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易发生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3)应急处理:救护者采取自保措施进入煤气区域,将伤员移到空气流动处;松解伤者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及被子,注意保暖;若喝水给予热糖茶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穴;对呼吸困难或刚停止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术;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
(4)注意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加强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5)—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30mg/m3,实测值mg/m3(6)图标:当心有毒气体2、粉尘(1)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
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2)理化特性: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4)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
(5)限值:总尘4mg/m3,呼尘2.5mg/m3,实测值mg/m3(6)图标:注意防尘。
3、噪声(1)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理化特性: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3)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物理因素主要包括:1.噪声: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对听力会造成损伤。
防范措施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对噪音源进行隔离、控制噪声源的声压级等。
2.高温和低温:高温环境会引发中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低温环境会引发冻伤、低体温等问题。
防范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工作服装、安排适宜的工作时间、提供休息空间等。
3.振动:长时间接触震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血管疾病。
防范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工作设备、减少震动源、提供合适的座椅等。
化学因素主要包括:1.有毒气体和蒸气:接触有毒气体和蒸气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通风设备、合理储存和使用化学物品、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2.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吸入、皮肤和食物中毒,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防范措施包括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危险废物处理等。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传染病:在特定职业中,接触到病毒、细菌、真菌等可能传染病原体。
防范措施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卫生措施、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测等。
2.人为动物咬伤:一些职业需要与动物接触,咬伤会引发狂犬病等。
防范措施包括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加强动物健康监测等。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并掌握相关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定期检查:及时对工作环境、设施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预防潜在的危险。
3.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口罩、手套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4.建立安全制度:制定和贯彻相关安全政策和程序,明确各岗位责任和安全标准,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和管理。
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6.定期健康检查:安排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1.物理因素:常见的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高温等。
-噪声: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害。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源的强度。
-振动:长期暴露在振动环境下会导致手指麻木、肌肉疼痛等问题。
防护措施包括减少振动源的强度,使用振动吸收装置。
-电磁辐射: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下会导致电离辐射损害。
防护措施包括远离辐射源,使用屏蔽设备。
-高温: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防护措施包括定期休息、提供防护服和饮水设施。
2.化学因素: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粉尘、气体和蒸汽等。
-有害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中毒和癌症。
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设备,提供通风装置,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
-粉尘: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提供通风装置,并经常进行清洁和封闭粉尘源。
-气体和蒸汽:吸入有毒气体和蒸汽会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呼吸器、提供通风装置,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
3.生物因素:常见的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细菌和病毒:接触细菌和病毒会导致感染和传染病。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并定期消毒和清洁工作场所。
-寄生虫:接触寄生虫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使用避虫剂,并保持环境清洁。
4.心理因素:常见的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长时间工作和疲劳等。
-长时间工作:长期超时工作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并安排必要的轮班制度。
5.人机工效因素:常见的人机工效因素包括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
-工作设备:使用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设备会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设备,如调节座椅高度和角度,提供合适的键盘和鼠标等。
-工作环境: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环境会导致眼睛疲劳和颈部疼痛。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是指为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工作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对职工的影响。
这些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等。
一、化学物质的防治措施1.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在工作环境中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选择替代品来降低危害。
2.严格控制接触:通过工艺改进、工作方式设计等措施,尽量减少职工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
3.加强通风排风:在作业场所中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工作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4.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面具、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有害化学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危害。
二、物理因素的防治措施1.噪声防护:设置隔音设备,尽量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对职工的影响,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2.光照控制: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合理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职工视力的影响。
3.温度调控: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确保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职工的危害。
4.粉尘控制:使用防尘设备、清洁措施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对职工的危害。
三、生物因素的防治措施1.职业病疫苗接种:对于接触生物危害的职工,提供相应的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个人防护措施: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生物危害的传播和感染。
3.定期体检:定期对接触生物危害的职工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人因因素的防治措施1.职业培训:对从事特定工作的职工进行相关职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2.健康监测:对职工的身体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职业危害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
3.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职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
以上是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措施,但具体的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的特点来制定和实施。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1. 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气候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噪声:戴耳塞或耳罩;远离噪声来源;安装隔音设备。
- 震动:使用减震器材或黑胶隔振垫;改善工作条件,如增加提供个人护具等。
- 辐射:使用屏蔽设备,如铅板或防护屏;远离辐射源;减少辐射暴露时间。
- 气候:穿戴适宜的防护服装;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
2. 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有毒气体、蒸气、粉尘、溶剂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有毒气体和蒸气:保持通风良好;佩戴呼吸器具;避免长时间暴露。
- 粉尘:使用排尘设备,如排尘罩;佩戴口罩或防尘面具;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 溶剂:使用低挥发性溶剂;减少接触面积;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细菌、病毒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定期消毒工作区域;遵循个人卫生习惯。
- 真菌:保持工作环境干燥和清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定期检查空气质量。
- 寄生虫:使用虫媒防护装备,如防蚊网、防蜱衣;清理工作区域,避免滋生虫害。
4. 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人体姿势不良、长时间待机、劳动强度过大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人体姿势不良: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椅;定期休息和做适宜的体操活动;学习正确的工作姿势。
- 长时间待机:定期休息和活动;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耐力;分配合理的工作时间。
- 劳动强度过大:采用合理的工作工艺和工具;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避免超负荷工作;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
5. 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不良、工作不满意等。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时,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素所产生的身体和心理损害。
职业危害的存在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 常见的职业危害2.1 物理性危害•噪音: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工作会引起听力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噪音水平等。
•振动:频繁接触强力振动会引起手臂、手腕、肩膀等部位的振动伤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带有减振器的工具、减少振动暴露时间等。
•辐射:长期暴露在放射性辐射源旁会对健康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防护措施、控制辐射源的使用等。
2.2 化学性危害•挥发性有机物:吸入大量挥发性有机物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重金属: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产生毒性。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有害气体:与有害气体接触会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气体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2.3 生物性危害•病原体:与病原体接触会导致传染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加强个人卫生等。
3. 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3.1 个体防护•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耳塞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可能的职业病。
3.2 工作环境改善•控制噪音、振动等物理性危害源的产生,如增设隔声物、减振器等。
•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3.3 岗位培训和教育•向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提高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定期举办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个人行为和习惯改变•吸烟和酗酒会加重职业危害对身体的影响,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酒量。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及应急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及应急措施
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人体受到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害。
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及应急措施:
1. 噪声:
岗位:工厂、机场、交通枢纽等噪声环境高的岗位。
应急措施:戴上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
2. 有害气体:
岗位:化工、涂料、化妆品、印刷等岗位。
应急措施:佩戴防毒面罩、呼吸器,保持通风良好,做好个人防护。
3. 辐射:
岗位:医疗、核电站、天文研究等岗位。
应急措施:佩戴防辐射衣物、帽子,避免长时间接触辐射源。
4. 疲劳:
岗位:驾驶员、手术医生、夜班警卫等岗位。
应急措施:规律作息,注意休息,适当进行运动活动。
5. 机械臂伤:
岗位:机械制造、物流仓储等岗位。
应急措施: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机械设备。
除了以上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岗位,还有其他的危害因素。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职业健康安全,确保自身的身心健康。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一、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危险源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包括化学品、物理因素(噪音、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人为因素(操作不当、失误等)等。
2.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基于危险源的评估结果,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危害源的风险。
比如在化学品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密闭操作、通风设备、防护设施等来减少化学品的泄漏和接触。
3.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要求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例如,在高噪音环境下,应提供耳塞或耳罩;在有辐射的场所,应提供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
4.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机制: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包括对危险源的认识、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及设施、正确操作和排放物处理、应急情况的应对等。
5.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通过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评估和监测可以针对空气质量、噪音、振动等进行,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控制措施。
1.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针对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模拟训练,以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应对危险场景。
2.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在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并培训一定数量的急救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及时报警与应对:建立健全的报警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报警并向相关人员求助。
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行动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4.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应急措施。
5.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对于受到职业危害影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以上是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的一些基本内容,每个工作场所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落实。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有毒气体和粉尘等。
为了防止劳动者接触这些危害物质,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替换:尽可能替换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减少劳动者接触的机会。
-隔离:设置密封的操作间,防止有害物质散播到劳动者工作区域。
-通风:加强室内通风,排除有毒气体和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配备个人防护设备: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电磁辐射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隔离:将噪声源隔离出来,减少劳动者暴露于噪声环境中的时间。
-隔音:加强场所隔音设计,降低噪声水平。
-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等防护工具,减少对耳朵的损害。
-检测和监测:定期检测和监测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水平,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传染病、致病微生物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健康检查:严格健康检查,确保员工没有传染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手套等。
-环境清洁和卫生:加强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
4.职业性疲劳因素职业性疲劳因素主要包括长时间的工作和工作强度高。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劳动者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轮班和休息时间。
-分配合理的工作量:根据工作特点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工作量,减少工作负荷。
-提供适当的工作设备和工具:提供适合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减轻劳动者的负担。
除了以上措施,还有一些综合措施可以综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建立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健康监护:建立健康监护机制,对有高风险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并进行职业病检测。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职业危害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职业病危害和心理危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1.物理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听觉损伤、眼睛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声音控制:使用降噪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
-振动控制:采用减振装置和缓冲材料,减少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控制:采用辐射屏蔽设备,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化学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毒气体、有害物质、粉尘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发中毒、过敏、皮肤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佩戴适当的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设备。
-隔离措施:将有害物质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减少与员工接触的可能性。
-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将有毒气体和粉尘排出室外,降低室内浓度。
-健康监护: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3.生物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包括病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避免接触到生物危害因素。
-消毒措施: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生物危害因素。
-健康宣教: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4.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毒物质、放射线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粉尘控制:采用局部排风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有毒物质控制:替代有毒物质,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管理措施方案
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管理措施方案一、粉尘(一)粉尘来源磨加工过程中、喷砂、铸造、切割焊接产生粉尘。
(二)粉尘防治措施1.采取工艺控制+除尘设施的方法,对各个粉尘场所根据粉尘量配备相应的除尘设施,以达到不扬尘的效果。
2.易产生粉尘场所经常洒水,进行绿化处理,并作好绿地的日常养护工作。
3.清理、打扫作业场地时,应洒水湿润,尽量可能采用容器清运,严禁从高架上向地面抛洒垃圾,防止扬尘。
4.加强组织培训,增强员工个体防护意识。
5.督促作业人员佩带防尘用品看,铸造、喷砂、磨加工、电焊、切割等作业过程应按照标准佩带口罩,防止粉尘对呼吸器官造成伤害。
(三)预防尘肺病的发生1.现场生活区应设置洗浴设施,作业后及时清洗,保持清洁。
2.遵守防尘操作规程。
对生产环境定期检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加强宣传教育。
二、噪声(一)噪声来源锻造过程、退火、热处理、熔炼、机加工、磨工等过程产生噪声。
(二)噪声防治措施1.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如锻锤、切割),尽量减少工人接触时间。
3.设备设置消声器,降低噪声污染。
4.加强个人防护。
如配戴耳塞、耳罩等。
5.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体检,筛选出对噪声敏感者或早期听力损伤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尽量缩短在高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定期对噪声进行监测,并对有严重噪声危害的区域进行监督,促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以符合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三、高温(一)高温所涉及的生产过程锻造过程、退火、热处理、铸造等生产过程容易产生高温(二)高温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人员作息时间,安排人员轮班,尽量减少单人作业时间过长。
2.配发防高温物品,如绿豆汤、西瓜等防暑降温物品,补充人员高温条件下出汗流失的水分。
3.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及风机强制通风,加快空气循环速度,降低车间温度。
四、有害烟尘(一)有害烟尘来源退火、热处理、铸造等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烟尘及气体。
(二)有害烟尘防治措施1.采取工艺控制+除烟设施的方法,对烟尘产生场所配备相应的除烟净化设施,以达到除烟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
3.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
4.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做作业;
5.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
二甲苯中毒
夏季室外作业
高温
在高温作业时,受热辐射或热空气的影响,人容易大量出汗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使人口渴、尿少、脉搏加快、体温升高、身体疲乏,并会因精神难集中而导致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差,从而容易导致误操作。
1.就业及入暑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带走空气中的物质;
3.对散发热量的部位进行隔离保护;
4.高温作业时,每日派发清凉饮料。
中暑
混凝土工
振动
长期受低频、大振幅的振动时,由于振动加速度的作用,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皮肤与外周血管循环机能改变,久而久之,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诉手部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疼多在夜间发生;其次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后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X片可见骨及关节改变。如果下肢接触振动,以上症状出现在下肢。
职业性危害因素清单及防范措施
岗位
职业危害因素
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
采取的防范措施
可能引发的职业病
混凝土、机械操作
噪声
电力设备、混凝土开挖风炮机操控等作业现场存在噪音。噪音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会形成噪音病,头昏、失眠、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伴有耳鸣。长期暴露于严重噪音环境,可产生听觉疲劳、听力敏锐性下降,听觉器官发生病变,听力损失将成为永久性耳聋。
1、为作业人员配备耳塞、耳罩等防噪设施,并要求他们正确佩戴。
2、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机械和低噪声的作业方法,同时确保机械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并加强对设备的经常性维护;
3、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或者对产生噪音小的工序进行施工。
6.每年安排电焊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电焊工尘肺
有毒气体
氮氧化物
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内,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氮氧化合物中毒
一氧化碳
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4.对作业人员加强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喷涂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及时掌握作业岗位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6.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甲苯中毒
二甲苯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4、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内的机械设备,并将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厂设置在离居民区远一些的地方,以减少强噪声的污染。
5、降低设备运行负荷,使用消声器、隔振降噪等工艺措施。
噪音病
电焊
金属烟尘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
4.加强对电焊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进行监人员的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和采取相应的治疗。
矽肺病
喷漆作业
甲苯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手臂振动病
备注
其它工作岗位人员进入上述有毒有害岗位或受到相应的危害时,必须采取该有毒有害岗位对应的防护措施,以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一氧化碳中毒
电弧光辐射
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红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皮炎
打磨
金属粉尘
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会产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力
1.就业前体检,排除职业禁忌症者从事打磨作业;
2.每年委托从化市防疫站对产尘点进行监测,及时了解产尘的浓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每月定期发放防尘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