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法转化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人参发酵产品研究进展

人参发酵产品研究进展

人参发酵产品研究进展摘要:人参是著名的传统中药,也是新资源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随着对人参资源的深度开发,人参相关产品的研发呈逐年上升趋势。

生物转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开发,目前通过对人参进行发酵和生物转化开发出的相关产品有人参发酵酒、人参乳酸饮料、人参发酵醋等,这些健康产品口感好、风味独特倍受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人参的生物转化和发酵产品研制方面进行综述,为人参新的研发方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参;发酵;产品研发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干燥根[1]。

有“百草之王”之称[2],为大地精华之物,有着悠久的防治疾病的历史,其效果更为古今中外无数医者所肯定。

人参始载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药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3],有“补五脏、定魂魄、安精神、除邪气、止惊悸、益智、明目,久服轻身延年”的功效[4]。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滋补、抗疲劳、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及抗肿瘤等作用[5,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未病先防、营养保健越来越重视,人参为国家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传统中药经过发酵,可以使其原有药性发生改变,如降低药物毒性、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等,扩大了中药的临床应用范围[7]。

现代中药发酵是传统炮制方法结合现代生物科技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8]。

微生物发酵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中药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目标产物或改变药效的一项技术,具有改变中药毒性、提高药效、加速吸收、改善口味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提高传统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9-10]。

本研究对人参各种发酵方法及其产品进行概述,为研发人参新型健康产品提供参考。

1 人参的生物转化现状人参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以及最有效的药用成分是人参皂苷,目前已经有60多种人参皂苷从人参中分离出来。

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11-12]、抗疲劳[13]、降血糖[14]、提高免疫力[15]、抗氧化[16]等多种作用,而其发挥抗肿瘤作用和具有较高活性的人参皂苷多为稀有皂苷。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Rc和Rd的研究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Rc和Rd的研究

麦芽 汁培养基 。上述培 养基均在 11o、. M a 2 0 1 P 下高压灭 C
菌 2 i。 0mn
要为 R d
, 此外还有可将 R , g 水解生成 R 的人参皂苷糖
13 2 菌种活化与培养 ..
将上述 4种真菌接 种于制备好的
苷酶 , 川 而对可 以选择 性 水 解人 参 皂 苷 R c以形 成 相 应 稀 有 皂 苷 的人参 皂 苷糖 菅酶 的研 究 报 道 很少 ,hn Z ag等从 人 参 根 中
1 3 试 验 方 法 .
殖, 提高天然杀伤细胞( K) N 活性 , 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具有促进 副肾皮质荷尔蒙分泌作用 ; 人参皂苷 R 和 R 在抑制肿瘤 & h
细胞的增殖 、 对抗肿瘤 细胞 的转移、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以及提 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 。上述皂苷 中,g 、 R R 和 R h d的含量很低 , 却有着更强的药理作用 , 因此 , 成为
人参皂苷标准品 R R :R 、 d 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 勖、 h 、 c R ( 有限公 司 , 纯度 大于 9 % ) 乙腈 、 8 ; 磷酸 、 甲醇为色谱纯 , 其余 药品均为分析纯。薄层层析板 (0c 1 m×1 m) 青 岛海洋化 0c (
工厂提供) 透析袋 M 2 ( M 1 截流分子量 1 0 ,oa i ; D5D 2) 400 Sl bo r 公 司;C一 0 0 L 2 1 C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 日本岛津公 司。
Rl R b 和 c的 c 和 c 位糖基可 以形成 R 、 和 R , dR h 等稀有 皂苷 , 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酶法和微生物转化法 , 其关键都 在于获得相应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并用于转化过程 。研 究中发

三七中分离微生物对其转化的初步研究

三七中分离微生物对其转化的初步研究
从 三七材 料 中分 离 纯化 得 到 的微 生 物对 三 七 进 行 转
R R : R 、 h 等 。在 三 七 中 人 参 皂 苷 R g、 g、 R 。 b 和
R g含量 较 高 , R R : cm a dK 等含 量甚 微 。 而 g 、 h 、o p n 目前 , 人参 皂苷 主要从 三 七 和人参 等植 物 中分 离 获 取 。许 多 药 理 研 究 表 明 , 有 人 参 皂 苷 ( R . 稀 如 h、
源短 缺 , 价格 昂贵 。因此 , 内外学 者采 用化 学 法 、 国 组 织 培养 法 、 酶法 等 做 了 不少 研 究 。然 而 , 些 方法 由 这 于反 应条 件不 好控 制 、 副产 物 多 、 成本 高 等种种 原 因 , 目前 还无 法用 于工 业 化生产 。近年 来 , 用微 生 利
We b n Qih n G e g Y n a ra a oaoy,nt ueo r oi Reo re , u n n Unvri , u n n6 0 9 C ia n o, n og, eF n . u n n Heb l b rtr Isi t fHebBit sucs Y n a ies y Y n a 5 0 1, hn L t c t Ab ta t Ob e t e T emirb sw r s ltd f m oo isn trassmpe n Yu n n A e h co e ee i ltd sr c jci h co e eeioae r n tgne gmaeil a ld i n a . f rte mirb sw r s ae v o t o
C_ h rf h 1 3  ̄I O或 ebi @ 6 . O s - O
0 A 2 青 岛海 洋 化 工 厂 ) 8T, 。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人参皂苷Re的微生物转化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人参皂苷Re的微生物转化
mpe f n e gro o s cl c f m C a g a Monan aeu e osre ciemi or Ab ta t j ci : a lso sn t i , ol tr h n b i u ti, sdt cena t c o- v Gi o sl e o r v r
癌 活性圄 。人参 皂 苷 Re 抗 心律 失 常有 效成 分 , 抑 制吗 等 是 可 啡诱 发 小 鼠产生 的 耐药 性 等 作用 ; 参皂 苷 R 有 使 中枢 人 g具 神 经 兴 奋 、 疲 劳 、 善 记 忆 、 习 功 能 等 作 用 嘲 人 参 皂 苷 抗 改 学 ; R 2 抑制 兔 血小 板 释放 反应 等 作用 。为 了获得 具有 极 高药 g可 用 价值 的稀 有 人参 皂 苷 , 2 从 0世 纪 8 O年 代 始 , 内 外化 学 国
6 u gls an eei l e d 3 at es a sso e oiv cii n G ne oie R .O es an se ̄ ls 8fn a t isw r s a d a ci t i hw d p s i at t O isn s e n t i,A p r u r ot n v r n te vy d r l
人参 及 其制 品 中的主 要 活性 成分 是 人参 皂 苷 . 由于人 参
伤 细胞 ( K) 活性 [ 2 ( ) 原人 参 二 醇 苷 元 ( P 具 有抗 N 的 4 0S一 1 ; P D)
皂苷 分 子 结 构 中糖 基侧 链 的不 同而显 示 出不 同 的性 质 和 药 理 活性 【] 1。例如 人 参皂 苷 R l 促 进神 经 细胞 生长 的作用 、 - 2 b有
降低 细胞 内钙 、 氧 化 、 除 自由基 和 改善 心 肌 缺 血 再 灌 注 抗 清

人参皂苷的提取与化学转化研究

人参皂苷的提取与化学转化研究

三、人参皂苷的应用前景展望
3、抗炎免疫:人参皂苷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人参皂苷在抗炎免疫 治疗中的应用,为抗炎免疫药物的研发提供新资源。
三、人参皂苷的应用前景展望
4、抗疲劳:人参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增强体力和耐力。未来可 以研究人参皂苷在运动医学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为运动员和康复患者提供更好 的保健和治疗方案。
三、讨论与结论
三、讨论与结论
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通过优化提取工艺, 可以提高人参皂苷的提取率和纯度,从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此外,这种提 取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该工艺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三、讨论与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演示详细介绍了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包括材料与方法、结 果与分析以及讨论与结论。通过优化提取工艺,我们可以提高人参皂苷的提取率 和纯度,从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这种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具 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微生物种类
2、微生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人参皂苷的转化具有不同的效果。细菌和真菌是两种主 要的微生物类型,其中细菌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转化活性,而真菌具有 较大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因此,在选择微生物种类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 合考虑各种因素,以选择最适宜的微生物进行转化。
三、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过程中 的基因调控和表达水平的变化
一、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
一、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
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选择品质优良的人参,去除杂质和无效部分,确保原料的纯净 度和有效性。
一、人参皂苷的提取加工流程

生物转化制备人参皂苷compound K的研究

生物转化制备人参皂苷compound K的研究
人参( P a n “g i n s e n g ) 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而闻名于世界 , 在我国 A 4 4 P r e v o t e l l a o r i s , F u s o b a c t e r i u m K - 6 0和 P a e c i l o m y c e s B a i n i e r s i x 等 _ 砬 用已兀 千年 的历史 了。 ^ 参具有 许: 多药理活陛: 抗炎, 抗肿瘤 , 抗衰老, 能够代谢 人 参皂苷 原^ 参二 醇型 人 参毫 漕 R b l 在肠道菌群作用下主 、 参皂苷 R b 1 — + R ( 卜 2 — ’ e o m p o u n d K o目 前 已筛选了几 降血糖, 降血8 旨 , 降咀压等。^ 参毫 措是 ^ 参 中主要活 减分, 目 前被分离 要代谢途径为 ^ 出的 人 参单体大慨有4 0 多种 , 按照 ^ 参皂 种代谢 人 参 皂苷的潘l 生 菌株 , 但由于肠道内的严格厌氧环境以及特殊的 皂苷分原 ^ 参 二醇类 , 原人参三醇, 和齐墩果烷型。天然中存在的人参皂 营养要求 , 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对具有代谢 人参皂苷功能的大量未知细菌 苷被称为主皂苷, 在天然人参 中含量稀少或不存在, 而是经过后天转化形 的培养与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 成的皂苷单体常常被称为稀有人参皂苷 , 据文献报道 , 口服人参后 , 人参 报道均很少。 主皂苷很难为人体所吸收, 而是经过 ^ 体肠道微生物生物转化为稀有人 1 2利用土壤中微生物制备 c o m p o u n d K 参皂苷后为 ^ 体吸收起主要 鼢 性。 研究者利用从土壤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代谢原人参二醇类生物转化 ^ 、 参皂苷 c o mp o u n d K属于原人参 二醇类皂苷' 在天然中含量极低, 制备 人 参 皂苷 c o m p o u n d K, 杨元超等从土壤中筛选出的镰刀属真菌串 ( F u s a r i u m m o n i l i f o r m e )  ̄以将人参中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 R b l 和 甚至不存在, 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 , 肺 脑血管、 神经系统 、 抗辐射 、 抗炎、  ̄ 抗肿瘤等作用独特 , 如何获得 ^ 、 参皂 苷c o m p o u n d K 成为了 目 前研究热 R d 等转化成 ^ 参皂苷 C — K ,目转化结果显示人参皂苷 R b l 可以被完全 点 。目 前^ 、 参皂苷糖基改造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 、 酶解法和微生物转化 转化。 金艳等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一株菌, 即青霉属 G H 一 9 。 经过的厌氧 法。与化学法和酶解法相比微生物转化法反应条件温和, 成本较低, 副产 发酵将人参皂苷 R b l 完全转化为 c o mp o u n d K 。酶转化法制备的优点在 物少,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微生物转化法利用某种微生物中的细胞或者酶 于反应条件温和, 副产物少 , 流程短、 产物单一、 易分离纯化 , 但反应成本 将一种复杂的化合物转化成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产物。 过高, 用酶用量大, 目前常用的酶有柚苷酶、 果胶酶、 纤维素酶及乳糖酶转 1人参 皂苷 c o mp o u n d K的制 备 化^ 、 参皂 苷R b l 、 R c 、 R b 2 、 R d 将其 匕 制备人参皂苷 C o m p o u n d K 。 Q u a n 微生物转化 人参皂苷实质就是微生物产生 的酶水解掉人参皂苷化 等从酯香微杆菌中筛选专—性转化 人 参皂苷的糖苷酶基因,通过基因重 合物中的糖基,微生物的转化方式就是 :底物一菌体细胞一反应产物。 组、 克隆, 实现大肠杆菌中该酶的高效表达, 研发了一种专一 ^ 车 等 化e o m— c o mp o u n d K是原人参二醇类的最终代 产物。据文献报道, 微生物转化 p o u n d K的微生物重组酶。 人参皂苷与菌种及菌种的活性, : 菌种是影响 ^ 参皂苷生物转化的最重要 2 结论 因素。不同的菌种及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作用于同—底物的转化产物都 近年来 ,利用微生物转化法对人参皂苷进行生物转化制备稀有人参 可能不同。微生物转化法主要是利用肠道厌 氧菌 和土壤微生物发酵 。 皂苷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 , 对转化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不少进展同时 1 . 1 利用肠道厌氧菌厌氧发酵制备法 也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 筛选适合转化 ^ 、 参的皂苷的菌种 , 优化反应工艺 , 近年来 , 研究者通过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从 ^ 粪便中筛选了具有转 探寻工业生产条件 ,大规模生产稀有 ^ 参皂苷或提高皂苷产量及其应用 化人参皂苷的活性菌株。如肠道菌 B i i f d o b a c t e r i u m K 5 0 6 , E u b a c t e r i u m 依然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通讯作者 : 董微巍 , 第一作者 : 黄 冠南, 延边・

人参皂苷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究 具 有 极 大 的 技 术 优 势和 市场 潜 力 ,符 合 社 会 发 展
和资源保护 的需要 。其中,人 参、三七和西洋参等 中药 材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医疗 和 保健 功 能 。现 代 研 究
发 现 :部 分 高 生 物 活 性 的人 参 皂苷 在 药 材 中含 量 很 低 或 不 存 在 ,如 人 参 皂 苷 Rg 和 人 参 皂 苷 R 2 成 3 h等 分 , 传 统 的 炮 制 方 法 可 以提 高 这 些 人 参 皂 苷 的 含 量 ,但 其 含 量 仍 然 非 常低 。 因 此 , 亟待 开 展 新 型 绿 色 环 保 生 产 工 艺 的 研 究 以提 高 这 些稀 有 人 参 皂 苷 的 转 化 率 和 中药 材 资 源 的 利 用 效 率 ,降低 稀 有 人 参 皂 苷 的 生产成 本 。 2 人参 皂苷 的 药理 学研 究 稀 有 人 参 皂 苷 类 成 分 在 临床 使 用 过 程 中 安全 有 效 ,药 理 作 用 明确 ,能 够 为 社 会 大众 所 接 受 ,具 有 极 高 药 用 价 值 和 应 用 前 景 。某 些 稀 有人 参 皂 苷对 于
参 属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的 干燥 根 , 是传 统 名 贵 中药 ,
在 我 国和 东 亚 的 应 用 已有数 千 年 。现 代 药 理 学 和 临
床 医 学 研 究 表 明 ,人 参 可 以通 过 多种 通 路 ,对 人 体
的 中枢 神 经 系 统 、 心 血 管 系 统 、 呼 吸系 统 、血 液 及
摘 要 :研究表 明人 参稀有皂苷具有很 强的生物活性,为获得稀有人 参皂苷的各种研究越来越 多,而生物转化法制备稀有 人参皂苷 已成 为一条重要途径 。本文对产稀有 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 的方法 最新研究进展进行 了简 要的综述,并简要展望 了人参 皂苷生物转化研究的前景 。 关键词: 人参稀有皂 苷; 中图分类号 :Q89 1 微生物转化 ; 二醇型人参皂苷; 三醇型人参皂苷 文章编号 :10 -7 12 1)30 0 —5 0 18 5 (0 20 —140

稀有人参皂苷compoundK研究进展_周伟

稀有人参皂苷compoundK研究进展_周伟

稀有人参皂苷co m pound K 研究进展周 伟,周*(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0032)摘要:人参皂苷compound K 是二醇型人参皂苷在人体肠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和最终吸收形式。

近年来,由于其各种出色的生物活性和作用,对该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对人参皂苷compound K 的制备、生物活性、吸收及代谢等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

关键词:人参皂苷compound K;生物活性;吸收;代谢中图分类号:R 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4870(2007)09-0917-07收稿日期:2007-03-23.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05431927).*通讯作者 T e:l 86-21-54237431,Fax :86-21-64225149,E-m a i :l pz hou @sh m u Advances i n t he st udy of ginsenosi de co mpound KZ HOU W e,i Z HOU Pei*(School of Phar m ac y,Fudan Universit y,Shanghai 200032,China )Abstract :G i n senosi d e co m pound K is the m ain m etabolite o f pro topanaxadiol type g inseng sapon i n si n i n testi n e after oral adm i n istration and also is the m a j o r f o r m o f protopanaxad i o l sapon i n s absor bed to the body .Recen tl y ,ginsenoside co m pound K has received i n creasi n g attention ,because i n vivo o r in vitro var i o us bio l o g ica l acti o ns o f anticancer ,hepatopro tecti v e and ant-i i n fla mm atory etc ,have shown to be m ediated by th is m etabo lite .I n th is paper ,the stud i e s of preparation ,bioacti v ities ,absorption ,distri b ution and phar m acokinetics o f co m pound K w ere rev ie w ed in deta i.lK ey w ords :g i n senosi d e co m pound K;bioacti v ity ;abso r pti o n ;m etabo lis m 人参在我国和东亚的应用已有数千年,作为滋补强身的药材闻名世界。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齐墩果烷型、原人参二醇(PPD)和原人参三醇(PPT)。

人参皂苷具有抗血栓、抗疲劳、抗衰老、控制肿瘤、增强免疫力等诸多作用。

关于人参皂苷的研究已深入到药理、药效和生物合成等各个方面,并有很大的提升,该研究对近年来发表的关于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相关文章进行总结与综述,为人参皂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标签:人参;人参皂苷;生物合成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ginsenosides biosynthesis from Panax ginsengLIN Yanping,ZHANG Meiping,WANG Kangyu,SUN Chunyu,WANG Yi*(College of Life Science,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Abstract]Panax ginseng is one of the famous rare medicinal herbs,and ginsenosides ar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of ginseng is ginsenoside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emotypes:oleanane type,protopanaxadiol (PPD)type and the protopanaxatriol (PPT)type Ginsenosides possess antithrombotic,antifatigue,antiaging,cancer control,strengthening the immune system and many other effects Rrogress has remarkably been made in pharmacology,efficacy and blosynthesis of ginsenosidesThis review covers the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ginsenasides,which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to get useful information [Key words]Panax ginseng;ginsenosides;biosynthesisdoi:10.4268/cjcmm20162302人参为五加科Panax ginseng CA Meyer植物家族中最有价值的药用植物之一,利用人参的历史始于4 500年前,其首次纪录是在2 000年前。

人参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人参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人参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人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用和保健作用。

在传统用药中,人参主要以生长在山地的野生人参为主要药材。

然而,由于野生人参资源日益减少,人参的种植和发酵工艺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人参及其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人参是一种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其根部是主要的药用部位,富含人丰富的人参皂苷等活性物质。

人参具有提神醒脑、抗疲劳、抗氧化等多种保健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和保健品领域。

人参的发酵工艺是提高人参药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发酵可以增强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改善其药效。

目前,人参的主要发酵方法有传统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和微生物共培养等。

下面将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介绍。

1.传统液态发酵: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将人参切碎后加入发酵液中,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和酶活性来提取和转化人参中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但效果较好。

2.固态发酵:将人参切碎后与一定比例的发酵废料混合,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较传统液态发酵更为简便,同时由于发酵废料的存在,可以提供更好的发酵条件。

3.微生物共培养:采用两种或多种微生物进行共同培养,通过微生物之间的代谢和相互作用来提高人参的药效。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实现对人参有效成分的全面提取和转化。

除了上述主要的发酵方法,还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良人参的品质和效能。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人参活性物质的合成途径,以提高人参的药效和产量。

此外,还有研究利用生物反应器等新型生物工艺设备进行人参的高效发酵。

总体来说,人参及其发酵工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不同的发酵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人参的药效、增加产量,并且可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微生物菌种选择、发酵条件优化以及活性成分的提取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人参的发酵工艺,提高人参的药用价值和产业化利用。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研究进展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研究进展
如何获得人参单体皂苷,特别是如何提高稀有人参皂苷 含量,国内外学者做了不少研究,如采用化学法[13]、组织 培养法、酶法[14]、微生物发酵法等获取人参皂苷。早在 1989 年郑光植和王世林[15]就对三七愈伤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 养进行过一系列研究,通过调整培养基,使三七愈伤组织的 生长速率达原初培养愈伤组织的 4 倍。愈伤组织中总皂苷 含量高达 13%,为原植物的 3 倍。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关 于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的文献,主要是针对人参中稀有皂苷
开发新药奠定基础 从肠道中分离出可以转化人参皂苷成 compound K
的乳酸菌,发酵后显示出对肿瘤细胞的毒性 使用该菌株及工艺制备人参皂苷 compound K,生
产成本低、杂质少,产物得率高 筛选出廉价、最优培养基、培养条件,人参皂苷
compound K 含量由 21.2% 提高到 72.7% 转化 SFPG 中 C-K 的专属性强、转化效率高,为
人参皂苷 Rh1
20(S)-人参皂苷 Rh1
人参皂苷 Rh2 及二醇组 人参皂苷苷元 PPD
人参皂苷 Rg2,Rh1 和 F1
人参皂苷 F1
C-K C-Mx G-Mc
产生新的抑菌活性物质
产生抑菌物质
环不同
主要功效成分含量提高
意义 有助于发现人参皂苷发挥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为
的转化,也有针对三七中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的报道,但多 数都停留在试验阶段,没有真正用于大量生产。因此,找出 一种能有效提高稀有人参皂苷含量的微生物转化方法,并应 用于工业化生产,对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研究现状
2.1 微生物转化反应机制 微生物转化是指通过微生物整体细胞或酶将复杂的底
真菌具有强大的分解利用基质的能力,在其转化三 七过程中,既能产生出新的抑菌活性物质,又能 减少或不产生原有的抑菌活性物质

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探讨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人参皂苷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低含量,在传统的提取和转化方法中往往效率低下。

因此,研发高效转化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首先介绍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了两种不同的转化方法,分别是转化方法1和转化方法2。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我们可以提高人参皂苷的转化效率,从而提高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价值。

其次,本文还将重点探讨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

其中,包括了抗肿瘤药物创制技术和心血管疾病药物创制技术。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治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新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

最后,本文将总结高效转化技术的重要性,并展望系列新药创制的前景。

高效转化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人参皂苷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有助于开发更多有效的药物。

同时,系列新药的创制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与创新。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人参皂苷高效转化及系列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进行概述,介绍这些领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同时,给出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和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新的药物创制途径,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和系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

其中,人参皂苷高效转化技术涉及到不同的转化方法,本文将分别介绍转化方法1和转化方法2,并讨论其优点、限制以及应用领域。

七种植物病原真菌对人参皂苷Rb1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

七种植物病原真菌对人参皂苷Rb1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
中 图 分 类 号 : 5 75 ¥ 6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3 8 (0 2 一 4 0 8 — 3 10 — 53 2 1) 0 —0 4 0
A Pe miaySu yo i rnfr a o isn s e~ 1no— utrso rl i r td nBo a s ma nG ne oiel noR i C l e f i n m t imt o i d b t d n i i l u SvnPat a oei F n ier dhs h t pea o f utr ee ln t gnc u g et a iT eI e rtt no l ue Ph G z n nr i C
要皂 苷 , 占人 参 总皂 苷 的 8 % 以上 _ 而 R 、 g、 h 0 l I , d R 3R
多研 究者 不断 探索 的 问题 。 从 R , R 的 化 学 结 构 分 析 , 只 要 除 去 b和 d
R 2 bC 0位 上 的糖 基 即可转 化 为 R [ 因此 , 们一 直 dl 6 , 人
蒋 自立
( 义 师 范学 院 生 物 系 , 州 遵 义 5 3 0 ) 遵 贵 6 0 2

要 : 用 7种植 物病原真茵对人参皂苷 R , 利 b 进行 生物 转化 , 通过 薄层层析 法检 测 , 结果表 明 : 6种真 茵能将人 参皂苷 R 有 b
转化为 R , 只有 齐整小核 菌的转化 高效 而彻底 , d但 其他 几种 转化 效率低或 副产物 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R 。 b; 人参皂苷 R ; d 植物病原真茵 ; 生物转化
在不 断寻 找 高效 转化 R R b 为 d的微 生物 , 取得 了 并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稀有人参皂苷是一类在人参中含量较低的人参皂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于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

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低主要由于其合成途径受限,传统的提取方法效率低且成本高。

因此,针对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稀有人参皂苷主要包括人参皂苷Ro、Rb3、Rh2和Rg3等,其中人参皂苷Rh2和Rg3对于抗癌具有较好的作用。

目前,已经开展了多种途径的生物转化技术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和提取效率。

例如,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和植物细胞培养等方式,可以使稀有人参皂苷通过合成途径进行生物转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合成稀有人参皂苷的能力。

最近的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转化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通过筛选和改良高效微生物菌株,可以提高对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能力。

例如,科学家成功地利用一株微生物菌株Pseudomonas sp. KH-1将齐墩果酸转化为Rg3,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产量和纯度。

另外,植物细胞培养也被广泛应用于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研究。

植物细胞培养可以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合成效率。

例如,一些研究者通过调节培养基的组成、添加适当的激素和信号分子等,成功地提高了人参皂苷的合成率和产量。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是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克隆和转化稀有人参皂苷的合成基因,可以使植物或微生物产生大量的稀有人参皂苷。

例如,通过将人参皂苷合成基因导入到酵母菌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产量和含量。

总的来说,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植物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等方法,可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和提取效率,从而为其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研究者还应进一步改良相关技术和开发新的方法,以提高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

《M1真菌提高人参根、叶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及参与其生物转化的化学成分研究》

《M1真菌提高人参根、叶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及参与其生物转化的化学成分研究》

《M1真菌提高人参根、叶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及参与其生物转化的化学成分研究》一、引言人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主要源于其根、叶中丰富的皂苷类成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品质和药效的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人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以及其生物转化的化学成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着重研究M1真菌在提高人参根、叶中皂苷类成分含量以及参与其生物转化方面的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

二、M1真菌与人参皂苷的研究背景M1真菌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其在植物生长及药用成分的积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M1真菌与多种植物共同生长时,能够显著提高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因此,本文将探讨M1真菌对人参根、叶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以人参为研究对象,采用M1真菌进行处理,并通过分析根、叶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变化及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探究M1真菌的作用机制。

具体实验方法如下:1. 实验材料:选取健康的人参植株,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M1真菌进行处理,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处理。

2. 实验过程: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参植株分别进行培养,定期采集根、叶样品。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同时,对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差异,以及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

四、实验结果1. 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M1真菌处理后,人参根、叶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显著提高。

其中,根部的皂苷类成分含量提高幅度更大。

2. 生物转化的化学成分变化:在生物转化过程中,M1真菌参与了多种化学成分的转化。

通过分离和鉴定,发现了一些新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或药用价值。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柱状图、折线图等图表,直观地展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人参皂苷是人参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人参皂苷研究的深入,其提取分离方法也得到了广泛。

本文对近年来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人参皂苷提取分离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人参皂苷是一种由人参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

随着人们对人参皂苷药理作用的不断发现,其提取分离方法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近年来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传统的人参皂苷提取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沉淀、柱色谱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分离效率较低,纯度不高,且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提取分离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高速逆流色谱、分子印迹技术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节能等优点,适用于分离热敏性和易氧化性物质。

在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中,超临界流体萃取能够有效地提取和分离人参皂苷,但设备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

高速逆流色谱: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液相色谱技术,可用于分离制备高纯度的人参皂苷。

其优点是分离效率高、纯度高、速度快,但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且操作难度较大。

分子印迹技术:该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通过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特异性地吸附目标分子。

在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中,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附容量,能够实现目标分子的高效分离,但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条件。

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分离方法如双水相萃取、膜分离技术、离子液体等也逐渐应用于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

这些方法有的能够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分离效率,有的则能够降低能耗和污染。

例如,双水相萃取技术利用两种水溶性聚合物在不同的浓度下可以实现人参皂苷的选择性萃取;膜分离技术则能够实现人参皂苷的分子级别分离,提高纯度和收率;离子液体则作为一种新型的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溶解和分离人参皂苷。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人参皂苷结构组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表明,稀有人参皂苷相比于原型人参皂苷具有药理作用活性更高,吸收利用能力更强的优势,如稀有人参皂苷Rg3、C-K、Rh4等,但含量极低,且几乎没有天然产物的存在,野生山参和红参也只存在极少量,所以如何转化高活性作用强效的稀有人参皂苷成为当下热门研究对象。

1 酶法生物转化技术1.1 糖苷酶转化李有海等[1]通过β-糖苷酶和人参茎叶总皂苷发生水解反应后得到的水解产物经过分离纯化后,通过波谱鉴定出一个未有相关报道的新的人参皂苷元(20(S)-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

崔莹莹[2]首先应用多种糖苷酶分别进行多组合发生催化反应,分离纯化得到稀有人参单体皂苷Rc、Rb2和Rb3,转化率分别为49.50%、40.00%、47.10%,又以CobgllA和Bglpc28作为单独或组合的催化剂,对Rc、Rb2以及Rb3进行转化,实验数据显示此方法可作为制备六种高纯度的稀有人参皂苷(C-Mc、C-O、C-Mx、C-Mx1、C-Mc1以及C-Y)的方法。

彭婕等[3]采用人参皂苷Ⅰ型酶(来自A.nigerg.848菌),在水解PPD型皂苷中得到4条转化机理:①Rb1→Rd→F2、C-K②Rb1、Rd→F2→C-K③Rb2、Rc→C-O、C-Mc1④C-O、C-Mc1→C-Y、C-Mc→C-K,该实验还为低成本制备稀有皂苷C-K、F2、C-Mc和Rh2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刘春莹[4]利用人参皂苷Ⅰ型酶(从A.nigerg.848菌和g.48菌获得),并以这两种不同来源的人参皂苷Ⅰ型酶对西洋参PPD型皂苷进行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分离纯化后得到F2、C-Mc、C-Y和C-K,并表明从A.nigerg.848菌获得的人参皂苷Ⅰ型酶催化活性更强,理论转化率分别为69.50%、43.70%、42.40%和69.50%;李冠亨等[5]利用人参皂苷Ⅲ型酶(从基因克隆的E.coliC41菌获得)对人参皂苷Rc定向转化制备C-Mc,产物纯度90%,得率为58.33%。

微生物发酵中药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中药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2021,42(1)105109ProgressinVeterinary Medicine微生物发酵中药研究进展宋予震,史洪涛,范明夏,夏艳勋,边传周,乔宏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微生物发酵是中药的一种传统炮制方法,随着现代发酵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中药的研究更加深入,应用更加广泛。

微生物发酵中药具有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增强中药药效、降低中药毒副作用、节省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

同时,微生物发酵中药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发酵机理不明确、生产标准不规范等,因此,该领域潜在研究价值较大。

影响微生物发酵中药的因素众多,如优良菌种的选择,中药材的甄选以及发酵工艺的控制等。

发酵中药在动物生产上应用广泛,效果明显,是未来抗生素的重要替代品。

论文对微生物发酵中药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中药;动物生产;应用中图分类号:S85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38(2021)01-0105-05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益生菌作为有益微产性能、产生有益代谢产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降生物在动物生产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如提高动物生低死亡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

中药是我国的国收稿日期20191106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8GGJS164);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110106, 192102110075,192102110076);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00410189);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预防兽医重点学科项目(mxk201610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8KYTD1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宋予震(1979—),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发酵中药动物疾病防控研究。

*通讯作者Progress o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Application of Acer truncatum BungeWEI Jing-jing1,ZHAO Shan-ting1,(1.Yuanbaofeng Research IndusUialZaLion Research Center,College of VeLesi n ary Med i s i n e,Northwest A&-F Un i ver s i L y犢ang l i n g,Shaanx i,712100,Ch i na;2.Yuanbaofeng Eng i nee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tal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Yang l i ng, Shaanx i,712100,Ch i na) Abstract:A c e r truecalum Bunge is a subtropical tree species in China,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Yellow Riv-erBasin,NortheastChina,Inner Mongolia,Jiangsu,Anhuiandotherplaces Thefruitof Acertruncatum is thesamaraItsseedgranulesarelargeandtheoilcontentishigh The Acertruncatum seedoilhasbeen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s a new resource food.In addition,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cer trueca-lum seed oll is rich in nervonic acid.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nervonic acid i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nerve tissu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brain development,nervous system regeneration and prevention of 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 Acertruncatum leaves contain various active substances such as flavonoids,chlorogenic acid and cardiac glycosides,a ll of which have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medicinal value.Re-cently,ithasbeenfoundthattheMapleLeafBarkhasstrongerantioxidantactivityandinhibitsthegrowth of tumor cells,and63compound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is plant,which greatly enrl-chesthechemicalcompositionandpharmacologicalactivityof Acertruncatum Thispaperreviewsthere-searchstatusofactiveingredients,nutritionalvalue,pharmacologicale f ectsandindustrialproductionof A-er tru f le,seedandskin,andaimsto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thedevelopmentof Acertruncatum in medicine,food,health products and cosmetics,and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cer runcatum industryKeywords:Acertruncatum Bunge;nervonicacid;nutritionalvalue;pharmacologicalaction106动物医学进展2021年第42卷第1期(总第331期)粹,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畜牧生产上具有治未病、降低耐药性、减少药物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

微生物酶催化制备人参皂苷20(S)-Rg2

微生物酶催化制备人参皂苷20(S)-Rg2

K ugH eU i ri , u o 4 —0 , oe) y n e n es y S w n4 97 1 K ra v t
摘要 以微生物 Mi oat im e e rmai m G 54的培 养液 中分离 的粗 酶为催化 剂水解 人参 皂苷 R c bc r s r o t u S 1 r eu ta c e和
Vo . 2 13
21年 1 01 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 HEMI CAL J OURNAL OFCHI NES E UNI VERSTI I ES
No. 1
6 ~7 7 3
微 生 物 酶 催化 制 备 人 参 皂 苷
2 ()R 2 2 ()R l和 2 ()P T 0 ・ g , 0 S 一 h 0 S -P
成 乐琴 金瑜 真 , ,梁德春
( .吉林 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 院 , 1 吉林 122 ; 3 0 2
2.Ko e n Gi s n e t r o s l a l r d cs& G n e g Ge e i s u c a k. r a n e g C ne rMo tVau be P o u t f i s n n t Re o re B n c
R l 并 通过 。 MR和 ” MR谱对水解产物 的结 构进 行了表征.实验结果 表明 , g, HN CN 反应体系 中无机盐 N C a1
的存 在与否直接影 响人 参皂苷 R , g e R l与粗酶 液的反应结果 .人参 皂苷与粗 酶液直接反应 时 , 人参 皂苷 R e 不 发生反应 , 人参皂苷 R l g 通过 c 6所连 一 吡喃葡萄糖 的选择性水解 转化成人参皂苷 F .而该反应在无机 D一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开发
F o o d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o me n t 专 题 论述
- = = =1 9 6
第3 8卷第 1 4期
D 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5 — 6 5 2 1 . 2 0 1 7 . 1 4 . 0 4 2
微生物法转化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南博 , 游颖 , 王雨珊 , 王心 哲 , 李万 丛 。 王玉华
( 吉林农业大学 ,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8 )
摘 要: 人参具有 多种药理功效( 如抗肿瘤、 抗癌 、 抗衰老等 ) , 除人参 多糖 、 人 参 多肽等化合物外 , 其主要有 效成 分是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n Mi c r ob i a l T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Gi ns e n o s i d e s
NAN Bo,YOU Yi n g,W ANG Yu — s h a h,W ANG Xi n — z h e,L I Wa n —c o n g,W ANG Yu — h ua
人参皂苷。 因此 , 通过化 学法、 酶法和微 生物 法对人参皂苷进行定向改造 , 水解其糖苷键 , 减 少高含 量人 参皂苷 的糖基 数量 , 获得具有更 高药理活性的稀有人 参皂苷( 如C - K, F 2等 ) , 从 而提 高人 参的经济 附加值。 因此 对微 生物 法转化人 参皂苷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 了综述 , 为微 生物法转化人参皂苷的进一步研 究提供相 关依据 。 关键词 : 人参 ; 微 生物转化 ; 人参皂苷
( J i l i n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1 1 8 , J i l i n,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G i n s e n g h a s a v a r i e t y o f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 s u c h a s a n t i — c a n c e r , a n t i - c a n c e r , a n t i - a g i n g ) , i n
a c q u i r e r a r e g i n s e n o s i d e s o f h i g h e r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 s u c h a s C — K,F 2 , e t c . ) ,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e c o n o m-
e n z y ma t i c a n d mi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l me t h o d s ,r e d u c i n g t h e n u mb e r o f g l y c o s y l a t i o n o f t h e h i g h l e v e l s o f g i n s e n o s i d e s ,
i c v a l u e o f g i n s e n g .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p r o g r e s s o f r e s e a r c h o n mi c r o b i a l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g i n- s e n o s i d e s we r e s u m ma r i z e d,wh i c h p r o v i d e d t h e b a s i s f o r f u r t h e r s t u d y o f t h e mi c r o b i a l t r a n s f o m a r t i o n o f g i n -
s e n o s i d e s .
Ke y wo r ds :g i n s e n g ;mi c r o b i a l t r a n s f o m a r t i o n; g i n s e n o s i d e s
a d d i t i o n t o t h e g i n s e n g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g i n s e n g p e p t i d e s a n d o t h e r c o mp o u n d s,ma i n a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i s g i n — s e n o s i d e s . T h us ,d i r e c t i o n a l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g i n s e n o s i d e s i s u s e d t o h y d r o l y z e g l y c o s i d i c b o n ds b y c h e mi c a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