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宿迁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 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
A.情境
B. 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 ABD)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 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宿迁市2008年中小学、幼儿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B
A.7周岁 B.6周岁
C.5周岁 D.3周岁
2.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D
A.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 B.更加关注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
C.更加关注课程的分科 D.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发展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5.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A.社会公德 B.教育理论素养
C.教育思想 D.职业道德
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7.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
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9.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
A.审美教育 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12.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学中应贯彻 D A.直观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4.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5.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6.小学儿童刚学写字时,常常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己”和“已”、“析”和“折”等形近字常混淆,说明他们较差。

C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顺序性
C.观察的精确性D.观察的深刻性
17.新理念下的班主任,是“学科专家”、“人生导师”、“学生的知心朋友与知己”、“班级文化设计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

这说明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 B
A.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B.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C.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D.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18.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D
A.5 B.1
C.2 D.3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B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2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
A.民主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21.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
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2.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工作的教师。

C
A.教学 B.德育
C.学生 D.团队
23.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C
A.班主任工作 B.课外活动
C.教学 D.社会实践活动
2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D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
2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C
A.进行科学的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27.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2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B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29.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
A.心境B.激情
C.应激D.移情
3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 C
A.独立性 B.逻辑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31.“知之深,爱之切”说明 A
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
C.意志是情感的基础 D.情感是意志的基础
32.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
A.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 B.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D.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3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B
A.衣着整洁 B.言行一致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34.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 D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35.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B
A.形状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深度知觉
36.按照教育有关法规规定,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 A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37.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C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场教学
38.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 消极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被动地接受教育
39.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理教育法
4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B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42.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43.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44.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信条是“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了教师应有B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献身精神
C.热爱学生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4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A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46.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D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47.《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C
A.信任学生 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 D.和学生交朋友
48.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注意的 C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49.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指 B
A.幼儿园、小学阶段 B.小学、初中阶段
C.初中、高中阶段 D.幼儿园、高中阶段
50.学生只根据教师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月照松林、清泉流泻”的美丽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B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知觉
5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C
A.传授科学知识 B.反复练习巩固C.培养学生能力 D.加强“双基”教学
52.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C
A.讲授法 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 D.循循善诱法
53.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最佳。

A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集权型
54.“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5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A.教学工作 B.完成当地领导机关布置的重要任务
C.思想品德教育 D.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突击任务
56.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D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5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D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D.陶冶法
5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D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9.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B
A.学校综合评价 B.教师自评
C.教学实绩评价 D.学校领导评价
6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作者是 B
A.秦观 B.李清照 C.苏轼 D.王勃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61.新课程区别于现行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BC
A.均衡性 B.选择性
C.综合性 D.差异性
6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

下面属于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是 ABCD
A.依法执教,爱岗敬业 B.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C.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D.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63.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包括ABCD
A.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 B.教学方法的设计
C.教学媒体的选用 D.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64.下列表述中符合新课程评价功能的一种是 ABC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提高C.改进教学实践 D.应强调甄别与选拔
65.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下面的评价方法中属于质性评价方法的是 ACD
A.行为观察 B.考试
C.成长记录袋 D.学习日记
66.新课程下的教师不能仅仅做蜡烛、春蚕、火炬,原因是 BCD
A.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淡化
B.时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发展自己,因为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C.课程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与学生一道,同成
长,共进步
D.教师不但需要无私的奉献,而且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
67.在课堂上出现令教师尴尬的突发事件时,教师应该这样做ABD
A.调控自我情绪 B.因势利导
C.严肃地整顿纪律 D.及时反省自问
68.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凡工作中要做到ABCD
A.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B.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C.主动反思总结 D.以学生发展为本
69.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应努力做到ACD
A.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B.用成人的价值规范学生
C.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 D.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见解是有价值的
70.新时期学生的时代特点BCD
A.知识面狭窄 B.现代意识显著增强
C.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多元化 D.心理问题增多
71.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学生接受学习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7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BD
A.问题应难度适当 B.问题应有具体针对性
C.应对学生进行连续追问 D.应对学生答及时评价
73.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

ABCD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
74.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 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 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7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 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6.新课程三维目标包括()ABD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学生自主发展 D.情感态度价值观
77.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 ABC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小组学习
78.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范,下面的行为没有违反规范的是 ACD
A.提前候课,准点上课 B.让影响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反省。

C.严格课堂纪律 D.按时下课不拖堂。

79.中小学的“双基’包括 AC
A.基础知识 B.基本能力 C.基本技能 D.基本技巧
80.教师要成为课程的( ) ACD
A.执行者
B.主宰者
C.创造者
D.设计者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将结果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B
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十月十日为教师节。

( B )
8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 A )
8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 A )
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转为民办学校。

( B )
86.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 A )
8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A 88.课改前,各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其实就是指现在的校本课程。

B)
89.在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各有利弊。

A
90.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 A )
91.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情境教学法。

A
92.小学儿童经常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作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和在班集体中地位高低的标准。

A
93.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
94.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B)
95.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B)
96.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B)
97.现代教育评价倡导多元评价思想,也就是从多视角,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

A
98.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B)99.只关注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

A
10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
101.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102.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和灵魂是独立性,基本特征是主动性。

(A)
103.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儿童意志的自觉性水平较高。

(B)
104.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B)
105.研究性学习更加适合于优秀的学生,不宜面向全体学生。

(B)
106.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高年级除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外,还有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B)
107.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只要教育得法,可以促使儿童的思维提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A)
108.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积极影响。

(A)
109.“勤能补拙”表明了能力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A)
110. 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