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角色_构建高效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教师角色构建高效课堂

今年暑期,市县教育局组织开展高效课堂培训,培训会上,有幸聆听了国内几位知名专家对高产课堂的理解,感悟颇深。培训会后,全市开展了高效课堂实验,我也参与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一学期以来,一些教师又跳不出旧的教学框架,有时跳出来又在教学中失去控制。看似热烈民主的课堂却缺少实效,尽管学生回答的头头是道,但那是“千锤百炼”演习的结果,而不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成果。学生每天周而复始在重复学习着,但离开教师仍然是不会学习。而教师辛辛苦苦地教,教到最后是学生的厌学。怎么跳出这种教学的“周期”成了教师们的憧憬。我认为,实验教学教师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理念下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由纯“传授型”向“引导型”、“研究型”转变,在课堂上创设自主探究,质疑解疑,互动学习的时空,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计划经济”走向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教师的角色应定位在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估者等。

在构建高效课堂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就是要变“教案”为“导学案”,改教师“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改“钢性教学设计”为“弹性导学设计”,关注“三维目标”

的实效的教学新方法。这是一个以促进教师实现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为价值目标的教学法。使教师如何通过目标导学的过程去逐步扬弃把学生当作容器的旧教学观,逐步确立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体价值的新教学观。这是一个既是承继教学传统,又是新课程实践的教学法。其关键在“导”,核心在“学”。“导学”什么?是导学的“牛鼻子”,是变教案为导学案的体现。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学论要回答的本真问题,也是每个教育者在苦苦追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是要从发展的课程观去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实施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也是要通过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去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去转变旧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观。随着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将教师的角色从“主演”变为“导演”、由“台上”走到“台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顺应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凸显“平等”,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主体性来体现,学生主体性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完成。由此可见,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师生的人格是平等的,课堂地位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也是平等的。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平等”为基点,重新建构起课堂的“教学场”,也即体现一种民主的、互动的、共享的、双赢的精神对话的特质。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

展的互动过程,彻底改变师生之间那种认知与被认知、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一、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导学案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把过去以研究教法为重心转变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上来。因此,教师应依托导学案,从课前、课堂、课后全过程地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方法。课前,老师应把教材内容设计为独立的课题,适时安排学生对导学案进行预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重点、须掌握的知识点,合理分工给学习小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学、讨论、探究,并把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讨论补充评定。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协作的精神,学会互相认可、互相欣赏、互帮互助的态度,养成严谨诚实的科学的价值观。而这些都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运用学案导学,先让学生自学探究,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学的结果分组讨论,分工展示,老师做好点评,引导学生拓展,完善知识,并适时地对学生表扬奖励,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的过程,勇敢地展示自己。这一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预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修改、调整导学案内容,使导学案更具有针对性。课后,引导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可通过课堂延伸练习设计、拓展练习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使

学习内容、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优化,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一是针对学习内容,教师应适时引导、点拨。老师要及时地编制检测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帮助学生巩固纠错,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保证学习的效果。这样,让学生养成导学案使用的方法,以便发挥导学案导学的最佳效益。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一堂课能否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图省事,导学案一发、一做、一讲,一堂课;有的老师仍未放弃过去的授课模式,将导学案当做课堂或课后练习题;也有的老师不顾本学校、本学科、本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完全依托导学案。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导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导学过程中老师成了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的具体策划者,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者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培养者,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按照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分工展示–补充完善- 检测巩固-整理纠错的学习程序完成对一部分的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老师把教学的内容按照难易分层次分别展现在有效学案上,容易的学生自学能学会的设计为第一层次,作为自学部分,难点的内容设计为探究课题,并配以思考问题的引导探究,设计为第二层次作为探究部分,典型的题目设计在第三层次作为迁移应用部分,让

学案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序,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还要求老师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把课时分为自学课、讨论课、展示课、讲评课、总结课等课型或把一课时分为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在自学、讨论、展示等活动。更需要老师探究这些课型的具体组织方式和技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的任务。老师要把任务目标、检查反馈、评价激励的机制灵活的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高级策划者、过程控制者和效果评判员。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本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导学案内容实施增、改、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导学案内容变成试题训练,也不要放任课堂的讨论。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适时调控课堂。要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研讨交流。在研讨交流时教师要适时掌控,避免一些无效合作与研讨。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师生应互动交流。

三、课堂学习的参与者

导学案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生学习的实效有多高,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通过参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鼓励学生以课文为基础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在这种参与中,及时调控学案内容,使学案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