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唢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唢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唢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1吹奏唢呐,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

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音就不准。

2演奏唢呐往往比较费气,音越高耗的气量也就越大。

- 般吹奏起来,不能无间歇地长时间表演,但经过训练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间艺人,吹起唢呐来,互相比着较劲的就是持久的耐力。

"循环换气法"是最常见的演奏方法,这样的吹奏能使得气息总是饱满不息,可以使乐音不间断地长时间延续,甚至全曲一e 气呵成,令听众大为过瘾。

3最好的含哨片位置是上唇靠近哨面的根部,约在全哨片长度的四分之- -处,下唇,一般情况下含哨片约三分之- -的位置为适宜。

只有正确的掌握了双唇的含哨位置,才能发出所需要的音响效果。

按上述位置吹奏唢呐会使音色集中、洪亮、含蓄、音质纯厚。

4装上哨片,如果是初学者,那么哨片最好薄- -点,太厚是吹不动的,还有要练手型,每天练把唢呐放下拿起多次,直到能在拿起后迅速就能够将所有孔按严,
5在吹的时候要注意将所有的孔堵严,可以自己检查,或对着镜子看,也可以叫别人帮忙纠正,因为不把孔盖严的话会吹不响或破音的。

唢呐的一般吹法

唢呐的一般吹法

唢呐的一般吹法一、演奏姿势动听的音乐加之优美的演奏姿势,不仅给观众以听觉的享受也可以给观众感官的享受。

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演奏姿势有利于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演奏姿势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演奏姿势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对身体也很有益,在初学唢呐阶段,演奏者要加以重视。

唢呐的演奏姿势又坐、站两种。

这两种姿势都要求演奏者做到:身体自然放松、头部端正、两眼平视、头部自然挺起、面部松弛、两手抬起使乐器与身体成 75 度角、两臂自然架起。

采用坐式演奏时,两腿略微分开,两脚平放地面,腰部挺直,坐椅子的前半部分。

采用站式演奏时,两腿伸直,两脚距离 25 公分左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站立成“八”字型。

反之也可。

在演奏过程中腰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驼背、眼睛不要斜视,坐式演奏时不要跷二郎腿。

2、两肩平行,胳膊也要平行,不要往一端歪。

3、动作不要过大,不要做作。

总之无论是坐式还是站式演奏都给人以自然、舒适、优美的感觉。

二、持乐器法手指自然分开,左手在上把、右手在下把(本指法也适合加唢呐的演奏),手指按孔依次为:左手食指放在第八孔,大拇指放在第七孔,中指放在第六孔,无名指放在第五孔,小指自然放松,分开少许放在无名指旁;右手大拇指放在唢呐杆下端三孔与四孔之间(主要是为了掌握乐器平衡),食指放在第四孔,中指放在第三孔,无名指放在第二孔,小指放在第一孔。

在刚开始练习时,手容易控制不住乐器,左手小指可依附于唢呐杆上,但不能养成习惯,以免影响正常运指。

手指的基本按孔位置是以右手小指第一指肚按孔位置为标准,其它手指自然放松在乐器上。

演奏时,手指不要过于抬高,抬高手指会影响快速乐曲的演奏。

不要用指尖按孔,这样会按孔不严、发音不正确。

同时手指按孔时不要伸得过直,过直会运指不灵活,赶不上快速乐曲得速度,正确得运指方法是:手指在按音孔时,少许弯曲、放松,这样才能运指灵活、运用自如。

如何衡量手指基本功过关了呢?那就时空按音孔时(即不吹奏时),手指在音孔上做按闭动作能听出运指得声音,就算基本功过关了(运指得声音决不是故意击打音孔得声音,而是自然发出的声音)。

小g调唢呐指法

小g调唢呐指法

小g调唢呐指法如下:
1. 筒音作5的指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指法,即主管全按不动时,筒音为5。

在筒音作5的指法中,常规指法没有变化,筒音的颤指幅度也不受限制,可根据乐曲的具体演奏要求来决定。

在筒音作5的指法中,常用的技巧有滑音、垫音、指振音和气震音等。

2. 筒音作2的指法:这种指法适用于演奏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的乐曲,筒音作2的指法在低音区时,使用滑音、垫音等技巧时较易演奏。

3. 特殊调首调指法:这种指法适用于演奏旋律起伏较小、音域较窄的乐曲,使用较多的是筒音作1的指法。

在筒音作1的指法中,常用的技巧有滑音、颤音、气震音等。

具体到小g调唢呐,它是指唢呐所有音孔按小调品位全部按半音程关系移动。

这时主要使用筒音作5的指法,移动码钉位置以调整码子与哨片的距离,改变唢呐的发音色彩和音量。

另外两种特殊的调子较少使用。

练习时可以按照由低到高的音孔顺序进行练习,注意控制气息,小g调由于是按半音移动的,因此也可以称作为小调式,较常用的码子位置为双数,码子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能过大或过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或请教专业人士,以便更好地掌握小g调唢呐指法。

唢呐演奏方法

唢呐演奏方法

唢呐演奏方法
唢呐演奏方法一般分为咬弦演奏法和吹奏法两种。

1、咬弦演奏法:将唢呐的萧尾放入唇之间,轻轻咬住,勾引萧尾,
使萧尾颤动成特定拍子,演奏出一些声音。

2、吹奏法:将唢呐放入口中,吹气使萧尾振动,就可以演奏出曲子,并可以用变音,改变音色。

3、还可以手摇唢呐。

将唢呐手握住,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在萧的
壁上按压并来回滑动,并拉动萧尾,从而产生节奏感。

4、唢呐还可以和乐器演奏一起演奏,唢呐的气质很醇厚,节奏感十
分的浓郁,能够与其他乐器搭配,表现出十分丰富的音乐空间。

总之,唢呐演奏需要很多的技巧,吹奏者需要熟练掌握技法才能演奏
出好的唢呐音乐。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唢呐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个地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吹嘴是唢呐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唢呐与其他民族乐器的最大区别。

唢呐的吹嘴分为边吹和直吹两种形式。

边吹主要是将双唇压在吹嘴上吹气,而直吹则是用嘴唇直接吹气。

吹嘴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竹子、玛瑙和象牙,其中竹子是最常见的材料。

音子是唢呐发音的主要部分,一般由竹子或铜制成。

音子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唢呐的音质和音色。

音子通常有双管和单管两种形式,双管常见于江南地区,单管则多见于北方地区。

制作音子需要选用合适的竹子并进行削薄和开口等处理。

唢呐的连管部分由多个大小不一的管组合而成。

连管的制作一般采用竹子或铜管,通过特定的工艺将多个管连接在一起。

连管的数量和长度会影响唢呐的音高和音色。

制作连管需要根据唢呐演奏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音孔是唢呐上的开口,通过手指的按压和抬起来改变音高和音色。

唢呐的音孔一般有七个,分别为主音孔、长音孔、高音孔和三个尖音孔。

音孔的制作需要细致的工艺和精确的位置安排。

唢呐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在吹奏唢呐时,演奏者需要用双唇或嘴唇将吹嘴紧密贴住,通过吹气和吹吸的不同控制气流进出,从而产生音响。

演奏者需要通过唇音、舌音和指法的协调来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另外,唢呐还有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即“飞翔”。

飞翔是唢呐演奏的一种技巧,通过不断变换舌腔的位置和吹气的力度,使音色产生明暗、飞扬和变化。

飞翔技巧使唢呐演奏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在唢呐演奏中,还有一种技术叫做“换气”。

唢呐是一种吹气乐器,演奏者需要有足够的气息来连续演奏,而长时间的演奏会导致气息不足。

因此,演奏者需要善于利用演奏间隙进行呼吸,以便保持演奏的连贯性。

换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需要良好的气息控制和编排。

总的来说,唢呐的制作和使用都需要深厚的技术和经验,制作方面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和进行精细加工,使用方面则需要熟练掌握吹奏技巧和演奏技巧。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要想熟练地吹奏唢呐,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吹奏技巧,还需要熟悉唢呐的指法。

首先,唢呐的吹奏技巧包括气息控制、音准掌握和音色表现。

气息控制是唢呐吹奏的基础,演奏者需要通过调整呼吸的力度和节奏来控制音量和音色。

同时,要注意嘴唇的放松和唇腔的形状,以保证音准的准确性。

音色表现则是通过吹气的力度和方式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可以通过细微的吹气变化来营造不同的音色效果。

其次,唢呐的指法也是吹奏的重要部分。

唢呐的指孔相对较多,分为主指孔和副指孔,演奏者需要通过手指的变化来控制音高和音调。

在吹奏过程中,要注意指孔的按压力度和变化,以确保音准的准确性和音色的协调。

此外,不同的演奏技巧也需要不同的指法配合,如颤音、滑音、颤音等,这些技巧可以增添音乐的表现力和魅力。

除了基本的吹奏技巧和指法外,演奏者还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以提高吹奏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演奏者进行学习,结合听觉和视觉的感受来培养自己的音乐感觉和表演技巧。

此外,参加乐团或合奏活动也是提高唢呐吹奏技巧的有效途径,通过和其他乐器的配合和合奏,可以拓宽音乐的视野和经验。

总之,唢呐的吹奏技巧和指法是熟练吹奏这一乐器的关键。

通过对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和音色的表现,以及对指法的熟悉和运用,演奏者可以展现出唢呐独特的音乐魅力。

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结合学习和演奏经验的积累,将帮助演奏者在唢呐吹奏技巧上不断提高,并创造出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

唢呐使用方法范文唢呐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传统乐器,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音色和表演风格使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唢呐是马铃薯族、回族、仫佬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

下面将详细介绍唢呐的使用方法。

1.唢呐的构造唢呐主要由吹嘴、唢管和吹孔三部分组成。

吹嘴通常由铜制成,形状类似嘴唇,并安装在唢管的上端。

唢管是一根细长的金属管,通常由铜制成。

吹孔位于唢管上部,用来调整音高。

2.吹奏技巧吹奏唢呐需要正确的呼吸和嘴唇控制技巧。

以下是主要的吹奏技巧:-竖唇吹奏:唢呐吹奏时通常采用竖唇吹奏技巧,即将唇间缝隙收紧并分散呼气来产生音调。

要保持稳定的气流,并通过调整嘴唇的紧张程度来改变音高。

-控制气息:吹奏唢呐需要控制气息的流动。

气息不稳定或过强会导致音调不准确。

通过练习深沉的呼吸和控制气流来达到稳定的吹奏效果。

-舌音技巧:唢呐演奏中常使用舌音技巧,即舌尖轻轻触碰吹孔来改变音调。

这个技巧需要细腻的舌头和手指协调,通过练习来掌握。

3.唢呐的音高调整唢呐的音高可以通过唇音、喉音和吹孔位置的调整来实现。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调整方法:-唇音调整:通过调节嘴唇的紧张程度和形状来改变音高,紧张唇音的音调会变高,放松唇音的音调会变低。

-喉音调整:通过调整喉咙的张紧程度来改变音高。

喉音越紧,音调越高。

-吹孔位置调整:调整吹孔位置可以改变唢呐的音调,将吹孔上移会使音调变高,下移则会使音调变低。

4.唢呐的演奏技巧在演奏唢呐时,演奏者通常必须掌握以下技巧:-唢呐的吹奏音域较宽,需要通过吹孔位置的调节来改变音调,故对演奏者的手控能力要求较高。

-充分利用唇音和舌音技巧,以及嘴腔的共鸣来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气息的流动和稳定性,以保持音调的准确性。

-唢呐演奏中的技巧包括拨指、颤音、滑音、跳音等,这些技巧可以丰富演奏的音色和表现力。

总结:使用唢呐需要先掌握正确的吹奏技巧,包括竖唇吹奏、舌音技巧和控制气息等。

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

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

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吹唢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尤其在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

如果你对吹唢呐感兴趣,需要掌握吹奏技巧和基本方法。

下面是关于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

1. 端正姿势吹唢呐需要端正的姿势,双脚分开和肩同宽,身体坐直,肩膀放松。

手握唢呐的底部,左手握住唢呐下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上部,以保持平衡。

2. 控制呼吸吹唢呐需要有充足的气息,所以你必须控制呼吸。

在吹奏唢呐之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吹入唢呐。

吹奏唢呐的时候,通过调整呼吸和吹奏的力度,可以控制音高和音量。

3. 吹奏方式吹奏唢呐的方式是将气息流入唢呐,然后用舌头或嘴唇挡住孔洞,产生音乐的效果。

学习吹奏唢呐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练习。

首先,你需要吹奏出正确的音高,在吹奏时需要调整唢呐上面的孔洞。

然后开始练习音乐化,学会情感表达和吹奏技巧。

4. 调整音高唢呐的音高可以通过手指在唢呐上的控制来调整。

吹奏唢呐时,左手的手指控制暗管,右手的手指控制亮管。

改变不吹管的控制孔洞的大小可以改变吹管发出的音高。

5. 吹出色彩丰富的音乐吹奏唢呐时,有很多要点可以调出色彩丰富的音乐。

比如,在演奏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音效,比如颤音,压音和上音等。

这样,吹奏出来的音乐会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用舌音或换气的技巧来改变音色,这也是吹奏唢呐的一大技巧。

总的来说,吹唢呐需要通过练习和耐心才能取得技巧和经验。

如果你是新手,可以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教授你吹奏唢呐的技术。

用心专注地练习吹奏唢呐,你一定可以吹奏出动听的音乐。

唢呐教学基本功及技巧

唢呐教学基本功及技巧

唢呐教学基本功及技巧唢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因此学习唢呐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人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学习唢呐并不容易,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功和技巧。

首先,学习唢呐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

基本功包括正确的吹奏姿势、正确的吹奏方法和正确的音准。

首先,学习者应该站直身体,保持自然放松的姿势。

接着,将唢呐放在嘴巴上方,并用双手握住吹奏管的两端。

吹奏时,应该用力吹气,并注意呼吸控制。

最后,学习者应该训练自己的耳朵,以达到准确的音准。

这些基本功的掌握对于学习唢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学习者还需要掌握一些吹奏技巧。

吹奏技巧包括音程的掌握、音色的控制和吹奏的表现力。

音程的掌握是指学习者需要能够准确地吹出不同的音高。

为了达到准确的音程,学习者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培养耳朵的敏感度。

音色的控制是指学习者需要能够通过吹奏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音色,例如明亮、柔和、激情等。

吹奏的表现力是指学习者需要通过吹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使音乐更加生动和感人。

除了基本功和技巧,学习唢呐还需要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自我修养。

音乐素养包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学习者应该多听唢呐音乐,学习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技巧。

自我修养包括懂得尊重音乐、尊重乐器和尊重其他音乐人,学习者应该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总而言之,学习唢呐需要掌握基本功和技巧,培养音乐素养和自我修养。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唢呐的吹奏技巧,并能够用唢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学习唢呐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唢呐演奏技法

唢呐演奏技法

★⽆忧考少⼉兴趣频道为⼤家整理的唢呐演奏技法,供⼤家参考。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频道!唢呐演奏技法演奏技法1、循环换⽓法循环换⽓⼀般不常⽤,只是在吹奏某些持续的长⾳时才使⽤。

它的⽅法是:⽤⼩腹的⼒量控制呼吸,吸⽓⽤⿐,呼⽓⽤⼝。

⿐⼦吸⽓时两肋⿎起,⼩腹往⾥收缩,使⽓息向上运⾏,也就是⽤⼩腹的压⼒把⽓息送到⼝腔内;然后根据需要量把两腮⾥的⽓息逐渐往外排出,随着吐⽓,⼩腹肌⾁也逐渐放松。

吸进第⼆⼝⽓时,再重复上述同样的过程。

要注意在第⼀个过程最后,要不等控制在⼝腔⾥的⽓呼完之前就要⽤⿐⼦吸进第⼆⼝⽓,这样才使两个过程之间衔接得⾮常连贯,听不出⼀点换⽓的痕迹,很好地保持长⾳的持续。

在初练这种换⽓法的时候,可先准备⼀根芦苇和⼀碗⽔,然后将苇管插在碗⾥,并按照上述循环换⽓的⽅法往苇管⾥吹⽓,直练到⽔⾥能连续不断地冒⽓泡,⽅法就基本上对了。

这样练好之后再在唢呐上进⾏练习,练时先吹第⼋孔⾳,然后再练习其他⾳。

2、⽓颤⾳⽓颤⾳是⼀种吟⾳,在⾳符上加“~”表⽰。

它的奏法是:吸⾜⼀⼝⽓,⼩腹⽤⼒⽀持⽓息并作有弹性的收缩,使吹出的⾳产⽣微微的波动,其效果有如弦乐上的揉弦。

这种颤⾳可以根据乐曲的要求有快慢和强弱的区别。

⼀般常⽤于长⾳,有时它的波动能表现不同民族或地⽅的风格。

3、齿颤⾳齿颤⾳也是⼀种吟⾳,在⾳符号“~”上加“齿”字来表⽰。

它的奏法是⽤下边⽛齿轻轻地颤动哨根,使之发出颤动的⾳。

这种齿颤多⽤于吹奏戏曲、曲艺和民间风格浓厚的乐曲中。

它可以分为硬颤和软颤两种:硬颤是⽤⽛齿直接接触哨根,软颤则把嘴唇垫在⽛齿和哨根之间。

齿颤⾳常⽤在⼀个⾳上,这时要注意颤动轻重的均匀。

4、指颤⾳指颤⾳在民间也叫“指花”,是⼀种⽤途很⼴的技巧。

这种技巧经常⽤来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在抒情⼀些的曲⼦⾥⽤来装饰某些⾳所表现的感情时,更是多种多样。

在演奏上,它的特点是能够明显地听出两个邻近的⾳迅速交替出现。

交替动作虽然很迅速,但棱⾓却要⾮常清楚,否则就会变成吟⾳的效果(例如⼆胡揉弦的效果),⽽失去颤⾳的特点。

唢呐的入门技巧

唢呐的入门技巧

唢呐的入门技巧唢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

作为一名初学者,掌握一些入门技巧将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演奏唢呐。

下面将详细介绍唢呐的入门技巧。

首先,了解唢呐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结构。

唢呐由笛身、唇铜、丝丝、簧舌等部分组成。

它具有双簧片的结构,通过用嘴唇对着唇铜,用指法控制音高和音调的变化。

其次,正确握持唢呐。

握持唢呐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笛身的后部,使手指稳固地握住,并能够灵活地控制。

同时,左手握住唢呐的前部,保持稳定。

要注意保持手指和手腕的放松,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操作唢呐。

第三,学习正确的吹奏姿势。

坐直或者站立时,将唢呐放在嘴巴前方,高度适中,与嘴唇保持一定的距离。

然后,将嘴唇轻轻覆盖在唇铜上,并用适当的力度吹奏。

要练习控制气息的流动,做到吹奏时自然而均匀。

同时,要注意吹奏时的姿势和呼吸方式,保持舒适的体态和正常的呼吸。

这将有助于产生合理的音色和稳定的音调。

第四,学习基本的音阶和音程。

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通过练习各种音阶,能够熟悉和掌握唢呐的音域和音高变化。

同时,结合演奏中的指法变化,能够演奏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练习音程,提高音调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五,学习唢呐的指法。

唢呐的指法是控制音高和音调变化的关键。

初学者可以从基本的指法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复杂度。

要通过反复练习,熟悉和掌握各种指法。

同时,要注意手指的协调和灵活性,使指法能够准确地呈现所需的音高和音调。

第六,学习唢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唢呐具有独特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包括吹奏技巧、吐音技巧、颤音技巧、滑音技巧等。

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大师的演奏,逐渐领悟和掌握这些技巧。

同时,加强音乐素养和理解力,能够更好地表达和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展现唢呐的独特魅力。

总之,唢呐的入门技巧包括了解唢呐的组成和结构、正确握持、吹奏姿势、基本音阶和音程练习、指法练习以及熟悉演奏技巧和表现力等。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间乐器,是中国北方民间音乐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它的演奏技巧和指法非常独特,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

一、拇指按套法
1.拇指平放在第一个音孔上,按在唢呐的管口,产生低音。

演奏时要保持拇指与唢呐管口的紧密接触。

2.拇指扣住管口,不要过紧,指尖放在管口上,根据需要可以稍稍移动。

二、板簧的使用
唢呐上的板簧通常是用来改变音色和音高的。

板簧有纵向的和横向的之分。

1.纵向的板簧:位于唢呐的顶部,通过用指尖轻松按压板簧来调节音高,轻按音高较高,用力按音高较低。

2.横向的板簧:位于唢呐的底部,通过用指尖轻轻滑动板簧来改变音色,滑动到底音色较明亮,滑动到顶音色较暗。

三、嘴唇控制及吹嘴使用
1.双唇控制:演奏时要通过双唇的紧缩和松弛来控制音高。

紧缩嘴唇音高较高,松弛嘴唇音高较低。

2.吹嘴使用:演奏时要将嘴唇对准吹嘴,并尽量使嘴唇与吹嘴的接触面积更大,使气流更加均匀。

四、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是唢呐演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演奏中要控制气息的大小、强弱和连续性,使音乐更有表现力。

1.气息大小:根据需要决定吹气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腹部和呼吸来实现。

气息越大,音量越大,气息越小,音量越小。

2.气息强弱:演奏时要注意气息的强弱变化,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来实现。

气息强劲时音色浑厚,气息柔和时音色柔和。

3.气息连续性:唢呐演奏需要保持连续的气息流动,通过调整呼吸来实现。

可以在演奏过程中适时地停顿吸气,保证气息的连续性。

唢呐吹奏技巧

唢呐吹奏技巧

唢呐吹奏技术与技巧唢呐由哨子、芯子、气牌、杆子和碗子5部分组成,以前各地叫法不一,有“喇叭”“大笛”“海笛”“笛呐”和“呜哩哇”等,主要用于农村的婚丧嫁娶、欢度节日等民俗活动。

其演奏的曲目大都以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牌以及流行歌曲等为素材,因此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深受群众喜爱。

唢呐的醒哨与试音用嘴将哨面浸湿(即浸哨)后,将舌尖顶住哨口,用口腔气一抽(即咂哨),使闭合的哨片开口通过吹直音气流震动哨面,此时,如哨口还小,可以再咂。

这个经过浸哨和咂哨使哨片发音正常的过程称为醒哨。

正确醒哨后,对唢呐进行不受节奏、速度、高音和旋律约束的遛音(吹奏)为试音。

唢呐的训练与持法对初学者的姿势要求相当重要。

正确的姿势为站立或坐下后,两腿自然分开,胸部自然挺起,两手持唢呐,两臂自然抬起(肘关节略低于唢呐)于胸部正前方(略向下倾斜),两眼平视,用丹田提气。

指法与指法运用一般第一、二、三、四音孔由右手的小指(第一指肚)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第一、二指肚之间)按孔。

第五、六、七、八孔由左手的无名指、中指、拇指和食指的第一指肚按孔。

两手自然放松(此时应按孔严密),指尖略向碗子方向倾斜,而指背和掌背则略向面部倾斜。

右手拇指自然托于杆下与中指相对,左手小指自然悬于无名指旁。

唢呐的指法,通常是以全按作什么音为指法来称呼,如全按作“G”,即为全按“so”的指法,以此类推,高八度与低八度指法相同,一般用上把音(即第七、第八音孔),但有时由于乐曲的要求和指法的方便,也可用筒音和第一孔音。

口形与口形运用一般是两嘴角后收,上下口轮咂肌紧贴牙床,双唇拉紧略包牙尖含住哨面。

含哨深度一般不要超过哨座(以充分发挥唇肌对哨片的控制能力),成微笑状态。

对于初学者来说,口形的变化运用不能操之过急,须待口形稳定后再运用。

唢呐的呼吸是吹奏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减轻吹奏者的疲劳,使吹奏水平不断提高。

呼吸方法有三种:1.胸式呼吸:即完全靠胸壁的扩张和收缩,这种呼吸方法由于横隔膜不能参加运动,吹奏中气息不好控制,发音缺乏弹性和力度,容易引起头晕脑胀、胸疼、腰酸等不良症状。

唢呐的吹奏技巧范文

唢呐的吹奏技巧范文

唢呐的吹奏技巧范文唢呐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吹奏技巧独特而丰富。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唢呐的技巧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下面我们将介绍唢呐的吹奏技巧。

首先是唢呐的吹奏姿势。

合理的吹奏姿势是良好演奏的基础。

双腿站立,上身稍微前倾。

将唢呐的吹嘴与嘴唇贴合,吹气时呼气使唢呐奏出音符。

接下来是唢呐的吹奏音调。

唢呐可以演奏不同的音调,主要由吹气的力度和控制口腔的大小来实现。

吹奏高音时,需要用力吹气,同时控制口腔的收缩和舌头的位置,使气流通过更小的空间,从而产生高音。

而吹奏低音时,需要减小吹气的力度和相应的放松口腔收缩,使气流通过更大的空间,产生低音。

唢呐的音调变化还需要通过发声部位的变化来实现,例如调整喉咙和舌头的张合程度。

然后是唢呐的换气技巧。

因为唢呐是一种气鸣乐器,需要吹奏者不断地吸气和呼气。

为了避免中断音乐的连贯性,吹奏者需要在演奏过程中掌握换气的技巧。

一种常见的换气技巧是利用音符间的短暂停顿来进行换气,这需要吹奏者熟练地掌握音符的分割和换气的时机。

此外,吹奏者还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以及利用一些特殊的换气技巧,如“循环呼吸”等来解决长时间演奏时的换气问题。

此外,唢呐的颤音技巧也是吹奏的重要组成部分。

颤音是指通过快速地改变音符的音高,使音音变得丰满和动听。

在唢呐演奏中,颤音技巧通常用来装饰乐曲,使乐曲更具表现力和韵味。

颤音的实现需要吹奏者掌握与演奏曲目相配合的颤音速度和力度,通过合理的气流调节和口腔形状的变化来实现。

最后是唢呐的吹奏表情技巧。

唢呐演奏注重表现音乐的情感和意境,吹奏者需要通过仔细的吹奏技巧来传递音乐的表达力。

这包括通过吹奏音符的音量、音色和音节的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动态和变化。

此外,吹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还可以运用一些细微的技巧,如音符的连缀、音符的尾音、音符的延长和缩短等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总而言之,唢呐的吹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音调控制、换气技巧、颤音技巧和吹奏表情技巧等。

唢呐的吹奏方法

唢呐的吹奏方法

唢呐的吹奏方法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

其历史悠久,音色明亮、音量大,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碗五部分构成。

它以手指按孔,控制气流的流速和流量,进而吹奏出高低、强弱的音乐。

吹奏唢呐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首先,要保持身体正直,放松肩膀和背部,使身体放松但不要过于紧张。

然后,将唢呐放在唇间,用舌头轻轻抵住哨片,同时用手指按住音孔。

在吹奏过程中,需要控制呼吸,用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节奏和力度。

初学者应从基本的音阶开始练习,逐渐掌握各种技巧。

基本音阶包括“哆、唻、咪、嗦、啦、唏”六个音阶。

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口型、呼吸和手指的配合,确保每个音阶都能够准确吹奏出来。

除了基本音阶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如滑音、颤音、吐音等。

这些技巧可以让吹奏出来的音乐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例如,滑音是指在两个音阶之间平滑过渡,使音乐更加流畅;颤音则是指快速地反复吹奏同一音符,使音乐更加有节奏感;吐音则是指在吹奏过程中突然将气吐出,使音乐更加清晰、有力度。

在吹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手型和手指的动作。

手型要保持稳定、自然,手指要灵活控制音孔的开闭。

同时,还需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和口型的控制,确保吹奏出来的音乐优美动听。

总之,吹奏唢呐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初学者应从基础开始练习,逐渐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
能真正掌握唢呐的吹奏技巧。

唢呐吹奏技术与技巧

唢呐吹奏技术与技巧

唢呐吹奏技术与技巧唢呐是一种传统中国乐器,以其深情厚重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而闻名。

在进行唢呐吹奏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技巧,以保证演奏的音质和表现力。

下面是一些唢呐吹奏技术和技巧的要点。

首先,呼吸控制是唢呐吹奏的基础。

唢呐演奏需要长时间的气息支撑,因此,良好的呼吸控制对于保持稳定的音质和演奏连贯性至关重要。

要学会深呼吸和慢吐气,保持气息的流畅和稳定,避免在演奏中断气或仓促呼吸。

其次,音准是唢呐演奏非常重要的方面。

唢呐是一种没有固定音孔的乐器,因此演奏时需要借助嘴唇、舌头和手指的精确控制来调音。

要保证各个音孔的开闭准确,使发出的音准确无误。

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对音准的敏感度。

第三,音色的塑造是唢呐演奏中的一个关键技巧。

唢呐具有丰富的音色变化空间,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

要通过控制气流、舌位和拇指孔的开闭程度来塑造不同的音色,如明亮、深沉、柔和、激昂等。

这需要演奏者对音色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第四,吹奏力度的控制是唢呐演奏的重要技巧之一、音乐的表达需要通过不同的力度来展现,包括强弱、起伏和渐变。

要通过控制气流、舌位和手指的力量来实现不同力度的表现,做到音乐的变化和层次感。

第五,演奏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是唢呐演奏中的关键要素。

要学会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律动,掌握各种音乐节拍的长度和强弱变化。

同时,要学会与其他乐器或合奏伙伴的协调演奏,保持整体的音乐感和和谐性。

最后,还需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

唢呐演奏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经验,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演奏,才能逐渐掌握吹奏技术和技巧,并且在演奏中更加自由和自如地表达音乐。

总之,唢呐吹奏技术和技巧的掌握需要有良好的呼吸控制、准确的音准、灵活的音色塑造、恰当的吹奏力度、准确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以及不断的练习和经验积累。

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唢呐演奏者。

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

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

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
吹唢呐是一种常见的民间乐器,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吹唢呐的方法和技巧并不容易。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吹唢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这个乐器。

1. 唢呐的基本结构
唢呐由吹管、身管、簧管、簧片和嘴套等部分组成。

其中,吹管是由竹子制成的,身管和簧管则是由铜制成的。

簧片则是由竹子和葫芦制成的。

2. 吹唢呐的方法
吹唢呐的方法与吹笛子或吹口琴的方法相似。

首先,将唢呐的吹管放入口中,用嘴唇紧贴嘴套,并将舌头放在下齿后面。

然后,用力吸气,使空气流经簧管,使簧片振动,产生声音。

调整舌头和唇的位置和力度可以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3. 吹唢呐的技巧
吹唢呐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以下是几个吹唢呐的技巧:
(1) 呼吸控制技巧:吹唢呐需要长时间的呼吸,因此需要掌握呼吸控制技巧。

练习时可以先用短吸短吐的方式来逐渐增加呼吸时间。

(2) 唇音技巧:唇音是指不用簧片而是用唇部振动产生的音。

唇音可用于模拟马嘶、鸟鸣等声音,有助于丰富演奏的表现力。

(3) 旋律转换技巧:在演奏时可以通过改变舌头和唇的位置和力
度来改变音高和音色,从而实现旋律转换的效果。

(4) 气息控制技巧:吹唢呐需要不断地调整气息的大小和力度,因此需要掌握气息控制技巧。

练习时可以通过模拟吐蜡烛的方法来练习气息控制。

总之,吹唢呐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各种技巧才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希望本文能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演奏唢呐时,手指法和吹奏技巧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1. 手指法:唢呐的手指法主要包括指法和掌法。

指法是指使用手指控制唢呐的音高和音色,掌法是指使用手掌控制唢呐的音量和音域。

在演奏唢呐时,手指法和掌法需要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2. 吹奏技巧:唢呐的吹奏技巧包括口吹技巧和鼻吹技巧。

口吹技巧是指使用口腔和舌头控制唢呐的音高和音色,鼻吹技巧是指使用鼻子控制唢呐的音量和音域。

在演奏唢呐时,吹奏技巧需要与手指法和掌法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3. 唢呐的音色:唢呐的音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其音色特点是由于唢呐的构造和演奏技巧的不同而产生的。

在演奏唢呐时,需要注重音色的把握和控制,以表现出唢呐的独特魅力。

4. 演奏技巧的提高:唢呐演奏技巧的提高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探索,除了基本的吹奏技巧外,还需要注重音色的控制和表现力的提升。

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探索,只有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演奏出更加优美的音乐。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制作与使用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

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伴奏。

在吹奏唢呐的时候,常常用笙来伴奏,因为笙可以“托腔送韵”,使乐曲更加完整、融合、流畅、舒展、优美。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带您一起去了解唢呐的制作与使用。

唢呐的种类按杆的长短分类唢呐品种繁多,按杆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五种: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柏木杆、海笛。

小唢呐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

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

中唢呐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

大唢呐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柏木杆柏木杆比大唢呐杆稍长,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多用来吹奏小调以及卡腔。

海笛海笛,杆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发音尖锐响亮,音色高亢,多用于器乐合奏。

按音区分类另外,唢呐还可以按音区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唢呐。

也就是以唢呐筒音的音高来区分,筒音是指将一支唢呐的八个音孔全部都按闭后所吹出的音高。

凡筒音在#f1(读音:升f1)以上的为高音唢呐,筒音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筒音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

并且每支唢呐都是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

唢呐杆的长短与音区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唢呐杆的杆越长,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低,相反,唢呐杆的杆越短,唢呐吹出来的音区就越高。

同时唢呐音区的高低和唢呐的结构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唢呐音区越高,唢呐就越小,唢呐的各个部件都会按比例缩小,反之,唢呐的各个部件就会按比例增大。

下面,让我们赶紧来看看唢呐的结构吧。

唢呐的结构唢呐,由哨子、气盘、芯子、杆子和唢呐碗五个部分组成。

哨子哨子是唢呐的发振器,用芦苇制成。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

唢呐吹奏技巧与指法唢呐是我国非常流行的民间乐器,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唢呐的独特音色和技巧使其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为您介绍唢呐的吹奏技巧与指法。

首先,唢呐的吹奏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嘴型掌握和气息稳定等。

呼吸控制是唢呐吹奏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它决定了音色的质量和音乐表达的自由度。

唢呐演奏者需要通过连续的深层吸气和适当的呼气来保持音乐的连贯性。

嘴型掌握是另一个关键技巧,演奏者需要通过舌头的协调运动来控制音的高低和音的变化。

气息稳定是演奏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演奏者需要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来控制音的强弱和音的变化。

其次,唢呐的指法分为左手指法和右手指法。

左手指法主要控制音准和音色的变化,包括变音、滑音和颤音等。

变音是指在演奏时通过指法变化来产生音高变化。

滑音是指演奏中通过指法滑动来产生连续的音高变化。

颤音是指在演奏中通过指法振动来产生音色变化。

这些指法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灵活的手指动作。

右手指法则主要用于演奏音符和旋律,包括吹奏和控制音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右手指法需要演奏者具备准确的节奏感和稳定的手指控制能力。

除了以上的基本技巧,唢呐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指法,如使用特殊的吹气技巧来产生特殊的音色效果,如“嗡音”、“颤音”等。

唢呐还有一些常见的装饰音符,如颤音、滑音和连音等,演奏者需要通过灵活的指法和准确的控制来演奏出这些音符。

此外,演奏者还需要了解唢呐的演奏法则和演奏风格,如借助唢呐独特的音色表达情感和意境,追求音乐表演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总结起来,唢呐吹奏的技巧与指法包括呼吸控制、嘴型掌握、气息稳定、左手指法和右手指法等。

掌握这些技巧和指法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

在实践中,演奏者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的修炼来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以更好地演绎唢呐音乐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唢呐指法对旋律的连贯流畅、乐曲情感的表达都有著直接的关系。

手指运用得当,舌、指容易配合协调,反之,则必然会影响到要求的速度,演奏的效果,以及技巧的充分发挥。

因此,指法在琐呐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之。

目前对唢呐指法的理解还不太一致,我认为,指法除了指以几孔作叫“do”(或筒音作什么音)——以确定乐曲的调子以外,远包含著指法的变化运用之内容。

在定指法和定调问题上,各地之间也不大一样(以下都以第三孔作“do”,筒音作“sao”的D 调唢呐为例) 。

有习惯用D调筒音作 sao的指法,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re的指法,还有习惯用C调筒音作 la和A调筒音作do的指法等。

实践上,民间乐曲,由於受地方风格的影响和要求,先采用适合自己的指法后定调这也是正常的,这些乐曲往往是把指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调子从属。

但在合奏、伴奏中那就不同了(一般是根据调子确定指法,也可以为了指法的方便,换用唢呐 ) ,所以,并非是所有乐曲一样对待,根据具体情况,可换唢呐不换指法,或是变指法不换唢呐。

手指按孔的最基本方法,从音阶自低至高的顺次来看,当然开始先用sao的指法为好,如果用re的指法,音阶中的第一个音do,就必然会出现翻高的吹法, (本来的l 2 3却变成i 2 3)这样一来,显然增加了控制音准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先用sao的指法,这种指法既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对音准掌握带来方便,更体现了发音由低至高先易后难的教学要求。

另外,有些人把第三孔作do的D调唢呐说成是G 调,把E调说成是
A调(也就是把第三孔的do视作sao) ,这是一种把正调当成了反调的说法。

我认为,以第三孔作do来确定调子较为合适,目前笛子也乡采用这种指法定调。

唢呐的指法和定调,通常是以全按(即筒音)作什么音的指法来称呼。

如全按作sao和全按作re,就称为sao和re的指法。

全按作什么音和第三孔作什音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

如全按作suo就等於第三孔作do。

不管用什么指法,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指法相同,筒音和第一孔音的中音,一般多用上把位(第七、八音孔) ,但有时由於乐曲的要求和指法的方便,也可用下把位(筒音和第一音孔)。

下把位在音准控制上称有难度,所以,初学者一般先用上把位。

手指在运用中,不管发哪一个音,一般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手指(分配在左右手上下把位)附著於杆壁,使唢呐保持一定的平衡稳定状态,以利於手指的灵活运用。

实际这就是保留指的运用(叉口指法运用) 。

保留指的运用,从下把位开始,一般多是打开第一、二、三、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为保留指,如果再打开第五、六、七、八音孔时,第五音孔又成了保留指。

当按下第八音孔时,—第五音孔手指又要打开。

按下第四音孔时,第一音孔手指也要打开。

当第四音孔快速打指花时,第一音孔手指也可抬起,如果需要第四音孔手指在本音孔上 (不脱离杆壁)上下滑动产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时,不但第一孔手指要打开,连同右手拇指也要暂时离开杆壁。

但第八音孔手指打指花时,第五音孔手指仍然可以保留不动。

一般打开第六音孔时,第五音孔为保留指。

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用保留指可以控制音准,当然也可以随同打开,这样可以使手指的活动更灵便,然而奏五声音阶的快速旋律时,为了运指的方便,又可以保留第五孔手指。

如第八音孔手指同第四音孔手指一样,要产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时,那第五音孔手指也同样必须打开。

另外,筒音指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保留指运用方法。

以上是按sao的指法讲保留指,如换了指法;由於音阶音程发生了变化,所以保留指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sao的指法,奏fa时,第五音孔为保留指;la指法奏fa时,第四音孔变成了保留指等。

仅通过以上叙述足可以看出,正确地运用保留指,确实有助於手指的灵活运用,技巧的充分发挥,音高的准确控制和乐曲的情感表现。

为使大家了解唢呐指法及其运用,指法的确定和选择,一般是根据乐曲的音域和风格要求,通常是以乐曲的最低音来确定指法,特殊情况亦可采用低於最低音的音或符合地方风格的要求来确定使用的指法。

如《战斗进行曲》,其音域为从小字一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b,据其调式调性,确定为sao的指法;河北民歌“茉莉花”,最低音是do,
本应采用do的指法,为了适应地方风格的要求,可采用sao的指法,当然也要考虑到它的音域。

指法的运用与控制半音音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半开半按的指法 (实际占开少按多)控制半音,往往多用在稍快和快速的乐曲中;而用唇、气配合控制的半音,往往多在稍慢和慢速乐曲中。

以上讲的多是变化半音的控制方法,自然半音,一般多用唇、气配合控制(包括低控制和高控制〕,也有通过保留指解决的,也有通过半保留指解决的,如sao的指法奏fa时,mi音孔为保留指,奏si时,也可半开do音孔 (半保留指) 。

在升半音(高控制)时,还可采用以唇为主气为辅的控制方法;降半音(低控制)时,又可采用以气为主唇为辅的控制方法。

当然,这种控制方法并非一概而论,在伴奏和合奏中,一般指控 (半开半按,全开全按)多见。

由於乐曲的情感、风格和技巧的不同要求,指法在运用中也是不断变化的(这里是指某一个调子中的指法变化) 。

如sao指法中的第六、七、八三个音孔,通过与气的配合控制,都可以分别发出sao的音高,而第八音孔又可以发出la、si、do三个不同的音高;还有用re 的指法,mi、fA、sao三个音都可由第八音孔发出,如果第四五六音孔手指为半保留指时,再加以唇气配合,可以发出一个八度内的几个音,当然这里一般多适用於仿吹慢板中的唱腔。

还有一种特殊的泛音控制方法,由一个音孔发出几个高度不同的音,以sao指法为例,“ 5”可发出5512,“6”可发出6623,但一般很少用这种指法,所以也比较难掌握。

如“百鸟朝凤”中的“春鸪鸪”的叫声,均由单开第六孔发音全按作re指法。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几个不同的音孔,可以发出同一个音高,一个音孔又可以发出几个不同高度的音。

另外,还有借孔指法,如吹奏河北梆子唱腔时,高音多采用上借孔指法sao 指法,do由do的上一孔re发出,re 由re的上一孔mi发音(在奉高音时,略开第八音孔,也属於特殊的借孔指法) 。

上借孔指法所发出的音,给人一种轻松明亮之感,而且省力,不过仅适用於慢板唱腔中的摹仿,而且多用於高音区;下借孔指法发出的音(如re指法,sao由fa 音孔发出) ,有刚劲内在之感适用,於上把位的中音区。

奏山东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时,用re指法,上把位的mi和sa0连用时,可采用高控制方法使,mi音孔发出mi、sa0和sao、mi两个音高,其效果细腻圆滑;而吹奏si、la、sa0三个吾时,又可同时半开do、si、la三个音孔,采用低控制方法而发音,其效果含蓄诙谐。

由於乐曲情绪的变化和内容的需要,上下把位的同度音,也可随之变化(特别是在同乐句重覆时)。

如re指法①5656 2321和②5656 2321 ,①中的2321 用上把位,②中的2321就换用了下把位,这种上下把位交替的手法也属於拍法的变化运用。

运用这种手法,使音色和效果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

指法的变化与高音和超吹高音的音准控制运用也有著特殊的关系。

如sao指法中的“mi、fa、sao三个高音中的mi,有时发音不纯正此时可以将re音孔作为保留指,或者是用mi的泛音指法保留mi以F的三个音孔的手指,还可采用将第八音孔略开少许(如同西洋管乐打开高音键一样)的方法。

高音fa、sao不易吐奏发音,可采用尽量少开多按的指控方法,再加以手指的速开速按以及顿吐的方法给以配合,一般可以确保这两个音的吐奏果(sao的吐奏难度更大一些,必须有正确的口形和一定的口角力)。

另外,由於用保留指而破坏了旋律的连贯性、流畅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保留指变为发音孔为半保留指( 开半按)的方法。

如la指法奏2346 3432 l -时,其中的fa 音就由原来的mi音孔保留指变为半开fa音孔而发音。

指法在运用中,必须是有目的有根据地变化运用的,否则将会产生所得其反之效果。

特别吹奏现代创编乐曲,以及伴奏、合奏、重奏乐曲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指法(包括定调指法) ,切不可随便滥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