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景区旅游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旅游管理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杨文华谢晓曼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

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

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

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

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

2002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凤凰古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极具人文风情的旅游胜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凤凰古城的旅游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凤凰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

虽然凤凰古城的古迹、传统民居、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景点过分商业化,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原有魅力;一些景点的宣传推广力度较弱,游客了解程度不够,不利于开发利用;同时,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却受限于产业链不完整、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

其次,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质量需要提升。

旅游是服务业,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效果。

然而,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质量在散客游客层面上并不是很高。

一些小商贩与游客的关系紧张,一些店铺的产品质量、价格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出现欺诈行为。

此外,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资源也相对匮乏。

大多数旅游服务机构和旅游从业者还没有接受过足够多的专业培训,也缺乏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利用可行性研究、规划、评估等手段,推动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并积极配合旅游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研发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凤凰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标准。

游客提供的反馈和建议则可以作为评估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政府和旅游企业要积极关注并改进。

三、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

政府能够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和扶持,引导旅游企业将文化、历史和旅游体验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打造更具文化内涵的、对游客普及文化知识更有帮助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

凤凰古城运营分析方案

凤凰古城运营分析方案

凤凰古城运营分析方案1. 引言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中国一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凤凰古城的旅游业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一份运营分析方案来完善凤凰古城的旅游运营管理。

2. 当前情况分析2.1 旅游资源凤凰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

这些资源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但目前还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起来。

2.2 旅游基础设施凤凰古城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2.3 旅游产品目前凤凰古城的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需要开发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4 旅游服务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3. 目标设定基于当前情况分析,我们制定以下目标:3.1 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旅游收入。

3.2 提升凤凰古城的知名度和形象。

3.3 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体验。

3.4 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提升综合竞争力。

3.5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4. 运营分析方案4.1 旅游资源开发制定详细的资源开发计划,包括挖掘和保护历史遗迹、提升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管理水平、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等。

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4.2 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投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比如修建高速公路,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容量;建设更多高品质的酒店,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发展特色餐饮,提供地道的湘西美食等。

4.3 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组织主题旅游活动,如摄影、徒步、自行车等;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如民俗文化游、美食之旅等;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打造生态旅游项目等。

4.4 旅游服务提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整改,确保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论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摘要:通过对湘西凤凰古城的旅游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 阐明了凤凰古城在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对凤凰的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凤凰古城, 文化遗产, 旅游, 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式保护,格局,原生态资源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古老城镇和丰富多采的文物古迹。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尤其是城乡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古城镇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城镇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 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待研究解决。

而凤凰古城集民情风俗、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为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湖南的西部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镇。

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独特的原生态资源。

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业, 振兴风凰经济已成为凤凰古城人的共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古城成为湖南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和规模。

一、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古城的保护价值极高。

从历史价值看,凤凰古城是镇守南部长城———湘西边墙的一个重镇,是“边墙”的军事指挥中心,是明清以来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全方位管理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原王朝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

从文化价值看,它是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溶汇整合的“活化石”。

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景观可以从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得到体现。

从建筑景观价值看,古城的选址、城防的设置、街道的规划布局,除了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外,更具有层次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1】古城内自然景观、人工建筑和文化氛围和谐统一,表现出较高的整体性特点。

特别是跨江而建的双层风雨桥和沿河两岸独具风格的吊脚楼民居,成为凤凰古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文化遗产景观。

文化传播视角下凤凰古城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文化传播视角下凤凰古城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文化传播视角下凤凰古城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摘要凤凰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旅游胜地。

近年来,随着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旅游观光化的加剧,凤凰古城的文化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此,本文从文化传播视角出发,结合凤凰古城体育文化的特点,探讨了凤凰古城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措施,以期为凤凰古城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背景介绍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小镇。

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景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但是,随着旅游观光化的加剧,凤凰古城面临着文化丧失和破坏的危险,因此文化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凤凰古城发展的重要议题。

凤凰古城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如古镇卫溪、桥马会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各种水上运动等。

以体育文化为特点,发展体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凤凰古城实现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化传播视角下凤凰古城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1. 凤凰古城体育文化的特点凤凰古城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地域和文化特色。

传统的卫溪比赛、桥马会等民间体育活动,是凤凰古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

此外,凤凰古城周边的山水资源也为其发展各种户外体育运动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 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凤凰古城的文化传播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文化保护的手段,也是活化历史文化、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文化传播,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凤凰古城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凤凰古城的文化传播必然需要依托先进的科技和媒介,以实现文化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3. 发展体育文化旅游的措施为了发展凤凰古城的体育文化旅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智慧旅游系统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凤凰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具体情况。

比如,可以通过智能导览、语音讲解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凤凰古城的文化内涵。

景区旅游调研报告

景区旅游调研报告

景区旅游调研报告景区旅游调研报告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对凤凰古城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关于凤凰古城的旅游报告。

凤凰古城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凤凰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之一,以其独特的风貌和繁华的历史遗迹而闻名。

这里保留着大量的明清建筑,道路狭窄,房屋错落有致,充满了传统的民俗氛围。

在这次调研中,我发现凤凰古城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多样。

城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如荷花池、石阳桥、沈从文纪念馆等,这些建筑都能够展现出凤凰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凤凰古城还有许多传统的土家族文化和风俗民情,如土家歌舞、手工艺品制作等。

这些文化活动和民俗表演可以满足游客对于异域文化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也能够丰富游客的旅游经验。

在游客接待方面,凤凰古城也做得相当到位。

城内有许多旅游信息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获得必要的旅游指引和帮助。

此外,凤凰古城还建有多家星级酒店和民宿,提供给游客各种住宿选择。

这些住宿设施除了拥有舒适的环境和设施外,还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当地的生活和风俗,增加旅游的乐趣。

然而,我也发现凤凰古城在旅游管理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凤凰古城的知名度较高,游客数量较多,导致景区人流量过大,时常出现人潮拥堵的情况。

其次,由于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经营,导致一些商家和店铺的宰客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此外,凤凰古城在保护古建筑和环境方面仍存在不足,一些建筑物的维护状况较差,需要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凤凰古城管理方应加强对游客数量的限流和分流措施,合理安排游客的游览时间,减少人流拥堵现象。

同时,加强对商家和店铺的管理监督,减少宰客行为的发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此外,凤凰古城管理方还应加强对古建筑和环境的保护,加大修缮力度,提升景区整体的文化价值和观赏性。

综上所述,凤凰古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魅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凤凰古城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凤凰古城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凤凰古城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第一篇:凤凰古城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凤凰古城为例摘要: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的凤凰县县城所在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景区,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而闻名。

凤凰古城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起飞的发展方式,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给古城的保护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环境污染、文物破坏、文化同化等成为凤凰古城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与利用凤凰古城的优质资源,使得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凤凰古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凤凰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对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利用与古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进一步加强古城保护研究,恢复古城的传统风貌,丰富古城的旅游产品,完善古城配套设施,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居民保护意识,加强古城宣传力度,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共赢,坚持形态保护与文脉传承相统一,有效保护古城的文化遗产,为现代经济社会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凤凰古城、开发利用与保护、可持续发展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的凤凰县县城所在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景区,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

凤凰古城的地理位置是“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面积约10平方千米,人口约5万人。

凤凰古城于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凤凰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结合,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在此交汇,把湘西边地文化、民俗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四面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凤凰古城,自然山水秀丽迷人,且拥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凤凰古城地处深山高岭当中,凤凰县民风纯朴,少数民族同胞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关于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管理的调研报告(2013年11月)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加快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提升西江景区管理服务和建设水平,10月23日—25日,县领导带领县园区、文化、旅游、工商、消防等部门同志到湖南省凤凰县考察学习。

在调研活动中,通过召开交流座谈会和实地考察,与凤凰同仁们就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现将有关考察情况进行梳理,并结合西江景区整治提升实际,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凤凰县旅游文化产业基本情况(一)凤凰县基本概况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区腹地,总面积1745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0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6个社区。

全县总人口42.2万人,由苗、汉、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其中苗族人口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9%, 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2001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旅游业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壮大,凤凰已成为湘西旅游龙头、湖南旅游窗口、中国旅游名片。

2012年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区域军事防御体系”入选新一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二)凤凰县旅游资源概况凤凰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五大特色资源”构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

一是古朴的历史风貌。

唐垂拱二年设立渭阳县,元朝时设五寨长官司,清康熙三十九年设凤凰厅,民国二年改厅为县,相沿至今。

古城明清建筑保留完好,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5处;有古遗址116处,特色民居120多栋,珍贵馆藏文物和各类珍稀化石l万多件,是两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县份。

二是厚重的文化底蕴。

楚文化与当地土着文化的结合,苗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凤凰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三是浓郁的民俗风情。

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13年12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李 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蕴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量信息。

保护好这些遗产是城市自身现代化的需要,继承与光大这些遗产,可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本文以凤凰古城为例,从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凤凰古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后,特别是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以后,保护工作逐渐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全社会特别是凤凰当地政府都古城保护表示关注,并且加大了保护、管理力度。

当地政府贯彻“开发与保护并举,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让古城的保护工作得到了显著地成就。

但从围城收费,商户受苦,门票新政开始;再到古城客栈失火;最后到吊桥断裂,致使37名游客落水。

凤凰新闻层出不穷,一度把凤凰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我们不可否认,凤凰古城保护工作在近些年的确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就,但是在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中,确实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古城原生态资源正逐渐遭到破坏、导致原生态文化遗产的失真与消亡、过度商业化等等。

(一)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凤凰古城,沱江两岸都生活了许多当地居民,他们的日常用水有一部分就直接排放到沱江。

加之,沱江两岸餐馆、酒楼林立,他们都在沱江上洗涤衣物、杀鸡宰鱼、洗菜等等,沱江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二)原生态文化遗产失真与消亡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驱使一些利益追逐群体加紧追求商业利益。

甚至为了满足低俗旅游需求而向游客全盘推出一些不合时宜歪曲历史真相的旅游产品。

这直接导致了真正的、原汁原味和原始的遗产资源得不到有力的保护,造成许多遗产资源失真甚至缺失或者失传。

“旅游开发中一些民族风俗被改造,被夸张,而导向奇异、古老、原始、浪漫、神秘、甚至野蛮、低俗,市场的商业气息败坏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由此稳定的精神信仰和民族凝聚力也会被冲击。

凤凰古城全面质量管理建议

凤凰古城全面质量管理建议

凤凰古城全面质量管理建议一、引言凤凰古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凤凰古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升凤凰古城的质量管理水平,本文将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凤凰古城全面质量管理建议。

二、现状分析2.1 旅游管理混乱由于凤凰古城地区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管理,导致旅游管理工作分散,缺乏统一协调和规范。

这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形象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负面影响。

2.2 服务质量不高当前,凤凰古城的一些服务节点,如导游、酒店、餐饮等,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监管,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这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对凤凰古城的评价。

2.3 环境保护不足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凤凰古城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景区内垃圾处理不当、水质受到污染、文物保护不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凤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质量管理建议3.1 建立统一管理机构针对凤凰古城旅游管理混乱的问题,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涉及到的各个管理部门整合在一起,加强协调和规范。

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并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

3.2 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为了提升凤凰古城的服务质量,可以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对于导游、酒店、景点等服务节点的评估,可以识别出服务质量较低的节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其服务质量。

3.3 加强人员培训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凤凰古城可以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这包括对导游进行专业素质培养、对服务人员进行礼仪规范培训等,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3.4 强化环境保护措施为了解决凤凰古城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包括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力度等,从根本上改善凤凰古城的环境品质。

3.5 完善游客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维护景区的形象,凤凰古城可以完善游客管理制度。

这包括加强对游客行为的规范、建立游客投诉反馈机制、优化游客服务流程等,有序管理游客的行为和活动。

新形势下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探析——以凤凰古城为例(修订稿)(1).doc

新形势下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探析——以凤凰古城为例(修订稿)(1).doc

新形势下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探析——以凤凰古城为例(修订稿)(1)武昌工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新形势下的旅游景区营销管理分析——新形势下的旅游景区营销管理分析:文学法律专业与外语学院;差旅管理编号:5月10日,XXXX,一个单词模型文本的摘要被从.........二摘要........三一、前言.........1 (1)研究背景.........1 (2)研究目的和意义. (2)二、国内旅游景区营销现状分析......2 (1)现状分析.........3 (2)存在问题分析.. (4)三、凤凰古城营销的SWOT分析.......4 (1)凤凰古城营销现状. (4)(2)新形势下凤凰古城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4)第四,创新凤凰古城的营销策略。

....和......7 (1)准确定位和合理营销............7 (2)创新营销策略 (10)五、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的增多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和深化,原有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模式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此外,新《旅游法》在XXXX的颁布使其难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需求。

因此,如何准确定位景区,创新营销,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挑战,才会有更大的改进。

因此,古城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做好危机公关,重塑旅游品牌。

通过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举办全国文化旅游节,实施品牌管理,古城品牌将得到彰显。

通过举办商品交易会、歌舞比赛、围棋比赛、书画展览、摄影展览等高度参与性的活动,“神秘古城、世界凤凰”的旅游形象不断受到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的冲击,打造凤凰旅游品牌。

3.整合营销凤凰旅游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旅游“大合作”理念,实施“全方位、多维度合作”和“立体”体系的协调战略,注重景区之间、企业内部和景区内部各种因素的合理重组和配置,有效开展跨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整合旅游生产力,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

凤凰古城景区旅游管理研究

凤凰古城景区旅游管理研究

旅游景区管理学期作业湘西凤凰班级:旅管1302班组长:刘志钧景区旅游项目设计文稿总结组员:张鹏介绍景区资源杨永猛景区服务管理陈鹏旭创意景区主题荆耀霆景区产品结构分析ppt总结杨景耕景区旅游营销策略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凤凰县,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

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凤凰古城集民情风俗、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为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湖南的西部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镇。

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独特的原生态资源。

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风凰经济已成为凤凰古城人的共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古城成为湖南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和规模。

1. 凤凰旅游资源1.1自然旅游资源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着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 , 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古朴的历史风貌。

古朴的历史风貌。

唐垂拱二年设立渭阳县,元朝时设五寨长官司,清康熙三十九年设凤凰厅,民国二年改厅为县,相沿至今。

古城明清建筑保留完好,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国家级2 处、省级15处;有古遗址116处,特色民居120 多栋,珍贵馆藏文物和各类珍稀化石1 万多件,是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县份。

到解放前夕,凤凰一直是大湘西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新形势下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浅析---以凤凰古城为例(修改论文) (1)

新形势下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浅析---以凤凰古城为例(修改论文) (1)

武昌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新形势下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浅析---以凤凰古城为例__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学号: 20104563034学生姓名:刘阡阡指导教师:张文雅二O一四年五月十日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二、国内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2)(一)现状分析 (3)(二)存在问题分析 (4)三、凤凰古城营销SWOT分析......................... .. (4)(一)凤凰古城营销现状 (4)(二)新形势下凤凰古城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4)四、创新凤凰古城营销策略........................... (7)(一)准确定位,合理营销.................................... (7)(二)创新营销策略 (10)五、结语................................................ ..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方式的不断增多及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深入化,原有的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再加之,2013年新《旅游法》的颁布,使其也难以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所需。

所以如何对景区进行准确定位,创新营销,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典型的景区就是湖南的凤凰古城,在经历了2013年4月因经营权转让,收取门票而引起的萧条后,紧接着随着新《旅游法》的颁布,在十一黄金周游客的数量明显减少。

因此在新形势下,对旅游景区营销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就借鉴营销创新的思路,在了解国内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对凤凰景区的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对凤凰景区未来发展有建设性的意见及营销策略。

关键词:定位;创新营销;管理体系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ourism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with the increasing ways of traveling and people demand diversity and thorough, the original scenic spots marketing management pattern can't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In addition, the new tourism law issued in 2013, makes it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needs. So how to pinpoint the scenic spot, marketing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marketing management system become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The most typical scenic area is the ancient city of phoenix in Hunan, after April 2013 for transfer, collect the tickets and cause depression, and then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travel regulations”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last year , the number of visitors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forming the travel scenic area market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necessary.In this article, drawing from the idea of marketing innovation, consider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tourism scenic area marketing, on the basis of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marketing status of the scenic spot are analyzed,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phoenix scenic area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ve opinions and marketing strategy.字体不对。

浅析凤凰古城经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

浅析凤凰古城经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

浅析凤凰古城经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第一篇:浅析凤凰古城经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浅析凤凰古城经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摘要:风景旅游区(以下简称景区)具有所有权与经营权两个属性,由此衍生出景区管理、监督、资源利用与三大效益等诸多相关要素,众多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现今国内景区的一般经营管理原则。

近年来,凤凰古城风景旅游区获得飞速发展,其中暴露与产生的问题开始逐渐呈现出来,这些问题也可从凤凰古城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初窥端倪。

关键词:景区管理、资源利用、三大效益、民众意识正文:一、凤凰古城经营管理模式现状介绍凤凰古城应归属于部分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旅游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凤凰古城经营权由景区管理方和凤凰县政府各占51%和49%的股份。

景区内建设则由县人民政府和相关旅游主管部门协同管理。

景区票价为148元,拥有两条精品游线和八处主要景点。

二、由门票问题看景区的畸形经营管理模式自2013年4月10日凤凰古城开始收门票以来,门票问题便一直广为诟病。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凤凰景区旅游形象的降低。

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多年来一直延续的是计划经济的模式,长期以来,在民众心中景区一直是事业性质,属社会公益事业。

景区属国家公有,任何个人也无权圈地收钱。

加之凤凰古城多年来都是免收门票,现在突然开始收门票,自然会给景区的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的影响。

二是搞门票经济必然会压制景区内其他经济的发展。

由于收门票导致的游客数量减少,景区内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效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景区收门票并非凤凰独有,很多景点都收门票,我们暂且不论门票的是非。

凤凰景区的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理由是用门票收入来弥补景区管理投入的赤字,那么这其中就出现了相关的问题。

据相关统计:凤凰古城旅游收入44.31亿元,门票收入1.55亿元(2011年)。

可见凤凰并不是靠门票经济来支撑的,何来要用门票收入来弥补投入赤字呢?凤凰政府和管理层拿走了大部分收入,却只投入一小部分来做景区维护,这才是问题真正所在。

凤凰古城全面质量管理建议

凤凰古城全面质量管理建议

凤凰古城全面质量管理建议凤凰古城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凤凰古城的管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包括游客过多、环境保护不力、安全管理不足等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质量管理建议,旨在提升凤凰古城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游客管理几年来,凤凰古城每年都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但同时也面临着游客过剩、游客滞留等问题。

为了减轻游客负荷和提高游客满意度,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准入机制通过制定门票价格、限制游客人数、分时段游客入园等方式,控制游客数量,避免人满为患的局面。

同时,可以通过预约系统、网络售票等方式实现电子化门票销售,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游客接待服务引导游客合理安排游览时间,推行全程导游服务,加强景区标识和信息发布,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用餐场所,提高游客信任和满意度。

3.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加强与周边公共交通、停车场、出租车等服务相关部门的协作,实现与区域交通系统的无缝对接,方便游客出行,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加强环境保护凤凰古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业的支持下,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保护城市的独特文化和自然风景。

1.加强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增加垃圾桶数量和地点,加大清洁力度和频次,开展定期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推广可持续消费观念,减少环境污染。

2.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凤凰古城的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对水质、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实时发布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3.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设立公共环境意识教育基地,在城市公共场所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展览图案等,引导广大市民和游客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完成。

三、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客人身安全是旅游业的一项基本责任,凤凰古城旅游业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1.完善安全设备和设施加强城市监管队伍建设,对游客管控、公共安全、消防等方面进行改善,增派路面警力、维护城区安全秩序,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关于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关于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关于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管理的调研报告(xx年11月)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加快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提升西江景区管理服务和建设水平,10月23日—25日,县领导带领县园区、文化、旅游、工商、消防等部门同志到湖南省凤凰县考察学习。

在调研活动中,通过召开交流座谈会和实地考察,与凤凰同仁们就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现将有关考察情况进行梳理,并结合西江景区整治提升实际,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凤凰县旅游文化产业基本情况(一)凤凰县基本概况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区腹地,总面积1745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0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6个社区。

全县总人口42.2万人,由苗、汉、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其中苗族人口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9%,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xx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旅游业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壮大,凤凰已成为湘西旅游龙头、湖南旅游窗口、中国旅游名片。

xx年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区域军事防御体系”入选新一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二)凤凰县旅游资源概况亿元,门票收入 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9%、22.40%和14.84%。

xx年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639.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31亿元,同比增长23.76%和22.99%。

二是旅游设施不断完善。

先后启动和实施系列旅游提质扩容工程,旅游景区景点设施不断完善。

三是旅游带动不断增强。

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7.5%,文化旅游产业为凤凰县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

四是旅游品牌不断增强。

凤凰已成为湘西旅游龙头、湖南三大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内知名景区。

二、凤凰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一)抓规划,高起点整合旅游资原凤凰县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开发新城、修复长城、打造名城”的思路,编制了“三大规划”,出台了“一个条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管理学期作业湘西凤凰班级:旅管1302班组长:刘志钧 20130105 景区旅游项目设计文稿总结组员:张鹏 20130110 介绍景区资源杨永猛 20130081 景区服务管理陈鹏旭 20130013 创意景区主题荆耀霆 20120086景区产品结构分析 ppt总结杨景耕 20130098景区旅游营销策略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凤凰县,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

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凤凰古城集民情风俗、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为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湖南的西部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镇。

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独特的原生态资源。

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业, 振兴风凰经济已成为凤凰古城人的共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古城成为湖南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和规模。

1.凤凰旅游资源1.1自然旅游资源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古朴的历史风貌。

古朴的历史风貌。

唐垂拱二年设立渭阳县,元朝时设五寨长官司,清康熙三十九年设凤凰厅,民国二年改厅为县,相沿至今。

古城明清建筑保留完好,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5处;有古遗址116处,特色民居120多栋,珍贵馆藏文物和各类珍稀化石1万多件,是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县份。

到解放前夕,凤凰一直是大湘西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1.2人文旅游资源湘西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

民国时,湘西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

当代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

特别是随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出现,湘西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浓郁的民俗风情。

以苗族、土家族风情为代表的多元交融的民族风情,构成独特的民俗景观。

苗族能歌善舞喜刺绣,迎接客人要喝拦门酒,青年恋爱以木叶和歌声传情,赶边边场定亲。

每年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吹唢呐、打苗鼓、唱苗歌、上刀梯、踩犁口、演傩戏、展服饰等节目精彩纷呈。

秀美的山水风光。

境内有凤凰古城、十里沱江风光带、长潭岗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有南方长城、奇梁洞等精品景区,有天星山、万溶江、尖朵朵、瀑布等奇山异水。

厚重的文化底蕴。

楚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结合,苗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凤凰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佩带项圈、手镯、挂链、凤冠、花带、戒指等服饰古风,傩堂戏,阳戏、“文茶灯”等古戏曲,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民间工艺,在这里得到保护和传承。

县内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的有6人。

苗族银饰、苗族鼓舞、蓝印花布、凤凰纸扎和苗医药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重点保护遗产名录。

2.凤凰景区服务管理2.1景区接待服务管理就凤凰古城而言,景区自身的接待性服务包括:2.1.1窗口售票与检票服务。

自2016年4月10日起,暂停景区验票,保留景点验票方式。

这就意味着,凤凰古城取消148元门票,只有9个核心景点仍需购票2.1.2景区各个位置的咨询接待。

通过小组成员的亲身经历,发现凤凰景区的咨询处较少,且指向牌不太清楚,对于自助游客帮助有限。

2.1.3游客免费接驳服务。

凤凰古城有着极大的临时停车场,旅游旺季时会开放单位大院,方便游客停车;同时也具备免费接驳车辆,方便游客进出古城景区,在人流密集地方也有茶水饮用点、医疗服务点、“青年志愿者”服务点。

2.2景区解说服务管理由于凤凰古城的特性,大部分游客喜欢一种比较休闲的游览方式,因而其解说服务不是那么那么完备,并没有电子解说设备。

除了网上寻找当地向导伴游之外,获取解说的方式主要是旅行社组织的导游进行解说。

2.3景区商业服务管理就凤凰古城景区而言,商业服务管理这方面,做的并不是特别严格。

作为一个十分火爆的旅游景点,凤凰古城的商业化气息略显浓重。

在凤凰古城0.93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有68家酒吧、600多家旅馆客栈以及多如牛毛的餐饮、旅游产品商店和小商贩。

很多去过凤凰古城的游客都时不时抱怨说:“凤凰古城的过度商业化会让人觉得,现在去凤凰古城不是去欣赏沱江美景,而是去吃喝玩乐的了。

”沱江两岸的吊脚楼,是湘西凤凰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凝聚了苗家、土家乃至汉族等先民的智慧,占天不占地,占水不占路,可以朝南或朝北,却从不朝东或朝西。

但是,由于凤凰古城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民居吊脚楼已大部分变成了旅馆、酒店。

在现如今的凤凰古城,不少人在房屋门前支起了简易棚,搞起了大排档,餐桌便摆在河道边上,房子便作为厨房。

这样一来,不仅古城的风韵全无,还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

更重要的是,这对凤凰古城的古建筑造成巨大的伤害。

2.4需要改善的方面2.4.1原始建筑风格的保护凤凰古城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沱江边的吊脚楼群,但是现在的凤凰古城现代建筑和吊脚相互混杂,缺乏规划和对古城建筑群的保护意识,使原本很有特色的吊脚楼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风格。

2.4.2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凤凰古城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宁静、古朴、吊脚楼、蜡染等具有苗族特色的风土人情。

近几年来,当地居民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满足旅游者对苗族文化定位的需求,顺应旅游者的心理,大力发展商品化,如小商品,旅馆,酒吧等,使当地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破坏。

2.4.3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凤凰古城区在开发、利用时必须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在,景区内的各种污染都有,例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视觉污染、景观污染的现象都是较为突出的,因此,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各个方面入手,制定正确合理的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当地的污染,用一定的法律法规将当地居民及到凤凰古城旅游的人进行约束。

3. 景区创意主题——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凤凰古城是多民族聚居县,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其它民族组成,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73.26%。

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

3.1土城古语凤凰古城在地域上虽从古至今从属于楚国和湖南省,但由于战事纷乱,庞大的军政机构和近万人的军、队入驻,以及各地经商客户的涌入,口音杂沓,经过近千年的长期影响,衍生出不同于其它地方方言土语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方言",即凤凰土语。

读音接近于西南方言,其口语特色杂乱,许多词汇没有恰当的汉字来准确表达。

3.2民俗风情、衣:各地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一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膝盖。

部分地区妇女穿大襟上衣,下着宽脚裤。

有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缘有宽大花边,头缠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

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

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的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男子服装差别不大,多着大襟或对襟短衣,下穿长裤。

部分地区男子穿麻布短衣或长衫,披编有几何图形的披肩或羊毛毡。

住:住房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有平房和楼房两种,也有长方形的茅草房。

食:多以大米为主食,玉米、小麦、红薯为辅;一些地方以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食。

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

3.3手工艺品这里的织锦、蜡染、扎染、银饰等做工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凤凰蜡染原始古朴,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土家族蜡染印花布;一为苗族蜡染土布。

土家蜡染印花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成形的布料呈花异彩流布,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为热色;苗族蜡染土布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为冷色。

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

用白色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

最后再做些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

织锦主要体现土家族风格,手工编织,作工精细;比扎染和蜡染制作时间较长。

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不仅会绣花,会纺纱织布,还能编织各种图案的花带。

传说古时候,居住在苗岭山区的人遭受毒蛇的伤害。

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见蛇遇同类便迅速离开。

由此她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仿照蛇身的花纹编织一块约1寸宽的花带,然后,她将花带缠在身上,遇到毒蛇就取下花带对蛇摆弄,毒蛇见了以为是同类,果然迅速离开。

4. 旅游产品结构4.1旅游产品结构的现状旅游产品基本上是由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六个要素组成,这六个要素缺一不可。

其中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开展的核心要素,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是重要的吸引要素。

旅游产品基本上是由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六个要素组成,这六个要素缺一不可。

其中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开展的核心要素,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是重要的吸引要素。

4.1.1旅游景区旅游景区主要是指旅游景点,截止到目前,凤凰古城在旅游局登机的旅游景点数为31个,主要著名的景点有沱江泛舟、东楼城门、沈从文故居等,目前旅游景点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特色不够鲜明。

4.1.2旅游交通目前凤凰还没有飞机场,但是火车站已经建成,这让普通游客去到凤凰的交通越来越方便。

在这之前,去往凤凰主要是自驾或者通过汽车出入,交通十分的不便利。

在古城内部交通状况也不是很好,拥堵现象经常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