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阶段
内容
变化
原因
影响
物质 生活 晚
清 (1840 -1912)
西装、西式食品 洋房、里弄(中 西融合) 断发易服、废止缠 社会 足、自由婚姻(19C 习俗 晚期) 汽车、汽船、火 交通、 车、公路技术、 飞机(试验)
通讯
电报(有线→ 无线)、电话
华办(1873) 《时务报》(维 新) 《民报》(中国 同盟会);
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
上海素享“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 誉
外滩的马路一侧,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 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大厦展示了建筑 艺术的风采。
上海里弄
上海民居有“弄”的称法, “弄” 只是有别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 通称。我们说的“里弄”,又叫 “弄堂”。弄堂常用弄、里、坊、 村、公寓、别墅等名号,级别逐次 提高。设计上比较优越,配有欧式 壁炉、屋顶烟囱、通风口、大卫生 间等。
历史阶段
内容 物质 生活 社会 习俗 交通
变化
原因
影响
民 国 时 期 1912-1949
西装、新式旗袍、 中山装流行(城市)
简约、文明礼仪外交 (同志、握手) 节日历法、婚俗文明
通讯
报刊
影视
修建了一些公路 工业革命的 为经济的发展 铁路、桥梁发展 提供了物质技 20C初开始近代:先 影响;政治、 术条件,改善 进——轮船、电车、 经济发展的 了人们生活 要求 汽车、热气球、火 电话发展缓慢 车、飞机。 宣传了进步 电报主要应用于 政治运动的 20S民航业起步 思想,推动 军事商业 要求与科技 了当时民主 《民报》《新青 革命相结合 革命的进程 年》《新华日报 的产物 (《中》除 》《解放日报》 外);丰富 《中央日报》 经济、生 了人们的生 活、科技 20C初起步《定军 活,促进了 山》 发展的结 文化的进步。 20S后迅速发展并 果
向 扭 曲 , 朴 素 至 极 。
“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
第 四 阶 段: 改 革 开 特征: 放 强调个性,不追求流行; 以 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后
旗袍走向世界
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决赛
傣 族
壮族
高 山 族
回族
中国八大菜系
徽菜
川菜(味浓、重辣)
香辣炒蟹
符离集烧鸡
鲁菜(清香、鲜嫩、味纯) 迎宾花篮 苏菜(清淡、味甜) 清炖蟹粉 狮子球
现代化 建设新 时期 20C80S 以来
物质生活
生活方式个性化、时尚 化、休闲化; 公路、 铁路、民航迅速发展; 住房显著改善;大众传 媒多元化、平民化幻灯 片 20 社会风气商品化气息浓 厚;生活方式休闲化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安居工程; 西方因素的影响;信息 技术革命的影响
社会习俗
市场经济的冲击;双 休日的实行;生活水 平的提高
女子裹足 男子留辫 婚姻包办 一夫多妻 旧式丧礼 迷信活动
迫令放足 剪辫易服 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新式丧礼 破除迷信
4、习俗风尚的变革
(1)婚姻风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茅草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
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近代: 落后 ——人力车(黄包车)、
三轮车、自行车
“东洋车”
自 行 车 王 国
中 国 人 自 行 设 计 建 造 的 第 一 条 铁 路 京 张 铁 路
----
中国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詹天佑是“中国人的骄傲”(周恩来语)

与传统的分散自建单幢住 宅相比,里弄式住宅的设 计,兼有独院住宅与集居 住宅的某些优点。 在规划上,追求经济效益; 在有限的建筑用地上,争取 更多的居住空间,满足建筑 功能。
里弄是欧洲密集型居住形式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 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 层。
文明路的骑楼
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对中和、平易、 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 以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方式为主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自然的高度协调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1997)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到了近代,中国建筑:
新与旧、中与西
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 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
今天,“詹天佑 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见到火车比英国 奖”已成为中国 土木工程项目的 人足足晚了半个世纪。 最高奖项,在世 界上亦影响深远。
晚清人们视铁路为“怪物”
“凿我山川,害我田庐, 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
——李鸿章
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力由人力,畜力向 机械的演进。 (2)更新过程:城市显著,乡村则比较缓慢。
服饰的功能
“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 (御寒说) “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
(遮羞说)
“故天子朱绢衣冕,诸侯玄绢衣冕,大夫裨 冕,士皮弁服”《荀子· 富国》 (标识说) “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 (护体说)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观说)
展厅一:近代中国服饰变革(女装)
中国八大菜系
湘菜 红煨鱼翅
闽菜
干烧鱼
浙菜 西湖醋鱼
粤菜(鲜、嫩、爽、滑)· 金牌烧乳鸽
西餐厅
中餐
西餐
原料的选择
范围广泛 中餐的调味是在原料的烹 调过程中进行
精而窄
调味的方式
菜与调味汁是分开的
以熟为主
菜肴烹饪的成熟 种类繁多 进食的主食 要求不一
以筷子为主
讲究合食
以面为主
餐具
讲究场面热闹 主宾优先
报刊 杂志
①西方因 素(西方 生活方式、 工业文明、 科技革命 的影响) ②中国人 内力因素 (A资产 阶级政治 斗争B民 主启蒙思 想的传播 的影响;C 中国近代 经济结构 变化及发 展的影响 ;)
西方工业 文明与中 国传统( 农业)文 明产生了 激烈碰撞, 破坏落后 的生产力、 生活方式 及上层建 筑,有力 推动了中 国近代化 进程。
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水寨中学
陈胜方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 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 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 的巨大变化(影响)。
走向成熟
辛亥革命的 影响;西方 文明的冲击
移风易俗,改 良社会风气
探究:从上述变化史实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 的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特点:(1)深受西方因素影响(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 展密切相关) (2)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不平衡:城市变化大,乡村变化小;沿海快,内地慢。 (受西方影响的强弱、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4)中西融合,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及生活方式在列强不断加紧侵略下逐 渐被中国人们所认识、仿效、改进。 (2)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的改变。 (3)城市工商业发展较快,受西方影响较早、较深,而 农村自然经济瓦解缓慢,受西方影响小,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4)东西方文明碰撞下,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顽强。
以刀叉为主
集体用餐
进餐的气氛
讲究分食
讲究环境幽雅
人类留下痕迹最多的是建筑,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 直接的视觉载体;建筑的历史折 射出人文内涵,它不仅是文化的 传承,更成为民俗的演化。
西方传统建筑注重反映宗教文化
欧 洲 古 建 筑 罗 马 大 教 堂 广 场
——
圣彼得大教堂
Church Saint Peter (Russia)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西方传统建筑的特点: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整齐划一,均衡对称
巴黎的皇宫花园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浪漫之城——巴黎 · 枫丹白露 给人以静谧温馨的感觉
Forbidden City
中国传统建筑:
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 念。
Historic Ensemble of the Potala Palace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展览馆
留言厅
假如我死后百年,要想了解未来,还能在书海中 挑选,你猜我将选什么?------我会直接挑进一本好的时装杂志。 进入门厅,首先我们看到一段话: 因为它告诉我的有关未来人类的知识将比所有的 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 哲学家、小说家、传教士或者科学家还多。 来到中国古老的土地,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 今天,我们就拿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 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 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服饰等五个 社会生活。这一百多年里,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 的变化。 方面来感受当时中国特有的景观吧。
(3)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都 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近代:先进——轮船、电车、汽车、
热气球、火车、飞机。
1865年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 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年上海,1935年北京上路
封建的旧中国,是权利与地位高度集中体现的时代,男尊女卑的思 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这个,无论 从精神还是身体都给当时的妇女带来了极大的摧残!为了满足男人 的审美观,为了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娴淑幽静,几代女子 不惜伤筋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严重摧残女性身心 健康的“裹足”之风,竟能延续几个朝代直至上世纪20年代,正反 映出封建社会中国女性依附于男人而生存、几无社会地位可言的境 旧习 改变 地!
广州一德路上还有 一个不能不去的地 方——石室教堂
完全西化的独院式“洋房”
这些别墅洋房多为殖民统Hale Waihona Puke Baidu者、商业巨头、晚清官宦的私宅, 有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此多精美别致、豪华气派。也直接体 现了西方文化移植式的输入。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北京西站
别墅
中西合璧
新式住宅
在城市的边缘充斥的破烂阴暗的棚户区
3、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
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崇尚其风俗, 受西化影响。
“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 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 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 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 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 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 样‛。 ——《中华文化习俗辞典 》
三民 主义
五权分立
以文治国

义 礼

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60年代
工农装流行---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体现了建国初积极向上的精 神面貌。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国苏 的式 友服 好装 关- 系体 现 中 苏 两
列 宁 装
布 拉 吉
第三阶段:6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 身穿绿色军便装, 特 头戴军帽, 征 : 脚蹬解放鞋, 审 腰系皮带, 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 美 取 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
不同的款式体现着不同的情怀,有时华贵,有时忧郁, 有时妩媚,有时冷艳。旗袍将东方人的柔美巧妙的融合 在了一起,同时也引起了世人对中国服饰的青睐。
近代中国服饰变革(男装)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窄袖革履”的西式服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 国,但到辛亥革命后日渐流行的原因:
1、从穿着的角度来讲: 适体,潇洒。 2、从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来 看:是剪发易服的产物。 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加 上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 在易服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 目的西化倾向。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
这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 装,清太祖努尔哈赤领 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 外女真族各部,将所属 军民设为“八旗”。八 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 穿长袍。
旗袍的定型:后来汉族女子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
20C二十年代的旗袍 (中外合璧)
三 十 年 代 的 旗 袍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 之作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历史阶段
内容
变化
工农装、苏装→军装 (单调朴素);票证生 活;公路、铁路均有较 大发展,汽车生产自主 化;电视台出现
原因
中苏结盟 文革影响 大规模经济建设及 物资匮乏;五年计 划的实施
现代 中国 前期 20C50S --20C70S
物质生活 (衣食 住行)
社会习俗
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新婚姻
社会性质的改变; 国家移风易俗政 策的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