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结构欣赏》教学课件2

合集下载

《经典电影赏析》课件

《经典电影赏析》课件

1
《肖申克的救赎》的人性关怀
呈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探究了希望、
《教父》的黑帮文化
2
自由、友情等永恒主题。
描绘了黑手党家族的内部结构、利益博
弈和生存状态,戏剧张力十足。
3
《乱世佳人》的爱情与家族
通过女主角斯嘉丽和瑞德的爱情,反映
《星际穿越》的科幻主题
4
出家族、权力、爱情等社会问题。
对宇宙探索和科技创新进行了前沿性的
经典电影赏析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在今天的课程中, 我们将一起来赏析一些经典电影,探讨电影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电影概述
电影的定义
电影具有视听艺术和叙事艺术的 特点,能够通过镜头、剪辑等方 式表达出人类的情感和价值。
电影类型分类
电影可以根据内容、风格、类型 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如戏剧电 影、爱情电影、科幻电影等。
电影行业现状
电影行业的发展受到政策、技术、 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不 断变化的状态。
经典电影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
通过囚犯安迪的努力和坚持,让人看到了人性 的本真和力量。
《乱世佳人》
反映了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的社会态势和人 们的生存状态,主人公斯嘉丽和瑞德的感情轨 迹亦为人津津乐道。
《阿甘正传》
个人对于电影的思考和感受
让我们更加热爱和关注电影,欣赏优秀的电影,和朋友们分享我们的感受和思考。
探讨,同时也深层次反思了人类的存在
状态。
5
《阿甘正传》的奋斗精神
通过主人公阿甘的故事,强调了坚泰坦尼克号》的爱情与灾难
6
将灾难与爱情相结合,打造了深刻感人 的人性故事。
电影赏析与影评
如何进行电影赏析

《建筑欣赏》课件

《建筑欣赏》课件

福建的土楼
总结词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和居住文化而著名。
详细描述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 福建省的龙岩市和漳州市。土楼是以土、木、石为主要 建筑材料,利用夯土墙、木梁和石柱等支撑结构建造而 成的一种大型住宅建筑。土楼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 建筑风格。土楼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现了中国 古代民居建筑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价值。福建土楼已被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Βιβλιοθήκη 新古典主义风格总结词
新古典主义风格是对古典主义的复兴,融合了现代技术 和设计理念。
详细描述
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形式上模仿古典主义,但更加简洁、 实用和创新。材料上多采用混凝土和玻璃,以实现更加 灵活和开放的空间。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卢浮宫和美国华 盛顿的林肯纪念堂。
新中式风格
总结词
新中式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建筑多采用新材料如玻璃、钢铁和 混凝土,以实现透明、流动和动态的视觉效 果。代表建筑如巴塞罗那的米罗公园和纽约
的帝国大厦。
后现代主义风格
要点一
总结词
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强调历史、 文化和地域特色。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常采用隐喻、象征和 装饰手法,结合现代技术和传统元素。例如,西班牙毕加 索博物馆和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经典建筑的价值与意义
总结词
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详细描述
经典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是研究建筑艺术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代表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传 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经典建筑还具有经济价值,是旅游和城市发展的

典型结构的赏析精美课件PPT

典型结构的赏析精美课件PPT

安徽-民居
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宏观世界 与北京的院落形式有别。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安徽 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有的依山傍水, 有的参差起伏,有的层楼叠院,精致朴素、堂皇俊秀。
三、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欣赏
榫卯技术
文化:中国榫卯的起源可能比汉字还要早。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 文化中,榫卯技术已经出现在原始先民们居住的木结构的房子中。 榫卯是中国建筑中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在我们民族文明 发展史上,如同汉字的发明源远流长、自成体系。 技术:构件之间,完全不用金属钉子。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 、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 严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 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临河 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 建有楼阁,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
内蒙古-蒙古包
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 牧民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 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圆形住宅。
云南-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相传是傣族祖先根据凤凰降落在傣乡的姿 态演化而建造。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 2.5米左右,以木桩或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 畜及堆放杂物,屋顶为双斜面呈人字型,覆盖“草排” 或瓦。室内用竹墙隔开,内间卧室,外间为客室。地板 富有弹性,阳光和风经竹缝透入,雅致舒服。
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 度等。
2
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
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
性特征等。

【范文】《经典结构的欣赏》说课稿

【范文】《经典结构的欣赏》说课稿

《经典结构的欣赏》说课稿海南中学东坡学校王俊海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经典结构的欣赏》是江苏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结构的知识,从了解结构到探究结构,还对桥梁进行了结构设计并用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而这样的设计作品毕竟只是基于技术角度考虑进行设计的作品,是有必要使其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作品。

正是出于以上的目标,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和处理,以“中西方经典建筑结构赏析”及“现代建筑结构赏析”两个课题作为载体使学生更好地学会欣赏经典结构,更加顺畅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后面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真正实现了设计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依据课标以及本校高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西经典结构的赏析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作品;能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作品,感受结构的丰富多彩及其蕴涵其中的美感;通过对我校校门的赏析及再次设计,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参与学校建设的美好情怀。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课标以及针对我校高二学生特点对教材做的一些整合和处理,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别从文化和技术两个角度对经典建筑结构进行赏析。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赏析不同风格的结构中获得创造灵感,并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说学情我校高二有六个班四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理科班学生比文科班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高些,其中文、理科班中又分重点和非重点班,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思维较敏捷,非重点班这样的人较少。

《经典结构的欣赏》幻灯片课件

《经典结构的欣赏》幻灯片课件
宋风格,临江而立。“飞阁流丹,下临无
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这是王勃盛赞滕王阁的名句。正是王
勃的《滕王阁序》使作为文化名楼而名扬天 下。
2020/10/8
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
碑。 2020/10/8
12
经典结构欣赏:仲元的“赵州桥”
广州仲元桥,是模仿赵州桥的经典
结构而建造的一座桥梁。多年来一 直为仲元师生进出学校提供方便。
2020/10/8
13
• 位于西湖西侧, 南北两端衔接南 山路和北山路, 全长2.8公里。它 是北宋诗人苏东 坡于北宋元祐四 年(公元1089年) 任杭州知州时, 疏浚西湖,用湖 中的淤泥堆筑而 成的。堤上有六 座石拱桥,自南 而北分别是央波 桥、锁澜桥、望 山桥、压堤桥、 东浦桥、跨虹桥。 苏堤是为纪念苏 东坡而命名的, 又名苏公堤,堤 的南端建有“苏 东坡纪念馆”
2020/10/8
5
经典结构的欣赏
• 如何欣赏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技术:包括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结构的稳固 耐用、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 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具体包括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
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
个性特征等。也就是民族特色、历史性、时代性、 艺术性等方面。
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
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
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
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
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
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

音乐赏析ppt课件

音乐赏析ppt课件
浪漫主义音乐
情感丰富,强调个人情感和民 族性,如肖邦、李斯特。
现代音乐
实验性强,融合多种风格和技 术,如电子音乐、先锋派。
世界音乐
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 乐元素,如非洲鼓、印度西塔
琴等。
02
音乐欣赏方法
音乐欣赏的意义
培养审美情趣
丰富精神世界
音乐欣赏能够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与他人分享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音乐感受和体验,通过交流和 讨论,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03
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总结词
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情感 深受喜爱,是巴赫创作的经典之作。
VS
详细描述
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是一首弦乐慢 板,以其深沉、悠扬的旋律而著名。这首 作品在音乐史上被誉为巴赫最伟大的作品 之一,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它的 旋律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极大的艺术 享受。这首作品在音乐会上经常被演奏, 也是许多音乐爱好者的最爱之一。
比较与对比
通过比较不同风格、时期或作曲家的 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多样 性和特点。
音乐欣赏的技巧
放松身心
在欣赏音乐时,放松身心,避免过多的思考和压 力,让音乐自然地流淌进心灵。
感受情感
关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深入体会作品所传递的 情感和意境。
ABCD
发挥想象力
通过音乐的引导,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 构建与音乐相应的画面或场景。
乐等情感。
音乐与情感宣泄
音乐可以成为人们情感宣泄的出口 ,帮助人们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 。
音乐与情感交流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相互理解和交 流情感,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

2024年《七巧板》完整版教学课件

2024年《七巧板》完整版教学课件
17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及注意事项
遇到问题保持冷静
在拼搭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保 持冷静,不要急于求成。
2024/2/29
分析问题原因
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如 形状不匹配、角度不对等。
寻求帮助与指导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可以 向老师、家长或其他有经验的 人请教。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七巧板时,要注意安全 ,避免使用过于尖锐或易碎的 材质;同时要保持清洁,定期
2024/2/29
22
06 课程总结与延伸 拓展
2024/2/29
23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2024/2/29
七巧板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01
了解七巧板的发明、传播及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
七巧板的基本构造和形状
02
掌握七巧板由哪些基本形状组成,以及这些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七巧板的拼图技巧和策略
03
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技巧和策略完成七巧板的拼图游戏,包括
详细剖析经典案例的实现过程,包括 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结构设计等方 面的考虑和实践,以及遇到问题和挑 战时的解决方案。
13
学生优秀作品欣赏及点评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七巧板作品,包括平面拼图、立体造型、创意设计等多种类型,展现学生的创意和才华。
作品点评
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分析,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创作水 平和能力。
拓展应用
将七巧板的拼搭技巧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建筑设计、艺术创 作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0
03 经典案例分析与 欣赏
2024/2/29
11
国内外经典案例展示
1 2
中国传统七巧板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ppt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ppt
●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了解教材基本框架和设计思路。
●熟读和内化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了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 ●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以及接受新知的兴趣与可
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学目 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组、补充、删减, 等使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4
◆深度解读教材, 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根本。
●教材对教学的影响,不应是“束缚”而应该是“引 领”。 ●新教材承载着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的重要载 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具有 较强的政策性。
●新教材的编写审定是慎重而严谨的,具有较强的 科学性和权威性。
5
◆深度解读教材, 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根本。
对学生而言: 关注音乐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特征,了解音乐要素
在音乐表现规律中的重要作用,是形成音乐学习有效策略 或“听懂”音乐的必经之路。
10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调整稿:
1、乐于聆听相关音乐作品,参与课堂 教学实践活动; 2、能初步说出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 等)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音乐能够告诉 我们什么,不能告诉我们什么”进行简单 的描述,并能说出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 乐的基本含义。
新教材特点:
坚持以审美为核心,打破了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的教材体系。
●重视音乐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
●强调教材内容的经典性与大众性的有机统一;
●注重教材内容的人文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关注教材内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听赏与体验”、“鉴赏提示”、“阅读材料”、 “相关链接”、“互动地带”等栏目。
3、通过作品实例的感受和认知,能用简单的语言 说出乐表现要素(如节奏、旋律、力度等) 在作品中的作用。

【学习实践】《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案例

【学习实践】《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案例

《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案例www.5ykj.com一、教学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四节(苏教版)的内容。

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学生分析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的欣赏具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前三节的学习,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作品的赏析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丰富设计的内涵。

三、设计思路在本节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分析经典案例,播放补充案例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自动构建知识,实现学生能力拓展,开阔学生视野,达到知识迁移目的。

总体教学流程为:“复习回顾--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能力展现--归纳、讲授新课--能力拓展--开阔视野--总结”。

本节内容按排2课时(连排)。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能力目标: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阶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过程结构的有关知识、复习回顾:2分钟提问:1.什么叫结构?常见的结构有哪些?受力特点如何?2.结构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学生回忆、再现、作答知识准备、新课导入、情景导入:9分钟1、播放视频①赵州桥②侗族的风雨桥2、提示:在观看时注意①两桥的结构特点②两桥的受力分析③两桥的文化寓意和民族特色根椐教师的提示,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观看并作好记录。

高中通用技术_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物化能力和人文修养。

教学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赏析结构,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通过眼镜这一简单的结构导入课题。

2、知识点:(1)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1)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2)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图片举例:悉尼歌剧院、中国的飞檐斗拱、瓦西里椅子、鲁班锁。

3、经典结构赵州桥欣赏(视频):学生观赏视频的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赵州桥有哪些创新点?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圆弧拱、敞肩石拱、单孔长跨)(2)赵州桥采用的圆弧拱与传统的半圆形拱相比有什么优点?(以本地的现河公园桥为案例感受两种桥的特点)(3)赵州桥的敞肩拱设计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从力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从而感受到敞肩拱结构的设计优点。

)大大降低了洪水对桥的冲击力;节省了大量土石材料;减少桥身对桥基和桥台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了桥梁的稳固;减少主拱圆的变形,提高了桥梁承载力和稳定性。

(视频来演示桥的受力)(4)赵州桥的28道拱圈采用了(纵向)的砌置方法。

4、从文化角度赏析赵州桥的经典魅力,感受赵州桥在结构、文化寓意、时代、民族方面的魅力。

(1)结构之美:对称和谐、轻灵通透“水在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初中语文教材结构分析ppt课件

初中语文教材结构分析ppt课件
语音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
最新课件
22
“阅读与鉴赏”评价标准制定的依 据——《课程标准》
读的方式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建议
默 习惯 ①形成默读习惯,做到不动唇, 观察学生阅读的情
方法 不指读,不回视。②整体感知文 态,及时指导,教
章,把握文意。
予学生通过抓关键
读效 果
①略读:能理清思路,把握大意。
芬、福楼拜、 莫泊桑、林嗣 环、茨威格; 作品:《朝花 夕拾》《乐府 诗集》《资治
王维、李白、 陆游;
作品:《礼记》 《水经注疏》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
通鉴》《虞初 炼成的》
新志》《山海
经》《童年》
《昆虫记》
1.识记重要作家的 时代及代表作。
1.识记重要作家的 1.识记重要作家的
有比较详细的列举。教学时按照安排进行,在课堂教学中识 记和了解即可。 ❖ ★文化常识:比如,积累有关“桥”的成语、诗句等,积累 有关“母爱”的格言与诗句;积累有关“春”的诗句,了解 广州的名胜民俗及特点,并搜集一些名胜的对联……每学期 都不同,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方式可以灵活,从 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新课标要求注重继承与弘 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5.要正确 使用关联
词语
1.句子结 构要完整2. 表达要合事 理 3.句子成分 搭配要得当 4.使用句式 要单一 5.语序要合 理
6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评价 要点
七上
评价内容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1.识记重要作家的时代及 代表作。
作家:沈复、孔子、朱自 清、老舍、曹操、白居易、 马致远、法布尔、蒲松龄、 鲁迅、泰戈尔、冰心、刘 义庆、安徒生、郭沫若、 韩非;

经典建筑结构欣赏

经典建筑结构欣赏
经典建筑结构欣赏
——“天使的设计”万神殿
简介
万神殿(Pantheon)是至今完 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 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 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 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 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 筑。Fra bibliotek结构艺术
万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4米,与高度相等,使得内部空 间非常完整紧凑。这样,万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个整 圆,而它的内部墙面两层分割也接近于黄金分割,因此它常被 作为通过几何形式达到构图和谐的古代实例。 万神殿下半部为空心圆柱形,从高度一半的地方开始,上 半部为半球形的穹顶,穹顶的墙面厚度逐渐减小,其下方墙厚6 米,与万神殿下半部墙壁等厚,到顶部则递减为1.5米。为使穹 顶墙厚的递减更有利于万神殿整体建筑的稳固,万神殿穹顶内 壁被整齐划分为5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凿凹陷,不仅 使墙厚的递减更为合理,也增加了万神殿内部的美观性。 万神殿内宽广空旷,无一根支柱,穹顶顶部开有直径9米的 圆洞,这是整个万神殿内唯一的光源来源。
于是,他们利用拱门原理,尝试在巨大的建筑上加
穹顶。穹顶像拱一样有着很大的结构强度,可以不需借助 柱子而达到较大的空间跨度。物理学力学的时候讲过,拱 门上每一块砖的重力作用在下一层砖上,转化成平行向外 推的推力和重力。在巨大的建筑中,穹顶最后作用在外墙 上的推力很大,所以这种建筑需要有很厚的外墙,有时候 在外面增加建筑。如果穹顶太重,会出现什么杯具呢?可 以搜索伊斯坦堡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照片,这个教堂没有 万神殿大,有史以来塌了五次,万神殿从来没塌过。建筑 倒塌的原因是屋顶太重,外墙无法承担全部推力。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历代在教堂外围建了峰峦迭起的外围建筑, 想把教堂箍住,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
,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 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
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
,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 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 夺目。代表:君士坦丁堡的圣 索菲亚大教堂。
三大建筑结构体系
伊斯兰建筑
伊斯兰建筑以阿拉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 式为基础,借鉴、吸收了两河流域、比利 牛斯半岛以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建筑艺 术精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造型, 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 建筑物。
三大建筑结构体系 欧洲建筑
欧洲建筑体系较为丰富,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古罗马建筑、哥 特式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巴洛克 建筑
爱奥尼柱式胜利女神的神庙
• 这座风格高雅的神庙属四柱式 的廊柱式建筑,就是说,它的 正面和背面各拥有四根圆柱, 圆柱的柱基被安置在从地面向 上的第一级石级上,连接各圆 柱低部的是一组饰有浅浮雕的 大理石栏。神庙的大理石是从 潘太里科山上采来的,由此山 命名。它高六点九米,长八点 地米,宽五点四米,主要的、 也是惟一的空间三边筑有围墙 ,只有东面被筑为入口。神庙 的整体曾用一条有高浮雕的楣 饰联结,楣饰表现的是雅典人 同波斯人的战斗情景。在雅典 卫城博物馆中可以欣赏到许多 浮雕的原作。
黄鹤楼
飞檐5层,从楼 的纵向看各层排檐 与楼名直接有关, 形如黄鹤,展翅欲 飞。整座楼的雄浑 之中又不失精巧, 富于变化的韵味和 美感。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 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 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 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 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 屋顶和屋身的过渡。此 外,它还是封建社会森 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 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标 准。斗拱一般使用在高 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 大式建筑。因为斗拱的 重要性,历代建筑对它 十分重视,使它成为判 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 之一。
天 坛
盘点中国最经典的五大建筑
香港中银大厦
贝聿铭充满诗意地将中银大厦形容 为雨后春笋,但大厦建成后,人们还 议论纷纷,因为风水师说,大厦像一 把寒光四射的尖刀,有许多尖角和刀 刃一样的棱线,正对着这些尖角和棱 线的建筑纷纷感到了不安。
• 经典案例的欣赏
外国古建筑
西方古代建筑大多使用石头作材料,由于石头有很好的 抗压能力,而抗拉性较差,这就决定了西方古代建筑必然产 生以抗压为主的构造形式,如拱、墙、柱等。这些构造形式 在西方古代建筑中用得特别多,直到18世纪都没有大的变化。 西方古代建筑风格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罗马。随着西方 殖民主义的扩张,这种建筑构造特点也就随之传播到其它地 方,并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风格差别,但从总体上看, 都没有脱离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仍然是以墙、柱、拱、圈为 构造特征。这些建筑特征在今天的欧美各国到处都能见着。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多以木材为材料。 请你从材料与构件的连接方式等角度,分 析中国古代建筑稳固的原因。
饕餮(读音tāo tiè ),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 因它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防止大水将桥 淹没。 赵州桥栏板上的饕餮(仿隋朝栏板)。
赵州桥的“敞肩拱”设计给我们怎样 的启示? 还有哪些结构设计与此相似?
结构:集桥、廊、亭一体。 受力特点:木板下面受拉力。
多瑙河桥:
多瑙河桥 是跨越多 瑙河的一 座混凝土 斜拉桥, 全长406m, 通航孔 177m,截 面采用具 有较好的 抗风和抗 震性能的 箱形截面。
福斯湾悬臂钢桁架桥
福斯湾悬 臂钢桁架 桥位于英 国苏格兰 东海岸, 为19世纪 末期世界 上最大的 双线铁路、 悬臂刚桁 架桥,该 桥1883年 开工, 1889年竣 工。
侗族的风雨桥
• 风雨桥亦称花桥。是侗族的一种交 通风俗。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 、广西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方 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迎宾场所。 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 成,靠凿榫衔接,风格独特,建筑 技巧高超。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 ,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 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 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 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 不损。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 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 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 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 吉祥物。历来由民众集资、献工、 献料建成,桥头立石碑,镌刻捐资 、献工料者姓名,建造风雨桥现已 成侗乡的一项公益事业。
高明桥
高明桥是一跨越西江的大型公路桥,主通航孔采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引 桥系钢筋混凝土肋拱,属于弓形拱桥。
维拉札诺桥
• 维拉札诺桥位于美国纽约,是跨越维拉札诺海峡 的双层公路悬索桥。双面悬索,每面均为双索。
• 经典案例的欣赏
中国古建筑
从建筑的材料工艺看,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 主体,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结构工艺,实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杜 牧《阿房宫赋》)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 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 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 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 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圣索菲亚大教堂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艺术
• 洛可可风格出现于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后期,流行于法、德、奥地利 等国。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它是在反对法国古典主义艺 术的逻辑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现的柔媚、细腻和纤巧的建筑 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 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

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代表:古罗马大斗兽
场、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 建筑的特点。
古罗马斗兽场
万神庙
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 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 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 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 “穹
1.徽派建筑主要由民居和牌坊 两部分组成。
2.夹溪筑屋是徽派建筑的择地特点。
西安古城墙建筑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 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 长 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 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 “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 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 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 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 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游览 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 有意义。城门名称由来: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 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文化的角度主要有: 结构的文化寓意与传达 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 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 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三大建筑结构体系
中国建筑结构
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 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 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 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 合一”的建筑思想。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 品。
盘点中国最经典的五大建筑
新疆八卦城
八卦城的雏形据说是由南宁嘉定三年(公园1220年)道教龙门派教主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请前往西域勘察设定的, 700多年后又经精通易理的伊犁屯垦使邱宗浚修建。现在它已成为研究易经如何应用于城市建筑的重要基地。
盘点中国最经典的五大建筑
在长期靠天吃饭的农 业社会中,讲究自然 环境的风水说无疑具 有许多现实意义,北 京最重要的礼制建 筑——位于老北京内 城郊外南、北、东、 西四处的天坛、地坛、 日坛、月坛,它们分 别与先天八卦中乾南、 坤北、离东、坎西成 天南、地北、明日、 夕月的方位相一致。 其中天坛是号称“天 子”的古代帝王在阴 极阳生的冬至日祭天 的场所,其目的是祈 求来年风调雨顺。
盘点中国最经典的五大建筑
紫禁城
紫禁城严格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进行布局,中轴两端的建筑阴阳对称,中轴即是中央子午线,是规划紫禁城全部宫殿及北 京城的基准线。紫禁城内的朝政三大殿,即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后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寝三宫(乾清宫、 交泰宫、坤宁宫)均位于中轴线上。其他宫殿若不建在中轴线上,也是严格按照对称规划进行布局,分布在中轴线两端。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
•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古希腊人 崇拜人是通过崇拜“神”来体现的话,那么,古罗马人对人的崇拜。古罗马 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经指出,建筑的基本原则应 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这可以说是对古 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 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 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
巴黎卢浮宫
凯旋门
大英博物馆
载入史册的十大顶级豪华建筑:
• 1.印度泰姬陵
(2)法国透明金字塔
(3)巴伐利亚新天鹅堡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 上 , 也表现在形式上 , 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 一上。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 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