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材料和工具
平面构成完整ppt课件
.
• 线是设计中最富表现力的元素
线的不同排列方式 可以产生空间感。
.
3. 面
1).面的造型特征 面是线移动的轨
迹。从视觉上看,任 何点的扩大和聚集, 线的宽度增加与围合 都形成了面。其造型 特征是视觉上的充实 感。
.
3. 面
2).面的分类 面与“形状”
加工器具
喷画用具-喷枪装置等 精密仪器-相机、荧光幕等 刀削工具-剪刀、美工刀、锉刀、研磨机等其他工艺机器 挖洞工具-锥子、打孔机、穿孔器等
其 他 钉书机等
.
• 举例
.
第三讲 平面构成技法
• 造型要素 • 形式原理 • 设计法则
.
一. 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
点
形
线
面
立体空间
色相
色
明度
纯度
定 形-具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 非 定 形-没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
.
• 在包豪斯的理论体系中,构成课的种类按其研究的性质和特点来分可以分 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但将三者结合起来,可以应用到各种 设计门类中去。
包装设计
构成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
应用设计
广告设计 标志设计 服装设计 书籍装帧
产品造型
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 …
.
二. 什么是平面构成?
• 平面构成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 • 平面构成是研究平面组成形式和构成规律的设计基础实践课程。
基础绘画(具象)
设计(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具象)
.
平面构成 进入第三讲
材料和工具 构成技法
造型要素 形式原理 设计法则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教程文件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平面构成》1、总论2、形态属性3、形态要素4、基本型和骨骼属性5、骨骼关系6、基本形式第一章总论1、构成的起源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
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的定义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1)目的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艺术造型的本质和基础。
(2)特点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和工艺的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的积累,也有对新形态的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的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1)工具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和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纸张:白卡纸、白板织或较光滑的纸张,如果是做肌理还可以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糙的纸张来达到效果。
颜料: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填色,也可用中华墨汁代替。
5、平面构成给设计思维带来的思考平面构成是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的训练方法,其思维途径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1)严谨的逻辑思维构成练习中首先确定构成形态的若干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分解,组合,排列,这种方法是一种富于理性的,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病,又便于在众多的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
平面构成完整
点的心理特征
点是视觉的中心,也是力的 中心。当画面上有一个点时,人 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在这个点上。
当同一面面中有两个同样大 小的点,并各有位置时,它的张 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 视线上,即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 续效果。
当两个点大小不同时,视线 首先会被大的点吸引,但视线会 逐渐向小点移去,最后集中到小 点上,点越小积聚力越强。
第一是固定每个基本形的位置; 第二是骨骼线将设计的画面划分成 大小形状相同或不相同的空间,这 个这个空间称为骨骼单位。 骨骼有有作用和无作用、有规律和 无规律之分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一)重复构成
1.重复的概念------ 重复是指同一 画面上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的构成 方式。 2.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的重复
(1)工具 ①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针管笔)、直线 笔、曲线笔、鸭嘴笔等。毛笔是用来平涂色块或填黑墨的,有时也可 用侧锋画出一些较粗的线或肌理效果来。铅笔是用来起草图的,可选 用质量较好的绘图铅笔,型号可选用HB一2B之间。绘图笔(针管笔)有 粗细不同的型号,主要用于勾精稿的轮廓线及绘画出各种不同的直线 或曲线,也可以用不同型号的铅笔来代替。 ②绘图仪器:包括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和圆规、分规和小圆圈规 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 ①平面构成作业训练主要运用白卡纸、白板纸或较光滑的纸张,如 果是做肌理效果的作业还可以选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 糙的纸张来达到特殊效果。 ②颜料:平面构成作业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来填色,也可以 用中华墨汁代替。
平面构成
构成的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 的包豪斯(Bauhaus)。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平面构成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平面构成设计实验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我们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
通过学习点、线、面等基本构成元素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为今后从事相关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背景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通过研究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关系,探讨视觉规律和审美原则,为平面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平面构成的四大基本形式:重复、渐变、近似和发射,并尝试运用这些形式进行创作。
三、实验内容1. 点、线、面构成- 点构成:通过不同大小的点、不同形状的点以及点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 线构成:通过不同粗细、不同方向的线以及线的曲直变化,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 面构成:通过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面以及面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2. 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是指将同一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形成有序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不同的图形和排列方式,表现重复构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是指将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渐变处理,形成渐变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颜色渐变、形状渐变、大小渐变等方式,表现渐变构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4. 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是指将不同图形或图形元素进行近似处理,形成具有相似特征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形状近似、颜色近似、纹理近似等方式,表现近似构成的和谐感和统一感。
5. 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是指以一个点为中心,将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向外发射,形成辐射状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不同的发射方向和发射数量,表现发射构成的动态感和扩张感。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收集各种图形素材,包括点、线、面等基本元素,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纹理等。
2. 构思创意: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结合个人兴趣和审美观念,构思创意主题。
第一章 关于平面构成的概述
平面构成的研究范围是很广泛的,重点研究二维空间中创造形象和构成画面时的 形式美法则。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一)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学习平面构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通过学习及研究平面构 成中的点、线、面、体等形态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构成,了解新的造型观念,掌握构 成形式、构成法则在平面计中的实际应用,从一定程度上锻炼观察能力、理解分析能 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来深人探讨各类设计。
(1)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比如与平面构成相关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要有全面而深 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是设计的思想来源。 (2)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 平面构成既要求艺术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等良好的感性思维。同时, 也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整理、分析和判断的理性思维,以便对形象进行分解和重新构建, 从而创造有秩序感、布局合理且有规律性的作品。 (3)实际的设计应用 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将最终体现在设计当中。因此,只有注重实际的 动手能力,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感性与理性相 结合,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
基本形态的组合关系
构 成 艺 术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光构成 空间构成
二、平面构成的由来与发展
(一)构成的由来
构成一词,源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出现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新造型主义,它 们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注重抽象的形式造型。其中,俄国的构成主义在设计中采用 前卫的拼贴手法,设计的版式也强调抽象的构成形式和黑白效果,在字体方面采用无 饰线体。荷兰的新造型主义者在形式上采取蒙德里安的纵横式构图,字体采用无饰线 体,追求绝对抽象的原则,显示出高度理性的抽象化特点。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引言在美术教育中,平面构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并培养对美感的敏感性。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平面构成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称、平衡、重心、对比等概念的介绍和解释。
(2)平面构成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线条构成、形状构成、颜色构成等方面的知识介绍。
(3)平面构成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的艺术作品,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1)示范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来介绍平面构成原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2)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技能。
(3)讨论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并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介绍平面构成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对称、平衡、重心、对比等概念和方法。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作品,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作,并解释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技巧。
4.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5. 学生作品分享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与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出建议。
6. 知识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平面构成在其他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创作能力和作品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2. 学生口头表达评价:通过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口头表达对作品的评价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材料:提供平面构成的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等。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讲:平面构成基本概念及内容: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它是现代艺术设计造型、创意的基础,是所有学习、研究、参与设计行业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所有领域。
其中包括1、艺术构成与VIVI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它最直观、具体、最富有传播力和感染力。
经常运用我们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如:重复、对比、近似、变异2、艺术构成与招贴招贴设计追求画面视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会引起受众视觉及心理兴趣,以便信息的传递。
经常运用我们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如:变异、渐变、矛盾空间等。
3、艺术构成与服装但凡服装设计大师,其作品对点、线、面的运用都十分考究。
服装的裁剪、装饰纹样的选用以及款式的取舍都会运用到艺术构成。
4、艺术构成与装饰图案装饰图案设计也融入了平面构成的法则与抽象因素。
5、艺术构成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首先是在平面上完成的,与建筑设计群中的窗子、路、回廊、草坪、灯饰等就会形成点线面的对比。
6、艺术构成与摄影摄影的成败在于构图的层次,而这正是平面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摄影是做减法,用最少的点线面传达最为丰富的视觉的内涵。
这就需要作者有相当的平面感受能力和处理能力。
因此,平面构成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平面构成的概念:一、平面构成的由来:■包豪斯—-现代设计的摇篮:1919年~1933年德国创立了第一所现代设计学校——国立魏玛建筑学校,即著名的包豪斯.其办学的宗旨是:寻求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包豪斯的教学思想以及教育体系开始在我国落户。
现在,构成艺术成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教学的主干构成。
当时大量启用一批年轻、有激进思想的画家雕塑家任教,他们放弃了一贯追求作品的装饰因素, 探求发挥结构本身的美感。
二、概念所谓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所谓构成: 就是“组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平面设计中,所需要的诸要素,象机器零件那样,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平面构成: 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愉悦趣味
紧张急促
(3)、平面构成具有规律性
▪ 平面构成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型和骨骼),
他的规律性包括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特异、密集、对比等)
结运在 构用符 ,一合 构定形 成的式 一基美 组本规 创型律 意,和 图套法 案用则 。一的
定基 的础 骨上 骼,
(4)平面构成以抽象形态训 练为特征
《构成第七号》
《Untitled》
《Untitled》
《White Sound》, 1908
保罗·克利( Paul Klee 1879-1940 ),
——瑞士籍,是使包豪斯从表现主义走进纯 粹抽象造型教育的又一大师,1920年进入包 豪斯,克利和康丁斯基一起尝试用各种新的 造型教育法,从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分 析创造的基本要素,由他们首创的这种基础 造型教学方式,不仅为包豪斯开了先河,也 成为20世纪设计基础教育的最高典范。
平面构成
薛倩 第十讲
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构成在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初步明确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目的和方法
重点难点
1. 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和目的 2. 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平面构成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
▪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 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形成规律与应
用
▪ 二维空间的构成 ▪ 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 ▪ 培养自身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 在各种艺术设计中广泛应用 ▪ 扩大了传统团的表现手段和领域,极大的丰
(5)平面构成具有三围立体 空间的表现性
▪ 平面构成突破传统几何图案中
的二维视觉空间,增强画面的 起伏错觉效果,在构成中利用 数量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 散、方向的正反转折、图片的 正负变化等手段,表现具有超 越时间和空间的图像,就是平 面构成所追求的空间效果。
平面构成概述
• 1.含义:“组合”(字面) 用元素构成新的形象 • 基本形:点、线、面、体、色彩。 • 排列形式:以骨骼为基础的排列。
• 2.学习目的:培养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 Q:幼儿的创造力能发挥到95%~98%,为什么成
人的使用创造力的百分比只有20%?
• 有秩序的生活束缚创造力的 发挥:
• “生活的一半是秩序,另一 半是混乱。”
练习:
• 在草稿纸上画出你想到的十种食物。
• 3.特点
• ①基础性:构成与设计之间的关系用一栋大楼 来比喻,构成就是建筑框架,相当于人体的骨 头
• ②趋理性:平面构成把艺术这种感性思维融入 技术的理性思维当中。
• ③设计性: • ④实践性:构成&设计
三.平面构成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 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
•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
3.平面构成的传播:
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
①融合艺术精神,提倡创造性 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视觉规律 ③关注材料(装置艺术)
3. 要掌握的知识
• ①掌握图形的组合分解排列等规律。
• ②学会归纳抽取图形图案元素
• ③掌握一些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设计习惯
平面构成概述
一.构成主义
• 1.构成艺术:在设计领域, 构成,指将一 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 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 构成主义 (Constructivism): 又名 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 年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 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 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
Publishers • 10.《什么是平面设计?》昆廷·纽瓦克 中国青年出版社 • 11.《平面设计-我的第二语言》鲍勃·吉尔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12.《白色设计》盖尔·戴布勒·芬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13.《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朝仓直巳 中国计划出版社
平面构成作业
作业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1-56图2-164-226; 2)基本形渐变构成(电脑绘图)和形象渐变构成(手绘制 作),可二选其一提交作业; 3)采用多种形式组合,按照统一编号的原则设计画面,避 免形态的凌乱,强调表现形式的美感; 4)注意构成的创造性和创意的灵活性; 5)画面的内容丰富,重点放在画面视觉效果、形式美感和 意境表现上; 6)电脑绘图要充分运用电脑的机能和优势,手绘制作做工 要求细致; 7)电脑制作为20cm*20cm,用JPEG格式保存并提交电子文 档;手绘制作在20cm*20cm白卡纸上,装裱粘贴在黑卡纸 上。
作业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训练
1、重复构成训练
1)制作参考教材P35-43图2-6-113; 2)完成2.5cm大小的单体重复构成(亦可选择近似基 本形); 3)基本形要求简洁大方,可按并列、正反、横竖交 换、单元重复、单元间空格、局部群化、错位排列等 排列方式进行排列; 5)注意画面的安排和图形的美感,重点放在画面视 觉效果、形式美感和意境表现上; 6)做工要求细致; 7)制作在20cm*20cm白卡纸上,装裱粘贴在黑卡纸 上。
作业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训练
4、空间构成训练
1)制作参考教材P65-71图3-71-129; 2)体面空间构成(电脑绘图)和线面构成(手绘制作),可二 选其一提交作业; 3)注意体面空间的立体型的交叉组合变化、投影效果、面的连 接等形式表现空间效果; 4)注意线面空间的线条疏密、方向、曲直、角度的不同排列, 结合图形的叠置、倾斜、弯曲等形式表现画面的空间效果 5)画面的内容的安排和图形的美感,重点放在画面视觉效果、 形式美感和意境表现上; 6)电脑绘图要充分运用电脑的机能和优势,手绘制作做工要求 细致; 7)电脑制作为20cm*20cm,用JPEG格式保存并提交电子文档;手 绘制作在20cm*20cm白卡纸上,装裱粘贴在黑卡纸上。
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方法
2 一、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统称为三大构成,是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进入专业设计之前正确掌握诗 句语言能力的基础训练课程。学习的重点包括形态认知,构成原理、形 式美法则、应用技能的学习等。
3 二、学习平面构成的方法
1 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平面构成
4 三、平面构成的材料与工具
平面构成中用到的工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从商店里买到的工具, 如铅笔、钢笔、毛笔、木炭、炭精条、色粉笔等一系列常规工具;另一种是 商店里买不到的,是自己发明制造的,比如一节树枝、分叉的麻绳、一片瓦 楞纸、一条铁丝等都可能成为构成设计创作的工具。除了,上面这些较为常 规的工具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工具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如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电脑等,都在不断地充实着我们的表现领域。
深入了解理论知识,如与 平面构成相关的基本概念 、定义、原理。谨的理性思维, 又需要轻松、活泼、感情丰富的感 性思维。
3 实际的设计应用
只有注重实际的动手能力,进行系 统严格的训练,才能很好地将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将感性与理性相结 合,才能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ppt课件
线
点
体
面
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
2.视觉元素
视觉元素——也称形象,我们能看到的一切都称之为视觉 元素。 视觉元素是将点、线、面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 把概念元素通过某种形象化的东西视觉化、形象化。视觉元素 包括形象的大小、形态、色彩、肌理等。
大小
形状
色彩
肌理
3.关系元素
关系元素是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的方式,是 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关系元素包括: 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构成艺术
自然形
构成艺术
自然形
构成艺术
自然形
构成艺术
人造形
构成艺术
人造形
构成艺术
人造形
构成艺术
自由抽象形
构成艺术
自由抽象形
构成艺术
规则抽象形
构成艺术
四、平面构成的元素
平面构成打破具象的描写,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激发人 们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1.概念元素 概念元素 ——也叫基本要素,是那些实际不存在或不可见 的,但为人们的意识所能感觉到的东西,如尖形上的点、物体 周边的轮廓线、由面所包围的体等。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和体。
形状与形态按照绘画的特点可分为具象形和抽象形, 具象形又可以分为自然形和人造形,抽象形分为自然抽象 形和规则抽象形。
构成艺术
自然形指的是自然形成的物体的外形及其一切可视形状( 如天、地、山川、树木等)。 人造形指的是人在改造自然过程 中生产创造的物形(如建筑、车船、道路、生活用品等)。 自 由抽象形指的是不受几何制图限制的任意抽象图形和造型(如 自由的曲线、不规则的方形等)。 规律抽象形是对标准几何形 的特指。
构成艺术
平面构成
图1-1 俄国的构成主义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
2. 构成概念在中国 构成概念能够“落户”中国,与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 思想解放有关,受其影响而兴起的出版业成为构成主 义的重要传入渠道以及实验场,而真正起到实质作用 的却是作为现代文学先驱的鲁迅。 构成体系作为设计基础,在纯绘画领域、书法艺术、 摄影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设计、服装 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舞美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 领域广泛运用。
第一节 点
一、点的概念 几何学中的点是无面积的,它只有具体位置没有大小。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线的交叉结 合处,或是线的两端,或是某一空间位置。在视觉状,而且要以一定的形状出现,可以 是一个数字、一种图形、一粒种子、一艘轮船,只要它在所处的环境中足够小。
二、点的位置关系 1. 点与位置 点在平面上,与平面的大小关系及周围环 境位置的不同,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 觉。一个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 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 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 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 是稳定和平静。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 动就会产生力学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 动到左上角或右上角,都会产生动感和强 烈的不安定的感觉。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 的中部以下,则给人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
2. 直线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四种形象。直接、锐利、理性,具有男性阳刚的特征。 (1)垂直线:力量、伸展感,具有男子的特点;上升、下降有很强的运动感。 (2)水平线:平静、安定,有中年人的特点,有稳定感。 (3)斜线:运动、方向、不安定,具有青年人的情感,45°的斜线最具动势。 (4)折线:折线分为锯齿状、垛字状、齿轮状、阶梯状、松带状五种形象。
图1-6 1934年,鲁迅设计的《引玉集》封面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平面构成设计1.实验目的通过本课题实验,培养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
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的理解来解决其在重复、渐变、近似、与发射等不同方面的关系问题,力图能较好的认识图形的规律并树立空间造型观念、理解空间的表现语言。
将构成原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进而研究赋予图形以生命与寓意的各种可能性。
2.材料和工具卡纸、小刀、针管笔、尺子(直尺和丁字尺)、圆规等3.试验时间和分配12课时,共有八个不同方面的平面构成,每个约1.5个课时。
另外课外的时间。
4.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和工具阶段。
把所需要用到的卡纸、针管笔等工具准备齐全。
用小刀裁出以38cm×38cm大小的卡纸。
2)开始阶段。
在已裁切好的的38cm×38cm大小的卡纸里,用铅笔平均分出四个16cm×16cm的方框,各方框间隔及与卡纸边沿的距离均为2cm,明确各个方框要做的重复、渐变和近似等方面的平面构成。
3)深入阶段。
在明确好的方框里,利用尺规等工具进行平均分割(如重复等方面十六等分,)用针管笔绘出及上墨,其他方面的平面构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4)修整收尾阶段。
在已完成的各个方面的平面构成中,对其边沿线和内部图形的完整性进行修整,以达到应有的整个平面构成完整性和和谐程度。
5.实验成果通过24个课时的制作和绘制,最终做出了重复、渐变、近似、发射、对比、肌理、特异和密集完整的八个方面的平面构成(如附图),达到平面构成的制作要求。
4月10日1.实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和表现方法,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帮助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有目的地设计做好准备。
2.材料和工具水粉颜料、毛笔、勾线笔、卡纸、小刀等3.试验时间和分配6课时,共两个色彩构成,每个约3课时4.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和工具阶段。
平面构成——肌理构成
二、材料工具体验与技法开拓
6、排斥法:本方法意外着具有排斥水 分的抗拒力。由于水油不相溶,勉强在 一起时,便会相互排斥。在排斥之中所 形成的图形,可使人产生厚重性,以及 由偶然性产生的神秘感。 7、喷色法:该法是金属丝网、牙刷擦 刷颜料制作的,颜料会以雾状喷洒在画 面上。 8、弹线法:将线浸过颜料后,在纸上 弹画出线条。弹线时,颜料以颗粒的状 态附着于纸上,所以线未必是连贯的。
二、材料工具体验与技法开拓
9、滴彩法:当抖动蘸满颜料的大笔时, 被抖落下的颜料会四处飞溅,形成活跃 的图形。将颜料通过笔、刷子抖落到画 布上,经过敲击,也可产生强劲而华丽 的画面。 10、压印法:在玻璃或光滑的纸上放置 颜料,然后施以强压,色料便会沿着强 压的方向挤向四周,从而形成奇妙的形 态。由于压印法不是采用印模,所以无 法重复做出相同的形态,只能是一次性 的偶然图形。
二、材料工具体验与技法开拓
4、墨纹法:使墨浮于水面,并用绵纸 转印出水墨流动的图案的技法,又称 “墨流染”,在西方也称作“模造大理 石纹”,墨纹法是单色的流动图案。 5、晕色法:以金属丝网喷刷色料形成 晕色,在绘图纸上喷刷,并在颜料半干 之际,很快注入大量水分,于是粒子状 的色料便溶解流淌开来,形成意外的偶 然图案。
1、渲染法:把纸张润湿后才开始作画, 通过水分的增减,使日常使用的颜料产 生新的形态。 2、吹彩法:用毛笔在纸上稍稍多放些 水性颜料,在颜料未干时吹开。这时, 溶于水的颜料便如丝线一般出现许多细 线条,并呈扇形展开。 3、滴流法:水分较多,纸张吸水性差 时,只要纸张稍微倾斜,颜料便会流淌 开来。
平面构成——肌理构成
泰职院建工系 装饰教研室
肌理构成
一、定义 肌理构成: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 面的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 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在平面构成中,对肌理的研究侧重于肌 理形式本身的研究,侧重于视觉上的感 受,以及视觉肌理的形式及构成方式。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组合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
3.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3. 平面构成的组合方式(重复、近似、对比、发射、特异)4. 平面构成的原则(对称、均衡、节奏、韵律)5. 平面构成的应用(字体设计、图案设计、海报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组合方式、原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
2. 演示法:展示平面设计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组合方式。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平面设计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和组合方式(重复、近似、对比、发射、特异)。
3. 分析:分析平面构成的原则(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平面构成的设计作品,加深对平面构成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设计作品、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标准:(1)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基本元素和组合方式进行设计。
平面构成的材料和工具
平面构成的材料和工具
一、材料
1. 纸张
黑(白)卡纸(裱贴纸张)、绘图纸、素描纸、硫酸纸(拷贝纸)
2. 颜料
水粉瓶装浓缩黑色颜料、小支白色水粉颜料(用于细小处修正)
3. 其它材料
特殊纸张材料,如旧报纸、宣纸等
二、工具
1. 铅笔
绘图铅笔:HB、H(用于起草轮廓线)、2B(用于填涂色块看大效果)
2. 毛笔
用于蘸颜料平涂色块。
小号毛笔(或叶筯、衣纹和小红毛)、扁平的小号水粉(彩)笔、中号白云笔3. 针管笔(或签字笔)
勾画自由形态、各种曲线和精细的线
型号:0.3、0.5、0.7 4. 绘图仪器
鸭嘴笔、硬件套大圆规
直尺、三角板、曲线板5. 裁剪工具
美工刀、剪刀
6. 绘图橡皮擦
三、其他
速写本( 16开)。
平面构成概述
目的的手段。
平面构成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
一、以知觉为基础是高度理性化的活动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
根据知觉心理对象的性质,可以把知觉心理分为空间知觉 心理、时间知觉心理和运动知觉心理。
平 面 构 成 与 传 统 图 案
• 传统图案可称为装饰纹样,与实用功能挂钩,内 容到形式均有一定制约性。在艺术表现上相对有一 定的制约性。 虽然也讲究形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 因素,但却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之上的。 •平面构成完全摒弃实用性目的,如功能、材料、工 艺等等因素,形态相对也就离具象较远,而塑造纯粹 形式感的视觉画面。 • 图案的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带有明显的感性 特征的。平面构成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的是一 种理性的情感体验。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 象为特征,它以知觉为基础;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 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 平面构成突破了几何图案的平面时空,增强了画面 的运动感和空间深度,在平面上形成一种空间起伏 的错觉。营造一种秩序之美,理性之美,抽象之美。 平面构成通过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 影响,比如紧张、刺激、松弛等。
• 现代设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它 的标志就是包豪斯学院派的建立。包豪斯——由格罗 佩斯创办的一所设计学府,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它 的设计观念、体系和教育是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德 意志工业美术家联盟之大成,强调设计第一,功能第 二,同时注意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设计,抛弃传统 限制,认为艺术应与技术统一。
边洛斯三角
平 面 构 成 的 学 习 方 法 及 工 具
学习方法:。
• 通过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界的构成。 • 通过习作欣赏,提高认识。 • 通过命题作业的练习,培养对形的敏感性与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的材料和工具
一、材料
1. 纸张
黑(白)卡纸(裱贴纸张)、绘图纸、素描纸、硫酸纸(拷贝纸)
2. 颜料
水粉瓶装浓缩黑色颜料、小支白色水粉颜料(用于细小处修正)
3. 其它材料
特殊纸张材料,如旧报纸、宣纸等
二、工具
1. 铅笔
绘图铅笔:HB、H(用于起草轮廓线)、2B(用于填涂色块看大效果)
2. 毛笔
用于蘸颜料平涂色块。
小号毛笔(或叶筯、衣纹和小红毛)、扁平的小号水粉(彩)笔、中号白云笔3. 针管笔(或签字笔)
勾画自由形态、各种曲线和精细的线
型号:0.3、0.5、0.7
4. 绘图仪器
鸭嘴笔、硬件套大圆规
直尺、三角板、曲线板
5. 裁剪工具
美工刀、剪刀
6. 绘图橡皮擦
三、其他
速写本(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