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一、急诊科定义急诊科为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是医院内独立的技术、辅助性治疗及诊断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对急危重病人进行救治和处理。

与其它科室相比,急诊科具有病情严重、来院急迫、办事迅速、时间有限等特点。

急诊科的病人通常时间比较紧急,需要护士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护理,所以急诊护理比普通护理更具有挑战性。

二、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1、环境准备1.1、急诊室环境清洁整齐,各种设备设施齐全,确保急诊室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1.2、按照医院急诊科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的规定,对急诊科进行定期排查和消毒。

1.3、急诊科护士需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和安全操作,员工着装干净整洁、佩戴好护士帽、口罩、手套等护理用品。

2、病人信息管理2.1、接到病人后,护士人员应及时记录病人基本资料、病情状态、急救过程等重要信息。

2.2、同时护士还应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做好相关法律手续,并告知病人及家属怎么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

3、安全事项3.1、护士人员对于病人身体情况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告知病人及家属总体处理方案,必要时应及时与专科人员沟通,协同治疗。

3.2、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事项,并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标准操作,防止病人和护士人员发生意外。

3.3、病人发生抢救性手术时,护士人员应配合主治医师,做好安全措施,确保病人在安全基础上进行救治。

4、应急准备4.1、急诊室内应配备各类药品、设备、物资,护士员工应及时核对、加强管理。

4.2、在处理病人时,应携带急救箱、氧气瓶、输液袋、心电图机、血糖仪等设备,确保病人处于安全状态。

4.3、在抢救病人时,护士人员应防止交叉感染,应穿着好手套,面罩等防护用品,尽量不跨科抽血和注射药物。

5、协调合作5.1、急诊科护士需与主治医师、心理医生、专科医师等进行联系沟通,协同开展急救工作。

5.2、急诊科护士应随时与其它科室沟通,通知患者转移。

5.3、在处理病人的过程中,建立好病人、家属、医生之间等紧密联系。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医院中最为紧张和忙碌的科室之一,随时可能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和紧急病情。

为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

当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护士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判断:通过触摸颈动脉搏动、观察呼吸等方式,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

2、呼叫救援:大声呼喊医生及其他护士前来协助抢救。

3、启动心肺复苏:立即进行胸外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同时,配合进行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

4、连接心电监护:尽快获取患者的心电信息,以指导后续抢救。

5、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一条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给予急救药物。

6、准备除颤仪:若心电监护显示室颤或室速,立即进行除颤。

7、密切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

二、呼吸骤停应急预案呼吸骤停同样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护士需要迅速反应:1、快速评估: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口鼻气流等,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2、呼叫协助:呼喊医生及其他护士参与抢救。

3、清理呼吸道: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异物。

4、给予人工呼吸:采用简易呼吸器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5、连接氧气装置: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6、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准备好相关器械和物品,协助医生进行操作。

三、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就是生命:1、立即卧床休息:让患者绝对卧床,减少心肌耗氧量。

2、吸氧:给予中流量或高流量氧气吸入。

3、心电监护: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给予溶栓药物或其他治疗药物。

5、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紧张和恐惧。

6、做好术前准备:如需进行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迅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四、急性脑卒中应急预案急性脑卒中的处理需要争分夺秒:1、快速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初步判断病情。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一、概述急诊科是医院中最为忙碌和关键的科室之一,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紧急状况和患者。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和高效地得到治疗,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分类、紧急处理、急救流程、心理护理等方面。

二、患者分类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类。

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Ⅰ类:急危重症患者,如心脏骤停、休克、严重创伤等。

2.Ⅱ类:急重症患者,如急性心梗、脑出血、急性中毒等。

3.Ⅲ类:急症患者,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等。

4.Ⅳ类:非急症患者,如一般感染、扭伤等。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分类,急诊科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紧急处理紧急处理是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

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急诊科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1.Ⅰ类患者:立即启动急救流程,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基本急救操作,同时呼叫医生进行专业治疗。

2.Ⅱ类患者:在医生到达之前,进行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急救准备。

医生到达后,协助医生进行急救和治疗。

3.Ⅲ类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协助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

4.Ⅳ类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置和治疗。

四、急救流程急诊科急救流程是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急诊科急救流程的主要步骤:1.接收患者:急诊科护理人员接收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和初步急救处理。

2.分诊:将患者分配给相应的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分诊。

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急救操作:急诊科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操作,如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

4.医生治疗:医生到达后,进行专业治疗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5.检查和治疗: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协助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

6.转诊: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或稳定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转诊至相应科室或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和康复。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最为繁忙和关键的科室之一,时刻面临着各种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急诊科常见的一些应急预案。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为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之一。

当遇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拍打患者肩部并呼喊,同时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2、呼叫急救团队:大声呼喊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并启动紧急呼叫系统。

3、进行心肺复苏(CPR):迅速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和腰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 2:30。

4、连接心电监护仪:尽快获取患者的心电信息,以判断心脏骤停的类型。

5、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6、实施除颤:如果心电监护显示为室颤或室速,应立即进行除颤。

7、高级生命支持:在急救团队到达后,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静脉输注药物等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病情危急,需要快速而有效的处理。

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询问病史和症状。

2、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氧流量根据病情调整。

3、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

4、快速进行心肌标志物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5、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

6、如果疼痛明显,可给予吗啡等镇痛药物。

7、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溶栓治疗或急诊介入治疗,并迅速做好相应准备。

三、急性脑卒中应急预案急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1、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

2、立即进行头颅 CT 检查,以明确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

3、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 45 小时内,如果没有禁忌证,可考虑进行溶栓治疗。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医院中最关键和最繁忙的部门之一。

在这里,医务人员需要面对各种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如大规模伤员的处理、严重创伤的抢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等。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高效运作和患者的安全,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的护理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预案的第一步。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临床应急培训,掌握急救技能和处理常见急症的方法。

同时,要保持应急设备和药品的完好和充足。

应急箱内应包含常用的急救药品、医疗用品和救护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二、分级应急在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中,事先确定好不同级别应急的具体操作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创伤程度,将应急情况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针对不同级别的应急情况,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迅速转运患者至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调取更多医疗资源等。

三、团队合作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护士、医生、技师和行政人员等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是保障急诊科顺利运作的关键。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沟通机制,以便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协同工作。

四、传染病防控急诊科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环境。

应急预案中应包含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如加强手卫生的宣传和培训,严格执行隔离和消毒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同时,要时刻关注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五、心理支持急诊科是充满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需要面对患者的痛苦和危险,时刻保持冷静和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中应设立心理支持的机制,为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压力和应对各种心理挑战。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是确保急诊科高效运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分级应急、团队合作、传染病防控和心理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紧急状况,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救治。

在实际工作中,急诊科护理人员要不断强化应急意识,不断完善和优化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响应速度和处理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一、前言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着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抢救、特殊急危重病人护理以及急诊突发意外事件的重任。

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效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护理部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由急诊科护士长、相关科室护士长及护士组成。

2. 设立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小组(抢救小组),组长由急诊科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由护理部领导指定,成员由急诊科护士及部分相关科室护士组成。

三、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 突发公共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

2. 紧急医疗抢救:如心脑血管意外、创伤、中毒、中毒性休克等。

3. 特殊急危重病人护理:如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等。

4. 急诊突发意外事件:如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当班护士发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向组长汇报。

2. 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配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科室参与抢救、护理工作。

3. 通知相关科室护士及医务人员参与抢救工作。

4. 视情况向护理部汇报,必要时启动医院应急预案。

五、应急措施1. 确保抢救设备、药品及物资充足,备用电源、应急灯等设施正常。

2. 应急小组成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待命。

3. 严格执行抢救程序,确保患者安全。

4.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

5. 做好抢救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变化、抢救措施等。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预案启动、人员调配、抢救措施、物资保障等。

3.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七、总结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提高急诊科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全体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高效地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在医疗体系中,急诊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地方,随时可能面临各种突发状况。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护理和救治,制定科学、全面、实用的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常见突发事件及应对原则(一)突发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

当遇到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时,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

同时,迅速通知医生,准备急救药物和设备,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二)严重创伤严重创伤患者往往伴有大量出血、骨折、脏器损伤等。

护理人员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立即止血、包扎、固定骨折部位,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三)急性中毒对于急性中毒患者,首先要明确中毒物质和中毒途径。

立即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等。

同时,根据中毒物质的特性,使用相应的解毒剂,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四)大规模伤亡事件在面对大规模伤亡事件时,护理人员要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快速进行检伤分类,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反应、准确评估、有效救治、团队协作。

二、人员组织与职责分工(一)护士长负责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和演练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全面指挥和协调护理人员的工作,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直接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护理操作等;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执行护士长的指令。

(三)辅助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如准备急救物品、设备,协助建立静脉通道等;负责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调工作。

(四)急救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投入抢救工作,配合医生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紧急操作。

三、物资设备保障常备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硝酸甘油等各种急救药品,并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确保药品随时可用。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采用三级响应等级制定,具体如下:1.一级响应:指日常工作状态,无特殊情况,工作量正常。

2.二级响应:指因突发事件发生,工作量增加,需要加强管理和处置措施,保证医疗救治效果。

3.三级响应:指因重大突发事件或灾害发生,群众急需医疗救治,急诊科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状态。

二、第一时间的准备工作当急诊科接到紧急通知或有不明情况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为保证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急诊科要做好以下准备:1.提前准备好必要的紧急救援器械和药品物资,确保数量充足、品种齐全。

2.明确分工,制定相应的急救流程标准,确保人员分工明确,工作有序。

3.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与医院其他科室的通讯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交流。

三、应急响应程序急诊科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分别是:1.一级响应应急中心主任接到通知后,联系值班室,将情况汇报给相关科室。

急诊科主管护士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人员、救治器材和药品的配备,并根据需要增加工作人员。

按照日常工作流程开展工作,保证人员、设备的正常运转。

2.二级响应二级响应通常发生在突发事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或者医院其他科室因信息不畅或人员不足等因素无法施救时,应及时启动二级响应程序。

启动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召集急救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2)增加急救人员和设备,确保人力和物力的充足;(3)开展消毒和卫生工作,保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4)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指挥,监督协调工作。

3.三级响应三级响应是医院发生大型突发事件或灾害时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

当医院接到该级别的通知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联系医院领导,保证有效处置。

具体操作如下:(1)召集急救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2)按照预案,启用所有必要设备和药品,增加工作人员和医生数量;(3)建立应急医疗救治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救治工作;(4)保证病人的安全,防止重复事故的发生;(5)对现场进行消毒和卫生工作,防止疫情扩散;(6)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抗击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
怀疑溶血反应抽取患者血样 医患双方在场封存标本
发现确诊或疑似SARS、禽流感患 者时患者应急处理流程 确诊 疑似
报告相关管理部门 置患者于隔离病房
救治患者
消毒隔离
密切观察病情
确诊 排除
转移至传染病院
按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对接触者进行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患者导管脱落时应急处理流程
导管脱落 及时妥善处理(配合医生重新置管) 安抚患者情绪 观察生命体征 更换污染的被服、床单、衣服
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
协助医生检查、根据医嘱准确处理
报告科主任 护士长
通知家属 记录
预防患者坠床的应急处理流程
根据病情安放床栏 特殊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
协助患者及时翻身,摆好安全、舒适卧位
物品摆放 触手可及 必要时家属陪护 健康宣教 及时巡视 及时发现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护理应急预案 及处理流程
过敏试验
阳性患者 禁做试验禁用此药 病历注明 悬挂标志 告知患者及家属 接受药物治疗现用现配 执行查对 观察 阴性患者
紧急封存病历的应急流程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及时准确完成患者病历 患者提出封存要求
报告医务科或医疗安全科
三方在场共同签字封存 移交医务科或医疗安全科保管
用药错误时应急处理流程 错误给药 立即停止用药 观察生命
火灾应急处理流程
发现火情 立即呼叫 组织人员使用现有的灭火材
报告保卫科(夜间总值班) 火势猛烈 拨打119
安全转移患者
撤出易燃易爆物品 抢救贵重设备及重要资料
关闭临近火情房间的门窗
火灾应急预案注意 遵循“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 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避开火源, 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 散患者。当班护士和医生要立即组织患者, 有秩序地从安全出口,然后到室外安全地 区指定位置集中清点人员。指导患者迅速 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 止窒息,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撤离。
患者猝死应急处理流程
猝死后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患者发生误吸时应急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误吸 报告医生 准备抢救物品 采取准确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配合抢救
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吸引
做好记录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
患者平卧并报告医生 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LOGO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
学习内容
了解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的内容
掌握各种突发意外的应急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地开
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 案。
急诊科应急预案的内容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应急预案 公共设施意外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意外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肺水肿时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肺水肿 报告医生 停止输液或减慢输液速度
高流量給氧湿化瓶内 加入20%-30%的酒精 配合医生抢救 遵医嘱用药
观察病情 详细记录
患者端坐 双下肢下垂
患者输血反应时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输血反应 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药 观察病情 详细记录 停止输血 更换输血器 生理盐水 保留血袋 报告护理部 医务科 药剂科 院感科
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药 就地抢救
采集标本时发生错误时应急处理流程 标本采集发生错误 立即停止操作 重新进行核对找出原因 报告护士长 主管医生 向患者致歉取得谅解
根据患者情况重新操作
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分析原因 进行讨论
LOGO
感谢聆听!
预防导管脱落处理流程
各类导管明显标识 妥善固定 按时巡视 健康宣教
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空气栓塞 报告医生 停止空气输入 更换输液器或 输液器内残留空气 左侧卧位 头低脚高位
遵医嘱給氧用药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详细记录
预防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 询问过敏史 有过敏史者 无过敏史者(急救药)
停电应急预案-输液泵 输液泵: 1.立即检查输液泵备用电源是否启动,尤其是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注意观察输液泵是 否正常工作,通知医生协助观察病人情况。 2.通知电工房工人,询问停电时间与原因,并 要求尽快恢复供电。
停电应急预案-监护仪
监护仪: 1.立即用腕式血压计监测使用血 管活性药物患者的血压及脉搏, 通知医生协助观察病人情况。 病情较重者,使用便携式心电 监护持续监测生命征。 2.通知电工房工人,询问停电时 间与原因,并要求尽快恢复供 电。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预处理流 程 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意外应急预案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预案
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设立应急调配小组 遇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抢救、特殊急危
重症病人护理、病房突发意外事故处理等, 当值护士报告当值组长,当值组长启动应急 预案,报告护长,调配小组人员进行抢救, 视情况报告护理部。 调配小组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统一服 从分配。 科室定时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及应 急反应能力。
值班护士
联系未停水区 其他方式取水
停电的应急预案
【程序】 预防:备应急照明物品 → 备动力电器替代方案及相 应的替代设备 → 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 应急处理: 计划停电:接停电通知 → 备应急灯等照明物品 → 备动力电器替代设备 突然停电: → 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运转 → 开启 应急灯或电筒 → 与电工班联系 → 查询停电原因 → 加强巡视病房 → 安抚患者 → 防火、防盗 电力供应恢复 → 巡视病房,了解病人情,检查使 用中的仪器
停电应急预案-呼吸机
呼吸机: 1.立即检查使用呼吸机病人情况,如呼吸机有备用电源, 则检查呼吸机各参数是否正常,如呼吸机无备用电源, 立即断开呼吸机管道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面 罩的连接。接简易呼吸器(急救车)或麻醉机辅助呼 吸。 2.立即通知医生协助观察病人情况、并做好抢救准备工 作。 3.通知电工房工人,询问停电时间与原因,并要求尽快 恢复供电。 4.加强巡视,确保病人安全。
发生地震时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地震 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热源
疏散撤离患者 至广场、空地
不能疏散
寻找有支撑的地方蹲下 或坐下,保护头颈、眼 睛, 捂住口鼻
做好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情绪
患者发生意外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坠床或摔倒的应急处理流程 患者坠床摔倒
立即奔赴现场,同时报告医生
判断患者情况,安抚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公共设施意外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停水、停电、火灾、地震
泛水应急处理流程
泛水 值班护士
自行解决
立即解决
不能自行解决
白天 报告相关部门
晚上 安放“防滑提示牌”告知患者不涉足泛水流程 突然停水 报告总务科8883 报告总值班8000 加强巡视 解决患者用水和饮水需求
吸氧 必要时器官插管或器官切开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血管药物的应用
抗组胺药物应用
病情观察 记录
患者发生躁动时应急处理流程 躁动 报告医生
密切观察病情
专人看护 加床栏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昏迷病人意识
加强护理 与家属沟通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输液反应 停止输液 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具 报告医生 遵医嘱处理 抢救 观察病情 详细记录 报告护理部 医务科 药剂科 院感科 医患双方在场封存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