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部编版五上12.《桥》配套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2、抓住文中的词句细细品味,当肆虐洪水来临的危机关头,作为村支书的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将乡亲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感悟老汉的镇定自若、不徇私情、舍己为人金子般美好的心灵。

3、品味老汉的两次“怒吼”“揪”“推”等字词,体会老汉的父爱如山及不徇私情。

4、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1.抓住老汉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体会他镇定自若,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崇高品格。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流程:一、走近老汉,感悟他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不徇私情、不怕困难的崇高品格。

(一)1、教师谈话过度:俗话说:“水火无情”。

当洪水漫天卷地般地涌来,乡亲们扶老携幼,发疯似的狂奔着,呼喊着,在拼命地逃命,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大家求生欲望多么强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生命通道是什么?谁来拯救他们呢?(学生回答)2、这是一座怎样的木桥?(窄窄的木桥)没有人指挥过桥,将会怎样?3、因此,面对人群混乱的场面。

作为村支书的老汉表现怎样?(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4、老汉伫立在木桥边,如一尊古希腊雕塑,与乱哄哄的人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你从“盯”字体会到什么?5、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体现老汉镇定自若,威严冷静,临危不惧,所以说他像一座山,同时他也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6、老汉是怎样指挥乡亲们过桥的?(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质疑:为何老汉的喊话一连用三个感叹号?(当时情况危急,容不得他多说。

他说话简洁急促,干脆洪亮。

)(二)、感悟老汉的言行,体会他不徇私情及父爱如山(1)品味老汉的语言,我们在文末得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

老汉的两次”怒吼”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学生结合课文汇报自主学习情况:1、当洪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老汉发现身为党员小伙子插队时,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12《桥》(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五四学制2024版)

12《桥》(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五四学制2024版)

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桥》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人性的光辉”为主题的小说单元,这个单元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写作要素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桥》作为单元的首篇,不仅篇幅短小,还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是课文以"桥"做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是一篇非常值得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课文。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可以熟练的运用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联想和想象等方法进行文本理解。

在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情节及当时的环境来体会人物形象,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引导学生从个体影像、群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去丰富文本体验。

三、教学目标1. 会写“咆、哮”等8个生字,理解“拥戴、跌跌撞撞”等11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支书临危不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 揣摩文中描写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等词句,感受这些词句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老支书舍己为人,坚守党性的高尚品质和伟大形象。

难点: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知道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学法: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六、课时安排 2课时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呢,诗歌、散文、说明文、小说……那你对小说的了解有多少?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小说单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部编版人教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解读单元导读,明确“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学习目标。

2.学会短促有力地朗读,读好短句。

读出环境描写的恐怖,体会环境描写烘托气氛的作用;体会环境描写对于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3.能够结合具体情节,抓住老支书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不同角度体会老支书的人物形象。

4.体会文章结尾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了解小小说的结尾特点。

教学重难点:能够结合具体情节,抓住老支书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不同角度体会老支书的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2课,大家齐读课题《桥》。

这篇课文的文体和其他课文不一样,它是一篇小说,准确地说,是篇微型小说。

2.这篇小说所在的单元,有个很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一起读。

师: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读小说最重要的要读什么——感受人物形象。

在过去的学习中,你学过哪些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抓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我们还要关注情节和环境。

二、整理情节,反馈学习1.下面,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想桥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快速读课文2交流汇报(1)我们可以按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抓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谁来用自己的话概括,指名说。

课文主要写了:课文写了山洪暴发,村民拥向木桥,老汉指挥村民过桥,揪出又推出小伙子,最后两人都被水吞没,五天后,老太太来祭奠他们的故事。

(2)小说情节的概括有异曲同工之处,小说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构思情节的。

出示(3)那这样,山洪暴发,村民拥向木桥,是这篇小说的开端,对应着文中1-6自然段,我们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拥向木桥”板书。

两人都被水淹没,老太太来祭奠他们,是小说的结局,对应的文中24-27自然段。

可以概括为什么好?“吞没祭奠”板书。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快速流利地朗读阅读材料。

2、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利用已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哑巴渡》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形成期待1、一些感人的故事往往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好人就在身边,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或看过的电视、画面中哪些人令你感动呢?2、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感动这一主题,(板书)去了解哪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首先我们学习教材中《桥》这篇课文。

(板书)3、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支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过渡:是呀,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多么的无私无畏啊!老支书的高贵品质课文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梳理《桥》的写作特点,感受人物高贵品质。

预设:(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运用了环境描写,它们不仅写出了雨水之大,还为下文山洪的暴发做了铺垫。

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还有很多,谁还能补充?(2)听了他的发言,你有什么体会?你能有感情的读读吗?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样?请你也来读读?还有谁能说说像这样的句子?小结:它们都是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洪水疯狂、肆掠,而且烘托出了老汉的沉着、镇定、无私无畏。

(3)老支书的高贵品质还从哪里体会到的?你能读出来吗?除了这些,你们还有补充的吗?学生交流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

小结:课文多处通过对老支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老支书在紧急关头不顾自己与儿子的安危,不徇私情。

(4)同学们,文章的结尾你想到没有,说说你的看法?小结:是的,课文的结尾设置悬念,不仅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而且感人至深,震撼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12课《桥》。

全文描述了一座充满故事的老桥,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12课《桥》。

2. 课文内容:通过对老桥的描述,引出桥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桥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了解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桥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对桥的感受。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座古老的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桥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桥的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生词和短语。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词和短语。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复述课文。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桥2. 重点词语:沧桑、历史、文化、连接、见证3. 重点句子:这座桥见证了家乡的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座你熟悉的桥。

(2)谈谈你对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我熟悉的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横跨在河面上,连接着两岸的村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镇定地指挥村民跨越一座窄窄的木桥逃生,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的感人故事。

文章在表达上有三大特点:一是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三是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紧张的气氛。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对于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手法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情感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被故事中的英雄事迹所打动,但可能难以深入体会在生死抉择面前人物的高尚品质。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中的情境有一定差距,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咆哮、狞笑、拥戴”等。

-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掌握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描写的句子,理解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老支书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 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环境描写所营造的紧张气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勇于担当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1. 分析老支书的形象特点,理解他在生死抉择面前的高尚品质。

2. 体会文中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结尾处“似乎想说什么”的深刻含义。

第12课《桥》(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第12课《桥》(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12《桥》同步课堂活动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老汉的优秀品质,学习他舍己为人的精神。

难点:理解小说以“桥”为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PPT呈现:展示PPT第3页内容,引导学生齐读导入语:危险面前,有的人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威胁留给了自己。

这是何等崇高的品质!这些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普通而伟大的英雄。

2.教师引导:结合导入语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见过或者听说过哪些舍己为人、勇于奉献的英雄人物?★面对危险,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3.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总结过渡: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感人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桥》,就讲述了这样一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老共产党员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位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和PPT画面,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英雄”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了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唤起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中。

二、文体知识1.PPT呈现:展示PPT第5页“文体知识”部分内容,引导学生默读。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文学体裁?★学生回答:(预设:诗歌、散文、戏剧等)。

★提问:小说跟它们有什么不同呢?3.师生互动,梳理归纳:教师结合PPT内容,讲解小说的概念、三要素和情节四个部分,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可以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特点,例如:★刻画人物形象: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小说人物进行举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是如何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课文主旨把握,以及相关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感受桥的文化内涵。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主旨的把握,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对桥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桥的作用和意义,引出本课课题。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气和节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读写,加深记忆。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句子结构,解读桥的象征意义。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座桥,描述自己的功能和特点。

6.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例句为基础,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心中的桥。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桥》2. 生字词:3. 课文主旨:桥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4.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桥”为主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作文。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桥是一座连接现实与梦想的彩虹桥,它跨越时空,承载着我的希望与追求,引领我勇往直前。

2. 课后阅读:查找与桥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化知识,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了解桥梁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主旨的把握,特别是桥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3.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4. 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的结合5.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与课后阅读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在课堂教学中,生字词的学习是基础,关系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相机教学“咆哮、狞笑、揪、瞪”等重点词语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师板书:小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请你们也去读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提个醒,你可以抓时间、主要人物、事件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反馈2-3人,(评:概括能力不错,概括得很准确)师随机板书:老汉村民师点拨:你们说的是故事感人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汉为了让村民顺利过桥,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板书:人物)3.那么,故事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呢?(板书:环境)三、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1、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2、交流:出示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分句读句子,正音,适机引导朗读。

(评:找得真准)第1句:这雨下得很大呀,声音响点,读的“这雨很大很大的样子出来。

”第2句:咆哮一般指什么?(人暴怒喊叫。

)这里什么在咆哮,洪水好像受惊的野马在咆哮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感觉到洪水的——(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学生读这句,分析后再让他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精品教案+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精品教案+课堂实录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说是虚构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

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柏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

《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2.单元重点:(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2)习作时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在学习这三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去想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提起素材,再加以想象,从而成为创编生活故事的基础。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

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桥

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桥

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课文《桥》,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老共产党员形象,学习作者通过对桥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通过具体事物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桥梁在文中的象征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老共产党员形象,学习通过具体事物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单、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桥梁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桥梁的认识,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桥梁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对老共产党员的描绘,讲解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描绘人物形象。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话,运用所学方法描绘一个熟悉的人物。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成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桥2. 主要人物:老共产党员3. 写作方法:具体事物描绘人物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描绘你的一个朋友。

2. 答案示例:我的朋友小明,他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友谊之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对写作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写作训练。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描绘人物的优秀作品,如《背影》、《我的老师》等,进一步学习描绘人物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桥梁在文中的象征作用。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老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容,领悟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文原文、教学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PPT,呈现课文题目“桥”,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授(3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2.分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讲解生字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写出生字并造句。

4.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三、感悟(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令人感动的地方。

2.让学生思考老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以及课文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3.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四、巩固(10分钟)1.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2.出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桥和相关情境。

五、作业(5分钟)1.背诵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

2.写出本课所学生字的笔画和读音,造句。

1.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

2.学生要注意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增强表现力的方法。

3.学生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文章更加流畅和有感情。

教学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品读第1—6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山洪暴发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出示课题“桥”,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1.学生自学课文,轻声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圈画出生字,正确识记字形。

3.学生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与同桌讨论。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桥》教学设计课题:《桥》教学目标:1、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2、逐步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逐步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教学思路:复习导入,切入中心--探究课文,体会人物精神--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过程:桥(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感受山洪的凶猛1、播放录音(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洪倾泻的声响音效。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创造情境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做好铺垫。

】2、导语: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个可怕的黎明。

3、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学生回答。

4、师: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场天灾的找出有关的语句。

5、学生汇报。

Δ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Δ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Δ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洪水的凶猛、可怕、猖狂。

7、此时,村民们怎能坐以待毙,他们纷纷逃出了家门。

齐读第三自然段。

8、面对凶猛、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的反应是怎样的?用词语概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使选择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这样学生运用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二)、品读描写老汉的语句,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

一、导语:(1)、可是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这座窄窄的的木桥,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走过它就有生的-----希望,留下来就是死的----危险。

(2)、现在全村人一齐拥向这座窄窄的木桥,试想,这样的木桥怎能承受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这种情况下这座桥可能会变成危桥。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桥》。

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座桥的故事,通过一座桥的变迁,反映出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段落分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桥的变迁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以及桥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座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桥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并进行随堂练习。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段落分析:分析课文段落,理解桥的变迁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提高表达能力。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桥》2. 内容:课文结构图、生字词、重点句子、桥的象征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写下来,理解其含义。

(2)分析课文段落,用自己的话概括桥的变迁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3)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的桥。

2. 答案:(1)生字词:略(2)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课文通过一座桥的变迁,反映出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展示了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勤劳致富、建设家园的精神风貌。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第【1】篇〗《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从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如果人被卷入到这样的洪水中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村庄,也曾受到了洪水的袭击,而这村庄中一座窄窄的桥,却成了唯一的逃生通道,就在这个桥上演绎了感人的一幕,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2.请同学们拿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课文预习情况,这些生字同学们都认识吗?那位同学可以起来读一下。

(教师相机点评)4.现在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写在山洪爆发的黎明,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乡亲们过桥撤退的故事。

同学们读懂了课文,概括的十分准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画面。

三、精读课文,层层深入1.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洪水肆虐和人们慌乱的句子,读一读。

描写洪水肆虐的句子请同学起来回答描写人们恐慌的句子请同学起来回答同学们都认真阅读了课文。

2.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合作来朗读这些句子,一起感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六年级上册12课《桥》教学设计(通用6篇)

六年级上册12课《桥》教学设计(通用6篇)

六年级上册12课《桥》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12课《桥》教学设计(通用6篇)六年级上册12课《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环境描写,人物言行体会老汉(村支书)无私无畏,舍已为人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课文在结构、语言上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哮、肆、豹、搀、祭、奠。

2、读通读顺课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拥戴。

3、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___的事;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4、句画文中村支书的言行,思考批注,他是一个___的人。

5、句画文中对大雨和洪水描写的语句,思考批注,当时的情况___,村支书有___的品质。

6、全文在结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7、给文章重新命题:___桥。

二、练习提纲1、听写生字、新词。

2、摘录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3、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168页《星星点灯》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⑵课文赞扬了盲人星星___的美德。

4、运用课文“设置悬念,结尾点题”的写法写一个人。

如《晨雾中的人影》《天名英雄》《这是谁干的》等。

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初理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要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行文思路:⑴(1~4)突遇山洪⑵(5~16)疏导撤离⑶(17~27)桥塌殉职⑷(24~27)祭奠英灵二、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及环境描写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体会语言的精妙。

1、体会人物特点、写法:老支书言行描写:忠于职守、铁面无私、舍己为人(短句、比喻、拟人)大雨、洪水环境描写:不畏牺牲舍己为人。

2、指导学生抓住环境、言行读出对老支书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研读课文在语言,结构上的特点语言:言行、比喻、拟人、短句。

结构: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六年级上册12课《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欣赏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和造型特点,了解、欣赏桥的造型美。

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表现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了解桥的结构、用途,感受桥的造型美。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了解学习有关桥的资料、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玩有关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看哪位同学课前预习最好。

2、出示抢答问题(1)中国最古老的桥建于那一年?谁知道我国第一座桥建在什么地方?(教师解答)生:公元35年,建在长江。

(2)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什么桥?生: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3)我国还有很多十分漂亮,在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桥,你们知道吗?(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幻灯片)生: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施工的第一座公路桥南京长江大桥。

(4)我国有很多桥,世界上的桥就更多了,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长的桥在哪个国家?世界上最长的桥叫什么名字?生:世界上最长的桥是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庞恰特雷恩湖堤道(5)我们的家乡滨州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桥,请说说?生:公铁大桥、公园里的桥、各式各样的天桥、立交桥等。

(评析: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有关知识。

以抢答游戏的形式,确认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发展阶段1、家乡的桥很多,建在不同的位置,请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它们的用途是什么?生:美观、实用的桥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带来了美。

(2)桥的形式多样,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之处?(师生讨论,师出示课件)相同点:生:桥梁由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以及桥梁防护建筑物组成。

不同点:生:桥梁的桥墩粗细的变化、护栏的变化、桥灯的变化、桥的装饰的变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信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儿子先走,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基本适应了高年级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感悟能力, 但对自然灾害----山洪暴发,认识还是简单,不够深刻,与作者产生共鸣较难。

同时,学生对共产党员的认识不充分,因此我采取创设情境,播放山洪暴发视频类比说明,激发学生想象等教学手段来缩短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3、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前置作业内容请你了解作者,并查阅关于小说文体的知识,了解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初读了解梗概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出示前置作业请你了解作者,并查阅关于小说文体的知识,了解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

1、作者:谈歌,原名谭同占。

1954年出生于河北。

作家、记者,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

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

代表作品:散文集《一吐为快》等;小说《家园笔记》《大厂》《绝唱》等。

2、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桥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进行写话训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想象、文本对话等手段,进入角色,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注重篇章结构的渗透,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展示桥的图片)(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2、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二、教学生字词1、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出示生字词(幻灯出示)。

四、初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

2、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3、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五、整体感知课文1、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2、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3、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桥

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桥

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部分(14自然段)描述洪水来临前的景象;第二部分(513自然段)讲述老支书指挥过桥的过程;第三部分(1417自然段)描绘洪水过后的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老支书的无私奉献精神。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解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临危不惧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句子解析,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支书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座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桥的作用,进而引入课文。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不理解的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析重点词语。

4.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详细讲解第一、二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洪水来临前后的桥的变化。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描述老支书形象的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人物品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句子,描述自己心中的英雄形象。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第三部分内容,讨论桥在洪水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桥2. 重点生字词:洪水、支书、指挥、无私、奉献等。

3. 课文结构:洪水来临前、洪水来临、洪水过后。

4. 人物形象:老支书(无私奉献、临危不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桥”的作文。

2.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洪水来临前、洪水来临、洪水过后的桥的情景。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体会到了老支书的无私奉献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Hale Waihona Puke 桥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4.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抓住“跌跌撞撞、你拥我挤”等关键词来体会。)
③指导朗读。
师:在凶猛无情地洪水面前,死亡一步步逼近,老汉镇定地喊话……生接读。
师:在人们你拥我挤的慌乱情形下,老汉焦急而又坚定地喊道……生接读。
④小结:环境的恶劣描写和人们的慌乱更加衬托出了老汉的临危不乱。
(3)文中还有对老汉的语言描写吗?找出来读一读。
(4)对于老汉这个人物的描写,除了语言,还有哪些方面?
(对老汉的刻画,文中还有动作的描写。 抓住动作──揪、神态──凶得像只豹子等有关语句朗读体会,体会老汉的不徇私情。因为小伙子是党员,小伙子同时也是老汉的儿子。)
(5)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人物关系。
师小结:我们读书,就要课文的前后内容连贯起来理解。老汉把自己的儿子揪了出来结尾点明,但在前面已经让人感觉关系不一般。前面巧设了悬念,与结尾相照应起来。使得这一结尾让人感觉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二、1.死亡逼近。2.人跑。3.雨水淌在脸上。
三、1.洪水的凶猛、肆虐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2.(1)怎么能这样,不配做党员!(2)快上去吧,谁让你是我的儿子呢! 3.儿子啊,是我对不起你,可我们是党员,党员的责任就是保护老百姓……4.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党员书记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2)谈话导入
1.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
2.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描述事件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起学习课文的兴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新课
教学
( )分钟
3、初步理解课文
4、1.默读课文。
5、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三、解决重点,体会精神
1.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面对乱哄哄拥到木桥桥头的人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1.学生朗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2.师:同学们,听,风在呜咽着;看,云也低垂着。满面泪痕的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了,获救的村民们都来了,站在残桥前大家思绪万千、轻轻低语。假如你是获救的村民,你会低语些什么?
(学生写一段话)
3.同学们,我看到你们的泪,也听到了村民们对村支书的怀念。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中,是老支书──这位清瘦的老汉,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他的生命架起了一座桥呀!木桥虽然塌了,但相信老支书这座救了群众的生命桥,已经从那一刻起永远矗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板书:桥)
五、领悟写法,体会效果
1.学生读课文第7~22自然段,找到关于老汉的描写,看看哪处描写最能打动你。
2.生相互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描写。
(1)抓住老汉的语言描写。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同学们观察这几句语言描写有什么特点?(句式简洁,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
理解“势不可当”的意思。
(板书:山洪——咆哮而来 势不可当)
(3)指导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
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三、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人们就是这样被逼入了危险的绝境,读一读。
(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shēn yínliú tǎngshā yǎ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野马 ( )地喊
( )的脸 ( )的人们
(1)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
(2)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请你写下来。
4.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
【答案】
1、咆哮 气泡 流淌 倘若 呻吟 伸手 舔手 增添 废物 泼水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
在凸显人物精神的环节设计读一读、说一说的步骤,旨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升华感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重回题目,挖掘题目的深意,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欣赏到题目的精妙之处,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蹿、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__一句中体会出来。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复习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
1、咆哮 流淌 呻吟 揪出 沙哑 废弃
2.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形势危急,而老汉的喊话像大山一样坚定,是一个临危不乱的人。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语言描写。
(2)老汉面临的“危”是什么?
(恶劣的环境,人们慌乱的局面。)
1到文中描述环境的恶劣的相关语句,学生谈体会。
抓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句较强的表现力。
②你又从哪里体会到了人们的慌乱呢?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咆哮、呻吟、祭奠”等。
生字:咆哮 嗓淌 哑 揪 呻 废
词语:势不可当 狞笑 拥戴 放肆
跌跌撞撞 呻吟 搀扶 祭奠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党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语言和环境描写的语句,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比喻、拟人句的表现力,感受语言描写的作用和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进一步体会老汉的品质。
让学生找出除语言和环境描写之外的描写方法,就是想让学生注意到描写人物时要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多方面入手。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六、课后练笔,延续感情
(板书:老汉——忠于职责 舍己为人)
4、重回题目,解决难点
1.出示:
探究: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你认为这座桥把什么与什么连接起来了?
2.学生汇报。
3.师生评价,教师指导:
题目中的“桥”不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桥。这位深爱着自己儿子的父亲,这位忠于职责、舍己为人的老汉用他的生命架起了一座桥,一座救了群众的生命桥呀!这座桥连接的是什么?(生与死、奉献与索取、党员与群众……)
这座桥现在重要吗?重要!因为在当时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板书:人们——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
4.出示
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
(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板书
内容

山洪——咆哮而来 势不可当
人们——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
老汉——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辨字组词。
咆( ) 淌( ) 呻( ) 舔( ) 废( )
泡( ) 倘( ) 伸( ) 添( ) 泼( )
2、缩写下面的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2.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3.瓢泼似的雨水淌在老汉那清瘦的脸上。
2.教师指导:
(1)在老汉的指挥下,慌乱的村民们又是怎样过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