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冬虫夏草组织分离及复壮菌种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分离和鉴定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分离和鉴定

真菌学报8(1):35-40,1989Acta Mycologica Sinica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分离和鉴定刘锡[王+进] 郭兰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俞永信曾纬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杭州(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重庆)摘要: 分离工作在四川康定及北京进行。

方法是将康定收集的14批新鲜冬虫夏草,经整体灭菌后,分别割取子座、柄和虫体三部,然后将各部切割成绿豆大小样的接种体,置于含1% 胨的PDA 上,在20℃温箱中让其生长;也少量地进行了子囊孢子分离,结果获得90%以上是同一种分生孢子阶段真菌的培养物。

而且对该培养物的鉴定表明,是被毛孢属(Hirsutella)一新种__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sp.nov.)。

并根据这些多批次且大数量接种体(1000个以上)、多途径且重复持续分离,连同子囊孢子分离以及1988年康定点上再次分离的相互验证,皆得到同一种真菌-----中国被毛孢这一事实,我们初步结论: 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的无性阶段。

关键词: 冬虫夏草菌;中国被毛孢冬虫夏草(Dong Chong Xia Cao)系一种虫生真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 spp.)的幼虫所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的珍品。

在我国古代已对其价值有较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并较早地由我国传入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冬虫夏草于人体的滋补和医疗方面的重要性。

从而促使现阶段需求量激增,而自然资源又深感不足,所以一些研究机构在积极地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但由于菌种的分离方法不当和其无性阶段的报导有所混淆,影响了人工栽培工作的进展。

为此,我们于1987年赴四川康定产地进行了冬虫夏草菌的分离和培养。

现报道此菌分离物,即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特征和鉴定的结果。

瓶栽北虫草的复壮技术

瓶栽北虫草的复壮技术

瓶栽北虫草的复壮技术作者:张萌王丽萍马力荣世敏李海波来源:《吉林蔬菜》2017年第05期摘要:北虫草是富舍生物活性物质的食药用真茵,菌种老化衰退是北虫草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极易造成产量下降和品质不合格,为了避免菌种退化,在生产过程中就要经常对菌种进行提纯复壮,使菌种保持原有的种性和活力。

关键词:北虫草菌种复壮天然北虫草是真菌侵染昆虫虫体或蛹形成的子实体,其食药用价值可与冬虫夏草媲美,其含有的虫草素、多糖、氨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量元素硒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降压、降糖,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

又由于其与冬虫夏草相比具有生长较快,容易人工培育出子实体的优点,被广泛用于人工栽培。

目前,北虫草已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的生产。

但不论生产规模如何,在培育过程中都会频繁出现菌种退化的问题,导致畸形草、不长草或长草少,严重影响北虫草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根据自身栽培条件采用合理方法复壮退化菌种就尤为重要了。

1.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取200g马铃薯,洗净后去皮,切成段状,加水1L煮20min左右,用4层纱布将煮液过滤装入烧杯,加20g葡萄糖,5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柠檬酸铵,12g琼脂粉,50mg维生素B1搅拌均匀,定容到1L后分装到3个500ml三角瓶中,用胶塞封口置于121℃高压灭菌锅灭菌30min。

待培养液稍微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其分装到灭好菌的直径9cm的培养皿中。

静置30min后,培养液凝固即可备用。

2.液体菌种的制备培养液配制方法同上,不加琼脂粉。

灭菌后待温度低于25℃后,在点燃酒精灯的超净工作台中,每瓶培养液接人30块面积约为0.5mm×0.5mm的菌饼,包好封口膜,在黑暗、25℃条件下静置培养一天后130r/min震荡培养,待菌液中形成大小均一、形状一致的菌粒,且菌液澄清后方可使用。

3.復壮方法3.1组织分离法在无菌环境下,选取长势健壮,形态良好的子实体长约2~4cm的北虫草菌株,用75%酒精或0.1%升汞溶液进行表面消毒约15秒并用蒸馏水冲洗后,用尖头镊子将子实体顶部1cm处的外皮去除,轻轻夹取一小块里面的淡黄色组织置于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封好,置于恒温22℃黑暗条件下倒置培养7~15天左右。

蛹虫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蛹虫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92021年第dible育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属子囊菌门,肉座菌目,虫草科,虫草属,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是虫草属的模式种[1]。

研究证明,蛹虫草含有虫草素、虫草酸及多糖等特殊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诸多生理功效,被用作冬虫夏草的替代品[2]。

酯酶同工酶是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的生化指标之一,可反映出生物间的遗传信息和进化关系,可作为传统生物学分类的辅助依据[3]。

笔者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对12个蛹虫草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蛹虫草菌种管理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与培养基供试的12个蛹虫草菌株采用组织分离获得,编号为C1~C12。

固体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琼脂20g,蛋白胨10g,水1000mL。

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维生素B110mg,蛋白胨3g,牛肉膏5g,水1000mL。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每瓶装40g小麦,加入营养液60mL。

1.2试验方法1.2.1菌丝培养特性试验用直径6mm打孔器取活化后的菌种块接种于直径9cm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置于培养箱内(23±1)℃避光培养。

观察菌丝长势以及菌丝转色后的颜色,并计算菌丝平均生长速度[4]。

菌丝平均长速(mm/d)=[(菌落直径-6)÷2]÷培养时间1.2.2收集菌丝将活化后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20mm×200mm的试管中,每个菌株8支,置于(23±1)℃培养箱内,避光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后将菌丝慢慢刮下,注意菌丝不带有培养基,以免影响后期的试验数据。

每个菌株取0.5g菌丝,-20℃冰冻24h后备用[5]。

1.2.3同工酶电泳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将收集的菌丝放入液氮中研磨,并加入0.5mL的提取液,研磨后将样品收集于1.5mL离心管中,14938×g 离心20min,取上清液。

北虫草的栽培技术

北虫草的栽培技术

北虫草大棚的栽培技术[内部资料] --中科院2009科研北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

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虫草属。

是昆虫的蛹感染虫草菌后形成的虫与菌的复合体。

北虫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沃土中。

其营养与天然野生冬虫夏草有相似的医疗和保健功效,是一味名贵的药用真菌。

研究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他们根据野生虫草生长基本条件原理,坚持实践,反复试验,引进北虫草菌种进行组织分离,驯化、筛选,复壮,运用高科技液体育种技术,采用蚕蛹粉、马令薯浸出液、葡萄糖、蛋白胨、米饭,小麦,高粱等培养基配方,进行母种培养基;液体原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等制作;并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冷却,无杂菌接种,一系列精细管理流程技术措施后,一年内基地种植了一百多万瓶北虫草,长势良好,预计产干品可达3000余公斤。

产品已送往省医学科学院质量检测,各种药物营养成份含量指数达到野生虫草基本相同。

其中虫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的含量高于野生虫草50-100%。

北虫草的生长基本条件主要是营养、空气、温度、水份、湿度、光线、PH值等七大因素。

①营养:就选用碳源、氮源材料,还需矿物质元素适量配制。

②空气:在营养生长阶段适当控制,但在生殖生长阶段需要通风量必须加大。

③温度:属中低温恒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阶段,15-28℃之间,最适宜栽培温度16-20℃。

高于35℃死亡,低于8℃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阶段8-25℃,最适宜18-22℃。

④水份:培养基含水量掌握在1:1.7之间,是产量和各种物质含量的最佳比例。

⑤湿度:发菌阶段,室内控制在65%左右。

子实体阶段,室内控制在85-92%之间。

⑥光线:发菌阶段,无光线发菌快,子实体萌发生长阶段,要有散光照射每天补光16h,无光线或太暗光线,是只长气生菌丝、不长子实体,或长出小量子实体无力及畸形。

⑦PH 值:培养基呈偏酸较适宜,一般的PH值选配为6.5较好。

北虫草的栽培技术工艺流程操作:一、精选原材料1、母种培养基选料:琼脂要无杂质,银白色干燥的。

冬虫夏草及其发酵菌丝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及其发酵菌丝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此外, 从 冬虫 夏 草人 工 菌丝 体 中提 取 的多 糖 EPSF 60 mg / kg 能显著地抑制 B16 细胞向 肝肺转 移, 抑制肝肺 Bcl-2 蛋白的表达; 从 WECS 中提取的 虫草 素 15 mg / kg 灌胃能抑制 小鼠 黑 素瘤 的瘤 块生 长, 抑 制率达 36% , 且未引起体质量下降 和全身 毒性; 冬虫 夏草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在 25 g/ L 时对人白 血病 HL-60 细胞即有极强 的细 胞毒 性, 能 抑 制其 增 殖, 在 200 g / L 时作用 HL-60 细胞 6~8 h 后, 能 引起 HL-60 细胞染色质浓缩, DNA 裂解, 具有典型 的细胞凋 亡表 现[ 13] 。后期 研究显 示, 虫草可诱 导乳腺癌 MCF-7 细 胞凋亡, 对 MCF-7 细胞具有增殖抑 制作用, 此作 用可 能通 过 调控 Bcl-2、Bax 基因 表 达 的 途 径达 成 [ 14] ; 冬 虫夏 草水提 取物呈浓 度依赖 性抑制慢 性低氧导 致的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 少细胞内 c-fos、c-jun 癌基因和核抗原的 表达、降低 S 期和 G2 /M 期细胞比例来实现的[ 15] 。
Key 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Ferment mycelia; Pharmacological effect
纪 要 上。 1943 年, Berkeley 鉴定了中国的冬虫夏草, 正 式定名 为: 中 国 虫 草 Sphaeri sienesis。1878 年由 Saccardo 归 为 虫 草 属 Cordyceps, 由 此, 冬虫夏草的研究在国外 引起重视, 中国虫草也开始 驰名于世[ 2] 。
中 图分 类号: R529. 3

北虫草液体菌种的制作

北虫草液体菌种的制作

北虫草液体菌种的制作孙艳霞;李威;戚爱华;车晓蕾;连丰【摘要】北虫草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与青海冬虫夏草同属于真菌门虫草属,有相似的药用和滋补功效.那么栽培者也就多了起来,液体菌种的质量决定栽培者的收益.文章对实验的过程及数据进行探究,以减少栽培的种植失败[1].【期刊名称】《南方农机》【年(卷),期】2018(049)010【总页数】1页(P109)【关键词】北虫草;液体菌种;制作【作者】孙艳霞;李威;戚爱华;车晓蕾;连丰【作者单位】辽宁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辽阳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辽阳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辽宁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1.21 固体培养基配制(母种培养基)配方:1L培养基配方:去皮土豆200g,琼脂25g,葡萄糖20g,大豆蛋白胨5g,无水硫酸镁2g,磷酸二氢钾3g。

配制方法:土豆切片,用1L蒸馏水煮至微熟,4层医用纱布过滤留汁;取土豆汁200mL溶解葡萄糖、大豆蛋白胨、无水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剩余土豆汁煮琼脂至溶化;将配方药品放到容器里搅匀,定容至980mL,用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培养基pH值至8;将培养基定容至1000 mL,未冷却前分装于90mm平皿、200mL三角瓶或试管中;126℃高压灭菌45min后移入接种室,冷却备用(试管培养基需灭菌后制成斜面)。

2 菌种获得(母种分离复壮)辽宁省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菌株001、002。

2.1 孢子头悬挂法无菌操作台上切取002鲜草孢子头,用小铁钩将孢子头固定于三角瓶培养基中的固体培养基上方约5cm位置处,19℃避光静置培养,待孢子落入培养基中萌发后,将单个孢子菌落分离至试管培养基,继续19℃避光静置培养,待菌丝萌发至满管后,给予光照使其转色完全后储存备用[2]。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的研究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的研究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的研究摘要: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

天然冬虫夏草的生长条件极其特殊,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掠夺式的采挖,导致冬虫夏草的野生资源日趋减少,药源紧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研究一直是中药资源保护、再生领域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人工繁育一、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菌种繁育一直是冬虫夏草人工培育产业化的关键,是实现冬虫夏草产业化的前提。

目前冬虫夏草菌种繁育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冬虫夏草有性繁育,通过采收成熟子实体,收集到子囊孢子,再通过微循环产孢获取分生孢子菌种用于蝙蝠蛾幼虫的侵染。

但此种方式成本较高、菌种纯度低,菌种侵染力不稳定,侵染率高时可达到90%以上,低的仅有30%,导致菌种制剂质量难于控制;二是通过采集野外的新鲜冬虫夏草进行组织分离、纯化后得到冬虫夏草菌株,将该菌株经过无性培养获得具有侵染力的分生孢子菌种。

此种方式具有成本低廉,菌株纯度高,分生孢子侵染力较稳定,便于菌种制剂制备等优势。

我国经多年研究已证明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hepiali)是冬虫夏草菌真正的无性型。

其最适培养温度为15~20℃,适宜pH值为5. 0~6. 0。

在固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下,中国被毛孢的次级菌丝可以形成分生孢子梗,其顶端膨胀分裂后形成分生孢子。

中国被毛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可产生无色和近黑色两种颜色的分生孢子,形态有肾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近球形等多种形态,大小为1.36~13.76μm×1.03~9.18μm。

中国被毛孢菌株不同菌株的产孢能力存在差异,比较了5株中国被毛孢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产孢率,无论固体培养还是液体培养,5株菌株的产孢率均存在差异,筛选出产孢率较高的中国被毛孢菌株7B和8B。

冬虫夏草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冬虫夏草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110005981.9(22)申请日 2021.01.05(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72)发明人 周桂灵 秦启联 张继红 张寰 孟茜 李苗苗 吴佩佩 王红托 李瑄 苗麟 郭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代理人 郭广迅(51)Int.Cl.A01G 18/40(2018.01)A01G 18/30(2018.01)(54)发明名称冬虫夏草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冬虫夏草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包括:1)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冬虫夏草鲜草并收集弹射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2)将步骤1)收集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洗涤后稀释得到子囊孢子稀释液;3)将适量步骤2)所述子囊孢子稀释液在水琼脂平板上涂布展开、培养并萌发形成菌丝团;4)挑取单个子囊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团转移至液体培养基继续培养,所述菌丝团在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产生一定数量芽生孢子后,接种至新的液体培养基或者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得到冬虫夏草菌。

本发明还提供了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植方法和液体培养基在分离培养冬虫夏草菌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冬虫夏草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具有分离周期短、效率高等显著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12772294 A 2021.05.11C N 112772294A1.一种冬虫夏草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冬虫夏草鲜草并收集弹射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2)将步骤1)收集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洗涤后稀释得到子囊孢子稀释液;3)将适量步骤2)所述子囊孢子稀释液在水琼脂平板上涂布展开、培养并萌发形成菌丝团;4)挑取单个子囊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团转移至液体培养基继续培养,所述菌丝团在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产生一定数量芽生孢子后,接种至新的液体培养基或者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得到冬虫夏草菌。

北冬虫夏草的研究发展现状

北冬虫夏草的研究发展现状
研制成药品 吉林东北虎药业有限公司已将北冬虫夏草作 为主要成分向国家卫生部申报了一类新药并获得 批准,商品名为欣科奇胶囊,作用为补肾益肺、抗
··
辽宁农业科学

衰老、调节睡眠等。这样,就为北冬虫夏草替代冬 虫夏草作为医药原料奠定了基础,而且,笔者认为 这方面也将是北冬虫夏草今后开发应用的一个主 要方向。
珍国医国药, ,( ): " [ ] 汤晓云 蛹草的研究进展[ ]基层中药杂志,, ( ):
" [ ] 赵余庆,于明,陈立君,等 冬虫夏草属真菌化学研究概况
[ ]中草药 ,( ): [ ] 刘民培 人工蛹虫草子实体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中国医药学报, ,( ): " [ ] 张传开,袁盛榕 冬虫夏草和中国拟青霉对细胞免疫功能
加工成保健品 据了解,目前已上市的北冬虫夏草保健品有, 虫草口服液、虫草补肾酒[ ]、虫草健康啤酒以及 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虫草胶囊等。另外,值得一 提的是,近几年,随着对北冬虫夏草的功效研究和 宣传不断深入,国外厂商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出口量不断增加。而且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近 年来都在加强对虫草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
作为食品直接食用 北冬虫夏草作为新型绿色保健食品,可炒菜、 炖鸡、炖鸭、煲汤、烫火锅、沏茶等,尤其是用虫草 煲汤在广东、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很受欢迎。目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昆虫研究所已研制出虫 草系列汤包,另外,成都金草公司将北冬虫夏草加 工成虫草雪莲、虫草芦荟和虫草竹荪汤等适合大 众消费的滋补菜系。
讨论
虽然北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在我国已获得 成功并进入产业化阶段,但产业化生产中仍存在 着一定的难题,突出的一点就是北冬虫夏草菌种 的退化问题,因为北冬虫夏草对生长基质及生态 环境与一般食用菌不同,而且长期采用无性繁殖 及多次转管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其母种基因容易 变异,表现为出草畸形甚至不出草,产量和质量都 不稳定,生物转化率较低,所以,必须研究和摸索 出一种有效地防止虫草菌种退化的方法,从而确 保北冬虫夏草产业化生产顺利进行。

蛹虫草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

蛹虫草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

蛹虫草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王月明;石杰;张正海;董艳;刘宇峰;刘玉【摘要】主要阐述了目前国内蛹虫草的主要研究进展、化学成分、分析检测方法、功能性质、开发现状及前景.【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3(004)007【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蛹虫草;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前景【作者】王月明;石杰;张正海;董艳;刘宇峰;刘玉【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35蛹草,又名蛹虫草,北虫草,北冬虫夏草。

国内于1958年在吉林省首次发现,经鉴定它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为同一属,故定名为蛹草itaris(L.)Link.。

河北、陕西、安徽、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亦有分布。

《新华本草纲要》称,蛹草“全草:味甘,性平。

有益肺肾,补精髓,止血化痰的功能”[1]。

2009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3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下可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近年来,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技术、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等已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蛹虫草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已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

1 栽培技术1.1 固体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将生理成熟的虫草菌接于固体培养基内(组成略),数天后隐约可见似蚕卵的团状物,即菌丝团。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丝团可陆续成批地出现百余个。

菌丝团经过1~2 d的培养,逐渐膨大似芝麻粒的绒球状。

菌丝团颜色一般同其着生处菌丝体颜色一致,呈橙黄、橙红色。

冬虫夏草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林思默冬虫夏草是真菌寄生在昆虫尸体内之后形成的干燥复合体。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冬虫夏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对于免疫调节存在双向作用。

虫草各提取物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已被广泛研究。

本文现对于近年来冬虫夏草提取物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虫草及其人工制剂的发展进行展望。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C.sinensis)是一种野生植物性药材,来源于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体上的一类麦角菌系真菌与幼虫遗体组成的复合式植物体。

其"虫"是指虫草类蝙蝠蛾的幼虫尸体,“菌”是指麦角菌科虫草类真菌。

冬虫夏草最早记载于清朝吴氏医学专家撰写的《本草从新》,其中提及虫草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已劳嗽”的作用,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得到验证。

现代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恶性肿瘤、促进机体细胞损伤修复、抗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保护心肌及血管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护肝作用、调节呼吸系统功能、保护肾脏功能、调节血液系统功能和调节血脂的作用。

研究人员对冬虫夏草及其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多糖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类、脂类、麦角甾醇类、微量元素等。

在众多活性成分中,目前研究最多并且药理学功效最为显著的有虫草多糖、虫草素、麦角甾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对免疫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能够持续增强免疫力,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可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炎症、过敏疾病以及自身性免疫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1、粗提物研究人员使用多种体内药物诱导免疫抑制模型,对虫草粗提物对于免疫增进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我国研究人员对氢化可的松导致的免疫损伤动物模型使用了冬虫夏草提取物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冬虫夏草干预后免疫受损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得到改善。

Zhu等对新鲜蛹虫草以及干燥子实体对于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能力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均对于免疫抑制小鼠的体内外脾、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功能、IL-2、IFN-!水平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新鲜优于干燥的作用。

第五章-第三节-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研究概况

第五章-第三节-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研究概况

第五章冬虫夏草菌种分离与鉴定实录第三节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研究概况关键词:冬虫夏草菌种无性型蝙蝠蛾被毛孢姚一建 RAPD方法分析ITS 序列一、今天中国分离到的“冬虫夏草”菌种有22种学名之多从所有发表的关于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研究文章看来,还是在《菌物系统》22(1):161-176,2003 蒋毅姚一建发表的《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一文最为全面,据称已报道的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有22个学名,涉及13个属。

文中按国际植物命名法的规定,分为两类:合格发表的新种名称(6种)和不合格发表或作为异名的名称(9种);文中按作者的谨慎判断,又分为四类:不可能是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名称(3种)、可能不是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名称(2种)、与冬虫夏草的关系有待验证的名称(12种)、目前可以确认为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名称(6种)。

在菌种验证方法上,全世界公认的、最可靠的是按照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分离的菌株经过人工培养或接种昆虫后能够形成冬虫夏草有性型子实体,产生子囊孢子,才可以确定其是冬虫夏草的正确无性型。

(这是中国老祖宗的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虽然由于冬虫夏草子实体形成条件苛刻,但至今为止还是最可靠的、无可替代的办法。

不能因“冬虫夏草子实体形成条件苛刻”而盲目判断是否和真伪。

其实,冬虫夏草子实体形成条件并不苛刻,(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一节),《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提到“大量的无性型菌株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不形成有性子实体”,这是真的,主要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菌种。

笔者按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到的菌种能否在人工培养基上长出与冬虫夏草一样的子座、子囊孢子的菌种,作为确认是否是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的标准来分类,以上的22个种名也只能分为两类:一,能在人工培养基上长出与冬虫夏草一样的子座和子囊孢子的、可以确认为是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Cephalosporium sp. 头孢属新种,沈南英1983Cephalosporium dongchongxiacae冬虫夏草头孢菌,菌种同上,沈南英等自行命名,在1985年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为 85101971。

北冬虫夏草菌丝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

北冬虫夏草菌丝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
s o u r c e s . C/ N a n d p H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o p i f ma l C S o u r c e wa s ol S u b l e s t a r c h a n d t h e o p t i ma l C ou S r c e wa s y e st a p o wd e r .Th e b e s t C/ N Wa s 3 0: 1. Co r d y c e ps mi l i t a r i s c c o u l d g r o w i n t h e r a ng e o f p H4. 5 ~p H9. 0。b u t he t o p t i ma l Wa s b e t we e n p H7. 0一p H7. 5.
S t u d y o n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d i fe r e n t C a n d N s o u r c e s b y Co r d y c e ps mi l i t a r i s c
MA Gu o—l i 锄g , HA N Y u— j u n
9 . 0茵丝均 可 生长 , 但以p H 7 . 0~7 . 5生长 最为适 宜 。
关键 词 : 北冬 虫夏 草 ; 碳 源; 氮源; 碳氮比; p H 中图分类 号 : ¥ 5 6 7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8 9 9 6 ( 2 0 0 7 ) 0 2—, 韩 玉军 : 北冬 虫夏 草菌 丝对 不 同碳 氮源利 用 的研 究
l 1
人员掠夺式采挖冬虫夏草对草地生态和虫草资源的破坏造成 的不 良后果 , 开展此项研究可为今后人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Ap p l i e d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J i a n g x i Ac a d e my o f A g r i c u h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Na n e h a n g 3 3 0 2 0 0,Ch i n a ;
( 1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 江西 南 昌 3 3 0 2 0 0; 2 .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摘 要 : 试验结果表明 : 采 用组织分 离 +复壮的技 术手段 可明显提 高北冬 虫夏草 菌种 菌丝的 生长活 力, 复壮后 菌丝 日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i s s u e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S t r a i n Re j u v e n a t i o n o f C o r d y c e p s mi l i t a r i s
平均生长速 率达 2 . 6 5 m m / d , 液体培 养 7 d 后 净增 干物 质重 0 . 6 5 g ; 复壮后 菌种 的 出草性状得到 了明显改善 , 平均每瓶鲜子
实体 产 量 可 达 2 7 . 2 g 。
关键词 : 北 冬 虫夏 草 ; 组织分 离; 复壮 ; 菌种 中图 分 类 号 : ¥ 5 6 7 . 3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8 5 8 1 ( 2 0 1 3 ) 1 0— 0 1 2 4一O 2
2 .S i c h u a n A c a d e m y o f A t o m i c E n e r g y , C h e n g d u 6 1 0 0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m e a n s o f t i s s u e i s o l a t i o n p l u s s t r a i n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c o u l d o b v i —
HU Z h o n g—e ,Z HO NG Gu o—x i a n g ,S HEN Ai —x i ,Z HANG C h e n g ,
WE I Y u n— h u i ,C H E N Q i n g —l o n g , X I E S h e n g ,C H E N H a o
o u s l y s t r e n g t hc a p a c i t y o f t h e m y e e l i a o f C o r d y c e p s mi l i t a r i s .A t f e r t h e s t r a i n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 t h e d a i l y a v e r a g e r g o w t h r a t e
o f my c e I i u m c o u l d r e a c h 2 . 6 5 mm/ d,a n d i t s d r y ma t t e r w e i g h t h a d a n e t i n c r e a s e o f 0. 6 5 g a f t e r 7 d a y s ’l i q u i d c u l t u r e .A f t e r a p — p l y i n g t h e r e j ‘ u v e n a t i o n a p p r o a c h,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t r a i t s o f t h e s t r a i n w e r e ma r k e d l y i mp r o v e d ,a n d t h e a v e r a g e f r e s h w e i g h t o f t h e f r u i t i n g b o d y c o u l d r e a c h 2 7 . 5 g p e r b o t t l e .
江 西农 业 学 报
2 0 1 3 , 2 5 ( 1 0 ) : 1 2 4—1 2 5
A c t a A g r i c u h u r a e J i a n g x i
北 冬 虫夏 草 组 织分 离及 复 壮 菌 种 的试 验研 究
胡中 娥 , 钟国 祥 , 沈爱喜 , 张 诚 , 魏云辉 , 陈庆隆 , 谢 晟 , 陈 浩
Ke y w o r d s :C o r d y c e p s mi l i t a r i s ; T i s s u e i s o l a t i o n ;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S t r a i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