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述 伤寒视频加强版 1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1麻黄于方剂中的数学原则 (1)酸枣仁药性的探寻 (4)麻黄于方剂中的数学原则〔本文为JT叔叔投稿于香港《MM》杂志之旧文〕麻黄,所谓「标热本寒」之药也,其形中空如管,能从骨、从血脉中把阳气发出来驱散寒邪,能祛邪,但人会虚。
张仲景书中的药的走法,有「与皮表平行」的药,有「与皮表垂直」的药,代表性药味,例如麻黄是垂直皮表发汗的,柴胡是平行的(走少阳区),二药王不见王。
在柴胡剂中,枳实可用(平行),厚朴不同用(垂直);相反地,枳实不同麻黄剂一起用,厚朴与麻黄一起很好用。
用反了,枳、朴皆不得发挥其药效。
但,反面来说,张仲景也依此原理「制」麻黄。
麻黄和两类药物同用时,会受制而药性变得温和。
其一:阳明区块药,药性顺肌理而行,属平行药。
例如葛根、石膏、苍朮、白朮。
较没力的是葛根,例如葛根汤中有麻黄汉制三两,量和麻黄汤一样重,但葛根汤的发汗力仅得麻黄汤之半,于焉得知:葛根四两约可制麻黄三两其半,即一点五两。
葛根八麻黄三之比例时,可无发汗现象。
石膏、麻黄同用时,仲景麻杏甘石汤已示其例。
麻杏甘石汤服后不发汗,但仍可去邪,即石膏八两可制麻黄四两。
依此比例原则,越婢、大青龙,虽麻黄六两,但因石膏有鸡子大(约汉代六至八两),则麻黄之发汗力仅余三两,即同于麻黄汤。
朮类则今人研究:二倍于麻黄时,发汗力减半,四倍时全无汗力,而祛湿之效皆甚佳。
风湿患者临床,麻黄加朮汤,以此原则量其虚实作加减。
此其与阳明区药之相互作用其大概。
第二类:附子、细辛、地黄等直入少阴心肾之药,则不直接影响麻黄之发汗力,但会深化其发汗力。
另外,治寒饮而咳的小青龙汤,因有半夏,移肺中水入膀胱,故不成汗解而成尿解。
直用生半夏如《伤寒论》剂量(半升约如汉制四至六两),必尿解,解后人不虚。
因肺中寒饮之邪,尿解有路可去,汗解则属无理。
今用制半夏则需加倍。
今一般医师半夏则用量不足,故常使小青龙汤服后作汗解,乃至病人服后大虚,乃言此药续后不佳。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用药法:白术法,芍药法,石膏法和半夏法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用药法:白术法,芍药法,石膏法和半夏法用药法——白术法白术的基本配伍有七:术附法、麻术法、术桂法、枳术法、姜术法、苓术法、芎术法一、术附法1、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白术、桂枝),治“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或者“风虚头重悬,不知食味”,主要治症总结起来:一是疼痛,白术配附子,二是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汗出短气、恶风是桂枝证,兼小便不利,是桂术证,术附并走皮中,使风湿自内而化。
2、《伤寒杂病论》治风湿三法:一从上焦,用麻黄发表;二从中焦,用白术;三从下焦,用附子,气升水布,火降血下。
3、风湿关节疼痛大部分属于自身免疫病:甘草的甘酸有拟皮质激素作用,是个外源性的皮质激素;附子是内源性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剂,两药配合可以治疗很多的自身免疫疾病。
4、真武汤与附子汤:附子配白术,加茯苓、生姜、芍药,就成了真武汤。
芍药的作用,1)利尿;2)佐制附子;3)使茯苓有效成分溶出。
真武汤证其背(至阳穴)恶寒的,去生姜加人参,就成了附子汤。
5、甘草附子汤去桂枝姜、枣,就成了白术附子汤,治疗“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
桂枝配白术是《伤寒率》里典型的利水剂,风湿在表往往兼有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利的用桂枝,小便自利去桂枝。
小便自利,是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重要的辨别点。
因为“脉浮虚而涩”,所以用姜枣养气血;大便坚,用大剂量的白术通大便。
6、黄土汤是在白术附子汤的基础上去姜、枣,加黄土温中,加阿胶止血,加黄芩和地黄分别截断伟少阳、少阴,因为治疗的是消化道出血,所以不需要使用姜、枣。
二、麻术法1、麻黄加术汤与越婢加术汤甘草附子汤中附子治下焦,白术治中焦,桂枝治上焦,“汗出、短气、恶风”——有汗,无汗怎么治?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没有桂枝,重用了麻黄,以发表行水;加姜、枣增强发表的力量;加石膏清热、除烦。
《伤寒论》中有多处烦躁的加石膏,用石膏泻火除烦。
乌梅丸_圣济总录卷一四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乌梅丸_圣济总录卷一四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乌梅丸_圣济总录卷一四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3)1.1.组成:乌梅20个(醋煮,去核),白矾2两(飞过),诃黎勒11个(炮过,去核)。
(3)1.2.功效:泻血。
(3)1.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4)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2.相似度67%:乌梅饮 (4)2.1.组成:乌梅2-7枚(并子捶碎),菝葜(捶碎)1两半,白矾(生用)1两。
42.2.原方对照:乌梅20个(醋煮,去核),白矾2两(飞过),诃黎勒11个(炮过,去核)。
(4)2.3.加:菝葜 (4)2.4.减:诃黎勒 (4)2.5.功效:中风不语,口噤吐痰,颈项筋急。
(4)2.6.来源:《圣济总录》卷六。
(4)3.相似度67%:诃黎勒散 (4)3.1.组成:诃黎勒3分(煨,用皮),白矾1两(烧灰)。
(4)3.2.原方对照:乌梅20个(醋煮,去核),白矾2两(飞过),诃黎勒11个(炮过,去核)。
(4)3.3.减:乌梅 (4)3.4.功效:老人久泻不止。
(4)3.5.来源:《圣惠》卷五十九。
(4)4.相似度50%:紫金散 (4)4.1.组成:天南星(去皮脐)半两,甘草(细锉)半两,白矾半两,乌梅(取肉)1两。
(5)4.2.原方对照:乌梅20个(醋煮,去核),白矾2两(飞过),诃黎勒11个(炮过,去核)。
(5)4.3.加:天南星、甘草 (5)4.4.减:诃黎勒 (5)4.5.功效:一切痰嗽,昼夜不得眠睡。
(5)4.6.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5)5.相似度50%:附子丸 (5)5.1.组成: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诃黎勒1分(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白矾3分(烧令汁尽)。
(5)5.2.原方对照:乌梅20个(醋煮,去核),白矾2两(飞过),诃黎勒11个(炮过,去核)。
(5)5.3.加:附子、甘草 (5)5.4.减:乌梅 (5)5.5.功效:小儿洞泄。
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辩脉法第一》
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目录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2)第一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 (2)第二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2,3,4) (5)第三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5,6,7,8,9) (13)第四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0,11,12,13,14)(20080104) (22)第五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5,16,17)(20080110) (26)第六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8,19,20)(20080117) (31)第七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21,22,23)(20080124) (38)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50)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第一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前言在中医两千年的发展史中,伤寒学派是非常重要的学派之一,之中又有不少小的流派,他们虽然都源于伤寒论,但是对《伤寒论》也有些不同的看法。
后世医家在注释伤寒形成伤寒不同派别的过程中,也丰富了伤寒的内容。
只要是伤害学派的,不管他们如何解读伤寒,他们都源于伤寒,他们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他们所理解伤寒的侧重面不同,临床中见到的病人不同,决定了他们既统一又有分歧。
《伤寒论》是东汉时期张仲景写的,限于当时的印刷及纸张不方便,都是在竹简上刻字,当时社会不稳定,处在动荡的战争时期,故成书后很长的时期都没有得到广泛流传,一直等到西晋时期,王叔和将散失的伤寒收集整理编纂,使后世得以见到《伤寒》的书,至于书的真伪我们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流传下来的书中去学习、去理解、去悟、去体会。
王叔合在编纂《伤寒》的过程中提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也就是说他从脉证方治入手,即从病证脉并治着手。
犀角汤_名家方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犀角汤_名家方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犀角汤_名家方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5)1.1.组成:犀角6分,芍药7分,芎䓖5分,生地黄8分。
(5)1.2.功效:妊娠口中热,生疮者。
(5)1.3.来源:《名家方选》。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75%:犀角地黄汤 (5)2.1.组成:生地黄(净)4两,犀角半两,牡丹皮半两,芍药半两。
(5)2.2.原方对照:犀角6分,芍药7分,芎䓖5分,生地黄8分。
(5)2.3.加:牡丹皮 (5)2.4.减:芎䓖 (5)2.5.功效:血证,心忪语短,眩冒迷忘。
(5)2.6.来源:《直指》卷八。
(5)3.相似度50%:郁李根汤 (5)3.1.组成:郁李根5两,芎䓖2两,细辛2两,生地黄4两。
(5)3.2.原方对照:犀角6分,芍药7分,芎䓖5分,生地黄8分。
(5)3.3.加:郁李根、细辛 (5)3.4.减:犀角、芍药 (5)3.5.功效:齿牙风,挺出疼痛。
(5)3.6.来源:《外台》卷二十二引《广济方》。
(5)4.相似度50%:五龙汤 (6)4.1.组成:黄连3钱,紫草茸3钱,芍药3钱,生地黄9钱。
(6)4.2.原方对照:犀角6分,芍药7分,芎䓖5分,生地黄8分。
(6)4.3.加:黄连、紫草茸 (6)4.4.减:犀角、芎䓖 (6)4.5.功效:痘毒紧辏心肝二经,痘一见形,似蚊蚤咬者,名曰犯君痘。
(6)4.6.来源:《准绳_幼科》卷四。
(6)5.相似度50%:芍药散 (6)5.1.组成:芍药1两,当归(切,焙)1两,芎䓖1两,干姜(炮)半两。
(6)5.2.原方对照:犀角6分,芍药7分,芎䓖5分,生地黄8分。
(6)5.3.加:当归、干姜 (6)5.4.减:犀角、生地黄 (6)5.5.功效:室女月水来,腹痛。
(6)5.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6)6.相似度50%:芍药散 (6)6.1.组成:芍药1分,芎䓖1分,(庶虫)虫(炙令焦)1分。
吴门医述之伤寒概论(完整版)作者:吴雄志教授
吴门医述之伤寒概论(完整版)作者:吴雄志教授1、如何学习中医?从我的体会来讲,学中医需要两个比较重要的东西。
第一是根基,就象人要有骨头。
它的根基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是四部经典,或者说五部经典,《内经》、《伤寒》、《金匮》和《温病》,还可以算上《神农本草经》,甚至包括《难经》。
这六部书里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伤寒杂病论》,它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当然除了骨头、根基之外,还要有肉,还要有丰富的东西。
这个肉是什么呢?我们要去浏览各家,我的体会是各家的书当小说看吧!放在枕头上有兴趣就翻翻。
一共是八千种(有的一种是几册),我看了不到一千种的样子。
在此基础上还要什么?要有血,就是我们讲要有灵性。
学中医主要是靠的悟性,学3年和学30年我个人认为区别不是非常的大。
你看大医家李东垣学医三年,终成大家。
所以我觉得学中医要有骨有肉有血,就是有根基、有知识面,还要有悟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根基加悟性。
所以我建议大家专门去研究伤寒杂病论,结合自己的悟性,在短期之内,就能够去理解中医最精髓的东西。
学习伤寒杂病论之前,我们首先要讲怎么去看待伤寒杂病论。
我个人认为看待伤寒杂病论,需要正确的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在过去两千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中医的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去看待伤寒杂病论。
2、中医的历史与演变中医主要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就是先秦和汉唐,这是中医的第一个阶段。
先秦和汉唐最代表性的成绩就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奠定了中医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基础。
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中医就走入了第二个阶段,一直到元明清各家学说的形成。
各家学说实际上大家会有很多的看法,回来我们讲医门一统去探讨它。
第三个阶段就是中医面临重大挑战的阶段。
从民国到现在,中医科学不科学,中医能不能生存下去,都受到很多质疑。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去看待《伤寒杂病论》,去思考它更根本的一些问题。
上古真人老师讲座系列
上古真人老师讲座系列2008-11-23上古真人讲----中医思维问:大肠和小肠主津液,与膀胱司气化生津液有什么不同?答:膀胱司气化这与肾有关系。
中医理论在人体上的应用有不同的位置。
比如在躯干上,把躯干比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也叫四时,是这种理论的应用。
那么人体的四肢呢,它应用的是太极理论,太极理论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然后四象生八卦,是这么一个概念。
就是它应用的理论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十二经脉里的阴经,我们用水来代替,实际上自然界中的水呢是往下流的。
阳经我们用火来代替,那么自然界中的火是往上生的,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
在人体上十二经脉的走向是不一样的,阴经往上走,我们把双手举起来,阴经在里面,在四肢的内侧,阴经是往上走行的;阳经在身体外侧,它是往下走行的。
换句话说,在人体上,阴不是自然属性,不象自然的水往下流,而是逆着往上行走。
阳经也不是自然属性,火不是往上升是往下走行的,这叫做阴阳相交。
五脏六腑上用的是四时的理论,九宫、八风、四时、五行。
四时:春、夏、秋、冬。
我给大家简单说一下这个基本概念。
把躯干分成三部分,怎么分格呢?你站在一个镜子前,你把手自然下垂,肘关节对应的就是中焦;这个上臂,就对应的上焦,就是对应的心肺;这个下焦就是下臂对应的那个位置:肝肾;中焦其实就是三焦和这个脾。
但三焦里面还具体再分,分成上焦、中焦、下焦。
就是有大的上中下,还有小的上中下。
你先把位置确定准了。
那么上焦,也就是上臂水平面对应的呢就是心肺。
心为夏,四季里面的春夏秋冬里面的夏,也叫太阳。
黄帝内经对心来讲的是太阳;那么肺呢是阳明,对应的是秋。
也就是夏秋在上焦。
春(肝)为厥阴,肾为少阴;那么厥阴少阴,也就是肝肾在下焦。
中焦就是三焦和脾,脾就是太阴。
太阳阳明在上焦,厥阴少阴在下焦,这个少阳太阴,三焦也叫少阳啊,少阳太阴在中焦,这个位置先确定了。
那么膀胱的气化,膀胱以脏腑来说的话,是肾腑,也就是少阴之腑。
这个气化生津液与少阴有关系。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吴述教授在书中强调了《伤寒杂病论》的传承与发展。他认为,随着现代医 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学也必须不断创新和进步。因此,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伤寒 杂病论》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挖掘和整理古代 医籍、推动中医药学的国际化发展等。这些建议对于推动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理论体系方面,《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书 中指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将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的 病因、病机、证候等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同时,书中还对“六经辨证”
内容摘要
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清晰、明了的理解。 在临床应用方面,《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对《伤寒杂病论》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书 中通过对大量临床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张仲景在临床治疗中的独特方法和技巧。同时,书 中还对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具体、实用的指导。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还对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学术贡献和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价。书 中指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医家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书中还对张仲景在中医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读者提 供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是一本深入探讨和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学术著作。该书通过对张仲景 的经典之作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中医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理论指导。
吴述教授在书中首先肯定了《伤寒杂病论》的历史地位,认为这部经典著作 不仅是中医药学的基石,更是中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他指出,《伤寒杂病论》不 仅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指导, 对于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分钟教你背《伤寒》第二弹正安
2分钟教你背《伤寒》第二弹正安
2分钟教你背《伤寒》第二弹│正安
2016-04-24
正安聚友会还记得上次说唱的《伤寒》吗?还记得抱着吉它的小源吗?精心酝酿一周后,小源同学精心奉献上第二版《伤寒论》,大家一起学起来吧!
「伤寒论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上期精彩回顾」《伤寒论》第一辑回顾2分钟熟记伤寒,你也能做到|视频伤寒说唱版一发出,咱们就收到了大家来自四面八方的反馈。
嗯,看出来了,大家想好好学中医的心都是真真哒!在收到大家的鼓励后,咱们的同事小源每天抓耳挠腮想着如何更新下一版。
既要选曲子,还要曲子能尽量与歌词搭上,高度烧脑有木有!在此也希望大家
多多献上意见,给小源开脑洞,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把想对小源说的话写下来告诉我们吧!「特别剧透」上期录制地点:深圳正安文化太极教室本期录制地点:深圳正安文化书法教室咱们学院是不是很有范呀
欢迎大家来参观
说不定能碰到咱们《伤寒论》的录制现场哦!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应用六经辨证与伏邪理论治疗“反复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一例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23,Vol.16,No.71439 【编者按】 2022年11月27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㊁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委会承办的第六届 中医特色疑难病例讨论会”成功举办㊂ 中医特色疑难病例讨论会”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学者论坛的主要内容,旨在强化中医临床诊疗思维,为青年医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形式为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中医特色显著㊁疗效突出的典型诊疗案例,经层层筛选,遴选出数个优秀作品,由作者结合其诊疗思路与体会,在论坛上做主旨报告,随后逐一由中医界知名的临床专家进行现场点评㊂该论坛每届均取得很好的业界反响和品牌效应,也得到了‘环球中医药“杂志社的大力支持,特别开辟出 特色病例析评”栏目,从本次病例讨论会中筛选优秀病例㊁组织成文以飨读者㊂栏目文章由病例介绍㊁作者析评㊁专家点评三部分组成㊂本次病例讨论会由韩振蕴教授及其团队统筹策划,韩振蕴㊁曹克刚教授共同主持,特别鸣谢内科分会主委高颖教授和秘书长常静玲教授的大力支持,尤其感谢姜良铎㊁张声生㊁陈志刚㊁赵进喜4位教授的精彩现场点评㊂㊃特色病例析评㊃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2⁃2⁃4097)作者单位: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辛喜艳),血液科(董菲);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牛永宁)作者简介:辛喜艳(1982-),博士,副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内科疑难杂病㊂E⁃mail:xinxiyan198234@应用六经辨证与伏邪理论治疗 反复发热㊁皮疹㊁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一例辛喜艳 董菲 牛永宁【摘要】 该病例以 反复发热5周”为主诉,同时伴有皮疹和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西医诊断为反复发热㊁皮疹㊁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中医辨病属外感发热范畴㊂先后应用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㊂笔者应用六经辨证,结合伏邪理论,总以 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为诊治思路,初期急则治标,和少阳半表半里㊁清阳明经腑之热;中期防止伏邪,托清结合,温清结合,补清结合;后期余邪已清,邪气伤正所致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则以补气填精为主㊂治疗全程灵活应用小柴胡汤㊁白虎汤㊁五味消毒饮㊁升麻鳖甲汤,取得满意效果㊂希望通过该病例的介绍,能够启迪读者中医思维,对六经辨证体系㊁伏邪理论在疑难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㊂【关键词】 反复发热; 淋巴结肿大; 六经辨证; 伏邪理论; 分期论治【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7.0311摇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2016年6月17日初诊㊂主诉:反复发热5周㊂患者5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头痛㊁恶寒㊁乏力㊁咽痛㊂3周前就诊于外院门诊,考虑 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不明显,使用过程中出现四肢风团样皮疹,考虑过敏性皮疹,改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皮疹好转,仍有发热㊂2016年5月22日就诊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感染科门诊,血常规:白细胞12.2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2%,血红蛋白108g /L,快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9U /L,快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9U /L,降钙素原测定0.275ng /mL,予莫西沙星抗感染及保肝治疗㊂为求系统诊治,2016年5月24日收入北京某三甲医院感染科病房,入院诊断:发热原因待查㊂入院后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见异形淋巴细胞㊂骨髓穿刺:粒系偏高总占71%;部分粒可见中毒颗粒;红系偏低总占11%;可见2%分类不明确(反应性?淋巴瘤?)㊂浅表淋巴结B 超:双颈部㊁腹股沟㊁腋窝多发淋巴结,与前相比有增大,且结构不清㊁血流丰富,考虑非反应性改变㊂PET-CT:多发淋巴结肿大,脾大,代谢不同程度增高,中轴骨代谢不均匀增高㊂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和腹股沟淋巴结全取活检未见明确淋巴瘤改变㊂住院期间仍表现为反复发热病程,最高体温41℃,伴有全身皮疹㊁淋巴结肿大,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治疗12天疗效不佳㊂2022年6月15日诊断为 反复发热㊁皮疹㊁淋巴结肿大㊁淋巴瘤可能性大”㊂2016年6月17日中医科一诊:反复发热5周,下午及夜间热甚,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头面及全身皮肤红色斑疹,颜面水肿,偶有恶心,纳差,大便不畅,小便调㊂舌体胖大,齿痕舌,舌尖红,有芒刺,苔黄腻,脉滑㊂中医诊断:外感发热;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合病,兼太阴脾虚夹湿;治法:和解少阳,清泄阳明,兼补太阴㊂处方:小柴胡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柴胡25g㊁清半夏12g㊁生甘草9g㊁黄芩10g㊁桑叶10g㊁金银花1440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30g㊁野菊花15g㊁蒲公英30g㊁地丁20g㊁虎杖20g㊁枳实9g㊁厚朴9g㊁生石膏30g先煎㊁木香9g㊁焦三仙各20g㊁苍术6g㊁炒白术15g㊁大枣6g㊂代煎,5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㊂2016年6月21日中医科二诊:患者诉服首剂当天夜间全身汗出,次日体温下降,头面及全身皮疹消退,颜面浮肿消失,自6月18日之后体温波动在36.5~37.2℃,肿大的淋巴结较前变小㊂恶心㊁纳差较前好转,二便调㊂舌淡胖,苔薄黄腻,脉滑㊂目前体温基本正常,热邪已去,去石膏㊂仍有苔薄黄腻,脉滑,余邪未清,前方加升麻鳖甲汤以托邪外出㊂处方如下:柴胡25g㊁清半夏12g㊁生甘草10g㊁黄芩10g㊁大枣10g㊁金银花30g㊁野菊花15g㊁蒲公英30g㊁地丁20g㊁虎杖20g㊁木香9g㊁焦三仙各30g㊁枳实9g㊁厚朴9g㊁麸炒白术15g㊁麸炒苍术6g㊁桑叶10g㊁升麻10g㊁醋鳖甲20g先煎㊁丹皮9g㊁生薏米45g㊁郁金20g㊁当归12g㊁牡蛎30g先煎㊂代煎,5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㊂2016年6月27日中医科三诊:体温正常,口干口渴,纳可,睡眠佳,二便调㊂查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㊂舌淡胖,质润,苔根部黄腻,脉沉缓㊂热邪已去,脾虚湿盛,柴胡减量为15g,加肉桂6g温振阳气,加泽泻10g加强生薏米利水渗湿作用㊂代煎,7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㊂2016年7月1日出院,中医科门诊定期随诊,予以六味地黄丸调理,随访至今,未再发病㊂2 作者析评本案患者病情复杂,以反复发热㊁皮疹㊁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并可见异形淋巴细胞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但骨髓涂片㊁流式细胞学及活检未见肿瘤性改变,不能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㊂两次淋巴结活检病理均未见淋巴瘤样病变,基因层面对T㊁B淋巴瘤克隆性基因进行PCR重排检测均为阴性,因此不能明确诊断为肿瘤性改变,且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㊂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中常见的棘手问题,病因复杂,即便经过系统全面的检查,仍有大约10%~50%的患者最终无法明确病因[1]㊂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显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以感染性疾病最多见,为47.81%,其次为结缔组织病20.07%㊁肿瘤性疾病10.22%[2],但部分病例经过抗感染治疗仍不能获得满意疗效㊂中医对发热类疾病有独特的辨治体系,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㊂‘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体系是治疗外感发热最常用的辨证方法,结合卫气营血辨证㊁三焦辨证,灵活选方用药,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往往能另辟蹊径,临床中亦有报道[3]㊂该病案属外感发热范畴,但伴有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诊治思路更值得仔细斟酌㊂2.1 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法用和解少阳㊁清泄阳明㊁兼补太阴㊂笔者以六经辨证为主要辨治思路,结合卫气营血辨证及病证结合的思想㊂该病例发病之初表现为发热伴有恶寒㊁头痛㊁咽痛的太阳表证,至中医科就诊时则已反复发热5周,无明显太阳表证,疾病已由表入里,既有反复发热㊁恶心㊁纳差的少阳证,又有高热㊁舌尖芒刺㊁苔黄腻㊁大便不畅的阳明证㊂邪热入里与内蕴之痰湿互结,经脉阻遏,故见淋巴结肿大㊂又有舌体胖大有齿痕之太阴脾虚夹湿之象㊂全身斑疹为邪热入厥阴营血,灼伤血络所致㊂六经辨证总属少阳不和,阳明热盛,太阴脾虚㊂一诊在选方用药上,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桑叶疏散风热;生石膏清泄阳明在经之热邪,枳实㊁厚朴辛开苦降温通,调畅气机,消痞满,通大便;五味消毒饮加虎杖清热解毒散结㊁气血同清㊁利湿消肿;焦三仙㊁木香健运脾胃,苍术燥湿健脾,炒白术㊁大枣健脾益气,共治太阴脾虚夹湿,又防寒凉药物损伤正气㊂2.2 去邪务尽:法用清透伏邪㊂一诊后体温基本正常,斑疹消退,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㊂但考虑患者表现为反复发热病程,二诊时仍见苔黄而薄腻,脉滑,提示湿热蕴伏,病情极易反复,余邪未尽,易形成伏邪,更难治愈㊂加升麻鳖甲汤清透伏邪,以托邪外出㊂伏邪理论始于‘黄帝内经“,如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虽未明确提出伏邪概念,后世普遍认为是伏邪理论的起源[4]㊂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伏气学说㊂晋代王叔和在其整理的‘伤寒论㊃伤寒例“中第一次详细论述了伏邪理论,提出了伏邪化温[5]㊂至明清时期,对于伏邪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㊂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专立 春温”节,指出春温由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而致㊂后世诸多医家亦喜用伏邪思想辨治各种疑难疾病所致发热[6-8]㊂现代医家吴雄志先生结合现代医学对伏邪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发挥,并著有‘吴述温病研究㊃伏邪“[9],详尽讲解了影响伏邪发作的因素㊁伏邪传变特征和伏邪致病特点㊂吴雄志提出正气不足,正邪不争,感而不发,伏于阴(营血)分,一段时间后由于新感引动伏邪或季节因素而发作,分为急性发作期和迁延缓解期㊂他对发作期与缓解期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说明,提出六气皆可伏邪,伏邪易从火化,伏于三阴,转出三阳,慢性感染性疾病㊁过敏性疾病㊁免疫相关疾病㊁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从伏邪论治㊂升麻鳖甲汤首载于‘金匮要略“卷上,治疗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㊂后世医家认为该方是针对时疫而设,‘古方选注“注解: 升麻入阳明㊁太阴二经,升清逐秽,辟百邪,解百毒,统治温疠阴阳二病,鳖甲守护营神,当归通络中之血,甘草解络中之毒,蜀椒㊁雄黄猛烈之品,攻毒透表,不乱其神明㊂”该病例去原方雄黄㊁蜀椒,主以升麻托邪外出,其余所加药物以郁金㊁丹皮助黄芩清少阳之邪,解气分之毒,凉血分之热,加生薏米健脾化湿,牡蛎助鳖甲软坚散结㊂综合各家对伏邪理论的论述,该病例在病势缓解之后,主要治疗思路在于托邪外出,防止余热缠绵㊁反复发热,防止余邪潜伏,造成疾病慢性化㊂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412.3 善后务细:法用补气填精临床治疗外感热病初期急则治标,解太阳之表㊁和少阳半表半里㊁清阳明经腑之热,中期防止伏邪需托清结合,温清结合,补清结合;后期余邪已清,因邪气伤正㊁攻伐太过等引发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㊁气血阴阳亏虚,则以补气填精为主㊂叶天士‘温热论“讲 炉烟虽熄,灰中有火”,所以二诊时虽病势已缓,仍不宜用温药㊁补药,防止疾病复燃㊂三诊时随着热退疹消,阳气不足,水湿内蕴之象逐渐显现,加之患者自发病之初即有太阴脾虚,此时应加大温阳化湿作用㊂肉桂具有助阳之功,既可振奋阳气,阳气渐复,则水湿自化,又能防止寒凉药物损伤脾胃㊂出院后随诊时余邪已清,病变渐趋恢复阶段,故予地黄丸类中药补肾填精,精气充盛,则卫外固密,不易感受外邪㊂综上,‘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体系是治疗外感发热最常用的辨证方法,外感病初期为太阳表证,此时是治疗的关键阶段㊂若治疗准确及时则能截断病情进展,疾病易愈;若初期㊁前期治疗不及时或因病邪传变迅速,则可使病邪入里,病位广泛,实则易由太阳病传为少阳病㊁阳明病,虚则可发展为太阴病㊁少阴病㊁厥阴病㊂病在少阳时可表里传变,内陷厥阴营血㊂同时,若治疗不彻底,余邪潜伏,则可发展为伏邪,疾病迁延不愈㊁反复发作㊂临床治疗时,应谨守病机,方随证转,正如吴鞠通先生在‘温病条辨㊃杂说㊃治病法论“中所述: 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㊂”希望对此病例的介绍,能够启迪读者中医思维,对六经辨证体系㊁伏邪理论在疑难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㊂3 专家点评张声生教授:本病案很好地呈现了应用六经辨证体系和伏邪理论治愈不明原因发热㊁可疑淋巴瘤的过程,辨证准确,疗效确切,为中医药在不明原因发热,尤其是在感染科㊁血液科疑难病例诊治中的应用做了很好的示范㊂建议:该病例可在一诊时即加用赤芍㊁丹皮等清透血分之热药物,可能治疗效果更佳㊂参考文献[1] Kabapy A F,Kotkat A M,Shatat H Z,et al.Clinico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 an Egyptian setting:a hospital-based study(2009-2010)[J].J Infect Dev Countries,2016,10(1):30⁃42.[2] 嵇玮嘉,颜学兵.不明原因发热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4):3681⁃3686. [3] 魏鹏辉,邓陈英,伍炳彩,等.国医大师伍炳彩从六经辨治湿热病证验案赏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3):1245⁃1247.[4] 狄舒男,桑希生,于淼,等.‘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7):1020⁃1021,1045. [5] 张晨晨,唐树杰.伏邪理论与运气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5):2597⁃2600.[6] 刘文礼,严季澜.孔光一教授辨治伏邪发热临证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0,27(2):94⁃95.[7] 周学平,冯哲,方樑,等.周仲瑛从湿热浊瘀论治风湿免疫病发热经验[J].中医杂志,2020,61(19):1688⁃1691. [8] 李慧,李达.李达从毒辨治血液肿瘤思路与临证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1086⁃1090.[9] 吴雄志.吴述温病研究㊃伏邪[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点评专家简介张声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全国脾胃病协作组长,国家中医脾胃病重点学科㊁重点专科㊁继续教育基地带头人㊂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㊁内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㊂(收稿日期:2023-02-03)(本文编辑:张楠)。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第五章平脉法知识点内容总结,请大家收好
原创 太湖中医学堂伤寒研究 2020-09-17 10:45:37平脉法1, 平脉法先出来药,以药定方。
2, 生生之气,少阴为本,厥阴为用。
3,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
脉沉、涩、弱、弦(微)、微,此名阴也。
4, 脉性定阴阳有三种情况,阴阳虚,阴阳结,阴阳搏。
5, 以脉位定阴阳虚,阴不足就发热,阳不足是阳虚,阳虚则恶寒。
6, 五行脉法,左手寸关尺,五行水生木,木生火,火降血下右手寸关尺,五行土生金,金生水,气升水布。
7, 寸脉过寸,气机上升,尺脉过尺,气机下陷。
8, 十二脉法,浮沉定表里(脉位),大细定虚实(脉形);长短定升降(脉体),弦软定阴阳(脉力);滑涩定气血(脉流)。
迟数定寒热(脉率)。
9, 血证脉法。
平脉辩证,以诀生死,吐血之脉,数大阳亢。
弦数肝旺,细数阴伤。
芤为失血,涩多血瘀,微细气虚。
左脉弦数,肝胆火实,右脉洪数,阳明火炽,平缓为应,浮大堪忧,上实下虚,出血不止,左寸脉盛,吐血频仍,吐血之脉,上循鱼际。
左关脉弦紧,吐血频不止。
沉小缓为应,浮洪数堪忧。
弦细数防其失音,沉细弱防其泄泻,脉弦苔净,风动人眩。
10, 肿瘤脉法:阴阳搏,诸积大法。
11, 真脏脉决,肝刃,心躁,肺散,脾漏,肾弹。
12, 脉学生物原理,查外知内。
13, 脉学物理原理就是血流动力学原理。
14, 九九制会:印堂、膻中、关元、风府、至阳、腰阳关、祖窍、阴维、龙宫九穴。
15, 左手脉法。
左寸定膻中穴,左尺定关元穴。
左脉阳虚脉,寸脉心阳虚是桂枝证,关脉肝阳虚是吴茱萸证,尺脉肾阳虚是附子证;左脉阴(血)虚脉,寸脉是阿胶证,关脉是白芍证,尺脉是地黄证;左脉火热脉,寸脉是黄连证,关脉是黄芩证,尺脉是黄柏证。
16, 右手脉法。
右手的寸、关、尺,分别定在三个穴位:风府、至阳和腰阳关。
左右手的区别在于什么?因为督脉长、任脉短。
17, 右手定气升水布的关键是什么?定气升的关键是长与短,定水布的关键是浮与沉,“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小菊花膏丸_银海精微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小菊花膏丸_银海精微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小菊花膏丸_银海精微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4)1.1.组成:黄连、枯黄芩、大黄、干菊花、羌活、苍术、荆芥、防风。
(5)1.2.功效:小儿风毒眼。
(5)1.3.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67%:三黄丸 (5)2.1.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
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
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
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5)2.2.原方对照:黄连、枯黄芩、大黄、干菊花、羌活、苍术、荆芥、防风。
.. 5 2.3.加:黄芩、黄芩、黄芩、黄芩 (5)2.4.减:枯黄芩、干菊花、羌活、苍术、荆芥、防风 (5)2.5.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
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
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5)2.6.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
(5)3.相似度62%:小菊花膏 (5)3.1.组成:黄连、黄芩、大黄、菊花、羌活、苍术(米泔浸)、荆芥穗、防风各等分。
(5)3.2.原方对照:黄连、枯黄芩、大黄、干菊花、羌活、苍术、荆芥、防风。
.. 5 3.3.加:黄芩、菊花、荆芥穗 (5)3.4.减:枯黄芩、干菊花、荆芥 (6)3.5.功效:小儿积毒眼患,赤肿眵泪疼痛,翳膜。
(6)3.6.来源:《活幼口议》卷二十。
(6)4.相似度50%:胜湿汤 (6)4.1.组成:羌活、苍术、防风、猪苓、泽泻、黄柏、黄连、甘草。
(6)4.2.原方对照:黄连、枯黄芩、大黄、干菊花、羌活、苍术、荆芥、防风。
.. 6 4.3.加:猪苓、泽泻、黄柏、甘草 (6)4.4.减:枯黄芩、大黄、干菊花、荆芥 (6)4.5.功效:风湿,夏月身重如山。
巴山夜语中医大讲堂: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8)甘草(下)(部分)
巴山夜语中医大讲堂: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8)甘草(下)(部分)讲《伤寒论》,我听到过三种版本:有的老师讲《伤寒论》,去抠条文,只有学中医的才听得懂;我还听过有的老师讲《伤寒论》,学中医的也听不懂;我想我们讲《伤寒论》,一定是学中医的能听得懂,学西医的也能听懂,我想这是我们的一个特色。
不光是学中医的能听懂,学西医的也能听懂,你不光要教会学中医的人员,还要教会学西医的人员。
至于学西医的听不懂,学中医的也听不懂的东西,我们不教。
昨天在天津,我们大家有几位,这个师友学生,我们聚在一起。
有一位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有的老师是学西医的,他们没有学过伤寒,怎么办?我知道这里有《伤寒论》的大家,像这个湖北的赵老师,他是师从这个胡老冯老,这个都是《伤寒论》的大的门派的大家了,还有我们的刘红梅刘老师,他们对古本伤寒,他们这一门派对《伤寒论》研究的也很深。
但是有的老师没有学过《伤寒论》,有的老师学西医的,怎么办?我们讨论者说起一个病案,我觉得这个病案,非常值得大家去思考,现在我们把它来说一下。
我们有位老师说,他治疗了一个很成功的病人,这个病治疗的确实很成功。
一个人怕冷,非常冷,夏天要穿大厚衣服,不能够见风,不能够见空调。
经过了三四年的治疗,夏天用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这类的处方,然后可以穿短袖了,非常成功!讲给西医听西医不认可。
西医说:他有啥病?你治好了他啥呀?他怕冷很有可能他就是个神经官能症,脑子有毛病啊!这个东西你治好了他啥?他啥毛病?这位老师查过他的激素水平,查过他的甲状腺素,查过他的皮质激素都是正常的。
皮质激素所谓正常,因为皮质激素有个昼夜节律,使得它的正常值范围很大。
至少这位老师讲都是正常的,跟西医解释,西医来说他根本没有治好什么病。
然后跟中医解释,皮肤科解释他也没有治好什么病,也不听他解释。
他说这怎么办呢,我是不是要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它呢?好,我现在讲这位老师的病例怎么处理。
我问了他第一个问题:有没有划痕症?有没有做过划痕实验?他说有的。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小柴胡汤1历代的柴胡剂,是从四逆散里变化出柴胡疏肝汤、逍遥散变化出其他方。
而小柴胡汤治的是少阳病,所以历代从不把它列入“保肝药”,少阳病跟肝脏没有太多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调肝保肝,跟这个实质的“肝脏”都不一定有太多的关系。
因为实质的肝,比如说,脂肪肝,用实脾散,实脾散里面并没有疏肝解郁的药,那是湿阻中焦;实脾散是真武汤底。
肝忙不过来、毒性都化解不掉,要帮它排毒、让它轻松点,可能用的是绿豆黄、蚬粉、半夏泻心汤,这里不一定有柴胡、芍药。
今天说的黄疸病,总有机会跟肝胆相关了吧?对不起,仲景把它分类到〈阳明篇〉,为什么?因为造成黄疸的肝胆病变,那是消化轴(阳明区)的事情,搭不到六经传变的“少阳病”。
所以,处理实质的肝时,很多的东西跟柴胡剂其实一点也搭不到,实质的肝,有另外的打法;柴胡剂所活跃的领域是另一个领域。
很难定义,因为,跟长辈在讨论少阳区块的时候,小朋友几乎讲什么都会被修理,比如说,少阳区块包含了胆跟三焦,我说“三焦是不是淋巴?”大人就会说:“不可以说是淋巴,因为很多病,证明它不是淋巴。
”因为少阳区块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块,定义它是不容易的事情。
说到肝的血分、气分跟柴胡证,还可以再加上神经疾患──就是柴胡龙骨牡蛎汤证中拆解出来的一大堆东西,容易被惊吓、恐慌,西医归类到神经的疾病,其实还是有可能从少阳区块去医。
首先来看,后代医家说的“疏肝解郁”,跟少阳区块有什么关系?足少阳是胆经;手少阳是三焦经。
要疏肝解郁,为什么不走厥阴肝经?因为直接走厥阴经的药,比如当归四逆汤,或者是古本的桂枝当归汤、乌梅丸,都是直接走厥阴经的药。
厥阴病有较多东西是关系到实际上的肝。
那少阳病呢?好像是胆经的区块、手少阳三焦的区块,当它运行得顺畅的时候,肝气就会比较通畅。
不过这一点不重要,因为要紧的是,要能够定义出仲景说的少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所谓的柴胡剂衍生出来的很多方子,或者说少阳病会那么关系到中国人说的“郁”这个字?少阳病的特征就是人很“郁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研究视频加强版2.0 伤寒概论一
一、伤寒三书:1、伤寒杂病论研究:六经五法,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
法,五法六经,大道至简,厚书读薄。
2、重订伤寒杂病论:金匮融入六经,重回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温病融入六经,并梳理后世各
家源流,最终整合中医理论,实现内外统一、寒温统一、古今一统。
(伤寒杂病论王叔和整理→变成伤寒论,金匮玉涵经(宋代发现)→金匮要略。
)
方和药(术),后世诸家融入伤寒,六经定百病,重建中医学术体系,不厌其烦,薄书读厚。
Eg:大剂量地黄治疗失眠(用地黄后饱胀不吃东西,防风促胃肠道蠕动,拮抗地黄的
副作用。
李东垣的升阳除湿来源于此挥发油,西医的输送药?,促进胃肠蠕动。
防风还是个
镇静药,例如玉珍散里白附子易中毒引起惊厥,用防风或防风加甘草煎水喝。
)出处:金匮要
略有防己地黄汤(偏寒,有桂枝或肉桂)和百合地黄汤(偏热)。
3、伤寒汇通:以伤寒为基础,分析疾病模型,探求中西一统。
理,六经本质,再把厚书读薄,返璞归真。
二、学习伤寒的理由:1、古法不治今病2、伤寒为万世法3、古今一统
伤寒论价值:搭建开放的疾病模型。
But,为何李东垣等人用伤寒而不提伤寒呢?
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甘温除大热,来源黄芪建中汤,重用甘草和黄芪。
长于治形质
黄芪建中汤(形体衰?面色薄,气虚所致热象,仅用黄芪、炙甘草两味),热证用温药,由伤寒的甘草干姜汤发展而来。
多伴消化道症状
提问:桂枝汤和建中汤的区别?后者加饴糖,倍芍药,重用甘草。
黄芪配甘草,两味药即可治疗气虚引起的热证。
三、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先秦:内经、难经。
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纳入汉代的思想。
难经,是否是扁鹊有疑惑。
奠定了中医的理和法。
两汉:伤寒、本经。
方和药。
唐宋:方剂。
金元明清:各家学说。
金元四大家形成,攻下,补土,滋阴,寒凉。
温补学派。
温病学派。
扶阳学派。
民国-至今:汇通。
形成了教学体系,办中医学院。
在学术思想上形成汇通的思想。
1840年迫不得已的汇通。
中医面临的困难1、传统在丢失:自新文化运动以后,除了汉字,所有传统文化都在丢失。
东方的象思维,例如汉字为象形文字,见字即见意唐诗即画卷,不懂文言文,读不懂古籍,故文化背景的缺失导致中医文化丢失。
2、不能融入现代:中医语言只能在中医范围内理解,很难被其他人理解。
四、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
诠释:互参。
Water,水,描述方法不一样,但描述结果一样。
同一个疾病不同角度,也可以诠释。
人只有一个,若中医西医都对,一定可以诠释。
融通:互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伪麻黄碱+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桂枝就有解热镇痛作用),即康泰克等药物。
又咳嗽加去咳片,杏仁有化痰止咳作用。
快速消炎,可加半片激素,泼尼松,甘草有
拟皮质作用。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即麻黄汤。
合璧:一统。
现在的西医特点是能快速得切入系统生物学体系中,2000年后西医对疾病认识发生重大转变。
Eg乳腺癌三型,根据雌?激素受体和后突的表达分出三型,根据分型做西医的治疗,像中医辩证论
治的思想。
今天的西医在基因水平上分型,进展最快的就是肿瘤学。
精准医学的第一个领域。
西医
由下而上切入,从细节到整体。
但是中医没有完成从整体到细节的转换,还在辨证论治的上端,没
有深入到细节。
Eg外科疮疡,肉桂厚朴,以皮治皮,why?凭什么?皮这么多,人皮狗皮不可以?新医学
总结:要做到中西一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中医一统。
五、如何统一中医学术体系?
寒温一统:统一伤寒与温病。
伤寒和温病都治外感病和内伤病,伤寒也有白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