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教学初中地理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教育论文【课题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共6篇)第一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切实实施。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投入教学改革。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成效不大,特别是生活化教学。
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
2.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1)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
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海陆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
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探究精神。
(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初中地理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
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如通过图案来记忆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如黑龙江省像一把斧头,四川省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
(3)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学习地理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
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
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一、注重学生参与,强调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
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新课程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研究,去主动获取地理知识,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去发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化教学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化。
地理这门学科涉及面广,内容繁杂,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加具体直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也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地调研和实地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地理环境和地理景观的认知需要学生亲自去实地考察和实地体验。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实地调研、户外探究等形式,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跨学科整合,提高综合素质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合性,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知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跨学科整合,如与历史、生物、政治等学科结合,开展跨学科综合实验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将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强调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跨学科整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这些创新和改革将有助于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地理人才。
希望中学地理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地理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论文2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论文2篇第一篇一、在新课改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地理课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
所以,地理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原则,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活动。
如实行地理角色扮演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新闻发布活动等,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二、地理教学中要有“情境”导入一直以来,地理教学普遍存有两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种是“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方式;另一种是“同学们,请把书翻到X页……”把地理教学变成了枯燥的文字教学。
这两种导入新课的方法,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
实际上,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学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这个知识时,我先让学生朗诵《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如,在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时,我为学生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导入新课,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学生通过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了解到我国是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知道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通过“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这句歌词中了解到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
这样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协助。
三、新课改地理教学过程要地图化“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是地理学科的一种独特语言,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有效方式。
如果地图使用得好,不但能够协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还能协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
不过,现在的学生学习地理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式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使用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
新课改下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地理教学探讨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中学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仍需不断探索,去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
这样,教学才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日臻完善,使中学地理教学更加走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明确特点要求;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和谐民主;利用资源;遵循原则随着新课程的进行,作为学校教师,学生都应具有新的策略。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我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总结,以及与同事们的交流,觉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进一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明确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和时教师的要求1、中学地理新教材的特点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知识框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新教材的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虽然有所削弱,但把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真正放在了地理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加强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
新教材注重:“学以致用”,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主要表现为:①选取了大量反映当代人地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
②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综合分析方法分析问题。
③增加了“活动”内容,具有鲜明的启发性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生的地理分析综合、运用等思维能力。
④增大阅读材料,增强教材的弹性,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符合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中学地理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
新教材在思想要求上贯穿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的思想,打破了过去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框框,着眼于通过加强教材的探究、思考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设计出“以引导为主---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探究式、以个案为主题---开放式、以任务为载体---项目式”等教学新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观。
旧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以“考试定终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加强了教材的探究性,许多问题的提出是开放的、多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出要关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论文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论文一、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实行灌输式教学时,学生在被动情况下往往采用模仿的思考方式,按照教师的思路来对问题实行分析,这就使他们在分析问题时不能灵活使用思维,防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不但要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量,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创新性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提升他们使用知识的综合水平。
在实行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升思维的活跃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问题实行深入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注重地图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存有大量的地图,这些地图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地图在地理课堂上的作用,让学生提升读图的水平,通过认真阅读地图,从中挖掘更多的地理信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对地理知识实行探究。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摆脱让学生实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通过地图的直观作用来让他们对地理知识实行理解,把地理理论知识和地图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地图时能有效提取有用的信息。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通过认真分析地图,能让学生建立对地域的初步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地图这个直观教具,并教给学生阅读地图的科学方法,使他们提升地理综合水平。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使用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对地理知识实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使用地理知识的水平。
(1)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地理知识。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想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快速地进入到对地理知识的探究中。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摘要:当前,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强健的态势向前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进一步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初中;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众所周知,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早已被列为了教育部师范司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在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是,由于当代中学生大多具备鲜明的个性,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这对我们地理教师们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理念来应对当下的新型教学,努力去培养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合格型人才。
一、研究意义当代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社会信息量充斥着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适应新事物的周期较短,获取信息的渠道广,信息量大。
例如中学生从报刊、电视、网络上获取有关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产生自己的想法。
因此,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符合中学地理学科自身特点,是地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有利于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地理教师自身的发展,为有效教学理论完善与发展提供经验依据,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期望通过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对中学地理课堂状况的调查研究,构建起适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并将新课改下的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地理新课程的目标深入落实到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中来,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并造就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因此,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
文献法: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以及网络杂志等学习大量的相关文章,进行改进与总结,初步构建新课改有效教学方法的框架。
新课标教学实践初中地理论文
新课标教学实践初中地理论文:一、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及特点在以往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占据了主要课堂时间,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能力训练的时间,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覆盖了大多数课堂,导致地理成为了一门只考验学生记忆力的乏味学科,忽略了地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空间性的学科,缺乏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枯燥难懂的课本讲授,显然不符合地理教育的初衷。
新课标的革新措施,强调了地理应用技能的培养及思维模式的引导。
具体的说,其独特之处有:第一,发展性;就是以学生对地理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为课程目标,以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学科使命,借助地理的实用技能服务学生的日常生活。
第二,换位性;新课标下的师生角色发生了本质的转换,教师不再是课堂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者与参与者,促进者与合作者,两者互教互学,教学成为了双向互动、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
第三,主动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地理学习气氛下,实现自主分析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再从中引导学生领会到掌握地理知识对其日后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激励手段,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新课标下地理教学的目标设置(一)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新课标地理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引导学生重视身边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体验通过地理学习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且对各类繁杂的地理问题能够通过自主检索,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地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与地震相关的紧急避险措施学习如何避震,并组织学生模拟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能,再就各地发生的地震灾害事件展开讨论,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其实离现实生活很近,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生命又是那么的渺小与脆弱。
(二)引导学生关心地理环境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提供了多种快速便捷的渠道。
初中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段,对新鲜事物、潮流资讯等十分敏感,却很少关心日常生活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全球关注的人口问题、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问题、贫困问题、饥饿问题等,或是更细一层的大气污染、臭氧破坏、土壤退化、酸雨肆虐、濒临物种、植被沙化、全球变暖等制约人类发展的环境问题,但这些都是地理学科涉及的重要领域。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作为新课改的一部分,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笔者旨在研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背景下,地理教育也要因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第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地理学科能够提供广泛的知识与技能培养。
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综合思考和跨学科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地理意识。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意识尤为重要。
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实践性,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制作模型、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理论脱离实际在一些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教师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与实际情境的联系。
缺乏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学生只是被动记忆而不是积极参与,缺乏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
由于缺乏实际应用,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无法真正体会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1.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
2. 课程理念改革2.1 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2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3 强化实践与探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观测、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能力。
2.4 培养全球观念和环保意识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性问题,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增强环保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3. 教学内容改革3.1 优化教材体系结合新时代背景,对现有地理教材进行修订,充实教材内容,使之更具时代感和实用性。
3.2 注重地域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引入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认知。
3.3 融入热点问题关注时事热点,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4 增加课外阅读推荐适合初中生的地理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来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 教学方法改革4.1 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地理学科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4.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3 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4 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评价体系改革5.1 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优选4篇)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12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 112356687989-0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初中地理论文范文参考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优化初中地理课堂之我见摘要: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特色,有效地融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方法 精品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方法一、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为了解决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方法很多,教师可采用幽默的语言去吸引学生,或是通过列举案例的方式等。
在吸引学生的众多方法中,情境法是一个理想的方法。
教师创造出一个情境,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采用地理知识对这些常见事物、现象做解释,让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这样课堂气氛立即变得活跃起来。
例如,在上地理课之前,教师可开展地理信息发布会,在课程结束之后,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地理学习小组,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属于情境创设。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地理论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外在推动力。
本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认为有效教学需要从激发兴趣、提高地理素养、解决乡土地理问题三个方面入手,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一、引言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所实施的教学行为为学生所吸收的情况,具体指学生在基础知识、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效果。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乏研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该把握和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概述初中地理课程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教师和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认为地理不纳入中考,因此教学得过且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目标。
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有自然景观、有人文景观、有地形地貌,这些大自然的奇观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地理内容的兴趣。
但是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初中生对地理知识没有兴趣,对上地理课有厌烦的情绪。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有些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二是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地理有效教学不在于向学生传递了多少的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的知识,并且可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应该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素养。
一是通过有效教学让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地理与地球的知识,学会观看地图、了解我国地理地貌的基本概况,可以熟练地运用各种符号来表示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在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教育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改革,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素养提供一些参考。
1. 课程改革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影响到他们对自然环境、人文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 课程改革的目标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探究兴趣。
4.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和环保意识。
3. 课程改革的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对初中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具体包括:1.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户外考察、实验操作等。
3.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4. 课程改革的方法与策略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1.启发式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实践性教学:组织户外考察、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成为教师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地理实地调查能力等。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新课程要求地理课程内容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组织学生去实地勘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将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交叉思维的培养。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方法也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景观、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直观的感受;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的评价方式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进行调整。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可以采用项目评估、实地调查报告、小组展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
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地理实地调查方案,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最后撰写实地调查报告并进行小组展示,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注重情感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初中阶段的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其目的是使21世纪国民能够在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就承担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任务。
学生的地理素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形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加以灌输和渗透,而传统的地理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往往老师一言堂、一家谈到底,忽视了对学生更为可贵的质疑、探究的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除了在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在这基础上形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真正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但是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凸现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价,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地理教师,我对新课程中的挑战和困惑,进行了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发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方法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
即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首先教师自身要完成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过分强调地理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因此在教学中大多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出的学生知识面窄、技能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之我见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开始科学地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到我国领土地大物博,多样化的地理面貌,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地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带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地理课程教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局面。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作一陈述。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经历自身的思维活动,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把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置于首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知识的获得以更大的外部空间与载体。
让地理课不仅充满着知识,更充满着趣味,让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凭借地理本身的魅力,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增加情感投入,使地理课在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研究中引导学生进入地理学习当中,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
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要合理的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好奇心理,对不同题材的教学材料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定要善于运用恰当得体的导入点然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1 让学生做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展示风采”环节汲取知识,然后我再针对教材的重点,尤其是知识的模糊点进行点拨,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给予启发、诱导,对于某些抽象费解的地理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解决。
论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摘要: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作出了积极调整。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初中地理一、研究背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是要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地理不同于历史政治,更不同与物理等学科,地理是系统学习地质气象、地球上发生的普遍现象的知识导向标,内容涉及广泛,而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打下基础,为以后的知识深入做好铺垫。
这正是课题讨论的基础和目的,教学任务的正当实施应该有学生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来自教师方面的,也有来自学生方面的。
为了全面分析当前教学现状,笔者将问题分为两点:其一,学生学习环境的认知障碍其二,初中地理教学的认识误区。
(一)学生学习环境的认知障碍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地理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90年代的基础上,认为地理生物这些副课,中考不参加考试,不以为然。
同时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开设地理历史生物课,是变相的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尽管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学校也对学生管理要求越来越严,初中生就开始上晚自习,但是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地位却没有相应提高。
正因为有些地区,地理成绩不纳入中考考核范围,学生对地理教学更加不重视,具体表现在上课不爱听讲,搞小动作,布置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很多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只是简单的背诵,记忆就可以。
当然有些学生也认为初中地理知识太过繁杂,知识点上下节联系不强,有学生抱怨地理知识太难记,容易混淆。
例如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世界最深的淡水湖,世界海平面最低的湖泊,世界最大的湖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如何教学初中地理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并带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转变,也使地理教学多元化、创新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当中。
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
从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我校学生普遍表现厌学,对学习没兴趣,关键还是在于没有一个学习的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把学习氛围营造起来,将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以前不良习惯的纠正。
要从身边挖掘课程资源,使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探究的热情。
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独到的见解,无论结果对与错,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肯定,肯定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辅导,给予恰当的提示,让学生有感受到“跳一跳,够的着”,有成就感,使之进一步探索下去,有兴趣去探讨,去寻找答案。
第二、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从事教学。
现代教学手段形象、直观。
即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又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不愧为教学的首选方法。
世界各国的和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景观亮点、美丽动感的画面等都可以通过投影、电视录像、课件制作等生动有趣地
展现给同学们,让他们坐在教室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世界,了解世界,让他们感知“世界真奇妙”。
如世界地理中的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对于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学生由平时的生活容易理解;但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学生由于立体感差,很难建立多维的空间,教学难点难以突破。
如果采用“flash”教学,通过立体的旋转画面学生观看以后经过思考很快就明白了。
第三、虽说现代化的教学似手段是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但传统教学仍不容忽视,因为学生是情感的个体,他佩服的是老师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胸襟以及驾御和使用教材的那中游刃有余的技巧。
老师上课讲地理知识能迅速、漂亮地钩画出对应的地图,学生会由衷地叹佩服老师。
老师描好轮廓图后学生通过听讲、填图更易形成长久记忆,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比如讲中国各级行政区域时,老师在黑板上描绘出中国版图,介绍中国的轮廓像个雄赳赳的大公鸡,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边介绍边填注出各级区域的名称以及省会城市,这样动手参与的活动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的知识也比较牢固。
第四、及时利用教材知识和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积极组织学生召开讨论、辩论会。
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准备材料,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课堂讨论或辩论,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能够引发思考,激活思维。
在讲解“世界的人口问题”时,教师提出一个辩论的话
题:世界的人口越少就越好。
在组织学生的辩论回会上,同学们唇枪舌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还在课前找了好多有关人口问题的资料,有的学生干脆就下载资料,找图片以次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最好的。
经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经验及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形成自己对地理问题的的认识,掌握正确认识地理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知识应用的能力。
第五、地理学习的知识内容极其广泛,许多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的,所以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如关于“全球环境污染”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农村、工厂,城市,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找一找污染的源头,找一找对污染对自然的流水和植被的影响,这样使地理贴近了社会、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际中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
第六、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
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将是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 5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