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合集下载

院感管理制度

院感管理制度

院感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范围内的一切科室、部门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全面管理、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协调者和监督实施者,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预防和控制。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决策和协调工作。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科,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七条临床科室应当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等组成,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与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预防与控制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包括感染监测、感染报告、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第十条医院应当加强感染监测工作,对临床诊断和怀疑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对医疗机构内的污染物、感染源和易感人群进行有效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加强无菌操作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和技能,防止病原体通过无菌操作传播。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规定,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耐药菌的产生。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防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培训与教育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和能力。

院感法规PPT课件

院感法规PPT课件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院感风险认识不足,缺 乏自我保护意识,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
未来院感法规的发展趋势
强化法规执行力度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院感法规,加大执 行力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提升医疗资源配置
政府将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 医疗资源配置,改善院感防控的基础 设施。
加强信息建设与共享
医疗机构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院 感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防控效率。
院感监测与报告
总结词
院感监测与报告是及时发现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医院应建立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同时,应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院感防控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院感培训与教育
总结词
院感培训与教育是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促进医疗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 续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院感法规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院感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
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高医疗质量
院感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加强院感管理有助于 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维护医疗秩序
院感问题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院感法规的普及与推广
通过开展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法规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院感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院感事件,降低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实
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等院感防控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于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89年9月1起施行。为适 应传染病防治新形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 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 起施行。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n (四)卫生标准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卫生行政执 法活动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医学科学技术为手段, 对管理相对人及其标的物进行相应的检查、检验 和测定,结果进行卫生学评价,才能对管理相对 人的遵法、守法状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它的重要 依据就是卫生标准、卫生行政技术规范。如: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 《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卫 生标准》GB 15982—95、《消毒产品标签说明 书管理规范》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 严重后果的;
(六)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的;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n (二)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 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文件。其地 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如《血液制品 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 废弃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n 第六十九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 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 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院感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医院感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医院感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1. 医疗机构卫生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卫生管理条例是我国医疗机构管理的基本法规。

根据该条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并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治能力。

2.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

它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感染防控计划,明确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医疗设施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3.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了监管。

根据该条例,医疗器械应当符合质量安全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的选择、采购、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4.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明确了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义务和传染病的隔离措施,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落实传染病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5. 卫生应急条例卫生应急条例是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法规。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管理要求,包括医疗机构感染病例的处置、医疗废物的处理等,帮助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以上是关于医院感染防治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内容的简要介绍,通过遵守这些法律和法规,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公共卫生院感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院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共卫生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护人员、患者及其他工作人员。

三、组织与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政策,组织协调感染管理工作,监督各项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

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各项感染管理措施,定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评估。

3. 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科室感染控制措施,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本科室感染情况。

四、感染管理措施1. 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2)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基本要求。

(3)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2. 环境与设施管理(1)医院应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监测,确保空气质量、水质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医院应定期对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菌。

(3)医院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3. 感染病例管理(1)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疑似和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

(2)医院应建立感染病例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病原体、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情况。

(3)医院应加强感染病例的追踪调查,分析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4. 传染病防治(1)医院应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规,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和处置。

(2)医院应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防治意识。

(3)医院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感染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医院感染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医院感染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是保障患者安全、减少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与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内容的简要介绍:
1.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条例》是我国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法律依据。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管理制度、感染报告和统计
制度、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等内容,强调了医疗机构对感染防控的
责任和义务。

2. 《卫生部门法定传染病管理办法》
《卫生部门法定传染病管理办法》是针对传染病的管理规定,
也涉及到医院感染防控。

该办法规定了卫生部门对感染病例的报告、隔离措施、消毒程序等要求,保障有效防控感染病的传播。

3.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相关文件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医院感染防控的
规定和指南,如感染控制制度、手卫生操作规范、消毒程序标准等。

这些文件根据国家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了医疗机构应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和操作规范。

4. 《法定传染病防治》(医院感染方面)
《法定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传染病的基本法律,其中也包含了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规定。

该法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病例的通报和发布、对感染病原体的检测等。

以上是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内容的简要介绍。

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出台和执行,旨在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感染疾病的传播。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感染防控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7-5-3020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o 5.5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o 1. 建筑布局 在病区的末端,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o 2. 隔离要求
o 1.
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o 2.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
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集束化防控 (CAUTI)
各类导管标识清楚
6、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7、—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8、医疗废物的管理
2017-5-3089
六、职业防护
o强调标准预防、暴露的局部处理及暴露 后的评估与追踪,具体包括:
--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 体措施;
-- 存在职业暴露风险者,如无免疫史并有相关疫苗可供 使用,宜接种相关疫苗;
3:明确病源体污染,可参考WS/T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ICU病房清洁卫生落实表
2017-5-3062
地巾、抹布分区分颜色使用
2017-5-3063
现状:
目标:集中清洗消毒烘干
地巾及抹布在病房的存放
2017-5-30
66
(5)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现配现用;不超过2小时
开瓶日期、失效期
落总数≤10CFU/cm2 ,或自 然菌减少1 个对数值以上
高度风险区域 消毒级 湿式卫生,可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
采 用清洁剂辅
落总数符合GB15982要求
助清 洁
高频接触的环 ≥2 境 表面,实施 注21::凡各开类展风侵险入区性域操的作环、境吸表中 毒痰、面等一低高旦水度发平危生消险患诊者疗体活液动、结血束液后、,排应泄立物即、实分施泌环物境等清污洁染与时

院感相关条款《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

院感相关条款《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

院感相关条款《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印发十、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一百二十四)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立院感多部门协调机制。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制度,有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开展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与技能的全员培训和教育。

【概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院在依法开展诊疗执业活动,提供医疗服务中必须开展的工作,是医院的基本职责。

医院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必须建立体系完整、功能完善、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医院感染防控组织体系、运行操作规范以及感染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

同时,为使整个体系运行顺畅,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对医院全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和教育。

【细则】 2.10.124.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2.10.124.2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以及《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制定并及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制度并落实。

2.10.124.3 医院结合本地区就诊人群特点和本院条件制定医院感染事件防控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2.10.124.4 医院制定全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并落实,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标准预防、应急方案教育等。

医院员工(含外聘人员)掌握有关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且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评审方法建议】文件查阅、记录查看、员工访谈、现场检查、员工操作。

(一百二十五)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监测,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概述】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是做好感控管理科学化、精准化的基础与前提。

医院应当采取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数据,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科室和报送有关部门,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内容.doc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内容.doc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内容.doc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第十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负责指导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性工作。

第三章:预防控制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第四章:人员培训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所辖区域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罚则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和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计划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计划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和意义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医疗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院感风险。

一个良好的院感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医务人员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院感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因此,本次培训的目的是让全体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院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升院感管理水平,降低院感风险。

二、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三、培训内容1.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 《传染病防治法》- 《卫生机构感染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院感管理规范》2. 院感管理的法律责任- 院感管理的法律责任- 院感事件的法律责任- 院感相关处罚规定3. 院感管理的要求与标准- 院感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院感管理的组织体系- 院感管理的基本要求- 院感管理的流程和程序4. 医疗用品和设备的管理- 医疗用品和设备的采购管理- 医疗用品和设备的使用管理- 医疗用品和设备的清洁消毒管理5.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 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 医疗废物的运输和处置6. 个人防护与职业暴露管理- 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传染病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职业暴露事件的报告和处理7. 应急管理- 院感事故的应急处置- 院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院感事件的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8. 院感监测和评价- 院感监测的目的和方法- 院感评价的要求和过程- 院感管理水平的评价标准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采用分阶段的模式,每次培训时间为2天。

具体的培训安排如下:第一阶段:院感相关法律法规概述和管理要求,时间为2022年3月1日-3月2日。

第二阶段:医疗用品和设备管理和医疗废物管理,时间为2022年4月5日-4月6日。

第三阶段:个人防护与职业暴露管理和应急管理,时间为2022年5月10日-5月11日。

第四阶段:院感监测和评价,时间为2022年6月14日-6月15日。

五、培训地点培训地点为医疗机构内的会议室。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内容一、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发布,起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何要求全员知晓⑴住院床位总数在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⑵住院床位总数在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⑶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当由哪些人员组成委员会成员熟记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科主任熟记⑴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⑵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⑶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⑷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⑸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以及出现不明原因的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⑹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⑺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⑻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4、医院感染的报告制度有哪些全员熟记⑴散发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后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出现暴发流行趋势应及时报告院感科.⑵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⑶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①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号,发布并实施5、什么是医院感染全员熟记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6、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医生熟记、护士知晓⑴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候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⑵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⑶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有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⑷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⑸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⑹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7、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医生熟记、护士知晓⑴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⑵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⑶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⑷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全员熟记卫医政发200973号,发布,实施8、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全员熟记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9、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全员熟记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0、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该如何处置全员熟记⑴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⑵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四、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全员熟记WS/T3-2009,2009-04-0,2009-2-0实施11、如何对不同传播途径的疾病进行隔离与预防⑴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的传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⑵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⑶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⑷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⑸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⑹建筑布局符合相关规定.2、隔离标志有哪些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3、普通病区的隔离要求有哪些⑴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⑵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 m.⑷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⑷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4、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有哪些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五、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全员熟记WS/T3-2009,2009-04-0发布,2009-2-0实施5、什么叫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6、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⑴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⑵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7、哪些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⑴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⑵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⑶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⑷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⑸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之后⑹处理药物或配餐前.8、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⑴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⑵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六、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全员知晓卫通20094号,发布实施9、什么是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0、标准预防防护措施有哪些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七、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30,发布并实施2、多重耐药菌定义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对哪些耐药菌加强目标性监测医生熟记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22、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全员熟记⑴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⑵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必须进行接触隔离,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⑶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⑷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⑸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⑹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八、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08号,发布,实施2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几级全员知晓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2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如何处理全员熟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九、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全员知晓国务院第380号国务院令,发布实施25、什么是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包括使用后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输液管、棉签、敷料、棉球、纱布、手套等、使用后一次性医疗器械、各种传染病人用品等.26、医疗机构是是否需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27、医疗废物在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哪些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⑵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⑶禁止邮寄医疗废物.⑷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⑴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⑹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⑺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应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28、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有何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全员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二00三年十月十五日29、医疗垃圾分哪几类感染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学性垃圾、损伤性垃圾、药物性垃圾.30、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多少时应进行封口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 /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3、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该如何处理呢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加一层包装.32、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报告时限是多少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0人以上健康损害,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33、医疗垃圾流失该如何处理⑴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垃圾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⑵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⑶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⑷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⑸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⑹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十一、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全员知晓卫办医发2005292号, 2005年2月28日实施34、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是否属于医疗废物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35、使用后的输液瓶是否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十二、卫生部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产科、病房手术室、总务科人员知晓卫政法发200523号36、产妇分娩后胎盘如何处理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诉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医院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医院感染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和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探讨其作用和意义。

一、国际法规1. 世界卫生组织(WHO)《医院感染控制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医院感染控制指南》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法规性文件之一。

该指南提供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细节,指导医务人员通过有效的手卫生、环境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国际卫生条例(IHR)国际卫生条例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旨在保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该条例要求各国建立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并及时向国际卫生组织报告相关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二、国家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责任主体、基本预防控制要求、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等内容。

它明确了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的责任和义务,并强化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规范》该规范制定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指导原则,包括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等方面。

它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水平,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三、地方性法规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特定的医院感染防控法规,以适应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

比如,北京市出台了《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上海市发布了《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等。

这些地方性法规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并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感染控制工作。

四、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 强化医院感染防控责任法律法规的出台,明确了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责任和义务,促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二甲医院院感管理制度

二甲医院院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科室、部门及全体医务人员。

第三条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科学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和流程;2.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3. 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4.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监测、调查和报告;5.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落实;6. 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第六条各科室、部门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 监督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4. 定期开展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自查;5. 及时报告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事件。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措施第七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2. 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技术规范,确保医疗用品的清洁与安全;3.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根据疾病特点,合理划分感染病区、清洁病区;4.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和处置;5.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6.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7. 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和控制。

第八条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包括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等;2.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事件,包括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医院感染暴发等;3. 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门诊部、诊所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应当加强监测、培训、督导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医院应当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方案,指导、协调和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医务、护理、检验、药学、后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方案;(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培训、督导和考核;(三)组织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四)提供医院感染防控的技术支持;(五)承担医院感染管理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十条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十一条医院各临床科室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章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危险因素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第十三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分析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评估医院感染风险,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院感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院感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院感法律法规培训内容1. 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而感染的现象。

为了减少院感的发生和传播,医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为您介绍院感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以帮助医院工作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并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条例规定了医院在院感防控方面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其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院感防控的设施和设备,并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管理。

•院感防控监督:对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患者的知情权:医疗机构必须向患者和家属提供院感防控的相关知识,确保他们了解和配合院感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医院必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院感防控方面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医院内部对院感防控工作进行规范的制度文件。

其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院感防控工作。

•院内感染监测:建立有效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院内感染事件。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的控制:制定相关制度和操作规范,对可能传播院感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等方面的要求。

•感染防控培训:规定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院感防控培训,提高其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信息管理和报告制度:建立感染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报告院感事件,进行信息共享和分析。

4. 医院感染防控的法律责任和追责医院在院感防控方面存在法律责任和追责。

如果医院未能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导致院感事件发生或传播,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医院可能因患者受到院感感染而引发的医疗纠纷被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医院可能因违反相关法规被相关监管部门处以罚款、责令整改等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如果医院故意或严重过失导致院感事件发生或传播,相关责任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核心制度一、目的是指导和规范本院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二、政策法规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2、《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三、应用范围全院各科室,医院全体工作人员。

四、内容一、本院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等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的三级管理模式;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二、本院的法定代表人是感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三、本院设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医院感控委员会),医院感控委员会是医院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下属委员会,属医院质量与安全组织体系中的控制层。

四、医院感控委员会人员的组成(具体人员及职责详见2020年7月修订的明一院[2020]158号《关于调整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成员的通知》)五、各部门职责(一)院感科职责: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及分管院长报告。

4、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5、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6、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7、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8、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9、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10、不定期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

11、完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3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3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3记录人:参加人员时间:地点:主讲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全员知晓)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包括使用后的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各种传染病人用品等。

医疗机构需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并保存3年,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在运送过程中,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丢弃、堆放或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邮寄和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

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和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也是禁止的。

如果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全员知晓)医疗垃圾分为感染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学性垃圾、损伤性垃圾和药物性垃圾。

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其封口紧实、严密。

如果包装物或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加一层包装。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需要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如果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健康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健康受损,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如果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或扩散,应立即确定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并按照应急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处理现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内容一、《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2006.7.6发布,2006.9.1起实施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何要求?(全员知晓)⑴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⑵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⑶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当由哪些人员组成?(委员会成员熟记)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科主任熟记)⑴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⑵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⑶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⑷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⑸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以及出现不明原因的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⑹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⑺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⑻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4、医院感染的报告制度有哪些?(全员熟记)⑴散发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后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出现暴发流行趋势应及时报告院感科。

⑵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⑶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号,2001.1.2发布并实施5、什么是医院感染?(全员熟记)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6、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医生熟记、护士知晓)⑴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候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⑵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⑶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有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⑷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⑸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⑹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7、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医生熟记、护士知晓)⑴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⑵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⑶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⑷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全员熟记)卫医政发【2009】73号,2009.7.20发布,2009.12.1实施8、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全员熟记)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全员熟记)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10、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该如何处置?(全员熟记)⑴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⑵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四、《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全员熟记)WS/T311-2009,2009-04-01,2009-12-01实施11、如何对不同传播途径的疾病进行隔离与预防?⑴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的传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⑵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⑶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⑷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⑸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⑹建筑布局符合相关规定。

12、隔离标志有哪些?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13、普通病区的隔离要求有哪些?⑴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⑵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 m。

⑷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

⑷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14、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有哪些?五、《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全员熟记)WS/T311-2009,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15、什么叫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6、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⑴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⑵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7、哪些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⑴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⑵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⑶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⑷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⑸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之后⑹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8、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⑴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⑵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六、《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全员知晓)卫通【2009】4号,2009.3.2发布2009.9.1实施19、什么是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0、标准预防防护措施有哪些?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七、《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2008.8.27发布并实施21、多重耐药菌定义?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对哪些耐药菌加强目标性监测?(医生熟记)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

22、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全员熟记)⑴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⑵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必须进行接触隔离,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⑶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⑷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⑸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⑹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八、《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2004.4.6发布,2004.6.1实施2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几级?(全员知晓)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2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如何处理?(全员熟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九、《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全员知晓)国务院第380号国务院令,2003.6.26发布实施25、什么是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包括使用后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输液管、棉签、敷料、棉球、纱布、手套等)、使用后一次性医疗器械、各种传染病人用品等。

26、医疗机构是是否需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27、医疗废物在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哪些?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⑵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⑶禁止邮寄医疗废物。

⑷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

⑴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⑹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⑺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应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

28、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有何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全员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二00三年十月十五日29、医疗垃圾分哪几类?感染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学性垃圾、损伤性垃圾、药物性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