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合集下载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集中体现。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个具有高品质和良好形象的城市,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呢?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基础。

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要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同时,要注重城市的交通规划,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此外,公共设施的规划也至关重要,如公园、广场、图书馆、体育馆等,要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供舒适的休闲和活动空间。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关键。

要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公园、街头绿地、林荫道等绿色空间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气候,提高空气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对于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水体,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打造滨水景观带,为居民提供优美的亲水空间。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重要方面。

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也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要加强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能源供应设施的建设,确保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要加快城市的通信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

再者,要加强城市的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少水污染。

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独特路径。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文物等的保护和修复,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

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利用城市设计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广州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

利用城市设计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广州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

关键词 :城 市公共 空间 城 市设计
贯 穿区域南北 的地铁 二号线 和原老 白云机 场跑 道 ,形成南北


背景
向的 主要景 观 功能轴 ,结 合该 轴线 组织城 市 的主 要公 共空
间 。 在 区 域 北 部 依 托 地 铁 站 点 建 设 具 有 辐 射 强 度 的 市 区级 文 化 区域 ,打 造 北 部 文 化 中 心 。 南 部 以 地 铁 站 为 核 心 ,集 商
白云 新 城 城 市 设 计 中 ,注 重 白 云 山 与 城 市 的相 互 关 系 ,
环境 的关系 ,建 立现代空 间与传统 文化之 间的关 系 ,力求 创 造 有魅 力的城市 公共空 间体 系 。在 琶洲一员村地 区城 市设计 中 ,通过城市 设计与规划研 究 ,重塑 中心 区功能。通过规 划 研究 ,城市设 计提 出滨水地 区城市功能 复合 布局 的思路 ,规
滨江 绿地 、城 市公 园 、外 围生态 林地 ,构 成 了一张 蓝绿 交
织 , 内外 贯 通 的 生 态 网 ( 2) 图 。
作。结合 这次 良好 的机遇 ,重点地 区城 市设 计致 力于 创造 高
质量 的城市公共空 间系统 ,在以下几个方面做 了尝试。
1.规 划 倡 导 城 市 功 能 的复 合 与 重 构 , 以满 足 城 市 活 力 对 城 市 多样 化 的 需 求 通 过 分 析 城 市 有机 体 中部 分 与 整体 、 人 的活 动 与 建 筑 、
利 用 城 市设 计 创 造 高 质 量 的城 市 公 共 空 间
— —
以广 州市重点地 区城 市设计 实践 为例
U t iai n o b n D ei n t e t g ai fCi u lcS a e i z to f l Ur a g o Cr a eHi h Qu l y o t P b i p c s t y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在当今时代,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的期望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更注重城市的特色与品质。

一个具有独特特色和高品质的城市,能够吸引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的提升呢?首先,深入挖掘和传承本地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关键。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这些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比如,有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迹,像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有的城市则以独特的民俗文化闻名,如云南的丽江古城、福建的土楼。

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充分保护和修复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同时,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立博物馆等方式,传承和弘扬本地的传统文化,让居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规划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城市布局应该兼顾功能分区和交通便利性。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应合理分布,避免功能混乱导致的交通拥堵和生活不便。

此外,要注重公共空间的打造,如公园、广场、绿地等。

这些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美观度。

比如,新加坡以其精心规划的城市花园景观而闻名,城市中处处可见绿色植被,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中。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城市品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交通设施能够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这包括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以及合理规划道路网络。

同时,供水、供电、供气等生活基础设施的稳定供应也是保障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

此外,现代城市还应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高速的网络覆盖,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注重建筑设计的特色与质量也是打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

建筑是城市的外在形象,独特而美观的建筑能够成为城市的名片。

在建筑设计中,应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和地理环境,避免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城市建设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的主要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的提升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个具有高品质和良好形象的城市,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呢?一、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要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等功能区域,避免功能混杂和相互干扰。

同时,要注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营造优美、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

例如,在商业区的规划中,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人流聚集性和商业氛围的营造,合理布局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

在住宅区的规划中,要注重居住环境的品质,提供充足的绿地、休闲空间和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工业区的规划中,要考虑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环保要求,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道路建设方面,要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站点,提高公交服务的覆盖率和准点率,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同时,要加强城市停车场的建设,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在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要保障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供应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强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水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设计如何提高城市品位

城市设计如何提高城市品位

城市设计概论论城市如何提升城市品位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旧城商业街在现代生活中矛盾日益突出,以致在新的时代浪潮中逐渐走向衰落。

如何使之成为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场所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是目前许多城市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功能;建设;管理;环境;品位。

一.从科学谋划城市功能布局。

1.什么是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以及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和形态。

2.影响布局形式的因素:影响城市布局形式的直接因素,包括:①经济因素。

主要指建设项目如工业基地、水利枢纽、交通枢纽、科学研究中心等的分布和各种项目的不同技术经济要求;资源情况;建设条件。

②地理环境。

③城镇现状。

影响城市布局形式的间接因素包括:①历史因素。

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城市核心的形成开始,经过自然的发展和有规划的建设,各个时期呈现不同的形式。

②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社会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意志、权力等,都对城市的选址、发展方向、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科学技术因素。

现代工业的产生使城市的布局形式发生变化。

钢铁工业城市要求工业区和居住区平行布置,化学工业城市要求工业区同居住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地带。

现代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技术的问世,使大城市的有机疏散、分片集中的规划布局形式成为可能。

3.布局种类:(1)块状布局:城镇居民点中最常见的基本形式(图a 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类型)。

这种布局形式便于集中设置市政设施,土地利用合理,交通便捷,容易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游憩等需要。

在中国,块状布局形式的城镇比较多,有的是依托原有城镇发展起来的。

(2)带状布局:这种城市布局形式是受自然条件或交通干线的影响而形成的,有的沿着江河或海岸的一侧或两岸绵延,有的沿着狭长的山谷发展,还有的则沿着陆上交通干线延伸。

这类城市向长向发展,平面结构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

城市设计打造宜居空间

城市设计打造宜居空间

城市设计打造宜居空间一、引言城市设计是为了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全面规划和设计活动。

宜居空间是指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和娱乐时享受到的舒适、便利和美好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城市设计在打造宜居空间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城市规划与宜居空间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宜居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

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布局要协调一致,确保市民在城市中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和便利。

2. 绿色空间规划绿色空间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绿地、公园和道路绿化等绿色空间的布局。

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3. 交通规划交通对城市的宜居性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道路、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道,并确保各个交通系统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良好的交通规划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增加市民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4. 建筑设计规划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观和氛围。

城市规划应注重建筑物的风格和尺度,保持人与建筑的和谐关系。

同时,建筑设计也应注重节能环保,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三、社区设计与宜居空间社区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居住单元,社区设计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以下是社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点:1. 设施配套规划社区设计应注重配套设施的规划,包括教育、医疗、娱乐和商业等设施的布局。

市民在社区中能够方便地获得各种服务,提高生活的质量。

2. 公共空间设计社区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例如公园、广场和社区活动中心等。

这些公共空间可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提供市民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3. 居住环境规划社区设计应注重居住环境的规划,考虑到住宅的数量和布局,确保住宅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良好。

同时,应注重社区内的公共安全和环境卫生问题,确保市民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城市规划如何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如何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如何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划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

一个宜居的城市空间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要考虑环境保护、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如何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合理的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个宜居的城市空间应该拥有合理的交通规划,包括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的道路网络和良好的交通组织。

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应注重便利性和覆盖面,可以采用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等方式,提供高效的出行选择。

道路网络的规划应考虑到交通流量和城市功能的需求,合理划分道路等级,并设置合理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倡低碳出行。

二、绿色的城市环境绿色的城市环境是一个宜居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增加绿地面积,建设公园、广场和社区绿地,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在建筑设计和园林规划中应注重植被的种植和保护,提高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绿色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居住环境。

三、安全的城市设计安全是一个宜居城市空间的基本要求。

城市规划应注重安全因素的考虑,包括建筑物的防火、抗震和防灾能力,道路交通的安全组织和交通设施的设置,以及社区环境的安全性等。

此外,城市规划还应注重公共安全设施的设置,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应急救援体系,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多样化的城市功能一个宜居的城市空间应该具有多样化的城市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规划应注重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平衡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教育、医疗、文化服务。

此外,城市规划还应促进不同社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创造具有活力和包容性的城市空间。

五、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一个宜居的城市空间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

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古迹,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

城市规划设计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设计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设计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对城市进行有序、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建设,以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在于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并促进了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设计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与居民生活质量。

1. 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布局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包括基础设施的配置、绿地的布置、建筑的风格等。

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使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

同时,合理的绿地布置和建筑风格能够提升城市的美观度,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空间。

2. 高效的交通网络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建设高效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交、地铁等交通设施。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格,减少交通瓶颈和交通事故,提高城市的交通流畅度。

同时,发展公共交通和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合理规划绿地和自然景观,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气候环境。

同时,保护水资源和防止土地沙漠化,提高城市的生态健康水平。

4. 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的建设。

建设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同时,建设良好的社区服务设施,提供便捷的购物、娱乐、社交等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5. 文化保护和传承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维护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人文特色。

同时,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和资源,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魅力。

6. 参与式规划和社区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参与式规划和社区参与。

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公开透明的规划过程,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参与意识。

通过社区参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解决城市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城市品质及特色的营造。

文章将分别通过尺度、活力、开放空间、街道多个手段的运用营造出各具特色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关键词:城市空间;尺度; 活力; 街道; 开放空间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y changes a standard is ceaseless rise, in solving a city on the foundation of basic func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city and creating characteristic.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scale, dynamic, open space, street multiple means to create a unique quality of city space.
Key words: city space; scale; vitality; streets; ope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以现代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注重解决城市的基本功能分区容量和交通等基本问题,并未注重城市空间品质的塑造。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解决城市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城市品质及特色的营造。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城市规划的实际工作,不断总结一些新的规划手段运用到规划项目中, 下文将分别通过尺度、活力、街道、开放空间多个手段的运用营造出各具特色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城市尺度
现在在许多城市建设中为了追求城市更快的扩张速度,更大的尺度,而采取比较粗狂的建设方式,大马路、大街坊、大广场,使整个城市的尺度变得越来越大,但却忽略了人的基本需求及尺度的营造,在大尺度的城市空间中人们更多的需要依靠汽车出行,很难依靠步行来满足出行需求,使得城市交通量不断的增加,从而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问题。

而小尺度的城市会带给人温馨、舒适的氛围,尺度过大的城市则会带给人冷漠、生疏的感觉。

人的心理感受是城市空间尺度划定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我们的规划工作中,我们不断对城市尺度进行新的思考,使城市空间
尺度更加回归人性,创造更多适合人步行的安全尺度空间。

案例实践:《巢湖市滨湖北岸城市设计》
此项目位于巢湖市西部,基地北侧依托凤凰山,南侧紧邻巢湖,背山面水,环境条件优越,在设计中我们针对目前中心区普遍大街坊大马路的现象造成的城市尺度问题,在设计中在城市中心区倡导“小街坊、小街道与细密路网”的理念,我们在设计中尝试将中心区控制在100-200米的小街坊,此街坊尺度便于在城市土地开发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同时小尺度的街坊空间不但尺度宜人便于步行,也能够满足通风日照、安全,使得城市尺度和街道活力回归,邻里感强化。

城市活力
简单的功能分区、大街坊及封闭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城市生活变得单调而缺乏安全感,街道慢慢成为了汽车作为主要的空间载体。

我们经常怀念以前丰富而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希望街道与公共空间进行空间的限定,使之成为市民可以共同享受的场所。

影响城市活力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土地的混合使用与活动策划至关重要,城市的功能混合开发可吸引各种人群的使用,同时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可以增强城市活力。

案例实践:《湘潭市雨湖新城城市设计》
雨湖区是湘潭老城区主要的组成部分,区内用地混合、人口密集、街道生活丰富,是湘潭最具活力的地区,雨湖新区作为雨湖区向外拓展主要的承接地,为了延续老城区充满活力的优势,规划摒弃原有简单的功能分区做法,讲究功能混合、兼容并蓄,创造多元化的空间层次,在空间布局上注重城市的整体连贯、互动性,同时强调单个地块的竖向功能混合,灵活应对市场的各种需求,做到地块弹性开发、多元混合的活力局面。

沿街增加底层商业功能,借以营造生活街道的活力氛围,同时可以结合底层分布服务社区的零售商业,有效地服务周边的社区生活,形成便捷服务的社区走廊。

城市街道
城市品质的高低由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城市文化等因素决定。

街道空间的建设直接影响功能、空间、景观、文化等城市基本因素,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中分布最广、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它支撑着整个空间结构的构建,是城市空间的骨骼。

城市街道空间能最直接反应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打造迷人的“城市名片”。

案例实践:《“湘水西湖”国际社区城市设计》
在该项目的设计中我们从规划设计理念方法上进行转变和思考,基于追求人性城市、效率城市和城市活力,道路系统的规划应该坚持“行人第一、公交和自行车优先,车行顺畅”的原则而非现有的“车行优先、流量和速度优先”的规划指导原则。

本项目规划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实现了从“车本”理念向“人本”理念的转变。

同时注重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

在国际社区规划空间形式上,使用连接性、高密度的方格路网,适宜尺度的城市街坊和街道,高步行性和活力宜居的城市街道空间。

同时通过城市空间布局紧凑、土地使用功能混合多样多种设计手法,为居民营造出丰富的街道空间,展现社区特色与活力。

开放空间
要理解开放空间,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独立的开放空间,而是关于开放空间的综合因素,在城市中我们很容易将城市公园当作独立存在的元素,并运用”每千人拥有的平方数”的指标来评价它够还是不够,这样的方法固然让规划者有所了解,但它并没有传达任何关于城市公园价值和作用的有用信息.因此经常我们将其独立起来,而不是有机的与城市其它功能相互融合。

案例实践:《含山县滨湖新区城市设计》
含山县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具备优质的山水景观条件,滨湖新区位于含山县南侧,基地内近能亲水,远能观山,作为城市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原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挖掘自然水系、植被的潜力,通过自然植被的延伸,将绿地系统向周边地块延展,融合于地块开发的建设中,形成城市公园、广场、道路绿化、滨湖绿化、生态湿地等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网络.我们将开放空间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指标的控制,而是充分理解运用其对于整个城市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城市的绿色空间和细致场所空间连为一体,形成“泛公园”的城市格局.从而为为未来的旅游城市的定位,,提供高品质的空间载体。

结语
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应该是持续生态、紧凑、公交导向、步行友好和活力多样的城市空间;应该是具有尺度适中、界面围合、给人以场所围合感、便于社会交往和邻里守望的城市街坊而非大型城市居住区;应该是一个紧凑细密的城市建成区肌理和大尺度开敞的自然公共空间的融合;应该是具有复合美学比例、尺度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和细密、高度连接的路网而非大马路和车行主导;应该由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支撑的适度的功能混合和强度开发,并通过友好的城市街道步行和自行车相连接。

本文关注的城市尺度、活力、开放空间、街道等问题主要是关于物质空间的建设,往往在城市的建设中问题将更加的复杂,城市设计师将需要充分协调好不同价值之间的矛盾,才能创造出更高品质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王兰. 小尺度空间城市与人的心理感受关系[J]. 艺术教育, 2011(01)
查君.以营造城市活力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开发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城市建筑, 2011(10)
《新城市主义宪章》
唐纳德.沃特森. 《可持续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