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事件的魔鬼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海油事件的魔鬼细节

“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捷径。”

——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

携1600亿元现金竞购优尼科,傅成玉把中国企业家大赌大赢的胆略和魄力演绎到了极致。虽然没成,但参与豪赌的架势与果敢,则已经发生了魔力。直接的经济效益是中海油的市值蹿升,从参与竞购伊始的220亿美元,截至9月底蹿升至300亿美元;间接的政治效应则是,中海油把一个价值取舍的尴尬抛给了美国民众和政府。这个在全球到处推销自由市场竞争价值的国家,在中海油面前尴尬变线,祭起了“双重标准”,以政治封杀互利共赢的商业竞争。一种莫名的受害者心态作祟,不惜否定了自己所崇尚的价值,其中必然包含着极大的痛苦。一个中国企业的商业运作能够获得这样双重收获,实属难能可贵。

1600亿元,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640亿元人民币(80亿美元)的新增市值同样让人侧目。在数字面前,中国媒体表现出了极大的驯服性。一个得以动员1600亿元资源的竞购事件,被演绎成壮怀激烈的豪举,总导演傅成玉更是虽败犹荣。他不断亮相各种大型会议和中央电视台的名牌访谈节目,现身讲述英明的决策,回忆那动荡起伏的历程。在一次次谈不上精练的演讲中,一种盲目的自大情绪不断

升腾蔓延,很有点站在高处指点江山的味道。

缺乏自省意识

从傅成玉的系列反思中,我们看到从竞购的起始到最后的完美谢幕,中海油团队显示了世界一流大企业的风貌。所以铩羽而归,则完全在于美国搞双重标准,以政治打压经济,而我们似乎则不懂把国家政治聚焦到大企业的重大并购上来的缘故。

起初,在总结竞购优尼科的失败时,傅成玉还能指出三点教训:未与政府达成更多默契、对外宣传不够、自身准备不足。在最近的反思中,我们更看到了这样的言论:“政府职能部门不要各管一摊,否则中国企业很难在海外收购中取得胜利。”比如中海油刚开始竞购优尼科时,中国外交部正参与“朝核会谈”;竞购进程中,央行提高了人民币汇率;退出竞购后,商务部宣布国内企业50亿美元采购了美国波音公司飞机。“如果有关部门能将这三件大事与中海油竞购活动统筹考虑就好了。”一边批评美国的政治化倾向,一边则强调中国政治化运作不够,显然傅成玉还没有理清事件背后的逻辑。

傅成玉很满意他的团队,给团队在整个竞购事件中的表现打了很高的分。人们的某种情绪,有着自我强化的趋势。意想不到的市场效果,媒体的频繁忽悠,极大地催生了傅成玉的激情与梦想,这时候没

法看清自己也属正常。

当被问及对批评怎么看,傅成玉则以不了解真相和错误的思维模式而一概拒之:“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的媒体、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对这件事本身了解不多,所以理解不深;还有一个,我们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按西方教我们的传统模式思维,用西方教我们的标准去评判”。

傅成玉还再三强调美国媒体对中海油的肯定。“尽管美国政治上强烈反对,但是没有一篇文章说中海油不好的,说我傅成玉不好的。它们对这个公司,对我们的管理层是认可的。中海油毕竟是中国国企的一个代表,在外面来看美国已经把这件事作为中国企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在我们竞购期间,国际主流(主要是美国的)媒体,先后发表了13篇社论,全部是反对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这件事上用政治干涉商业交易的。”

一会儿指陈美国以政治干预经济,一会儿又在那里说美国主流媒体几乎全部都是正面的评论,这很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在矛盾的地方,必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呢?我仔细研究了中海油竞购全过程,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细节被傅成玉给淡忘了。同许多其他收购一样,关键不是战略,而在于如何实施战略。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显而易见处的错失,使这次竞购流产。

谁在频繁泄密?

时间可以回溯到2004年12月26号(美国东部时间12月25日)。只身赴美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在洛杉矶某饭店一个暖意融融的餐厅里,跟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着一次秘密会晤。谈话围绕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内容展开。两人相见恨晚,交谈甚欢。当晚,兴奋不已的傅成玉便返回北京,召集他的核心团队紧密磋商。

没想到,本来是绝密的东西,2005年1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就将其抢先曝光。报道说,中海油对整体购买优尼科显示了强烈的兴趣,已聘请投资银行研究购并细节,并与优尼科开始初步谈判。报道甚至提到,中海油计划出价130亿美元现金,购买优尼科后出售其在美国的资产。此举若成功,将成为“中国公司有史以来金额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海外购并”。

投资者对这个爆炸性消息作出了快速反应,紧跟着优尼科股价就高幅上涨50%,而中海油的股价则有所下跌。借机打压买方股价、拉抬卖方股价,抬高交易价格和成本,是在海外股市中兴风作浪的国际资本大鳄惯用的手法。由此大大增加了中海油的收购难度,以至于报价从内部确定的底线价格130亿美元,上升到后来的185亿美元。

一个处于筹划阶段的并购事件,所准备的出价水平、拟聘请的顾问以及并购后整合战略等,在10天之内就被曝光,这很让人怀疑并购的严肃性。任何并购在没有正式公开报价之前,都属于最高级别的商业机密。联想收购IBM PC,时间跨度一年多,参加人数几百人,可是直到2004年12月8号,才正式在媒体上曝光。中海油当时能够接触这一核心机密的人应该是很有限的。如果能够彻查泄密事件,对此后的运作还会有所保障。可是,这个“世界一流”的运作团队,却没有对搅乱竞购格局的泄密给予关注。更为蹊跷的是,泄密频频发生,每到中海油竞价的关键时刻,相关消息总会被一些西方媒体报道,甚至连机密的董事会会议内容也不断被公之于众。

泄密引起了四名国际独立董事的反弹。既然在正式通知他们之前,媒体的报道就铺天盖地,他们自然要多一份矜持与冷静,以免损害自己的国际形象。于是,当要求他们短时间内表态时,自然遭受拒绝。有的独立董事后来还自己雇用第三方咨询公司就收购事件进行独立

评估,这都是被逼无奈之举。而独立董事负责任的公开表演,按着傅成玉的说法,也使得中海油错失了先机。其实,真正丧失先机的是泄密。否则,雪佛龙也不会紧锣密鼓抢在前边先行报价。

将泄密事件跟傅成玉给自己团队很高的评价联系起来,平添许多滑稽感。让我们暂时相信中海油所聘请的顾问公司都是国际一流的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