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礼文化缺失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现状分析
大学生礼仪素养是指大学生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和社会交往中的修养和规范。
然而,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在穿着打扮上不够得体,常出现穿着不整洁、裸露过多的现象,严重影响形象。
其次,在言行举止上,有些大学生表现出粗鲁、无礼的态度,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礼节。
另外,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打电话、吃东西等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给他人造成困扰。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亟待提高。
二、对策建议
1.强化礼仪教育:
大学应加强对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教育培养,通过开设礼仪课程、举办礼仪讲座
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提高大学生的仪态修养。
2.示范引导: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示范引导,如通过模
范礼仪行为的宣传、展示,激励大学生学习和模仿优秀榜样。
3.个人自律:
大学生自身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礼仪修养,
自觉遵守社会礼仪规范,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4.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礼仪素养的最初学习场所,家长需要注重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从小
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培养孩子的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的习惯。
三、结语
大学生礼仪素养是一项重要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
只
有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展现大学生应有的风采和气质。
希望通过相关部门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社会和个人发展贡献力量。
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一、概述礼仪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在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更是深入人心,对礼仪的讲究和传承源远流长。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
许多青少年在礼仪修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建构策略。
文章将首先回顾我国传统的礼仪教育观念和实践,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接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当代青少年对礼仪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礼仪行为的表现。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影响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多元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
文章将提出构建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提高青少年礼仪修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阐述礼仪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不仅是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青少年来说,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必要环节,也是其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礼仪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通过礼仪教育,青少年可以学习到尊重他人、关爱社会、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对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
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
良好的礼仪素养使青少年在与人交往时更加自信、得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交场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再者,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问题及其解决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明礼仪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品质,它涵盖着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素质要求,是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问题依然存在,表现在言行举止、人际交往、公共场合等方面,给身边的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和不适。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旨在引导和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建设更加文明和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问题1. 言语粗鲁在中学校园中,一些学生存在着言语粗鲁、粗俗的表达习惯。
他们在与同学交流、与老师沟通时,常常出现使用粗话、脏话,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的情况,这给校园生活带来了不和谐的氛围。
2. 餐桌礼仪不佳在校园食堂和同学聚餐时,一些中学生缺乏基本的餐桌礼仪意识,他们吃相不雅、说话声音大、不懂得尊重他人在就餐时的感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公共场合行为不当一些中学生在公共场合,比如车站、商场、图书馆等地方,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当。
他们不懂得排队、让座、言谈文明等基本的行为规范,给他人带来了困扰。
4. 缺乏尊敬师长的态度在与老师交流时,一些中学生表现出对老师缺乏尊重和敬畏的态度,比如随意打断老师发言、不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的教导不以为意等。
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老师的形象,也伤害了学生自己的品行。
以上问题反映出了中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不足,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问题,更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加以解决。
二、解决策略1. 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包括举办相关的讲座、主题班会、校园文明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知识竞赛、评选模范生等形式,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
2. 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场所,应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精选教育文档
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精选教育文档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一、前言大学生群体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新时代新道德规范的具体实践者。
加大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但是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而且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把社会的道德规范逐步转变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进而树立起自身的道德信念与修养准则,而学习礼仪不但可以提升个人形象而且可以展示个人的教养与风度。
二、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的现状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不但拥有独特的个性而且独立、开放,对新事物拥有无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然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改革的深化,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与其礼仪文明方面不同步的现状日益明显,大学校园里存在很多的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仪容仪貌有失大学生风范大学生虽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但是新时期的大学生斯文不在,失礼现象随处可见。
很多大学生言谈极不文明,出口脏话连篇;有些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举止亲昵;有些大学生在图书馆大声喧哗,随意接听电话;食堂就餐礼仪淡薄,不懂谦让;有些大学生在坐公交车时不知道给老人儿童让座等等。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显示,校园中最惹人讨厌的恶习中,排名前几位的是随意吐痰、情侣公共场合举止亲昵;在宿舍打游戏或大声喧哗影响别人休息。
此外,很多大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美的仪表仪态的客观标准认识不够,盲目的追求潮流,认为时髦、前卫、新奇就是美,服饰怪异、浓妆淡抹的现象很多,以上种种现象都与当下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符合。
2.礼仪践行效果不佳礼仪的修养在于内外兼修,一些大学生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不知道礼让、谦虚,由于不懂礼,所以遵守礼仪也就无从谈起;一些大学生虽然有良好的道德意识,但是缺乏必要的礼仪常识,导致其不会微笑、不会问候、不会握手、不会鞠躬,因而也就不知如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更是不知所措,与长辈乘车不知道自己坐在什么位置,不知道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等等。
当代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多元化教学方式
教师与家长应成为青少年的榜样,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以身作则
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礼仪教育资源。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创新礼仪教育方法
组织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礼仪。
组织实践活动
为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礼仪实践活动,可设立奖励机制,如颁发证书、提供奖励等。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徐爱新. 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28): 94-97.
王继辉. 青少年礼仪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教育研究, 2018, 39(3): 109-114.
张家华. 礼仪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 中国青年研究, 2015(5): 100-104.
研究展望与建议
进一步深化礼仪教育内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礼仪自觉。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形成礼仪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创新礼仪教育方式,通过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加强对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性
我国应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在礼仪实践中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04
当代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构与创新
建立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礼仪教育体系
强化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构礼仪教育体系
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成因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已经不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和存在方式,而是一种具有必要和必需性的社会行为规范。
然而,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礼仪素养的不良现象却较为普遍,形成了明显的现象,例如不尊重他人、不遵守规则、不懂得感恩等。
这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对大学校园的正常秩序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和矫正这一现状,本文将分析当代大学生缺失礼仪素养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成因1. 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过去相比,今天的社会环境更为开放和多元化。
许多传统习俗和礼仪在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而随之而来的是彼此间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经常引起冲突,这也许是一种导致当代大学生礼仪不良的因素。
2. 教育缺陷尽管教育技术越来越发达,但它并没有完全覆盖教育领域的所有方面。
很多时候,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缺乏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和指导。
这种教育缺陷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礼仪知识、认识和素养。
3. 人的个性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个性化已成为时代趋势。
很多年轻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看法和态度与传统习俗不一致。
他们认为传统的行为方式束缚了他们的自由,长时间的约束让他们感到压抑,同时,他们在个性化的过程中,去年轻化了工作并且渴望表达自己的独特性,所以他们常常忽略了公共道德规范,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对策1. 举办礼仪知识培训大学应该增强对学生的礼仪培养,每逢校园重大宣传、活动等,可以通过举办礼仪培训来教会学生必要的礼仪意识、礼仪规范和礼仪技巧等。
举办这类培训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进而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2.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大学校园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促进良好的校园礼仪。
例如,学生公寓、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该加强管理,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指导,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引导学生规范文明行为和习惯。
浅谈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与对策
浅谈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与对策浅谈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与对策篇一:论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与对策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高校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每年的大学生人数都在增加,但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却没有显示出呈线性增长的趋势,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文明的行为。
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民尤其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我国现在的主要矛盾依旧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物质需求。
一、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是相当的令人堪忧。
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学校内不文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 大学课堂上课占座现象十分的严重,我每天上课发现前两排的座位上都放着几本书,约定俗成的意思就是座位上有书的就是被人占了座位的。
这个占座的恶习经常引起不必要的纠纷,非得把事情搞的很大才好收场。
2) 大学课堂上课用餐现象也特别恶劣,现在的大学生晚上工作到很晚才休息,第二天早上就起的特别的晚,而且自己有吃早餐的习惯。
为了上课不迟到,索性就把早餐带到教室里面去食用,这样就导致了教室变成了小食堂,充斥着各种各样食物的味道。
这令其他的人感觉到很不舒服。
3) 大学课堂上课睡觉和聊天现象也屡见不鲜,我上的每一堂课都有人在下面睡觉和聊天。
尤其是我班有几个特别不识时务的同学,老师在讲坛上教学时,我同学聊天的声音直接压过了老师讲课的声音。
到后来实在没办法,老师给了他们黄牌警告,这几个人才有所收敛。
4) 大学课堂上课迟到早退以及旷课现象多不胜数,我宿舍的人都旷过课。
包括我自己在内缺过勤,但我从来没有旷过课。
旷课是指无理由的不去课堂学习,迟到早退是我宿舍里面好兄弟的家常便饭。
我班实实在在坚持出勤的人加我在内不会超过三个。
5) 大学课余休息时间,我在校园里面散步的时候经常看见许多的情侣在大庭广众之下过分亲密的接触,其实这对女生来讲是最不自重的一种行为后果。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4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4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4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文章在分析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礼仪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措施正文: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是整个社会文明直接的、间接的和全面的表现,包括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礼仪是人类社会自己交流的语言基础,是人类与自然界交流的重要内容;礼仪规范了基本的社会秩序和规则,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往的基本工具和重要内容。
可以说,礼仪它是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我国社会现在正是处于价值转型的时期,公民的礼仪水平整体上还很低,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
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是青年中最优秀的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时代的骄傲,无论是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还是在道德、品格、修养等方面,都应起到表率的作用,来引领知识创新和影响他人素质,争取当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当代的大学生差不多都是80后和90初的孩子,他们都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成长起来的,是具有特殊性格的新一代,他们是独立的、开放的、对新的事物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以及很强的创新意识。
是较高知识层次的群体,在礼仪方面应当具备更高的素质,然而,遗憾的是有些大学生不但对基本的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知之甚少, 而且在行为上常存在礼仪失范现象: 1.缺乏对个人形象美的正确认识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因此人们对于美的标准的定义和理解各有千秋。
但是作为大学生,不仅没有客观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而且还去盲目追求所谓的时髦与前卫:发型奇异、浓妆艳抹、服饰松垮古怪或过于暴露等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此外,尽管大一入学即进行了相关的军训活动,但许多学生的观念里面依然认为站姿、坐姿随性慵懒才是符合潮流, 因此校园里也常常见到缺乏朝气、行动拖沓的学生。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礼仪是人们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作出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现状礼仪是人们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泛滥,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随之出现了不识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等不良现象。
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尚未形成风气,却也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要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力量,加强并规范礼仪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礼仪素养。
一、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公共秩序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能够有效地规范公民行为,提高公民道德理性。
中华礼仪文化以尊重和仁爱为核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伦理,是中华儿女集体选择并创建的稳定文化模式,它以各种仪式和规范为依托,形成了重视人际关系、注重礼让和道德的社会共识,勾勒了中华民族公共秩序建设的规律,展示了中华民族公共文化的自信逻辑。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源源不断的生源涌入各个高校,如今的中国大学教育在逐渐实现大众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显著的问题,大部分生源的综合礼仪素养难以保障,大学生不文明现象此起彼伏:逃课、迟到、污言秽语、不尊师重道等,一些有关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新闻报道也是源源不断,从总体来看如今大学生综合礼仪素养呈下滑趋势。
现在的企业招收大学应届毕业生时,已经不再单方面着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的文明礼仪修养。
大学生要想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脱颖而出,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所以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培养,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二、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1、自身礼仪意识淡薄。
论当代大学生礼仪的缺失及对策
论当代大学生礼仪的缺失及对策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策略摘要:中国素有“礼仪之郑”的美称,“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儿女世代相传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现代社会,礼仪是一个人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代大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礼仪的作用,其次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几点引导策略,为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引导策略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其素质与修养水平对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有重要影响。
当前,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存在礼仪缺失的问题,学校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地采取教育策略,引导大学生内化社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礼仪的作用(一)形成和谐人格。
礼仪规范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掌握良好的礼仪规范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规范行为举止,促进身心健康。
当前,一些大学生容易受生活挫折、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运用礼仪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有利于其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增强适应能力。
大学生并未真正踏人社会,社会化程度不高。
一些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因为不懂“规矩”而碰壁,此处的“规矩”是指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大学生学习礼仪规范,掌握必要的社会规则,能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增强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化。
(三)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及管理关系是构成和谐校园的三大要素。
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提高大学生待人接物的水平,构建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最终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分析-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分析-教育文档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分析大学生;礼仪现状;缺失原因;对策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待人接物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
礼仪能够塑造形象,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注重礼仪,事情就会做的恰到好处,个人就会充满魅力。
当代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弄潮儿,知书达理,以礼待人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言谈儒雅、服饰得体、端庄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然而现在大学校园里,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随处可见,文明礼仪的现状并不乐观。
面对这些现象,如何理解、如何分析、如何解决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不文明礼仪现状大学生本应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的主流群体,但是由于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礼仪规范的现象。
把所谓的“个性”当成“时尚”,把所谓的“新潮”当成“潇洒”,其实在这些个性、新潮、时尚中惨杂着许许多多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
校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举止不雅者,课堂上手机铃声此起彼伏、随意出入,到老师办公室不敲门直接闯入,打电话从不进行自我介绍,和同学有矛盾、和老师有意见就大吵大闹等等。
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并且有着越来越普遍的趋势。
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普及与礼仪行为的规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造成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1、我国社会体制的副作用我国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恢复的高考,到目前仅仅只经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还不完善,所以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从小就灌输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思想,把分数看成是衡量学生品德、高校招生的第一要素,无论老师还是家长过分关注分数,必然就忽略了对孩子德育和美育教育。
在具体礼仪教育过程中,由于独生子女制度的实施,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从小缺少挫折教育,而以说教为主的教育理念也导致了礼仪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对策1. 现状分析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礼仪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的大学生礼仪素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1 缺乏基本礼仪意识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对基本礼仪的忽略,比如不会主动礼貌地致谢,不懂礼让他人等。
1.2 礼仪行为不规范在校园和社会交往中,一些大学生的礼仪行为不够规范,比如吃饭时张开嘴大声嚼食,对长辈随意称呼等。
1.3 礼仪意识淡化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意识的认同,认为礼仪规范过于拘谨,导致礼仪意识的淡化。
2. 对策建议针对以上现状,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水平:2.1 开展礼仪教育学校可以加强礼仪教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讲解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
2.2 实践训练组织各类场景的礼仪实践训练,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感受到正确的礼仪行为。
例如模拟宴会、商务谈判等环境,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各种场合。
2.3 树立榜样学校和社会应该树立一批具有良好礼仪素养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模仿动力。
通过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性。
2.4 建立评价机制建立对学生礼仪素养的评价机制,包括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通过正面激励和引导,促进学生逐步提升礼仪素养。
3. 结语在当代社会,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实践训练、树立榜样以及建立评价机制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希望在未来,大学生们能够注重礼仪,展现出优秀的素养和品质。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生活中,却缺失了传统的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的社交和沟通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研究的方式讨论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和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现代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缺乏传统礼仪文化的培养。
在当代社会,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缺乏时间和精力给孩子传授礼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导致孩子缺乏基础的礼仪素养。
其次,大学生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认识欠缺,很多人甚至对传统礼仪文化一无所知。
这可能和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娱乐媒体的普及有关,大学生们更愿意在社交平台和电视剧中寻找自己的社交模式,而不是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启示和经验。
最后,现代大学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发展,常常会忽略规矩和礼节,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这也可能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方式有关,过度强调个体价值和自由发展,忽略了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传统礼仪文化素养,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机制,倡导家长对孩子的传统礼仪文化进行培养和指导。
父母应该做好榜样,通过自身言行和身教,传递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价值和精髓。
其次,加强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识,鼓励他们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从中获取礼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增加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加社会参与和服务的机会。
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项目,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责任感和群体意识,从而提高他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总之,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身处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传统礼仪文化的缺失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传承显得越来越困难。
并且,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成长在城市环境中,与传统文化相隔甚远。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存在着许多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缺陷礼仪文化的原因和对策。
缺失传统礼仪文化主要原因教育环境的改变是造成传统礼仪文化缺失的主因。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是道德教育最早的场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教育体制的变化,许多大学生的家庭只有两个工作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
这样的家庭环境给大学生留下了道德教育的空白,难以形成传统文化的根基。
此外,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多样化的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介入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许多大学生更喜欢使用手机和电脑,而不是与人面对面交流。
传统礼仪文化也逐渐失去了被传承和重视的机会。
大学生需要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理解和实践要缩小大学生与传统礼仪文化的距离,大学生们需要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理解和实践。
首先,现代大学生应该学习传统文化,了解礼仪文化的含义以及它如何能提高我们的修养和人际关系。
其次,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礼节、讲话和表情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社交品质。
最后,大学校园里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结论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缺乏传统礼仪文化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这是由于教育环境的变迁、城市化和科技等因素所导致的。
为了缩小与传统礼仪文化之间的距离,大学生应该理解和实践传统礼仪文化。
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修养,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当代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青少年发展的快速变化,当代青少年的礼仪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很多青少年陷入了不良的行为和低劣的礼仪习惯中。
因此,对当代青少年礼仪教育进行反思并建构一个可行的方案变得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反思现有的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问题。
当前的青少年礼仪教育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内在的道德与人格修养。
大部分的教育活动聚焦于穿着整齐、言行得体等方面,这种常规性的规范教育无法真正培养青少年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另外,很多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缺乏坚韧的品质和适应能力,因此,目前的礼仪教育亟待改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科学、全面和个性化的青少年礼仪教育模式。
首先,教育者应该强调培养青少年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这意味着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判断力和责任心等。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引导青少年进行各种道德伦理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其次,青少年礼仪教育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青少年更容易陷入虚拟世界,与人进行真实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交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模拟社交场景的方式,教导青少年如何与人友好地交谈、倾听和分享。
再次,青少年礼仪教育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自律和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多变而复杂,青少年需要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的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运动、音乐、艺术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在当代青少年礼仪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情感与情商。
情商是指情绪智力,包括情绪认知、情绪管理和情绪运用等能力。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教育者应该关注青少年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传承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大学生在传统礼仪文化方面的认知和实践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出现了缺失的现象。
本文将通过调查与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表现1.缺乏尊重和谦卑之心在传统礼仪文化中,尊重和谦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部分大学生在与长辈交往时表现出缺乏尊重和谦卑之心的现象。
在言语和行为上,他们可能过于张扬和粗鲁,缺乏对长辈的尊重和尊重。
2.忽视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漠不关心,甚至对此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失去了传承和延续的基础。
3.言行不端和缺乏修养言行不端和缺乏修养是当代大学生中另一个明显的特点。
在公共场合和与他人的交往中,很多大学生表现出粗鲁、不懂礼貌和不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不断涌入,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传统礼仪文化方面的认知和实践出现了偏差。
社会上也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这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他们缺失传统礼仪文化。
2.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是传统礼仪文化的第一课堂。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家庭教育的力量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减弱。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忽视对子女进行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导致子女在这方面的认知和实践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缺失的现象。
3.教育体系的不足教育体系是社会传承和发展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现实生活中,教育体系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存在不足。
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分析与反思
当代大学生xx 现状分析与反思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然而,代表着国家当前的的文明素养的大学生中有大多数并不如人们理想中那么“知书达理”;个人对自身的礼仪素养评价高于实际。
一、当代大学生xx 现状不止学习生活中,以下诸多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频频出现:迟到、旷课、早退、聊天、接电话、吃东西和上网。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在不合适的时间内给长辈、朋友打电话影响到其他人的休息”、“见到老师、父母等长辈不主动打招呼”、“乘坐扶梯随便站在中间,不会考虑身后的人”、“公众场合中随处亲热”等情况也是随处可见。
如此的大学生显得目无尊长,可谓是肆无忌惮!另外,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化、不断创新的洪流中,粗俗化网络语言的频繁使用也成为一大问题。
日常生活中,据相关统计,像是“尼玛”、“草泥马”、“次奥”、“我靠”、“傻”、“逗逼”等网络流行词汇,大学生群体使用频率颇高。
尽管这些词读起来比之前的脏话文明了许多,但是在本质上,其言语的本质依然是粗俗。
如此言语粗俗、目无尊长并且肆无忌惮的“天之骄子”与咱们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显得格格不入。
由此我们不得不去多问问“为什么?”。
二、大学生xx 缺失反思对于大学生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礼仪素养还是相对较高的,但是有不少人存在不足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中小学阶段接受教育情况的不同,导致了学生素质的差异性。
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诸多礼仪素养水平极为缺失的现象的几大原因。
一)家庭层面的原因家庭,是每个孩子接触的第一任课堂,也是终身的课堂;而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任也是一辈子的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当代青年无礼、弃礼现象的产生。礼育的实施十分目染中受到礼仪的熏陶。二是要积极开展与礼有关的
迫切,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礼育的开展将会文化活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说,“开展必要
对青年自身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
”亦称
“破窗效应
”,是指
一种心理暗示造成的某种效应。“破窗理论”在礼文
化的缺失现象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当公共场所刚刚开
中国青年研究
→
05/
200997
社会综合版
始出现乱吐乱扔乱刻现象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
地制止,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乱吐乱扔乱刻行为发生;
犯马加爵的
“自白书
”给人以深深地震撼:“可是总有
那么些同学总有意无意的歧视我,有时候说些话很伤我
的心,他们觉得我的穿着打扮很怪,他们觉得我的举止
很怪
……我不曾被艰辛贫苦生活打败,可是当我的人格
尊严被人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时候,当我的过去的伤痛被
人再次拿出来嘲讽的时候,我的心滴血了。”也许他的
生主动为老师擦黑板,课堂上的师生问好全都省略;
校园内男女搂搂抱抱,全然不在乎给别人带来的
“视
觉污染
”;食堂里,学生边等师傅打饭边敲盆子,随
意插队买饭,旁若无人;学生进入教师办公室不知敲
门问好,如入无人之境;一双拖鞋横行校园各处却自
以为惬意;夸张的发型、发色让人难辨性别;张口闭
口的脏话口头禅却自以为潇洒,等等。难怪不少专家
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开展青年礼育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青年;和谐社会;礼仪;礼育;文化缺失
在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当代青年的礼
仪素养是否与此美誉相称,达到了社会所期望的水平
了呢?以大学生为例,在现代大学校园中我们常可看
到这样一些景象:学生遇到老师视若未见,擦肩而
过;随处可见有人在校园内乱吐乱扔;上课前少有学
指导,一些青年就会产生无礼弃礼的行为。出现这种
现象的关键在于他们的言行举止缺乏正确的思想基础。
最后,一些学校放松了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认为
着什么装、穿什么鞋、染什么发,这些是学生的私
事,学校无权干涉;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监
管力度越来越小。礼育氛围的淡化,使青年学生的知
礼、行礼的意识也逐渐淡化。我国著名的电视人崔永
会优秀文化提得少或者不提,为了眼前利益和超级利
润粗制滥造暴力影视作品,享乐主义、杀人越货行
为、对金钱的极度崇拜,成为百姓茶余饭后司空见惯
的谈资。这些精神鸦片严重污染和破坏了青少年成长
的环境,使得青少年缺少一个让他们心悦诚服、一致
认同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
2.学校因素
我们的青年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上思想品德课,
么穿衣,只要我高兴,怎么都行,与别人无关。社会
急剧变化所带来的认识错位,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礼文化的缺失还在于社会尚缺少必要的制度,去
监督引导人们的礼仪规范。社会监督乏力,中国人的
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心理,越来越强的功利心,对社
会风气影响很大,青年也难以幸免。这里要提到破窗
理论的影响。“破窗理论
认识与行为脱节,明明知道此是非道德的,但现实中3.拓展社会礼文化建设
还是要做;明明知道这是道德的,却不落实到行动。社会礼文化建设对青年礼育至关重要。建设健
二是道德自觉性很差,或迫于舆论压力,或慑于监督康、高雅的礼文化氛围,一是要按照礼育要求进行社
力量,才勉强做道德之事。会礼文化环境的建设,营造绿色、人文的文化环境,
往过于看重物质的弥补而忽略了对子女做人的教育,
甚至放弃长辈的尊严而一味地迎合子女。在这样的环
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把责任都
推给父母,推给他人,这势必会淡化孩子对自己、对
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另外,不少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嘴上说的和行动
上做的截然不同,难以对子女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示范
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
当代青年的礼文化缺失。
1.社会因素
20世纪
50年代后期,受
“左”倾思想的影响和
干扰,我国不少传统美德和风俗在有些地方被一概当
作“四旧”予以横扫。比如,尊重别人、讲礼貌,在
当时却被一些人斥之为
“虚伪”、“假斯文”,谁要是
但是往往是知行脱节。如何补好礼育这一课,使礼育提升青年的礼仪素养,形成社会示范效应。
成为青年人的自觉行为,使礼的道德精神内化为个人4.社会实践巩固礼育成果
修养,使道德从他率走向自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实践是实现礼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提高和
1.建立各级礼育制度检验青年礼育成果的最直接、最生动的途径,具有书
120名学生都认为当前大学生非常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
需要学礼,礼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几要不扰乱课堂纪律,干什么都行;甚至有些教师,将
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较低,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班主任、政治辅导
与大学生的身份不符,希望学校能开展这方面的教员、团委书记,觉得自己的任务只是上课而已;还有
礼仪的培养,在礼仪培养中没有渗透礼义的教育,使
不少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学礼,是
“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不是发自内心地知礼、行礼。受应试
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关注学习以外的社
会生活,学校里的生活有老师负责安排,日常言行举
止也受到老师的监督。当青年进入高校或社会,由于
环境发生变化,青年的自由度增强,没有外力的督促
到了大学仍在学习、仍在讲授,为何还有许多青年缺
乏公德意识和礼仪修养呢?首先,自古以来人们便信
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智育被提升到一个
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德育只是宣传上的重视,实际上
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从而
使学校的“教书育人
”中的“育人”功能淡化。
其次,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书本化、理想化、完
坚持讲礼貌,就被批为
“思想没改造好
”、“故意跟
劳动人民作对
”[1]。久而久之,扰乱了人们正常的价
值判断。随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给我国的优
秀传统文化以近乎毁灭性的扫荡,人际关系极端恶
化,人们的道德水准大大下降,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
我国道德建设的“断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
中国青年研究→
05/
200998
青年现象
Qing
Nian
Xian
Xiang
同类型交往对象的宽容与接纳。认为我只要传授知识就行了,其他与我无关,缺乏学
笔者对我校
05级学生所做的一次小型调查的结科教学德育渗透意识和校园全员育人的责任感;对学
果显示:被调查的
礼育制度是礼育实施的保障。礼育作为一个复杂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青年在实践
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政策和规章制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在
度。有些青年思想意识还处于游离状态,督促督促他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沟通,通过实践自觉修正不足,
就往好的方向发展;一放松他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就完善礼仪知识,才能进一步认同礼仪修养对个人成长
元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有些学生之间交
往的表情、语言词汇、对别人的态度,表现出毫无教
养,简直让人无法容忍。我对教育最大的忧虑是教育
在教人做人方面”[2]。
3.家庭因素
当代青年以独生子女居多,不少家庭对子女采取
了放纵的态度,缺乏对子女行为养成方面的严格教
育,使青年缺乏社会交往的必要知识,显示出对礼的
青年现象
Qing
Nian
Xian
Xiang
当代青年礼文化缺失现状
的
反思与对策
□李清湘
摘要:
“礼”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青年的礼仪素养与社会
期望值不符,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某些范围内也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形
象。文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四个方面对青年礼文化缺失的原因进行了
自由主义思潮的涌入,有些人盲目地崇洋媚外,无原
则地追求个性解放,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社会贫富
差距加大等种种因素,使转型期的道德状况危机重
重。我国目前不少人对于社会规范、道德规范是麻木
不仁的,不少人的道德观念相当淡薄,有的根本就不
清楚道德观念内容,不清楚哪些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
规范,哪些是不符合的。有些人认为我怎么说话,怎
在学校食堂买饭时,当开始出现加塞插队现象时,没
有人及时制止,在很短的时间里买饭的队伍就会呈现
无序状态;不少人在开始上网时还是按照现实世界的
规则来操作的,但当网络中出现了一些脏话、下流
话、伤害别人人格的话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进而获
得一些人的认同时,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就越来越
多,越来越流行。社会舆论的引导存在偏差,对于社
知识的无知。现代青年的父母大都经历过文化大革
命,文革中
“批林批孔”运动以及“破四旧
”对于传
统文化的否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和无情,使这
一代青年的父母认知水平差异明显,不少人缺乏正确
的价值观。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