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的民间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的明间艺术介绍
我的家乡是在河南南阳。

南阳是诸葛亮的故乡,这里出产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烙画,以及民族英雄岳飞手书的《出师表》碑刻。

它们是南阳人引以为自豪的特产和文化遗产,所以将它们称为“南阳三大宝”。

南阳三大宝即:南阳烙画、独山玉、<<出师表>>。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我们南阳的三个明间艺术:南阳烙画、独山玉和方城县的石猴。

一、南阳烙画
烙画亦称烫画、火笔画,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

它是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的铁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娟、宣纸等材料上作画,巧妙自然一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烙画王”的传说
西汉末年,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能手。

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人物、花鸟、山水,走兽等栩栩如生,跃然其上,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称“李烙花”为人忠厚,心地善良,老两口以烙花为营生在城里开了个门面。

此外,方圆百十里若有集镇起会,他总要带些烙花品去凑热闹。

有一天,“李烙花”在紫山边的一棵大树下小憩,(紫山今距南阳城西北约三十里)忽然有一慌不择路的男孩气喘吁吁地朝他跑来,“噗通”一声跪在他面前,说有坏人追杀。

求他相助,这小孩不是别人,正是年仅十二岁的刘秀,被王莽追杀。

“李烙花”急中生智, 把刘秀扮作逃饭的哑巴,引到一块隐蔽的大石板面前,让他睡在上面,躲过了莽兵的追杀。

临分手时,“李烙画”看他可怜,送给他一只精美的烙画葫芦作为盘缠,并嘱咐他一路多加小心。

刘秀和“李烙花”分手后,风餐露宿,历经了千辛万苦。

后来,刘秀起兵南阳,于公元二十五年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号称光武帝。

此时身为帝王的刘秀并没有忘记昔日“李烙花“的救命之恩,差遣心腹携带葫芦暗中查访,找到“李烙花“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两,加封“烙花王”。

并把南阳烙画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

从此,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名扬四海。

而当年刘秀睡过的大石板,人们后来叫他“刘秀床”并延续至今。

烙画重现
曾一度失传。

到了光绪三年,才被南阳的民间艺人赵星三重新发现整理,并延续至今。

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

烙画重现-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长绘画的南阳人士赵星在一次吸食雅片时,烟隐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枪杆上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

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

随潜心究研,久而久之,逐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

其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礼尚往来馈赠之佳品。

以至作为南阳的贡品进入清宫,一些烙画上品颇受皇亲国戚的青睐。

以后,赵星三又收了四个弟子:大徒弟李潘之能写会画,精通各种花色,技艺娴熟;二徒弟邱义亭擅长博古;三徒弟杨殿奎专功花鸟;四徒弟张西凡则精通山水。

烙画的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烙画已形成为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烙花品也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

烙画基本技法
烙画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在构图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之”字是左推右让、“甲”字是上重下轻、“由”字是上轻下重、“则”字是左实右虚、“须”字是左虚右实。

种种法则,使我们在研究、学习烙画构图时有了较为明晰的思考方向。

1、布势烙画是很讲究布势,即所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质”。

有的画虽然技术上很精到,但看上去却杂乱无章,这正是对“势”的把握不够所致。

如吴昌硕的《错落珊瑚枝》,主要的枝干和树叶构成大势,单独下垂的小枝构成小势。

画中的局部形象越多,势的把握也就越复杂,越难以控制,同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势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横势、竖势、曲势、斜势、团势、放射势。

2、主宾画面的构成要有主有宾,更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营造—个构图中心,从而达到最充分地表现主体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主体居前、主体居中、主体居大等。

3、取舍形象素材过多会使画面繁杂哕唆,画蛇添足,削弱主题;过少则又不足以说明主题。

取舍是相对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么、舍什么,要根据绘画风格和画家的个性追求具体分析,没有硬性的规定。

4、疏密密就是凝聚,是画面物象和线条的集中处;疏则反之。

一幅画的构图,所画各种物象及线条的安排应该有疏有密。

从而产生有节奏、有弹性的艺术效果。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清人邓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画面中“疏”与“密”的关系。

“疏”得不当,会使画面凌乱、松弛、没有精神;“密”得不当,会使画面板结、沉闷、滞重无光。

要么以点为密,以面为疏;要么以面为密,以点为疏。

“疏”有赖于“密”的安排,“密”有赖于“疏”的衬托,应该强调两者的差距,形成疏密的强烈对比,这样画面才会有生气。

5、虚实,太虚则画面会感觉太空,稀软无力,轻飘而无所归依,必须以实补之定神;太实则又会造成画面凝重阻塞,难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虚来调节缓冲。

应以淡者为虚,浓者为实。

疏者为虚,密者为实。

动者为虚,静者为实。

轻者为虚,重者为实。

次者为虚,主者为实。

白者为虚,黑者为实。

潘天寿说:“吾国绘画,向以黑白二色为主色,有画处,黑也,无画处,白也。

白即虚也,黑即实也。

虚实之关联,即以空白显实有也。

”远者为虚,近者为实。

少者为虚,多者为实。

6、开合,一幅画的章法常以“开合”作为构图布局。

所谓开合,也叫“分合”。

“开”即是开始,“合”即是结尾的意思。

开与合在画面上是—对矛盾的统—体,犹如用笔,起笔为开,收笔为合;一幅画中没有开、合也不行。

—幅画中有贯穿全局的大开合,同时还有若干小开合。

小开合要服从大开合的指向,并起到丰富画面构成的作用。

有开势就要有收势,只有开合处理得好,画面才具有完整性。

7、空白,空白在这里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同形体、线条、色彩—样,构成画面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所谓“笔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

传统葫芦烙画差不多都留有空白。

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葫芦烙画对空白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

—般有如下几种存在方式:表示天、地的地方、于繁密的地
方、主体周围、不画背景形式美的需要。

8、对比,画面上几乎所有构成因素都和对比有关,都要注意它们的大小、长短、远近、高低、刚柔、动静、明暗、曲直的变化。

对比在构图中的表现:疏密对比、聚散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色彩对比、动静对比、曲直对比、形象对比等。

9、均衡,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就是要利用不同分量的形体、色彩、结构等造型因素,在画面上达到力的平衡,以求得庄重、严谨、平和、完美的艺术效果。

画面中求得均衡的方式很多,如:利用物象的属性。

有生命体与无生命体相比,前者重,后者轻。

在构图中,可以利用这种属性来取得画面均衡。

利用色彩的比重。

画面的一方色彩浓艳集中时,在相应的反方向要有所呼应。

利用力的走势。

当画面主要的力的走势偏向一方时,可以用辅助力的走势拉回,以求得均衡。

利用运动和视觉方向。

利用物体的大小、繁简。

10、色彩,色彩的使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色彩的和谐、色彩的对比、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有动静、收放之别。

一般地说,冷色比较静和收敛,暖色反之。

、主色与副色的关系。

、葫芦烙画的色彩由两大要素组成:一是颜色,二是墨色。

古人云:“墨分五色。

”如李方膺的《鲇鱼图》,全图以墨色为本,浓淡虚实,趣味横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背景在处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选取素材要符合主题思想的需要。

背景是主题内容的补充部分,必须是有助于创造具有典型意义、典型环境、最能说明和延伸画面主题思想的内容。

背景素材在使用量上要精练、纯化,并非多多益善,不要把与主题有关的素材都搬到画面中。

布局要合理。

背景一般是布置在画面主体的后面。

背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象背景,一类是无象背景。

所谓有象背景,是指主体以外的画面空间都由具体的物象组成。

无象背景与有象背景正好相反,主体形象之外的画面空间没有具体的形象,或用颜色平涂,或全白全黑,或用笔触及其他抽象效果作为衬托。

对于没有一定功底的葫芦烙画爱好者来说,拓稿是他们进行葫芦烙画底稿最好的办法,可把选好的图案打印在纸上,用胶水把复写纸粘在图案后面,用胶带把制好的拓稿粘在需要烙画的葫芦上,用笔把图案描一遍,选好的图案就会很轻松的复制到葫芦上了。

把稿子拓到葫芦上,最好用陈旧的复写纸。

南阳烙画艺术成就
首先,它既继承了中国画,又发展了中国画。

无论是烙画艺术还是中国画,从本质上来讲,它们都是绘画。

关于绘画的定义,应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包括对美的感受认识和表达的能力。

二是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情况。

(1)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从当代烙画艺术的体裁风格特点上看,可以说它是中国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烙画艺术,它都需要艺术家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美的感受和认知的能力。

比如北宋中期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郭熙,在他的《林泉高致集》中写到四时山水景物的变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当代的烙画作品,也不乏含有强烈感受美的艺术作品,只是烙画作品大部分不留艺术家的名字,只有作品的名字,如《富贵吉祥》、《国色天香》、《竹报平安》等,一些作品是临摹品或者根据文学故事创作的,如《清明上河图》、《红楼十二钗》、《大观园图卷》、《万里长城》、《山河万里图》等。

烙画的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名字通俗易懂。

所以,烙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是一脉相承的。

(2)从施艺的工具、材料看,烙画艺术是中国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毛笔、墨、宣纸或丝绢,以及国画颜料。

国画家要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用笔蘸墨在宣纸或丝绢上勾、划、点、染、皴、擦等用笔,同时控制墨的浓淡、轻重、缓急的变化,作品或者施色或者不施色。

烙画的工具、材料则是烙笔(或铁扦、火笔)、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有的还用到国画颜料。

烙画艺术家也要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利用控温技巧,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而成。

将二者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烙画用烙笔替换了中国画的毛笔,将施艺的材料由宣纸、丝绢扩大到竹、木、葫芦、贝壳等材质上。

因为有烙笔这一特殊的工具,使施艺的材料更为广泛。

所以,烙画艺术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画。

其次,南阳烙画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

解放初期南阳烙画是以烙花筷子为主发展起来的,筷子是人们吃饭必备的工具。

木烙花筷子选用冬青药木,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呈象牙黄色、气味清香,有助于养生。

在方头筷面上,工匠们用手工烙绘出的画面,典雅精美,可供欣赏,所以又成为收藏者的所爱。

当代烙画发展到丝绢、宣纸上,形成类似于国画的艺术品。

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因为火笔这一工具的介入,使画面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度。

所以,南阳烙画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

二、独山玉
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

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

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由于所含有色矿物和多种色素离子,使独山玉的颜色复杂和变化多端。

其中50%以上为杂色玉,30%为绿色玉,10%为白色玉。

玉石成分中含铬时呈绿或翠绿色;含钒时呈黄色;同时含铁,锰,铜时,呈淡红色;同时含钛,铁,锰,镍,钴,锌,锡时,多呈紫色等。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①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

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

近年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

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

②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

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质地细腻,光泽好,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

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

③白独山玉:总体为白色,乳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

④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差。

俗称有亮棕玉、酱紫玉、棕玉、紫斑玉、棕翠玉。

⑤黄独山玉: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
块,并与之呈过渡色。

⑥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

⑦青独山玉: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常表现为块状、带状,不透明,为独山玉中常见品种。

⑧杂色独山玉: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cm的戒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杂色独玉是独山玉中最常见的品种,占整个储量的50%以上。

颜色好坏依次为纯绿,翠绿,蓝绿,淡蓝绿,蓝中透水白,绿白,干白及杂色。

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

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

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

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

德国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苏联地质学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阳玉归属于翡翠类型的玉石矿床。

据河南地质工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探明南阳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

经过显微镜鉴定,玉质含有多种蚀变矿物,蚀变作用以黝帘石化、绿帘石化和透闪石化为主。

由于玉石中含各种金属杂质电素离子),所以玉质的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

三、方城石猴
方城石猴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南阳市方城县小顶山都有庙会,庙会上出售一种石雕“小石猴”,当地俗称“好时候”(谐音),也叫“画石猴”。

赶庙会的人都踊跃购买,并相互赠送“好时候”(时候与石猴谐音),渴望能给自己和亲朋带来好运。

“单猴”,寓意是“祖师封侯”;“母猴背小猴”,寓意是“辈辈封侯”。

由于它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谐音,使得它誉满中原,长久不衰。

当地人们逢年过节便以此为吉祥物让孩子佩戴。

这在方城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猴文化”。

分素色和彩色两种,彩色用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而成。

这些石猴形态多样,有单猴、母子猴、猴背猴、猪背猴、猪八戒背猴等等。

小巧玲珑,独具文化神韵。

作用
商丘、周口一带的农民,非常喜爱小石猴,因为它有药用价值,农民下地干活时,带上一个小石猴,一旦那里碰伤、划破了,在小石猴身上刮些粉末擦上就可以止血。

他还说,石猴之所以被百姓喜爱,除了有药用价值外,它还包涵着深厚的“猴文化”底蕴。

因为“猴”与“侯”同音,人们希望加官封侯,就给“猴”赋予了一种富贵、吉祥的涵义。

“送一个好石猴的涵义是送你一个好时候。


石猴文化
刻小石猴不知有多少辈了,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他们从来不去参加任何民间工艺品比赛,也从没有搞过宣传,所以方城石猴仍鲜为人知。

后来经过一些游客的宣传,终于引起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注意。

现在,郑州、西安等地搞收藏的人常来方城砚山铺,成批量购买“画石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