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战略环境分析.pptx
合集下载
战略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PPT参考

取得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2021/3/10
授课:XXX
43
㈢ 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战略
即通过获得竞争企业所有权或加强对其控制求得企 业发展的战略。合并、兼并、收购、接管等是最常 用的方式。如:
1999年美国第二大的长途电话公司国际微波通讯公 司以1290亿美元并购了第三大的斯普林特公司;
3. 混合式多角化战略 即发展与原有的业务完全无关的新的业务的
发展战略。
2021/3/10
授课:XXX
46
(三)加强型战略
密集型成长战略:产品/ 市场 扩展 矩阵
Existing Markets
Existing Products
1. 市场 渗透
New 2. 市场 Markets 开发
New Products 3. 产品 开发
(franchising)
2021/3/10
授课:XXX
42
2. 后向一体化(backward integration)战略
即通过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增强对 其控制来求得发展的战略。在供货成 本太高或供货方不可靠或不能保证供 应时,企业经常采用这种战略。
与后向一体化战略相反的是分解化战 略(de-integration)。即通过外购买
成本 领先
核心或优势
前提或要求
•单位产品成本最低;
•市场份额最大化; •价格低廉优势; •规模化发展;
•良好的融资渠道,与不断的投入; •产品设计便于制造,工艺简单; •低成本的分销渠道; •先进的设备与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严格的成本控制与组织管理;
差别化
•具有产品设计、工艺、•具有营销、研发、技术、工艺实力;
2021/3/10
授课:XXX
43
㈢ 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战略
即通过获得竞争企业所有权或加强对其控制求得企 业发展的战略。合并、兼并、收购、接管等是最常 用的方式。如:
1999年美国第二大的长途电话公司国际微波通讯公 司以1290亿美元并购了第三大的斯普林特公司;
3. 混合式多角化战略 即发展与原有的业务完全无关的新的业务的
发展战略。
2021/3/10
授课:XXX
46
(三)加强型战略
密集型成长战略:产品/ 市场 扩展 矩阵
Existing Markets
Existing Products
1. 市场 渗透
New 2. 市场 Markets 开发
New Products 3. 产品 开发
(franchising)
2021/3/10
授课:XXX
42
2. 后向一体化(backward integration)战略
即通过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增强对 其控制来求得发展的战略。在供货成 本太高或供货方不可靠或不能保证供 应时,企业经常采用这种战略。
与后向一体化战略相反的是分解化战 略(de-integration)。即通过外购买
成本 领先
核心或优势
前提或要求
•单位产品成本最低;
•市场份额最大化; •价格低廉优势; •规模化发展;
•良好的融资渠道,与不断的投入; •产品设计便于制造,工艺简单; •低成本的分销渠道; •先进的设备与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严格的成本控制与组织管理;
差别化
•具有产品设计、工艺、•具有营销、研发、技术、工艺实力;
战略环境分析方法共30页PPT资料

企业文化分析
加工工艺和流程
生产能力
库存
劳动力
质量 企业文化的形成机 制 企业文化的特色 企业文化的调整
7、综合分析 --------“雷达”图分析法
三个同心园:最小园圈——同行业最低水平或 平均水平;
中 间园 圈 ——同 行业平 均水平 (标 准
线);
最大园圈——同行业先进水平或1.5平均水平。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即PEST分析 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
政治与法律环境 垄断法律;环境保护法; 税法;外贸法规;政府 稳定性; 对外来企业态度等。
经济环境
GNP趋势;利率;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失业率;可支配收入; 能源供应;成本水平等。
劣势(W)
W1 W2 W3 WO组合
方案 1.O1 W1 2.O2W2W3
WT组合
方案 T1W1
SWOT分析,可以作为企业战略制定的一种方 法,它提供了四种可选的战略。
SO战略:利用企业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 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改进内部劣势 ST战略:利用企业的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
从园心开始,等分为五个扇形区,分别代表生 产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成长性。以 射线形式画出5~6条主要经营指标线,标明指 标名称及标度,标出相应指标值,依此连结相 邻点,形成闭环折线圈。
若接近内圈或其内,处于极差状态,危 险标志,应重点改进;
若在标准线内,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应加以改进;
促销活动 销售计划
开发组织
开发效果 开发过程 开发计划 经营方针
分析
经营计划 决策过程 信息系统
#6.2第6章→第2节战略环境分析

失业率
市场行情变化、原材料供应及成本
3.经济体制
4.经济政策
战略选择
战略性计划
愿景与使命
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选择
(三)自然环境分析
包括:自然资源(土地)和自然环境分析。
11
战略性计划
愿景与使命
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选择
• 稀缺。土地资源稀缺带来人地矛盾突出,土 地资源的紧张。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加 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迅猛 增长,土地供需矛盾越发突出。由此对于房 地产造成巨大影响。
战略选择
(一)行业结构分析: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
Bargain 供应商
潜在进入者 Threat
行业内企业
Bargain 用户
Threat 替代品
战略性计划
愿景与使命
战略环境分析
(二)竞争对手选择与分析
顾客
战略选择
企业
竞争者 超越对手
战略性计划
战略环境分析
愿景与使命
战略选择
举例:谁是百事可乐的竞争对手?
1.价值链分析
供应商价值链
渠道价值链 顾客价值链
战略选择
企业价值链
原料 研究 生产 成品 供应 开发 加工 储运
市场 营销
售后 最终 服务 用户
战略性计划
愿景与使命
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选择
2.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核心竞争力又称为核心能力,是由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 汉 默GARY•HAMEL首先提出 来的。
战略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
主讲人:张 霜
战略性计划
愿景与使命
战略环境分析
第2讲战略环境分析

P19
(一)构成一个国家政治环境的要素
(1)政党的多寡; (2)执政党的主张; (3)政权的稳定性; (4)政府官员的廉洁勤奋态度; (5)行政手续繁简 (6)社会开放及民主程度; (7)对工商企业管理制度; (8)对外国投资企业管理制度等等。
P20
(二)构成一个国家的法律环)企业经营活动在法律方面的条件 与限制 (3)法律咨询与律师的聘请 (4)公民的法律意识、守法情况
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 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 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
P10
2、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
(1)新技术可破坏也可制造一个产业。
新技术创造了VCD、DVD产业,影响了录音 带、录像带和电影业。 新技术创造了打火机,影响了火柴业。 因此,技术可以给企业带来无限生机,也可 以带来灭顶之灾。毁掉的是旧技术,创造的是 新技术。技术每天都在变化,必须每天关注技 术的发展变化。
第2讲 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和环境的关系
船与水的关系。企业是船,环境是水。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适者生存。企业存在的原因是适应环境。 企业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P1
第2讲
宏观环境 行业环境 竞争环境 内部环境 环境分析的目的
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环境的四个层次
确认企业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
P11
2、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
(2)新技术造成技术工人的短缺
新技术人们还需要时间去学习 (3)新技术使以前无关的企业联系起来。 如:电脑,电视、电话三合一 传统产业更要密切关注新技术 (4)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再生之本 技术创新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作为衡量 企业实力和活力的两个重要标志。
P7
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章外部环境分析.pptx

行业环境:
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 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 ,是国民经济以某 一标准划分的部分,例如汽车行业、家电行业。
竞争环境:
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生产或经营同一种类产品或服 务的企业的集合。
外部环境
技术
买方
宏观环境
现有竞争 者 企业
政治 卖方
替代品
新进入者
行业环境
社会
?
经济
?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 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 的经济走势等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反映,
如: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物价水平、通货 膨胀率、汇率、国际收支情况、利息率等。
经济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的关键因素
人口
人口总体增长,育龄人口,生育意愿,老龄人口, 人口预期寿命,贫困及富裕人口分布,人口流动情 况,种族,年龄,性别等等
社会生活方式
信仰、财富、教育、婚姻、文化程度、服务意愿等 等
四、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 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之间的竞争 更多地表现在科技竞争层面上。
【举例】福特、杜邦、白事可乐关心的政治法律环境是: 政府的政策和规定、税率和税法的变化、企业法、关税、专利法、
政治运动、环境保护法、进出口政策等
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因素
政治制度 政党及政党制度 政治性团体 政治方针政策 法律规范 司法及执法 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廉正建设 人们的法律意识
入的分析,才能制定出明智、有效和超越竞 争对手的决策
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 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 ,是国民经济以某 一标准划分的部分,例如汽车行业、家电行业。
竞争环境:
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生产或经营同一种类产品或服 务的企业的集合。
外部环境
技术
买方
宏观环境
现有竞争 者 企业
政治 卖方
替代品
新进入者
行业环境
社会
?
经济
?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 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 的经济走势等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反映,
如: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物价水平、通货 膨胀率、汇率、国际收支情况、利息率等。
经济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的关键因素
人口
人口总体增长,育龄人口,生育意愿,老龄人口, 人口预期寿命,贫困及富裕人口分布,人口流动情 况,种族,年龄,性别等等
社会生活方式
信仰、财富、教育、婚姻、文化程度、服务意愿等 等
四、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 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之间的竞争 更多地表现在科技竞争层面上。
【举例】福特、杜邦、白事可乐关心的政治法律环境是: 政府的政策和规定、税率和税法的变化、企业法、关税、专利法、
政治运动、环境保护法、进出口政策等
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因素
政治制度 政党及政党制度 政治性团体 政治方针政策 法律规范 司法及执法 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廉正建设 人们的法律意识
入的分析,才能制定出明智、有效和超越竞 争对手的决策
战略分析外部环境ppt课件 (2)

)。
【答案】ABC
【解析】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方 式和程度,一般可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三大类:(1) 一般宏观环境因素;(2)行业环境因素;(3)经营环 境与竞争优势。社会和文化因素属于一般宏观环境因素 范畴。
2021精选ppt
9
【例题2·多选题】影响战略的外部因素具有( A.关联性 B.复杂性 C.动态性 D.不确定性
A.政治和法律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和文化因素 D.技术因素
【答案】C
【解析】甲公司对上述国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年人均支出分 析,属于PEST分析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
2021精选ppt
25
第二节 行业环境分析
一、行业和行业环境 行业指其产品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的一大批企业或企业群 体。行业环境指对处于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都会发生影响的环 境因素的集合。
4题5分
2011年
1题1分 2题3分
1题6分 0.17题5分
4.17题共15分
2021精选ppt
6
第一节 一般宏观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 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方式和程度, 一般可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三大类:
(一)一般宏观环境因素(political factors); (二)行业环境因素(Economical factors); (三)经营环境与竞争优势(social factors)。
2021精选ppt
22
【2010年·多选题】:甲公司为国内上市的电信公司。甲公 司正在研究收购某发展中国家的乙移动通信公司。下列 各项因素中,属于甲公司在PEST分析中应当考虑的有( )。
A.甲公司收购乙移动通信公司符合其总体公司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国民经济运行状态指标:GDP,NI,PI 利息率 通货膨胀 汇率
(四)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分析
1: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性质,人们共享的
价值观、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人口状况、风俗习惯、宗教 信仰等各个方面。 2: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分析内容: ① 文化传统 ② 价值观 ③ 社会发展趋势 ④ 消费者心理 ⑤ 社会各阶层对企业的期望 ⑥ 人口因素
③ 企业的法律意识
④ 国际法规所规定的国际法律环境和目标国的国内法律环境
(三)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1:经济环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制、经 济结构、物质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 和消费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状况,对企业 影响巨大。
2:经济环境分析的内容
① 经济结构 ② 经济发展水平 ③ 经济体制 ④ 经济政策 ⑤ 社会购买力 ⑥ 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支出模式 ⑦ 消费者储蓄的信贷
供应商
供应商卖方 讨价还价能力
潜在进入者
新进入者威胁
行业内的竞争者 企业间的竞争
买方 讨价还价能力
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 替代产品
买方(用户)
图2-1:波特5种竞争力量均衡图 (行业竞争结构图)
❖ 买方对行业内的影响
1、行业内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2、买方对价格的敏感程度 3、买方拥有行业内企业成本信息程度 4、买方(客户)行业与本行业的集中程度 5、买方的采购量的大小 6、买方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专业化的固定资产 退出的费用高 战略关系密切 感情上的障碍 政府和社会的限制
第二节: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的分析内容:
企业内部环境和条件是指企业能够加以控制的内部因素,是 企业经营的基础,是制订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 争取胜的根本。 一般要素:①财务状况
②产品线及竞争地位 ③生产设备状况 ④市场营销能力 ⑤研究与开发能力 ⑥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 ⑦职工的数量及素质 ⑧组织结构和管理 ⑨过去的目标和战略
(三)企业价值链分析
1:价值链:是指企业从事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及对产品起辅助 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
1985年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企业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 都是有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各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 营活动,便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中 的每一项活动都是这“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都是一项价值活动。
(二)法律对企业的影响
1:法律是政府用来管理企业的一种手段,政府可以直接影响企业, 但一般是通过法律法规来间接影响企业的活动。
2:法律环境因素分析的内容
① 法律法规和经济法律法规:《公司法》、《合同法》、《商标 法》、《税法》等。
② 国家司法执法机关:公、检、法各种行政机关,工商、税务、 物价局、计量局、专利局、质量监督局与企业紧密联系。
第二讲: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一节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1:政治因素: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实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制度、
体制、方针、政策。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并影响企业行为,尤其影响企业较长期 的投资行为。 2:政治因素分析的内容 ① 企业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政局稳定状况 ② 执政党所要推行的基本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③ 政府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④ 各种政治利益集团对企业活动的产生影响 ⑤ 国际政治形势及其变化,对企业活动产生影响 3:政治环境因素对企业影响的特点 ① 直接性 ② 难于预测性 ③ 不可逆转性
❖ 卖方对行业内的影响
❖ 替代品的威胁: 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或相类似功能的产品
❖ 新加入者的威胁:(取决于行业屏障)
1、进入屏障:指企业为进入某一新行业所要克服的困难或风险 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 学习或经验效应 产品差异 资金需求 销售渠道 转换成本 政府政策保护 预想的报复
2、退出屏障:是企业要退出某一行业所要承担的损失
形成一条链 ② 各种价值活动运行带来了企业的增值 ③ 找出最关键的价值活动,使之成为竞争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 ④ 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使价值链整体最优:每一个环节都良性运作 ⑤ 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没有优势,可考虑企业间的价值链关系。如
(一)企业目前的战略运行效果分析 ① 财务方面 ② 顾客满意二)企业资源强势与弱势分析
1:企业资源分类 ① 有形资源 ② 无形资源 ③ 人力资源
2:企业资源强势与弱势分析
企业资源强势包括: ① 企业具有某项技能或专门技术 ② 企业有宝贵的有形资源 ③ 企业有宝贵的无形资源 ④ 企业有宝贵的人力资源 ⑤ 企业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⑥ 企业与合作者建立了能够提高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企业资源弱势包括: ① 企业缺乏有重要意义的技能或专门技术 ② 企业缺乏有重要意义的有形、无形、人力资源 ③ 企业在关键领域中的竞争能力正在削弱或丧失
2:价值链内容: 企业基本活动 ① 内部后勤 ② 生产作业 ③ 外部后勤 ④ 市场营销 ⑤ 服务 企业辅助活动 ① 企业基础职能管理 ② 技术开发 ③ 人力资源管理 ④ 采购
3:价值链图
企业基础职能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开发 采购
内部后勤 生产作业
外部后勤
市场营销
利润
服务
利润
分析: ① 各种价值活动紧密相联,相互作用,形成不可分割的结构框架(系统)
3:科技环境因素
① 社会科技水平 ② 社会科技力量 ③ 国家科技体制 ④ 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
二:企业微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一)行业:我们将提供某种相同或相似产品或服务的 企业的集合称为行业。
(二)行业环境有五种要素及其关系:(波特5种竞争力量
分析)
1:买方对行业内的影响 2:供方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 3:替代品威胁 4:新加入者的威胁 5: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
(五)科技环境因素分析内容
1:科技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 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2:科技环境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 ① 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明显缩短: ② 技术贸易的比重加大: ③ 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压力将加大: ④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费用低的优势在国际经济联系中将被削弱: ⑤ 流通方式将向更加现代化发展: ⑥ 生产的增长也越来越多依赖科技进步: ⑦ 对企业的领导结构及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甚至全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