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差距比较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述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述评专题述评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环境、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需要从制度入手,尤其是以竞争中性为原则完善产权制度,加强欠发达地区产权保护公平程度,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交易成本;产权保护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界定、测度及降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BJL0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行政审批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8-1-03-45)中图分类号:F0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1)02-0054-0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的差距,对前者,国内外学者有对“中国奇迹”的理论解释,而对后者,则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环境、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
本文对这三种主要观点进行述评和比较,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为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改革目标提供参考。
一、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经济增长因素决定论主要基于要素投入与配置的视角分析区域发展的差距,主要围绕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差异、资本稀缺程度、技术能力、要素配置效率展开。
这类文献核心观点认为资源配置效率与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经济差异。
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浙江省是中国的沿海地区之一,而河南省则是中国的内陆省份。
两者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地理位置上的远近,更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本文将分析比较两省经济发展的不同,并探讨其原因。
一、两省经济概况浙江省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4万亿元,占全国的6.1%。
其中,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分别占据了33.6%、57.7%和8.7%。
浙江省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基地,也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和品牌。
河南省是中国的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2019年,河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9万亿元,占全国的5.6%。
其中,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分别占据了45.6%、43.9%和10.5%。
河南省的经济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钢铁和煤炭生产基地。
二、制造业发展浙江省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一直占据全国的前列。
浙江有许多知名机械、电子、纺织、建材等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浙江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中心之一,有许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知名企业。
如阿里巴巴、华为、海康威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
河南省的制造业也有较快的发展,但相对来说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
河南的制造业主要是以冶金、机械制造、医药和化工为主。
河南省也有一些知名企业,如海伦钢琴、郑州煤矿机械、新乡化纤等。
三、服务业发展浙江省的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浙江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旅游、教育等。
浙江还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之一,有许多知名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网易等。
同时,浙江还有许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西湖、千岛湖、绍兴古城等。
河南省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在近几年已有较快速的发展。
河南省目前正在大力开展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河南省还在发展生活服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6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走向实证研究(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汤雁冰、孙卓霖、邓云松)
从国外研究情况看,1955 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 首次提出收入分配的“倒 U”假设。1965 年威廉姆森(J.G.Williamson) 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得出“倒 U 型规律”的威廉姆森曲线。80 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全面分析我国区域发展 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现有文献或是偏重于不同影 响因素分析,或是由于不同研究考察的样本时期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 同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本文基于以经济发展水平测量的区域发 展差距,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 1952-2007 年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 区域人均 GDP 水平差异,利用面板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全国及各地区作 增长趋同分析并提出政策主张。
这说明总体上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在逐步缩小并且这种状况在最近三年尤为明显这预示着我国区域本文分析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区域人口务工流动量大与地区经济活动相关常驻人口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故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率对1997年2006年的人均实际gdp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区域经济差异趋势如正文图5b所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对分析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情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做出很大调整,由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开始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国家制定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也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
中西部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同时强而有力的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充裕,工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因缺乏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东北地区发展势头有所减弱。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1.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以及不同级别开发建设程度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差异巨大。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但耕地却是北多南少,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平原广阔,水陆交通发达,沿海区位优势明显。
中西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敏感而脆弱。
在自然地理条件中,交通条件是区位条件中的基础性因素。
从地理区位和交通通讯来说,东部均具备较强的优势。
2.工业技术条件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在我国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中,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在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下,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企业规模小,大型工业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因此经济发展其他地区是为落后,而在沿海地区,极早开放口岸,招商引资,科技投入较多,对东部地区产业的形成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鲜活力,具有良好的工业技术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因此其经济发展良好。
而中西部地区始终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及重工业为主,转型困难,所以还延续着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基地的角色,长此以往对中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使其与东部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扩大化。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分析
生产总值 消费水平 资产投资 平均工资 货物周转
价格指数 零售指数 工业产量
表五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公共因子
1
2
0.347
-0.092
-0.017
0.368
0.323
-0.060
-0.048
2
0.192
0.117
-0.283
0.345
-0.086
3 -0.136 0.101 0.015 -0.084 0.453
利用因子分析有一个潜在的要求,即原始变量之间要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如果原始 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那么就无法从中综合出共同特性的少数因子来。因此, 在作因子分析时,需要对原始变量做相关分析,利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提供KMO和巴特 利球形检验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当KMO检验值大于0.6时,适合做因子分析, 通过SPSS软件计算得到本例中的KMO检验值为0.688,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由表二,我 们取前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85.734,可见提取3个因子后,它们反映了原始变量 的大部分信息,同时也起到了降维的作用。
0.06327
0.04155
0.774
0.414
0.782
0.03401
-0.298
0.170
-0.729
0.977
0.129
3 -0.01689
-0.173 0.123 -0.320 0.182 0.911 0.334 -0.0252
-4-
武汉理工大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从表四可以看出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到8个原始变量与这3个因子之间的 表达式如下:
武汉理工大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的比较研究
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的比较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沿海经济和内陆经济做出比较研究,以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一、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沿海地区占据中国国土的不到1/6,而内陆地区则占据了剩下的5/6。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沿海地区紧靠海洋,有海陆联运的便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能力更强。
而内陆地区则远离海岸线,交通运输的成本较高,对外贸易难度就相对较大。
此外,沿海地区的气候环境也比内陆地区更加宜居,四季分明、降雨充足,有沿海气候的温暖特点,而内陆地区由于地理要素限制,自然环境相对较恶劣。
这对于沿海地区来说,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从经济规模上来看,沿海地区由于比较早开发,工业比较集中,因此经济规模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0%以上,而内陆地区的经济总量则只占全国的1/4左右。
同时,沿海地区的工业比重也较高,且几乎占据全国制造业总值的一半。
而内陆地区的工业结构则比较单一,以重工业和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难以与沿海地区相比。
总体来看,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内陆地区,主要原因是较早的开发时间,更加便利的交通和更好的自然环境。
此外,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较高,更加倾向于与国际经济接轨和参与全球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三、产业结构和分工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西部地区则更加重视资源开发和生产支柱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年来的数据统计,沿海地区更为注重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行业。
而西部地区则以开发和利用资源为主,如采矿、冶金、石油化工等。
在分工合作方面,沿海地区因开放程度高,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就使得其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更加强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陆企业前来合作。
例如,广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内蒙古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沿海地区的冷链物流业进行合作。
东部沿海五省高质量发展差距及因素分析——基于山东与粤、苏、浙、闽的对比
东部沿海五省高质量发展差距及因素分析——基于山东与粤、苏、浙、闽的对比张秩宁;黄彩虹;张晓青【摘要】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oint out:China's economy has shifted from high-speed growth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acing China at present and for a long time.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Shandong, Guangdong, Jiangsu, Zhejiang and Fujian from 2001 to 2016 by Solow residual method and built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 from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driven level, input-output ratio, and environmental cost of development, and compared the\"high-quality development\"of the above five provinces from 2001 to 2016.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ndong Province has a low level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lags behind Guangdong, Jiangsu, Zhejiang being equivalent to Fujian,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input-output ratio are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lag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The low level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due to the lack of innovative capacity,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sufficient openness of ideas and economy is not a closed loop.To improve thequal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introduce talents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reasonably, and seize the policy dividends of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test area for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Key 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input-output ratio;environmental cost of develop%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的主题.文章通过索洛余量法分析比较了2001—2016年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的全要素生产率, 并从创新驱动水平、投入产出比、发展的环境成本三个方面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 比较了2001—2016年上述五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程度.结果表明, 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 落后于广东、江苏、浙江, 与福建相当.投入产出比方面的短板是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 需积极引进人才以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加快产业现代化变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红利.【期刊名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8页(P86-93)【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比;环境成本【作者】张秩宁;黄彩虹;张晓青【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 250358;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 250358;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 2503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F299.27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土地、环境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对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比较研究
1 区域 经 济 的 区域 划 分
为 了合 理 开发 我 国土 地 资 源和 布 局生 产力 , 合 理使用 财力 、 力 、 物 人力 , 快改 变经 济落后 面貌 , 尽 我
国 人 总 ,为 国 均GP 主詈i 的 口 数 全 人 D, 一 p 即
国经济 区域划分 的原则 既要 考虑 自然 条件 和 自然资
源 的差异 性 , 又要 侧重 于经 济 技 术 发展 水 平 的差 异 性, 同时 还要考虑 区 内外 经 济 联 系 的便 捷 性 和 现行 省、 、 区 市行 政区 划 的完 整 性 。 因此 依 据 “ 度推 移 梯 论 ” 国土划 分为 东 、 西 部 三 大经 济 区域是 比较 将 中、
表 l 东 、 、 三 大 经 济 区域 的 人均 G P差 距 比较 中 西 D
年 份 D( ) Z( )X( ) V 元 元 元 D/ D/ Z X X Z /
19 4 5 0 3 00 2 0 0. 2 25 1 9 1 33 9 40 2 40 32 . .6 . 2 4 1 39 9 7 7 8 00 9 7 57 51 0 4 . 2 5 2 2 1 27 .8 .O .
局起 到 了一定 的作用 。 东部经 济 区域( : 括 辽 宁 、 D) 包 吉林 、 龙 江 、 黑 河 北、 山东 、 江苏 、 江 、 建 、 东 、 浙 福 广 海南 、 十省 和北京 、
国东 、 西三大 经济 区域 的经济发展 水平 的差 距从 中、
03 . 2扩大到 了 0 4 . 。究其 原 因, 革开放 以来 , 改 沿海 地 区得到 了制度创 新 和 对外 开放 方面 的 优惠 , 同时
我国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分析——以新疆、广东为例
我国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分析——以新疆、广东为例刘永萍;杨伟锋;支小军【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尤为突出的是东西部地区居民之间.文章特选取西部农业大省-新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广东两个差异较大的省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从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结构、行业等角度分析了自1978年~2008年的居民收入差异情况.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居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缩小新疆居民收入差距的针对性建议.【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年(卷),期】2010(000)011【总页数】3页(P133-135)【关键词】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比较分析【作者】刘永萍;杨伟锋;支小军【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7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尤其是表现在东、西部地带居民之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
新疆做为西部大省,与东部沿海发达的广东相比较,居民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差距还在呈扩大趋势吗?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新疆该如何崛起、又怎样应对与东部这一收入悬殊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和格外重视。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有十载,通过对两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居民收入比较分析,深醒30年改革之路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同步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次原因,这对新疆寻找提高居民收入的途径、遏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之初,新疆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靠前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该优势与快速发展的广东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已不再凸显,出现了明显的差距,所呈现趋势可从表1、图1直观的反映。
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
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为促进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乡经济发展状况1.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其中北京、天津属于直辖市,高度发达;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在京津冀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中,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由于北京、天津的引领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促进了该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
2.长江经济带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各异。
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地区城乡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靠海且沿江而建,有着良好的交通和物流条件,受到外来资本的吸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这些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推进。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分为中西部地区和西北地区。
中西部地区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为代表,城乡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村地区的发展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三个省份,由于其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约,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原因分析1.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优势京津冀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区域经济优势不同。
北京、天津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促进了其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由于地处内陆地区,交通和物流条件相对较差,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城市的发展需要投资和资本的支持,城市通常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以推动其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吸引更多资本的进入。
长江经济带地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和商业环境的优势,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热门地区,快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从而加速了该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以东西部和南北方为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以东西部和南北方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本文将以东西部和南北方为例,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东部地区指的是沿海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比较先进的产业。
西部地区指的是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
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拥有较多的优势企业和先进科技。
西部地区则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如能源、冶金和矿产等。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水平普遍较高,社会福利较为完善。
而西部地区则面临着资源依赖性过强、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接下来,我们来看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南方地区包括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内陆地区,北方地区包括北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内陆地区。
南方地区气候较为温暖,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农业发展较好。
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寒冷,土地资源较为贫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南方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特别是南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
北方地区则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如能源、冶金和矿产等。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对外贸易较为活跃。
北方地区则面临着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那么,为什么东西部和南北方地区存在如此差距呢?首先,历史原因是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开放政策始于沿海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沿海地区就成为外商投资和国内外贸易的主要区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
其次,地理条件也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因。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贸易通畅,而内陆地区交通不便,限制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
此外,政策扶持的差异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之一。
针对东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的差距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
例如,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长沙与邵阳的比较
科技含量高、 企业规模大、 注重 制造业 为特征 , 如 长沙县 、 浏阳市等。第二道弧线是“ 3+ 5 ” 城市群 中的“ 5 ” 再加上郴州。郴州紧靠广东, 是湖南承接 沿海产业转移 的桥头堡 。第三 道弧线则 是 大西 部, 这些 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发展动力 主要是减少 资 源初 级产 品 , 大力 发展 深 加 工 提高 产 品 附加值 。
改 革开 放 以来 , 湘东 京 广 沿线 的岳 阳 、 长沙 、 株洲、
程。弗朗索瓦 ・ 佩鲁( F r a n c q i s P e r r o u x ) 在《 增 长 极概念》 中, 提出经济增长最先 出现在一些增长点 或增 长极 上 , 然后 向外扩 散 。 ( 二) 区域经济差距收敛论 新 古典 区域增 长理 论从 生 产 函数 的规模 报 酬
[ 作者简介 ]贺文华 , 1 9 6 7年生 , 男, 湖南隆 回人 , 湖南省 区域经济研究 中心 、 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所 、 邵 阳学院副教授 , 硕
士, 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 与贸易 、 经济增长与发展 理论 , ( 电子信箱 ) h e w e n h u a . 2 0 0 2 @1 6 3 . e o m 。
劳 动 回报率 与之 成正 相关 。如 果 要素 在 地 区之 间
经济学家一直对地 区经济差距形成 的原因以 及 发展 差距 的变化 趋 势进 行 大量 研 究 。相 关 的文 献显示 , 主要四种有不 同的理论解释地 区的发展
能够 自由流 动, 则 劳动力将 由资本短缺 的地 区流 向资本丰裕 的地 区, 而资本则 由劳动力短缺 的地 区流 向劳动 力 丰裕 的地 区 , 直 到 地 区 间要 素 的边 际收益实现均衡 为止 , 因此地 区经济差距将趋于 收敛 。
发达省份县域差异与极化的对比分析——以广东、江苏两省为例
济的重要支撑,还是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程度、促进县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因此,笔者将结合
县域经济既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经济单元,又是构建地 以往学者的研究对两省县域经济进行比较分析。
区经济、城市群等区域经济的基础。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速
三、实证分析
度和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发 展潜力[1]。
高于东西两翼和山区。而在笔者分析的广东 57个县级市、县、 的主要因素。由于发展基础、资源要素、政策偏向等原因,不
自治县(以下统称县)中,高于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3147 同地区发展进度不同,县域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若地区
元的县有 23个,全部低于广东省人均水平(72787元 /人),人 的快速发展导致差异过大从而产生极化,则会使社会不公平
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珠三角的四会市(71863元 /人),其 加剧,导致社会不稳定,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将
值是最少的位于山区的五华县(12968元 /人)的 5.54倍;而 利用指数分析,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对广东、江苏两省县域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为 2.23∶ 经济的差异和极化进行比较,分析两省区域波动差异,结合产
关键词:县域经济;广东;江苏;差异;极化 中图分类号:F127;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9)04-0030-07 DOI:10.13483/j.cnki.言
1.55∶1,其中 41个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83117元,高于
部经济差异和县域间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两省统计局公 中,2018年百强县榜单中,江苏不仅数量最多达到 23个,而且
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的人均地区生 独揽前四,而广东仅有四会市上榜且排名靠后。发展过程中
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
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实证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演变趋势,分析两极分化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通过对这些差距的量化分析,本文将揭示出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的成因。
这些成因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化改革、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提出针对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
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建议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支持,推动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之间。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是明显的。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城市居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就业困难和收入水平低的问题。
这种城乡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以东西部和南北方为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以东西部和南北方为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文化的国家,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两个重要的划分维度:东西部和南北方。
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这两个维度来分析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一、背景介绍中国的地理面积广阔,在经济上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大区域。
其中东部地区包括中国的沿海城市,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中部地区包括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平衡的省份;西部地区则是中国的内陆地带,相对经济薄弱。
另外,南北方区域在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东部地区以沿海城市为主,包括广东、上海、北京等地。
这些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设施,包括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是中国外贸和对外投资的重要窗口。
另外,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吸引人才和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早,产业结构比较先进,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导。
这些地区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同时,东部地区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
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较弱的地区,包括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稀有金属等,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优惠政策等措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流失等问题。
西部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四、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受到气候和资源差异的影响。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农业发展较为昌盛,同时也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农业生产受到一定限制,主要经济活动以重工业为主。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分析何燕子;王欢芳;刘嘉雯【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化程度逐渐明显.选用经济总量加权系数的方法来测量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并根据经济区位熵公式和相关区域的经济数据,来度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非常有意义.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开始逐渐扩大,且经济区的集中程度也从原有的发达区、发展区和落后区逐渐集中在发达区和落后区之间,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化趋势.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本投入、技术和政策支持,以缩小我国各区域内经济差异,减少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期刊名称】《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8)003【总页数】8页(P48-54,112)【关键词】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增长;实证【作者】何燕子;王欢芳;刘嘉雯【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一系列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经济政策得以推行,这不仅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总体上有了飞速发展,而且也使国内东中西部各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度推进,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即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化程度越来越趋于不平衡的状态,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例如在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上,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之间的差距达到了10倍之高,其中,东、西部地区的指标差距就达2.5倍。
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这一差距又有了显著性的扩大。
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会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该差异超出适度范围后,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还会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宗教等问题[1]。
近年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开始逐渐扩大,且经济区的集中程度也从原有的发达区、发展区和落后区逐渐集中在发达区和落后区之间,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化趋势。
山东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研究
是 0 94 . : 0 6 7 1 5 . : 6 3 5 9 5 . :0 1 . :8 5 5 . 、. :6 6 3 . 、. : 4 0 4 . 、
对 中国经济发展 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 对其进行 比较研 究, 出经济发展 的互补性, 找 推动其扬长避短 , 实行差异 化发
展 战略 , 在结构调整基础上 实现全方位的合作 , 达到合作发展之 目的 ; 同时充分发挥 出发 达省市群对我 国中西部 地
区经济发展 的带动作 用 , 对推动我 国经济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 出新贡献 。 [ 关键词] 山东; 沿海发达地区 ; 差异化 ; 合作 ; 共赢发展 [ 中图分类号] 17 F 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2—30 (0 8 1 — 0 7— 3 10 99 20 ) 1 0 4 0
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最高, 比江苏 、 广东 、 浙江 、 上海分
别高 28 9 6 . 5亿 元 、90 0 24 . 7亿 元、 14 2 4 0 . 2亿元 、 87 . 1 0 84 亿元 。从 近两 年 固定 资产 投资 额变 化 情 况 可 以看 出山东与江苏、 广东 的差 额在减小 , 而与浙 江、 上海的差额在增大 , 同时也表明固定资产投资额 对 山东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但在吸引外商直 接投资方面,07年山东为 10 1 20 1.2亿美元 , 江苏为 289 1.2亿 美 元 , 东 为 11 2 广 7 . 6亿 美 元 , 上海 为 7 .0 92 亿美 元 , 比较 中可 以看 出 , 苏 、 东对 外商 从 江 广 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较强 , 山东在吸引外商直接投 而 资方面仍有明显的差距。
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比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着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其中,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这促使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一、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广东省深圳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就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经济的飞速增长也成为了全国的瞩目。
现在,深圳已成为全国领先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其总产值已超过一千亿。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开放的态度。
沙坪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渝北)政府在2018年发布的《制造业产业云基地计划》中,提出对外开放产业链,开发园区内的生产线、设施和相关标准,将一站式服务、一站式供应体系均托管给产业云平台。
这一深化开放的态度,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前来投资,为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对应的产业链。
二、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内陆城市的发展情况相对较为缓慢,这与其地理位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有关。
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该市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其有着独特的优势,如良好的地理环境、timezone、文化氛围等,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与沿海城市不同,内陆城市的开放程度较低,阻碍了其经济发展的步伐。
而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内陆吸引外资的意见》明确,将以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沿线内陆开放新高地为目标,逐步构建区域全新格局,支持内陆地区开放扩大国际展示,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三、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差距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成就均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沿海城市由于经历了较早的改革开放,因此其更具有发展的先天条件。
而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内陆城市也将逐步缩小和沿海城市之间的差距。
除此之外,还有着人才流失等问题也是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内陆城市的人才涌向沿海城市,这使得内陆城市的人力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结论经过对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发展有着自身的优劣。
沿海经济带与内陆经济带的比较研究
沿海经济带与内陆经济带的比较研究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自古就有沿海和内陆两大经济区域。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海经济带和内陆经济带的差距逐渐拉大,对此,学者们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也将从几个方面来对沿海经济带和内陆经济带进行比较研究。
一、地理条件和经济结构沿海地区由于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和深水港、便于外贸发展,加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比较富集,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劳动力的引入,形成了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形成了一个资源配置优化、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经济格局。
内陆地区则大多数是山区、高原和盆地地形,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土地资源,土地优势和人口红利也是该地区的特点。
因为发展中不利的地理条件和其他方面原因,内陆地区未能发挥广泛市场的优势,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加以其他因素的影响,实力相对弱势。
二、政策和资金支持沿海经济带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享有各类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比如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被视作“三大攻势”之一,该政策的实施改善了沿海地区的交通和物流运输效率,吸引了各个行业的资本和人才。
然而,内陆地区由于地理和气候因素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相对沿海地区要少一些。
三、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更加发达和多元化,包括工业、服务业、农业等方面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外贸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也可以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沿海地区还拥有更为成熟的市场环境和高端的人才,可以更快速地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和人才运往电商的限制,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内向型的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使得内陆地区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难度要逊于沿海地区。
四、自然环境和生活水平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敏感性及海水污染等现象,在天然环境方面的挑战可能更多一些,但其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内陆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沿海地区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五章认识区域第64课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湘教版
工业类型 以××工业为主
工业
区位条件
原料、能源、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 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
境条件、基础设施
交通 环境
运输方式、便利 程度
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类型 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
第64课时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 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 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 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 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发展不同阶段 的主要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发展水平的 衡量指标、类型及发展趋势。 3.结合案例,分析因地制宜与区域 发展的关系。
3.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 A.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C.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D.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答案: D
解析:第3题,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推动区域统筹协调 发展,D项正确。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不 是主要目的,A、B、C三项错误。
资源 种类、数量、质量
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 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 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 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
以××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 荒漠化严重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 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
和地区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2.区域开发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差距比较研究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基于市场化的改革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的一个突出的就是地区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
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经形成了十分明显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东部富裕、中部次之、西部贫穷。
本文便涉及到了以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及以沿海地区为主的东部地区的经济比较。
本文通过对与沿海诸省的经济数据以及现状的比较,总结出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并提出了几点与经济提速相关的对策建议。
30 years of reform and up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made lots of remarkable achievements,however, the reforms has brought many new problems, one of the highlights is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is widening. Since the 20th century, late 90s, it has formed very clear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economic zones, off the eastern, central second, western poverty. This will involve a representative to the central region of Hunan and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 dominated econom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Hunan and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comparison data and summed up in Hunan and the economic gap between developed coastal areas, and made several speed-related and Hunan economies suggestions. 关键词:;沿海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分析中部地区(、、、、、六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 ,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和其他许多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 ,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和主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而又是近年来中部的领跑者,笔者将与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比较,以探寻与分析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以及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经济现状:(数据来源:统计信息网)(一)经济增长平稳较快,总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初步测算,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达到15902.12亿元,增长14.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39.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13.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49.12亿元,分别增长4.3%、20.2%和11.5%。
(二)结构调整进入提速阶段,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工业推动力持续提升。
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4.7︰46.0︰39.3。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9.5%。
二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
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425.80亿元,增长29.7%。
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实现收入7176.55亿元,增长23.8%。
三是新产品开发不断加快。
全省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2489.70亿元,增长41.3%。
四是需求拉动趋向协调。
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21.06亿元,增长27.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5.26亿元,增长19.1%。
五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株潭地区、一点一线地区、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湘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715.91亿元、10757.37亿元、12560.17亿元和3269.27亿元,分别增长15.5%、15.3%、15.2%和15%。
(三)投资增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础得到新的巩固。
一是大批项目建成投产。
2010年,全省施工项目达2.27万个,增长19.8%;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564.69亿元,增长27.2%;新增固定资产4455.52亿元,增长24.7%。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全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485.67亿元,增长15.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41.85亿元,增长18.6%;铁路运输业完成投资55.45亿元,增长45.1%。
三是制造业得到重点支持。
全省制造业投资2877.04亿元,同比增长33.8%。
四是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47.35亿元,技术改造投资3056.73亿元,同比提高0.5个和1.2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继续向好,运行质量有新的提升。
一是财政收入增势较好。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862.88亿元,增长23.3%,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
税收收入729.43亿元,增长28.4%,比非税收入增速高7.9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
二是企业效益明显提高。
初步统计,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104.44亿元,增长40.0%,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55.49亿元,增长46.1%。
全省38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
三是节能降耗目标有望完成。
四是联外引成效明显。
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84亿美元,增长12.8%;实际到位资1733.13亿元,增长20.1%,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二、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数据来源:新华网)表一:省2005—2009年的经济热点数据表二:省2005—2009年的经济热点数据表三:省2005—2009年的经济热点数据的经济现状总体来说是很好的,看得出作为一个中部强省在经济增长上活力与潜力。
但与、之类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不难发现,仍有许多落后之处:(一)GDP总量与人均GDP上的落后。
根据以上三表的数据,与、相比,虽然能够保持与之相当的GDP增长率,但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难以缩小GDP总量上的差距。
事实上也是如此,进几年的GDP总量似乎一直是的1/2,的1/3。
另外,考虑到人口的因素,人均GDP的差距就更大了。
2010年的人均GDP,为19355元,仅为的1/2(39978元)与的2/5(44985元)。
(二)纯收入与居民消费上的落后。
2005—2009年的城乡居民纯收入增长状况几乎和GDP的增长状况一模一样,虽然能够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幅度,但仍然难以缩小与沿海诸省的差距。
另外,考虑到通货膨胀等诸多因素,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就更少了,也就影响了的消费水平,近几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相当于的1/2、的1/3。
总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个地区的消费没有上去,经济增长当然乏力。
(三)交通以及基础设施上的落后。
在高速公路总里程上,2010年的总里程为2262公里,排名16,远远落后于排名第二的省的4853公里以及排名第八的省的3291公里。
(数据来源:中国高速网)。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与和等沿海地区相比,在航运上本来就有天生的劣势。
如果在陆路交通上仍然远远的落后,经济被甩在其后是必然的。
总的来说,以为代表的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它们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基本上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之所以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对较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基于市场化和非农经济的政策导向。
当然,有些省份不仅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而且还有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和较好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而以的代表的陆省份的经济增长则相对而言要乏力的多,原因将在下文给出。
三、分析:对于以上所述与沿海地区相比,存在的诸多落后之处,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
(一)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小。
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省,但经济总量(GDP)不大,这就导致了人均GDP的偏低,与之相关的经济指标比如:城乡居民纯收入、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人民手里没多少钱,当然用于投资、消费的资金就有限,一个省又怎么能够富得起来。
(二)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对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加强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在航运上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条件成为促进它们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而西部地区和以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于沿海地区较为落后,这一条件成为他们经济落后甚至阻碍经济增长的不利条件。
(三)农业与工业的比例不协调,工业相对滞后。
难以摆脱农业大省的身份,但农业大而不强,而且农业所占的高比例也会影响工业的发展。
的工业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是十分落后的这主要表现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下降、工业总产值人均水平提升相对缓慢、工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下水平等等。
其原因大致是:工业发展结构上的缺陷,比如:工业生产结构的缺陷、企业产权结构的缺陷、企业规模的缺陷等等;又如:工业陷入明显的二元结构导致结构升级乏力、利用外资不足引起技术进步乏力、民营经济发展不够致使整体驱动乏力等等。
四、对策及建议:以上分析说明了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存在经济增长快而人均增长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大而不强,工业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省重点是做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湘中经济走廊,发展湘西经济带。
同时实行南向战略,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与珠三角的交通互连、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享,并参与泛珠三角合作,扩大与港澳地区交流。
围绕长株潭城市群推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
坚持政府预算基建投资重点向“三农”,坚持以园区为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突出抓好长株潭“3+5”城市群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质量型、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并注重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促进劳动者收入与政府、企业等收入协调增长方面,调整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进一步规公共资源领域的分配秩序,通过征收资源税、补偿税等措施消除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尽可能消除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按照同股同权原则,规国有企业特别是行政性垄断国企的利润分配;出台《工资条例》,保障职工工资稳定增长;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指导线、公务员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企业离退休金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