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2009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年4月)1. 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 通用标准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 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 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1. 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 有相应学科作依托, 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 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3. 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
2.1.2 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 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 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 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 课程体系2.2.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要求。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也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并成为学生们热门选择的专业之一。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如何评估认证一个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质量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要评估认证一个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质量,需要制定一些评估认证的标准。
当前,评估认证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专业的基础建设专业教学需要具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和设备,例如教学楼、实验室、电脑房等。
因此,专业的基础建设是评估认证的重要标准之一。
2.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主要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教学经验等方面。
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的教育质量。
3.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评估认证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4. 实习实践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是评估认证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和管理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就业情况专业的就业情况也是评估认证的重要方面之一。
优质的专业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理念分析1. 多样性评估认证的标准应该是多样的,因为不同高校和不同地域的教学条件、社会背景以及学生需求等都是不同的。
只有制定多样的评估认证标准,才能更好地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
2. 专业性评估认证的标准应该具有专业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教育质量的判断应该基于专业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3. 长期性评估认证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应该不断地跟踪、监测和更新评估认证标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现教学中的弊端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评估认证的标准对于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质量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建立多样、专业和长期的评估认证标准,为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高[2009]29号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高[2009]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8a31963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4.png)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遴选结果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高〔2009〕29号)各高等学校:根据我厅《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9〕10号),在学校推荐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结果公示、我厅审定,共确定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199部,立项精品教材199部。
现予公布(名单附后),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举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体现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品教材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学校质量内涵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推进精品教材资源共知、共建和共享,规范教材评价选用机制,优先选用精品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入选的精品教材也要继续加强建设,紧跟科技进步,瞄准国际水平,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材的领先地位。
二、对获选的精品教材,我厅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各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立项建设教材的管理,所需经费要纳入学校预算,并对立项教材建设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协助做好出版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附件:1.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遴选结果2.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遴选结果二○○九年七月八日附件1: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遴选结果(以教材所属学科或专业类排序,本科在前,高职高专在后)序号申报教材名称主编姓名申报学校教材适用类型1当代西方哲学张之沧南京师范大学本科2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洪修平南京大学本科3职业教育学XXX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4中学数学教育学章士藻盐城师范学院本科5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史国生邹国忠南京体育学院本科6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钱竞光南京体育学院本科7运动营养学张蕴琨南京体育学院本科8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桑志芹南京大学本科9大学语文周建忠南通大学本科10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朱栋霖苏州大学本科11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魏本亚徐州师范大学本科12宋词欣赏教程张仲谋徐州工程学院本科13大学英语泛听(第二版)李霄翔肖飞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本科14西方思想经典朱刚南京大学本科15法汉翻译教程许钧南京大学本科16挑战日本语口语系列(基础、提高、加强)赵平淮海工学院本科17雕塑华龙宝淮阴师范学院本科18视觉传达设计(第二版)张福昌江南大学本科19中外设计史李龙生南京财经大学本科20色彩冯健亲南京艺术学院本科21新编管理信息系统杜栋河海大学本科22管理会计:理论·模型·案例温素彬南京理工大学本科23财务报表分析邹香淮阴工学院本科24市场营销学李晏墅南京师范大学本科25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朱学义中国矿业大学本科26市场营销学教程(第四版)周梅华中国矿业大学本科27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赵曙明南京大学本科28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尹平南京审计学院本科29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版)李凤鸣南京审计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本科30管理学原理与实务陈嘉莉徐州工程学院本科31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版)周曙东南京农业大学本科32土地法学(第二版)陈利根南京农业大学本科33财政学盖锐金陵科技学院本科34国际医药贸易理论与实务马爱霞中国药科大学本科35通信经济学高斌南京邮电大学本科36国际服务贸易汪素芹南京财经大学本科37现代货币金融学汪祖杰南京审计学院本科38民法学简明教程季秀平淮阴师范学院本科39法学概论夏锦文南京师范大学本科40犯罪现场勘查学陈志军江苏警官学院本科41治安管理学葛志山江苏警官学院本科42概率与统计(第二版)陈萍南京理工大学本科43线性代数陈建龙东南大学本科44数学建模张兴永中国矿业大学本科45Numerical Analysis数值分析(英文版)袁东锦扬州大学本科46大学物理实验(修订版)钱锋潘人培东南大学本科47有机化学周年琛李新苏州大学本科48大学化学系列教材冯莉中国矿业大学本科49大学化学实验刁国旺扬州大学本科50神经生物学丁斐南通大学本科51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南京师范大学本科52天气学分析(第二版)寿绍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53气候资源学孙卫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54环境毒理学(第四版)孔志明南京大学本科55化工安全蒋军成南京工业大学本科56现代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技术李传统南京师范大学本科57化工原理(第二版)钟秦南京理工大学本科58制药工程学(第二版)王志祥中国药科大学本科59谷物科学原理周惠明江南大学本科60服装面料艺术再造梁惠娥江南大学本科61食品文化概论徐兴海江南大学本科62食品包装学(第二版)章建浩南京农业大学本科63生化工程(第二版)伦世仪江南大学本科64刑事科学技术吕导中江苏警官学院本科65古生物地层学曾勇中国矿业大学本科66材料设计教程戴起勋赵玉涛江苏大学本科67现代工程图学/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董晓英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68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1)-工程材料(第二版)戴枝荣张远明东南大学本科69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陈蔚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70图学基础教程戴立玲卢章平袁浩江苏大学本科71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第二版)周骥平扬州大学本科72传感器技术(第三版)贾伯年东南大学本科73工程地质孙家齐陈新民南京工业大学本科74建筑结构设计邱洪兴东南大学本科75钢结构(第三版)曹平周朱召泉河海大学本科76结构力学(精编本)崔清洋盐城工学院本科77水工建筑物沈长松河海大学本科78船舶海洋与平台结构杨永祥江苏科技大学本科79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昂海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80机械疲劳与可靠性设计李舜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81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王润富河海大学本科82汽车拖拉机学(第三册电器与电子设备)鲁植雄李文哲南京农业大学本科83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第二版)寇戈南京理工大学本科84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侯晓霞南京理工大学本科85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潘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86数据压缩(第二版)吴乐南东南大学本科87C++程序设计教程陈建平南通大学本科88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潘双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89电子线路基础王成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90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马维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91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实现王艳芬中国矿业大学本科92模拟电子技术成立杨建宁江苏大学本科93通信网技术基础唐宝民南京邮电大学本科94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孙力娟南京邮电大学本科95DSP技术与DSP芯片范寿康三江学院本科96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王阿根盐城工学院本科97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刘红玲邵晓根徐州工程学院本科98植物学金银根扬州大学本科99植物学方炎明南京林业大学本科100动物生物化学(第四版)邹思湘南京农业大学本科101系统解剖学(案例版)顾晓松南通大学本科102病理学(双语版)陈莉南通大学本科103医学寄生虫学郑葵阳徐州医学院本科104病理学(第二版)黄玉芳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105麻醉药理学戴体俊徐州医学院本科106康复医学(第二版)励建安南京医科大学本科107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童明庆南京医科大学本科108生物化学(第六版)吴梧桐中国药科大学本科109药物化学(第二版)尤启冬中国药科大学本科110医药应用概率统计高祖新韩可勤中国药科大学本科111中药药理学(第二版)方泰惠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112植物保护(第二版)陈啸寅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3园林树木邱国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4宠物内科病贺生中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5生物工程设备及操作技术黄亚东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6化工检测与控制技术王永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7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吴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8工业分析王建梅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9纺织纤维与产品(上册)耿琴玉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0纺织技术基础张荣华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1谷物加工技术顾鹏程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2乳品加工技术蔡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3成人护理(上、下册)蔡小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4老年护理学孙国庆江苏建康职业学院高职高专125有机化学王宁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6基础医学概论孙小娅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7证券投资与管理郭延江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8保险基础与实务冯瑞李良程培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29基础会计教程(第二版)江景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高职高专130成本会计顾全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31外贸英语函电张成伟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32实用国际贸易实务赵小云万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高职高专133市场营销学周玉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34消费者行为分析汪彤彤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35经济法概论(第2版)张晓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36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第二版)徐汉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37餐饮服务与管理王志民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138中国烹饪概论邵万宽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高职高专139纺织服装外贸函电与写作张耘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40毕业论文写作指南周家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41新标准日语精听精解教程唐建华杨卫娥南通职业大学高职高专142普通话训练教程牟晓明杨静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14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金成梁扬州市职业大学高职高专144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谢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45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王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46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学与教尚继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14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体辅学读本徐倩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48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郦燕君应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49体育与健康新教程楚蕴源苏耘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50体育教程梁培根戴铭曹锦飞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51室内与环境设计实训吴剑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52工业产品设计(下)曹一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53实用中医美容学王铮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高专154展示设计潘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55设计色彩钱志扬南通职业大学高职高专156室内空间设计张瀚王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57动画实例实训吴云初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58电视照明艺术与技巧唐士都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高职高专159森林火灾预防张思玉张惠莲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160《孙子兵法》研读本夏青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161高等数学(基础、应用)冯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高专162应用物理基础郝超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等高职高专163智能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陈天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64C#程序设计-Windows项目开发邵顺增李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程序设计与开发眭碧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66微软网络操作系统鞠光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67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三版)李畅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68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配置实用案例教程王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69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训练指导刘燕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高职高专170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耿永刚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71液晶显示技术毛学军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72电力电子技术基础曹丰文苏州市职业大学高职高专17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杨碧石南通职业大学高职高专174数字电视技术童建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75电工电子实验实践教程王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76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史小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77数字电视原理与应用金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78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第二版)张万忠淮海工学院高职高专1793G技术与基站工程杜庆波罗文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0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杨益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1铁道概论周平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2轮机自动化杨泽宇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杨亚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4高分子材料分析、选择与改性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案例候文顺陈炳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5建筑形态与构成刘海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6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第二版)张子贤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7机械制造基础朱秀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8行动导向的机床电气装调工作指导XXX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89工程制图(修订本)及秀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90工程材料与热加工游文明扬州市职业大学高职高专191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技术周保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92实用数控编程与操作钱东东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93UG NX 5.0应用与实例教程戴国洪李长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高职高专194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程陆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95电机与电气控制项目教程徐建俊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96新编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高安邦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高职高专197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刘江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98内燃机车柴油机李晓村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99汽车及配件营销边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附件2: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遴选结果(以教材所属学科或专业类排序,本科在前,高职高专在后)序号申报教材名称主编姓名申报学校教材适用类型1公共管理学(双语)钱再见南京师范大学本科2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本科3新编教练员基础与案例邹国忠南京体育学院本科4体能训练实用教程赵琦南京体育学院本科5灾害应对心理与教育欧阳文珍徐州师范大学本科6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江波苏州大学本科7《史记》精读张强淮阴师范学院本科8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导读南通大学本科9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张采民南京师范大学本科10新编简明汉语史王建军苏州大学本科11语言学概论杨亦鸣徐州师范大学本科12大学英语应用、文化类课程系列教材孙倚娜苏州大学本科13俄语修辞学王加兴南京大学本科14译林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本科15中国文化要略(英文版)薛荣江苏工业学院本科16非线性编辑与应用王建军三江学院本科17空间设计(第二版)杨茂川江南大学本科18艺术原理通论康尔南京大学本科19钢琴艺术史冯效刚南京艺术学院本科20高等艺术院校传媒艺术实践教程系列教材张承志王方南京艺术学院本科21现代质量工程学马义中南京理工大学本科22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王延树盐城工学院本科23基础会计教程吴君民江苏科技大学本科24管理学-基础与技能李廉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25企业财务审计王会金南京审计学院本科26企业战略管理刘松先淮海工学院本科27社会调查方法邬春芹江苏教育学院本科28应用统计学谢忠秋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29公共财政学洪银兴尚长风南京大学本科30利息理论阎海峰南京财经大学本科31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桑乃泉南京财经大学本科32刑事诉讼法学李建明南京师范大学本科33民法学焦富民扬州大学本科34经济刑法学孙国祥魏昌东南京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本科35法理学程乃胜南京审计学院本科36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朱同丹江南大学本科37宋践江苏警官学院本科3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郭跃华朱月萍南通大学本科39概率统计与数据处理曹菊生江南大学本科40数学分析选讲陈克军何新龙盐城师范学院本科41大学物理陆建邓开明南京理工大学本科42物理课程专题叶善专本科43大学物理实验董正超方靖淮南通大学本科44综合化学实验章文伟南京大学本科4521世纪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示范系列教材张剑荣孙尔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本科46无机及分析化学(修订版)兰叶青南京农业大学本科47细胞生物学(双语)张焕相苏州大学48生物化学梁建生扬州大学本科49江苏地理赵媛南京师范大学本科50GIS在气象中的应用邱新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51有机电子学导论黄维南京邮电大学本科52现代工业统计王庚南京财经大学本科5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曾燕伟南京工业大学54视光材料与应用郝凌云金陵科技学院本科55材料科学基础吴锵南京理工大学本科56材料物理性能XXX黄新友江苏大学本科57化工工艺的热安全-风险分析与工艺设计陈网桦南京理工大学本科58工程流体力学(第三版)闻德荪东南大学本科59化工传递过程基础谷和平本科60化工原理(少学时)马江权江苏工业学院本科61烹饪原料学崔桂友扬州大学本科62生物工程王旻中国药科大学本科63人体工程学申黎明南京林业大学本科64地下水动力学周志芳河海大学本科65矿物加工学谢广元本科66工程测试技术孔德仁南京理工大学本科67现代工程图学教程刘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68公差与检测技术王贵成江苏大学本科6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任乃飞江苏大学本科70机械原理Matlab辅助分析李滨城江苏科技大学本科71计算机绘图邢邦圣徐州师范大学本科72金工实习(第二版)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本科73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第二版)陈国兴南京工业大学本科7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邵永健苏州科技学院本科75建筑设计方法黎志涛东南大学本科76结构设计原理夏军武中国矿业大学本科77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陈元芳钟平安李国芳河海大学本科78海洋工程水文学张长宽河海大学本科79民用飞机系统李艳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80理论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江苏科技大学本科81水土资源分析与管理张展羽河海大学本科82计算机安全实验陈波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电子对抗理论与方法赵惠昌南京理工大学本科84增强型51单片机及仿真技术肖金球苏州科技学院本科85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廖雷南京工程学院本科86电路与电子线路王志功东南大学本科87计算机语言综合实训陈舜青常州工学院本科88过程控制系统吴建国南通大学本科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王友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90自动控制原理潘丰徐颖秦江南大学本科91电机学马宏忠河海大学本科92大学生创新实践指导童敏明中国矿业大学本科93安全协议曹天杰中国矿业大学本科94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骆斌南京大学95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卢官明南京邮电大学本科96电力电子技术周渊深淮海工学院本科97土壤调查与制图(第三版)潘剑君南京农业大学本科98水土保持与防护林张金池南京林业大学本科99动物寄生虫病学李祥瑞南京农业大学本科100组织学与胚胎学王晓冬南通大学101公共卫生信息处理教程卓朗徐州医学院本科102预防医学实验学陆荣柱江苏大学本科103医学心理学耿德勤徐州医学院本科104临床放射治疗技术学周菊英苏州大学本科105诊断学曹克将南京医科大学本科106急诊医学(案例式教学)潘涛汪悦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107Pediatrics of Chinese Medicine中医儿科学(英文版)汪受传乔木林赵霞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108生物技术制药概论姚文兵中国药科大学本科109中国药事法学理论与实务邵蓉中国药科大学本科110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唐蓉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1化学分析技术张龙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2化学化工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张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3化工图样试图与绘制潘传久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4化工用泵的检修与维护傅伟杜存臣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扬州石化责任有限公司高职高专115有机化学胡大华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高专116仪器分析姚进一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117染整设备操作与维护贺良震。
工程管理专业评估

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一、背景介绍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进行评估。
二、教学资源评估1.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尤其如此。
在评估师资力量时需要考虑教师数量、学历结构和教学经验等因素。
一般来说,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应该占到总教师比例的80%以上,同时需要关注是否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企业的专家来校授课。
2.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计算机房、模拟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等。
评估实验室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教学需求,并注意是否能够配合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的发展。
3.教材和教辅材料教材和教辅材料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至关重要。
评估时需要考虑是否有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优秀教材和辅助材料,并注意是否有更新换代。
三、课程设置评估1.课程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涉及多个领域,因此在设置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全面性和针对性。
评估时需要关注是否涵盖了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并注意是否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工程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时需要考虑实践环节是否充分,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并注意是否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项目。
四、就业情况评估1.就业率就业率是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评估时需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并注意是否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
2.薪资水平薪资水平也是评估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评估时需要考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水平和行业薪资水平对比,并注意是否能够满足毕业生的就业期望。
学院专业建设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学院专业建设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与评估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教高厅(2011)2号)以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专业设置与调整第二条主动适应国家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立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已有学科基础,加强整合,尤其要密切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扶持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专业方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强化发展特色,形成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结构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
第四条新专业设置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规定;(二)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S)以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四)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五)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六)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七)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第五条对下列专业设置进行必要的调整:(一)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的专业;(二)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S)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不足、基础不扎实的专业;(四)经2、3次校内专业评估均不合格的专业;(五)云南省重复设置过多的专业;(六)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结论的通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结论的
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0.06.30
•【文号】土木专业评估通告〔2020〕第1号
•【施行日期】2020.06.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结论的通告
土木专业评估通告〔2020〕第1号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工作有关规定,2019年度共有15所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其中初次通过评估高校5所。
现将2019年土木工程专业专业评估(认证)结论及历年通过学校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土木工程专业评估通过学校和有效期情况统计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
2020年6月30日附件。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整理结果的通知》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川教函[2009]90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09.03.06
【实施日期】2009.03.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整理结果的
通知》的通知
(川教函〔2009〕90号)
省内各有关高等院校:
我厅于2008年下发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08/2009年度高等院校高职高专专业备案的通知》(川教函[2008]535号),其中有12个新增目录外专业需教育部审核备案。
现将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整理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09〕10号)有关四川部分转发如下:
我省共有9个专业通过了目录外专业备案,从2009年起列入招生。
备案的目录外专业,均是为满足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兴行业、产业、技术的需求而设立的,希
望各有关院校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充实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全国高职高专目录外专业备案情况,请直接查看“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附件一:2009年四川省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附件二:2009年四川省未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四川省教育厅
二○○九年三月六日
附件一:
2009年四川省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
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评估认证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并对其理念进行分析。
国内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评估认证标准主要以教育部颁发的《工程管理专业认证办法》为基础。
该办法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教材与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实践环节、学生考核与评价等。
评估认证的目的是保证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质量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国际上,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评估认证标准主要参考国际工程管理学会(IPMA)和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ACE)等组织的标准。
这些标准更强调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IPMA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师资、学生支持、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其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AACE的评估标准更关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习环境等,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国际标准还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IPMA和AACE等国际组织提供了持续的专业培训和认证机制,帮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而国内标准中较少涉及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方面的要求。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评估认证标准在国内和国际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标准注重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际标准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现国内和国际标准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方案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方案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方案(试行)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鄂教高[2007]3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意见》(鄂教高[2007]7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精神制定。
本方案适用于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中除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省品牌专业点和立项建设的品牌专业点外的所有普通本科专业(至少有一届毕业生)。
一、评估目的专业是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旨在全面、客观地了解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教学情况,为省教育厅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为高校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改造与整合提供依据;促进高校进一步重视本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为社会用人单位择人、用人提供参考信息。
同时,也为各高等学校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综合评估、有关专业评估或专项评估奠定基础。
二、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注重对各本科专业的共性要素(教学基本条件、专业基本建设和管理基本规范)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坚持数据先行,重视事实判断,力求做到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公开透明,严格控制评估误差,确保评估工作质量,充分发挥评估的激励与导向、检测与诊断、反馈与改进、决策与调控等多种积极功能。
三、评估内容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是按照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目标和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本科专业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文件(2009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二○○九年八月五日目 录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章程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设置基本条件三、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四、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程序与方法五、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标准六、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程序与方法七、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视察小组工作指引八、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质量督察员工作指引九、评估委员会委员审阅自评报告意见表附件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章程(2009年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开展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设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员会”)。
第二条 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目的是加强国家主管部门对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城市规划行业与城市规划教育机构的联系,切实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促进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使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使学生获得成为合格城市规划师所必需的全面训练;在确保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基本质量的同时,为在国际上相互承认同等专业的评估结论及相应学历创造条件。
第三条 评估委员会是接受国家教育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委托和授权,组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专门机构。
第四条 评估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客观、全面地考查所评估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条件和过程,科学地评价所评估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状态和质量,以及对所评估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做出评估结论。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五条 评估委员会人选及正、副主任委员由上一届评估委员会及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聘任。
1. 2009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信用管理
四年
经济学
160
天津商业大学
071601
统计学
四年
理学
161
天津商业大学
080303
工业设计
四年
文学
学位授予门类增加文学门类
162
天津商业大学
110311S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163
天津财经大学
071601
统计学
四年
经济学
学位授予门类由理学调整为经济学
164
天津音乐学院
110310S
金融学
四年
经济学
59
大连理工大学
081002
安全工程
四年
工学
60
东北大学
050102
汉语言
四年
文学
61
东北大学
0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62
东北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63
吉林大学
070204S
核物理
四年
理学
64
东北林业大学
080611W
软件工程
四年
工学
65
东北林业大学
0905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030516S
警务指挥与战术
四年
法学
3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082107S
网络安全与执法
四年
工学
3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法学
3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082108S
工程管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设备资源
教学经费 质量保障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应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应当具备专任教师10名以上。原则上,专业主干课程应当配备至少1名专任 教师任主讲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8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 务的比例不低于90%,并通过岗前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理论教学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三类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 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实践及创新创业类教学课程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 20%。
理论课程
通识课程体系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由各高校、各专业根据国家规定和具体办学定位及培 养目标均衡设置。
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 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健 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
总体框架
实践教学
总体框架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个方面。
教学单位应设置相应的委员会和组织机构,形成岗位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质量保障和持续改善 的组织体系。
围绕各教学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制定质量保障实施规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调控改进机制,开展常态化和 制度化的质量评估,确保对教学质量形成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 有效实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0.01.22•【文号】教高[2010]2号•【施行日期】2010.01.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各有关部门(学校)申请2009年度增设或调整专业的请示收悉。
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教育部、卫生部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医药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教育部、公安部关于举办公安类专业教育有关问题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的评议意见,并在征得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安部对设置医学类、公安类专业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现将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印发给你们。
本次公布的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33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见附件1、2),可自2010年开始招生,其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等均以公布的内容为准;在备注中加有标注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可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不同意设置或调整的292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见附件3、4),不得安排招生;需评估的5个医学类专科专业(见附件5),待评估合格后方可安排招生;同意撤销的21个专业(见附件6)的有关高校在校学生要按原培养方案培养至毕业,并保证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9年修订版)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工程 矿物资源工程 煤及煤层气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材料类 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稀土工程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电子封装技术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车辆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公共艺术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 文物保护技术 理学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理基础科学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声学 核物理 化学类 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分子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技术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法学 知识产权 监狱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类 社会学 社会工作 家政学 人类学 女性学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政治 外交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文化交流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事务 公安学类 治安学 侦查学 边防管理 火灾勘查 禁毒学 警犬技术 经济犯罪侦查 边防指挥 消防指挥
媒体创意 艺术类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表演 绘画 雕塑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 舞蹈学 舞蹈编导 戏剧学 表演 导演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摄影 录音艺术 动画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影视学 广播影视编导 书法学 照明艺术 会展艺术与技术 音乐科技与艺术 中国画
080104 080105 080106Y 080107Y 080108S 080109S 080200 080201 080202 080203 080204 080205Y 080206W 080207W 080208W 080209W 080210W 080211W 080212S 080213S 080214S 080300 080301 080302 080303 080304 080305Y 080306W 080307W 080308W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附件 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育部2012年9月说明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
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本目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分科类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等过程形成的。
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
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
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五、本目录所列专业,除已注明者外,均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研究方法创

为规范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质量标准,教育部与住建部委托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编制《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经该委员会与全国数十所高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高校的广泛调研、采纳新的国内外教改成果、征求企业、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的意见等步骤,结合国内高校办学实际情况,于2014年9月规范正式编制完成。
规范由7个部分与3个附件组成,主要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Specifications)、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基本教学条件和主要参考指标做出了规定。
规范提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应学习的基本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进一步对国内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引。
关键词:工程管理;本科教学质量;专业规范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2001506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之后,已进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新阶段[1]。
教育部针对新的形势,提出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各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并结合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研制各专业的指导性专业规范。
为规范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规定本科学生应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
2008年4月,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根据住建部人事司与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安排,着手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
《专业规范》作为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前后历经两届专指委,由重庆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高等学校专业老师,历时6年,经5次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9次重大修改,20余次局部及小规模修改,3次专题研讨性修改,1次审定性修改,于2014年9月最终定稿。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为了确保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评估认证标准,并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对国际上几个典型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标准进行分析,并就其背后的理念进行深入探讨。
一、美国ABET认证标准美国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标准由美国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应用科学院(ABET)制定。
ABET认证是国际上公认的学位认证机构,在各国被广泛认可。
其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学生成果、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
ABET认证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校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并密切结合学术知识和实际应用。
ABET认证的理念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技术知识、领导力、团队合作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出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种理念既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欧洲联盟工程师认证标准欧洲联盟工程师认证标准是欧盟成员国共同制定的一个认证体系,旨在保障工程师的职业资格和专业素质。
欧洲联盟工程师认证要求学校教学计划内容全面,涵盖了工程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经济、法律、环境等多个方面。
该认证标准着重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要求学校拥有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和教学设施,以及先进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欧洲联盟工程师认证标准的理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该认证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和熟悉国际工程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对比及理念分析1. 国外标准美国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证标准主要由美国工程管理教育认证委员会(GAC)制定,并由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推广和实施。
GAC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院和教学单位、学术成果、学生成果和学习环境。
学院和教学单位方面主要评估教师团队的水平、教学设施和资源等;学术成果方面评估课程设计和内容的质量;学生成果方面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和能力;学习环境方面评估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支持服务等。
英国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证标准主要由英国工程管理学会(ICE)制定,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团队、学生实践能力、学校资源等方面的评估。
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教师团队方面要求学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方面要求学校有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和图书馆资源等。
通过对比国内外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评估认证标准可以发现,国外标准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环境,而国内标准更侧重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
国外标准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国内标准更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的学术水平。
国内外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评估认证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工程管理人才。
1. 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评估认证标准都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符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2. 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工程管理专业既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的评估认证标准中强调教师团队的水平和学术成果,这反映了评估认证的理念是要求学校的教学团队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2009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二○○九年十月十日目 录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章程二、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三、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程序与方法四、自评报告简表五、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视察小组工作指南六、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督察员工作指南七、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取证表八、评估委员会委员审阅自评报告意见表附件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章程(2009年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开展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设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员会”)。
第二条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保证和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使我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符合未来国家规定的申请参加相关专业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教育标准要求,为与有关专业的国际教育标准相协调并在国际上相互承认学历创造条件。
第三条评估委员会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权的组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专家机构,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并与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协调工作。
第四条评估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客观地、公正地、科学地对受评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促进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五条评估委员会人选由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协商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聘任。
第六条评估委员会委员25名左右,其中有关主管部门1—2名,行业学会、协会1—2名,教育界10—12名,企业界10—12名。
第七条评估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3人,秘书长1人。
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秘书1 人。
第八条评估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为评估委员会办公室(暂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
第九条评估委员会全体会议是本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
主任委员负责评估委员会的全面工作。
秘书长主持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
第十条评估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委员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
评估委员会成员因故不能履行其职责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解聘,由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另行推荐,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补聘。
第十一条评估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聘请委员会以外的工程管理教育界、产业界专家参加视察、监督、指导、咨询等工作,也可邀请国外教育界或产业界专家参加视察、指导、咨询等工作。
第十二条评估委员会经费主要来自各申请专业评估单位的申请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资助和社会各界的赞助。
评估费用的开支办法由评估委员会制定。
第三章 职能与权限第十三条评估委员会应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要求制定相应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与方法、视察小组工作指南及有关评估工作的细则等评估文件;组织实施评估工作,总结评估工作,并对评估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第十四条评估委员会接受国内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相关院系对评估事项的咨询;对专业评估通过院系、评估有条件通过院系在有效期内的保持评估鉴定状态和对评估结论意见、建议的改进情况进行监督;对专业评估未通过的院系的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
第十五条评估委员会在评估各个阶段的职责和权限包括:审查申请资格、审阅自评报告、派遣视察小组、审议视察报告、做出评估结论、颁发证书以及监督评估状态。
第四章 工作制度第十六条评估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其它会议根据需要安排。
第十七条评估委员会做出的任何决议,必须在有不少于三分之二委员出席的会议上得到不少于全体委员总数二分之一以上的赞成票方为有效。
缺席会议的委员不得委托他人投票。
第十八条对本章程条款和评估文件的增添、修正和废除,均需经评估委员会讨论通过,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 附则第十九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
附件二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2009年修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1.1.1 师资队伍结构 1.1.2 教师实践经验1.1 师资队伍1.1.3 师资人数及学术水平 1.2.1 图书期刊 1.2.2 标准规范 1.2 教学资料1.2.3 其它 1.3.1 教室 1.3.2 实验室1.3 教学设施 1.3.3 教学用计算机 1.4 实习条件 实习基地情况 1 教学条件1.5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情况2.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2.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1.3 教书育人2.2.1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2.2.2培养方案与教学文件 2.2.3 教学管理 2.2.4 课程教学实施 2.2.5 实践教学2 教育过程2.2 教学管理与实施2.2.6 毕业设计(论文)3.1.1 政治思想 3.1.2 学风 3.1 德育标准3.1.3 修养 3.2.1 专业基础 3.2.2 专业方向 3.2 智育标准 3.2.3 实践与创新 3 教育质量3.3 体育标准体育锻炼情况4 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可体现在办学理念、教学条件、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等不同方面。
评估标准一、教学条件本项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资料、教学设施、实习条件和教学经费等5个方面。
1.1 师资队伍1.1.1师资队伍结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满足《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要求。
有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背景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有明确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术梯队;学校能独立承担全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55岁以下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每年应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每名教师每学年主讲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得超过2门。
1.1.2 教师实践经验:专业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背景或经验,符合《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要求。
1.1.3 师资人数及学术水平:设有专业教学机构,担任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专任教师人数15人以上,其中至少有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的,每个专业方向至少有1名本专业教授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及相应的教师梯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开展相应的教改和科研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科研成果;所在学校有相应学科的支撑条件。
1. 2 教学资料除了符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必备的图书资料条件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2.1 有关近期工程管理专业书籍5000册以上;有关工程管理及相关学科专业期刊50种以上,其中应有外文专业期刊;有本专业的电子图书资料;有一定数量的教学音像资料;能经常补充新出版的书刊资料。
1.2.2 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现行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和规范等文件资料齐全,数量充足。
1.2.3 其它。
有保留价值或真实反应教学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图纸、资料和文件等。
1.3 教学设施1.3.1教室:教室的教学设施完好,有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教室;有满足毕业设计要求的教室。
1.3.2实验室:学校应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实验室,所开实验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1.3.3 教学用计算机:本专业必须具备计算机教学条件, 台数不少于30台。
计算机室应对学生开放,软硬件设施满足教学要求。
1.4 实习条件本专业应根据教学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5个以上,并与专业(专业方向)设置和学生实习人数相适应,实习条件满足教学要求。
1.5 教学经费应有足够的教学经费以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二、教育过程本项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教学管理与实施两方面。
2.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教书育人。
2.1.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一支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2.1.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讲求实效,师生反映良好。
2.1.3教书育人: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适时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教学管理与实施本项包括:培养计划与教学文件、教学管理、课程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
2.2.1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明确、有特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目标。
2.2.2 培养方案与教学文件(1)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完整性,体现专业定位。
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完整规范、切实可行,符合培养方案要求;(2)根据实际情况或上次评估建议修订培养方案,持续改进;(3)各类教学文件,包括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课程设计(作业)指导书、实习和实验指导书、毕业设计(或论文)任务书等详实完备。
2.2.3教学管理(1)按培养方案组织教学;(2)具有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备,并能贯彻执行;(3)教学档案及学生学习档案,包括近三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试卷、实习及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管理良好;(4)各教学环节考核制度完备并严格执行。
2.2.4课程教学实施(1)根据培养计划,自编或选用高水平的教材及合适的教学参考资料,重视教材建设及更新;(2)课程内容充实,能联系实际,反映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及社会需要;(3)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注重课程间知识的衔接与融合;(4)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独立工作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充分利用教学资料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
2.2.5实践教学(1)各类实习、实验与课程设计安排合理,时间有保证,重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有严格明确的要求;(2)配备足够的指导教师,能切实保证实习与实验质量;(3)有严格明确的实习、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大纲、考核标准和办法;(4)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社会和工程界保持良好的联系。
2.2.6毕业设计(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选题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均符合本科专业培养的要求;(2)配备足够的讲师及以上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宜超过10名。
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少于12周;(3)毕业设计(论文)参考资料、工程图纸等齐备丰富;(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提交独立完备的毕业设计(论文)文件。
三、教育质量本项包括德、智、体三方面。
3.1 德育标准德育内容包括:1)政治思想;2)学风;3)修养。
3.1.1政治思想: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