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患儿的睡眠姿势
脑瘫患儿日常的肢体摆放
脑瘫患儿日常的肢体摆放正确的抱法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抱法:一手托住患儿的臀部,另一手扶住患儿的肩背部,把患儿头部竖直,与家长之保持良好的视觉交流(或头放在家长肩部),并侧抱在怀中,将内收肌痉挛的双腿分开在家长的身体两侧,轻度屈曲外展,达到缓解内收肌痉挛的目的。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抱法:首先,让患儿呈“抱球”姿势,使其双腿靠拢,髋、膝关节屈曲,家长两手前伸抱住患者的双膝,头前屈;然后将患儿抱在胸前,或抱在身体一侧,注意抑制患儿肢体的不自主运动,保持患儿的四肢躯干居中对称;将患儿抱好后,将患儿的面部朝前方,双手合在一起,双腿靠拢膝关节和髋关节,同时屈曲后尽量靠近胸部,主要是控制患儿不自主的动作,使患儿保持姿势和体位的稳定性正确的卧位姿势侧卧位:适合各种患儿,特别是具有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的儿童,可抑制原始反射。
在侧卧位时儿童两手容易伸向中线位,有利于伸展肘关节,促进上肢运动发育俯卧位:适合训练头部控制能力,促进脑瘫儿童的抬头。
肌张力增高儿童的卧位姿势:肌张力高,头部后仰,躯干、四肢姿势不对称,可以使用吊床,减轻四肢过度伸展,保持头部在中线位置。
对严重肌张力增高的儿童,可以使用支撑垫和滚筒,固定头部,弯曲髋部,保持骨盆在中立位正确坐位姿势坐位:家长坐(跪)在儿童后面,用自己胸腹部顶住儿童腰背部,保持儿童的脊柱正直,防止后凸;使儿童的髋部屈曲90度,减轻脊柱后凸。
在儿童前面的凳子上放一些玩具,让儿童保持正确坐姿的同时,进行手功能的训练。
角椅在儿童坐位时提供头部支撑,防止头部后仰及左右偏斜,保持正中位;90 度的靠背,限制肩部收缩,使肩部旋前,促进双手放置中线,自由活动;保持躯干正直,避免脊柱后凸或侧弯;使髋关节保持90 度,两下肢分开,膝部伸展正确的跪位(膝立位)姿势正确的跪姿:让儿童双膝部靠拢,大腿与小腿成90°,髋关节充分伸展,躯干与大腿呈直线(180 度),家长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家长在儿童后面,用双手扶住儿童骨盆两侧,让儿童尽可能双腿直立,骨盆保持在中立位上,处于正确的静态站立姿势;在完成静态站立后,逐步在站立时头、躯干、四肢等进行随意活动,并保持相对的平衡,体验正确的站立姿势咨询微信。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护理中的生活指导
脑性瘫痪 由于紧张性颈反射 的影 响 , 头很难 摆在 正 中位 , 常 常是倾 向一 面 , 并且头 紧紧地贴 在枕头 上 , 长久地保 持这 种异 常
小 儿脑 性瘫 痪 康 复 护 理 中的 生活 指 导
刘梅 兰 邹 丽 云 刘 永 忠 陈丽 风
三 明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福建
【 中图分类号 】 437 R 7 .2
【 关键词 】 脑性 瘫痪 康复护理
三 明 3 50 ) 60 0
【 文献标识码 】 A
生活护理 指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文章编号 】6 1 7 2 (07 0 — 05 0 17 — 8 120 )8 09 — 2
角垫上 4 5度 , 双肩尽量前伸 , 两腿 分开 。 患儿饮水时 , 为了确保体位正确 , 头部不 可过 度伸展 , 否则不 但水咽不下去 , 还会 引起全身性肌紧张 。饮水时为 了避 免咬合反 射的出现 , 水杯 边缘最好不要碰到患儿 的牙床 , 饮水 时上下颌 骨 , 双唇及舌部 的控制也是极其重要 的。
逐年升高 , 同时也严重 地威胁着 儿童 的健康 , 并且 给社会 和 家庭
带来严重的负担 , 以脑 性瘫痪 患儿 除了综合 性康 复治疗 外 , 所 康 复护理也是一项必 不 可少 的内容 。我 院从 2 0 0 4年 到 2 0 0 5年 这 两年收治脑瘫患儿 6 8例均 对其 实行综合 性康 复治疗 , 指导 家 并 长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取得 良好疗效 , 现将 常见各型z J, 性瘫 bI 脑
13 肌张力低下型 . 同样要使患儿头 、 躯干竖直 , 者用双 手托 抱 住患儿 的臀部 , 使其背部依 靠在 抱者胸 前 , 以防 日后 发生 脊柱后
脑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二、主要功能障碍
(4)听觉障碍:多为核黄疸引起,部分患儿听力 减退甚至全聋,以不随意运动型患儿最为常见。
(5)其他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脑瘫患儿常有触 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患儿常 常无法正确辨认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对各种颜 色的辨认力也很差,其认知功能缺陷较为突出。
三、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状态评估 (1)患儿一般情况 (2)父母一般情况 (3)家族史 (4)母亲孕期情况 (5)母亲分娩时情况 (6)患儿生长发育情况
三、康复护理评估
2.躯体功能评估 如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 度、原始反射或姿势性反射、平衡反应、协调 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步态)等。
3.言语功能评估 主要是通过交流、观察或使 用通用的量表,评估病人有无言语功能障碍。
三、康复护理评估
4.感、知觉功能评估 可通过温、触、压觉的检查来确定障碍情况。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
等。
三、康复护理评估
6.心理社会评估 ▪ 家长对患儿患病的反应。 ▪ 对不伴有智力障碍的年长儿,评估其对患病 的反应和接受程度。
三、康复护理评估
7.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2)脑电图检查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 (4)智商测试 (5)其他检查:如心电图检查,甲状腺功能 ,免疫功能测定等
四、康复护理原则和目标
(4)创造良好的生活和训练环境,促进患儿身心的全面 发展,提高康复疗效。 (5)预防关节挛缩等继发障碍及因跌伤造成的二次损伤 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6)采取康复护理措施,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从而降 低肌肉的紧张程度。 (7)经常给患儿家长以咨询和指导,争取家长的配合。
儿童脑瘫症状表现
儿童脑瘫症状表现(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高,整体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发生改变极易怒,亲吻散射进一步增强相伴抽搐。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
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无法走跌,4~5月够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当在3~5月时看到物体可以低头揪,若5月后还无法者疑似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
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脑瘫的整体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相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到:脑瘫婴儿(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就是肌张力低落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看见。
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以确诊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落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就是肌张力失调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看见。
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以确诊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就是智力低落的早期整体表现,通常指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做名无反应,可以确诊为智力低落。
4.头围异常头围就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存有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紧固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1.综合康复医疗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但疗效一般。
谈谈你在临床中治疗脑雍儿童的心得体会
谈谈你在临床中治疗脑雍儿童的心得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12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3个月-8岁。
在进行药物、中频脉冲电治疗、矫形器与支具训练、隔药灸法等治疗的同时,加强了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康复护理。
2 一般护理病室内光线应充足、温暖、安静,进行保护性隔离,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清洁,患儿病床应加防护设备,防止坠床。
尽量减少探视人员,防止院内感染,各治疗室每天应按时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3 日常生活护理3.1注意脑瘫患儿的抱法家长抱患儿时间不宜过长,头控制能力差而双手能抓握的患儿可令双手抓住家长的衣服,搭家长的肩。
怀抱痉挛型下肢瘫痪患儿时,家长将一手托其臀部,一手扶其腰部,将患儿竖直抱怀中,将其两腿分开放于家长两侧髋部。
怀抱软瘫患儿时,要使其背部依靠在家长胸前,以防日后发生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
3.2 脑瘫患儿的睡眠姿势痉挛型脑瘫患儿多采取侧卧位,患儿手放于胸前。
手足徐动型的患儿睡眠时紧张消失,在床上易多动,通常盖被子困难,可以穿长袖睡衣或在毛毯上系带子固定在床上。
对于伸展型患儿可将患儿放在悬吊床上,悬吊床中间凹陷部应能够使他们躯干和四肢过度伸展。
3.3脑瘫患儿进食方法护理正确的喂食方法是患儿语言发育的重要基础。
患儿在母亲的怀里处于半卧位,将头部放于母亲身体前,这样患儿全身的肌张力可相对正常些。
如果患儿已具有一定的头部控制能力和躯干直立能力,母亲可让患儿坐在自己的一条大腿上,使膝关节屈曲搁在母亲的另一条腿上。
有利于正确姿势的发育。
口腔闭合困难的患儿,可用食指与中指托住患儿下巴稍向上抬,使患儿的嘴闭合。
如患儿含食物不吞咽,家长可用两手指刺激舌根促使他产生吞咽动作。
3.4脑瘫患儿的如厕护理选用适合脑瘫患儿的便桶。
脑瘫患儿的皮肤易过敏,要防止皮肤湿润,尿布湿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选择柔软吸水的。
脑瘫患儿便秘者较多,必须防止习惯性便秘,必要时找医生商量。
当患儿脸红憋气,或仰卧位呈屈膝压腹样子,可短时间按压或揉腹部有助于排便。
偏瘫患者的正确卧位
偏瘫患者的正确卧位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
目的是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部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同时为恢复期功能训练作准备。
一、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
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①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②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③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二、肌肉按摩按摩对患侧肢体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并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对防治废用性或营养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按摩动作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
三、被动活动关节对昏迷或完全偏瘫的病人,应作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
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应由小逐渐至全范围,每日二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
避免粗暴而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一些抗痉挛的模式的活动,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社区小儿脑瘫患者的家庭护理
社区小儿脑瘫患者的家庭护理摘要:本文从心理、语言、动作、生活、饮食等方面对社区小儿脑瘫患者的居家护理进行阐述,旨在为小儿脑瘫患者的父母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脑瘫家庭护理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发生在妊娠到新生儿期期间,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常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症状[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脑瘫患儿约有300万~400万,每年新发病约6万例,其中0~4岁的重度脑瘫患儿约有70万,发生率为0.18%~0.6%[2]。
近年来,随着现代康复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康复意识的增强和实践证明,大多数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可改善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能够实现生活自理、自食其力、服务社会的目标[3]。
由于其功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而家长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在患儿的康复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本文从心理,语言,动作,生活,饮食等方面对社区小儿脑瘫患者的居家护理阐述如下,旨在为小儿脑瘫患者的父母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提供参考。
1 心理护理1.1 心理障碍1.1.1 患儿方面患儿由于智力障碍,往往表现为敌视治疗,不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甚至与之表现为敌视态度。
很多人对于脑瘫患儿的行为都还存在着歧视和偏见,有时甚至很明显的表露出他们的厌恶之情,深深的伤害了那些脑瘫患儿,导致脑瘫患儿感到低人一等、情绪消沉、易自暴自弃,更有严重者会产生自闭症。
很多脑瘫患儿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而其独立意识则会很薄弱。
1.1.2 家长方面脑瘫患儿家长存在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和认识误区,大部分家长认为脑瘫是“傻子”为不治之症,一经确诊即会放弃治疗。
有些患儿家长受世俗观念影响,自卑心理重忌讳周围人知道,不敢出门见人,常有抑郁心理等。
脑性残疾的儿童大部分伴有智力落后,在运动平衡和手眼协调方面常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宝宝脑瘫症状
宝宝脑瘫症状1、发育落后一般来说,患有脑瘫的孩子2~3个月时还不会笑,不会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能把手放到嘴边。
此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2、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常表现为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打挺易惊,少动或过多地乱动,吃奶无力,经常呛、噎、吐奶,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
3、易哭睡不安稳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
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什么是脑瘫我们俗称的脑瘫,在医学上全称为脑性瘫痪。
小儿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一个月内脑部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指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神经障碍综合征。
小儿脑瘫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小儿脑瘫一般都发病于婴儿时期,即在婴儿时期时,我们就可以根据一些症状判断出脑瘫患者了。
这些脑瘫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婴儿出生后不久很少哭,也很少动,而且哭声很低弱,显得有些过分的安静了,或者是正好相反,婴儿很爱哭,也很容易激怒,会反复出现尺跳现象。
一般有这些症状的孩子的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
小儿脑瘫诊断特别强调应符合以下条件:婴儿期出现发育落后或运动障碍的症状;需除外各种代谢病或变性病等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发育落后。
宝宝脑瘫是什么原因引发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
因良肢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各种继发性障碍,有利于日后的功能恢 复,故要求早期病人要保持体位正确。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原则和注意事项
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确体位,当病人可以离开床活动进 行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应强制患者于某一体位,应以舒适、保证休 息为主。
任何一种体位都是临时性的,不应超过2小时,以防发生压疮。
床应放平,不主张抬高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路反射影响使下 肢伸肌张力升高。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患侧上方卧位
要点: 1.躯干略为前倾 2.偏瘫侧上肢:放胸前枕头上,肩关节向前平伸, 肘关节伸直,手指伸开。 3.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略为弯曲;腿脚放 枕头上,呈迈步状。 4.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放 5.健侧下肢:膝关节略屈曲,髋关节伸直。 (图中偏瘫病人体位摆放患侧下方卧位(推荐采用)
要点: 1. 枕头高度适当,使颈椎略向健侧屈。 2.躯干略为后仰,背后枕头固定 3.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使肩胛骨着床。 4.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 手指伸开。 5.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髋关节伸直 6.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面枕头上 7.健侧下肢:保持迈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因该体位可以保持对偏瘫侧的刺激,而且可以预防痉挛,促 进早期出现正常分离运动,故推荐采用。但要避免姿势不对 导致肩关节压迫。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康复医学科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中风患者发生偏瘫后早期的体位摆放(又称良肢位),是从治疗 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对于抑制后期痉挛模式、 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正常分离运动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是预防众多并发症,提高康复疗效的重要措施。
20677717_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睡眠障碍的临床体会
2019年12月第6卷第12期December.2019,Vol.6,No.12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1715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睡眠障碍的临床体会肖芳1 俞荣发1 沈肖明2(1福建省福州第一医院,福州,350004;2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龙岩,364000)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睡眠障碍的临床体会。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州第一医院脑瘫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及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精细运动)评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
结果:治疗前2组的GMFM评分及Peabody精细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的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CSH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特色疗法;脑瘫;睡眠障碍ClinicalExperienceofCharacteristicChineseMedicineTherapyintheTreatmentofSleepDisorderof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XiaoFang1,YuRongfa1,ShenXiaoming2(1FuzhouFirstHospitalinFujianProvince,Fuzhou350004,China;2LongyanPeople′sHospitalinFujianProvince,Longyan364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xperienceofcharacteristicChinesemedicinetherapyinthetreatmentofsleepdisor dersof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 Methods:Atotalof60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inhospitalfromJanuary2017toJanuary2019were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30casesineachgroupaccordingtotheorderofadmission Theob 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characteristicChinesemedicinetherapy,and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treat ment The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Scale(GMFM)andPeabodyfinemotordevelopmentscale(Peabodyfinemotordevelop mentscale)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Children′sSleepHabitsQuestionnaire(CSHQ)oftwogroupswerecompared Results:TheGMFMscoreandPeabodyfinemotordevelopmentscaleoftwogroupsbeforethetreatmentwerecompared,therewerenostatis 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 05),thescoresoftwogroupsafterthetreatmentincreased,andthescoresof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oseofcontrolgroup,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 05),theCSHQscoreofobservationgroupafterthetreatmentwerelowerthanthoseofcontrolgroup,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 05) Conclusion:TheclinicaleffectofTCMcharacteristictherapyinthetreatmentofsleepdisordersof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issignificant,anditcanimprovethemotorfunctionandsleepqualityofchildren,soitisworthpromoting.KeyWords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erebralpalsy;Sleepdisorders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12.030 脑瘫是指从出生后1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行为异常、智力缺陷、语言障碍等[1]。
宝宝脑瘫会有什么样的异常睡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宝宝脑瘫会有什么样的异常睡姿?
导语:很多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受到小儿脑瘫的伤害,脑性瘫痪的症状很复杂,一般很难发现小儿脑瘫,只有在宝宝成长中才能慢慢察觉到异样。
睡
很多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受到小儿脑瘫的伤害,脑性瘫痪的症状很复杂,一般很难发现小儿脑瘫,只有在宝宝成长中才能慢慢察觉到异样。
睡觉姿势其实也是脑瘫诊断的方法之一,那么宝宝脑瘫会有什么样的异常睡姿呢?
一、宝宝W状姿势
宝宝身体僵硬不爱运动,肢体屈曲,总是紧贴床面,类似“W”字,上下肢都会有W字形状。
臀位分娩婴儿多呈下肢“W”状姿势,但是大多数在宝宝一周岁左右就会消失。
W状姿势就是小儿脑瘫异常的姿势一种,是诊断小儿脑瘫的措施。
二、宝宝蛙位姿势
宝宝不管在任何的状态下,包括仰卧、坐立都呈现如青蛙的样式,所以被成为蛙字姿势。
娃字姿势是小儿脑瘫常见的姿势之一,是宝宝躯干肢体紧贴床面时能够明显的发现。
诊断小儿脑瘫,娃字型也是脑瘫的症状之一。
三、宝宝倒V字形姿势
宝宝身体发软无力,头部不能很好的控制,总是前后左右的摇晃。
将宝宝托起时,宝宝的肢体和头部都是向下,身体上凸,就如同倒写的V字,这也是脑瘫儿的早期症状之一。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通过姿势判断宝宝小儿脑瘫这个问题也有所了解,小儿脑瘫这种疾病,需要父母早期的发现,及时帮助宝宝进行治疗。
愿脑瘫宝宝能够早日的恢复健康。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因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却逐年增高,其中脑瘫是0~6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主要原因,因此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
脑瘫患儿康复尽量要做到普查早、诊断早、治疗早,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并存症状越少。
关键词:脑瘫康复护理护理方法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17【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82-01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在妊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婴幼儿大脑的非进行性病变,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
1 临床表现1.1 运动障碍: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自我运动能力控制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更甚者没有自理能力,不能抓东西,不会走路,翻身、坐起、站立、正常的咀嚼和吞咽都有困难。
1.2 姿势障碍:脑瘫儿童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竖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1.3 智力障碍: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有一席之地1/4。
1.4 语言障碍:大多数的脑瘫儿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有的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即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讲话,这种情况尤其以手中徐动型的脑瘫占比例为大。
1.5 视、听觉障碍:不少脑瘫儿童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以内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徐动型脑瘫较为多见。
脑瘫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1.6 生长发育障碍:一部分轻型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多数的脑瘫儿童都比同年龄的正常孩子个子长得矮小,生长发育显得落后。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
33
(六)膝立位
1.双膝立位:双膝靠拢,膝关节屈曲90度,髋 关节伸展充分,躯干与其大腿在 同一平面内。前面放一桌子玩耍。
2.单膝立位:双膝立位基础上,一侧下肢髋关 节屈曲90度,并用脚掌着地,另 一侧下肢保持原来姿势。诱发重 心转移能力。
.
28
(三)脑瘫患儿摄食指导
1.正确进食姿势训练: a.避免全身肌张力升高; b.避免不自主动作或异常动作出现; c.身体两侧对称; d.不要仰卧进食; e.不能头部后倾; f.不能将食物倒入患儿口中;
.
29
2.进食方法:
a.抱坐进食; b.面对面进食; c.坐位进食姿势; d.坐在固定椅子上进食; e.侧卧位进食; f.俯卧位进食
提升患儿在接受感觉刺激(视觉、听觉 等)及作出反应行为的表现,促进主动探 索环境的兴趣及能力,提升患儿在感官方 面的知识和探索环境的发展和训练。
.
17
18.药物治疗 1)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脑多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 等;
2)降低或改善肌张力的药物:安坦、肉毒 素;
3)合并癫痫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
18
19.手术治疗
肌肉、肌腱切断术,肌腱移植术,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19
20.特殊教育
总目标是通过特殊教育,尽量使其成为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20
21.社区康复 康复站康复 家庭康复
.
21
22.感觉统合训练
是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 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 作出正确的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的 运作。
2023年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脑瘫的常见症状及保健方法
2023年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脑瘫的常见症状及保健方法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1、运动发育迟缓,患者常伴有随意运动很少,动作不协调、不对称,不灵活,可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
2、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言语表达少,有时伴有斜视等。
3、脑瘫患者在出生不久经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
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尺跳。
4、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
患者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
5、面部表情单一,不笑,手不能正常抓东西、握拳,有时也伴有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
6、口、面功能障碍,一部分脑瘫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均出现明显痉挛或不协调收缩。
从而导致孩子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脑瘫的`常见症状1.怀孕时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
2.怀孕后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注意排除难产的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治疗。
保证营养,防止早产。
避免不必要的服药。
按预产期选择好产院,有准备地进行安全分娩。
3.婴儿出生后重点保护未成熟儿,窒息、重症黄疸婴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保温箱等。
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定期筛查。
4.鼓励母乳喂养为婴儿进行一二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
5.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如发热、颈硬、嗜睡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6.发热病儿要脱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饮水,及时治疗。
7.教育家长要注意为腹泻儿童补水如果腹泻严重,应及时就诊。
8.对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哺乳不良,惊叫不睡,肌肉过软或过硬者[2023年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脑瘫的常见症状及保健方法]脑瘫的保健1、新生儿期:①哺乳困难;②过份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尖声哭闹;③自发运动少,全身松软,呈无力状态;④全身发硬,好打挺,有肌张力增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强直伸展; ⑤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 ⑥有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
脑瘫患儿体位管理制度
脑瘫患儿体位管理制度一、前言脑瘫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患儿常常伴有肢体僵硬、肌张力过高、肌肉无力等症状。
脑瘫患儿的体位管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轻肢体不适,减少肌肉疲劳,还可以促进肢体的功能发育和生长。
因此,建立科学的脑瘫患儿体位管理制度对于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二、脑瘫患儿体位管理的目的1. 缓解肌肉疲劳。
脑瘫患儿常常伴有肌张力过高,肌肉疲劳是常见的症状。
科学的体位管理可以缓解肌肉的疲劳,减少相关不适症状。
2. 促进肢体的功能发育和生长。
脑瘫患儿常常肢体功能发育延迟,科学的体位管理可以促进肢体的功能发育和生长。
3. 预防姿势畸形。
脑瘫患儿因为肌张力过高、肢体不适等原因,容易出现各种姿势畸形,科学的体位管理可以预防和改善姿势畸形。
4.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的体位管理,可以减轻患儿的不适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三、脑瘫患儿体位管理的原则1. 个体化。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体位管理计划,包括睡眠姿势、活动姿势等。
2. 综合治疗。
体位管理应该与其他康复治疗相结合,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
3. 安全性。
体位管理应该确保患儿的安全,避免姿势不当导致意外伤害。
4. 合理性。
体位管理应该合理,不应过于苛刻,适当的休息和活动也是必要的。
四、脑瘫患儿体位管理的具体措施1. 睡眠姿势管理脑瘫患儿的睡眠姿势非常重要,应该遵循一些原则:(1)头部垫高。
对于容易张口呼吸、夜间咳嗽的患儿,可以选择头部稍微垫高的睡眠姿势。
(2)防止压迫。
避免长时间压迫臀部和肩部,可以使用轮换睡眠姿势或使用特殊的睡眠用具。
(3)避免睡眠习惯不良。
如果患儿习惯于睡姿不当,家人应该及时纠正。
2. 活动姿势管理脑瘫患儿的活动姿势也非常重要,应该遵循一些原则:(1)主动活动。
鼓励患儿进行自主的主动活动,适度的运动有利于肌肉松弛和功能发育。
(2)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
避免患儿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应该定时换姿势,并且配合物理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小儿脑性瘫痪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小儿脑性瘫痪概述小儿脑性瘫痪(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简称小儿脑瘫,亦称Litter 病,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受损所致。
主要表现为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随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等异常及癫痫发作,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系统异常。
智力正常的患儿通常预后较好,而癫痫频繁发作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其它名称:小儿脑瘫、Litter病。
相关中医疾病:五迟、五软、五硬、胎弱、痿证。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患者发病可能跟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颅脑。
常见症状: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主要病因:病因复杂,跟早产、产时缺氧、孕妇妊娠期间重症感染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CT、核磁共振(MRI)、脑电图、脑诱发电位、遗传学检测。
重要提醒:本病经积极康复锻炼及治疗后有望使患儿能独立生活,不应轻易放弃治疗。
临床分类:临床上根据神经病理学特点将脑瘫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四种。
1、痉挛型占脑瘫人群的70%~80%,以肌张力增高、痉挛姿势、选择性运动受限和病理性反射为特点,病变位于锥体系通路。
根据受累肢体情况可进一步分为四肢瘫(四肢和躯干均受累)、双瘫(也是四肢瘫,但双下肢相对较重)、截瘫(双下肢受累,上肢及躯于正常)、偏瘫、三肢瘫和单瘫等。
2、不随意运动型占10%~20%,以肌张力不稳定、非对称姿势和不随意运动为特点,可以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病变位于锥体外系的基底节区。
3、共济失调型占5%左右,以肌张力低下、平衡和共济障碍、运动启动缓慢和协调不良为特点,病变位于小脑及其联络通路。
脑瘫儿的睡觉姿势,注意几个方面
脑瘫儿的睡觉姿势,注意几个方面
脑瘫儿的睡觉姿势与正常的孩子是有所差别的,如果是采用侧卧位姿势的患儿,大家可以在孩子面前放一些鲜艳的玩具来刺激他的感官,如果是对于身体和四肢以伸展为主的脑瘫患儿,可以将孩子防止特殊的吊床当中。
1.采用侧卧位姿势的患儿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双手放在身体
前面,可以在患儿面前放一些鲜艳的玩具,刺激患儿的感官。
对于手足徐动型的患儿,睡眠时紧张消失,肢体活动较多,盖被子困难,因此可以穿长袖睡衣,或将被角固定在床边。
伴有严重屈曲性痉挛的患儿,可以让他俯卧位睡,在其胸前放一低枕头,使其双臂向前伸出,经过一段时间,当孩子的头可以向前抬起或能转动时,可以除去枕头,采用俯卧位姿势睡。
2.对于身体和四肢以伸展为主的脑瘫患儿,特别是婴幼儿,可以将患儿放置在特殊的吊床中,睡在吊床中间可以使躯干和四肢的伸展情况有所改善,帮助患儿将头保持在正中。
同时在吊床上方放一些玩具,可以扩大患儿的视野,有利于上肢和手部的活
动锻炼。
3.脑瘫患儿由于颈部紧张,头很难保持在正中,经常是向一侧歪斜,躺在床上时头紧紧地贴在枕头上,长期保持异常的姿势会发生脊柱的变形,影响脑瘫患儿的正常发育。
如何训练脑性瘫痪患儿正确的睡姿呢?通过以上的介绍,大
家应该对这方面的训练有所了解了。
特别是有睡姿错误的脑瘫儿,家长们一定要积极训练他们的睡姿,希望脑瘫儿都能健康的成长,并且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患儿侧卧位睡姿
对于身体和四肢以伸展为主的脑性瘫痪的婴幼儿,除了上述侧卧位姿势外,也可采用仰卧位,但必须将患儿放置在特殊的悬吊床内,悬吊床中间的凹陷形状能够使他们躯干及四肢过度伸展的情况得到改善。同时它还限制了患儿的头部向侧后方旋转,保持头部在中线位置。为避免患儿的视野狭窄,可在床上放悬挂一些玩具,来逗引患儿,使患儿的头部保持在正中位置,双手放到胸前来,有利于上肢及手部的功能恢复。
脑性瘫痪患儿的睡眠姿势
北京京军脑瘫病医学研究院脑瘫专家介绍:正常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躺在床上,而脑性瘫痪儿童由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头很难摆在整正中位,常常是侧向一面,并且头紧紧地贴在枕头上,长久地保持这种异常姿势将会发生脊柱关节的变形,所以不良的睡眠姿势会影响脑性瘫痪患儿的正常发育。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睡眠一般不宜长期采取仰卧姿势。由于仰卧位姿势会导致患儿运动不对称,加重肌肉痉挛,所以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以侧卧位姿势较好。这种姿势不仅令痉挛肌肉的张力得到改善,也有利于动作的对称。采用侧卧位姿势的患儿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双手放在身体前面,且可在患儿的前方放置一带响声或色彩鲜艳的玩具,这样患儿可以看到并用手玩这些玩具,使患儿经常受到声音和颜色的刺激。手足徐动型的患儿睡眠时紧张消失,在床上活动多,通常盖被子困难,所以可以穿长袖睡衣或在毛毯上系带子固定在床上。对于有些患儿在床上仰卧时容易出现耸肩屈肘,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如长期保持这种体位,会有导致这种姿势硬性固定的危险。所以对屈曲性痉挛重的患儿,让他俯卧位睡,在其胸前部放一低枕头,使其双臂向前伸出,当患儿头能向前抬起或能转动时,可以撤去枕头,取俯卧位姿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