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课件.ppt.

合集下载

硫化氢培训.pptx

硫化氢培训.pptx
硫酸盐沉积环境中,硫化氢更为普遍,硫化氢含量随地层
的埋深增加而增大。
2、天然气或原油中的含硫有机物在化学反应或微生物 作用下能分解产生硫化氢。
3、含硫原油中的硫化氢释放,石油伴生气、液化气的 加工利用过程,尤其高硫原油的开采和加工均可逸出 硫化氢,他们的生产污水中也含有硫化氢。
4、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含硫的矿石(如硫化亚铁)与 酸接触也会产生硫化氢。
注:1m g/m3=0.7ppm 摘自:西北分公司04年7.15日发布的标准文件 含硫化氢工作场所:低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10毫克以下,高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50毫 克,现场24小时连续监控; 浓度低于50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大于50时应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现场含量超过10ppm,应带防毒面具,打开风扇并监测,超过20ppm,必须带正压式 空气呼吸器,超过50ppm应停止作业,工程措施无法控制时,人员全部撤离。需点火放喷 时点火人员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距离点火点上风不少于10m。
33、、作作业业人人员员巡巡检检时时应应配配戴戴携携带带式式硫化氢监测仪,进入上述区域应 注意是否有报警信号。
4、固定式多点硫化氢监测仪放置于仪表间,探头信号通过电缆送 到仪表间,报警信号通过电缆从仪表间传送到危险区域。
基本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1、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硫化氢监测仪器即防护 装置,并有专人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 用状态; 2、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 3、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
硫化氢中毒急救措施
1、将中毒者立即向上风方向转移至 空气新鲜处; 2、对呼吸困难者先进行人工呼吸或 输氧; 3、对黏膜损伤者及时用生理盐水 冲洗; 4、中毒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注意:抢救人员必须先戴上防毒面具,否则自己会 成为中毒者

2024版硫化氢培训PPT课件

2024版硫化氢培训PPT课件

化学性质
不稳定,易分解,能与金 属反应生成硫化物。
硫化氢来源及分布
天然来源
火山活动、沼泽地带、盐 湖、天然气和石油藏等。
工业来源
石油炼制、合成氨生产、 煤气化、造纸、制革等工 业生产过程。
生活来源
下水道、化粪池、垃圾填 害
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 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强化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不仅 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交 流。
未来工作展望
深入开展硫化氢安全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开展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硫化氢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和应急处理能力。
完善硫化氢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硫化氢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 作的有效实施。
要点二
行业标准对企业硫化氢管理的指导 意义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硫化氢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流程,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
硫化氢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硫化氢作业的申请、审批、监管等流程,确保作业过程的安 全可控。
硫化氢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规范硫化氢防护用品的选购、使用、维护等环节,确保用品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事故经过
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 点、泄漏量、影响范围等
案例二
某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 事故
事故后果
中毒人员救治情况、生产 停顿、社会影响等
事故原因调查与剖析
技术原因
设备老化、工艺缺陷、操作不当等
管理原因
安全制度不完善、培训不足、监管不力等
人为原因
违章操作、疏忽大意、应急处置不当等

硫化氢课件演示文稿

硫化氢课件演示文稿

天津市硫化氢中毒造成5名农民工死亡
2004年6月3日晚8点,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丰泵站发生一起 硫化氢中毒重大死亡事故,造成5名农民工死亡。经调查,天津泰达 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属市政公司和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在维修污水压力管线作业当中,双方既没有签订安全合同,明确各自 职责,又没有制定预防硫化氢中毒、防因缺氧造成窒息事故预案,在 未采取强制通风、污水管道内空气检测和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 施工单位违规指挥民工进入污水管道作业;在2个人进入管道出现异 常情况后,另3名民工又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污水 管道盲目施救,致使5人死亡,教训十分惨痛。
井涌、井喷无失控时采取压井措施。(12.21本队的压缩空气呼 吸器被H11井钻井队为应付四川石油管理局原局长陈应泉的检 查而借走) 第四如果早有应急预案并经过预练,就不会发生井喷后忙乱中 不采取措施而只知道井队人员撤退。
赵48井井喷事故分析
1993年9月28日15时,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附 近赵县的华北油田一口预探井,在试油射孔 作业中发生井喷,地层中大量硫化氢气体随 着喷出井口,毒气扩散面积达l0个乡镇80余个 村庄。这起事故造成7人死亡,中等中毒24人 ,轻度中毒440余人。当地附近村民22.6万
• 突发性 • 影响大
影响范围大:涉及炼制加工生产几乎所有环节,主要生产装置和一部 分化工生产。
1
硫化氢事故案例分析
2
硫化氢的特性
3
硫化氢中毒症状和早期抢救措施
4
硫化氢的检测与防护装备
5
含硫化氢油气田作业的安全
6
含硫油气设备的腐蚀与防腐
7
硫化氢泄漏应急与救援程序
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弱酸性气

硫化氢PPT课件

硫化氢PPT课件

年份
中毒事故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
1957~1983
27起
75人
37人
35
(人/年)
0.77
2.1
1984~1993
24
309
(人/年)
2.4
30.9
1.05
138
44
13.8
1994年~
21
216
2003年
(人/年)
2.1
21.6
95
43
9.5
18
• 严重性 死亡率高:33~49%(全国调查500例,死亡率26%)
1500~2250
在数分钟内死亡
目前现场使用的硫化氢检测仪计量单位是ppm, 它和mg/m3的换算关系是1.5倍,即1 ppm=1.5 mg/m3
34
3)、硫化氢对人体造成的主要损害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中枢 神经症状极为严重
(2)呼吸系统损害:可出现化学性支气 管炎、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等
风大
无风
地形空旷
山区
疏散22.6万人 疏散约6万人
疏散及时
35分钟后疏散群众
抢险18小时 抢险近4天时间
13
中原石油管理局
1997年8月15日,中原油田一采油厂在酸 洗注水管线时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 人当场死亡。
14
1998年3月22日,四川局温泉4井钻到1869 米,发生溢流,关井后在准备压井泥浆和 堵漏过程中,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通过煤 层裂隙窜入四川开江县江翰田坝煤矿及乡 镇小煤矿,导致在煤矿内作业的矿工死亡 11人,中毒13人,烧伤1人的特大事故(地 下井喷)。
①单井进站的高压区; ②油气取样区; ③排污放空区; ④油水罐区。

硫化氢(H2S)危害和防护PPT课件

硫化氢(H2S)危害和防护PPT课件
❖四川的垫25井井喷失控,外泄硫化氢气体迫使方圆数公里百 姓弃家逃难。
❖四川局威远23井,下入7″(N80)的技术套管,对丝扣连接 不放心,在连接处用电焊加固,而该井含硫化氢气体且压力 大,很快就将焊口蹩破,井口被抬掉,引起爆炸着火,火焰 高达100m,3min后井架被烧塌,烯烧了44天,损失1亿元。
Page 13
1.2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溶解度 ➢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 ➢硫化氢易溶于水(2.9L/1 L)。在水溶液中主要离解成HS -、H+、S2-离子,生成氢硫酸,具有局部刺激作用。 ➢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对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 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CO2或O2,其腐蚀速度更快。 ➢溶解度与温度、气压有关,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Page 11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毒性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剧毒、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 ➢ 硫化氢气体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易致人死亡的有毒 气体。它的毒性为一氧化碳(CO)的5~6倍,是二氧化硫 (SO2)的7倍。 ➢它对人体的致命浓度为500ppm,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 的安全临界浓度是不能超过20ppm的。 ➢与人体组织中碱性物质结合形成硫化钠,从而造成组织损 害。
Page 8
Page 9
1 硫化氢的特性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1.2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Page 10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易燃 ➢硫化氢的燃点为260℃(甲烷为595℃),燃烧时为兰色火 焰,并生成危害人眼睛和肺部的二氧化硫(SO2)。
❖爆炸极限 ➢当硫化氢浓度在4.3%~46%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甲烷爆炸浓度 5%~15%)。 ➢与浓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2024版硫化氢课件完整版

2024版硫化氢课件完整版

鉴别诊断
主要与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单纯窒息性气体中毒等疾病进行鉴别。一氧化碳中毒常有碳氧血红蛋 白增高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氰化物中毒常有口苦、杏仁味等特征性表现;单纯窒息性气体中毒常无明显的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2024/1/28
18
治疗原则与方法探讨
2024/1/28
治疗原则
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和安静。对轻度中毒者主要采取对 症治疗,中度中毒者给予吸氧、抗感染等治疗措施,重度中毒者需积极防治并发症和后
2024/1/28
亚甲基蓝法
利用亚甲基蓝与硫化氢的 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硫 化物,通过比色法或电位 滴定法确定硫化氢浓度。
碘量法
在酸性条件下,硫化氢与 碘反应生成硫和氢碘酸, 通过滴定法确定硫化氢浓 度。
9
检测原理及仪器介绍
原理
基于硫化氢与特定试剂的化学反应, 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量或颜色变化来 确定硫化氢浓度。
输标02入题
相对密度1.19,比空气重,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 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纸浆池以及其他 各类发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处。
01
03
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04
2024/1/28
溶于水、乙醇,溶于水后生成氢硫酸。
4
硫化氢的来源与产生
工业生产中,含硫有机物经厌氧菌作用可产生硫化氢,如制革、味精、造纸等工业 废水处理过程中。
2024/1/28
11
03
防护措施与应急救援
2024/1/28
12
个人防护措施及装备选择
呼吸防护
选用合适的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 气呼吸器,确保呼吸道不受硫化

硫化氢知识培训ppt课件

硫化氢知识培训ppt课件

垃圾填埋场
污水处理厂
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 解,可能产生硫化氢。
污水处理厂中,含硫废水在处理过程 中可能释放出硫化氢。
下水道、化粪池
下水道、化粪池等密闭空间内,有机 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容易产生硫化 氢。
03
CATALOGUE
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配备并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浓度过高时,可直接抑制呼 吸中枢,引起窒息而迅速死
亡。
04
05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等。
02
CATALOGUE
硫化氢产生途径与来源
自然界中硫化氢存在形式
01
02
03
火山活动
火山喷发时会释放出大量 的硫化氢气体。
沼泽、湿地
沼泽、湿地等自然环境中 ,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 解会产生硫化氢。
案例分析:硫化氢事故原因及教训
国内外典型事故案例回顾
2003年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造成24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事故原因是钻井队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 作,导致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井喷失控。
2010年美国加州炼油厂硫化氢泄漏事故
造成7人死亡,19人受伤,事故原因是炼油厂设备老化,硫化氢泄漏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
注意事项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保持冷 静,不要惊慌失措;同时要注
意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04
CATALOGUE
硫化氢检测设备原理及使用方法
常见检测设备类型介绍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

硫化氢培训课件完整版

硫化氢培训课件完整版
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中毒者衣领、腰带等紧身 衣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
如中毒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等紧急处理。
及时就医
在做好现场急救的同时,应尽 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
步治疗。
消防器材使用及注意事项
选用适当的消防器材
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根据硫化氢的特性和泄漏情况,选用适当 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或控制泄漏。
优先选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确保呼吸空气的新鲜度和安全 性。
在无法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的情况下,可选用过滤式防毒 面具,但需定期更换滤毒罐。
其他安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
穿戴适当的化学防护 服,防止硫化氢与皮 肤直接接触。
使用耐酸碱手套和防 化靴,确保手脚部位 的安全防护。
佩戴化学安全护目镜 或全面罩,防止硫化 氢刺激眼睛。
硫化氢培训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硫化氢基本知识与危害 • 硫化氢检测设备与使用方法 •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 安全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要求 • 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 法律法规标准解读与合规性检查
01
硫化氢基本知识与危 害
硫化氢性质及来源
性质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剧毒、酸性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它易溶于水 ,可形成氢硫酸。

报废与更新
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无 法满足检测需求时,应 及时进行报废并更新新
设备。
03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 措施
泄漏应急处置流程
切断泄漏源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关闭 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其他措施 切断泄漏源。
疏散与警戒
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疏散至安 全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

谢谢大家!
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
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仪器设备: 1、防毒面具(3M6200、全面罩面具) 2、空气呼吸器(2具) 3、长管呼吸器(4台) 4、气体检测仪器(四合一)(4台) 5、硫化氢报警探头(20个) 6、救援使用的氧气瓶、应急绳等医疗救护 设备
1、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QRAEⅡ是一款多传感器可 编程气体检测器,是专为在危险 环境中的工作人员设计的,可对 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可燃 气体进行连续监测的仪器。采用 控制电位电解法原理设计的一种 优质微型报警设备。它能在硫化 氢气体对人体危害出现之前,对 硫化氢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报警。 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感应快、 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使用方法: (1)打开气瓶阀, 检查气瓶气压(压力应 大于24MPa),然后关 闭阀门,放尽余气。 (2)气瓶阀门和 背托朝上,适当调整肩 带的上下位置和松紧, 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3)插入腰带插 头,然后将腰带一侧的 伸缩带向后拉紧扣牢。
(4)撑开面罩头网,由上 向下将面罩戴在头上,调 整面罩位置。用手按住面 罩进气口,通过吸气检查 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否则 再收紧面罩紧固带,或重 新戴面罩。 (5)打开气瓶开关及供给 阀。 (6)将供气阀接口与面罩 接口吻合,然后握住面罩 吸气根部,左手把供气阀 向里按,当听到"咔嚓"声 即安装完毕。 (7)应呼吸若干次检查供 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 应舒畅,无不适感觉。
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 预防措施:
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 报警装置。 2.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厌氧管廊、二沉外管廊 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 浓度,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3.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4.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 5.职工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 意识。

《硫化氢培训课件》PPT课件

《硫化氢培训课件》PPT课件
挑战分析
未来硫化氢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 技术更新、法规变化、人员素质提升 等方面。
持续学习与实践的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理论学习
不断学习和掌握硫化氢相关的 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 式,提高应对硫化氢泄漏事故
的实战能力。
关注法规标准
密切关注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 标准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
和使用。
国际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等国际公约对硫化氢的安全管
理提供了指导。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宣传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将硫化氢安全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 氛围。
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
通过宣传栏、安全标语、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硫化氢安 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硫化氢培训课件》 PPT课件
目录
• 硫化氢基础知识 • 硫化氢检测与防护技术 • 硫化氢中毒急救与处置 • 硫化氢安全管理与法规 • 硫化氢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 硫化氢培训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硫化氢基础知识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剧毒、酸性气体。有臭鸡 蛋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大,易积聚在低洼处。
硫化氢检测与防护
介绍了硫化氢检测的原理、 方法以及个体防护装备的选 择和使用。
应急处置与救援
重点讲解了硫化氢泄漏事故 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救援方法 。
培训成果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参训人员掌握了硫化氢相关 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应对硫 化氢泄漏事故的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硫化氢的 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硫化氢安 全管理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事故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
1957~1983
27起
75人
37人
35
(人/年)
0.77
2.1
1984~1993
24
309
(人/年)
2.4
30.9
1.05
138
44
13.8
1994年~
21
216
2003年
(人/年)
2.1
21.6
95
43
9.5
• 严重性 死亡率高:33~49%(全国调查500例,死亡率26%)
H2S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中的分布
钻井 试油 井下作业 采油
分布区域
①井口附近; ②钻井液出口; ③除气器口; ④循环池; ⑤泥浆筛附近; ⑥生活区、发电机、配电房抽风 口处。
分布物料
H2S主要集中在 油气、钻井液中。
H2S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中的分布
油气集输 油气储存
分布区域
①单井进站的高压区; ②油气取样区; ③排污放空区; ④油水罐区。
分布物料
H2S主要集中 在油气以及放空尾 气中 。
H2S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中的分布
天然气净化厂
分布区域
①脱硫区; ②再生区; ③硫回收区; ④排污放空区。
分布物料
H2S主要集中在脱硫 及硫回收单元,另外溶 剂及尾气中也存在浓度 较高的H2S。
H2S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中的分布
油田注水(水处理、 回注站)
1.硫化氢是我国急性化学中毒的主要因素之一 按我国化学物质中毒人数,依次为一氧化碳、有机磷、氨、
硫化氢;尽管排在第四位,但占死亡人数第二位(一氧化碳、 硫化氢)。在化工系统中占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为第二位。
2. 石化系统硫化氢中毒特点:
• 连续性:从有记录开始(1967年~2003年)几无间断
年份
• 突发性 • 影响大
影响范围大:涉及炼制加工生产几乎所有环节,主要生产装置和一部分 化工生产。
1
硫化氢事故案例分析
2
硫化氢的特性
3
硫化氢中毒症状和早期抢救措施
4
硫化氢的检测与防护装备
5
含硫化氢油气田作业的安全
6
含硫油气设备的腐蚀与防腐
7
硫化氢泄漏应急与救援程序
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弱酸性气
7
硫化氢泄漏应急与救援程序
1
硫化氢事故案例分析
2
硫化氢的特性
3
硫化氢中毒症状和早期抢救措施
4
硫化氢的检测与防护装备
5
含硫化氢油气田作业的安全
6
含硫油气设备的腐蚀与防腐
7
硫化氢泄漏应急与救援程序
几点感想
第一如果付司钻不脱岗,就不会发生漏灌钻井液。 第二如果录井员不脱岗,就会早期发现井涌预兆。 第三如果不是应付安全检查,就会利用压缩空气呼吸器在发生
硫化氢防护
姓名:孙广亮 单位:海洋石油培训中心
1.你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及来源? 2.你了解在含硫油气田钻井作业中的若干安全事项? 3.你了解在含硫油气田采油作业中的安全事项及人身防护? 4.你懂得硫化氢对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及原理? 5.你懂得影响硫化氢腐蚀的因素及油、套管、钻杆的防腐措施? 6.你参加过硫化氢应急预案的编写工作?
风大
无风
地形空旷
山区
疏散22.6万人 疏散约6万人
疏散及时
35分钟后疏散群众
抢险18小时 抢险近4天时间
中原石油管理局
1997年8月15日,中原油田一采油厂在酸洗注水管线时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 造成3人当场死亡。
1998年3月22日,四川局温泉4井钻到1869米,发生溢流,关井后在准备压井泥 浆和堵漏过程中,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通过煤层裂隙窜入四川开江县江翰田 坝煤矿及乡镇小煤矿,导致在煤矿内作业的矿工死亡11人,中毒13人,烧伤1 人的特大事故(地下井喷)。
井涌、井喷无失控时采取压井措施。(12.21本队的压缩空气呼 吸器被H11井钻井队为应付四川石油管理局原局长陈应泉的检 查而借走) 第四如果早有应急预案并经过预练,就不会发生井喷后忙乱中 不采取措施而只知道井队人员撤退。
赵48井井喷事故分析
1993年9月28日15时,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赵县的华北油田一口预探井,在试 油射孔作业中发生井喷,地层中大量硫化氢气体随着喷出井口,毒气扩散面积达 l0个乡镇80余个村庄。这起事故造成7人死亡,中等中毒24人,轻度中毒440余人。
。 当地附近村民22.6万人被紧急疏散
赵48井和罗家16H井井喷事故分析
赵48井
罗家16H井
试油
钻井
含硫油、气
含硫气
300g/m3
151g/m3
死亡7人
死亡243人
中毒464人
中毒1千多人
离村庄较远,700米
离村庄近,30米
赵48和罗家16H井井喷事故分析
赵48井
罗家16H井
秋天 9月28日 冬季12月23日
体。有臭鸡蛋气味,相对密度1.19,比空 气重。燃点260ºC,燃烧时带兰色火焰,当 H2S与空气混合,浓度达4.3% ~46%时,形 成爆炸混合物。 H2S易溶于水和油,在20℃、 1个大气压下,一体积水可溶解2.9体积的 H2S,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
硫化氢气体的来源
1. 石油中有机硫化物分解。 2. 石油中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硫酸盐的高温还原。 3. 下部地层中硫化氢气体上窜。 4. 某些钻井液处理剂高温热分解。 5. 细菌作用产生硫化氢; 6. 某些丝扣油在高温中与游离硫反应生成硫化氢; 7. 钻入含硫化氢地层、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这是钻井液中硫化氢的主 要来源。
天津市硫化氢中毒造成5名农民工死亡
2004年6月3日晚8点,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丰泵站发生一起 硫化氢中毒重大死亡事故,造成5名农民工死亡。经调查,天津泰达 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属市政公司和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在维修污水压力管线作业当中,双方既没有签订安全合同,明确各自 职责,又没有制定预防硫化氢中毒、防因缺氧造成窒息事故预案,在 未采取强制通风、污水管道内空气检测和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 施工单位违规指挥民工进入污水管道作业;在2个人进入管道出现异 常情况后,另3名民工又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污水 管道盲目施救,致使5人死亡,教训十分惨痛。
课程目标: a.熟练掌握硫化氢的两种检测方法并会使用防护用品; b.掌握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和如何进行防护及早期抢救措施; c.熟悉现场应急预案及在预案中的岗位职责;
1
硫化氢事故案例分析
2
硫化氢的特性
3
硫化氢中毒症状和早期抢救措施
4
硫化氢的检测与防护装备
5
含硫化氢油气田作业的安全
6
含硫油气设备的腐蚀与防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