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14
• 龙门宾阳中洞主佛 北魏
15
16
响堂山佛像 北魏
四、佛教建筑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魏
17
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牵牛 甘肃嘉峪关6号墓壁画 西晋
18
绘画艺术
• 著名画家:这一时期人物画仍是主流,出现了以生活为题材的人物、 肖像画,风格手法上更加注重传神;山水画呈现出独立的趋势;花 鸟画艺术出现萌芽;宗教特别是佛教题材的绘画占有较大比重。
3、 顾恺之: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早期绘画理论家。创作以道释、人物、肖像为主,兼能山水、禽鸟。所作线 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一样,他将战国 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任智 图》。时人称顾恺之为三绝—画绝、文觉和痴绝。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4. 王微:《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文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 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特 别是景与情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32
二、书法艺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经过前代繁衍都已成熟,并各自形成体 系。孕育了钟繇、王羲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产生了一批不朽的杰作,形成中国书法史 上的黄金时代。
1. 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擅长各种书体,尤以楷书见长。其楷书笔法 遒媚,结构朴茂,开创了有隶入楷的新貌,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 “钟王”。书法特点字形扁方,行笔古朴厚重,结字舒朗,笔画富有意趣。临摹本《宣 示表》、《荐季直表》。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尤其是楷、行、草,其楷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 劲键,草书浓纤折衷。对王羲之的书法历来评价很高,后世尊他为“书圣”,并与其子 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小楷代表作有《乐毅论》、《东方画赞》,草书有《十七帖》, 行书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以及《孔侍中帖》等。

魏晋南北朝绘画及理论

魏晋南北朝绘画及理论

47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48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49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50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51
a
Chinese art history
《竹林七贤》全图共分两面,一面画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另一面画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共为八人。
24
a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主要艺术活动在南梁时期。他与顾恺之、陆探 微并称为“六朝三大家”,和吴道子并称为古代的四大画家。
张僧繇绘画主要内容都是宗教人物,也能画山水、禽兽,还会塑像。 张僧繇的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风格,创造了中国佛教绘画第一种样式“张家样”,是吴道子出现以前最 为广泛流行的中国风格。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 善于吸收传统艺术的优点。在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受到启发,把 书法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绘画中,形成“点、曳、斫、拂”四个基本技 法。 ② 吸收外来宗教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运用明暗晕染显现体面 关系的“凹凸法” ,塑造的人物和花纹较为丰满而有立体感。 ③一反顾陆以来“骨秀清象”传统人物画样式,“面短而艳”、形象
6
a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1、魏晋之际绘画名家 东吴曹不兴、西晋张墨和卫协。 其时作品题材,一部分明显因袭汉代美术,如荆轲、西王母、穆天子、 诗经、列女等;一部分是汉代题材的扩大,如洛神赋、金谷园图、三都赋 等。大多是历史传说和风俗题材,也有部分名士和神仙像。
7

工艺美术史 4 魏晋南北朝

工艺美术史 4 魏晋南北朝
具有鲜卑族的造型
18
女陶俑 南朝
女陶俑眉目娟秀,削肩细腰,头梳 高髻,身穿束腰微露足尖的长裙。 面带微笑,拱手而立,体态端庄, 看上去给人以温柔和顺的感觉。
供养人立像
19
陶质镇墓兽 北朝 该兽为人面兽身,是早期镇
墓兽的较完整形态
陶质骆驼佣 北朝
20
第三节 染织及服装工艺
一、染织工艺
魏晋南北朝的染织工艺,继汉代之后,仍以丝织工艺的 成就最突出,刺绣技艺有所提高,绣像出现。
铜镜铸作纤巧,图案工整, 装饰纹样多用浮雕手法。铜 镜以圆形为多,镜钮矮扁, 顶部尽平,纹饰主要沿用汉 镜的风格。
南北朝 龙虎镜
龙虎镜是魏晋较典型的铜镜之 一,龙虎对列,龙常为一角四 足粗身细尾,与虎形相称
32
晋 四叶八凤镜
三国 鎏金神兽镜
33
铜铸佛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品种,在制铜工艺 上是个突出的转变。
1、丝织
魏晋时期的丝织工艺,以四川生产的“蜀锦”最著名。 锦有禽兽纹,几何纹,联珠纹,菱花纹,忍冬纹等。
织锦除主要供国内统治阶级享用外,还是对外交流的 重要物品,其纹饰图案呈多元化的风格,能体现出中外 文化的交流。
21
对鸡对羊灯树纹锦
锦面上的灯树,是受西方生命树的
影响,鸡、羊则又与“吉祥”谐音,
“胡王”联珠纹锦
13
东晋晚期开始成功烧制的黑瓷以及北朝后期在北方出现 的白瓷,也是这一时期制瓷工艺的新成就。
2、黑瓷
黑瓷以东晋德清窑烧造的最著名。胎色 浅褐或紫红,釉色乌黑发亮,滋润如漆。器 型多样,有盒、壶、罐等。
黑瓷鸡头壶 东晋 器形完整,风格古朴,釉色莹润匀净,
此壶是德清窑黑瓷的代表作
黑瓷唾壶 东晋 唾壶盘口,束颈,扁圆腹,平 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 及底。此壶亦属德清窑制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公元220年,曹操的长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

22l年刘备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帝,建都建业,国号吴,史称吴。

三家鼎峙,互相攻伐,史称三国。

经过几十年战争,至265年,司马炎篡魏称帝,同年灭蜀,改国号为晋,建都长安,史称西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三国混战的局面,统一全国。

晋室经八王之乱于317年被迫南迁,建都建业,史称东晋,与北方五胡十六国隔江对峙。

南方历宋、齐、梁、陈之更替,北方经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之变迁,史称南北朝。

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建隋,589年攻灭南方最后一个王朝陈,统一全国,建都长安,结束长达三百多年的混战局面,为唐代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既是一个大混战的时代,又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既是外来文化源源输入和科技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不依附于权势而进入自觉的时代;同时,也是宗教迷信大泛滥的时代。

当时的思想界极为活跃。

科学文化及文学艺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魏晋世道混乱,武人弄权,多务实际,礼教束缚遂被打破。

曹氏父子推波助澜,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义,文人思想随之解放,清谈之风大兴,魏晋风度成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

南北隔江对峙,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人们心情苦闷,急需精神寄托之所,佛教乘隙而兴,开窟造像活动相继而起,翻译佛经、研讨佛理形成风气。

注重自我心灵净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学士思想行为的突出特点。

与汉代文人相比,魏晋六朝文人淡漠世事,隐居之想颇浓,其思想由外用变为内省,影响于艺术,则表现为艺术已不全为称扬礼教而作,陶冶性情的娱乐功能被强调出来,两汉之载道文艺观变为魏晋六朝之缘情文艺观。

载道强调文艺的从属地位,缘情则突出文艺本身的特性,文艺的独立性得到增强。

山水诗画的兴起,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山水、花鸟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势。

山水被视为卧游之景、畅神之具。

人物画由两汉的重外形变为重神韵,以形写神说、气韵生动说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有三件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模本,即《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
线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 ,正如“春蚕吐丝”一样,称为“春蚕吐丝描”。
顾恺之-女史箴图
顾恺之-洛神赋图
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
陆探微
南朝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 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润媚”、 “笔力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 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他所创造 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画风 在艺术表现上,笔迹劲利,讲求骨气用小性之美,亦与当时的审美 风尚相关。前文所引“顾得其神”、“陆得其骨”,正是指陆探微 绘画既得线条的力度之美,又得表征内在生命的“气”的刚性之美 。
一、绘画
墓室壁画(见书本)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分布地域广泛,等级差别明显, 图像内容多样,造型栩栩如生,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 值和艺术美学价值。
陵墓雕刻
南朝陵墓前的石兽通称“辟邪” ,造型有狮子和麒麟 两种。就其形式来说,是承袭汉代石兽雕刻的。尤可注 意的是,它的渊源可上溯到古代波斯的雕刻。这种形式 虽然后代不再有,但由于利用整体石材,以洗炼的手法 表现雄伟的气势,显然影响着唐代陵墓前的石狮形式的 创造。
佛教雕塑-龙门石窟
龙 门 石 窟 宾 阳 洞 中 洞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 南朝墓室拼镶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 拼镶砖画是一种从画像砖演变而来的、有江南地域特色 的艺术品种。
•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簏 发掘的一座巨幅拼镶砖画。两壁对称,各绘出四个人物, 各有榜题姓名,每两像之间用树木分隔,一侧为嵇康、 阮籍、山涛和王戎,另一侧为阮咸、刘伶、向秀及荣启 期。他们纵酒放达、超然洒脱的生活,是当时弥漫于社 会的“清谈玄学”之风和新的人生观的形象反映。

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石雕工艺制品大量表现为石窟雕刻的 石佛,以及陵墓前的各种石兽、石柱 等
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岗、河南 龙门、河北响堂山、南京栖霞山等。 这些石的造像不仅数量多,而且规 模宏大,这是集体创造的艺术结品,
也是古代雕刻史上的明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佛特征是:顶有肉髻, 花冠珠饰,袒胸、露臂、足、细腰歪身,佩珠挂 璧,立像少而坐像多。石兽多为天禄、辟邪。天 禄有角,立于墓前右方;辟邪有翼而垂舌,立于 墓前左方。石柱以南京肖景墓前的为代表。身有 校,宛如希腊殿柱。柱顶有莲瓣,上立辟邪。
画像砖
1.邓县画像砖
该墓是一座前有甬道的单室券顶砖墓,全长 9.8米。墓室及甬道均用带莲花等纹饰的花纹 砖砌成,并嵌砌模印加彩的画像砖,地面也用莲花图案小砖平铺。
2.南京“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200 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 人占 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 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 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 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 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石窟边缘常雕饰卷草花纹, 这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卷草纹 的枝干成二方连续的卷曲状,主要由叶子 组成,叶子的变化和组织丰富多样,响堂 山石窟的浮雕卷草图案是其代表。这种卷 草花纹还应用在佛光、石碑边侧,并大量 应用在敦煌的藻井图案中
感谢观看
肆 漆器工艺
夹贮
概述:
夹纻又称夹纾、挟纻。是一种古 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漆 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 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 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 胎取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 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在我国,自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始凿的石窟有15处, 其中最有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个石窟群: ①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②甘肃敦煌石窟 ③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④河南龙门石窟
《牛橛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35
2、石窟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 云冈石窟造像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2
○ 绘画艺术
一、卷轴画: 1、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2、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风格: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笔法:春蚕吐丝、紧劲连绵 造型样式:曹衣出水 表现技法上:1、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2、张僧繇 “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18
壁画 一、壁画: 佛教壁画、墓室壁画 1、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2、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19
○ 绘画艺术 壁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 寺院的兴建和石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
“六法”:
①气韵生动;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 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②骨法用笔;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 ③应物象形;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 ④随类赋彩;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色 ⑤经营位置;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构图 ⑥传移模写: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
47
○ 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整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ppt

(整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ppt

时代简介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时Hale Waihona Puke 代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美术发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过渡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 美术自身的各个方面都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并成为显学,实质上是自战国、秦汉以来各种哲学思想对世界本 质探求的继续和深入。经过战国秦汉以来的哲学思辩,中国的思维模式已实际上成为一种 无本体终极的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兴盛,除了动乱时代人之心灵慰济的需要,另外也是 玄学思维模式作用的必然结果。玄学的“有”“无”之间的思维模式从原理上消除了不同 思想、不同哲学之间身份认同上的障碍——“万物皆自有无之间”。
4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第一节 绘画艺术
曹不兴
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 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 能力。 曹不兴是文献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佛教在东汉时 候传入中国,但主要在中原地区,到三国时,由僧人支谦 和康僧会先后传入江南。相传康僧会远游至吴,孙权为之 建造建初寺,并令之设像行道。曹不兴看到西方佛像,便 据以绘之,由此,佛像便盛传天下。这是中国佛像绘画最 早的作品,曹不兴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佛像画家。三国时期 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 绘画内容在此时亦是由礼教宣传过渡到宗教宣传的时期。 画家也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曹不兴之 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画家渐渐多了起来。其画人物衣服 布纹疏朗,有“曹衣出水”之称。
7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第一节 绘画艺术
8
9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节 南朝陵墓雕塑
• 当佛教造像之风席卷南北时,其他门类的雕塑也并未沉寂。 陵墓雕刻,特别是南朝的陵墓雕刻也以精湛的技艺,恢宏 的气度,展示出特有的魅力。
• 陵墓雕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明(冥)器雕塑,即用雕塑手法制作的人俑、家畜和 鸟兽以及建筑和车马等陪葬的模型。 • 一类是陵墓表饰雕塑,即陵墓周围设立的石兽、石人等仪 卫性雕塑,具有一定纪念夸示功能。
二、南朝的人物画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顾恺之
东晋

洛神赋图卷(摹本局部) 顾恺之
东晋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拓片局部) 南京西善桥砖印壁画 晋末

职贡图(宋摹本局部) 梁元帝萧绎
三、北朝的人物画

校书图(宋摹本局部) 可能为杨子华首创 北齐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局部) 北魏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 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 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 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 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佛教美术 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第四节 山水画的兴起 第五节 南朝陵墓雕塑 第六节 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述
•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 220年曹丕承东汉汉献帝禅让,建立魏朝(曹魏)-----589年隋朝灭南 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369年。 • 可分为 • 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 • 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 • 东晋与十六国时期、 • 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

图36 竹林七贤局部四
南京西善桥出土
砖画 80x240 南朝
图37 竹林七贤局部五
南京西善桥出土
砖画 80x240 南朝
图38 宁懋石室 洛阳北邙山出土 石刻 北魏
图39 孝子棺一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石刻 北魏
图40 孝子棺一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石刻 北魏
四、谢赫《古画品录》 绘画功能:明劝戒,著升沉, 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 模写
图74 月魄镜
藏故宫博物院 北魏

图26 北齐校书图局部二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绢本设色 宋摹本
3、其它画迹遗存
图27 屏风画 北魏 山西司马金龙墓出土 漆画 80x20
图28 出行图 山西太原娄叡墓 壁画 130x168 北齐
图29 鼓吹图 山西太原娄叡墓壁画 135x160北齐
图30 门卫图
山西太原娄叡墓
壁画 高90 北齐
张僧繇 疏体 “笔才一二,像 已应焉” 张家样 萧绎 《职贡图卷》
图23
职贡图卷
中国历史博物馆 绢本设色 宋摹本 25x198
图24 职贡图卷局部 中国历史博物馆 绢本设色 宋摹本 25x198
2、曹仲达 曹衣出水
杨子华 《北齐校图》
图25 北齐校书图局部一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绢本设色 宋摹本
图1 女史箴图局部一 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绢本设色 唐摹本 25x349.5
图2 女史箴图局部二 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绢本设色 唐摹本 25x349.5
图3 女史箴图局部三 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绢本设色 唐摹本 25x349.5
图4 女史箴图局部四 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绢本设色 唐摹本 25x349.5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一)南传佛教美术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的风格特点源于秣莵罗风格,抽象、脸型短圆、眼球框较大,发型有螺状肉髻、螺发、肉髻三种。

(二)北方佛教美术北方佛教造像几大石窟的艺术成就及造像风格特征云冈石窟:造型气势雄伟,内容丰富,继承发展秦汉传统,吸取融合外来精华。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延续,风格汉化,表现手法更加纯熟,精巧。

巩县石窟寺:脸型方圆、体型丰腴,注重内在性情刻画。

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泥塑南北响堂山、天龙山石窟:脸型圆浑、衣褶贴身、线条柔和、造型写实等(三)魏晋南北朝绘画1、魏晋南北朝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风格特点、代表作品曹不兴(较早的佛像知名画家)-----------卫协(曹不兴之徒,《史记伍子胥图》、《张仪像》等等)戴逵(三马伯乐图、孔子弟子图)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陆探微:风格秀骨清像,从师顾恺之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将少游、杨子华、曹仲达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女史箴图》:绢本、墨画淡彩,横卷十二段,每段有葴文《洛神赋图》:以连环画的长卷形式表现曹植《洛神赋》,采用勾染的表现手法《列女仁智图》:用笔刚劲,强调晕染3、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发展状况三水画在晋代成为了独立的画科,南北朝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开启了隋唐山水画的繁荣局面。

(四)绘画理论1、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几篇画论著作顾恺之《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谢赫《古画品录》,宗炳《画山水序》,王薇《叙画》2、山水画形成期宗炳、王微的两篇山水画论著作宗炳《画山水序》,王薇《叙画》3、顾恺之的三篇画论及主要论点a、传神论,b、强调以形写神,c、迁想妙得。

4、谢赫的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一)隋唐五代人物画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 莫高窟壁画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要
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
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乐天、
夜叉等形象。
2020年9月28日
20
敦煌壁画题材
• 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 代表作品:《尸毗王割肉贸鸽》、
《王子舍身喂虎图》、《鹿王本生图》 等
• 经变故事:就是用绘画手段把佛经中文 字描述的佛国乐土景象和各种故事,演 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简称“经变”。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9月28日
18
敦 煌 莫 高 窟
2020年9月28日
19
敦煌莫高窟壁画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今敦煌市区东南25公 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 艺术宝库。
• 莫高窟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 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 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显 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伟大创造力。
2020年9月28日
7
2020年9月28日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8
2020年9月28日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9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2020年9月28日
10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 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 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 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 石窟中是罕见的。
4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 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 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一、绘画:(1)曹不兴:“佛画之祖”,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落墨为蝇”(2)卫协:西晋画家,“古画皆略,至协始精”(3)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笔记周密“密体”,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也”一般,技法:高古游丝描《洛神赋》《女史箴图》《烈女传·仁智图》(4)陆探微:“秀骨清象”,笔记周密的“密体”,在谢赫的《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的第一人(5)张僧繇:“张家样”,“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画龙点睛”(6)曹仲达:“曹家样”,“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7)杨子华:璧上画马,令人“夜听蹄啮nie长鸣,如索水草”《北齐校书图》二、绘画遗迹:(1)吐鲁番晋墓《地主庄园图》(已知最早纸本绘画)(2)砖画《竹林七贤》三、画学论著:(1)顾恺之:《论画》强调人物画的“传神”,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创作思想。

《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记录了作画的完整构思(2)谢赫:《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专著。

文中首先提出绘画的功能是:“明劝quan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宗炳:《画山水序》谈及“含道应物”“澄怀味象”,提出“畅神”之说(4)王微:《叙画》指出绘画与地图的区别,强调山水画创作的“至”和“情”四、书法篆刻:(1)钟繇:正书(楷书)之祖(2)王羲之:“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帖》(3)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贴》(4)王珣:《伯远帖》(天下第四行书)(外:三希帖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帖》)五、天下四大行书: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四行书——王珣《伯远帖》六、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建筑兴盛,形成石窟、寺院、佛塔三种建筑形态(1)新疆克孜尔石窟: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现有洞窟236个,现存的主要是壁画“龟qiou兹ci风格”(2)a、甘肃敦煌莫高窟:尚存492个洞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于一体,《鹿王本生图》(九色鹿)b、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c、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造型以泥塑为主(3)中原地区石窟艺术:a、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16——20窟)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代表洞窟有宾阳洞、古阳洞、莲花洞等,“龙门二十品”,字体为“魏体”七、东晋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是戴逵。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北朝绘画
• • • • • • • • • • • • 西晋至隋,民族战争,经济破坏,少数民族统治,落后,除宗教艺术外, 其它艺术忽闻,画家少,画论空白。 杨自华,北齐宫廷画家,长于鞍马。他墙壁画马夜作水草声;绢上画龙, 开卷便有云气。 曹仲达,域外画家,以画“梵像”著名, 有“曹衣出水”之称。 北朝墓室壁画: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山西大同, 司马金龙夫妻合葬墓。木制屏风漆画, 红底彩绘,表现技法多样。 北齐娄睿墓壁画:北齐世祖高欢之妻 娄太后兄壮之子。墓道壁画以中层的 出行和回归图最为出色。长卷构图, 最典型画面是鞍马受惊。
标程千古的“六法论”
• 南齐 谢赫 《古画品录》 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他在对传 统绘画实践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品画的六条艺术标准。 • 1、“气韵生动” ,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对象的精 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为“六法” 之本。 • 是其它五法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 2、“骨法用笔” ,指作为表现手持的“笔墨”效果,线条的运 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感。 • 3、“应物象形” ,物物之应,客观自然规律、特点、特征;物 我之应,作者对物的认识,主观意图。 • 4、“随类赋彩” ,客观物象自然色彩属性—固有色;画家情感, 艺术追求,客观色彩的主观化。 • 5、“经营位置” ,置陈布势,章法部局,画之总要,组织物象。 • 6、“传移摹写” ,从法度着眼,规矩入手,学习传统技法。 • “六法论”基本奠定了中国绘画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 则。
佛教建筑
• 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三大类。 • 塔:源于印度,为藏置佛的舍利和遗物建造。由台基、 覆钵、宝匣和相轮四部分构成的实心建筑物。 • 洛阳白马寺—印度式佛塔。河南嵩岳寺塔—砖塔。 • 石窟:源于印度,依山开凿,晋末入中原。基本形制, 中心柱窟,覆斗顶方窟,穹窿顶椭园窟,摩岩等。 • 寺庙:佛塔与我国木构建筑融合,扩为宫殿式庙宇。 有天井、楼阁、画廊、花园。 • 北朝—石窟 南朝—寺庙 • 佛教建筑特征:1、封闭性,苦心修炼,澄心静虑。 • 2、依山临水,幽静秀雅,与尘世隔离。自古名山多古 刹。

魏晋南北朝美术(人物画)

魏晋南北朝美术(人物画)
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画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注重个性化和情感表达,使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生动。
社会地位的表现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画家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特征, 使画面具有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03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题材 内容
历史故事和传说
历史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中,历史故事是重要的题材之一。这些故事包括三国演 义、水浒传等历史事件,以及各种英雄传奇,如岳飞、杨家将等。这些故事不仅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神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神话人物画,主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和想象。这些神话人物包括各种神灵、 仙人、妖精等,他们的形象和故事往往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肖像画和风俗画
肖像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肖像画,主要是为了记录历史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风采。这些 肖像画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绘画技 巧。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 值,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对现代艺术的启示和借鉴
创新与传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在创新与传 承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现代艺术可 以从中汲取灵感,在保持传统的基础 上不断推陈出新。
构图的特点
空间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构图注 重空间感的营造,通过远近、高 低等手法表现出画面的深度和层
次。
画面布局
画家在构图时注重人物与背景的 协调,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美
观。
动态构图
画家善于运用动态构图,通过人 物的姿态和动作表现出生动活泼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 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 。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 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 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 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 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 艺术的宝库。龙门石窟南北 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 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题记和碑刻3600余件。奉 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 个窟,长宽各30米。
一、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敦煌鸣沙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 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 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 465年),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前后用了约 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 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 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 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 窟53个,大小造像 51000多个。石窟雕刻的 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 和佛教故事 。
中国佛教石窟和一般的寺庙不但在形制上与功能上都有所不 同,而且还在浮雕、塑像、彩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资 料,在历史上和艺术上都是非常宝贵的。 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为: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托; 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其在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 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 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 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 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 流域。
从北魏至隋唐,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 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一)南传佛教美术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的风格特点源于秣莵罗风格,抽象、脸型短圆、眼球框较大,发型有螺状肉髻、螺发、肉髻三种。

(二)北方佛教美术北方佛教造像几大石窟的艺术成就及造像风格特征云冈石窟:造型气势雄伟,内容丰富,继承发展秦汉传统,吸取融合外来精华。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延续,风格汉化,表现手法更加纯熟,精巧。

巩县石窟寺:脸型方圆、体型丰腴,注重内在性情刻画。

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泥塑南北响堂山、天龙山石窟:脸型圆浑、衣褶贴身、线条柔和、造型写实等(三)魏晋南北朝绘画1、魏晋南北朝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风格特点、代表作品曹不兴(较早的佛像知名画家)-----------卫协(曹不兴之徒,《史记伍子胥图》、《张仪像》等等)戴逵(三马伯乐图、孔子弟子图)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陆探微:风格秀骨清像,从师顾恺之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将少游、杨子华、曹仲达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女史箴图》:绢本、墨画淡彩,横卷十二段,每段有葴文《洛神赋图》:以连环画的长卷形式表现曹植《洛神赋》,采用勾染的表现手法《列女仁智图》:用笔刚劲,强调晕染3、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发展状况三水画在晋代成为了独立的画科,南北朝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开启了隋唐山水画的繁荣局面。

(四)绘画理论1、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几篇画论著作顾恺之《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谢赫《古画品录》,宗炳《画山水序》,王薇《叙画》2、山水画形成期宗炳、王微的两篇山水画论著作宗炳《画山水序》,王薇《叙画》3、顾恺之的三篇画论及主要论点a、传神论,b、强调以形写神,c、迁想妙得。

4、谢赫的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一)隋唐五代人物画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著3、尉迟乙僧的绘画特点佛教画为主,西域特征。

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风:工整而妍巧,肥硕而浓丽。

周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风格: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5、孙位及其作品孙位《高逸图》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周文矩:《宫中图卷》《重屏会棋图》等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王齐翰:《勘书图》卫贤:《高士图》《闸口盘车图》7、中国人物画的“四家样”及各自的风格四家样:张僧繇、周肪、吴道子、曹仲达风格:???????(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画1、隋展子虔的代表作品及其在山水画史上的意义展子虔《游春图》,今存最早的一幅完整的三水画。

2、唐青绿山水画派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及其作品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父< 江帆楼阁图> 子<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圖>3、唐代水墨山水画的代表人物王维、张璪、王洽等等4、王维的山水画及技法特点水墨渲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涉古今。

南宗画派鼻祖5、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荆浩、关仝及其作品、风格荆浩:北方山水,《匡庐图》关仝:师法荆浩传《山豀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6、五代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及其作品、风格董源:《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等,擅长用披麻皴巨然:董源弟子,其画轻岚淡墨、烟云流动。

(三)隋唐五代山水花鸟鞍马画1、鞍马题材画家及代表作品曹霸(作品今皆不存)陈闳《八公图》韦无忝(记载《习马图》《散马图》等皆不传世)韩幹《牧马图》《照夜白图》韦偃《双骑图》2、画牛名家及存世作品韩滉《五牛图》、戴蒿《斗牛图》3、唐代花鸟画代表画家及艺术成就薛稷:擅长画鹤、殷仲容:擅书画边鸾:花鸟画祖师4、五代花鸟画“徐黄异体”指哪两种风格,各自有何特点黄筌“黄家富贵”;首创没骨法徐熙“徐家野逸”;线条为主色彩为辅(四)宗教墓室壁画及石刻线画唐代宗教壁画和墓室壁画与当时绘画的相互影响?????????(五)隋唐五代雕塑1、唐代陵墓石雕艺术的代表唐太宗的昭陵、高宗及武则天的乾陵、武则天母亲的顺陵2、隋唐重要的雕塑家韩伯通、宋法智、吴道子、杨惠之、张阿乾、王耐儿等。

3、唐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雕塑艺术到盛唐时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

主要表现在陵墓石雕、宗教雕塑、陶塑等。

宋代画家郭熙受杨惠之启发,创造了塑绘结合的“影壁”艺术。

(六)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唐代陶瓷美术的代表作品唐三彩:低温釉陶第六章宋元美术(一)宋元山水画1、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1.李成:多写寒林平远风光,《读碑窠石图》气象萧疏烟林清旷2.范宽《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岭,雄奇壮伟,笔力坚实,山石作“雨点皴”3.郭熙《早春图》以幽奇神奥取胜,布置巧妙,变化多端。

山石如“乱云”。

树如“蟹爪”4.赵伯驹和赵伯骕兄弟:《江山秋色图》《万松金阙图》精工之极,又有士气。

2、郭熙山水画论《林泉高致集》的主要观点1.提出“三远”构图置景法;即“高、深、平”2.提出山水画价值论3.提出山水画学习方法4.提出对山水美的观照5.提出山水画对修养的积炼和对精神的涵摄作用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1.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鱼隐图》大斧劈皴、水墨苍劲2.刘松年:《四景山水》斯文细腻3.马远《踏歌图》一角构图、人物情节与山水结合4.夏圭《山水十二景》善于半边取景4、两宋其他的山水画家许道宁、翟院深、王诜等,燕文贵,赵令穰,米芾父子,王希孟萧照、马和之、江参等5、元初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画风《鹊华秋色图》;倡古排宋、清雅朴素、书画结合。

6、赵孟頫倡导的“复古”的含义提倡古意,力排南宋画风。

7、元四大家的代表作品、风格特征1.黄公望《富村山居图》水墨或浅绛设色,表现江浙风光2.吴镇《渔夫图》重用墨,多湿染。

3.倪瓒《渔庄秋霁图》多瘦树平坡4.王蒙《青卞隐居图》千岩万壑、茂密高峻,构图多为高、深远8、元代山水画的其他代表人物钱选、高克恭、赵雍、曹知白、唐棣、朱德润、盛懋(二)宋元人物画1、北宋宗教人物画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艺术特点武宗元、师法吴道子,《朝元仙仗图》2、南宋减笔人物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梁楷《布袋和尚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斫竹图》等3、宋代风俗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张泽瑞《清明上河图》4、元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1.钱选和赵孟頫古意画风2.张渥的白描人物3.王绎的肖像画5、元代宗教壁画的代表佛教的莫高窟3号窟和西藏寺庙壁画道教的永乐宫壁画(三)宋元花鸟画1、宋代画院机构名称《翰林图画院》2、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作品及风格《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柳鸦图》微宗以工整细致色彩绚丽见长,重写实。

3、宋代画院的其他花鸟画家代表人物赵昌(善用色)易元吉(善画猿)、崔白(多才多艺)、李迪(脱离黄家富贵,向荒疏淡逸方向发展)林椿(工整细腻)4、宋代文人花鸟画家的代表人物文同,擅长画竹《墨竹图》、僧仲仁和赵孟坚,都以画梅著称,5、元代花鸟画的两大风格体院风格花鸟,工笔设色,代表有钱选、赵孟頫、任仁发和王渊。

文人花鸟,代表有:李衎、赵孟頫、柯九思、王冕、王渊等。

6、元代擅画竹、梅、墨花墨禽的代表人物李衎(kàn) 画竹、王冕画梅、王渊张中墨画墨梅(四)宋元雕塑元代宗教雕塑的特点及代表性作品元代雕书最大特点是宗教题材与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趋势。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居庸关过街塔的天王像;杭州飞来峰的摩岩造像;洛阳白马寺十八罗汉像和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像。

(五)宋元工艺美术1、宋代五大名窑及各自特色”定、汝、官、哥、钧“是闻名于世的宋代五大名窑。

1.汝窑:釉质莹厚滋润,葱绿或深灰色,有印花、刻花。

2.钧窑:胎骨为羊肝色、厚而不透明,窑变色斑美丽无比。

以紫、红、青、白闻名。

3.定窑:白釉瓷器为主,坚细轻巧、花纹图案风格典雅4.官窑:釉色有月白、粉青、大绿等5.哥窑:百圾碎、鱼子纹,釉色有月白、粉青等。

2、元代瓷器产地及各自特点南方的景德镇、龙泉窑和北方的钧窑景德镇:白瓷得到发展,釉里红装饰,粗大、厚重、朴俗龙泉窑:釉色青中带绿、供应出口。

钧窑:粗。

第七章明清美术(一)明清山水画1、明代浙派山水画家及作品明早期山水代表,师承南宋院体。

戴进(浙派创始人)《风雨归舟图》《渔舟伯月图》《春山积翠图》《溪堂诗意图》等吴伟:《踏雪寻梅图》《长江万里图》《雪景山水图》《灞桥风雪图》等。

蓝瑛:《山水册》《秋壑霜林图》《溪山曳杖图》2、吴门四家的作品及风格特征明中期,吴派兴起,始创于沈周,成于"文徵zhǐ明",另有唐寅、仇英等,沈文唐仇合称“吴门四家”1.沈周:早期谨细,师法王蒙,后期粗简,师法吴镇。

《吴门十二景》《庐山高图》2.文徵明:也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3.唐寅(唐伯虎):题材处理方面更重思想性。

《骑驴归思图》《春山伴侣图》4.仇英:青绿水墨均有,《桃源仙境图》《停琴听阮图》3、明代后期华亭派的代表人物明代后期,上海松江一代。

代表人物为董其昌:扭转了吴浙两派的颓风。

他提倡摹古,师法董源、米芾等4、董其昌的画风及代表作品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的表现力。

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实,追求画面的含蓄性。

画风有两种格调:一是枯笔水墨,一是没骨或浅绛《仿米氏水墨山水图》《仿唐代扬升没骨山水图》《秋兴八景图》5、明代其他著名的山水画家及作品较有名的还有早期的王履《华山图》、王绂fú《山亭文会图》《凤城饯咏图》,中期的周臣《田家图》培养了唐寅和仇英。

6、清初“四王”、吴历的艺术风格王时敏:师法董其昌,“画不在形似,而在笔墨之妙”。

早期淡雅温润,工整精细,晚年作品较为粗疏,荒率苍莽之气。

《夏山飞瀑图》等王鉴: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

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

《浮岚暖翠图》等王翚huī:对古人激发涉及面最广。

作品虽多仿古,却具清丽深秀风致,功力深厚,但有时过于圆熟或刻露。

晚年脱落,转有苍茫之致。

《溪山渔乐图》王原祁:王时敏孙子,自称笔端“金刚杵”。

擅长枯笔焦墨,层层皴擦,不厌其烦,韵味厚重,“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吴历:集各家之长,创立自己的面貌,创造了“阳面皴”7、清代三画僧的艺术风格弘仁:“敢言天地是吾师”,画布局奇兀,近景大岩壁立,远山缥渺朦胧。

髡kūn残:他的绘画分两部分,即师法前人和师法造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