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检泵作业
油井检泵作业
![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554f1332f60ddccda38a013.png)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8、试抽交井:
(1)对好防冲距。 (2)试抽按要求憋压,稳压15min,压降小于0.3MPa为 合格。 9、编写施工总结:
(1)严格按照工艺研究所规定统一版本进行认真填写,
能够真实反映施工过程。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油井检泵作业监督主要内容
1、资料录取:
谢谢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3、起油管柱:
(1)试提,待大勾载荷正常方可进行起管柱作业。 (2)井下管柱装有封隔器时,解封封隔器,如果不能 顺利解封,应在井架载荷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解卡。 (3)平稳操作,起管柱做到不碰、不刮、不掉。 (4)油管桥至少使用3根油管搭成,每根油管至少使用 4个桥座架起,起出的油管在桥管上每10根一组排放整齐
L―衬套泵(H表示整筒泵)
4.2―泵筒长度m 1.2―柱塞长度m Z―普通泵(Q表示防气泵X 表示斜井泵F表示防腐泵)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油井井下附件介绍
深井泵的工作原理
上冲程:抽油杆带着柱塞上行,游动阀
受管内液柱压力关闭,泵筒压力降低,
固定阀在沉没压力与泵内压差作用下打 开,吸入一定量液体,同时排出相当于 柱塞长度的一段液体。
油井检泵作业监督主要内容
2、现场监督内容:
(1)施工队伍应具有检泵作业施工资质,有市场准入证 。 (2)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应满足施工设计和施工项目的 要求。 (3)下井油管螺纹要涂抹密封脂. (4)油井检泵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相关技术
标准要求。(安全、井控等)
(5)井口要有防掉、防喷装置,严防井下落物。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检泵作业的主要内容
抽油井检泵作业
![抽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66ed7057cd184254b353581.png)
7.下泵
深井泵密封性检验
试 吸 力 法
灌 注 法
下泵要求
(1)、按要求核对深井泵的泵径、类型 、检验合格证等,检查泵的完好性。
(2)、下井油管螺纹上,均匀涂上密封 脂,然后将泵及下井工具下入井内,完成 生产管柱。
(3)、完成抽油井生产管柱后,油管试压 6MPA,稳压30分钟,压降不超过0.7MPA为合 格。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在同等 条件下,允许下泵直径比杆式泵大,另外, 活塞表面带有环状沟槽,它可防止砂粒磨 损活塞和衬套表面。
管式泵的缺点
起泵和下泵都必须通过起下油管来完成,起下工作量大 ,油管上卸次数多,油管螺纹易磨损,容易造成油管漏 失,
适 用 范 围
根据油井产量、井深、气液 比、含砂量的不同,选用不 同类型和直径的管式泵。
现场压井过程
根据现场选择 合适压井液 接地面管线 地面管线试压
倒闸门
开泵
压井
压井结束
2.起杆
起出的抽油杆应放在不少于4道的抽油杆桥上,抽油 杆桥间隔要合理,然后对其出的抽油杆进行详细检查 ,对弯曲、磨损、腐蚀的抽油杆不能再下入井内。
3.泄油器泄油
撞滑式泄油器
油管
销钉式泄油器
活塞
外管 剪钉 滑套 密封环 扶正接头
安装光杆应注意两个问题:
• 一是光杆的方入,二是光杆的方余。 1. 光杆方入要大于深井泵的最大冲程。若方入短, 光杆在上行时上挂井口,会使防喷盒损坏。 2. 光杆方余要保证在调好防冲距后,驴头在下死点 时,井口防喷盒以上裸露1.5m左右。若方余过 短,在检泵后,不能进行碰泵操作。 3. 除上述外,还要求光杆保持垂直、无弯曲、无伤 痕并与盘根盒密封良好。
主体
销钉
油井检泵作业原因与注意事项分析
![油井检泵作业原因与注意事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87ef5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9.png)
油井检泵作业原因与注意事项分析(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陕西省西安市)摘要:油田在节能减排和持续稳产的新形势下,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已成为工作的重点。
油井检泵作业成本是油田开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井下作业管理水平、降低检泵率、延长检泵周期是控制井下作业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
油田开发几十年来,在油井作业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并下作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本文分析油井检泵作业原因,并对检泵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油井;检泵作业;注意事项前言在油井生产过程中,随抽油泵使用时间的延长,其磨损漏失量不断增大,致使泵效降低,产液量下降。
同时,油井结蜡或砂粒的阻塞也会造成活塞卡和阀卡,使得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或堵死油管,甚至造成油管脱扣、泵筒脱扣、衬套乱、抽油杆和大泵脱接器的断脱等。
所以,检泵,这一井下作业工艺,已经成为了油井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用来排除抽油泵故障、恢复油井正常生产的工艺之一。
核实检泵原因是提高检泵质量的前提。
1油井常见检泵原因分析油田常见的检泵原因主要有卡泵、结蜡、油杆断脱、油管断脱、漏失及液面下降、地层吐砂、气锁等原因。
(1)卡泵。
泵筒内因异物侵入导致柱塞无法在泵筒内上下往复运行称为卡泵。
(2)结蜡。
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晶体形式从原油中析出,随温度、压力的继续降低和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蜡晶体,然后蜡晶体沉积于油管和设备等表面。
(3)漏失。
主要包括泵漏和管漏。
泵漏分为凡尔漏失和密封漏失;管漏主要是指油管丝扣或者油管破裂漏失。
(4)油管杆短脱。
主要包括油管杆断或脱扣,其中油杆断脱较为普遍。
主要为交变载荷引起材质结构变化或者过度磨损引起。
(5)其它。
其它主要为液面下降、地层吐砂、气锁等地层物性等原因。
液面下降、地层吐砂与地层物性紧密相关;气锁主要由伴生气含量较大造成,可通过调节井下附件和地面措施解决。
2井下作业存在的管理问题2.1生产模式的脱节作业体系运行与实际脱节,运行质量和执行力差多年来,石油井下作业行业体系的的理论性已经较为完善、全面。
油井检泵作业培训
![油井检泵作业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dc5dc3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0.png)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总结
事件概述 事故原因分析 责任认定及处理
经验教训
警示意义 改进措施
预防措施
加强监管 人员培训
安全检查及紧急预案
检查流程
01 步骤清晰,不可漏掉
预案制定
02 应急反应快速
人员分工
03 井上井下各司其职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油井检泵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任何一丝疏忽 都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完善 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及时总 结安全事故案例,制定完善的安全检查及紧急 预案,对于保障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 要。
●04 第四章 油井检泵作业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制度建立 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监督管理 提升安全意识
执行落实 重要性不可忽视
安全意识培训
安全意识培训是提高作业人员对潜在危险的警 惕性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教育,使 作业人员牢固树立起安全生产的理念。只有具 备了足够的安全意识,作业人员才能有效地预 防事故的发生,保障油井检泵作业的安全进行。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提高产量方法
常见问题一:油 井产量下降
油井产量下降可能是由于管柱漏失、油泵状态 不佳或地层压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针对不同 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来提高产量。 在检泵作业中,需要特别注意油井各项参数的 监测和调整,确保产量稳定。
常见问题二:井底压力异常
排除井底压力异常原因 压力异常排查
●06 第6章 油井检泵作业总结与展望
检泵作业的重要性总结
检泵作业对油田生产至关重要,是维持油井稳 定产出的关键环节。通过及时的检泵作业,可 以确保油井的正常运行,保障产量稳定。在油 田生产管理中,检泵作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榆科油田检泵作业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榆科油田检泵作业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b6420acc1755270722085d.png)
榆科油田检泵作业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随着榆科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抽油井的各项维护工作日益增多。
其中,由于抽油偏磨、断脱、泵卡、油管漏液、作业返工造成的检泵作业量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2012年榆一站可采采出程度达到80.21%,综合含水81.79%,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可动用资源量日益减少,原油稳产难度大,原油生产维护费用逐年上升,因此如何降低采油成本,实现油田产量接替和稳产的关键之一。
一、主要检泵原因分析通过对榆一站检泵作业施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引起油井检泵主要原因如下。
1、管杆断脱及原因(1)油稠、结蜡。
由于原油中的蜡、沥青等随温度、压力的变化,发生油稠、结蜡使抽油过程中油杆载荷变化过大,油杆产生疲劳、磨损而断脱。
(2)管杆偏磨。
由于井眼斜度过大,造成抽油杆在油管内不居中或套管弯曲,生产油管下入井筒中后出现相应的弯曲度,油杆下入后在抽油机的带动下往复运动,从而造成油管和油杆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磨;由于单井油、水、气性质及三相比例变化、而采油参数如泵径、冲程等未作及时调整引起管杆偏磨,从而发生断脱。
(3)井液腐蚀。
井液中含有H2S、SO2等有害气体,腐蚀性强造成管杆损伤导致断脱。
(4)作业施工原因。
酸化或解堵施工后排酸不及时、不彻底,下泵开抽过程中造成管杆腐蚀断脱。
管杆材质不一,使用不当,管杆受力不均而引起疲劳、磨损而断脱。
2、低泵效的原因(1)油管磨损漏失。
(2)井液中含有H2S、SO2等有害气体或者酸化残液,腐蚀油管和抽油泵体导致密封不严漏液。
(3)因地层供液不足使得抽油泵参数配置不合理。
(4)地层出砂造成泵磨损。
(5)结蜡后管径缩小等也是造成低泵效的原因。
3、泵卡及原因(1)砂卡。
由于长期超强度开采,井眼附近岩石结构受到破坏引起地层坍塌、出砂严重,容易造成泵卡。
(2)蜡卡。
没有及时加药、洗井,油井结蜡严重导致泵卡,使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3)金属屑卡。
生产过程中杆管相互摩擦,产生许多金属屑与原油中的蜡结块落人泵筒;更换油管内壁有铁锈落人泵筒。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检泵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检泵](https://img.taocdn.com/s3/m/fff477a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8.png)
井下作业:检泵1深井泵的结构与类型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深井泵类型很多,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1有杆泵1.1.1管式泵1.1.2杆式泵1.2无杆泵1.2.1水利活塞泵1.2.2射流泵1.2.3振动泵1.2.4沉没泵在这两大类泵中,目前国内使用有杆泵中的较为普遍的是管式泵。
2深井泵的工作原理深井泵是靠活塞往复工作的,其工作冲程分为上冲程和下冲程。
上冲程中,活塞在抽油杆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游动凡尔在活塞上面的液柱载荷的作用下关闭,固定凡尔在沉没压力的作用下打开,活塞让出泵筒内的容积,原油进入泵筒,这是泵的吸入过程。
同时,在井口将排除相当于活塞冲程长度的一段液体。
下冲程中,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液柱载荷从活塞上转移到油管上,在泵内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游动凡尔打开,固定凡尔关闭,泵内的液体排出泵筒,这是泵的排出过程。
3泵在工作过程中要求3.1泵体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密封良好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吸入和排出;3.2泵内应该充满液体,如果泵内有过多的气体将使泵效降低,严重时还会造成气锁,为了减小气体的影响,可以加深沉没度或采用气锚;3.3应使活塞的有效冲程尽量长,油管、抽油杆都是具有弹性的,它们的弹性所造成的冲程损失会降低泵率,为了减小冲程损失,可以采用油管锚;3.4为了防止撞击固定凡尔,还应调节好防冲距。
4抽油井常见的井下故障及检泵的原因4.1井下故障4.1.1泵的故障深井泵受工作环境所致,免不了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由于磨损会破坏泵的密封情况,造成泵漏失;出砂或结蜡会卡住游动凡尔或固定凡尔,使泵失效;井下液体的腐蚀也会破坏泵的密封情况,造成漏失;如果出砂严重,活塞有被卡住的可能。
4.1.2杆的故障抽油杆在工作中承受交变载荷,所以会发生疲劳破坏,造成断裂。
另外,如果抽油杆丝扣没有上紧,会发生脱扣事故。
实际工作中,一般把上述抽油杆的事故称断脱。
4.1.3管柱的故障管柱的故障是由于腐蚀造成的油管漏失。
4.1.4配套工具的故障配套工具的故障包括滤砂器、气锚等故障。
井下作业常识之油井(检泵)作业
![井下作业常识之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e38851752ea551810a68745.png)
井下作业常识之油井(检泵)作业从地层中开采石油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地层本身的能量来举升原油,称为自喷采油法;另一类是由于地层本身能量不足,必须人为地用机械设备给井内液体补充能量,才能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称为人工举升采油法或机械采油法。
目前,油田人工举升方式主要有气举、有杆泵采油和无杆泵采油。
有杆泵采油包括抽油机有杆泵和地面驱动螺杆泵(一般不用)。
无杆泵采油包括电动潜油泵、水力活塞泵、射流泵等。
无论采用什么举升采油方式,由于油田开发方案调整、设备故障等原因,需要进行检(换)泵作业。
检(换)抽油泵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是将抽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抽油泵,抽油泵活塞上下运动带出井内液体的采油方式,是目前各油田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工举升采油方式,约占人工举升井数的90%左右。
它主要由抽油机、抽油泵、抽油杆及配套工具所组成。
由于井下抽油泵发生故障应进行检泵。
两次检泵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检泵周期。
油井的产量、油层压力、油层温度、出气出水情况、油井的出砂结蜡、原油的腐蚀性、油井的管理制度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检泵周期的长短。
►抽油井由于事故检泵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油井结蜡造成活塞卡、凡尔卡,使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或将油管堵死。
2、砂卡、砂堵检泵。
3、抽油杆的脱扣造成检泵。
4、抽油杆的断裂造成检泵。
5、泵的磨损漏失量不断增大,造成产液量下降,泵效降低,需检泵施工。
6、抽油杆与油管发生偏磨,将油管磨坏或将接箍、杆体磨断,需检泵施工。
7、油井的动液面发生变化,产量发生变化,为查清原因,需检泵施工。
8、根据油田开发方案的要求,需改变工作制度换泵或需加深或上提泵挂深度等。
9、其它原因:如油管脱扣、泵筒脱扣、衬套乱、大泵脱接器断脱等造成的检泵施工等。
检泵作业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洗井、压井、起抽油杆柱、起管柱、刮蜡、通井、探砂面、冲砂、配管柱、下管柱、下抽油杆柱、试抽交井、编写施工总结等。
潜油电泵井作业潜油电泵全称电动潜油离心泵,简称电泵,是将潜油电机和离心泵一起下入油井内液面以下进行抽油的井下举升设备。
井下抽油泵及检泵作业
![井下抽油泵及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999822a0912a21615792917.png)
一、抽油泵结构及原理
2.2管式泵与杆式泵性能
泵 型 结构特点 入井方式 适用范围
管式泵结构简单、成 管 本低,在相同油管直 随油管先将泵筒下到设计好 检泵时必须起出油管,修井工 式 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 的泵挂深度处,然后随抽油 作量大,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 泵 较杆泵大,因而排量 杆将柱塞下入泵筒内。 很大,产量较高的井。 大。 泵外工作筒连接在油管柱下 结构复杂,制造成本 部,泵筒连同柱塞与抽油杆 杆 检泵时不需要起油管。检泵方 高,在相同油管直径 柱连接一起下井,并插入泵 式 便,适用于下泵深度大、产量 下允许下入的泵径比 外工作筒内工作(卡簧固 泵 较小的油井。 定)。 管式泵小。
主要技术参数:
泵径规格 mm/mm 56/38 70/44 83/56 0.6 柱塞长度 m 联接油管 in 2 1/2 3 3 1/2 柱塞冲程 m 1.2~6 1.2~6 1.2~6 理论排量 m³ /d 34~115 60~201 76~255 联接抽油杆
CYG19 CYG22 CYG25
一、抽油泵结构及原理
一、抽油泵结构及原理
②热采杆式泵(稠油热采)
工作原理: 油井需要注汽时,由抽油机上提
抽油光杆,把泵提到泵外工作筒上的
油管里,换上光,由抽油机
下放光杆使泵座入泵外工作筒内,调 好防冲距即可进行抽油。
一、抽油泵结构及原理
优点: *可实现不动管柱进行注汽、转抽作业; *锚定装置在稠油蒸汽吞吐井中可正常工作; *密封锚定可靠,成功率高。 主要技术参数: 规格系列(mm): φ44、φ57、φ70; 柱塞冲程(m): 1.8~6; 泵座卡压力(KN): 4.0; 泵解卡拉力(KN): 20; 间隙范围(mm): II级; 适应的油管内径(mm):φ62、φ75.9、φ90; 适应井深(m): <1500;
抽油机井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操作规程
![抽油机井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b768f91711cc7930b71624.png)
检泵作业施工工序主要有施工准备(拨驴头)、洗井、压井、起抽油杆柱、起管柱(起泵管)、刮蜡、通井、探砂面与冲砂、组配下泵管柱、下泵管柱、下抽油杆以及试抽交井等。
一、拨驴头拨驴头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求如下:(1)将抽油机停在接近下死点0.3-0.5m处,刹紧抽油机刹车(抽油机刹车一定要刹牢)。
(2)把方卡子卡在采油树防喷盒以上0.1-0.2m处光杆上。
(3)松开抽油机刹车,启动抽油机,将光杆的方卡子坐在防喷盒上,卸掉抽油机负荷,刹住抽油机刹车。
(4)卸掉悬绳器。
(5)慢慢松开抽油机刹车,启动抽油机,将悬绳器提出光杆端头,注意不要伤害光杆。
然后使抽油机游梁处于水平状态,刹死刹车。
(6)操作人员上抽油机必须系好安全带,在抽油机驴头上拴上引绳,操作人员站在支架梯子上砸掉驴头一侧的固定销子。
(7)待操作人员下到地面后,地面引绳人员朝支架梯子相反方向拉动驴头。
(8)驴头拉到位后,把驴头挂牢在抽油机的游梁上。
(9)抽油机曲柄旋转范围内不允许站人。
二、洗井检泵洗井应把柱塞提出泵筒。
下入柱塞进工作筒时应缓慢下入,控制好下放速度,严禁下冲固定阀。
(1)根据油井结蜡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洗井,洗井时要选择合适的洗井液,防止洗井液对地层的污染。
(2)在光杆上卡好方卡子,将柱塞提出泵筒。
(3)一般新井下泵施工要求正洗井,检泵施工要求反洗井。
(4)一般来说洗井液用量不低于井筒容积的2倍,如用清水,要求水质清洁,水温不低于60℃。
(5)若用清水洗压井,则应大排量洗井,洗井、压井两周以上,将井筒内的原油及脏物清洗干净,出口进排污系统。
(6)对于漏失严重的井,可采用液氮或二氧化碳混汽水洗井。
三、压井检泵井的油层压力都不太大,除少数井油层压力高于静水柱压力外,一般情况下油层压力都低于或等于静水柱压力。
(1)在检泵作业时,必须要注意保护油层,防止油层污染。
(2)在检泵井压井时,对采用的压井液,必须根据油层压力系数和油层深度计算、选择一定密度的压井液,压井液用量为井筒容积的1.5-2倍。
油井(检泵)作业
![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f3c0e3c6edb6f1aff001f39.png)
第二节 螺杆泵井作业
螺杆泵作为一种机械采油设备,具有其他抽 油设备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它主要适用于稠油、 含砂、高含气井的开采,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 无污染、能耗低等易于推广的重要特征。
第二节 螺杆泵井作业
一、 螺 杆 泵 采 油 系 统 组 成
1.电控部分
第二节 螺杆泵井作业
(1)减速箱。 (2)电动机。 (3)密封盒。 (4)方卡子。
七、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4、起抽油杆柱 (1)、装有脱节器及开泄器的井,起第一根抽油 杆时要缓慢上提,以保证脱节器顺利脱开;以保 证顺利打开泄油器,遇阻时,不要盲目硬拨。 (2)、防止造成抽油杆变形和造成井下落物。 (3)、平稳操作起完抽油杆及活塞。抽油杆桥要 求使用 4 根油管搭成,每根油管至少使用 4 个桥座 架起,起出的抽油杆在杆桥上每 10 根一组排放整 齐,抽油杆悬空端长度不得大于 1.0m ,抽油杆距 地面高度不得小于0.5m。
三、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
2)主要锚定工具工作原理简介
2)主要锚定工具工作原理简介
(1) DQ0552支撑卡瓦; (2)张力油管锚(C-1型)
2.杆柱防脱扣技术
第二节 螺杆泵井作业
三、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
2.杆柱防脱扣技术
1)抽油杆柱脱扣发生机理分析 (1) 负载扭矩过大停机后杆柱高速反转造成抽油杆脱扣。 (2) 停机后油管内液体回流杆柱反转造成抽油杆脱扣。 (3) 转子在油套环空内的液力作用下转动,造成杆柱脱扣 。 (4) 施工作业过程中造成杆柱脱扣。
七、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14.安全质量控制
( 7 )用专用送泵车运送抽油泵,应放平卡牢,平稳行 驶。 (8)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要栓在可靠的位置 上。 (9)校井架倒花篮螺丝必须先卡好备用绳套,不许用作 业机拉井架,不许用游动滑车背井架。 ( 10 )试提油管头时要检查顶丝和井口控制器,有专人 看拉力表并担任试提指挥,并有专人看守前后地锚。 (11)井架基础附近不挖坑积水,防止井架基础下沉。 (12)施工用高压管线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油井检泵作业
![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2b9f70502020740be1e9ba5.png)
油井检泵作业
6. 打背钳,液压钳卸螺纹,退出液压钳,撤下背钳。上提 0.3m左右停车,拉送下放抽油杆。按每10根一组平直整 齐摆放在抽油杆桥上,做好各项记录。 刺洗、丈量抽油杆;下抽油杆。 下光杆。 将防喷盒套在光杆上,将防喷盒移到距光杆接箍0.10.2m处,关紧胶皮阀门。将光杆方卡子打在光杆顶端以 下0.1-0.3m处。 将光杆抬至抽油杆枕上,将抽油杆吊卡扣在光杆上,下 放抽油杆吊钩至距光杆上的吊卡0.3m左右时停车,拉开 抽油杆吊钩保险销,将抽油杆吊卡提环挂入抽油杆吊钩 内,关闭抽油杆吊钩保险销。
螺杆泵作业
一、检查施工准备情况 1. 螺杆泵井施工准备 2. 检查地面驱动设备、螺杆泵、专用井口、 抽油杆扶正器、油管错、转子定位短节、 抽油杆防倒转装置、防抽空装置、专用抽 油杆,达到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3. 下螺杆泵前井筒准备工作:通井、刮蜡、 热洗、冲砂及起下管柱。
螺杆泵作业
1. 二、下螺杆泵工序 依据设计要求,按顺序下入丝堵-尾管-筛管-防抽空装置防转油管错-油管短节-油管扶正器-转子定位短节-螺杆泵 定子-油管变径短节-油管扶正器-油管-油管挂。 管柱下至设计要求位置后,从油管挂锚定管柱。 起吊转子速度要缓慢,并向上扶着转子,防止转子弯曲。 避免磕碰转子表面,破坏转子型线。 根据设计要求,依次下转子-抽油杆短节-抽油杆防倒转 装置-抽油杆-光杆。下抽油杆时,转子以上第一、第二 根抽油杆各安装一个抽油杆扶正器,井口以下(除光杆) 第一根、第二根抽油杆各安装一个扶正器,其余每50m 抽油杆安装一个扶正器。
潜油电泵作业
16. 打开分瓣油管悬挂器,将缆芯卧进油管悬挂器槽内, 全上分瓣悬挂器,上紧螺栓。 17. 将油管悬挂器坐在套管四通内,上发顶丝,卸掉短 节,此时锥体上平面高出套管四通法兰5cm。 18. 将带卡箍关的短节接在锥体上,用管钳上紧,将开 口法兰盖在油管悬挂器上,开口朝向电缆一边。将 套管四通法兰与开口法兰用井口螺栓对角上紧。 19. 将采油树总阀门以上部分坐在短节的卡箍上,上好 卡箍。丈量井口到配电房的距离,从电缆滚筒上切 下足够长度的电缆,用引绳从电缆导轮上拉下。用 万用表测电缆电阻大于500 M Ώ合格。
检泵作业
![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7b0eb2fbd64783e09122b1c.png)
第五节 检泵作业
• 一、检泵原因(8个方面) • 油井检泵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一 类是根据抽油井的生产规律摸索出来的检泵周期; 另一类是抽油井突然发生故障而造成的停产。细 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油管结蜡检泵。为防止结蜡,按照油井的结蜡 规律,生产一定时间后就要进行检泵。 • (2)由于泵漏,使油井产量下降或达不到正常产量。 • (3)当动液面或产量突然变化时,为了查明原因, 采取恰当措施,需要进行探砂面与冲砂等。 • (4)抽油泵工作失灵,游动阀或固定阀被砂、蜡或 其他脏物卡住。
• (4)完成抽油井生产管柱后,油管试压10MPa, 稳压30min,压降不超过0.5MPa为合格(验证管 柱是否有漏失现象)。 • (5)将深井泵活塞连接在抽油杆上,下人井内使 活塞进入泵筒。注意:在下抽油杆过程中,速 度要均匀,下放要平稳,避免遇阻时发生杆柱 跳动冲击;在活塞进入泵筒时一定要放慢下放 速度,以防碰伤活塞。 • (6) 安 装 光 杆 并 按 每 100m 泵 挂 深 度 调 防 冲 距 50—100mm的原则,调好防冲距。但要注意, 在保证活塞不撞击固定阀的前提下,防冲距越 小越好。
第七节
封隔器
• 一、封隔器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 依据石油工业部标推SY5105—86《油气田封隔 器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按封隔器分类代号、 封隔器支撑代号、封隔器坐封、解封方式代号 及封隔刚体的最大外径五个参数依次排列,进 行型号编制,如图8-8所示。
图8-8 封隔器型号编制方法
• 封隔器分类代号用分类名称第一个汉语拼音大 写字母表示,见下表。
• ①准确丈量油管,每10根为一出头并编号,摆 放整齐。累计长度误差不超过0.02%。 • ②严格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计算下井管柱的 各段油管长度、根数和管柱总长度。 • ③计算管柱深度时,应包括油补距。 • ④下井管柱配好后,油管桥上多余的油管,应 用明显的记号隔开。交接班时要交接清楚,避 免误下或错下油管。
油井(检泵)作业PPT课件
![油井(检泵)作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018777192e45361066f579.png)
接筛或杆体与油管壁产生摩擦,长期作用将油管磨坏或将接筛、杆 体磨断。 (7) 油井的动液面发生变化。 (8) 根据油田开发方案的要求,需改变工作制度。 (9) 其他原因:如油管脱扣、泵筒脱扣、衬套乱、大泵脱接器断脱 等造成的检泵施工等。
10
七、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4、起抽油杆柱 (1)、装有脱节器及开泄器的井,起第一根抽油 杆时要缓慢上提,以保证脱节器顺利脱开;以保 证顺利打开泄油器,遇阻时,不要盲目硬拨。 (2)、防止造成抽油杆变形和造成井下落物。 (3)、平稳操作起完抽油杆及活塞。抽油杆桥要 求使用4根油管搭成,每根油管至少使用4个桥座 架起,起出的抽油杆在杆桥上每10根一组排放整 齐,抽油杆悬空端长度不得大于1.0m,抽油杆距 地面高度不得小于0.5m。
相或低固相的优质压井液,以减小压井液对地层 的污染。
(2)、根据油井地层压力值和油井深度计算压井液 相对的密度,附加系数为10%~15%。压井液量为 井容量的1.5~2倍。
(3)、检泵井采用反循环压井,热洗后直接替入压 井液,要求大排量、中途不停泵,待出口返压井 液后要进行充分循环。
(4)、压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井口泵压,不致引起 井漏、井喷。
12蜡器直径应比套管内径小6mm。 (2)刮蜡深度应超过油井结蜡点深度和设
计下泵深度。 (3)刮蜡后要替入井筒容积2倍的热水,循
环出井筒的死油和蜡,水温不得低于60℃。
13
七、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7、通井 (1)新井下泵施工前必须通井。
7、通井 (1)新井下泵施工前必须通井。
(2)通井规外径比套管内径小6~ (2)通井规外径比套管内径小6~8mm,长度不小于0.5m。 8mm,长度不小于0.5m。
油井检泵作业
![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f3ddd4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e.png)
• 在环境温度低于零度又没有加防冻液的 情况下,如短时间停车,应随时注意机 器温度,低于45℃时应予温车,停车过 夜应予放水。
油井检泵的主要设备
• 柴油机的巡回检查内容 • 检查飞轮与外伸轴联接与固定,避
震胶皮是否完好。同时检查凸轮轴 油堵及曲轴后封油是否完好。 • 检查起动马达的固定,马达与飞轮 齿端距4~4.5毫米,各电线的固定是 否正确、牢固。
油井检泵的主要设备
• 正常运转下,油水温度和油压应符 合下列规定:
• 柴油机机油压力在0.5~0.8MPa,增 压器油压在0.4~0.5MPa。
• 出油温度不得超过90℃。 • 出水温度不得超过90℃。 • 进水温度不得低于40℃。
油井检泵的主要设备
• 柴油机操作及安全运转注意事项 • 禁止带负荷启动。 • 禁止以车带车启动。 • 禁止高转速预温。 • 柴油机空运转不到1200r/min以
• 试起,检查有无障碍,滚筒是否反 转,如无问题,则平稳合上总离合 器起井架。
修井机立放井架作业规程
• 立井架时,注意钢丝绳有无挂连,要求 3~5min起完,起完后迅速摘掉立井架机 构牙箱接合器。
• 井架立起后锁上二层平台的螺丝及保险 装置。
• 立起大千斤,并垫木板。 • 固定好大绷绳。 • 认真检查提升系统,如钢丝绳、钢丝绳
损坏机件。 • 禁止井队任意拆卸高压泵柱塞等精密构
件。 • 禁止给水箱加污水和不经处理的硬水。
油井检泵的主要设备
• 柴油机的停车 • 临时停车 • 停车前,应对柴油机各部进行全面检查,
运转中有无不正常声音和其他故障,以 便停车后检修保养。 • 停车前必须先卸去负荷,中速运转、待 油 、 水 温 度 降 低 ( 冬 季 65℃ , 夏 季 60℃),方可停车。
井下抽油泵及检泵作业
![井下抽油泵及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27367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e.png)
05 安全注意事项与防护措施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进行井下抽油泵及检泵作业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 每一步操作都符合安全标准。
保持设备完好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 引发安全事故。
注意环境变化
密切关注作业环境的变化,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 报告相关人员。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 质量,减少操作失误。
完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作业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可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井下抽油泵及检泵作业 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操作。
人员培训与分工
人员培训
对参与检泵作业的人员进行专业 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 识;确保作业人员熟悉抽油泵的
结构、原理和操作规程。
明确分工
根据作业需要和人员特长,明确各 人员的分工和职责,确保作业的顺 利进行。
安全教育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调作 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 施,确保作业安全。
02 检泵作业前准备
设备检查与调试
检查抽油泵
检查井口装置
对抽油泵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无明显损坏 或变形;检查泵体、泵盖、柱塞等关键部件 的磨损情况,如有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
检查井口装置的密封性和稳定性,确 保其能够承受作业过程中的压力和振 动;检查井口阀门和管线的完好性。
调试控制系统
对抽油泵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 能够正常启动、停止和调节参数;检查 传感器和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他异常情况应对措施
油田油井检泵作业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油田油井检泵作业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7e72f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b.png)
油田油井检泵作业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近年来,石油资源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对此要适当延长油井生产周期,通过落实油井检泵工作来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油井生产安全性,确保石油资源持续供应,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客观总结油井检泵原因,并深层次探究延长检泵周期的有效措施,该论题探究的现实性意义十分显著。
关键词:油田油井;检泵作业;原因;治理对策1油井检泵原因分析1.1油油杆偏磨问题在抽油杆带动抽油泵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井身结构、油管弯曲变形、综合含水、原油性质以及工作参数的影响,造成抽油杆偏磨。
抽油杆偏磨造成的抽油杆断脱及油管漏失造成检泵作业井呈逐年上升趋势,杆管偏磨已成为影响检泵周期的重要因素。
1.2油管断裂当油管尾部的公扣断裂时,油管容易断裂,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深度较大井或者大斜度井。
因为油管重复使用,再加上井筒的倾斜或者套变缩颈,加之井筒内的压力、温度、湿度的变化,容易使油管发生疲劳,从而产生断裂。
使得油管断裂的因素还有:第一,油管节箍处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作业时会使油管的受力不均匀,上扣不紧或者上扣过度,从而使得油管发生油管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脱落或者断裂,导致作业返工。
第二,油管质量不合格,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在进行井下作业或者油田采油生产过程中产生机泵问题,影响油田的正常的生产开发。
1.3抽油泵卡阻现象油井强力度打压作业开始后,因抽汲作用产生杂质,这会提高泵内卡阻问题发生率,最终影响抽油泵运行效果。
开采对象为致密油时,鉴于这类石油易粘结,所以要动态观察层砂厚度及沉降情况,避免杂质大量堆积。
基于此,落实油井检泵工作,根据检泵结果了解抽油泵工作状态,减少异物卡泵现象。
2油田油井检泵作业治理对策2.1加大对杆管更换力度严格执行杆管判废标准,同时对超期服役、腐蚀、磨损杆管进行更换,下次作业时对杆管位置进行调整,减少短周期杆断、管漏等作业井的发生井次。
2.2加强机采井参数调整对供液不足、有效冲程小于1/2的抽油机井调小参数生产,确保抽油泵在合理工况下运行,降低抽油泵磨损,同时保持油井在合理沉没度下运行,降低地层出砂出泥造成的卡泵、凡尔堵等情况。
油井检泵作业
![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c7f0d487cd184254b3535ab.png)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油井检泵作业监督主要内容
(6)取全取准油井检泵作业的各项资料,包括泵型、泵 径、泵长、活塞长度,光杆、抽油杆规范、型号、根数、 长度、油管规范、根数、长度、泵下入深度,其他附件规 范、深度等。 (7)根据泵的下入深度,防冲距应控制在0.5~1m的范 围内,做到上不挂、下不碰。 (8)下井管柱结构、泵深、泵规格、泵杆直径及抽吸参 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井检泵周期之和(天) 统计井数(口)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检泵作业的主要内容
当油井的动液面发生波动,产量突然变化,为查明原 因需要进行探砂面、冲砂等工作而进行检泵
深井泵工作失灵,如游动阀或固定阀被砂、蜡或其它 脏物卡住,为使深井泵恢复正常要进行检泵
检泵 原因
抽油杆发生断脱时进行检泵 改变油井工作制度,加深或上提泵挂时需要进行检泵
意义:抽油泵在井下工作过程中一直受到砂、蜡、气、 水及腐蚀介质的侵害,泵的部件受到损害,会使泵失 灵甚至造成停产。修井检泵是使泵保持良好性能、维 护抽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手段。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检泵作业的分类
检泵分类
计划检泵 躺井检泵
计划检泵:是根据油井情况预先确定的,不管泵的性 能如何,到了预定日期就进行检泵。
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检泵作业施工工序及要求
3、起油管柱: (1)试提,待大勾载荷正常方可进行起管柱作业。 (2)井下管柱装有封隔器时,解封封隔器,如果不能 顺利解封,应在井架载荷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解卡。 (3)平稳操作,起管柱做到不碰、不刮、不掉。 (4)油管桥至少使用3根油管搭成,每根油管至少使用 4个桥座架起,起出的油管在桥管上每10根一组排放整齐 ,油管悬空端长度不得大于1.5m,油管距地面高度不得 小于0.3m。 (5)起完管柱,检查原井管柱是否完好,附件是否齐全
抽油井检泵作业
![抽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3fd392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5.png)
抽油井检泵作业抽油井检泵作业抽油泵在井下工作过程中,受到磨损及砂、蜡、气、水等的腐蚀侵害,使泵的部件受到损害,甚至漏失或蜡卡、抽油杆断脱等使油井减产甚至停泵。
因此,必须及时检泵,更换封隔器、换泵处理故障,以维护抽油井的正常生产。
油井检泵按照检泵原因和目的的不同又分为计划检泵和躺井检泵两种。
所谓计划检泵,指按预定周期或生产到一定限度进行检泵和加深泵、换泵;而躺井检泵,是在抽油机正常生产过程中或者未到计划检泵日期,由于井下泵的部件突然发生故障或油井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变化造成停产,而被迫进行检泵。
一、检泵的原因从上述可知,促使抽油井检泵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抽油井的生产规律条件摸索出的检泵周期;另一个是突然发生的抽油井故障所迫使而进行检泵。
两次检泵中间这段时间即所称的检泵周期。
影响检泵周期的原因很多,如产量、油层压力、温度、出气、出水情况、原油性质、腐蚀程度、出砂结蜡、结盐、结垢情况、油井管理制度,以及前次检泵质量,都直接影响下次检泵的长短。
不同的油田,不同的油井检泵周期不同。
造成油井检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油管结蜡检泵。
按照抽油井结蜡规律,生产一段时间后就进行检泵,以防止发生蜡卡,一般情况下油井结蜡规律的变化不大,所以油井结蜡检泵周期是比较稳定的。
(二) 由于泵漏,使油井产量下降或达不到正常产量要求时,为了提高泵效,防止漏失而进行检泵。
(三) 当油井动液面、产量发生突然变化时,为了查明原因,采取恰当措施,需要进行探冲砂与冲砂等工作而进行检泵。
(四) 当抽油泵工作失灵,游动凡尔或固定凡尔被砂、蜡或其它赃物卡住,使泵正常工作,就必须进行检泵。
(五) 当井下抽油杆发生拉断或脱扣,要进行检泵处理。
(六) 为了提高泵的产液量或改变泵的直径,需要进行换泵。
(七) 为了改变油井工作制度,需要加深或上提泵挂深度等均进行检泵。
(八) 当发生了井下落物事故或套管出现了故障等,需要上大修作业时,要停止检泵。
2油井检泵作业
![2油井检泵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7e1de61f5335a8102d220d3.png)
(2)砂卡、砂堵检泵。为了提高地层的出油能力,采取压裂的增产措
施,压后支撑地层用的压裂砂,在抽油过程中随油流进入泵筒,有部分砂 柱沉积在阀处或积满了活塞砂槽,造成砂卡;另外对一些地层砂岩胶结疏
松或因施工过程带入井内的砂粒,都可能造成砂卡现象。
(3)抽油杆的脱扣造成检泵。抽油杆在抽油过程中不停地改变受力 方向,加上井内液流的阻力和各种摩擦力的作用,使抽油杆螺纹产生松动, 造成脱扣。
油井(检泵)作业
注意事项: (1) 平稳操作起出原井油管及下井工具,起管柱做到不碰、不刮、不 掉。 (2) 单道油管桥至少用5个桥座架起,使用3道油管搭成,并离地面高度 不少于300mm, 油管摆放每10根1组,接箍朝向井口,单排排放整齐,油管悬 空端不得大于1.5m,严禁在上面堆放重物和人员行走。起完管柱要核实原 管柱结构和深度,检查油管完好情况,做好记录。 (3)起钻前应检查修井机刹车是否可靠,严禁在起下油管过程中用滚 筒离合器当刹车,以及用总离合器当滚筒离合器使用。 (4)所用的吊卡必须用保险装置,吊卡销子用绳拴在吊卡环上。(有 磁力的吊卡销子要优先使用) (5)正常起下操作要分工明确,专人指挥,协作配合,场地清理干净, 搭好井口操作台,操作人员必须带安全帽,井口不许摆放小工具及小配 件,以防落入井内。
油井(检泵)作业
10. 下完井管柱 (1) 将 刺 洗 完 的 油 管 用 相 应 的 内 径 规 通 过 。 Φ73mm 油 管 使 用
Φ59mm×800mm内径规通过,φ89mm油管使用Φ73mm x800mm内径规通过。
(2)每根油管必须缠螺纹膜或抹相应的密封脂,上满扣、上紧, 以免因 油管螺纹泄漏而造成泵效低。
(3)下油管时应平稳操作,做到不顶、不碰、不墩、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