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省情完整版
![福建省情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ecb8a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3.png)
福建省情完整版福建省情完整版福建地理(dìlǐ)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dì chǔ)东经115°50’~120°44’,北纬(běi wěi) 23°31’~28°19’。
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dōngxī)最大间距约480公里,南北纬度最大间距约530公里。
东北邻浙江省,西北接江西省,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海省相望。
全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其中大部分属中亚热带。
闽侯白沙,福州新店和连江黄岐半岛以南,戴云山和博平岭以东为南亚热带。
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
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
陆地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dìèr)。
全省大小港湾125个,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港等六大深水港湾。
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为全省第一大岛。
资源概况★福建省土地资源绝对量少,人均占有量低,全省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29%;人均土地面积3.38公顷;不到全国人均土地面积的一半。
截止2004年,全省耕地面积为133.98万公顷(204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 56亩。
★福建海域广阔,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直线535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位。
★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3%,居全国首位。
四大平原漳州平原 566平方公里福州平原 489平方公里莆仙平原464平方公里泉州平原 345平方公里两列大山(dà shān)带西列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脉主峰(zhǔfēng)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zhōnɡ ɡuó)东南部的最高峰。
中列大山(dà shān)带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个部分。
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5b953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a.png)
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福建省作为一个沿海省份,地理环境多样,资源丰富,因此地理知识点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资源分布、气候特征等等。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总结福建省地理高考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濒台湾海峡,陆地西临江西省和广东省,北界浙江省。
地理位置使得福建省具有独特的地貌。
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地势呈南北走向。
其西北部是闽西山地,以武夷山为脊梁,山峰陡峭,地势复杂;中部是闽东丘陵,山地起伏,水网密布;东南部为沿海平原,多河流交汇,沿海地带地势平坦。
这样的地貌特征决定了福建省的自然环境多样性,有利于发展农业、工业和渔业等。
二、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福建省资源丰富,涵盖了农业、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多个方面。
1. 农业资源福建省的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闽东和闽南两个地区。
闽东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发展水稻、柑桔、养殖等农业;闽南地区气候亚热带,适宜发展茶叶、竹木、蔬菜等农作物。
2. 矿产资源福建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地和福建北部沿海地区。
闽西山地是福建省的主要矿藏区,主要矿产有煤炭、铁矿、铜矿、锌矿等。
福建北部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重要石油、天然气开采区。
3. 水资源福建省地理环境湿润,水资源丰富。
著名的闽江、九龙江等河流在福建省境内流经,赋予了福建省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气候特征与自然灾害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潮湿。
全年气候明显分为夏、秋、冬三个季节。
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宜人,冬季相对较冷。
福建省是台风频发地,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袭击,给当地带来了杂乱和灾害。
因此,福建省在灾害防范和应对方面要加强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了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气候特征与自然灾害等与福建省地理有关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了解福建省的地理环境和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0ce30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6.png)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福建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邻台湾海峡,南临南海,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湿润。
下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经115°50′-120°40′,北纬23°20′-28°10′之间。
面积121,400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27%。
界于浙江、江西两省,南邻广东省,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3,368.1公里。
福建省地处南北交通枢纽,连接闽南、闽中和闽北等多个地理区域。
二、地形地貌福建地貌复杂,山高谷深。
其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石漠、海岛六大地貌类型景观丰富多样。
江南山地、福建丘陵为主要地势类型。
福建的主要山脉有闽江断层带、南岭山脉、端溪山系、华夏山系、白水江盆地。
其中闽江断层带是所有山脉中最为重要的地形,其贯穿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地势险峻,是福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地质研究和灾害预测区之一。
三、气候福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由于福建的地势高低不一,夏季气温高达40℃左右,冬季则较为寒冷,温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岸线的影响。
在气候上福建四季有风,时而阵阵海风,时而迎面而来的山风阵阵。
四、水文地理福建地处华南水系集散中心,是闽江、龙池河、九龙江、宁化河四大水系交汇处,总河长约2.93万公里。
福建的主要水力资源是河流水电和泉水资源,其中可利用水力资源总装机容量已达700万千瓦,泉水资源主要分布于福建西部地区,是供应当地饮用和农业水源的重要来源。
五、农业与自然资源福建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其他还有甘薯、芋头、葱、大蒜、麻等等。
福建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自然资源,其中宝岛金三角宝岛山区的矿产资源和南北山间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福建的宝贵财富。
福建的石材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国内著名的石材加工和出口基地。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https://img.taocdn.com/s3/m/26f2014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a.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一、福建地理概况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西部和江西接壤,北部与浙江交界,南邻台湾。
福建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沿海平原、山地和丘陵地带。
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独特的地理特点。
二、福建的自然资源1. 植物资源福建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植物生长。
福建的自然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松柏林、温带阔叶林等。
福建是一个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许多药用植物和珍稀植物,如乌头、银杏等。
2. 动物资源福建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福建的动物资源包括珍稀保护动物如中华鲟、白鹇等。
此外,福建还有多种鸟类、爬行动物和鱼类等。
3. 矿产资源福建地区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福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
三、福建的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福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福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福建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保护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
2. 福建加强了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3. 福建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4. 福建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和污染源的治理,保护地方水资源。
四、福建的农业发展与生物技术应用福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有限的耕地资源和自然灾害的频发。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福建开始应用生物技术。
1. 福建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品种,使其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2. 福建也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3. 福建积极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五、福建的水资源保护福建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福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福建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2. 福建大力推行水资源综合利用,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水资源调度和水环境保护等。
福建高一地理知识点
![福建高一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55cc9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f.png)
福建高一地理知识点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多山,水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丰富地理资源的地方。
以下是福建高一地理知识点的介绍。
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面积约为121,400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5°50'30"至120°40'40"、北纬23°33'30"至28°20'00"之间。
二、自然地理环境福建地理环境特点明显,山多于平原,地势起伏。
福建省境内主要有五个地形形态区域:西部山地区、沿海平原区、中部低丘区、东南沿海高低起伏地区以及沿海岛屿和海域区。
1. 西部山地区:占福建省面积的3/4以上,是福建的脊梁。
包括武夷山、大庾岭、闽江源等山脉,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独特的自然环境对福建的气候和水文地质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沿海平原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是人口密集区和经济发达区。
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3. 中部低丘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势低矮丘陵起伏,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较好的农业条件。
4. 东南沿海高低起伏地区:福建沿海地区是中国最有意义的沿海地区之一,地形起伏较大,集山、丘、平原和海岛于一体。
5. 沿海岛屿和海域区:福建拥有众多的海岛,包括金门、马祖等,这些海岛及其附近的海域对福建的独特地缘环境和资源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三、气候特点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气候分为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差异比较明显,北部地区相对较冷,南部地区偏暖。
四、主要河流和湖泊福建省境内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其中包括:1. 闽江:全长419.21公里,是福建最长的河流,也是福建的母亲河。
2. 投洽河:位于福建南部,流经莆田市,并最终汇入福州湾。
3. 杏林湖: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是福州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五、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d4ed8dc4b73f242326c5f2d.png)
福建方言
• 六个主要方言区的分布 • 闽东方言分布于福州、宁德两地
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 厦门地区 • 闽中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市区、 莆田市仙游县、泉港北部、东部。 • 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 明清的建宁府,分布在除了邵武 市、光泽以外的南平大部。 • 客家方言区主要分布在龙岩、三 明等客家人居住地区。 • 永安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今 三明大部)、延平府,分布在永 安、沙县、三明部分、尤溪部分, 沙溪贯穿其中。永安、沙县分别 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
• 主要支流除三支流外,还有中下游的尤溪、古田溪、大樟 溪。闽江洪灾较重,干流上建设安砂水库、水口电站后, 灾害减轻。水力资源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 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 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造了丰富 的 文化。进入现代,闽江流域已经成为福建省内重要的 机械、商贸、旅游、水电发达地区。
• 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 旅游景区——鼓浪屿。 前总统尼克松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 夷”。截至 年,厦门市市区建成区317平方公里,主城区人 口386万。通行闽南语。
泉州市
•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 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辖4个 区、3个县级市、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 区, 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中国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 革试验区——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泉州是全 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https://img.taocdn.com/s3/m/1324e4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2.png)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福建地理知识点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处福建沿海板块,东临台湾海峡,北与浙江、江西接壤,西南濒闽江,东南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福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福建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北与浙江、江西接壤,西南濒闽江,东南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东经115°50'至120°40',北纬23°33'至28°20'之间。
总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的1.27%。
二、地形地貌福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闽南丘陵山地、闽西丘陵山地、中北部河谷平原和沿海低山丘陵等地形类型。
闽南丘陵山地以武夷山、黄岗山等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
闽西丘陵山地以武夷山西麓和云霄金湖等地为主要地域。
中北部河谷平原包括闽江流域和闽北平原,是福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
沿海低山丘陵则是福建沿海及岛屿地区的地势特点。
三、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福建的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闽江、湄洲湾和闽南地区,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福建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锰、石灰石等。
福建的自然生态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土楼、土楼群的建筑与文化景观等。
四、气候特点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福建的气温较为温和,四季分明,冬季较暖湿,夏季较炎热潮湿,春秋季节适宜。
福建的降水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台风频繁,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较大。
五、人口和经济福建是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人口多集中在平原和沿海城市。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是福建的主要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贸易业和服务业。
福建经济发展较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4d20be88a6c30c2259019ec1.png)
• 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 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造了丰富 的历史文化。进入现代,闽江流域已经成为福建省内重要 的机械、商贸、旅游、水电发达地区。
地域差异明显。 6、夏季多台风。
A
16
何布温均年福 特有分气平建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A
17
福建省的气温分布和原因: ①气温分布:
从东南沿海D向西北山区A递 减(受纬度、地形影响);等温线 的走向大致与山脉平行(纬度 因素叠加地形、海洋影响)。
• 晋江水系支流多,河网密度大,达0.171公里/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条。从晋江干 支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几何形态看,晋江水系具有格子状 扇形水系的特征。
• 晋江是泉州市第一大江,下游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也是 福建省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水资源对于晋江流域可持 续发展尤其重要。
A
8
闽江
• 闽江,中国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 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 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 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 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62千米,流域 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
②E等温线凸向西北的原因: 夏季河谷和闽中盆地地形不
A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e533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9.png)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省份。
福建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连接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本文将介绍福建省的基本情况、地理特点、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
一、基本情况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带,东临台湾海峡,南接广东省,西南与江西省相连,北邻浙江省。
福建省的省会是福州市,其他重要城市还有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等。
福建省下辖9个市、2个地级行政单位,面积约121,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570万人。
福建省的气候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
福建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港口物流和旅游业等产业。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福建省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地理特点福建省地处海洋环境复杂多样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的山地省份之一。
福建省的地势高低起伏,山脉纵横交错,河流众多。
其中,武夷山是福建省最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福建省的沿海地区较为发达,有众多优美的海滩和岛屿。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厦门市拥有众多海岛,如鼓浪屿、南普陀等,这些地方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的内陆山区景色秀丽,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和文化遗产。
如福建土楼是福建省独特的民居建筑,被誉为"土楼王国"。
这些土楼由厚重的土坯组成,形状独特,融合了汉、五台山和客家民系的建筑风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文化遗产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古迹、宗教等方面。
福建土楼已经提及,在这里再次强调它的独特之处。
此外,福建省还有福建南靖土楼、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的文化景点。
福建省是中国佛教重要的圣地之一,拥有许多佛教建筑和寺庙。
福建专版 八下 地理 中考《十八、福建省》课后背本
![福建专版 八下 地理 中考《十八、福建省》课后背本](https://img.taocdn.com/s3/m/9ae62c7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b.png)
十八、福建省一、福建省的位置和行政区划1.位置(1)海陆位置: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
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西北、西南分别与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为邻。
(2)纬度位置:位于北温带(亚热带)。
2.省辖9个地级市和1个综合实验区: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平潭综合实验区。
3.福建省简称闽,省级行政中心是福州市。
4.人口:汉族为主,有畲、回、满等少数民族。
二、福建省的概况1.地形特征:“八山一水一分田”(1) 山地、丘陵为主(记忆武夷山脉、戴云山脉的位置),耕地类型为水田,红壤、黄壤为主要土壤类型。
(2) 武夷山脉、戴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3)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受地势影响,福建省河流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
(4) 海岸曲折,多岛屿、多港湾。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1)气温: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受地形影响,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 降水:集中在春夏,受地形影响,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递增。
3.河流:水系密布,河流众多(1)闽江为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上中游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有福建最大的水电站——水口水电站。
(2)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4.城市分布:福建省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及沿海地区。
主要原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地势低平,水热条件好。
5.旅游资源(1)世界遗产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世界自然遗产———泰宁丹霞等。
(2) 两处世界地质公园:①泰宁世界地质公园;②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3)其他景点:东山岛、鼓浪屿、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安平桥、三坊七巷等。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d6cc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b.png)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福建是一个多山且沿海的省份,地理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相隔约130公里。
南部濒临南海,西临广东和江西,北部与浙江接壤。
福建省总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二、地貌特征福建地处祁连山与闽粤山脉东段的余脉取向相交构造地带,地势起伏较大。
福建的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4、福建的主要山脉有五岭山、武夷山、黄岗山等。
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闽江三角洲和闽南平原等。
三、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炎热多雨。
每年的气温和降水量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常年高温多雨,冬季相对较凉爽。
四、水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诸多河流和湖泊。
福建的河流主要有闽江、龙浔江、曹溪、漳河等。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是福建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五、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是福建的重要资源之一,森林覆盖率约为59%,福建是中国重要的木材产地之一、此外,福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钨矿、锑矿、铀矿等。
六、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省份之一、福建的经济以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等为主。
福建的沿海地区如厦门、福州等城市发展迅速,成为福建的经济中心。
福建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主要农产品有茶叶、水稻、糖和柑橘等。
七、旅游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
武夷山和土楼是福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其他知名景点还包括厦门、鼓浪屿、南靖土楼等。
八、重要港口福建拥有多个重要的港口,是中国沿海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厦门、福州、泉州等港口是福建的主要港口。
福建的港口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以上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d09a89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福建是一座美丽的海滨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高考地理考生必须熟悉的一个重要区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福建的地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东临台湾海峡,西濒台湾海峡,南界巴士海峡,北界浙江省。
地理坐标为北纬23°33′~28°20′,东经115°50′~120°40′之间。
福建的行政区划包括9个地级市和1个省直辖县级市。
二、地貌特征福建地势复杂多样,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其中,山地是福建地貌的主体,主要以闽西南山地、闽东山地和闽东南山地为主。
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和泉州的周边地区。
平原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
福建丘陵和山地交错的地貌特点,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如武夷山、泰宁风景名胜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三、气候特征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全省年均气温在17℃-21℃之间,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福建常年受到太平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南风盛行,夏季受台风和南海季风的影响较大。
由于福建地势高低起伏,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沿海地区气温适中,湿度较大;而内陆地区气温较高,季风影响较小。
四、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是最为突出的。
福建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有闽江、龙溪河、漳江等,湖泊有宝珠湖、武夷湖等。
这些水资源为福建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福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钨矿、锡矿等。
其中,武夷山地区盛产石英、长石、花岗岩等矿石,对于建筑和工艺品制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也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福建的经济以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福建的制造业发达,主要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为主。
福建地理
![福建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ebe17c767f5acfa0c7cd35.png)
福建乡土地理 一、概况: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 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北南最长为530千米,西东最宽为480千米。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 田”。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 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 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 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依山傍海的特点 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东山岛,鼓浪屿,武夷山,泰宁,清源山,白水洋, 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 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
• 七、人口、经济 •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人,经济 总量排名全国第十位。
六、水系 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 条。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5.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属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 首位。
四、地形地势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 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 海平原。
福建综合基础知识
![福建综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03c1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d.png)
福建综合基础知识福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福建省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
一、地理特点福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西邻江西、广东两省。
它的地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形地貌:福建的地形复杂多样,有海岸平原、丘陵地带和山区。
其中,闽南、闽北是福建的两大主要地貌类型。
闽南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沿海线较长,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岛屿;而闽北地区则以山区为主,拥有众多的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区。
2. 气候条件:福建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潮湿。
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赤道,福建还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3. 自然资源:福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
其中,它以福建白云石、闽南砂岩、福建白花油等矿产资源著名;闽西山区的茶叶、客家凤梨等农产品也深受欢迎。
二、历史文化福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福建历史文化的几个方面:1. 文化遗产:福建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如福建土楼、武夷山、府城古街等。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福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和艺术的重要代表。
2. 闽台文化交流: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福建与台湾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闽台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中原文化和闽南民俗,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风貌。
3. 宗教信仰:福建有着多元的宗教信仰,包括道教、佛教、基督教等。
福建的宗教场所如南普陀寺、白云塔等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三、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对外开放: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通过建设经济特区、开发沿海经济带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外贸出口:福建是中国重要的外贸省份,针对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非常活跃。
福建是哪里
![福建是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2fe96a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3.png)
福建是哪里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至120°40'、北纬23°33'至28°20'之间。
福建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处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海洋资源和交通要道的交汇处,是我国中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
福建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福建东濒东海,东北与浙江相接,北邻江西,西北部与广东接壤,西临台湾海峡,南隔巴士海峡与台湾相望。
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福建在对外交通和经济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福建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福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福建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福建地区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建的地理环境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福建拥有华南地区最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的海湾、半岛和海岛。
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福建的气候也非常宜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使福建成为一个拥有众多自然风景名胜的地区。
福建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多样。
福建有着美丽壮观的海岸线,拥有很多优美的海滩和海湾。
福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是厦门,这里的环岛路和鼓浪屿等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
福建还有武夷山和土楼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地方都展现了福建的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
福建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多样。
福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很多古刹和名山。
福建的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小镇”。
这些古老的土楼是福建土著民居的典型代表,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福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福建的传统民俗节日和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闽剧、世袭戏剧、厦门豆腐节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吸引了本地的居民,也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感受福建的独特魅力。
福建地理知识点
![福建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4d268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9.png)
福建地理知识点
福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以下是一些关于福建地理的知识点:
1. 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西南与广东相邻,北部与江西接壤。
福建东临大海,拥有丰富的海岸线长度,是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
2. 地形地貌:福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岛。
福建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区,东部和南部则是平原和沿海地带。
福建境内还拥有众多的海岛,如金门、马祖等,这些海岛为福建的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干燥。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福建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4. 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省的山地地貌使得福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是茶树、樟树、松树等树种。
福建还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闻名于世的是福建茶,如武夷岩茶、铁观音等。
此外,福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钨、铅、锌等。
5. 交通运输:福建交通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省。
福建还拥有多个港口,如福州港、厦门港等,是中国重要的沿海交通枢纽之一。
此外,福建还拥有多个机场,其中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是福建的两个主要国际机场。
这些是关于福建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福建的地理特点使其在旅游、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1ce989d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3.png)
福建地理概况福建地理概况福建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
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
是东南沿海承“长”(长三角)接“珠”(珠三角),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
二、福建的政区全省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9个地级市),8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
省会福州市。
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
平潭综合实验区三、福建地形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主要在沿海地区(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
两列大山带(西部:武夷山脉,中部:戴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
扩展: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植业;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⑤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运输、渔业)四、福建水系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多源于武夷山脉或戴云山脉,其中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四大水系最主要,水量丰沛,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河流流向大多都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流入台湾海峡。
闽江:福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整个流域成一扇形,干支流垂直相交。
扩展:福建地形、河流与城镇的关系分布①沿河流沿岸②沿海原因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生活、生产水源充足③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①多处河流的下游,河流、海洋交通便利②滨海平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七年级地理福建省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福建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d1bd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6.png)
七年级地理福建省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科学,它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
环境和人文环境,而福建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地理上有着很多
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福建省地理方面
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东临台湾海峡,南与广东省相邻,西连江西省,北界浙江省。
福建省与台湾仅隔着海峡相望,
是中国大陆通往台湾及东南亚的重要门户。
二、自然地理
福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海洋等地形类型均有分布。
最高峰为武夷山,海拔为2158米。
福建省海岸线全长3787千米,是中国最长的海岸线之一。
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三、人文地理
福建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发达的经济。
福建省是海上丝绸
之路的重要起点,因此福建省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福建省建筑
以福建土楼最为著名,堪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绝。
福建省还有独特的闽南风情,闽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文化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主要城市
福建省有很多著名的城市,其中厦门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被列入了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是华侨城市和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全球华人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七年级地理福建省知识点的介绍,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福建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主要城市等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我们的地理知识储备。
福建省省情常识(补充版)
![福建省省情常识(补充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b00e8fcc22bcd126ff0c5f.png)
福建省省情常识、省情综述: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1†~2818†,东经11550†~12043†之间。
北界浙江,西邻江西,西南与广东相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
全省东西最大宽度约480公里,南北最大长度约530公里,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
就海上交通而言,福建是中国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较近的省份之一,历来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
二、地貌山脉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
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
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北接浙江仙霞岭,南连广东九连山,长约530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闽赣两省水系的分水岭。
山带北高南低,有不少15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
山带中,有不少因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的垭口,通称为“关”、“隘”、“口”,自古为福建与江西、浙江陆上的天然通道和军事要冲。
斜贯福建省中部的闽中大山带,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部分。
闽江干流以北为鹫峰山脉;闽江与九龙江之间称戴云山脉;九龙江以南为博平岭。
山带中段的山势最高,山体最宽。
德化境内的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为闽中大山带最高峰。
原先的古海湾,由于河海的交互堆积,形成冲积、海积平原。
著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是福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三、地质与土壤福建位于华南褶皱系东部。
泥盆纪前处于地槽阶段,奥陶纪末开始转为准地台阶段,早侏罗世以来又进入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多种类型的沉积建造,多旋回的构造运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多期的变质作用,构成复杂的构造,它们主要呈北东向延伸。
其构造单元划分为:闽西北隆起带、闽西南坳陷带、闽东火山断坳带三个一级构造单元。
高一上地理知识点福建
![高一上地理知识点福建](https://img.taocdn.com/s3/m/5d82e72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3.png)
高一上地理知识点福建高一上地理知识点——福建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东临东海,南濒台湾海峡,西靠福州市,北接浙江省,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本文将介绍福建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水系和自然资源等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东经115°50′至120°40′,北纬23°33′至28°20′之间。
它与浙江、江西、广东以及台湾相邻。
福建总面积121,400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17个省级行政区。
二、地貌福建地势多山,高低起伏。
以闽江和平潭岛之间的东北部为界,分为闽北山地、闽中丘陵、闽南山地、福州平原和沿海平原五个区域。
1. 闽北山地:位于福建北部,为闽江的上游。
这里山岳陡峭,溪流纵横,气候凉爽,适合发展林木资源。
2. 闽中丘陵:位于福建中部,依山而建,丘陵起伏。
这里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
3. 闽南山地:位于福建南部,地势较高,山脉纵横交错。
这里山高林密,风景秀丽,适合发展旅游业。
4. 福州平原:位于福建东北部,是全省最大的平原。
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5. 沿海平原:位于福建东南部,是福建的农业、工业和商贸中心。
这里的海岸线长,自然条件适宜渔业发展。
三、气候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1. 冬季(11月至次年2月)较为凉爽,气温一般在10°C左右。
2. 春季(3月至5月)温暖多雨,气温逐渐升高。
3. 夏季(6月至8月)炎热多雨,气温可达30°C以上。
4. 秋季(9月至10月)凉爽少雨,气温开始下降。
四、水系福建水系十分发达,主要有闽江、龙溪、北大港、东翅水、漳江等。
1. 闽江是福建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东南沿海最长的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闽北山地,穿越福州平原最终注入福建海域。
2. 龙溪位于福建中部,是闽江的支流之一。
它发源于闽中丘陵,流经福州市。
3. 北大港是福建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南平市,最终注入长汀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相对位置看
海峡西岸 •海峡西岸、 多层次、全方 位、多领域对 外开放的最前 沿
“十字路口” •东南沿海承 “长”接 “珠”,贯西 通海的“十字 路口”(侧重 区位意义)。
福建地理区位 对发展福建经济 有何意义?
“长三角”经济区 由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 15个大 中城市组成。本区以全国2.2%的陆地 面积、 10.4 %的人口,创造了全国 26 %的国内生产总值、 37%的外贸进出 口总额,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 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区。
一、福建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福建地理位置
从经纬度位置看 从海陆位置看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 经115°50'~120°40',北纬 23°33'~28°19'。平面形状似 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 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东北邻浙江省,西、西北接江西省, 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 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⑤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 (运输、渔业)
福建的山脉
福建的地形与农业的发展
区域差异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以 从“山”“海”两方面(耕海 牧渔)展开:
•山区的立体农业(福建农业 生产特点图形式可以借鉴江西 千烟洲立体农业图) • 沿海的水产业、城郊农业
福建的河流
(二)福建的河流 1. 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和水文 特征 2.闽江流域的开发与 生态问题(如:山 区的水土流失、沿 海的赤潮。
②C处盆地、山地(夏季风)背风坡, 气温偏高。 D处地势高,气温偏低;E处沿海, 海洋调节作用,气温偏低
⑴.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 ①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 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A)向西北内陆(E) 增加,横剖面呈W式(总体上,地势从沿海平原向 西北山区增高,使地形雨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增加;武夷山和戴云山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 坡降水较少,呈“二高二低”W式) ②山地多于平原,内地多于沿海(山区多地形雨, 沿海平原缺地形雨,且为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③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山脉走向大体一 致(降水受地形、海洋因素影响显著)
•东南沿海承“长” 接“珠”,贯西通 海的“十字路口” (侧重区位意义)。
•海峡西岸、多层 次、全方位、多 领域对外开放的 最前沿
“珠三角”经济区 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 基地,生产 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 80%以上的手机 部件、 100 %彩电部件都可以配套生产,电视机、程控 交换机占全国的 50%以上,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占全 国的1/3。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电 子电器、汽车和装备工业、石化、钢材精深加工、中高 档造纸等原材料工业,形成一批产业群、产业带。泛珠 三角经济区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 西、海南、江西、福建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 行政区
福建的地形、河流与城镇
⑴分 ①沿河流沿岸 布 : ②沿海
⑵原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①多处河流的下游, 因: ②生活、生产水源 河流海洋交通便 充足 利 ③河谷盆地,农业 ②滨海平原,农业 发达、交通便 发达、交通便利、 利、节省建筑 节省建筑投资, 投资,是人口 是人口集中分布 的地区。 集中分布的地 区。 • 分析南平城市发展的最大的区位特点:
• •
我省年降水量空间 分布有何特征?为 什么这样分布?
⑵.局部降水情况: • ①A降水最少(滨海平原少地形雨;位于台湾山 脉的背风坡) • C 等降水线凸向西北(河谷、闽中山脉背风坡降 水偏少) • E D为全省的多雨中心(地形雨) • ②局部特色的降水类型 ED多地形雨、AB夏秋 多台风雨
福建省降水有哪些类型?
共同点:
不同点
①七月全省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于一月 ②七月等温线的走向大致 与海岸线平行明显于一月
比较一月、七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一月气温
七月气温
①冬季南(东南沿海)暖、北 (西北山区)冷,温差大。 (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②A处地势高,气温低。 B处山地(冬季风)背风坡,气 温偏高
①全省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海峡西岸、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随着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及台湾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和交流的通道功能将进 一步增强,福建“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二、福建自然 地理环境基本 特征
1.峰岭耸峙,丘 陵连绵 2.海岸曲折,良 港众多 3.季风显著,台 风频繁 4.水系发达,水 力丰富
• 在气候部分中用到气候统 计图表,可用于分析气候 特点及农业区位。
点有温平福 ?何分均建 特布气年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低。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①山地气温较低 ②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福建地理区位 对发展福建经济 有何意义?
•东南沿海承“长”接“珠”,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侧重区位意 义)。
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 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实现全方位多层 次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
福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航空为主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 完善,促进了福建与周围广大地区在资源、市场开发上有效合作,宁德与南平、 漳州与龙岩分别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协作圈,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业 转移,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闽江上游三大支流汇合处,有四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的人货集散)
• 分析福州市的城市发展区位
福建的气候
(三)福建省的气候 有何特征?
1、季风环流强盛, 季风气候显著 2、海洋性色彩浓厚变化 3、冬短夏长, 热量资源丰富 4、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温差小 5、雨、干季分明, 降水丰沛 6、气候复杂多样, 地域差异明显
㈠福建地形有哪 些基本特征?
1 、山地丘陵面积大 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与海岸 线平行
3、地势西北高、东南 低,横剖面呈马鞍状 分布 4、海岸曲折,多岛屿 、多港湾
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 优质种植业;
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 发展立体农业 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
地形雨
台风雨 锋面雨
对流雨
福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福 建 省 专 题
考点 福建自 然地理 福建人 文地理
命题规律 内容上侧重考查福建的地形、气候、河流、海岸、资源等自然 特征; 形式上以区域图为背景; 考查获取信息及进行综合分析的 能力 内容上侧重考查福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 人文特色; 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和区域图, 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