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证件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的出入境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的出入境规定一、入境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国人进入中国境内必须遵守相应规定,以下是外国人入境的一些规定:1. 签证要求外国人在入境前必须办理签证,除非根据国家政策或双边协议免签或落地签的情况。
签证种类包括工作签证、学习签证、旅游签证等,具体签证种类与要求由中国驻外使领馆负责发放。
2. 护照有效期外国人入境时必须持有有效护照,并且护照的有效期要超过预计停留时间的6个月以上。
3. 健康检疫外国人在入境前需要接受健康检疫,确保没有传染性疾病。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中国政府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入境人员的健康防护。
4. 申报物品外国人入境时需要填写入境申报卡,并如实申报携带物品,特别是货币及其等值物品。
海关有权检查携带物品是否合规,如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处理。
二、出境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国人离开中国境内必须遵守相应规定,以下是外国人出境的一些规定:1. 证件要求外国人离境时必须携带有效的出境签证、护照等证件,并按照出境口岸的相关规定进行办理出境手续。
2. 离境税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离境时需要交纳离境税,具体标准和方式依国家相关政策而定。
3. 人身安全外国人在离境前需要确保人身安全,不能携带危险物品或非法物品。
海关将对出境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以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4. 海关检查海关有权对出境人员及其携带物品进行检查,以防止走私、携带非法物品或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
外国人必须遵守海关的检查规定,并如实申报携带物品。
三、违规处理与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国人如违反相关规定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规行为及处理措施:1. 非法入境:外国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中国境内的,将被依法遣返,并可能面临入境禁止、罚款等处理。
2. 逾期停留:外国人在签证有效期过后仍未办理延期手续或其他合法身份,超过规定的停留期限的,将面临罚款、拘留、遣返或者被列入不良记录等处理。
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

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一、引言港澳台地区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和独特的身份。
为了维护国家的边境安全,确保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过渡顺利进行,中国政府实施了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
该办法旨在规范港澳台居民和其他人员对港澳台地区进行出入境的行为,保障公民权益,并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背景中国与港澳台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由于港澳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出入境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遏制非法入境和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中国政府根据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制定了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
三、主要内容1. 出入境手续的申请根据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任何人员在进入或离开港澳台地区之前,都需要按照相关程序申请出入境手续。
这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和缴纳相关费用等。
2. 出入境证件的办理和使用为了有效管理港澳台地区的出入境行为,港澳台居民和其他人员需要办理相应的出入境证件。
这些证件包括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
出入境证件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期限进行使用,过期的证件将不能用于出入境。
3. 港澳台居民的回乡证办理港澳台居民回乡证是用于港澳台居民回到自己的居住地的特殊证件。
根据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港澳台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申请办理回乡证,以便能够便捷地回到家乡。
4. 临时出入境事务办理除了长期居住的人员之外,还有一些人员可能需要经常进行港澳台地区的临时出入境。
针对这种情况,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规定了相应的临时出入境事务办理程序和要求。
5. 其他规定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还包括其他与港澳台地区的出入境管理有关的规定。
这些规定涉及到出入境检查、边境口岸管理、罚款和处罚、执法责任等方面。
四、重要意义港澳台出入境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加强边境管理、防止非法入境和维护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出入境手续申请和证件办理,该办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非法人员的流入,还能保障合法居民的权益和安全。
出入境管理规定

出入境管理规定
出入境管理规定是指国家对进出境人员或货物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下面将为您介绍出入境管理规定。
出入境管理规定主要分为人员出入境和货物出入境两个方面。
首先是人员出入境方面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人员出入境需要携带有效证件,如护照、签证等,并按照规定前往指定出入境地点办理出入境手续。
同时,出入境检查对人员进行身份核实、行李检查等,以确保出入境人员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在进出境时,人员需要填写入出境卡,并在入境时办理入境登记。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员、犯罪嫌疑人等,将被限制出入境。
其次是货物出入境方面的规定。
货物出入境需要进行海关申报。
出境时,货物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出境手续,如缴纳关税、办理出口退税等。
入境时,货物需要按照海关规定进行进口申报,如缴纳进口关税、办理进口许可证等。
对于一些禁止出入境或限制出入境的货物,如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军火等,将严禁出入境。
同时,出入境管理规定还包括对边境地区的管理。
边境地区出入境人员和货物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查和审查,以确保边境的安全性。
边境地区也通常设有边防检查站和边境口岸,以便对出入境人员和货物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审查。
总的来说,出入境管理规定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
需要。
通过对出入境人员和货物的管理,可以确保合法进出境,防止非法活动和走私行为,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
同时,出入境管理规定也提供了便利的办理程序和服务,使人员和货物更加便捷地进出境。
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过境、停留、居留、临时居留、就业、学习、旅游、探亲访友、商务、文化交流、体育竞技等非公务活动。
第三条出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
第二章出境入境管理机关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全国出入境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出入境管理工作。
第六条出入境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第三章出入境申请第七条出入境申请人应当向出入境管理机关提交真实、完整、有效的申请材料。
第八条出入境申请材料包括:(一)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二)申请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三)申请人的照片;(四)申请人的户口簿、出生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证明材料;(五)申请人的单位或者居住地的推荐信;(六)申请人与出境入境事由相关的证明材料;(七)出入境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出入境管理机关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认为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材料。
第十条出入境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四章出境入境许可第十一条出入境许可包括以下几种:(一)签证;(二)居留许可;(三)临时居留许可;(四)就业许可;(五)学习许可;(六)旅游许可;(七)探亲访友许可;(八)商务许可;(九)文化交流许可;(十)体育竞技许可;(十一)其他许可。
第十二条出入境许可的有效期限根据申请人的出境入境事由确定。
第十三条出入境许可的变更或者延期,申请人应当向出入境管理机关提出申请。
第五章出境入境检查第十四条出入境管理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予以签发出入境许可证。
第十五条出入境管理机关对申请人进行身份核实、证件检查和签证检查。
学校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加强学校管理,保障学校师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出入境证件的管理。
二、管理范围1. 学校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护照、签证、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
2. 学校教职工因公出国(境)的邀请函、出国(境)证明等材料。
三、管理职责1. 学校办公室负责学校出入境证件的统一管理、发放、回收和保管。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出入境证件的初审和上报。
3. 学校保卫处负责学校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出入境证件的备案和审批。
四、管理制度1. 出入境证件申请(1)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因公出国(境)或私事出国(境),需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
(2)所在部门负责人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者上报学校办公室。
2. 出入境证件审批(1)学校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予以批准。
(2)学校办公室将批准后的申请材料报送保卫处备案。
3. 出入境证件发放(1)学校办公室根据保卫处备案信息,将批准后的出入境证件发放给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2)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领取证件时,需填写《出入境证件领用登记表》。
4. 出入境证件回收(1)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出国(境)归来,需将证件及时归还学校办公室。
(2)学校办公室对归还的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妥善保管。
5. 出入境证件保管(1)学校办公室设立专门的证件保管柜,由专人负责保管。
(2)证件保管柜钥匙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借出。
6. 出入境证件丢失、损坏处理(1)师生、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遗失、损坏证件,应及时报告学校办公室。
(2)学校办公室核实情况后,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证件补办、更换手续。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办公室定期对学校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

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
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各国实施了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的背景、作用、类型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背景现代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的出现,源于国家对人员出入境的管控需求。
无论是合法的出差、旅游等出境活动,还是非法的偷渡、移民等行为,都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风险。
因此,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以便对人员出入境进行控制和监管。
二、作用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出入境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它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验证身份:出入境证件是一种身份认证的方式,可以确定持证人的身份是否真实有效,防止身份冒用和伪造。
2. 控制出入境流量:出入境证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人员的出入境流量,确保国境的安全和秩序。
3. 维护国家安全:通过严格的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国家可以识别和阻止潜在的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等危险人员进入国境。
4. 便于国际交流: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离不开人员的出入境,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可以为此提供保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类型世界上常见的出入境证件类型包括护照、签证、居留证等。
每个国家的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 护照:护照是最常见的出入境证件,它是一个国家对外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依据。
护照包含个人的基本信息和出入境记录,并由颁发国签发和管理。
2. 签证:签证是某些国家对外国人入境的准入许可证明。
持有人必须在护照上获得签证后,才能合法进入目标国家。
3. 居留证:居留证是某些国家对外国人在其领土内合法居留的凭证。
持有居留证的人可以在该国内停留和工作。
四、管理措施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证与审批:国家出入境部门负责核发护照、签证和居留证等证件,并对申请人的身份和目的进行审核。
谈出入境管理办法的内容与要求

谈出入境管理办法的内容与要求关键信息项:1、出入境证件的种类与办理条件护照签证通行证2、出入境的限制与禁止情况违法犯罪记录安全风险因素3、出入境检查与监管程序海关检查边防检查4、违反出入境管理办法的处罚措施罚款金额拘留期限其他法律后果11 出入境证件的种类与办理条件111 护照是公民出国旅行和进行国际事务所需的重要证件。
办理护照通常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照片、申请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如旅行目的、邀请函等。
护照的有效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有所不同。
112 签证是前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入境许可。
签证类型包括旅游签证、商务签证、工作签证、留学签证等。
办理签证的条件和要求因签证类型和目的地国家而异,可能需要提供资金证明、行程安排、邀请函、工作合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
113 通行证通常用于特定地区的出入境,如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等。
办理通行证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身份证明和申请材料。
12 出入境的限制与禁止情况121 具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可能受到出入境限制。
例如,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等。
122 存在安全风险因素的人员,如被认定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也可能被禁止出入境。
123 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可能对公共卫生或社会安全造成威胁的,也会受到相应的出入境限制。
13 出入境检查与监管程序131 海关检查是出入境管理的重要环节。
海关会对出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包括行李、货物等,以防止违禁物品的进出境。
132 边防检查主要核实出入境人员的身份和证件的真实性、有效性,检查出入境目的是否符合规定。
133 出入境管理部门还会利用技术手段,如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监管和风险防控。
14 违反出入境管理办法的处罚措施141 对于违反出入境管理办法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罚款金额根据具体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可能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

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出入境证件是指个人在跨境通行时必备的身份证明文件,其管理制度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出入境证件的定义、管理制度的意义、具体管理规定以及改革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出入境证件的定义出入境证件是由国家有关机关颁发的,用于确认个人身份及合法出入境的证明文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常见的出入境证件包括护照、旅行证、台胞证、港澳通行证等。
这些证件的作用是确保个人身份真实可靠,避免非法越境和其他违法活动的发生。
二、管理制度的意义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有效防止非法入境和涉外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其次,管理制度有利于确保出入境程序的顺畅进行,提高边境管理效率,为公民和旅客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
此外,管理制度还有助于国家统计数据的准确记录和信息的及时更新。
三、具体管理规定为了有效管理出入境证件,我国建立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首先,对于各类出入境证件的颁发,需要申请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个人信息,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证件要求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其次,出入境证件应当按照规定的有效期进行管理,过期证件不得继续使用。
同时,个人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证件,避免遗失或被盗。
此外,我国对于使用伪造、变造、买卖出入境证件等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制度,以维护证件管理秩序。
四、改革建议尽管我国的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已经相对健全,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首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证件申领和核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推行电子护照和身份证,减少实体证件的使用,提高证件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其次,可以加强对出入境证件制造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打击伪造和买卖证件的违法行为。
最后,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共同应对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总结起来,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执行出入境管理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出入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出入境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涉及到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公民权益。
为了确保国家安全与秩序,维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出入境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执行出入境管理规定进行探讨。
二、出入境管理的意义1.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出入境管理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体现。
通过严格审查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非法出入境,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2. 保障国家安全严格出入境管理有助于防范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确保国家政治稳定。
3. 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国际资源,推动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外资,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 维护公民权益依法保护公民出入境权益,确保公民在海外安全、顺利地开展工作和生活。
三、出入境管理的主要内容1. 出入境证件管理(1)护照、签证、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申领、发放、回收、注销等。
(2)证件信息的采集、核实、更新、撤销等。
2. 出入境检查(1)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货物等进行安全检查。
(2)对违反出入境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3. 出入境边防检查(1)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进行边防检查,防止非法出入境。
(2)对边防检查站内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
4. 国际旅行管理(1)制定国际旅行计划,确保国际旅行安全、有序。
(2)开展国际旅行安全教育,提高公民安全意识。
四、执行出入境管理规定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1)完善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加大对违反出入境管理规定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提高执法水平(1)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2)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执法公正、公平。
3. 强化科技手段(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出入境管理效率。
(2)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反恐、反偷渡等安全防范能力。
4. 宣传教育(1)加强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出入境证件管理规定

干部职工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出国(境)证件的管理,根据《XXXXXXXX<关于重申出国(境)证件管理规定和严格身份证筹划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XX办【20XX】X号)、《关于开展出国(境)证照管理及个人信息登记存案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XXX办【20XX】X号)等文件精神,现对干部职工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管理作如下规定:一、证件种类根据有关规定,纳入集中管理的出国(境)证件有:因公护照、因公赴港澳通行证、因私护照、因私赴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
二、报备对象1、领导班子成员。
2、副高(含)以上职称人员。
3、重要岗位负责人。
三、管理原则1、干部职工还未筹划出入境证件、需要筹划的,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必须严格存案、审查,并上报纪委、监察室。
2、干部职工已经筹划出入境证件的,在回国(境)后,必须按时上交人力资源部,集中保管。
四、管理的部分1、领导班子成员持有的证件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上缴市委组织部集中保管。
2、干部职工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由人力资源部统一保管。
五、证件上交的期限持有出国(境)证照的干部职工应自觉将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交由人力资源部集中保管。
无特殊情况的,因公出入境证件应在回国(境)7天内交保管部分统一保管;因私出入境证件应在回国(境)20天内交保管部分统一保管。
六、出入境证件的领取凡再次出国(境)的,必须凭相应的《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任务批件》或《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表》、《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表》,经分管领导审批后,依照批准事项领取出入境证件。
七、证件的管理1、人力资源部要指定专人负责收缴和保管出入境证件,并设立专柜保管。
保管人员对出入境证件的使用、收缴情况要进行登记,并及时催收出国(境)人员的出入境证件,每年要纪委、监察部分陈述出入境证件使用和管理的情况。
2、负责保管出入境证件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有关收缴和保管工作的规定,不得擅自发放出入境证件。
出入境证件管理报告

出入境证件管理报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出入境证件管理成为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要环节。
出入境证件不仅是公民合法出入境的凭证,也是国家对出入境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将对出入境证件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阐述。
一、出入境证件的种类及功能(一)护照护照是公民出国旅行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重要证件。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有效期,护照可以分为普通护照、公务护照和外交护照等。
普通护照是大多数公民出国使用的证件,而公务护照和外交护照则主要供政府工作人员和外交人员使用。
(二)港澳通行证用于内地居民前往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通行证件。
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和停留时间,分为个人旅游、团队旅游、商务、探亲等多种签注类型。
(三)台湾通行证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地区所需的证件,同样有多种签注类型,以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
(四)其他出入境证件除了上述常见的证件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出入境证件,如出入境通行证、旅行证等。
这些出入境证件的功能在于确认持证人的身份和国籍,为其合法出入境提供依据,并在境外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协助。
二、出入境证件管理的重要性(一)维护国家安全通过对出入境证件的严格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阻止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等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出入境,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全。
(二)保障公共秩序规范的出入境证件管理有助于控制出入境人员的流量和流向,避免因大量人员无序流动而引发的公共秩序混乱和社会管理问题。
(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确保公民持有合法有效的出入境证件,能够保障其在境外的合法权益,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保护。
三、出入境证件管理的法律法规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出入境证件的管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出入境证件的申请、审批、颁发、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为出入境证件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出入境管理办法

出入境管理办法《出入境管理办法》一、概述出入境管理办法是指为了规范和管理国内居民和外国人员进出境的行为,保障国家边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的相关法规和办法。
本文将对出入境管理办法进行详细说明。
二、出入境证件1. 护照出入境管理办法规定,国内居民和外国人员进出境都需要持有有效的护照。
护照是确认个人身份的重要文件,必须妥善保管,并在出入境时提供给边检人员进行查验。
2. 签证除了护照外,某些情况下需要额外的签证方能进入某些国家或地区。
签证是该国或地区授权的准入凭证,持有人需根据相关规定办理签证手续。
三、边境检查1. 出境检查在离开国家时,个人必须通过边检的出境检查。
边检人员将核对护照和签证的有效性,并进行登记,确保离境人员的身份合法并允许出境。
2. 入境检查进入国家或地区时,个人同样需要接受边检的入境检查。
边检人员会对护照和签证进行核验,并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入境人员的身份真实和境内安全。
四、禁止入境与出境出入境管理办法对某些特定人员实施禁止入境或出境的规定,例如:1. 犯罪嫌疑人或被判刑的个人可能被禁止出境或入境,以确保其协助司法调查和执行刑罚;2. 有严重传染病的人员可能被禁止出境或入境,以防止疾病传播;3. 涉及国家安全或其他重大利益的人员可能会受到限制。
五、边境安全出入境管理办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边境的安全。
为此,边检人员会采取相应措施,例如:1. 使用高科技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以防止危险物品或违禁品进入或离开国家;2. 对可疑人员进行详细审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3.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边境安全合作,共同应对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等威胁。
六、违反规定的处罚出入境管理办法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例如,持伪造证件进出境、非法滞留或非法居留等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七、法律保障出入境管理办法是国家法律的一部分,个人在出入境过程中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任何对上述法律的侵害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单位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单位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或出国(境)交流学习时,能够合法、安全、高效地办理出入境证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及其家属。
三、职责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办理员工及家属的出入境证件,包括申请、审批、提交材料、领取证件等。
2. 员工及家属应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办理出入境证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申请材料。
3. 外事部门负责审核员工出国(境)任务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并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四、申请与审批1. 员工及家属需出国(境)的,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1)填写完整的《出国(境)申请表》;(2)有效身份证明;(3)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4)出国(境)任务证明材料;(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 人力资源部门收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报外事部门审批。
3. 外事部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门的申请后,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批复。
4. 审批通过的,人力资源部门协助员工及家属办理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
五、证件管理1. 员工及家属应妥善保管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不得转借、转让或非法使用。
2. 证件遗失、损坏或过期,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办理补发、换发手续。
3. 证件有效期临近,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申请延期。
六、特殊情况处理1. 因工作需要,员工及家属需紧急出国(境)的,可先行办理,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2. 因特殊情况,员工及家属无法按时办理出入境证件的,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说明情况,并争取谅解。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因公、因私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docx

因公、因私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为加强学院处级领导干部因公、因私出国(境)护照、证件的管理,严格外事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以及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精神,经院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作出如下规定:一、管理的原则处级干部的出入境证件必须及时、完好无损地上交组宣部集中保管。
二、管理的部门1.院党委组宣部负责处级干部的因私出入境证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的管理工作,并对处级干部上交的因私出入境证件进行登记、造册。
2.院人事处负责处级干部的因公出入境证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公普通护照、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
下同)的管理工作,并对处级干部上交的因私出入境证件进行登记、造册。
三、上交的期限1.处级干部因私出入国(境)返回后,必须在10天内上交因私出入境证件。
因公出国(境)返回后,必须在一个月内上交因公出入境证件。
2.因故未按时出国(境)的,应在审批部门批准后三个月内,及时上交已申领的出入境证件。
3.新提任为处级干部的人员,自任职文件下发生效10天内主动将已申领的出入境证件交相应部门保管。
四、出入境证件的领取1.处级干部因私再次出国(境)必须凭《处级干部因私出国审批表》向院党委组宣部领取出入境证件。
2.处级干部因公再次出国(境)必须凭相应《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任务批件》由院党委组宣部政审合格后向院人事处领取出入境证件。
负责保管处级干部出入境证件的部门和人员,必须按程序核对审批材料,依照批准事项发放处级干部出入境证件,并由领取出入境证件的人员在登记表上签名。
五、其他1.所有处级干部不得私自留存出入境证件,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交。
对因丢失不能按时上交的,本人作出书面说明,按有关程序和规定办理报失手续;对其它原因造成不能按期上交的,由本人写出书面报告。
2.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上交出入境证件的处级干部,学院将会同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暂停为其办理出国(境)手续。
事业单位人员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出入境证件管理,确保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事业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员、临时工作人员以及聘用人员。
第三条出入境证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审批;(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四)服务为本,保障需求。
第二章证件申请与审批第四条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需办理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应按照以下程序办理:(一)填写《事业单位人员出国(境)申请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二)所在单位审核申请材料,签署意见;(三)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四)获得批准后,由单位统一办理护照、签证等证件。
第五条事业单位人员因私出国(境)需办理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应按照以下程序办理:(一)填写《事业单位人员因私出国(境)申请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二)所在单位审核申请材料,签署意见;(三)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四)获得批准后,由单位统一办理护照、签证等证件。
第六条事业单位人员因特殊情况需紧急出国(境)的,可先行办理临时护照、签证等证件,并在事后按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三章证件使用与保管第七条事业单位人员应妥善保管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不得转借、涂改、伪造、变造。
第八条事业单位人员出国(境)期间,应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活动。
第九条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归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护照、签证等证件交还单位。
第十条事业单位人员因私出国(境)归来后,应及时将护照、签证等证件交还单位。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一条事业单位人员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由单位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人员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一)未按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的;(二)将护照、签证等证件转借、涂改、伪造、变造的;(三)在国外从事违法活动的;(四)未按规定保管、使用出入境证件的。
出入境管理规定全文

出入境管理规定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12年6月30日通过,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出入境管理规定全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出入境管理规定如下第一条为了规范出境入境管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外国人入境出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保护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权益。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第四条公安部、外交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出境入境事务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下称驻外签证机关)负责在境外签发外国人入境签证。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实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出入境管理机构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
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委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受理外国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请。
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务管理中,应当加强沟通配合,并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五条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第六条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中国公民、外国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从对外开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况下,可以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的地点出境入境。
出境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应当接受出境入境边防检查。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对口岸限定区域实施管理。
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境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实施边防检查。
必要时,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载运的货物实施边防检查,但是应当通知海关。
出入境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出入境管理工作,确保出入境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部门所有从事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出入境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二)严格管理,保障安全;(三)热情服务,方便群众;(四)勤政廉洁,严格自律。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本部门设立出入境管理办公室,负责出入境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出入境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二)负责出入境证件的审批、签发和管理工作;(三)负责出入境人员的审查、审批和管理工作;(四)负责出入境场所的管理和维护;(五)负责出入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六)负责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七)负责对本部门的出入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出入境管理办公室下设以下部门:(一)证件审批科:负责出入境证件的审批、签发和管理工作;(二)人员审查科:负责出入境人员的审查、审批和管理工作;(三)场所管理科:负责出入境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四)信息管理科:负责出入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五)监督检查科:负责对本部门的出入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出入境证件管理第七条出入境证件的审批、签发和管理应当遵循以下规定:(一)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办理;(二)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真实、完整、有效;(三)对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准确无误;(四)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确保合法、有效;(五)对申请人进行面谈,了解其出境入境目的和理由;(六)对审批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出入境证件的签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申请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申请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出境入境条件;(三)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真实、完整、有效;(四)申请人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未因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
因私出国(境)证件集中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

因私出国(境)证件集中保管和使用管理
制度
1、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须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申请人应详细说明因私出国(境)的有关事由,经由出国(境)相应管理权限的组织审批并出具《关于同意XXX申办出入境证件的函》后,方可出国(境)。
2、因私出国(境)证件须实行分类分级集中管理,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的具体操作人员。
3、因私出国(境)须严格履行申请和审批程序。
申请人持经审批的《XX县应急管理因私出国(境)审批表》到办公室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领取手续。
如出国(境)时间涵盖工作日,在领取证件时还须根据规定提供相关请假手续。
因私出国(境)人员回国后,应在10日内将已申领的出国(境)证件及时上交。
4、对违反出国(境)证件管理规定,拒不将所持的因私出国(境)证件上交集中保管的,或未按规定上交因私证件,又不履行正常报批手续擅自出国(境)的,或未按审批要求擅自变更因私事出国(境)行程、日期,或瞒报因私事出国(境)等情况,视情节轻重,依纪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记入当事人年度绩效考核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2011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2011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11.12.20•【文号】公安部令第118号•【施行日期】2007.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出入境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2007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96号发布,根据2011年12月20日《公安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签发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的申请、审批签发和管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以下简称护照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民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普通护照和出入境通行证。
第三条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参照国际技术标准,逐步推广签发含有电子芯片的普通护照(以下简称电子普通护照),提高护照的防伪性能。
电子芯片存储普通护照的登记项目资料和持证人的面部肖像、指纹信息等。
第四条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由本人向其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并提交下列真实有效的材料:(一)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以及填写完整的《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二)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在居民身份证领取、换领、补领期间,可以提交临时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三)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应当由其监护人陪同,并提交其监护人出具的同意出境的意见、监护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护照及复印件;(四)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交本人所属工作单位或者上级主管单位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后出具的同意出境的证明;(五)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经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批准,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现役军人申请普通护照,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后,由本人向所属部队驻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部职工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出国(境)证件的管理,根据《XXXXXXXX<关于重申出国(境)证件管理规定和严格身份证办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XX办【20XX】X号)、《关于开展出国(境)证照管理及个人信息登记备案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XXX办【20XX】X号)等文件精神,现对干部职工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证件种类
根据有关规定,纳入集中管理的出国(境)证件有:因公护照、因公赴港澳通行证、因私护照、因私赴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
二、报备对象
1、领导班子成员。
2、副高(含)以上职称人员。
3、重要岗位负责人。
三、管理原则
1、干部职工还未办理出入境证件、需要办理的,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必须严格备案、审查,并上报纪委、监察室。
2、干部职工已经办理出入境证件的,在回国(境)后,必须按时上交人力资源部,集中保管。
四、管理的部门
1、领导班子成员持有的证件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上缴市委组织部集中保管。
2、干部职工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由人力资源部统一保管。
五、证件上交的期限
持有出国(境)证照的干部职工应自觉将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交由人力资源部集中保管。
无特殊情况的,因公出入境证件应在回国(境)7天内交保管部门统一保管;因私出入境证件应在回国(境)20天内交保管部门统一保管。
六、出入境证件的领取
凡再次出国(境)的,必须凭相应的《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任务批件》或《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表》、《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表》,经分管领导审批后,依照批准事项领取出入境证件。
七、证件的管理
1、人力资源部要指定专人负责收缴和保管出入境证件,并设立专柜保存。
保管人员对出入境证件的使用、收缴情况要进行登记,并及时催收出国(境)人员的出入境证件,每年要纪委、监察部门报告出入境证件使用和管理的情况。
2、负责保管出入境证件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有关收缴和保管工作的规定,不得擅自发放出入境证件。
对未按规定审批,擅自向人力资源部领取出入境证件的,应予以拒
绝,并向纪委、监察部门报告。
3、纪委、监察部门将不定期地对人力资源部因公和因私出入境证件收回保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人员,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