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失语症康复护理的进展_严友凤
言语康复管理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言语康复管理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当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患者护理中采用言语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研究对本院的64例脑卒中运动失语性患者用分组实验的方式展开分析,以入院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在研究中分别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内科治疗基础上结合言语康复管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经使用言语康复管理治疗后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
结论:于脑卒中后运动学失语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言语康复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和速度。
关键词:言语康复管理;脑卒中;运动学失语症;应用引言: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较于以前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变,这也导致当前脑卒中疾病的发病几率不断的增加,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在患者治疗期间会由于不同原因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失语症就是其中常见并发症之一[1]。
言语康复管理是当前临床中针对患者语言障碍特点展开治疗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更加有效的在患者治疗期间融入,大幅度提升了言语训练的延续性。
因此本研究针对该治疗方式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和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将本院在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脑卒中运动失语性患者纳入到实验中,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和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排除存在其他心、肝、肾和血液等系统疾病的患者和精神存在异常以及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的患者。
所有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5∶29,年龄介于43岁和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91±9.05)岁,病程为1~19个月,平均(7.51±6.20)个月。
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资料对比不存在较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2008年08月10日星期日 08:58言语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临床症状,病人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自己用错词也知道。
因此,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32例患者进行了语言训练,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明显。
1 临床资料1.1 对象训练组32例,为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住院的能够接受语言训练(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
训练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一个疗程(20 d)的语言康复训练。
32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6例脑梗死后1周内入院,6例病后20 d~30 d入院;训练开始时间:患者入院后2 d~3 d。
对照组30例,为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的住院病例,均为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
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例脑梗死1周内入院,5例病后20 d~30 d入院;入院后仅接受常规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共20 d左右)。
1.2 根据患者言语障碍程度,将运动性失语分为两类。
1.2.1 完全失语不能自发和复述言语。
1.2.2 不完全失语自发言语或(和)复述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依据其程度又分为轻度:语量51字/min~99字/min,说话略费力,可复述长句;中度:语量<50字/min,说话费力、含糊不清、可说短语名(<3个字),可复述某些词组、短语;重度:患者仅能用同样的几个字回答任何问题;能复述部分字词。
2 语言康复训练方法2.1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对于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唇舌发出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我们在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标签:脑卒中;运动性失语;康复训练脑卒中是多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类。
国内有文献报道,57%~69%的脑卒中病人伴有语言障碍[1],常见有失语症、构音障碍及言语失用等,临床上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
患者因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生存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且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笔者对本院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脑卒中后伴发运动性失语患者11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开展康复训练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52例,女8例,发病年龄为41~81(51.00±14.62)岁,其中脑出血32例,脑梗死28例;对照组为单纯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共56例,男45例,女11例,发病年龄为38~79(55.00±13.91)岁,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死30例。
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均依据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2]。
②均经过头颅CT或磁共振(MR)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
③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失语症筛查量表(CRRCAE)及失语症法进行检测并评定为运动性失语。
④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智力及认知障碍,能够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分类:依据患者言语障碍程度,运动性失语可分为:(1)完全失语:语言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自发和复述言语,仅能发单音节。
(2)不完全失语:自发言语或(和)复述有程度不同的障碍,依据其障碍程度可分为:①轻度:语量51~99字/分,说话略费力,能表达或部分表达,可复述长句。
脑卒中致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致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护理体会标签:卒中;失语;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目前,脑血管病卒中后语言障碍的发生率为21%~28%。
其原因是大脑皮质言语功能区受损,对语言信号的认识和表达障碍,理解和运用言语能力缺损, 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的表达及认识能力的受损或丧失。
现将我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所致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4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39~73岁,平均56岁。
运动性失语22例,感觉性失语35例,混合性失语17例,均为意识清晰,精神正常的患者。
1.2 失语的种类脑卒中引起的失语可分为3种。
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混合性失语。
运动性失语患者表现为自发语言为非流畅性,多数能听懂日常口语,主要是构音困难,应着重给患者讲口形、示范。
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训练主要是多与患者讲话,要求患者不能用体语,尽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
感觉性失语表现为自发性语言是流畅的,复述时有错语,听不懂对话,患者常意识不到自己语言的缺陷,因而产生一种丰富的,但不正确、无意义、发音良好的句子。
完全性失语者由于病灶较大,损伤基本占据整个大脑左半球,病情较重,听理解和口语表达都严重受损,听和说能力较差。
2 结果通过治疗护理所有患者效果均较好。
3 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失语患者最初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害羞等。
此时,护士应守护在患者身边,耐心开导,不失时机地给予患者鼓励安慰,耐心听患者讲话,告知患者失语是暂时的,只要反复训练,语言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增强患者信心,使其主动配合康复训练。
心理康复贯穿治疗始终,是康复护理的关键。
3.2言语康复训练3.2.1构音障碍训练法常在患者神志清醒后开始,采用示教—模仿法进行发音器官运动训练。
①口唇的运动训练:指导患者鼓腮、抿嘴、吹蜡烛,反复进行;②舌的运动训练:首先指导患者尽量将舌往外伸,然后舔唇,将舌向外上、外下、外左、外右运动,由慢到快;③软腭抬高训练:将口张开,舌向外上翘,反复多次训练,发出“啊”音;④渐进性语言训练法:进行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后,再训练发“啁”音功或唇音,然后过渡到发单音节、单词、词汇、句等,反复训练;⑤针对性语言训练:重点放在语言训练上,轻者采用口语训练说绕口令,逐渐加快速度,重者着重练习发准音,如“啊”、“哈”、“吧”等[1]。
脑卒中失语病人康复护理进展应用

脑卒中失语病人康复护理进展应用摘要:脑卒中患者会伴随着口齿不清以及语言障碍的情况出现,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因此患者愿意配合治疗时,能够恢复正常的说话能力。
有语言不清情况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颅内的血栓压迫到了语言神经,导致患者说不出话来。
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语言功能,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失语症是脑部高级活动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损伤大脑半球后所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如言语、文字、手语等等表达或者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
口腔、咽喉、舌等发音器官没有肌肉瘫痪,以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和自己的说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者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等等,这种情况就是失语症。
人的言语功能是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的,如果优势半球受损的话,那么就会发生失语症,而优势半球受损常常以脑血管疾病为多见,脑卒中就是其一[1]。
在临床上,失语症通常是由于患者的大脑受到损伤而导致的,在临床上的实践显示,失语症是脑卒中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由脑卒中疾病引起的失语症病人是日渐增多,失语症影响了患者与别人的正常语言交流能力,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工作情况。
所以,临床上对脑卒中失语病人的语言功能的重建尤为重要。
在此基础之上,对脑卒中失语病人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1脑卒中失语病人康复护理临床上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对脑组织之中的神经元更多的是损伤,对神经元的破坏只是少量。
脑卒中失语症失语症的康复治疗,主要是各种刺激法、训练交流能力、交流效果促进训练。
各种刺激法包括听觉刺激、语言刺激,以及感觉刺激。
康复训练可以对脑组织之中的神经元细胞的损伤起到了逆转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语言的功能的重建。
临床上的康复训练是一种对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资料进行针对性的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失语症的类型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依次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2]。
个性化康复训练改善早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

个 性化康 复训 练 改善 早期脑卒 中后 运动性 失语 的 临 床 研 究
周 伟 吴永 斌 张 荣
( 宁夏 石嘴 山 市第 一人 民 医院 , 宁夏 石嘴 山 7 5 3 2 0 0 )
治疗 。
病 例选 自在我 院住 院的 6 0例 患者 。人组 标 准 :
所有患者经 C T或 MR I 诊 断为 脑 出血 或 脑梗 塞 者 ,
意识 清 楚 , 无 明显 视 听 障 碍 , 病 情 基本 稳 定 ; 脑 血管 病发病 1 4天一 3月者 ; 年龄在 3 5 — 7 5岁者 ; 小 学 以上
除 对照组听理 解、 书写的 P < 0 . 0 5 , 余各项 P < 0 . 0 1 ; 治疗后 , 治疗 组谈 话、 复述 、 命名较 对照组提 高( P < 0 . 0 5 ) ; 治疗后
治疗组严重程 度较对 照组减轻 ( P < 0 . 0 5 ) ; 治疗组与对 照组除 听理 解 、 阅读及 书写外 , 两组分值递 增与 时间呈现正
的复杂 性 ,任何 一 种单 纯 的治疗 方法 都 不能 获得 满 8 4天 , 平均 ( 2 5 . 3 0 + _ 2 . 4 5 ) 天; 合 并 冠 心 病 8例 . . 高 血
意的效果 ,因此临床上对于语言的康复的治疗倾 向 仍 以综 合治 疗 为主 。本课 题 能根 据 患者 的病 情特 点
【 摘要 】 目的
况 。方 法
通过 早期 个性化 的语 言康复训 练 , 观察 卒 中后 运动性 失语 患者语 言损伤 、 神 经功 能恢复 情
将纳入病例 随机分 为治疗组 与对照组 各 3 0例 , 治疗组采 用语言康 复训练加 神 内药物治疗 , 对 照组采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治疗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治疗的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意外疾病,基于脑血管的突然破裂等原因致使血液向大脑流入受到限制,从而引发脑组织损伤,基于进入脑部血流量可进一步细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发生后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即语言表达障碍,在基础并治疗后需要借助于运动康复锻炼改善运动性失语情况,为此,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及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关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干预的研究较多,研究方向涉及到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发生原因、运动性失语表现、运动性失语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等,下文中将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护理干预前言:经大量临床病例观察能够发现,普遍脑卒中患者均会伴随运动性失语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脑部神经会受到损伤,而语言表达相关神经的损伤将会直接引发语言表达障碍。
在脑卒中基础病治疗中可采用多种药物治疗方案,在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需要进入到一个康复周期,此阶段需要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包括制定康复锻炼计划、辅助患者完成各项锻炼、日常行为干预等,借由一系列护理干预的实施促使患者运动性失语或其他病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痊愈的效果。
1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生及表现研究1.1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生原因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意外疾病,关于脑卒中疾病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郑丽维(2016)等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脑卒中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包括血管性危险因素与不良生活方式等,在发病后患者多会出现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短暂性包缺血发作等病状表现[1]。
笔者认为,除以上学者所提出的病因之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也均能够成为脑卒中的诱发因素,而肢体、语言等功能性障碍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关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生原因研究中,任学娟(2013)等学者认为,脑卒中发生后患者的脑神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眼歪斜等情况,而其中语言表达障碍作为常见表现存在,此种表现的出现与语言表达相关脑部神经受损存在重要关联[2]。
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096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3年5月第10卷第5期May.2023,Vol.10,No.5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许梅烟(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厦门,361000)摘要 目的:分析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语言功能、睡眠质量水平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语言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语言康复护理;心理护理;脑卒中运动性失语;功能恢复;睡眠质量EffectofSpeechRehabilitationNursingCombinedwithPsychologicalNursingonFunctionalRecoveryandSleepQualityofStrokePatientswithMotorAphasiaXUMeiyan(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Xiamen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Xiamen361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sofspeechrehabilitationnursingcombinedwithpsychologicalnursingonfunctionalrecoveryandsleepqualityofstrokepatientswithmotoraphasia Methods:Atotalof122patientswithstrokemotoraphasiaadmit tedtoXiamen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January2020toFebruary2021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sub jects,and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with61casesineachgroup 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routine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speechrehabilitationnursingcombinedwithpsychologicalnursing Theinterventioneffectofstrokemotoraphasiapatientsinthetwogroupswasanalyzed Results:Theimprovementoflanguagefunctionandsleepquality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grea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fterintervention,an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s<0 05) Conclusion:Speechrehabilitationnursingcombinedwithpsychologicalnursingcaneffective lyimprovefunctionalrecoveryandsleepqualityofstrokepatientswithmotoraphasia It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 cation.Keywords Speechrehabilitationnursing;Psychologicalnursing;Strokemotoraphasia;Functionalrecovery;Sleepquality中图分类号:R473 5;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5.044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运动性失语是一种严重的后遗症。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护理体会

颊运 动 以 鼓 腮 为 主 ; 的 运 动 以 双 唇 闭 合 、 口 唇 吹
哨 、 唇 闭合后 气 流 冲 出 为 主 , 以配 合 发 唇 音 练 双 可 习, 如汉语 拼 音 中的 b P I 、、 n等音 ; 的运 动 可 以用 腭
有效、 副作 用小 的优 点 。2 0 0 7年 2月 至 2 0 0 9年 1 O
哑 门 。操 作 : 3 用 O号 15寸 毫 针 , 金 津 、 液 穴 . 在 玉
点刺放血 , 哑门穴针刺得气后不 留针 , 廉泉穴得气
后 留针 3 n 0mi。操作 时 注 意刺 入 穴 位 的深 度 和 角 度, 严格 无 菌 操 作 , 持 患 者 合 适 体 位 , 保 防止 发 生
训练 , 重视患者 的心理护理 , 可提 高治疗效果 , 高患者的牛活质量 。 提 关键 词 : 脑卒 中 ; 失语 ; 针灸 ; 复训练 康
中图分类号 : 43 R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6 1 8 5 2 1 ) 2 1 6 —0 1 7 —9 7 ( 0 0 1 — 0 9 2
血脂 等 对 症 处 理 ; 刺 穴 位 治 疗 , 0d为 1疗 程 , 针 1
3疗程 后统 计 疗效 ; 复 训 练 ,0 d为 1 程 , 康 1 疗 3疗 程后 统计 疗效 。
13 结 果 .
采 用 AB C法分 别 从 复述 、 达 、 用 表 运
2 2 2 口语训 练 ..
励家属关 心 、 支持 患者 , 极 参 与患 者 的语 言康 复 积
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

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目的:观察我科3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出现运动性失语进行的语言训练在护理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康复护理主要从运动性失语的病理及症状、运动性失语的分类、运动性失语的检查方法、语言康复护理的方法、语言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注意事项六大方面进行。
结果:30例患者除5例术后复发并发感染死亡,其余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能逐步恢复语言功能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3个月。
结论:术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护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标签:胶质母细胞瘤;运动性失语;康复护理失语,是指大脑半球语言中枢发生病变或者遭受损伤所致的语言功能障碍,对于颅脑发生严重损伤的患者中,失语并不少见,其中运动性失语又占了相当的比例[1]。
近年来,国内外康复医学的发展证明,失语患者能否康复,主要与失语的程度、类型、疾病的性质、时间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能否及早对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密切相关[2]。
我科2009年1月~2010年7月进行胶质母细胞瘤手术132例,手术后出现运动性失语的患者30例。
手术中既要防止肿瘤残留引起复发,又要保护其相邻的部位,一直是手术医师面临的难题,所以该手术中不可避免损伤的部位为额下回后部,是由于主侧半球中央沟前额叶凸面的下部语言分析器的机能障碍所致引起的运动性失语,主要症状为语言的产生困难,表现为患者对他人语言能够理解,但部分或完全不能用语言表达,完全不能或只能说出个别几个简单的字不能构成语句。
阅读时能理解词意,合并有书写障碍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我科经过精心全面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患者出院前逐步恢复语言功能,住院时间2~3个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男∶女约为2∶1,年龄26~50岁。
30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是高度恶性的胶质瘤,约占胶质瘤的22.3%,肿瘤多位于额叶,5例为术后复发并发感染死亡,其余2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性失语。
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Broca Aphasia LOU Wei—r ain.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Hangzhou 310004,China
中 国康 复 ·2006年 2月 ·第 21卷 第 1期
维普资讯
55
· 临床 研 究 ·
运动性失语 患者 的康复护理
楼 巍敏 (浙 江省人 民医院康 复 医 学科 ,杭 州 310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 护理对运 动性 失语患者 的语 言康 复和非 语言交流 能力 的作 用 。方 法 :35例运 动性失 语患者随机分 为康 复组 18例 和对 照组 17例 ,康 复组 进行 为期 3个月 的言语康 复训练 和护 理 ,对照组 仅给 予 日常 治疗 护理 。采用标 准汉 语失语检查法评定患者语 言功能恢 复情 况。结果 :复述 、表达 及运 用语 言功 能方 面与治疗 前比较康 复组 明显恢 复(P<O.O1或 P<O.05),且优 于对照组 (P<O.05)。结论 :康 复护理对 运动性 失语 患者 的语 言康 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有 良好 的促进作用 。
1 资 料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2003年 2月 一2005年 2月经 头颅 CT或 MRI检查 证 实 为 脑 血 管 病 单 侧 病 灶 患 者 35 例 ,均 不 同程 度 波 及 额 、颞 、顶 皮 质 及 基 底 节 区 ,男 21例 ,女 14例 ,平 均 4个 月 ;脑 出 血 14例 ,脑 梗 死 21 例 ,均 为右利 手 。标准 汉语 失语 检 查 法 (ABC法 )的 口语检 测[2],均确诊 为 运动 性 失语 。35例 患 者 随机
护理程序在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心 理 素 质 、 尚 的医 德 、 真 负 责 的工 作 态 度 ; 须 掌 握 精 湛 高 认 必
的 护 理 专 业 技术 和娴 熟 的心 理 学 、 理 学 知 识 。整 体 护理 在 伦 手术 患者 心理 护理 中 的应 用 , 养 了 护 士 的人 际 交 往 能 力 , 培
化 , 视 患 者 的感 受 , 时 给 予 安 慰 、 导 。告 知 患 者 要 及 时 重 随 指 说 出 自己 的 不 适 和 要 求 , 以便 医 生 、 士 给 予 恰 当 的 帮 助 。 护 术 中若 出现 紧急 情 况 , 士 要 镇 静 , 要 慌 慌 张 张 , 时 安 抚 护 不 及
不 安 , 除 疲 劳 , 定 情 绪 。 术 中 要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的 情 绪 变 消 稳
身 而 非 手 术 患 者 的 观 念 。护 理 效 果 明 显 优 于 非 整 体 护 理 模
式。
整 体 护 理 模 式 的应 用 , 求 手 术 室 护 士 必 须 具 备 良好 的 要
睁 眼 、 敢 说 话 、 吸 急 促 、 身 发 抖 , 能 准 确 描 述 自己 的 不 呼 浑 不
室 护 理 工作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 患 者 在 手 术 护 理 访 视 单 上 签 由 字 。根 据 护 理 计 划 评 价 护 理 目标 是 否 实 现 。重 新 评 估 患 者 存 在 的护 理 问题 , 予 相 应 的心 理 护 理 。如 疼 痛 是 术 后 常 见 给 护 理 问题 , 给 予 暗 示 治 疗 、 音 乐 、 移 注 意 力 等 护 理 措 可 听 转
施
感受 。护 士 不 要 一 人 室 就 急 于 完 成 术 前 准 备 , 热 情 接 待 , 要 理解 患 者 的感 受 , 患 者 适 当 的交 谈 可 分 散 注 意 力 , 解 其 和 缓 紧 张 、 虑 情 绪 。保 护 患 者 隐 私 , 焦 不要 过早 暴 露 患 者 的 身 体 。 患者清醒的情况下 , 何针 对患者 的操作 均要事 先告知 , 任 做
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

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
首先讨论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指出及时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之后解释了运动性失语的定义和特点,强调了其对患者语言能力的影响。
接着详细介绍了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的步骤,包括语言评估、目标设定和训练计划制定等。
然后讨论了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方法,以验证训练的有效性。
最后通过应用案例展示了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成功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了解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重要性,并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性失语、脑梗死、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应用案例1. 引言1.1 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之一就是运动性失语,造成患者在言语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遇到困难。
在康复训练中,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过程中。
该训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是一种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方法,通过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发音等方面的训练内容,以提高患者的言语能力。
该训练步骤清晰明确,层次分明,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失语能力。
通过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言语功能,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康复训练的效果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客观评估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调整训练方案。
本文将通过讨论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运动性失语的定义和特点、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的步骤、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深入探讨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2. 正文2.1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

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是指针对特定的言语障碍问题,系统地设计和进行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和功能。
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中,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逐步克服失语问题,恢复正常的言语功能。
在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中,重点是要通过语音和语言训练,帮助患者重建言语功能。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由于大脑运动区功能受损,导致良好的发音和发声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语音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改善发音和发声能力,恢复正常的语音表达能力。
在语音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发音和模仿语音的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改善语音表达能力,恢复正常的发音和发声功能。
还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语言功能,包括词汇能力、句法能力和语篇能力的提高,从而使患者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
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音和语言训练、口腔肌肉训练、认知训练和言语功能训练等方式,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克服失语问题,恢复正常的言语功能。
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工作中,应该重视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的应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言语康复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段文字共863字。
】关于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不仅需要进行系统性言语康复训练,还需要配合其他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全面恢复言语功能。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我们还需要与多学科合作,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通过全面系统的康复措施,我们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段文字共174字。
】在进行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工作时,需要重视患者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
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康复的成功至关重要,需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患者的康复目标。
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的治疗过程中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对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54例参比组行常规护理,对5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行语言训练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方面的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无意义,进行语言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参比组;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也明显优于参比组,以上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有意义。
结论: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的护理中,可以极大促进患者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失语症是指因人体脑部受损造成的丧失了原有语言功能的一种疾病[1]。
而运动性失语是最早被确认和研究的其中一种。
目前,由于交通事故、体育运动、工伤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颅脑损伤的发生几率逐渐上升,造成失语症的出现几率也随之上升[2]。
本文选择108例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旨在探究在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的治疗过程中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对疗效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8例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交通事故伤52例,工伤20例,摔伤12例,运动伤11例,击打伤13例。
随机分组,观察组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34-72岁,平均为(51.5±5.8)岁;参比组54例,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33-75岁,平均(52.6±6.2)岁。
纳入标准:①以上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②病情较为稳定,患者意识清楚;③并非先天或其他原因所致语言功能丧失。
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进展

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进展
许金兰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05(019)020
【摘要】从运动性失语的病理及症状、运动性失语的分类、运动性失语的检查内容及方法、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语言康复训练介入时间对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2页(P1797-1798)
【作者】许金兰
【作者单位】53002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J], 马健芸;杨冬梅
2.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进展 [J], 王宁
3.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进展 [J], 许金兰
4.脑卒中伴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的体会 [J], 李咏梅
5.邵氏五针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J], 李鸿章;李彦杰;秦合伟;孙英豪;赵妙银;边红恩;覃霄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梅俊荣;韩丽【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语言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康复效果.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 05). 研究组护理后语言功能评分和AQ评分均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数值明显增加(P<0. 05). 结论: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语言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5(021)017【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语言康复护理;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作者】梅俊荣;韩丽【作者单位】东明县人民医院山东东明274500;菏泽市立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运动性失语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因失去与外界的正常交流、沟通能力而出现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不利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而随着近些年康复医学的发展,早期、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语言功能永久缺失的发生[1-3]。
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5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语言康复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我院确诊并接收治疗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108例,均为首次发病且包括脑梗死患者75例和脑出血患者33例,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38~60 ( 47. 66±4. 7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9例,初中和高中56例,大专及以上23例。
其中完全失语15例,不完全失语93 例(包括重度39例、中度32例和轻度22例)。
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上述对象均排除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者、发病前患有视听障碍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等。
小组模式在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小组模式在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组模式在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于本院神经内科及全科病房的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的言语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结合小组模式进行语言康复。
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言语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WAB较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组模式结合言语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言语功能及实用性交流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言语康复;小组模式失语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运动性失语约占总人数的67%[1]。
运动性失语病灶部位大多在大脑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特点,但听理解相对较好,呈非流利型口语。
但现行的语言康复护理存在内容繁杂且条理欠清晰的缺陷,成为语言康复护理奏效之瓶颈性因素[3]。
本研究采取小组模式结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于本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病房的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
通过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现病史、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1.2实施方法1.2.1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病因治疗、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治疗,同时辅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
责任护士每周3次落实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每次20-30分钟。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小组模式进行干预。
小组模式每周组织1次,每次60-90分钟,共组织8次。
1.2.2.1成立康复护理小组每个康复护理小组由1名责任护士(N2级及以上)、1名主治医师、1名语言康复师、3-5名患者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后 约 有 30% 的 患 者 会 出 现 不 同 症 状 和 程度的失语[1],其 中 运 动 性 失 语 较 为 常 见。 其 主 要 是 由 大 脑 左 额 下 回 后 部 、内 囊 前 支 、尾 状 核 头 部 及 基 底核损伤而引起的语言交通能力障碍 。 [2] 导致 患 者 说话比较费 力,言 语 失 真,以 口 语 表 达 障 碍 最 为 突 出,在复述、命名、阅 读 及 书 写 方 面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受 损,但依旧保留听 懂 别 人 说 话、写 字 及 阅 读 的 能 力。 严重影响其身心健 康 和 生 活 质 量,给 家 庭 和 社 会 带 来沉重的负担。因 此,运 动 性 失 语 症 的 康 复 护 理 越 加受重视,笔者就运 动 性 失 语 症 目 前 的 康 复 护 理 研 究进展做一综述。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14 年 6 月 第 29 卷 第 11 期
· 987 ·
运动性失语症康复护理的进展
严友凤 冯灵 王颖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关键词 运动性失语 康复护理 Key words Motor aphasia Rehabilitation care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7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6975(2014)11-0987-02
[4] 高敏行,江钟立,林枫,等.家 属 实 施 语 义 导 航 训 练 法 改 善 失 语 症患者言 语 功 能 的 疗 效 观 察 [J].中 国 康 复 医 学 杂 志,2012, (5):22-26.
[5] 兰丽梅,彭惠兰,杨秋菊,等.时 间 护 理 联 合 唇 舌 功 能 训 练 在 脑 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早 期 康 复 中 的 应 用 [J].广 东 医 学,2012, (22):162-164.
参 考 文 献
[1] Engender ST,G ostynsk i M,Papa S,et al.Epidem i ology of aph as iaattribu table to first ischem ic stroke in cidence,sever- ity,flu ency,eti-ology,and thrombolysis[J].Stroke,2006, 37(6):1379-1384.
综 上 所 述 ,有 效 的 康 复 方 法 ,保 持 患 者 良 好 的 心 理状态,促进家属 的 参 与,对 病 人 进 行 持 之 以 恒、循 序渐进的康复训 练,保 持 病 人 乐 观 的 情 绪 ,使 之 积 极 地 配 合 治 疗 康 复 ,可 使 患 者 达 到 康 复 的 目 的 ,使 其 及 早 恢 复 ,回 归 社 会 。
3 心 理 干 预
抑郁也是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造成的最常见的 并发症,几乎有20%~60% 的 [6] 脑 卒 中 患 者 出 现 抑 郁。失语伴抑郁出现的频率也高于无失语的脑卒中 患者 。 [7] 运动性失 语 患 者 由 于 沟 通 障 碍,身 心 遭 受 巨大打击,容易感 觉 生 活 无 意 义,产 生 自 卑 感,自 我 评 价 过 低 ,在 性 格 情 绪 方 面 易 发 生 不 同 程 度 的 改 变 。 吴颉言等 采 [8] 用失 语 抑 郁 量 表 (ADRS),结 合 Zung 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66 例 运 动 性 失 语 患 者 抑 郁 发生率与失语的关 系 进 行 研 究 发 现,运 动 性 失 语 可 以 发 生 抑 郁 ,且 发 生 率 随 着 失 语 程 度 的 加 重 而 增 加 。 因 此,应 及 时 发 现 抑 郁 情 绪,提 早 进 行 心 理 干 预。 (1)确立良好的护 患 关 系,耐 心 倾 听 患 者 的 主 诉,了 解病人的需求和情况,及 时 发 现 情 绪 变 化;(2)加 强 知 识 宣 教 ,向 家 属 及 病 人 讲 解 相 关 疾 病 知 识 ,提 高 其 恢 复 功 能 的 自 信 心 ,克 服 自 卑 感 ;(3)讲 解 成 功 案 例 , 安排相同病种的患 者 住 在 同 一 病 室,互 相 鼓 励 和 支 持 ,树 立 康 复 信 心 ;(4)鼓 励 家 人 多 关 心 病 人 ,发 挥 家 庭亲情支持系统作 用,将 语 言 的 康 复 运 用 于 患 者 生 活的每一个方面 。 [6]
2 时 间 护 理 与 康 复 训 练 相 结 合
中医哲学“天人 合 一”的 观 点 认 为,人 是 自 然 的 一 部 分 ,人 的 生 老 病 死 、疾 病 变 化 都 随 着 自 然 界 的 变
作者简介:严友凤(1987-),女,四 川 眉 山,本 科,护 师,从 事临床护理工作
化 有 一 定 规 律 。 因 此 ,当 疾 病 出 现 时 ,依 循 身 体 发 展 规律 进 行 治 疗,可 取 得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兰 丽 梅 等[5]的 研 究 表 明,依 照 人 体 生 物 钟 对 失 语 症 患 者 展 开 有 规 律 的 康 复 训 练 ,如 在 人 体 比 较 兴 奋 、心 情 比 较 愉悦、神 经 活 性 提 高 的 时 间 区 (10∶00、17∶00)进 行,比传统的康复治疗时 间 (8∶00、15∶00)更 具 有 有 效 性 ,临 床 也 比 较 容 易 采 用 。
[2] 张燕双,于泽萍,张咏莉,等.针 刺 配 合 康 复 训 练 治 疗 脑 卒 中 后 运 动 性 失 语 疗 效 观 察 [J].上 海 针 灸 杂 志 ,2012,(11):9-11.
[3] 孙丽江,钟立,林枫,等.语义 导 航 策 略 训 练 对 失 语 症 患 者 词 汇 命名泛化效应的影响[J].中 华 物 理 医 学 与 康 复 杂 志,2011,33 (11):830-834.
4 语 言 康 复 训 练 护 理
4.1 音乐疗法 目 前 常 用 的 音 乐 治 疗 方 式 主 要 包 括旋律音调治疗、定 向 音乐 支 持 训 练 ,以 及 用 于 失 语症 的 语 音 音 乐 治 疗 等。 我 国 主 要 采 用 MIT[9]。
· 988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14 年 6 月 第 29 卷 第 11 期
用 的 字 词 句 ,从 单 词 到 短 句 进 行 训 练 。
4.5 语言训练与其 他 康 复 训 练 相 结 合 脑 卒 中 患 者大多数有活动、语 言 等 多 方 面 的 障 碍。 把 语 言 训 练与其肢体功能锻 炼 等 揉 合 在 一 起 进 行,可 以 促 进 各个功能 的 康 复 进 程。 并 且 要 把 这 种 信 息 告 知 患 者 ,使 患 者 更 加 积 极 主 动 地 配 合 治 疗 。
1 家 庭 介 入 康 复 理 念
有学 者 提 出,使 用 语 义 导 航 策 略 来 进 行 语 言 功 能 训 练 ,即 以 联 想 词 汇 为 基 础 ,采 用 电 脑 网 络 分 析 将 词 库 进 行 分 层 别 类 ,组 织 语 言 素 材 训 练 ,同 时 激 活 词 汇内在联系,从 而 提 高 语 言 功 能。 这 样 比 采 用 语 义 无关训练方法更能 改 善 患 者 学 习 曲 线,更 能 提 高 患 者对词 汇 的 命 名 广 泛 化 效 应 。 [3] 此 种 方 法 简 单 易 行 ,可 应 用 于 家 庭 ,由 家 庭 成 员 实 施 。 家 庭 在 康 复 训 练中不仅起督促作 用,也 是 患 者 康 复 训 练 的 动 力 源 泉 ,在 漫 长 的 语 言 康 复 过 程 中 ,家 庭 康 复 的 介 入 可 以 节约 医 疗 资 源,减 轻 家 庭 医 疗 费 用 负 担。 高 敏 行 等 的 [4] 研 究 表 明,让 患 者 家 属 学 会 使 用 语 言 导 航 训 练法,能够达到语 言 治 疗 师 的 效 果,采 用 此 法,患 者 语 言 、听 力 理 解 和 命 名 等 能 力 均 有 明 显 提 高 。
郑爽等 在 [10] 运 动 性 失 语 症 针 康 法 加 音 乐 疗 法 的 研 究中发现,使用音乐 疗 法 的 病 人 明 显 在 发 音 音 调 等 方面比非音乐疗法 的 病 人 有 效 得 多,也 可 同 时 保 持 患 者 愉 悦 的 心 情 ,降 低 失 语 症 后 抑 郁 的 发 生 ,病 人 也 更乐意配合康复。 4.2 针 刺 护 理 目 前 主 要 为 “针 康 法 ”的 应 用 ,即 头 穴丛刺与现代康复 技 术 相 结 合,即 根 据 病 人 功 能 障 碍 的 不 同 选 中 相 应 穴 位 进 行 丛 刺 ,与 此 同 时 ,进 行 相 应的康复 训 练。 有 研 究 表 明,醒 脑 开 窍 针 刺 法 、 [11] “调神通络 ”针 法[3]、针 刺 五 泉 穴 等 [12] 方 法,可 以 改 善脑循环、脑代谢,与 语 言 康 复 训 练 结 合,较 传 统 方 法效果更为明显。护理人员应了解现代医学神经定 位诊断知识,配 合 医 生 选 穴 进 行 治 疗。 在 针 刺 过 程 中,观察病人的情 绪 表 情,因 语 言 沟 通 障 碍,应 多 使 用非语言 沟 通 技 巧 。 [13] 在 治 疗 中,还 应 注 意 保 暖、 保护病人隐私。针刺疗法和语言康复技术相结合, 既弥补了传统医学 的 不 足,又 是 对 现 代 医 学 的 有 益 补充,而且其安全、有 效,为 语 言 障 碍 患 者 康 复 治 疗 的新途径。 4.3 个 性 化 训 练 及 护 理 宋 海 凤 的 [14] 研 究 表 明, 舒适护理可以提高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 语 言 功 能。在 训 练 上 采 用 个 性 化 的 言 语 训 练[15],即在充分 全 面 评 估 患 者 的 基 础 上,结 合 患 者 的 实 际 病 情 、文 化 背 景 、生 活 经 历 等 ,与 康 复 师 、家 属 一 起 制 定 康 复 训 练 计 划 ,以 主 观 需 求 制 定 训 练 内 容 , 并采用患者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训练。有研究表明, 结合病人习惯使用 的 方 言 进 行 语 言 训 练,效 果 优 于 普通话训练方式,且患者更易接受 。 [16] 4.4 语 言 康 复 训 练 除 临 床 治 疗 疾 病 外 ,患 者 语 言 功能的尽可能恢复,在 极 大 程 度 上 需 要 语 言 康 复 的 训 练 。 首 先 应 提 供 隐 蔽 舒 适 的 环 境 ,便 于 患 者 大 胆 、 大 声 地 进 行 训 练 ,以 免 因 发 音 不 良 、病 员 围 观 等 情 况 引起自卑等不适感 。 [17] 训练 时 应 循 序 渐 进,根 据 病 员失语程度选择不 同 难 度 的 语 言 训 练。(1)发 音 训 练[3]:患者失语超过一个月,发音肌肉即可发生 不 同 程度的废用 性 萎 缩,需 让 病 人 尽 量 锻 炼 舌 部,做 卷 舌、舌头前后缩、嚼 口 香 糖 等 动 作,尽 量 恢 复 发 音 肌 肉功能。进行发音 训 练 当 从 元 音 开 始,逐 渐 到 爆 破 音的训练,由简单到 复 杂;(2)字、词 训 练:当 发 音 训 练 一 周 后 ,可 以 适 当 进 行 单 字 - 词 组 - 短 句 训 练 ,可 适 当 提 示 诱 导 ;(3)记 忆 命 名 训 练 :将 物 品 或 者 卡 片 , 边读边示意,病员 理 解 后 可 让 患 者 二 选 一、三 选 一、 询问简单问题,如 早 上 吃 什 么 等,让 患 者 回 忆 往 事, 增加记忆能力;(4)书 写 阅 读 训 练:根 据 病 员 文 化 背 景 ,将 文 字 数 据 做 成 卡 片 让 患 者 匹 配 ,或 者 选 择 简 单 短小文章让患者阅读理解。并指导患者书写熟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