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两道含美国俚语、谚语的高考题谈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10年两道含美国俚语、谚语的高考题谈起

发表时间:2011-04-25T17:18:26.717Z 来源:高教版英语周报11年32期作者:李宝忱

[导读] 在2010年高考英语(安徽卷)上,出现了一道含有美国俚语的单项选择试题。

文 / 李宝忱

在2010年高考英语(安徽卷)上,出现了一道含有美国俚语的单项选择试题,而在2010年高考英语(江苏卷)的单项选择试题中,又出现一道考查美国谚语的题目,两道题都十分抢眼且耐人寻味。笔者现分别抄录如下,并略加说明。

先谈安徽卷上含有美国俚语的题目:

1. You are the team star! Working with ____ is really your cup of tea.

(2010 安徽卷)

A. both

B. either

C. others

D. the other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代词辨析。both两个都; either两者中的任何一个;others另几个、别的人;the other 为other的特指。本题中“cup of tea”是美国俚语,意为“喜欢的人或事物”。例如:

This novel is not my cup of tea.

这本小说不合我的意。

通过综合分析句意及备选项,可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对于这一道题中所含的美国俚语,如果考生对其不了解,便很难在解题时把握句意并正确作答。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美国俚语也可适当关注,引进一些鲜活的语言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对美国社会生活及其风土人情的了解。

美国俚语是伴随着美国历史文化进程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当人类社会已进入电子时代,人们交流的方式在发生剧变的同时,语符编码流程也在随之变化、发展,而美国俚语则是美国社会当中多种变化语言的前锋。

俚语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简练、幽默诙谐、富于表现力等特点。诸如:

美国俚语:the Big Apple 大苹果城市——纽约市。例句:

My mother has lived right in the heart of the Big Apple for the last ten years, and has never thought of moving. 我母亲一直住在纽约市中心,不曾有搬家的念头。

美国俚语:big name 指演艺界名人。例句:

We've already asked a lot of big names to attend the awarding ceremony.

我们已邀请很多演艺界名人来参加颁奖仪式。

美国俚语:cold fish 冷若冰霜的人。例句:

Nobody invites Carson, because he is a cold fish.

没人邀请卡森,因为他这个人不合群。

俚语中包含语体有:亲昵、戏谑、委婉、蔑视等。俚语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语域包括商界、体育界、文艺界等等。最早美国俚语曾被人们认为是低俗语言,但随着时间地推移,许多俚语由于其具有的形象生动、鲜明简练、幽默诙谐、富于表现力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广泛认同和使用,甚至于被政界、要人所使用。如今美国俚语已收入《美国俚语词典》(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的词条就有15,000多条。总之我们通过林林总总的俚语,可以从中了解美国不同阶层人士的用词倾向,领略到美国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之下的各种风土人情。

下面再说说江苏卷上考查美国谚语的题目:

31. — I have tried very hard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but in vain.

— Why not consult with Frank? You see, ____.

(2010江苏卷)

A.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B.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C.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D. it's better to 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something

[译文]

— 我花了很大的力气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最终徒劳无益。

— 你为什么不找弗朗克商量商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答案:B

解析:

句中You see, 是插入语,作独立成分。而选项A译为“英雄所见略同”,选项C译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选项D译为“三思而后行”,均与此题语境不相符合,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单项选择题中,用谚语命题还是少见的,笔者认为由此可引伸的思考甚多。

大家知道,作为高度发展的语言,英语和汉语一样,其中含有为数众多的成语、谚语及惯用语。学习与掌握这一部分词汇对于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你会发现,你开始关注、收集、学习谚语的过程也是饶有趣味的。遇到谚语,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翻译,或把一句西谚译成汉语,或把一句中谚译成英语。有些西谚和中谚,其言虽异,其意则一,如果匹配得当,确能添彩、生辉,起到“相得益彰”、“佳偶天成”的效果。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语言通俗、句式工整、含义深刻。下面就是西谚配中谚的例子。例如:

1. 西谚: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中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2. 西谚: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may be done today.

中谚:今日事,今日毕。

3. 西谚: 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

中谚:拙匠常怪工具差。

4. 西谚: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中谚:物以类聚。

5. 西谚: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中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6. 西谚: So many men, So many minds.

中谚:人各有志。

7.西谚: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中谚: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

8. 西谚: After a storm comes a calm.

中谚:雨过天晴。

9.西谚: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中谚: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10. 西谚:All lay loads on a willing horse.

中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11. 西谚:All roads lead to Rome.

中谚:殊途同归。

12. 西谚: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中谚:万事开头难。

13. 西谚:Better the devil you know than the devil you don't know.

中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4. 西谚: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中谚:血浓于水。

15. 西谚:Clothes do not make the man.

中谚:人不可貌相。

16. 西谚:Coming events cast their shadows before.

中谚:山雨欲来风满楼。

17. 西谚:Constant dropping wears away the stone.

中谚:滴水穿石。

18. 西谚:Practice makes perfect. / Custom makes all things easy.

中谚:熟能生巧。

19. 西谚:Custom reconciles us to everything.

中谚:习惯成自然。

20. 西谚: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

中谚:量入为出。

21. 西谚:Diamond cut diamond.

中谚:强中自有强中手。

22. 西谚:Don't cross a bridge till you come to it.

中谚:船到桥头自然直。

23. 西谚:Don't wash your dirty linen in public.

中谚:家丑不可外扬。

24. 西谚: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中谚:早睡早起。

如从更深层的角度看,即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讲,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来学习英语,适度学习俚语、谚语也是十分必要的。正如《英语课程标准》所讲: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 2003)

本文结束前,笔者愿以一句话,赠给学子们:

I consider it wrong that Chinese students learn English without comparing it with our own language.

我认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与我们自己的语言相比较是不对的。

只要一比较,你就会发现,英语和汉语都是丰富多彩的语言,是表达我们思想、感情的工具。这也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