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坐标与函数图象的关系
第09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初步-2021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通用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通用版)第09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初步考点梳理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的坐标1.平面直角坐标系(1)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为正方向;垂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为原点.(2)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建立的关系,即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点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反过来,每一对有序实数都表示坐标平面内的一点.2.点的坐标(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 如图所示.①点P(x,y)在第一象限①x>0,y>0;①点P(x,y)在第二象限①;①点P(x,y)在第三象限①;①点P(x,y)在第四象限①;①坐标轴不属于任何象限.(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①点P(x,y)在x轴上①y=0;①点P(x,y)在y轴上①=0;①原点的坐标为.(3)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特征①点P(x,y)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①x=y;①点P(x,y)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①.(4)对称点的坐标特征①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①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①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平行于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特征①平行于x轴,纵坐标都,直线上两点A(x1,y),B(x2,y)的距离为|x1-x2|;①平行于y轴,横坐标都,直线上两点A(x,y1),B(x,y2)的距离为|y1-y2|.(6)点平移的坐标特征(7)①点P(a,b)到x轴的距离为|b|;①点P(a,b)到y轴的距离为;①点P(a,b)到原点的距离为①.考点二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1.函数及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是变量;保持不变的量,是常量.(2)函数: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y,且对于x在它允许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值,y 都有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3)函数值:对于一个函数,取自变量x在允许范围内的一个确定值,代入函数表达式求得的函数y的值,就叫做函数值.2.函数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列表法.(2)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法.其中的等式叫做函数表达式(或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3)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①函数的图象: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①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3.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重难点讲解考点一点的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方法指导:点的坐标在变换中的规律:(1)平移:左右平移时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不变;上下平移时纵坐标上加下减,横坐标不变;(2)关于坐标轴对称,与其同名的坐标不变,另一个坐标变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其坐标互为相反数;(4)点(x,y)关于原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点坐标为(y,-x),点(x,y)关于原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点坐标为(-y,x).经典例题1 (2020•安徽宿州模拟)已知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内,则点M 的坐标为()A.(2,3) B.(2,-3) C.(3,2) D.不能确定【解析】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内,则点M的坐标为(2,-3).【答案】B考点二函数图象的分析与判断方法指导:根据函数的图象分析实际意义:要读懂图象的意义,就要会析图、用图.在解答过程中,要弄清楚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意义,图象的变化趋势、变化快慢等,特别地,若是问题在整体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则其对应的图象也应分段分析,注意特殊点,如起点、终点、交点、转折点等的实际意义.经典例题2 (2020•湖南衡阳模拟)如图1,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动点P从点B 出发,在线段BC上匀速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线段OP的长为y,如果y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图1 图2A.20B.24C.48D.60【解析】如图2所示,当OP⊥BC时,BP=CP=4,OP=3,所以AB=2OP=6,BC=2BP=8,所以矩形ABCD的面积=6×8=48.【解析】C过关演练1. (2020•湖南长沙模拟)点P在第二象限内,若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P的坐标为()A.(-4,3) B.(-3,-4) C.(-3,4) D.(3,-4)2. (2020·安徽阜阳模拟)如果m是任意实数,则点P(m-4,m-1)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 (2020•湖南邵阳中考)已知a+b>0,ab>0,则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A.(a,b) B.(﹣a,b) C.(﹣a,﹣b) D.(a,﹣b)4.(2020•山东滨州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5,则点M的坐标为()A.(﹣4,5) B.(﹣5,4) C.(4,﹣5) D.(5,﹣4)5.(2020•四川甘孜州中考)函数y=13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6.(2020•江苏无锡中考)函数y=2+31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13C.x≤13D.x≠137.(2020•四川遂宁中考)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且x≠1 D.x≥﹣2且x≠18.(2020·河北模拟)如图所示,两条射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①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①乙的起跑点在甲的前方12米处;①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 D.①①①9.(2020·安徽模拟)小明、小刚兄弟俩的家离学校的距离是5km.一天,兄弟俩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学,小刚以匀速跑步到学校;小明骑自行车出发,骑行一段路程后,因自行车故障,修车耽误了一些时间,然后以比出发时更快的速度赶往学校,结果比小刚早一点到了学校.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C D10.(2020·江苏徐州一模)已知A,B两地相距1000米,甲从A地步行到B地,乙从B地步行到A地,若甲行走的速度为100米/分钟,乙行走的速度为150米/分钟,且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是()A BC D11.(2020•安徽淮南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AB=1,∠B=60°,点E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EF ∥AC,交AB于点F,记BE=x,△DEF的面积为S,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A B C D 12.(2020•四川州模拟)小明从家步行到校车站台,等候坐校车去学校,图中的折线表示这一过程中小明的路程S(km)与所花时间t(min)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①他步行了1km到校车站台;①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①他在校车站台等了6min;①校车运行的速度是200m/min;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13. (2020•湖北黄冈中考)2020年初以来,红星消毒液公司生产的消毒液在库存量为m吨的情况下,日销售量与产量持平.自1月底抗击“新冠病毒”以来,消毒液需求量猛增,该厂在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消毒液一度脱销,下面表示2020年初至脱销期间,该厂库存量y(吨)与时间t(天)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14. (2020•青海中考)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水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现用一个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则小水杯水面的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大致为图中的()A B C D 15.(2020•贵州遵义中考)新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远远甩在后头.骄傲自满的兔子觉得自己遥遥领先,就躺在路边呼呼大睡起来.当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超过它,于是奋力直追,最后同时到达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路程,t为赛跑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A B C D 16.(2020·贵州贵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轴的左侧有一点P(x,y),且满足|x|=2,y2=9,则点P的坐标是.17.(2020·安徽铜陵模拟)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第象限.18.(2020·安徽合肥二模)函数y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19.(2020•上海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4,3)为O上一点,B为O内一点,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要求的点B的坐标.20.(2020·河南模拟)A,B两城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出发驶向B城,甲车到达B城后立即返回,返回途中与乙车相遇.如图是它们离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当它们行驶7h时,两车相遇,则乙车速度的速度为.21.(2020•浙江金华中考)点P(m,2)在第二象限内,则m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22.(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3.(2020•上海中考)已知f(x)=21x-,那么f(3)的值是.参考答案考点梳理考点一 1. (1)向右向上(2)一一对应 2. (1)①x<0,y>0 ①x<0,y<0 ①x>0,y<0 (2)①x ①(0,0) (3)①x=-y (4)①(-x,y) ①(-x,-y) (5)①相等①相等(6)(x,y+b) (x,y-b) (7)①|a|考点二 1. (2)唯一确定 3.不等于0 非负数不为0过关演练1. A解析:∵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又∵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可知,∴点P的横坐标是-4,纵坐标是3,即点P的坐标为(-4,3).2. D 解析:①(m-1)-(m-4)=m-1-m+4=3,①点P的纵坐标大于横坐标,①点P一定不在第四象限.3. B 解析:①a+b>0,ab>0,①a>0,b>0.(a,b)在第一象限,因为小手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a,b)在第二象限,因为小手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故选项B符合题意;(﹣a,﹣b)在第三象限,因为小手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a,﹣b)在第四象限,因为小手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4. D 解析: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5,①点M 的纵坐标为﹣4,横坐标为5,即点M的坐标为(5,﹣4).5. C 解析:由题意得x+3≠0,解得x≠﹣3.6. B 解析:由题意得,3x﹣1≥0,解得x≥13.7. D 解析:根据题意,得21xx≥-⎨≠+⎧⎩,,解得x≥﹣2且x≠1.8. B9. A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刚匀速从家去学校,故小刚对应的函数图象是一条线段,故选项D错误;小明骑自行车先行一段路程,中途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然后以更快的速度赶往学校,比小刚早到一点到达学校,故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10. C 解析:两人相遇时所用时间为1000÷(100+150)=4(分钟),乙从B 地步行到A 地所用时间为1000÷150=203(分钟),则203分钟后,甲、乙两人之间距离的变化变缓,甲从A 地步行到B 地所用时间为1000÷100=10(分钟),由此可知选项C 能反映两人之间的距离y (米)与时间t (分钟)之间的关系.11. C 解析:∵菱形ABCD 中,∠B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EF ∥AC ,∴△BFE 是等边三角形,∴BE =BF =x ,∵BE =x ,∴S △BFE =12x ﹒=x 2,∵AB =1,∴EC =AF =1-x ,∴S △AFD =S △CED =12(1-x )﹒=-x ,∵S 菱形ABCD =12×1×=,∴S △DFE =-x 2-2(-x )=-4(x -1)2(其中0<x <1).符合此图象表达式为选项C .12. C 解析:根据题意得:小明用了10分钟步行了1km 到校站台,即小明步行了1km 到校车站台,①正确,1000÷10=100m/min ,即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 ,①正确,小明在校车站台从第10min 等到第16min ,即他在校车站台等了6min ,①正确,小明用了14min 的时间坐校车,走了7km 的路程,7000÷14=500m/min ,即校车运行的速度是500m/min ,①不正确,即正确的是①①①.13. D 解析:根据题意:时间t 与库存量y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为先平,再逐渐减小,最后为0.14. B 解析: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玻璃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小玻璃杯内的水原来的高度一定大于0,则可以判断A 、D 一定错误,用一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水开始时不会流入小玻璃杯,因而这段时间h 不变,当大杯中的水面与小杯水平时,开始向小杯中流水,h 随t 的增大而增大,当水注满小杯后,小杯内水面的高度h 不再变化.15. C 解析:此函数图象中,S 2先达到最大值,即兔子先到终点,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此函数图象中,S 2第2段随时间增加其路程一直保持不变,与“当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超过它,于是奋力直追”不符,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此函数图象中,S 1,S 2同时到达终点,故选项C 符合题意;此函数图象中,S 1先达到最大值,即乌龟先到终点,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16. (-2,3)或(-2,-3)17. 二 解析:①点P (a ,b )在第四象限,①a >0,b <0,①b -a <0,a -b >0,①点M (b -a ,a -b )在第二象限.18. x≤2且x≠0 解析:根据题意得,2-x≥0,且x≠0,解得x≤2且x≠0.19. (2,2) 解析:连结OA,OA5,∵B为O内一点,∴符合要求的点B的坐标(2,2)答案不唯一.20. 75千米/小时解析:甲返程的速度为600÷(14-6)=75(千米/时),设乙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由题意得600=7x+75,解得x=75.21. ﹣1(答案不唯一) 解析:①点P(m,2)在第二象限内,①m<0,则m的值可以是﹣1.(答案不唯一)22. x≥﹣3且x≠2 解析:由题可得,3020xx+≥⎧⎨-≠⎩,,解得32xx≥-⎧⎨≠⎩,,①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且x≠2.23. 1 解析:①f(x)=21x-,①f(3)=231-=1.。
函数图象的概念和反函数的图象
函数图象的概念和反函数的图象函数图象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指一个平面上的点集,其中的每一对坐标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
函数的图象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抛物线,双曲线,圆,椭圆等。
它们代表着函数关系的视觉表现,是理解函数特征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学建模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反函数图象是函数图象的一种。
其本质也是一个平面上的点集,只是其中的每一对坐标是满足反函数关系的,而不是函数关系的。
与函数图象不同的是,反函数图象的每个点都是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可以反映函数的极值点。
从函数的定义可以看出:函数f的图象是所有符合f(x)=y条件的(x,y)点集,而函数f的反函数的图象是所有满足y=f-1(x)条件的(x,y)点集。
可以看出,反函数图象是以函数图象对称的,原函数在横轴上的最大值在反函数图象上对应的是最小值,原函数在横轴上的最小值在反函数图象上对应的是最大值,反之亦然。
从二元函数到三元函数,都可以生成函数的图象和反函数的图象。
函数的图象可以用来反映函数的某些性质,如极大值、极小值、交汇点、平行线,以及函数的奇偶性等;而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可以用来反映函数的极值点和对称性。
在函数图象与反函数图象中,一般来说,函数图象贴近原函数,而反函数图象则会与原函数有很大的差别,给求解反函数带来了挑战。
在计算反函数时,不仅要考虑抽象的概念,还要考虑它的可视化表达。
平时的学习中,有计算反函数的题,要能够准确运用函数图象和反函数图象,从而定位反函数的取值范围,更容易掌握反函数的概念。
从函数图象和反函数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研究中图象的使用和应用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直观理解函数,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函数是否存在,以及反函数的取值范围。
因此,学习函数图象和反函数图象在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中实用性很大。
考点11 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相关考点【无答案】
考点11 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相关考点二次函数作为初中三大函数中考点最多,出题最多,难度最大的函数,一直都是各地中考数学中最重要的考点。
而对于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考察,也主要集中在二次函数的图象、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几大方面。
出题形式虽然多是选择、填空题,但解答题中也时有出现,且题型变化较多,考生复习时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熟悉相关题型,认真对待该考点的复习。
一、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最值三、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四、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组)五、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考向一、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二次函数平移的方法:①转化成顶点式(已经是顶点式的此步忽略),②“左加右减(x),上加下减(y)”;1.把y=(2﹣3x)(6+x)变成y=ax2+bx+c的形式,二次项,一次项系数为,常数项为.2.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2﹣2x﹣4化为y=a(x﹣h)2+k的形式为()A.y=(x﹣2)2﹣4B.y=(x﹣1)2﹣3C .y =(x ﹣2)2﹣5D .y =(x ﹣2)2﹣6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将抛物线y =2x 2+1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经过这两次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y =2(x ﹣3)2+3 B .y =2(x +3)2+3 C .y =2(x ﹣3)2+1D .y =2(x +3)2+24.抛物线y =2x 2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 A .(﹣3,0)B .(3,0)C .(0,﹣3)D .(0,3)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3),点B 的坐标为(6,3).若抛物线y =mx 2+2mx +m +3(m 为常数,m ≠0)向右平移a (a >0)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AB 上,则a 的取值范围为 .考向二、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最值1. 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对称轴:直线a bx 2-=;顶点坐标:)442(2a b ac a b --,; 开口向上 a > 二次函数有最小值ab ac 442-;开口向下 a < 二次函数有最大值ab ac 442-;2. 图象的增减性问题:抛物线的增减性问题,由a 的正负和对称轴同时确定,单一的直接说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是不对的,必须附加一定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0≤x ≤3)如图所示,关于该函数在所给自变量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图象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先假设简单函数图象成立,再验证复杂函数是否成立, 利用排除法,得到最后答案。
点的坐标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复习函数知识(二)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大世界 . ◇ ++++ ++.+++ 0。1 0 。 。 。。。。。
⑩
吉林
郭 奕 津
学 习 函数 知 识 时 , 同学 们 注 意 一 个 十 分 简 单 的 关 请 系: 一个点如果 在某 函数 的图象上 , 那么 这个点 的坐标 满足 函数 的解 析 式 , 把 点 的 坐 标 代 入 解 析 式 中 , 析 即 解 式左 右两 边 相 等 . 之 , 个 点 不 在 函数 的 图象 上 , 一 反 一 这
0 的 图象 上 . )
C — — B
I
d )+b d— ) ( c 的值 . 分 析 由 点 P, 在 函数 Y= Q
fo j
+5的 图 象 上 , 点 P P 的 坐 标 满 则 ,
足 y= + 5这 一 关 系. 贝 。+ Ⅱ 5=br—b 一 ; , I = 5
Yo÷ : :0. 2 o l 丁 — 05 492 9 0 1 ‘
:
如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 析式时 , 是把点的坐 就 标代入解析式 中, 出函数解析式 中的系数. 求 因此, 当题中的条件中若含有“ 某某点在函数 图象上” 这样的条件 , 往往要考虑把这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
分析
・
‘ 尸 , 2 … o 纵 坐 标 依 次 为 1 3 5 . 尸 , ‘ 的 ,,,
这 样 的 2 1 奇数 , 0 0个
.
.
点 P 的 纵 坐 标 为 4 1. 2 09
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把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看作三个独立的知识点。
实际上,他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如果能熟练地掌握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在做题时灵活运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先看函数解析式:(0)y ax b a =+≠,这是一个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
对于这个函数而言,x 是自变量,对应的是图像上任意点的横坐标;y 是因变量,也就是函数值,对应的是图像上任意点的纵坐标。
如果令0y =,上面的解析式也就变成了0ax b +=,也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了。
我们知道,一般在求一个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时候,令0y =(同理求一个函数图像与y 轴交点的时候,令0x =)。
所以上面的意义可以这样表达:将函数解析式中的y 变为0,那么就得到相应的方程。
这个方程的解也就是原先的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这就是函数解析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它适用于所有的函数解析式。
举例说明如下:例如函数23y x =-的图像如右所示: 该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2,也就是在函数 解析式23y x =-中,令0y =即可。
令0y =也 就意味着将一元一次函数23y x =-变成了一元 一次方程230x -=,其解和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 点的横坐标是相同的。
接下来推广到二次函数:例如函数2252y x x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很容易验证,该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正是方程22520x x -+=的解。
如果右边的函数图象是通过列表、描点、连线 的方式作出来的,虽然比较精确,但过程十分繁琐。
在实际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求我们把函数图象作得 很精准。
有时候只需要作出大致图像即可。
既然上面讲述了函数图象与对应的方程之间 的关系,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利用方程的根来绘制 对应的函数图象呢?函数2252y x x =-+对应的方程是22520x x -+=,先求出这个方程的两个解。
很容易根据十字相乘法(21)(2)0x x --=得出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12和2。
函数的图像1解读
变量与常量
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
常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复 习
函 数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 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都有唯 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 们就说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x 的值为a时y的函数值。
一、由函数图象的定义可知:
(1)函数图象上的点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
(2)满足函数解析式的点的一定在函数图象上。 即:函数图象上的点与函数的每一对对应值是一一 对应的。 二、判断点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 将这个点的坐标(x, y)代入函数解析式中,若满 足函数解析式,那么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如果不满 足函数解析式,那么点就不在函数的图象上。
象有什么性质?
1.判断点A(-2.5,4) 、B(1,3) 、C(2.5,4) 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 点C 2.点D(17,30)和点E(-8,-17)在函数y=2x-1 的图象上吗?为什么? 点E 3.已知点F(-3,a)和G(b,9)在函数y=2x-1的图象 5 上,则a=_____,b=______. -7
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S=x2?
(1) 列表:
x S
0 0
0.5
0.25
1 1.5
1 2.25
2
4
2.5
3 3.5
4
6.25 9 12.25 16
(2)描点:表示与的对应的点有无数个,但是 实际上我们只能描出其中有限个点,同时想 象出其他点的位置.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去连接画出的点.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
x
当 x = 6时, y=10 – 2x
函数图象与函数关系
函数图象与函数关系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关系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函数图象,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取值和对应的值域。
本文将介绍函数图象的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函数图象与函数关系之间的联系。
一、函数图象的概念函数图象是指函数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形式,通常以曲线的形式展现。
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表示自变量(通常为x),纵轴表示因变量(通常为y)。
函数图象通过绘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描述函数的性质。
二、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1. 确定函数定义域: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即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可以通过分析函数定义式的分母、根式等来确定。
2. 确定函数值域:根据函数定义式和定义域,我们可以得到函数的输出值集合,即值域。
值域可以通过分析函数定义式中的分子、分母等来确定。
3. 绘制关键点: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我们选取一些关键点来绘制函数图象。
这些关键点可以是函数的极值点、单调性变化的点、特殊形状的点等。
4. 连接曲线:通过将关键点逐个连接起来,可以绘制出函数的图象。
在连接曲线时要注意曲线的形状,如是否为直线、抛物线、三角函数等,以及是否具有对称性等。
三、函数图象与函数关系的联系函数图象是函数关系的可视化呈现。
通过观察函数图象,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图象的横轴表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纵轴表示函数对应的值域。
通过观察图象,可以得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象的上升段和下降段可以反映函数的单调性。
上升段表示函数递增,下降段表示函数递减。
3. 函数的极值点:函数图象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对应着函数的极值。
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的高低点,可以找到函数的极值点。
4. 函数的周期性:对于周期函数,函数图象会呈现出周期性的重复形态。
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的重复部分,可以得到函数的周期和振幅等信息。
通过研究函数图象,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函数图象不仅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也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中的函数模型建立与分析。
函数-第1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1、点坐标的特征:x 轴上点坐标的特征:(m,0)y 轴上点坐标的特征:(0,m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2、点坐标的几何意义:(1)点(a ,b )表示到x轴的距离是b ,到y 轴的距离是a (2)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可以写出点坐标,但是需要考虑符号,需要分类讨论。
例: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求点A 的坐标。
答:(3,2)或(-3,2)或(-3,-2)或(3,-2)3、确认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方法技巧】第一节 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知识梳理】4、函数图象问题的解题技巧:①解题关键步骤:第一步:识别变量(审题):第二步:判断趋势第三步:找特殊值第四步:列解析式小贴士:以上四步没有绝对的向后顺序,若可以利用排除法求,则优先利用排除法,若实在判断不了函数图象,则可求出函数的关系式;注意出现动点时,要标出动点走过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再去找关系,常用勾股定理和相似来求动点解析式②判别图象是曲还是直:要看变量的个数,若一个变量,则为直线;若变量是两个,则为曲线。
两个变量的增加性一样,则开口向上。
若不一样,开口向下。
③识别图象特点:若动点在直线、射线、线段、圆、圆弧上动,则函数图像为连续圆滑的图像,若在有尖点的折线上运动,则函数图像为出现明显的拐点为分段函数。
【考点突破】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2m+3)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 D.变式1、已知点P(a+1,2a﹣3)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C.﹣<a<1 D.﹣1<a<例2、已知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m,﹣m+1)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变式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b)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例3、已知点P(a﹣2,2a+8),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x轴上;(2)点P在y轴上;(3)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4)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变式1、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下列各点;(1)点A在y轴上,位于原点上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2)点B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3)点C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每条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4)点D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5)点E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依次连接这些点,你能得到什么图形?例4、已知△ABC中,点A(﹣1,2),B(﹣3,﹣2),C(3,﹣3)①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②求△ABC的面积.变式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4,1),B(1,1)C(4,5),D(6,﹣3),E(﹣2,5)(1)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AEC,△BCD.(2)求出△AEC的面积(简要写明简答过程).变式2、已知:A(0,1),B(2,0),C(4,3)(1)求△ABC的面积;(2)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例5、已知,如图,点A(a,b),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且AC⊥x轴于点C,BD⊥x轴于点D.(1)CD= ,|DB﹣AC|= ;(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2)请猜想:A,B两点之间的距离;(3)利用猜想,若A(﹣2,5),B(4,﹣4),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变式1、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在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1)已知A(2,4)、B(﹣3,﹣8),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1,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0,6)、B(﹣3,2)、C(3,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考点二:函数及其图象例1、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B.x≤C.x>D.x≥变式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4B.x≥2C.x≥2且x≠﹣4D.x≠﹣4变式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x>2B.x<2C.x≤2D.x≠2例2、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C=4,点P是△ABC边上一动点,沿B→A→C的路径移动,过点P作PD⊥BC于点D,设BD=x,△BDP的面积为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变式1、如图,矩形ABCD中,AB=2,BC=4,P为矩形边上的一个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设P点经过的路程为x,以A,P,B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y,则选项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例3、如图,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P是BC边上一动点(与B、C不重合),连结AP,作PE⊥AP交∠BCD的外角平分线于E.设BP=x,△PCE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A.y=2x+1B.y=x﹣2x2C.y=2x﹣x2D.y=2x变式1、如图,A的坐标是(0,4),点C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点B与点O在直线AC两侧,∠BAC=∠OAC,BC⊥AC,点B的坐标为(x,y),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A.y=8x B.y=C.y=D.y=例4、在五边形ABCDE中,∠B=90°,AB=BC=CD=1,AB∥CD,M是CD边的中点,点P由点A出发,按A→B→C→M的顺序运动.设点P经过的路程x为自变量,△APM的面积为y,则函数y的大致图象是()A.B.C.D.变式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是BC边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动点P 从点A出发,沿路径A→D→C→E运动,则△APE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A.B.C.D.例5、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Rt△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设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变式1、如图,BC是⊙O直径,A是圆周上一点,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EDC,连结BD,当BD∥AC时,记旋转角为x度,若∠ABC=y度,则y与x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A.y=180﹣2x B.y=x+90C.y=2x D.y=x例6、如图1,AD,BC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P从点O出发沿图中某一个扇形顺时针匀速运动,设∠APB=y(单位:度),如果y与点P运动的时间x(单位:秒)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那么点P的运动路线可能为()A.O→B→A→O B.O→A→C→O C.O→C→D→O D.O→B→D→O变式1、一个观察员要到如图1所示的A,B,C,D四个观测点进行观测,行进路线由在同一平面上的AB,BC,CD,DA,AC,BD组成.为记录观察员的行进路线,在AB的中点M处放置了一台定位仪器,设观察员行进的路程为x,观察员与定位仪器之间的距离为y,若观察员匀速行进,且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观察员的行进路线可能为()A.A→D→C→B B.A→B→C→D C.A→C→B→D D.A→C→D→B例7、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BC,点E为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E,DE,过E作EF⊥BC于F.设AE=x,图1中某条线段的长为y,若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1中的()A.线段BE B.线段EF C.线段CE D.线段DE变式1、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G是BC边上一个动点且不与点B、C重合,H 是AC边上一点,且∠AGH=30°.设BG=x,图中某条线段长为y,y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中的()A.线段CG B.线段AG C.线段AH D.线段CH例8、小阳在如图①所示的扇形舞台上沿O﹣M﹣N匀速行走,他从点O出发,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经过点M再走到点N,共用时70秒.有一台摄像机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记录了小阳的走路过程,设小阳走路的时间为t(单位:秒),他与摄像机的距离为y(单位:米),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②,则这个固定位置可能是图①中的()A.点Q B.点P C.点M D.点N变式1、如图1,△ABC是一块等边三角形场地,点D,E分别是AC,BC边上靠近C点的三等分点.现有一个机器人(点P)从A点出发沿AB边运动,观察员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记录机器人的运动情况.设AP=x,观察员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为y,若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观察员所处的位置可能是图1的()A.点B B.点C C.点D D.点E例9、如图,⊙O上有两点A与P,且OA⊥OP,若A点固定不动,P点在圆上匀速运动一周,那么弦AP的长度d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A.①B.③C.①或③D.②或④变式1、如图甲,A、B是半径为1的⊙O上两点,且OA⊥OB.点P从A出发,在⊙O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A 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x ,弦BP 的长度为y ,那么如图乙图象中可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A .①B .④C .①或③D .②或④<A 组>1.已知点P (0,m )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 (﹣m ,﹣m+1)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函数y=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4B .x≥2C .x≥2且x≠﹣4D .x≠﹣43.星期六早晨蕊蕊妈妈从家里出发去观山湖公园锻炼,她连续、匀速走了60min 后回家,图中的折线段OA ﹣AB ﹣BC 是她出发后所在位置离家的距离s (km )与行走时间t (min )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图形中可以大致描述蕊蕊妈妈行走的路线是( )A .B .C .D .4.小明的父亲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书店,在书店看了10分钟书后,用15分钟【分层训练】返回家,下列图中表示小明的父亲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图象是()A.B.C.D.5.小颍今天发烧了.早晨她烧得很厉害,吃药后她感觉好多了,中午时小颖的体温基本正常,但是下午她的体温又开始上升,直到夜里小颖才感觉没那么发烫.下面四幅图能较好地刻画出小颖今天体温的变化情况的是()A.B.C.D.6.已知点A(m,﹣2),点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A.﹣1B.1C.﹣3D.37.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A.(2,﹣3)B.(2,3)C.(3,2)D.(3,﹣2)8.如图,直线m∥n,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m,y轴∥n,点A的坐标为(﹣4,2),点B的坐标为(2,﹣4),则坐标原点为()A.O1B.O2C.O3D.O49.如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标注了射阳县城四个大型超市的大致位置(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若用(0,﹣2)表示苏果超市的位置,用(4,1)表示文峰超市的位置,则大润发超市的位置可表示为.10.如图,是象棋盘的一部分,若“帅”位于点(2,﹣1)上,“相”位于点(4,﹣1)上,则“炮”所在的点的坐标是.<B组>1、如图,点O(0,0),A(0,1)是正方形OAA1B的两个顶点,以OA1对角线为边作正方形OA1A2B1,再以正方形的对角线OA2作正方形OA1A2B1,…,依此规律,则点A2017的坐标是()A.(0,21008)B.(21008,21008)C.(21009,0)D.(21009,﹣21009)2、观察图中正方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016应标在()A.第504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第504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第505个正方形的左上角D.第505个正方形的右下角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60的坐标是.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3,0),点C在坐标轴上,且AC+BC=10,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C的坐标.5、如图∥,我们在“格点”直角坐标系上可以清楚看到:要找AB或DE的长度,显然是转化为求Rt∥ABC或Rt∥DEF的斜边长.下面:以求DE为例来说明如何解决:从坐标系中发现:D(﹣7,5),E(4,﹣3).所以DF=|5﹣(﹣3)|=8,EF=|4﹣(﹣7)|=11,所以由勾股定理可得:DE==.下面请你参与:(1)在图∥中:AC=,BC=,AB=.(2)在图∥中:设A(x1,y1),B(x2,y2),试用x1,x2,y1,y2表示AC=,BC=,AB=.(3)(2)中得出的结论被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距离公式”,请用此公式解决如下题目:已知:A(2,1),B(4,3),C为坐标轴上的点,且使得∥ABC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请求出C点的坐标.6、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向B点运动,同时动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CD方向运动,当P运动到B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APQ的面积为S,则表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7、如图,正方形ABCD中,AB=8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从B,C两点同时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CD运动,到点C,D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OEF 的面积为s(cm2),则s(cm2)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A.B.C.D.参考答案【考点突破】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例1、解:∵点在第三象限,∴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也是负数,即﹣2m+3<0,解得m>.故选B.变式1、解:∵点P(a+1,2a﹣3)在第一象限,∴,解得:a,故选:B.例2、解:由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得m<0.由不等式的性质,得﹣m>0,﹣m+1>1,则点M(﹣m,﹣m+1)在第一象限,故选:A.变式1、解:∵点A(a,﹣b)在第一象限内,∴a>0,﹣b>0,∴b<0,∴点B(a,b)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例3、解:(1)∵点P(a﹣2,2a+8),在x轴上,∴2a+8=0,解得:a=﹣4,故a﹣2=﹣4﹣2=﹣6,则P(﹣6,0);(2))∵点P(a﹣2,2a+8),在y轴上,∴a﹣2=0,解得:a=2,故2a+8=2×2+8=12,则P(0,12);(3)∵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a﹣2=1,解得:a=3,故2a+8=14,则P(1,14);(4)∵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a﹣2=2a+8或a﹣2+2a+8=0,解得:a1=﹣10,a2=﹣2,故当a=﹣10则:a﹣2=﹣12,2a+8=﹣12,则P(﹣12,﹣12);故当a=﹣2则:a﹣2=﹣4,2a+8=4,则P(﹣4,4).综上所述:P(﹣12,﹣12),(﹣4,4).变式1、解:(1)∵点A在y轴上,位于原点上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点A的坐标为(0,2);(2)∵点B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点B的坐标为(1,0);(3)∵点C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每条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点C的坐标为(2,2);(4)∵点D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点D的坐标为(3,0);(5)∵点E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点E的坐标为(4,2).将A、B、C、D、E标在同一坐标系中,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得到的图形为W形.例4、解:(1)△ABC如图所示;(2)△ABC的面积=6×5﹣×2×4﹣×1×6﹣×5×4,=30﹣4﹣3﹣10,=30﹣17,=13.变式1、解:(1)如图所示:(2)△AEC取EC为底,则EC为6,EC边上高AC=4所以S△AEC=×6×4=12.变式2、解:(1)S△ABC=3×4﹣×2×3﹣×2×4﹣×1×2=4;(2)如图所示:P1(﹣6,0)、P2(10,0)、P3(0,5)、P4(0,﹣3).例5、解:(1)CD=|c﹣a|,|DB﹣AC|=|b﹣d|;(2)AB=;(3)AB==3.故答案为|c﹣a|,|b﹣d|;.变式1、解:(1)∵A(2,4)、B(﹣3,﹣8),∴|AB|==13,即A、B两点间的距离是13;(2)∵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1,∴|AB|=|﹣1﹣5|=6,即A、B两点间的距离是6;(3)∵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0,6)、B(﹣3,2)、C(3,2),∴AB=5,BC=6,AC=5,∴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二、函数及其图象例1、解: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故选:B.变式1、解:由题意得,解得x≥2,x≠﹣4,∥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故选B.变式2、解:∥函数表达式y=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0,即x≠2.故选D.例2、快速解法:由题意可得P经过两个线段,BA,AC,当P在BA上运动时,BD是变化的(增大),PD也是变化的(增大),所以面积是曲线,不是直线,排除A、D当P在AC上运动时,BD是变化的(增大),PD也是变化的(减少),所以面积是曲线,且是下降的。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
1. f(x)=|x-1|的图象为如下图所示中的 ( )
【解析】 【答案】 B
2. (湖北卷)函数 y e |ln x| | x 1 |的图象大致是
D
( D
)
(D )
3.为了得到函数 y=2 -1 的图象,只需 把函数 y=2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A.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2.函数图象的画法 函数图象的画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描点法; 二是图象变换法 描点法:描点法作函数图象是根据函数解析式, 列出函数中x,y的一些对应值表,在坐标系内描出 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作图时, 要与研究函数的性质结合起来
图象变换法:常用变换方法有4种,即平移变换、 翻折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
y f (2a x)
a 对称的解析式为
④函数 y f ( x) 的图象关于点 (a, 0) 对称的解析式为
y f (2a x)
1 ⑤函数 y f ( x) 和 y 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 .
【例1】 作出下列函数的大致图象
(1) y ( x 1) 1 (2) y log 2 ( x ) 1 (3) y 2
2.函数图象的画法 函数图象的画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描点法; 二是图象变换法 描点法:描点法作函数图象是根据函数解析式, 列出函数中x,y的一些对应值表,在坐标系内描出 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作图时, 要与研究函数的性质结合起来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及图像
第三模块函数3.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及图像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1.有序数对(1)平面内的点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例如点A在平面内可表示为A(a,b),其中a表示点A的横坐标,b表示点A的纵坐标.(2)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平面内的任何一个点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反过来每一对有序实数都表示平面内的一个点.(3)有序实数对表示这一对实数是有顺序的,即(1,2)和(2,1)表示两个不同的点.2.平面内点的坐标规律(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2)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x轴上⇔y=0,x为任意实数;点P(x,y)在y轴上⇔x=0,y为任意实数;点P(x,y)在坐标原点⇔x=0,y=0.【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m-2)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可得:m>0,m-2>0,解得m>2.方法点拨: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根据点在坐标系中的符号特征,建立不等式组或者方程(组),把点的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或方程(组)来解决.考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特殊点的坐标特征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1)平行于x 轴(或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为不相等的实数.(2)平行于y 轴(或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不相等的实数.2.平面直角坐标系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1)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2)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3.平面直角坐标系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 (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1的坐标为(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2的坐标为(-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3的坐标为(-x ,-y ). 以上特征可归纳为:(1)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3)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例2】已知点M(1-2m ,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由题意得,点M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m ,1-m ).∵M (1-2m ,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 ∴⎩⎨⎧1-2m >0,1-m >0,解得⎩⎨⎧m <12,m <1.考点三、确定物体位置的方位1.平面内点的位置用一对有序实数来确定.2.方法 (1)平面直角坐标法(2)方向角和距离定位法用方向角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方向角是表示方向的角,距离是物体与观测点的距离.用方向角和距离定位法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要注意中心点的位置,中心点变化了,则方向角与距离也随之变化.考点四、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考点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与对称点的坐标-4,-1),C(2,0),将△ABC 平移至△A1B1C1的位置,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A1、B1、C1,若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C1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由A(-2,3)平移后点A1的坐标为(3,1),可知A点横坐标加5,纵坐标减2,则点C的坐标变化与A点的坐标变化相同,故C1(2+5,0-2),即(7,-2).方法点拨:求一个图形旋转、平移后的图形上对应点的坐标,一般要把握三点:一是根据图形变换的性质;二是利用图形的全等关系;三是确定变换前后点所在的象限.考点六、函数及其图象1.函数的概念(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有些数值是始终不变的,称它们为常量.(2)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在其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函数值: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当自变量x =a 时,因变量y =b ,那么b 叫做自变量的值为a 时的函数值注: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2.函数的表示法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这三种方法有时可以互相转化.(表示函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有时为了全面认识问题,可同时使用几种方法)(2)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实际问题或几何问题时,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符合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3.函数的图象:对于一个函数,把自变量x 和函数y 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组成这些点的图形叫这个函数的图象.(1)画函数图象,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列表、描点、连线.(2)图象上任一点的坐标是解析式方程的一个解;反之以解析式方程的任意一个解为坐标的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温馨提示:画图象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图象有端点时,要注意端点是否有等号,有等号时画实心点,无等号时画空心圆圈.【例4】函数y =1x +x 的图象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象限D .第二、四象限解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出其公共解集,最后求a的取值范围即可.⎩⎨⎧2x<3(x -3)+1,①3x +24>x +a.② 由①得x >8,由②得x <2-4a ,其解集为8<x <2-4a.因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为9,10,11,12,则⎩⎨⎧2-4a>12,2-4a≤13,解得-114≤a<-52. 故选B.【例5】[2013·苏州] 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不考虑水的阻力),直到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下图能反映弹簧秤的度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解析:因为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A 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露出水面前读数y 不变,出水面后y 逐渐增大,离开水面后y 不变.故选C.方法点拨:观察图象时,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意义,弄清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然后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结合实际问题的意义进行判断.考点七、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1.自变量以整式形式出现,它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自变量以分式形式出现,它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3.当自变量以偶次方根形式出现,它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奇次方根出现时,它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4.当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幂或负整数幂的底数中,它的取值范围是使底数不为零的数5.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同时有几种代数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是各种代数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例6】(1)(2010·遵义)函数y =1x -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2010·济宁)在函数y =x +4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2010·黄冈)函数y =x -3x +1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2010·玉溪)函数y =x x +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答】(1)由x -2≠0得x≠2.(2)由x +4≥0,得x≥-4.(3)由⎩⎨⎧ x -3≥0,x +1≠0,得x≥3. (4)由x +1>0,得x >-1.。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y为零;y轴上的点,x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 , 0)。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m,n),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纵坐标都反号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x,y)的几何意义:点P (x,y )到x 轴的距离为 |y|,点P (x,y )到y 轴的距离为 |x|。
点P (x,y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2y x +8、两点之间的距离:X 轴上两点为A )0,(1x 、B )0,(2x |AB|||12x x -= Y 轴上两点为C ),0(1y 、D ),0(2y |CD|||12y y -=已知A ),(11y x 、B ),(22y x AB|=212212)()(y y x x -+-9、中点坐标公式:已知A ),(11y x 、B ),(22y x M 为AB 的中点,则:M=(212x x + , 212y y +) 10、点的平移特征: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x-a ,y ); 将点(x,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 ,y ); 将点(x,y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将点(x,y )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
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某函数的图象上,就是看该点的坐标是否满足关系式,若满足,则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否则就不在.三步即可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一代、二算、三比较:一代: 把点的横坐标作为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关系式;二算: 算出对应的函数值;三比较: 比较函数值与所给点的纵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点在函数的图象上;若不相等,则该点不在函数的图象上.说明:当自变量取点的横坐标时,得到的函数值若等于点的纵坐标,则称该点满足函数关系式,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例1. 若点()m A ,2-在函数x y 21-=的图象上,则m 的值是 【 】 (A )41 (B )41- (C )1 (D )1- 解: ∵点()m A ,2-在函数x y 21-=的图象上 ∴当2-=x ,m y = ∴()1221=-⨯-=m 习题1. 下列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的是 【 】(A )x x y 352-= (B )12-=x y(C )xy 2=(D )73+-=x y 习题2. 下列各点中,在函数x y 2=的图象上的是 【 】 (A )()4,2 (B )()2,1- (C )()1,2-- (D )⎪⎭⎫ ⎝⎛--1,21 习题3. 函数43-=x y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分析: y 轴上点,其横坐标为0.习题4. 若点()a P -1,3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点()3,2+b Q 在函数x y -=2的图象上,则=+b a _________.习题5. 已知函数12-=x y .(1)试判断点()3,1-A 和点⎪⎭⎫ ⎝⎛-31,31B 是否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2)已知点()1,+a a C 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求a 的值.习题 6. 如果点()2,1同时在函数b ax y +=与ab x y -=的图象上,那么b a ,的值各为多少?习题7. 已知点()7,2在函数62+=ax y 的图象上,求a 的值,并判断点()12,4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习题8. 有下列四点:()2,1M ,⎪⎭⎫ ⎝⎛23,3N ,()1,1-P ,()4,2--Q ,其中在函数12+=x x y 的图象上的是 【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习题9. 若点()n m ,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则=-n m 2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3 一次函数的图象》讲解与例题
《第四章3 一次函数的图象》讲解与例题1.函数的图象关于一个函数,咱们把它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变量y的值别离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该函数的图象.谈重点函数图象与点的坐标的关系(1)函数图象上的任意点P(x,y)必知足该函数关系式.(2)知足函数关系式的任意一对x,y的值,所对应的点必然在该函数的图象上.(3)判定点P(x,y)是不是在函数图象上的方式是:将点P(x,y)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若是知足函数表达式,那个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若是不知足函数的表达式,那个点就不在函数的图象上.【例1】判定以下各点是不是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A(2,3),B(-2,-3).分析:将x的值代入函数表达式,若是等于y的值,那个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不然,那个点不在函数的图象上.解:∵当x=2时,y=2×2-1=3,∴A(2,3)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当x=-2时,y=-2×2-1=-5≠-3,∴B(-2,-3)不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2.函数图象的画法画函数图象的一样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通常把自变量x的值放在表的第一行,其对应函数值放在表的第二行,其中x的值从小到大.(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描点时一样把关键的点准确地描出,点取得越多,图象越准确.(3)连线:依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点用滑腻的曲线连接起来.释疑点滑腻曲线的特点所谓的“滑腻曲线”,现时期可明白得为符合图象的进展趋势、让人感觉过渡自然、比较“平”“滑”的线,事实上有时是直线.【例2】作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析:取几组对应值,列表,描点,连线即可.解:列表: x … -2 -1 0 1 … y … 3 1 -1 -3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座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连线:把这些点连起来.注:一次函数y =-2x -1的图象是直线,连线时,两头要露头.3.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①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于两点确信一条直线,因此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要描出图象上的两个点⎝ ⎛⎭⎪⎫通常求出与x 轴的交点⎝ ⎛⎭⎪⎫-b k ,0和与y 轴的交点(0,b ),过这两点作一条直线就好了.咱们常常把这条直线叫做“直线y =kx +b ”.②一次函数中常量k ,b (k ≠0):直线y =kx +b (k ≠0)与y 轴的交点是(0,b ),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当b =0时,直线通过原点,现在一次函数即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y =kx +b 中的k ,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k 的绝对值越大,那么直线越接近y 轴,反之,越靠近x 轴.③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性质:当k >0时,直线y =kx +b 从左向右上升,函数y 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直线y =kx +b 从左向右下降,函数y 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样地,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咱们称它为直线y =kx .在画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时,一样是通过点(0,0)和(1,k )作一条直线.②正比例函数y =kx 的性质:当k >0时,直线y =kx 通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往右上升,即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直线y =kx 通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往右下降,即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例3-1】 作出一次函数y =-3x +3的图象.分析: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只要过其图象的两点画出一条直线即可.解:列表:x 0 1y=-3x+330描点,连线.【例3-2】假设一次函数y=(2m-6)x+5中,y随x增大而减小,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当咱们明白函数的增减性后,就明白了k的取值范围,因为y随x增大而减小,因此k就小于0,即2m-6<0,m<3.因此m的取值范围是m<3.答案:m<3析规律k与b的作用在一次函数解析式中,k确信函数的增减性,b确信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例3-3】以下图表示一次函数y=kx+b与正比例函数y=kx(k,b是常数,且k≠0)图象的是( ).解析:关于两个不同的函数图象共存于同一坐标系的问题,常假设某一图象正确,确信k,b的符号,然后再依照k或b的符号判定另一函数图象是不是与k,b的符号相符合.观看A中一次函数图象可知k>0,b<0,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通过第二、四象限,现在k<0,因此A不正确,用一样的方式可确信B,C不正确.应选D.答案:D点技术同一坐标系中多函数图象问题解答这种问题一样第一依照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别离先确信k的符号,对照k的符号,假设k符号一致,才说明可能正确,再结合题中的其他条件确信最终正确答案.4.k,b的符号与直线所过象限的关系学习了一次函数y=kx+b(k≠0),咱们明白一次函数图象通过哪些象限是由k,b的符号决定的.一样分为四种情形:(1)k>0,b>0时,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2)k>0,b<0时,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3)k<0,b>0时,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4)k<0,b<0时,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析规律k,b的符号与直线的关系依照一次函数y=kx+b中k,b的符号能够确信图象所通过的象限;依照函数图象所通过的象限,能够确信k,b的符号.解决有关问题,应熟练把握k,b的符号与函数图象所通过象限的几个类型,并能灵活应用.【例4-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通过第二、三、四象限,那么正比例函数y=kbx的图象通过哪个象限?分析:要确信函数y =kbx 的图象通过哪些象限,那么需要确信kb 的符号,而kb 的符号由k 的符号和b 的符号决定,因此只要依照已知条件确信k ,b 的符号即可解决问题.解:因为y =kx +b 的图象通过第二、三、四象限,因此k <0,b <0,因此kb >0.因此函数y =kbx 的图象通过第一、三象限.【例4-2】 如图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的大致位置,试别离确信k ,b 的正负号,并判定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所通过的象限.分析:由函数y =kx +b 的图象可知,函数的图象通过第一、三、四象限,因此k >0,b <0,由此可得-k -1<0,-b >0,从而确信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通过第一、二、四象限.解:观看图象可得k >0,b <0,因此-k -1<0,-b >0,因此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通过第一、二、四象限.5.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这条直线与x 轴交于点⎝ ⎛⎭⎪⎫-b k ,0,与y 轴交于点(0,b ).考查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的问题常见的有三类:(1)判定直线所过的象限,一样给出函数关系式,判定直线通过哪几个象限或确信不通过哪个象限.(2)求直线的解析式,一样先设出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k ≠0),把已知的两点的坐标别离代入,求出k ,b 的值即可.(3)求两交点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由于那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利用面积公式即可.【例5】 如图,已知直线y =kx -3通过点M (-2,1),求此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并求出与坐标轴所围的三角形的面积.分析:先将点M (-2,1)代入y =kx -3,确信一次函数解析式,再别离令x =0和y =0,即可求出此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解:将点M (-2,1)代入y =kx -3,得1=-2k -3,解得k =-2,因此y =-2x -3.又当x =0时,y =-3,当y =0时,x =-32,因此此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别离为⎝ ⎛⎭⎪⎫-32,0,(0,-3). 因此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12×32×3=94. 点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时,通常把轴上的边作为底,再利用点的坐标求得底上的高,然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6.关于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关于一样的一次函数,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能够是全部实数,因此不存在最大、最小值(简称“最值”),但在实际问题中,因题目中的自变量受到实际问题的限制,因此就有可能显现最大值或最小值.求解这种问题,先分析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适合一次函数模型,再在自变量许诺的取值范围内成立一次函数模型.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依照一次函数的性质来解答.除正确确信函数表达式外,利用自变量取值范围去分析最值是解题的关键.“在生活中学数学,到生活顶用数学”,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个主旨之一,在考题中,有许多利用数学知识求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试题,考查同窗们利用所学知识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例6】某报刊销售亭从报社订购晚报的价钱是0.7元,销售价是每份1元,卖不掉的报纸能够以每份0.2元的价钱退回报社,假设每一个月按30天计算,有20天天天可卖出100份报纸,其余10天天天只能卖出60份,但天天报亭从报社订购的份数必需相同,报亭天天从报社订购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一个月所取得的利润最大?分析:假设报亭天天从报社订购x份报纸,每一个月取得的利润为y,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60≤x≤100,并依照函数的性质来确信订多少份报纸.解:依照题意,得y=(1-0.7)×(20x+10×60)-(0.7-0.2)(x-60)×10,即y=x+480(60≤x≤100).∵此函数是一次函数,且一次项的系数大于0,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00时,y有最大值,其最大值为100+480=580(元).订购方案:天天从报社订100份报纸,如此取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80元.。
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知识点
位置的确定一、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 轴和y 轴统称坐标轴。
它们的公共原点O 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 分别x 轴、y 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 轴、y 轴对应的数a ,b 分别叫做点P 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 ,b )叫做点P 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 )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新人教版数学初中八年级下册19.1.2《函数的图像》教案
《19.1.2函数的图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函数的图象,学习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初步讨论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学习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2.会观察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根据图象初步分析函数的对应关系和变化规律;3.经历画函数图象的过程,体会函数图象建立数形联系的关键是分别用点的横、纵坐标表示自变量和对应的函数值.4.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能说出画函数图象的步骤;5.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6.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7.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8.能对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教学重难点◆1.函数图象的意义,从图象中获取信息.2.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3.综合运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关系,研究运动变化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白板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你一定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个紧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水,但是嘴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乌鸦衔来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如图19-1-),瓶中水面的高度随石子的增多而上升,乌鸦喝到了水.但是还没解渴,瓶中水面就下降到乌鸦够不着的高度了,乌鸦只好再去衔些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又上升,乌鸦终于喝足了水,哇哇地飞走了.如果设衔入瓶中石子的体积为x,瓶中水面的高度为y,下面能大致表示上面故事情节的图象是( B )[说明与建议] 说明: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通过探究函数图象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图象,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理解图象的实际含义,直观感受到数形结合解决这类问题的价值,从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为后面学生自主解决函数图象问题作好铺垫.二、初步认识学会画图1.观察北京某天的气温图,这个图反应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你知道是如何画出来的吗?[设计意图]这个图在前面已研究过,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并不难,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知识点——画函数图像.2.思考: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面积用S表示.(1)请写出面积S与边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解:S=x²(x>0)(2)计算并填写下表:x S 00.50.2111.52.2242.56.2393.512.241 55556(3)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上面表格中各对数值所对应的点,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这些点.解:3.定义: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三、认真观察学会识图:1.思考: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你从图象中得到了哪些信息?解:气温T是时间t的函数,上图是函数图象,此函数不能用解析式表示.由图象可知:(1)这一天中凌晨4时气温最低(-3℃),14时气温最高(8℃);(2)从0时至4时气温呈下降状态(即温度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从4时到14 时气温呈上升状态,从14时至24时气温又呈下降状态.(3)从图象可以看出这一天中任一时刻的气温大约是多少.2.例2如图所示,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食堂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家到食堂用了多少时间?(2)小明吃早餐用了多少时间?(3)食堂离图书馆多远?小明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多少时间?(4)小明读报用了多少时间?(5)图书馆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小明离家的距离y是时间x的函数.由图象中有两段平行于x轴的线段可知,小明离家后有两段时间先后停留在食堂与图书馆里.解:(1)从纵坐标看出,食堂离小明家0.6km;由横坐标看出,小明从家到食堂用了8min.(2)从横坐标看出,25-8=17,小明吃早餐用了17min.(3)从纵坐标看出,0.8-0.6=0.2,食堂离图书馆0.2km;从横坐标看出,28-25=3,小明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3min;(4)从横坐标看出,58-28=30,小明读报用了30min;(5)从纵坐标看出,图书馆离小明家0.8km;由横坐标看出,68-58=10,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用了10min,由此算出平均速度是0.08km/min.3.练习:(1)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往往是变化的,下图表示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长时间?它的最高速度是多少?(2)汽车在哪些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多少?(3)出发后8分钟到10分钟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4)请你描述汽车行驶的整个过程.解:(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历了24分钟,它的最高速度是90千米/时.(2)在2 分钟到6 分钟,18分钟到22 分钟之间汽车匀速行驶,速度分别是30千米/时和90千米/时.(3)此时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可能是遇到红灯等情况(回答只要合理即可).(4)汽车在0~2分钟开始发动加速行驶;2~6分钟以3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6~8 分钟,由于某些状况,开始减速慢行;8~10 分钟,汽车静止;10~18分钟,又开始加速行驶;18~22 分钟以9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22~24 分钟减速行驶到达目的地.(2)下面的图像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体育场离张强家多远?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多少时间?(2)体育场离文具店多远?(3)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多少时间?(4)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1)体育场离张强家2.5 km,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15 min;(2)体育场离文具店:2.5-1.5=1(km);(3)张强在文具店逗留了:65-45=20(min);(4)回家速度:1.5÷四、课堂小结:100-6518=(km/h).60第二课时一、例题讲解:例3在下列式子中,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有唯一的对应值,即y是x 的函数.画出这些函数的图象.(1)y=x+0.5;解:(1)列表:(2)y= (x>0).7描点,连线.(2)列表:X y……0.512161.54232.52.4323.5 41.551.261……描点,连线.二、方法归纳:描点法画函数图象一般步骤如下:(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三、巩固练习:1.(1)画出函数y=2x-1的图像;(2)判断点A(-2.5,-4),B(1,3),C(2.5,4)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像上.解:(1)如图所示;(2)A(-2.5,-4),B(1,3)不在函数y=2x-1的图像上,C(2.5,4)在函数y=2x-1的图像上.22.(1)画出函数y=x 的图像.(2)从图像中观察,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还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呢?解:(1)如图所示;(2)当x<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四、课堂小结:(1)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2)画函数图象时,怎样体现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3)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按照哪些步骤进行?(4)怎样从图象上看出当自变量增大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第三课时一、问题引入:问题:如图19-1-,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长为y m.2的小花坛,该花坛的一边长为x m,周(1)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能求出这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吗?(3)当x的值分别为1,2,3,4,5,6时,请列表表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4)能画出函数的图象吗?解:(1)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12(2)y=2(x+).(3)x/m y/m 1262163144145 614.8 16(4)【小结】在上题中我们亲自动手用列表格、写式子和画图象的方法表示了一个函数.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分别称为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思考一下,从这个例子看,你认为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如何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例题探究:例4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小时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t表示时间,y表示水位高度.xt/时y/米……313.323.633.944.254.5(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们能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2)水位高度y 是否为时间t 的函数?如果是,试写出一个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变化规律吗?(3)据估计这种上涨还会持续2小时,预测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分析:记录表中已经通过6 组数值反映了时间t与水位y 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现在需要从这些数值中找出这两个量之间的一般规律,由它写出函数解析式,再画出函数图象,从而预测水位.解:(1)如下图,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可以看出这6 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在结合数据,可以发现每小时水位上升0.3m.(2)由于水位在最近5h内持续上涨,对于时间t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水位高度y 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是t的函数.开始的水位高度为3m,以后每小时水位上升0.3m.故函数y=0.3t+3(0≤t≤5)他表示经过th水位上升0.3t m,即水位y为(0.3t+3) m,其图象为点A(0,3)和点B(5,4.5)之间的线段AB.(3)如果水位的变化规律不变,当t=5+2=7(h)时,水位高度y=0.3×7+3=5.1(m).三、课堂小结:1.合作探究:说说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分小组讨论一下.【引导探究】列表法比较直观、准确地表示出函数中两个变量的关系.解析式法则比较准确、全面地表示出了函数中两个变量的关系.图象法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函数中两个变量的关系.相比较而言,列表法不如解析式法全面,也不如图象法形象;而解析式法却不如列表法直观,不如图象法形象;图象法也不如列表法直观准确,不如解析式法全面.从全面性、直观性、准确性及形象性四个方面来总结归纳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全面性×√×准确性√√×直观性√×√形象性××√从所填表中可清楚看到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有时为了全面地认识问题,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教学反思略。
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的对应关系
作者: 刘兴玲
作者机构: 甘肃省酒泉市东苑学校,735000
出版物刊名: 学周刊:上旬
页码: 158-15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平面直角坐标系 函数解析式 函数图像 对应关系 一一对应 “数形结合” 一次函数函数关系
摘要: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六章“一次函数”主要学习了一些函数的基础知识和简单函数。
如函数及其表示方法、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为了利用图像研究函数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后。
点的坐标(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不同的坐标与不同的点一一对应:函数关系与动点轨迹一一对应.把抽象的函数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通过解读图像。
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这种“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 A … 矗 线 , , 腰 . 白,=
+3 LC A: o ,D = . , D 9 。A 6
求 双曲线 的解析式
C / ̄ D / 轴交 l 于点 D,E/ y : D/ 轴 , y 于 交 =1
点 E .
|
I 口一 —
( ) A :B ; 1 求 B C
3一( Im 2
2 + ) m 3
双曲线的解析式 为 Y 旦 :
.
=
一
÷2m m2 +
( 一 ) 2 m 2 + . ’
例 4 如图 , 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 , 抛物 线 Y= 1 一 2 +3交 y 于点 A, 轴 P为抛物线 上一 点, 与点 A不重 且 合. 连接 P, A . P为边作 ̄ O P . 以 OA y A Q J
例 : , ÷ ( o 图 与 段 曰 y的 半 上顶 c 双 线 = ( 0 2如 ≥) 象 线 在 轴 正 轴 , 在 曲 y÷ 2= 的 点 >
A C的交点分别为 B、 其 中 A( , ) a / C, 0 1 ,C/x轴 , B在 点
, , c在 = l 上 :x 上 点
|
1
当 :2时 , y:
.
O :3 A .
!÷: — 。 : , 翠 4 ×
‘ .
’
四 边形 O P A Q为 平 行
D\
‘ . .
线线 P的长最小值 为 1 , m: 2时 , 线段 Q 的长取 最大值 , 大值 为 3—1 最
四边 形 ,
’ . .
‘ .
.
Q P=O 3 A= .
.
’
.
解
过 A 作 A D上 轴
. .
= D 媳 .
‘ .
OA = 1.
Ox = 一
( ) o( ,) B 1 1 . 2由 o0 , ( ,)
30。.
1
・
.
可得过 0、 B两点 的直线解析式 为 ) . 一 而 由 c 2,) C / 轴 ( 1 , D/r
・ . .
・ .
‘
四边形 A C B D为梯形 , C / o, C A=9 。 B /a D 0,
=
‘ . .
DC=0B :3 .
÷2m3 m 2+ — .
—
。
.
.
点 c的坐标为 ( ,) 43 .
=
把 c 4,) ( 3 代入 Y=旦 巾 得 k 2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致掌大世界 0 _◆ ; .+... : 。。. . 。。.。。; +.
点 的 坐 标 与 函 数 图 象
声 笑 系
…
童_ 林堡壹…. 塞 幕
一
个点在 函数 图象上 , 那么这个点 的坐标满 足函数
c在 ): 1 。 , 上
,
’
,
的关系式 , 这是学 习 函数 知识 时 , 大家都 知道 的一个 最
基本 的关系 , 围绕着这个关系许多与 函数有关 的问题 都
能解决.
. .
点 B, C的纵 坐 标 都
为 1 ,
・ ’ .
例 1 如 图, 正方形 O B A C的边 长为 1 旋转在 直角 , 坐标系 中, A、C分别与 轴 、 正方 向重 合 , 方形 O O Y轴 正 OB A C绕点 0顺时针旋 转 3 。 , 点, ,
~
l=I 2 1 _
一
0
,
r
≥ 0, =2,
.
.
曰( . ) C( 1 . 1 1 . 2. )
AB = 1, AC =2, 曰C : I, A曰 曰C = 1: l
抛物线 Y x , =a 上 求抛物线 Y= x a 的解 析式.
( ) 0、 E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 明理 由. 2 点 B、 说 解 ( ). ( 。 ) A 轴 . B在 y 2 I ・A 0 1 .C∥ ・ 点 :X 点
/ I \
A O D ’
、
一
・
・.
.. …
一
一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解
当 = 0时 , 3 .O 3 Y= __ B= . .
.
=
一
’ .
点 Q在 轴下方 . 0<m< . 4
‘ .
当 m= 2时 , 有最 大值, 最大值为 2 . 线段 即 的长 取最 小值 时 , 段 Q 线 B的长 取最 大
( ) 之点 Q落在 轴上时点 P的坐标. 1求
() 2 当点 Q在 轴下方时 , P 设 Q与 轴 交于 点 B.
.
=
,
OD =
譬 ,
y=
可知 D点 的横坐标 为2 义 点 D在 , , = 。L,j l 1 I
D( ,) 24 .
(.1 孕~)
点 .存 ) n L, 1 一
由D 。 E ∥ 轴 , 吖知 E点的纵 坐标 为 4, F E 义 h
1 上
,
可 知 E 4 4 ( ,)
解 法二 .Q 3 Q 3一 , 。 P= , 曰=
‘
.
.
点 P的横坐标 为 m, 为何值 时 , 段 Q m 线 B有最 大值 , 并 求 出这个 最大值.
解 () 1 令 : 0,
,
当点 P为抛物线顶点时 , 段 P的长取最小值. 线
得 Y= . 3
‘ .
l
A
解得 l 0 = . = ,2 4
当Y 0 3 0解得 :一 .. O= . = 时,J + : . _ 2.A 2 。
‘
当 = 0时 , P与点 A重合 , 点 不符合题意 。 舍去.
. .
点 P的坐标 为( 3 . 4,)
.
.
O :A —AO =4 D D .
() 2 解法 一 :‘ P的横坐标为 m, ‘点 .
・ L () 一手 ’ 2n 了 ・一 ( ‘ 一 字, 于n 一一
・
一
.
.
E 4 4 在直线 Y= ( ,) 上 , 以点 0、 E在 一条 直线 所 B、 - 一
上.
’ ・
-
2 。 一一 i。一 ・
例 3 如 图 , 形 A C 的 底边 / 梯 BD l D在 轴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