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教案(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眼前、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塞翁失马》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 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理解和翻译。
2. 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塞翁失马》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塞翁失马?它有什么寓意?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分析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理解寓意(1)学生思考塞翁失马的寓意是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5.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造句练习。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塞翁失马”的经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塞翁失马的寓意和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课后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写一篇小练笔。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寓意来思考人生哲理。
在朗读课文方面,我注重了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韵律美。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目标: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3、培养同学对得失有独立创新地的看法的情感目标。
学习重点: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的积累。
新课导入:由一个得失的小故事引出课文《塞翁失马》。
故事: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天折了。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
一个中年人暴亡了。
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
我失去了整整—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
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
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
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
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习的主人公正式上场了!是谁呢,不错,塞翁也。
引课结束。
好了,现在我呢,给大家一点点时间两分钟左右,大家先把文章看一遍,给一些发音比较和读一读:重点字词音近塞上之人()其父()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读课文(个别读、齐读)个别读接下来请同学站起来把文章读一遍读之前,需要讲几个秘诀;1、古文朗读讲究停顿2、声音要洪亮。
齐读全文疏通、重点字词解释近塞:善术者:亡:吊:何遽:福:祸:居:将:富:堕而折其髀:大入塞:十九: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想一想,说一说:1.好事坏事能转化吗?2.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3.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点名寓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塞翁失马》是一篇古代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塞翁的老人,他的马不慎走失,村民们纷纷为他惋惜,但塞翁却表现得很平静。
不久后,走失的马带着一群野马回来,村民们纷纷羡慕,塞翁却仍然保持平静。
又过了段时间,塞翁的儿子骑着野马摔断了腿,村民们又为他惋惜,塞翁却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最后,国家征兵,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腿而免于征召,村民们才真正明白了塞翁的智慧。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3)朗读和背诵课文。
3.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2)运用成语“塞翁失马”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塞翁失马”的来历和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塞翁在面对得失时都能保持平静?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村民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塞翁的智慧所在;(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翻译、注释等方法,解读文言文。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人生的福祸相依,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文言文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2. 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
3.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翻译、注释等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言文。
3. 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引发对福祸相依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哲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汇报,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4. 讲解与示范:(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
(2)示范翻译课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理解。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课后阅读相关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题目:让“失”成为“得”——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及文言文语言特点;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用文言文写作,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塞翁失马》的内涵;2.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古文阅读中的语言鉴赏;2.掌握如何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对《塞翁失马》故事情节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故事背后的哲理。
2.解读法:运用点拨解读法,深入阐释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词汇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对比法:通过汉语翻译和文言文原文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4.讨论法: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探讨故事里表现出的哲理和对生活的启示。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
发挥作用的不一定是好的,失去的也不一定是坏的。
2.提问: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第二步:解读1.点拨文言文语言特点,比如:借古喻今、大量用典、成语、比兴等。
2.依据语境推敲字义,尤其是推敲通假字。
3.解析名言警句,比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中;或因婚姻之隆,或缘俗与情之败”等。
第三步:呈现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将文言文自己理解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
2.小组展示并交流,讨论文言文中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讨论1.发放讨论问题,让学生交流感受和对故事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讨人生哲理,思考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故事的精神。
第五步: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包含自己的理解和对文言文的感受;2.背诵文言文中的名言警句,提高记忆能力。
六、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评估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2.学生评价: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不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塞翁失马》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读。
(2)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的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分组展示,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3. 深入研究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运用到写作中。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学会珍惜现在,懂得福祸相依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塞翁失马》的作者及背景。
(2)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翻译难点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感悟道理(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点掌握: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 运用课文中的道理,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感悟的文章。
3.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塞翁失马初中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1. 故事内容的理解。
2. 词语和句式的学习。
教学难点:
1. 故事中道理的理解。
2. 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塞翁失马》的文本。
2.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塞翁失马》的故事产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二、阅读理解(15分钟)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词语和句式学习(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四、故事道理的探讨(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塞翁失马》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故事中的道理,同时学习了相关的词语和句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塞翁失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2.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能够进行分析和讨论;3. 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展示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2. 运用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与寓意;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解故事背后的哲理;2.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运用比喻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中有一名老人、一匹马和一只狗,教师问学生这张图片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人为什么伤心?马和狗之间有什么关系?3. 引出“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个成语,并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
2. 学习故事情节(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分发故事的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读完后,教师进行提问:故事中的老人失去了马,你觉得他会怎么想?为什么?3. 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故事中的寓意:一方面,事情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照我们的预期;另一方面,坏事对我们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坏的。
4.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寓意,即事实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3. 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10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比喻的例子(如“珠穆朗玛峰是天空的王冠”),让学生尝试解释比喻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比喻来表达?比喻有什么优点?3. 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强调比喻的优点:比喻可以使描述更加形象生动、印象更加深刻、语言更具艺术性。
4. 比喻的运用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比喻的句子,让学生分析句子中的比喻含义。
初中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2)掌握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2)学会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事物的发展和结果往往并不完全如人们所预期的,要有全面的认识和思考;(2)学会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保持乐观的心态;(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2. 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3. 故事寓意和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深层寓意的理解;2. 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和用法的掌握;3.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句问题;(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4. 课堂拓展(1)学生举例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进行对比分析;(2)学生运用《塞翁失马》中的成语和典故,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2. 收集并了解《塞翁失马》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和用法;3. 写一篇关于《塞翁失马》的读后感,字数不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故事中的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塞翁失马》的主题。
(2)简介故事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解释其含义。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思考和领悟人生哲理。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 知识点掌握: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成语和典故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塞翁失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
3. 成语和典故的参考资料。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或写作任务。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
(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理解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及其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通过故事情节,推测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写和复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古代寓言故事。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和运用。
3.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故事寓意和主题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对辩证观点的把握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故事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子、成语解释等。
2. 准备故事相关的图片或插图,增加学生兴趣。
3. 准备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插图,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查找并学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故事所传达的思想。
4. 讲解与练习:(1)教师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学生进行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练习,学会运用成语。
5. 总结与反思:(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复习故事内容,背诵重点词汇和句子。
(2)运用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写一个句子,明天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语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大全
七年级语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大全《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大全,希望大家喜欢!七年级语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大全一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也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同学们我们来一个成语抢答:看图说成语,看谁反应快,积累多。
(出示课件: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对牛弹琴、掩耳盗铃、坐井观天的图片)2、师: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些成语,都来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出示课件: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使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往往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塞翁失马》,(板书课题)二、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件)同学们齐读1、能够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意思,能准确翻译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获得人生的智慧。
三、预习成果展示: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塞翁失马》,那就展示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吧!1、?学生展示文学常识。
2、?偶数组的3号上台展示,相应的奇数组组长到黑板上批阅。
3、?生展示词语解释。
4、?生巩固。
师:同学们预习得都不错。
四、初读课文——读准读顺1、?师范读师:下面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老师停顿的地方和轻重、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3、?生展示朗读课文师:哪位同学或小组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华?4、?学生齐读课文:师:同学们想不想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想)下面齐声朗读课文五、二读课文——疏通文意(一)、自主学习,疏通文意过渡:学习文言文读准读顺还不行,还要读懂文意。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30寓言四则塞翁失马》word教案 (2)
30《塞翁失马》
一.课标分析
1、本节课注重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和成语。
2、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3、了解我国古代寓言,提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塞翁失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寓言,这则寓言是一篇浅显的文言文。
因此,我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总体思路如下:读——译——析——悟。
首先采用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又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其次,采用自主探究加同桌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原文,疏通文意,辅以教师提问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引导;接着,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课文情节,即失马(祸)——将马(福)——折髀(祸)——相保(福),进而感知这则寓言的寓意: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市可以互相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应该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是学生喜欢的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体会寓意。
只是在联系实际谈启示时学生的思路比较窄。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
(2)能够分析并阐述故事中的寓意和哲理。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句子。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哲理,运用到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3)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2. 文言文句子翻译及语法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子翻译。
2. 故事哲理的提炼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故事内容、句子翻译、寓意分析等环节。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塞翁失马》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及文言文句子翻译。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分析重点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句子。
4. 寓意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寓意和哲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心得。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故事寓意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6.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塞翁失马》故事。
(2)学生运用故事寓意,写一篇生活感悟文章。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塞翁失马》与其他成语故事的不同之处。
(2)学生通过对比,深入理解《塞翁失马》的独特寓意。
2. 故事(1)教师分享与《塞翁失马》相关的其他故事或实例。
(2)学生通过故事,拓宽视野,深化对寓意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2)
、四读——整体把握、加深理解。
理解课文的意思与寓意后,再读课文,自由读——指读——齐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寓言知识。
2.积累掌握重点实词虚语:亡、居、善、将、吊、遽、富、故、之、以、为、十九。
能力目标:
1.翻译课文,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式、探究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领会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积累智慧。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课题
塞翁失马
章节
第30课
学科
语文
年级
初一
教材分析
《塞翁失马》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古代寓言。这则寓言阐释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说明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文章比较短小,语言比较浅显,但情节一波三折,生动有趣,蕴含的道理发人深省,能够引起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所限,辩证思维能力较差,通过这篇寓言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辩证思维的意识,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经过)(带领)
(4)人皆吊之(安慰)(他,代塞翁)
联系延伸:之:下车引之(他,代元方)
诲女知之乎(代这个道理)
其邻人之父亦云(助词,的)
(5)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老汉)(就)(是)
联系延伸:为:以虫蚁为兽(当做、作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2.质疑问难,集体探讨。(要求学生把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词句上的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七年级上册语文 塞翁失马教案二
塞翁失马教学目标:1、积累亡、吊、何遽居好堕髀十九等文言词语2、翻译课文,把握故事情节3、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重点:1、文言文阅读能力2、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教学难点: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这节课的开始,我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1) 橡皮泥的发明发明者:詹姆斯怀特时间:1943年事情发生的经过:在战时,通用的工程师将硅油和硼酸混合、试图制造出能用于坦克、靴子的橡胶。
大发现:他的尝试没有成功,但科学家们重新设计和延伸了这项发明。
结果:孩子们开始普遍地玩橡皮泥。
(2) 口香糖的发明发明者:汤马斯亚当时间:1870年事情发生的经过:他在用chicle,一种南美洲的树液做实验,以寻找橡胶的替代物。
在无数次失败后,这个郁闷的发明家干脆丢了一块到嘴里!大发现:他居然喜欢!结果:亚当纽约一号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的口香糖!通过这两个故事大家发现了什么呢?——坏事可以转化成好事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2、找学生断句3、分角色读课文4、译一译疏通文意小组互相讨论翻译5、解释重要文言字词近塞:靠近长城将:带领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富:有很多亡:逃跑堕而折其髀: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大入塞:大举进攻,进了长城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福:福气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祸:祸害此独以跛之故: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居:经过父子相保:父子得以保全生命4、填结构图条理清晰(作为板书)吊之转化贺之祸马亡而入胡将胡马归吊之子骑马折其髀父子相保福转化三、发挥才智探究寓意1、如何理解塞翁失马祸福相互转化的寓意?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潜伏着祸的先兆,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就是辩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
教学目标:
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使用、文言文阅读水平训练、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3、培养同学对得失有独立创新地的看法的情感目标。
学习重点:
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使用、文言文阅读水平训练、文言字词的积累。
新课导入:
由一个得失的小故事引出课文《塞翁失马》。
故事: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天折了。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
一个中年人暴亡了。
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
我失去了整整—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
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
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以前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
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
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习的主人公正式上场了!是谁呢,不错,塞翁也。
引课结束。
看一看:
好了,现在我呢,给大家一点点时间两分钟左右,大家先把文章看一遍,给一些发音比较和读一读:
重点字词音
近塞上之人()其父()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
读课文(个别读、齐读)
个别读
接下来请同学站起来把文章读一遍读之前,需要讲几个秘诀;
1、古文朗读讲究停顿
2、声音要洪亮。
齐读
全文疏通、重点字词解释
近塞:
善术者:
亡:
吊:何遽:
福:
祸:
居:将:
富:
堕而折其髀:
大入塞:十九:
引弦而战:
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想一想,说一说:
问题探究:
1.好事坏事能转化吗?
2.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
3.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点名寓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补充扩展: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
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汉刘向《说苑》)
译文:
枭遇见斑鸠,斑鸠说:“您将要去哪里?”枭说:“我将要往东方迁徙。
”斑鸠说:“为什么呢?”枭说:“乡里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的声音。
”斑鸠说:“您能改变鸣叫的声音就行了,不能改变鸣叫的声音,(您)迁往东方,别人还是会厌恶您的声音啊。
”
那么从这里我们又能看出怎样的一个寓意。
好,那我们同学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是不是觉得这和寓言里有些冲突呢,再稍微深入一下,我们能否写一个枭逢鸠的新转,或是枭逢鸠的后传呢。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塞翁失马这个篇文章,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
但是我们不但要了解文章的意思,更要慢慢的去积累一些知识,其中包括了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些文言字词,希望大家首先把课堂的一些知识点消化掉,然后把思维扩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