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欧阳歌谷(2021.02.01)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现代汉语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质是声音的特色。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后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位是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语类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

(包括不定位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定位不成词语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现代汉语》上册黄廖版

《现代汉语》上册黄廖版

(一)、现代汉语一、什么是语言(熟记)1.从结构上讲,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声音(“语言”一词的声音)意义(“语言”一词的意义)2.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诸多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没有阶级3.从人与文化的关系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人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文学语言(名词解释)文学语言是经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三、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判断)雅言(先秦)——通语(汉代起)——官话(明代)——国语(辛亥后)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方言的关系(简答)1.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或地方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又叫地域变体,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仍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且接受共同语的影响。

4.七大方言区:(熟记)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五、现代汉语的特点(熟记)(一)语音方面的特点1.没有复辅音复辅音,指两个或者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如英语“study”、“act”中,“st”、“ct”都是复辅音。

汉语音节中没有类似复辅音。

像“zhuáng”这类音节中的“zh”“ng”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汉语中,元音占优势,元音在音节中可以多到连续3个(iào ),至少也必须有一个。

而辅音却可以没有。

元音多,意味着乐音多。

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使汉语具有音乐的美质。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言语的物质外壳,是言语的社交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言语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统统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分别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子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原创:汉硕学习汉硕学习2018-08-16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 现代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955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3) 口语: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4) 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5) 文学语言(标准语):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6) 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的方言。

7) 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是局部区域使用的语言。

8) 语言规范化:确定并推广某一语言内部统一的标准。

9) 现代汉语规范化: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1) 语音: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 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3)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4) 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5)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 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8)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9) 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10)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11)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现代汉语黄廖本 整理

现代汉语黄廖本 整理

Forpersonaluse only in studyandresearch; notformercialuse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得语言。

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其她所有得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就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得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得普通话、2、现代汉语得特点:1、语音方面:A、没有复辅音B、元音占优势C、有声调2、词汇方面:A、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B、双音节词占优势。

C、新词得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语法方面:A、汉语表示语法意义得手段主要用语序与虚词,不大用形态。

B、词、短语与句子得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C、词类与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D、量词与语气词十分丰富。

3、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占汉民族总人口得73%、有四个次方言区:a、华北、东北方言b、西北方言c、西南方言d。

江淮方言2、吴方言,典型得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占7.2%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占3、2%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占3、3%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占3、6%6、闽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占5。

7%有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区。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占4%4、语音语音得性质:语音就是语言得物质外壳、(一)、物理属性音高:声音高低,取决于发音体震动得快慢。

音强:声音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得大小。

音长:声音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得长短。

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特色,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得音波波纹得曲折形式不同。

(二)、生理属性肺与气管: 源动力:气流喉头与声带: 发声口腔,鼻腔,咽腔:共鸣、(三)、社会属性语音得社会属性就是语音得本质属性、在一种语音或方言中,什么意义用什么声音表达就是约定俗成得,这就是由社会因素决定得。

其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得系统性上,不同语音有不同得语音系统。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古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之杨若古兰创作第一章:绪论1.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尺度音,以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古代口语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说话,是民族说话的地方分支.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身分: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是非.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不同次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构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方式分歧.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障碍而构成的音叫辅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障碍而构成的音叫元音.: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天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感化的音高变更.:是一个语音零碎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感化归纳出的音类.: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忙本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又叫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是非的变更方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克不及没有声调,不克不及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更,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连续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常常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一些变更,这类语音的变更景象就叫做音变.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必定的变更,与单读时调值分歧,这类变更叫做变调.20.轻声:在必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感化.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景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暗示粗大、亲切或爱好的感情色彩.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如小车儿小鸟儿;②有-i, -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有的要改变韵腹.如:一路,一点儿;③ 有高元音i、ü 韵腹的,加央元音2 ,如:小鸡儿,风趣儿;④有舌尖元音[ ],[ ]酿成2 .如:瓜子儿,树枝儿;⑤有-ng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元音鼻化,有 i 韵腹的要加 2 ,如:辅佐儿,花瓶儿.23.语气词“啊”的音变: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a, o(不包含 ao, iao)e, ê, i, ü 时,读 ya,写作“啊”或“呀”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u (包含 ao, iao )时,读作wa, 写作“啊”或“哇” 3.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读作na,写作“啊”或“哪” 4.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ng 时,读作nga,写作“啊” 5.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er, -i[ ]时,读作ra,写作“啊”6.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 ]时,读作[ZA],写作“啊”24.“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在去声前读阳平,②“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 “一”、“不”夹在词语两头读轻声.第三章文字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零碎,它是汉族人的先人在持久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2.六书:古人总结的古文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四章词汇1.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说话里所有的 ( 或特定范围的) 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和词分歧.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3.语素是说话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基本单位.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在语素、半自在语素和不自在语素)c按暗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应用的说话单位.由语素充当.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位,语素却不是.区别词和语素可采取剩余法.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说话单位.识别词和短语可采取扩展法.词根,加在词根上边暗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普通不克不及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分类:基本义和本义.12.引伸义是人们根据相干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义、基本义)发展引伸(或再引伸)而来的意义.13.比方义是人们根据类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方用法固定上去构成的意义.14.同音词是语音不异而意义之间并没有联系的一组词.15.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又称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16.语义场就是通过分歧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17.同义词的感化:①可以使说话的表达精确、紧密.②可以使语体风格光鲜.③可以使词句生动活泼,富于变更.④可以使语气委宛.⑤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义完好.两个意义相反或绝对的词构成一个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18.反义词的类型①绝对反义词② 绝对反义词19.反义词的感化:①可以构成光鲜对比,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表示事物的特点.②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感化.③可以构成对偶、映托的句子,使说话更加深刻无力.④ 可以利用反义词所具有的光鲜对比的特征,临时仿造新词,使说话新奇而简练.20.语境对词义的感化:⑴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因订婚义).⑵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打铁打伞(3)语境添加临时性意义.写书看书4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踢球扣球⑸ 语境表示出词义的选择性.词语搭配是互为语境的.说“骑马”, 不说“骑床”.21.成语是一种沿袭惯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特征全体性和凝固性.22.惯用语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惯用语.也叫做惯用语,习气语.2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构成的带有切口性质的口头用语.24.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安定性,能产性,全民经常使用性.第五章语法是说话的要素之一,是说话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说话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零碎性,即天然零碎.一是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零碎性,即表意零碎.是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克不及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5.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6.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第六章修辞1.比方的含义:用类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类辞格叫比方.2.比方的感化(修辞后果):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③使概括的东西抽象化,给人光鲜的印象.3.比较的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类辞格叫做比较.4.比较的修辞后果:精确地应用比较,可以使读者不但对所表达的事物发生光鲜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惹起共鸣.5.借代的含义: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干的名称去代替,这类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6.借代的修辞后果:借代可以惹人联想,使表达收到抽象突出、特点光鲜、具体生动的后果.7.排比的修辞后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论述得更紧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8.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好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排比经常使用不异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反复.9.对比的含义:对比是把两种分歧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路彼此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10.对比的修辞后果: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光鲜突出.11.为了突出次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此外事物奉陪衬的辞格叫映托,也叫衬托.13.衬托的修辞感化: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间思想深化.14.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普通情况下,彼此不克不及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景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通感的修辞感化: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轮回来去的方式,以表达分歧事物间的无机联系,这类辞格叫回环.16.回环的修辞感化:回环可使语句划一均匀,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连任,上递下接,这类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18.顶针的感化:议事说理精确、谨严、严密.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③抒情适意,格调清新.19.结构不异或基底细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类辞格叫做对偶.20.成心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响应的同义语句委宛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类辞格叫婉曲,也叫“委宛”.21.根据表达的须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类辞格叫仿词.22.仿词修辞后果:这类辞格给人以新奇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发生强烈的讽刺性和滑稽感.23.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成心使语句同时关顾概况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类辞格叫双关.24.恰当地应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说话滑稽,饶有风趣;另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须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加强文章的表示力.25.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类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图文稿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图文稿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现代汉语(黄廖本)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甚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及其代表方言: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上海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粤方言(广州话)。

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1.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一种社会现象。

记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2.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颤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上》专业名词解释汇总

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上》专业名词解释汇总

★★1、语言: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

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2、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6、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7、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8、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9、现代汉语规范化:语言规范化就是确立并推行某一语言应用的统一标准。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10、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11、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12、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2、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3、语法方面(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黄廖版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人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

黄廖版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人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

名词解释语言学语言:人类最重要的、用于交际和思维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语言系统的两层性: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它们都属于语言的音系层。

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单位则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跟相邻语言单位的关系,即两个同一性质的语言结构单位按照线性顺序组合起来形成的关系。

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学: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

音系学: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

音素和音位:将音流在时间维向上进行线性切分,得出的最小单位,语音学称为音素,音系学称为音位。

元音:发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并克服阻碍而形成的音。

发音方法: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法。

发音部位:形成阻碍的部位。

音位: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音位。

非音质音位:以音高、音长、音强为基础构成的音位,区别词的语音形式。

音位变体:同一个音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是该音位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现代汉语(黄廖)第一章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黄廖)第一章名词解释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看,五四以前的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汉语是它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形式。

2,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今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9DC末期出现12、13DC成熟3,古代汉语学习对象:文言文(二),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狭义)1955年确定(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普通话和方言(一),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是汉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通用语言,它是全体汉族人民间以及汉族和兄弟民族间,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交际用语。

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相互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

(汉语方言只是为某一地区人民使用的语言,不仅在社会交际作用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在自身发展趋势中也是向普通话靠拢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1,口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共同口语形式比书面语晚出现,最晚14DC,“官话”(一种全民族公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开始形成,清朝时已全国通行。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其源头:白话文)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通行全国。

3,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国语运动”(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使民国初年“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口语的读音)代替了“官话”。

(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七种方言的划分并非地理划分,其主要依据方言的共同语音特点;方言间亲疏关系不同,闽、粤方言与共同语差别最大,其后依次是吴方言、客、赣、湘;按使用人口排列: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语音最突出,词汇次之,语法最小1,北方话: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占约汉族人口总数70%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徐州,蚌埠)(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长江以北,淮河以南)2,吴方言(江浙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8000多万,占汉族人口8.4%,第二大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不包括镇江)以及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

黄廖本现代汉语笔记

黄廖本现代汉语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09、12年)⑴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通常有⑶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⑷现代汉语有发达的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09、11年)⑵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什么方言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要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这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

⑶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⑷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

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作文言或文言文。

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产生了。

唐宋以来,用白话写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如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而影响最大的则是明清小说,像《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

这些白话文学作品虽也带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但总的看来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

这些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⑸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现代汉语(黄廖版本)内容归纳总结

现代汉语(黄廖版本)内容归纳总结

现代汉语(黄廖版本)内容归纳总结现代汉语黄廖版教案(精修)本教案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音(重点,难点);第三章文字;第四章词汇(重点);第五章语法(重点,难点);第六章修辞。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功能上——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阶级性。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共同语和方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一)方言的成因(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新颖汉语》(黄伯枯、廖序东版)沉面名词汇阐明之阳早格格创做第一章:绪论1.新颖汉民族共共语便是“ 以北京语音为尺度音,以北圆话为前提圆止,以典范的新颖心语文著动做语法典型的一般话.”2.圆止是局部天区的人们使用的谈话,是民族谈话的场合分支.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白时声音的下矮与决于三个圆里的果素:第一,与决于收音体声戴的量天.第二,与决于对于喉部肌肉的统制.第三,与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强.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强.音强与决于收音体的振荡幅度.3.音少指的是声音的少短.它决断于收音体振荡的时间的暂暂.4.音色又称音量,指的是声音的特性.音色的不共主要决断于物体振荡所产死的音波波纹的直合形式分歧.5.语音的三大属性:死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基础属性).:最小的语音单位.那是从音色的角度区别出去的.:气流正在心腔大概吐头受到阻拦而产死的音喊辅音.:气流振荡声戴、正在心腔、吐头不受阻拦而产死的音喊元音.:是语音结构的基础单位,也是自然感触的最小的语音片断.: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启头的辅音.:指音节中声母后里的部分.:指音节中具备辨别意义效率的音下变更.:是一个语音系统中不妨辨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便是按语音的辨义效率归纳出的音类.:给汉字注音;推广一般话的工具;各少量民族创制战革新笔墨的共共前提;帮闲中国人教汉语;音译人名、天名战科教术语;体例索引战代号.又喊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开端用上共“韵” 的字.指音节下矮降落直直少短的变更形式,也便是声调的本量读法.17.音节结构犹如下特性:一个音节最多不妨用四个音素标记拼写;音节不妨不辅音;汉语音节不克不迭不声调,不克不迭不韵背,不妨不辅音声母、韵头战韵尾.18.音变是指语音正在语流中的变更,人们谈话、朗读时,连绝收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正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效率,进而爆收一些变更,那种语音的变更局里便喊干音变.19.正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更,与单读时调值分歧,那种变更喊干变调.20.沉声:正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沉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备辨别词汇义战词汇性的效率.21.女化:是指后缀“女”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分离成一个音节,并使那个韵母戴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局里.不妨辨别词汇义,区别词汇性,表示细小、亲切大概喜爱的感情色彩.22.女化的逆序:①无韵尾大概u韵尾,只加卷舌动做.如小车女小鸟女;②有-i, -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拾得,有的要改变韵背.如:一齐女,一面女;③有下元音i、ü韵背的,加央元音2 ,如:小鸡女,有趣女;④有舌尖元音[ ],[ ]形成2 .如:瓜子女,树枝女;⑤有-ng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拾得,元音鼻化,有 i 韵背的要加 2 ,如:帮手女,花瓶女.23.语气词汇“啊”的音变:1. 前里音节开端音素是 a, o(不包罗 ao, iao)e, ê, i, ü时,读 ya,写做“啊”大概“呀”2. 前里音节开端音素是 u (包罗 ao, iao )时,读做wa, 写做“啊”大概“哇” 3. 前里音节开端音素是n时,读做na,写做“啊”大概“哪” 4. 前里音节开端音素是 ng 时,读做nga,写做“啊” 5. 前里音节开端音素是er, -i[ ]时,读做ra,写做“啊”6. 前里音节开端音素是-i[ ]时,读做[ZA],写做“啊”24.“一”、“不”的变调:①“一”、“不”正在去声前读阳仄,②“一”正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 “一”、“不”夹正在词汇语中间读沉声.第三章文字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籍写标记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正在少暂的社会试验中渐渐创制出去的.2.六书籍:昔人归纳的古笔墨的六种制字要领,即象形、指事、领会、形声、转注、假借.第四章词汇汇1.词汇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谈话里所有的 ( 大概特定范畴的) 词汇战牢固短语的总战.:词汇汇战词汇分歧.词汇汇是词汇的集中体,词汇汇战词汇的闭系是普遍与个体的闭系3.语素是谈话中最小的音义分离体.是形成词汇的基础单位.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几分为(单音节语素战多音节语素)b 按构词汇本领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战不自由语素)c按表示的意义分为:真语素战真语素5.词汇是句中最小的不妨独力使用的谈话单位.由语素充当.6.词汇战语素的区别:最大的辨别正在于:词汇是制句单位,语素却不是.辨别词汇战语素可采与结余法.7.词汇战短语的区别:最大的辨别正在于:词汇是最小的音义分离的制句单位,短语是由词汇拉拢而成的音义分离的谈话单位.辨别词汇战短语可采与扩展法.词汇根,加正在词汇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喊词汇缀.9.短语是词汇与词汇的语法拉拢,牢固短语是词汇跟词汇的牢固拉拢.普遍不克不迭任性删减、改换其中词汇语.10.词汇义的本量:综合性、朦胧性、民族性11.义项是词汇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证明.分类:基转义战转义.12.扩充义是人们根据相闭性奇像逆序,由本义(本义、基转义)死少扩充(大概再扩充)而去的意义.13.比圆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奇像逆序,由词汇的比圆用法牢固下去产死的意义.14.共音词汇是语音相共而意义之间并不通联的一组词汇.15.义素是形成词汇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便是词汇义的辨别特性.又称语义身分大概语义特性.16.语义场便是通太过歧词汇之间的对于比,根据它们词汇义的共共特性大概闭系区别出去的类.17.共义词汇的效率:①不妨使谈话的表白透彻、周到.②不妨使语体风格明隐.③不妨使文句死动活泼,富于变更.④不妨使语气坦率.⑤连用不妨加强语势,使语义完备.二个意义好异大概相对于的词汇形成一个反义义场,那二个词汇互为反义词汇.18.反义词汇的典型①千万于反义词汇②相对于反义词汇19.反义词汇的效率:①不妨产死明隐对于比,进而掀脱真物的冲突,深刻表示真物的特性.②反义词汇连用不妨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义的效率.③不妨形成对于奇、映衬的句子,使谈话越收深刻有力.④不妨利用反义词汇所具备的明隐对于比的特性,临时仿制新词汇,使谈话新颖而简练.20.语境对于词汇义的效率:⑴根据语境阐明词汇义(果文定义).⑵语境使词汇义简单化.挨铁挨伞(3)语境减少临时性意义.写书籍瞅书籍4 语境使词汇义简直化.踢球扣球⑸语境表示出词汇义的采用性.词汇语拆配是互为语境的.道“骑马”, 不道“骑床”.2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东西备书籍里语色彩的牢固短语.成语的特性真足性战凝固性.22.惯用语指人们心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语.也喊干习用语,习惯语.2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里、谜底的二部分组成的戴有隐语本量的心头用语.24.基础词汇汇具备三个特性:牢固性,能产性,齐民时常使用性.第五章语法是谈话的果素之一,是谈话结构的准则,它是词汇、短语、句子等谈话单位的结构逆序.2.语法体系有二个含意,一是指客瞅存留的语法究竟、语法逆序的系统性,即自然系统.一是语法教体系,即语法教道的系统性,即表意系统.是指有词汇汇意义战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身分的词汇.是不词汇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克不迭充当句子身分的词汇.可分为四种,即介词汇、连词汇、帮词汇、语气词汇.5.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大概独力成句的句子.6.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大概独力成句的句子.第六章建辞1.比圆的含意:用相似的真物挨比圆去描画真物大概证明讲理,那种辞格喊比圆.2.比圆的效率(建辞效验):①使下深的讲理浅隐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真物简直化,喊人便于担当;③使综合的物品局里化,给人明隐的影像.3.比较的含意:根据设念把物当做人写大概把人当做物写,大概把甲物当做乙物去写,那种辞格喊干比较.4.比较的建辞效验:透彻天使用比较,不妨使读者不但是对于所表白的真物爆收明隐的影像,而且体验到做家对于该真物的热烈的感情,进而引起共鸣.5.借代的含意:不直道某人大概某真物的称呼,借共它稀切相闭的称呼去代替,那种辞格喊借代,也喊干“换名”.6.借代的建辞效验:借代不妨引人奇像,使表白支到局里超过、特性明隐、简直死动的效验.7.排比的建辞效验:用排比道理,不妨把论面道述得更周到、更深入;用排比抒情,不妨把感情抒收得淋漓尽致.8.排比与对于奇的辨别:排比是三项大概更多项的仄止排列;对于奇不过二项的并列对于称.排比每项的字数不妨不真足相等;对于奇二项的字数必须相等排比时常使用相共的词汇语;对于奇力躲字里的沉复.9.对于比的含意:对于比是把二种分歧真物大概者共一真物的二个圆里,搁正在所有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喊对于照.10.对于比的建辞效验:对于比不妨使客瞅存留的对于坐统一闭系表白得更集结、越收明隐超过.11.为了超过主要真物,用类似的真物大概反里的、有好别的真物做伴衬的辞格喊映衬,也喊衬托.13.衬托的建辞效率:超过正里大概反里真物,表白热烈的思维感情,使文章的核心情维深入.14.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战嗅觉等五官感知中界真物时,正在普遍情况下,相互不克不迭接错;但是正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变化相互相通的局里,那喊通感,也喊移觉.通感的建辞效率:从感觉变化中加强人的体验,巧妙天传播感情.15.把前后语句构制成脱梭一般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白分歧真物间的有机通联,那种辞格喊回环.16.回环的建辞效率: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掀脱真物的辩证闭系,使语意粗辟警策.17.用上一句末端的词汇语干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连任,上递下接,那种辞格喊顶真,也喊联珠.18.顶针的效率:议事道理准确、谨宽、粗细.②状物道事,条理浑晰.③抒情写意,格调浑新.19.结构相共大概基本相共、字数相等、意义上稀切相联的二个短语大概句子,对于称天排列,那种辞格喊干对于奇.20.蓄意不间接证明某真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真物相映的共义语句婉转直合天表白出去,那种辞格喊婉直,也喊“婉转”.21.根据表白的需要,调换现成词汇语中的某个语素大概词汇,临时仿制出新的词汇语,那种辞格喊仿词汇.22.仿词汇建辞效验:那种辞格给人以新新陈泼、死动明快的感觉,又能爆收热烈的讽刺性战幽默感.23.利用语音大概语义条件,蓄意使语句共时闭瞅表面战内里二种意义,止正在此而意正在彼,那种辞格喊单闭.24.妥当天使用单闭脚法,一圆里可使谈话幽默,饶有风趣;另圆里也能符合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白含蓄直合、死动活泼,以巩固文章的表示力.25.利用上下文的通联,把用于甲真物的词汇语巧妙天用于乙真物,那种辞格喊拈连,又喊“逆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质是声音的特色。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后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位是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语类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

(包括不定位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
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定位不成词语素)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谚语是群众口语中通俗精炼、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金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连绵词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基础方言是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

现代汉语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
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境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内部人懂得并使用的特殊用语。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

象形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分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

亦声字会意兼形声字。

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

缩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引申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的新意义。

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

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叫同义义场,同义义场中的各个词叫作同义词。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单元音发音时口形(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复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古语词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那部分古代汉语词语。

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

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专有词语。

发音部位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反义义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这两词互为反义词。

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格式和幅度。

二、填空题
1、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成立“普通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