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

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

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

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

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五、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有关信息。

六、编拟习题,丰富德育素材。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

所以,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道德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1、教师自身要具有表率作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主要是对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规范。

所有教师都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当传授知识的"精神之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为人之师"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并升华自身的人生价值。

2、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应既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又积极渗透德育,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

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

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空有满腹经纶,但却缺少道德,惟利是图,何谈教育的成功。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适度的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从报刊中摘选了一篇关于有毒奶粉的报道,通过讨论和学习,帮助同学们详细了解"三鹿奶粉事件,引导大家围绕事件中的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等问题,并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展开讨论。

同学们普遍认识到见利忘义,不顾职业道德的行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明确了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有理想、有道德的大学生。

今后,无论在学习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都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讲求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服务大众,奉献社会,自觉成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综上所述,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

德育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中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引导、学校文化营造等。

在中学教学中,要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需采取以下策略:1. 课程设置方面:(1) 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到各门学科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道德、法律、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历史、语文、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经典故事、名人事迹等素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开设德育教育专题课程,如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公民教育等。

通过这些专题课程,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道德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2. 教师引导方面:(1) 教师要做好身教,并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道德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并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3) 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会议,让学生互相表达对他人行为的关注和建议,促进班级的和谐氛围。

3. 学校文化营造方面:(1) 学校要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社会的温暖。

(2)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文艺活动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

通过定期的德育考评、荣誉称号的颁发等方式,表彰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品德养成,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品德和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责任感、爱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用于实现这种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自己应该展示出积极的道德属性,以身作则,发展高尚的道德品质。

只有通过自己真实的行为表达,才能真正影响学生。

教师应该尽量做到公正、真诚和尊重每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道德榜样。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例如,在讨论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让学生了解伦理和道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第三,教师可以在学科内容中融入一些道德教育元素。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择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文学作品,教授学生品味美好的文学情感,培养情感的调控能力。

在科学课上,可以从事例中选取一些道德议题,让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应对科技进步的道德担当。

第四,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来培养其道德耐力和责任感。

学生参与义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切身体验到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道德价值,通过实践得到深刻的理解。

最后,学校和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

学生自治组织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责任感和经验,在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正公平的原则、忍让和社交技巧等。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榜样力量、教学内容的融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将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将德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德、有才、有学问、有健康的全面发展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

具体方法如下:1. 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人情味的人。

2.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锻炼。

3. 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通过教学内容来渗透德育教育除了上述的渗透方式,教学内容也是一种渗透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授学生各种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1. 人文知识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文化等涉及人文知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道德和人性方面的事情,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能力。

2. 科技知识方面:在教授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注重引导和教授观察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有关的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对于新科技与新发明的思考,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性关怀。

3. 社会生活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的方种表现和现象,比如社會公正,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对这些类比较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和评比。

三、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有很多隐性的方式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来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

具体方式如下所示:1. 多角度讲解: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讲解问题,从而多方面地教育学生,以此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2. 以情感为纽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情感为纽带,将学生的情感投射在某个内容上,让学生体会到某个问题的道德和社会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而教师是孩子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

下面,本文将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学习,遵守课堂规则,敬重教师和同学,尊重知识,不断学习,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素质的好学生。

这样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

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特点需要被教师重视。

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关爱。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项目性学习中提升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不断进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习惯。

教育学生具备合作与竞争精神合作与竞争精神是人际交往中最必要的素质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讲解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

同时,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交流,激发他们拥有团队精神,在独立思考基础上与团队协同合作,提升综合素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更应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人生定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丰富人生阅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不难。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教育学生具备合作与竞争精神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质。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一篇: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

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

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

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

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

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

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

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

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

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标签:德育;理想;言传身教;家校联系加强德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而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一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利用专业知识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懂得活着和做人的意义所在,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生活目标,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让学生了解到劳动人民的物品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了这种精神支柱,学习上就有信心和决心。

当学生的兴趣、意志、心理、习惯等因素,对其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也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当学生花费较少的精力投入,真正获得了终身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后,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意志力。

其次有助于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抱负,提高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育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放在成为合格的人才上,努力学习,培养自己,不断提高。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净化他们的灵魂,规范他们的行为。

二、教师言传身教,树立表率形象教师平素的言行就是学生最好的正面教育,因此笔者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自己的人格风范和教师的良好形象给学生以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勤奋敬业精神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钦佩。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可见,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提高德育教育的份量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

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

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只为了传授知识,还要善于捕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的闪光点来点燃学生“求知识、学做人”的火焰,培养品质优良的新型知识人才。

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楚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的德育因素深入体会,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精心设计教学,把握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爱因斯坦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

”课堂教学同样不能强加于人。

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激发学生情感,并把它们转化为道德感,内化为道德品质。

比如语文教材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如果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地加以点拨和引导,就会使学生一方面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而且会懂得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以后会更加珍惜,发奋学习。

在课堂教学当中注意把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既便于传授知识,又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三、把握学科特点,增强德育教育的生动性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如:1.语文课富于形象性,具有感染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实现德育渗透。

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 借助课文选择。

在选择课文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向上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责任感、友善精神等美德。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2. 设置德育示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身作则,积极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良好榜样。

3.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情境引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获取道德知识和价值观。

4. 设计德育活动。

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活动,如班级文明礼仪评比、课堂互助小组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1. 提供优秀读物。

学校图书馆或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书籍供学生阅读。

每个学期设置一些必读书目,并倡导学生形成读书习惯。

2. 组织读书活动。

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班级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内容,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读书内容进行评析,分析其中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

3. 创设阅读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故事讲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三、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渗透1. 实施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残酷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鼓励参与公益活动。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捐款、助老等,让学生了解和关心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多年来的体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在课堂常规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在课堂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

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教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从课堂纪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快、静、齐”,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无形感召力量。

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语言,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在课堂管理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上课前领取体育器材或课后回收体育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大好时机。

我叫学生们拿体操垫、计分牌、木马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球类项目不能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如果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

这样,既保护学校体育器材,也促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二、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结合教材特点渗透体育教材的内涵包括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

学校体育包括田径、体操、武术、球类和体育游戏等各项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重要平台,而思想品德教育则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探讨其实践方法和效果。

一、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可以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积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培养道德品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形成一种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竞争的关系,这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契机。

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方法1.课程设置与选材在课程设置和选材上,教师应注重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元素。

可以选取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科学发现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剖析、探讨其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2.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评价1.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有更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自律能力,同时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学生通过思考和反思,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情感素养、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非智力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引言在当今社会,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品德高尚的品质。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方法一:设置适当的教育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骤是设置适当的教育主题。

教育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的主题,如友情、互助、奉献、诚信等,通过这些主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方法二:精心设计课堂活动除了设置适当的教育主题,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也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从实践中体验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品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方法三:注重示范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育主题的设置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同时也应注重自己的示范引导作用。

教师要做到讲究修养、守规矩、尊重学生等,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教师能够更好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方法四: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后一步是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表现评价、参与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向学生反馈,提供改进的机会,鼓励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摘要在教学中,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包括教师的角色定位、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通过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学、学生品德、教学方法、教学资源1.引言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本文将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渗透的意义德育渗透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渗透,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友善和谦虚的品质。

3.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在德育渗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

4.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通过讲解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反思和讨论道德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等。

5.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渗透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影视资源等来讲述道德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可以邀请社会名人或志愿者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6.德育渗透的评价与监控德育渗透的效果需要进行评价和监控。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同时,教育部门也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估。

7.结论德育渗透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利用等都是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因素。

学科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途径与方法

学科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途径与方法

学科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途径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些渗透品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1. 以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问题,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科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

2. 结合班会或主题讨论进行道德教育班会是学生之间交流和讨论的重要场所。

教师可以结合班会或特定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学科相关的道德问题。

例如,在语文课中可以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道德选择,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3. 鼓励学科竞赛中的公平竞争和诚实参与学科竞赛是一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品德的机会。

教师可以强调竞赛中的公平竞争和诚实参与的重要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品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4. 利用各类资源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和其他资源,选择与学科相关的优秀书籍、文章、视频等教材,引导学生研究和思考道德问题。

通过让学生接触到具有积极价值观的材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5. 建立学科与品德教育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问和引导等方式,将学科知识和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品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物理课上讨论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和道德伦理的关系。

综上所述,学科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班会讨论、学科竞赛、利用资源和建立学科与品德教育的联系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品德素养和判断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一、通过课程设置强化德育教育。

语文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德育主题课程,如《修身课程》、《国民教育与公民道德》等,让学生从小学习如何做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在编写教材时,也可以将一些德育教育的案例、故事融入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通过语文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文学作品和课文中都有表达人物道德情感的元素,可以通过深入解读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反思其中的道德含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语文作品中的道德情感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案例分析、故事讲解、情感表达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相关的教学。

如在讲解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道德情感。

在课堂上还可以进行一些情感表达的活动,如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和感想,以促进学生对道德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四、通过课外活动和社团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

如开展读书分享会、写作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

还可以成立少先队组织或其他学生团队,通过组织一些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等,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精选】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精选】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目标定位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随着知识面和社会认 识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 的特点,设计出不同年龄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作为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过 程中的指导思想时,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有总的目标, 但针对每一节课的具 体环节和内容,以及每一个班级的总体特点,必须有一个具体目标,这样才能 使总体目标落实到实处。还要根据课堂的瞬间特殊情况,提出瞬间目标,进行 应急,这样使一切思想教育工作都在一定计划之中。同时,教师又是学生在学 习中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因此各科教师在明确本学 年或本学期的思想教育目标后,相应地给自己提出目标,使行为规范言谈有素 ,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得到全面 教育。
二、实践体验 (一)神态暗示。用神态暗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是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 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 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 (二)激励竞争.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 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激励、神态 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 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中的各种比赛、测验、评比等, 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德育因素。
三、效果反馈 效果如何直接验证着目标的落实程度、目标定位偏差 幅度呢?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德育实践、反应程度,反应趋向反馈 回来,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方法,进行补充或补救,使教学效果更容 易达到教师的目的.课后学生对教师课堂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否落 实到行动上,这些都能从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上反馈给教师, 教师及时在课堂不断变换方式进行巩固,直至反馈的效果达到目标。 学生毕业离校长大成人,许多学生还要不时与教师接触,教师要观察 他们的行为举止,要听社会的评价,分析原来定位的目标,找出不足 之处,进行补充,从而完善目标,为思想品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育文档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育文档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新课标将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只有抓好德育工作,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德育教育。

但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意义1.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学科教学有固定的课程、稳定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它有丰富的知识载体:文化知识是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根基,以知识为载体的德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符合道德形成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2.教书与育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教师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教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条件,育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离开教书,教育工作也失去了它的社会功能。

只教书不育人,教师就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

3.教师高尚的道德,在课堂上主要体现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热爱、关心等方面。

这些对学生都是一种很好的品德教育,这是教师师德在课堂上的体现。

教师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用学习上的困难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4.强调教学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并不是说要把各门功课都当成政治课来上,课堂上的主要时间还是以传授知识,启发学生的智力为主。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教师外在的道德说教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律行为。

二、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

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并掌握基本道德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是开发学生智能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一篇: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常言道:“百年育人,德育为先”,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与社会、与人的广泛联系和接触过程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对其工作态度及完成工作的质量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更是重中之重。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存在于德育课堂上,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最重要作用”。

因此,以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在哪些学科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那么,究竟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一、渗透原则 1.紧密性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

以电子商务专业中《网络营销》课为例,基于网络安全、交易安全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网络交易更需要诚信,才能增加网络消费者的信任度,才能使自己的网上营销更有市场。

2.实效性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还以网上交易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行实验,当学生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时候,最不希望的就是遭遇网上欺骗,反过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作为网络经营者最需要的就是诚信,通过这样的实际模拟、换位思考,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方式的诚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生刚跨出小学的大门,行为习惯尚处于形成之中,由于生理的不成熟,时常导致他们思考问题出错或不健全,若在此时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数学,很多人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若教师不断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实或生活模型,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课堂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爱国思想的形成。

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由于偏科,对学习数学兴趣不大,有些学生则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视数学学习为畏途。

针对这些情况,我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实现科教兴国联系起来,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和前途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上进。

例如在讲解两圆的公切线时,遇到一道要求学生求能支撑两个一定尺寸的钢管的V型架的V型角的问题。

我就跟学生说这是工厂里简单的设计问题,将来同学门工作时可能会碰到。

现在你们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再过几年,你们就是祖国的建设者,现在学的知识将在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所以,要打好基础,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
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
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
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
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
人瞩目。

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
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
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
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三、抓好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是一门要花很大气力才能学好的科学,中学生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在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有些学生能知难而进,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加上认识不足,于是弄虚作假,如抄袭作业和考试舞弊就
是典型的表现。

我抓住这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
学习要有恒心、毅力,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

遇到困难要认真思考,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有一次,我监考时发现一个学生舞弊。

过后,这个学生在我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

后来,我主动找他谈话,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向他指出舞弊的危害及我对他的态度,他认识提高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学习劲头比以前更足了。

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
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

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

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正负数的时候引入个人或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温度的升降,河水的起落,股票的涨跌;讲数据的统计可结合学生的零花钱、校服型号、年龄;讲方程、不等式更是可以以生活中的买卖问题、行程问题为实际模型,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磨练并提高数学思维。

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河流的宽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并让他们对生活事例建立函数模型。

让学生秉弃数学是空中楼阁的思想,学习实实在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总之,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只要每一个教师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都可以抓住机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姓名:朱延齐
单位:东施古中学
时间:2009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