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四版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答案

化⼯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答案第⼀章习题静压强及其应⽤1. ⽤图⽰的U形压差计测量管道A点的压强,U形压差计与管道的连接导管中充满⽔。

指⽰剂为汞,读数R=120mm,当地⼤⽓压p a=760mmHg,试求:(1) A点的绝对压强,Pa;(2) A点的表压,mH2O。

2. 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中的存液量,采⽤图⽰的装置。

测量时通⼊压缩空⽓,控制调节阀使空⽓缓慢地⿎泡通过观察瓶。

今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为R=130mm,通⽓管距贮槽底⾯h=20cm,贮槽直径为2m,液体密度为980kg/m3。

试求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为多少吨?3. ⼀敞⼝贮槽内盛20℃的苯,苯的密度为880kg/m3。

液⾯距槽底9m,槽底侧⾯有⼀直径为500mm的⼈孔,其中⼼距槽底600mm,⼈孔覆以孔盖,试求:(1) ⼈孔盖共受多少液柱静压⼒,以kg(f)表⽰;(2) 槽底⾯所受的压强是多少Pa?4. 附图为⼀油⽔分离器。

油与⽔的混合物连续进⼊该器,利⽤密度不同使油和⽔分层。

油由上部溢出,⽔由底部经⼀倒U形管连续排出。

该管顶部⽤⼀管道与分离器上⽅相通,使两处压强相等。

已知观察镜的中⼼离溢油⼝的垂直距离H s=500mm,油的密度为780kg/m3,⽔的密度为1000kg/m3。

今欲使油⽔分界⾯维持在观察镜中⼼处,问倒U形出⼝管顶部距分界⾯的垂直距离H应为多少?因液体在器内及管内的流动缓慢,本题可作静⼒学处理。

5. ⽤⼀复式U形压差计测定⽔管A、B两点的压差。

指⽰液为汞,其间充满⽔。

今测得h1 =1.20m,h2=0.3m,h3 =1.30m,h4 =0.25m,试以N/m2为单位表⽰A、B两点的压差Δp。

6. 附图为⼀⽓柜,其内径9m,钟罩及其附件共重10吨,忽略其浸在⽔中部分所受之浮⼒,进⼊⽓柜的⽓速很低,动能及阻⼒可忽略。

求钟罩上浮时,⽓柜内⽓体的压强和钟罩内外⽔位差Δh (即“⽔封⾼”)为多少?7. 附图所⽰的汽液直接接触混合式冷凝器,蒸汽被⽔冷凝后,凝液与⽔沿⼤⽓腿流⾄地沟排出,现已知器内真空度为82kPa,当地⼤⽓压为100kPa,问其绝对压为多少Pa?并估计⼤⽓腿内的⽔柱⾼度H为多少⽶?8. 如图所⽰,在A 、B 两容器的上、下各接⼀压差计,两压差计的指⽰液相同,其密度均为ρi 。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2-1】某离心泵用15℃的水进行性能实验,水的体积流量为540m 3/h ,泵出口压力表读数为350kPa ,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30kPa 。

若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为350mm ,吸入管与压出管内径分别为350mm 及310 mm ,试求泵的扬程。

解 水在15℃时./39957kg m ρ=,流量/V q m h =3540 压力表350M p kPa =,真空表30V p kPa =-(表压)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点垂直距离00.35h m = 管径..12035031d m d m ==,流速 / ./(.)1221540360015603544V q u m s d ππ===⨯. ../.221212035156199031d u u m s d ⎛⎫⎛⎫==⨯= ⎪ ⎪⎝⎭⎝⎭扬程 222102M V p p u u Ηh ρg g--=++ ()(.)(.)....⨯--⨯-=++⨯⨯332235010301019915603599579812981....m =++=0353890078393 水柱【2-2】原来用于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为输送密度为1400kg/m 3的水溶液,其他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

若管路状况不变,泵前后两个开口容器的液面间的高度不变,试说明:(1)泵的压头(扬程)有无变化;(2)若在泵出口装一压力表,其读数有无变化;(3)泵的轴功率有无变化。

解 (1)液体密度增大,离心泵的压头(扬程)不变。

(见教材) (2)液体密度增大,则出口压力表读数将增大。

(3)液体密度ρ增大,则轴功率V q gHP ρη=将增大。

【2-3】某台离心泵在转速为1450r/min 时,水的流量为18m 3/h ,扬程为20m(H 2O)。

试求:(1)泵的有效功率,水的密度为1000kg/m 3; (2)若将泵的转速调节到1250r/min 时,泵的流量与扬程将变为多少?解 (1)已知/,/V q m h H m kg m ρ===331820 1000水柱,有效功率 .e V P q gH W ρ==⨯⨯⨯=181000981209813600(2) 转速 /min 11450n r =时流量3118V q m h =/,扬程1220m H O H =柱转速/m i n 21250n r = 流量 ./322111250181551450V V n q q m h n ==⨯= 扬程 .2222121125020149m H O 1450n H H n ⎛⎫⎛⎫==⨯= ⎪ ⎪⎝⎭⎝⎭柱 【2-4】用离心泵将水由敞口低位槽送往密闭高位槽,高位槽中的气相表压为98.1kPa ,两槽液位相差4m 且维持恒定。

化工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陈敏恒答案

第一章习题静压强及其应用1. 用图示的U形压差计测量管道A点的压强,U形压差计与管道的连接导管中充满水。

指示剂为汞,读数R=120mm,当地大气压p a=760mmHg,试求:(1) A点的绝对压强,Pa;(2) A点的表压,mH2O。

2. 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中的存液量,采用图示的装置。

测量时通入压缩空气,控制调节阀使空气缓慢地鼓泡通过观察瓶。

今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为R=130mm,通气管距贮槽底面h=20cm,贮槽直径为2m,液体密度为980kg/m3。

试求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为多少吨?3. 一敞口贮槽内盛20℃的苯,苯的密度为880kg/m3。

液面距槽底9m,槽底侧面有一直径为500mm的人孔,其中心距槽底600mm,人孔覆以孔盖,试求:(1) 人孔盖共受多少液柱静压力,以kg(f)表示;(2) 槽底面所受的压强是多少Pa?4. 附图为一油水分离器。

油与水的混合物连续进入该器,利用密度不同使油和水分层。

油由上部溢出,水由底部经一倒U形管连续排出。

该管顶部用一管道与分离器上方相通,使两处压强相等。

已知观察镜的中心离溢油口的垂直距离H s=500mm,油的密度为780kg/m3,水的密度为1000kg/m3。

今欲使油水分界面维持在观察镜中心处,问倒U形出口管顶部距分界面的垂直距离H应为多少?因液体在器内及管内的流动缓慢,本题可作静力学处理。

5. 用一复式U形压差计测定水管A、B两点的压差。

指示液为汞,其间充满水。

今测得h1 =1.20m,h2=0.3m,h3 =1.30m,h4 =0.25m,试以N/m2为单位表示A、B两点的压差Δp。

6. 附图为一气柜,其内径9m,钟罩及其附件共重10吨,忽略其浸在水中部分所受之浮力,进入气柜的气速很低,动能及阻力可忽略。

求钟罩上浮时,气柜内气体的压强和钟罩内外水位差Δh (即“水封高”)为多少?7. 附图所示的汽液直接接触混合式冷凝器,蒸汽被水冷凝后,凝液与水沿大气腿流至地沟排出,现已知器内真空度为82kPa,当地大气压为100kPa,问其绝对压为多少Pa?并估计大气腿内的水柱高度H为多少米?8. 如图所示,在A 、B 两容器的上、下各接一压差计,两压差计的指示液相同,其密度均为ρi 。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王志奎)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王志奎)

(1)混合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为
m
pM m RT
106.8 18.6 0.763 8.314 313
kg / m3
(2)混合气体 V 6000m3 ,摩尔体积为 M m 18.6 m3 / kmol m 0.763
混合气体的量为
n V 6000 0.763 246 kmol
Mm
18.6
正辛烷的质量分数 2 1 0.369 0.631
从附录四查得 20℃下正庚烷的密度 1 684kg / m3 ,正辛烷的密度为 2 703kg / m3
混合液的密度
m
0.369
1
0.631
696kg
/
m3
684 703
【1-4】温度 20℃,苯与甲苯按 4:6 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求其混合液的密度。
解 管中水柱高出槽液面 2m,h=2m 水柱。
(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 p绝
在水平面 11' 处的压力平衡,有
p绝 gh 大气压力 p绝 101200 1000 9.81 2 81580 P(a 绝对压力)
(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 p表
习题 1-6 附图
p表 p绝 -大气压力=81580 101200 19620 Pa

管内径为 200mm,截面 2 处的管内径为 100mm。由于水的压力,截面 1 处产生 1m 高的水
柱。试计算在截面 1 与 2 之间所产生的水柱高度差 h 为多少(忽略从 1 到 2 处的压头损失)?

另一计算法
计算液柱高度时,用后一方法简便。
【1-16】在习题 1-16 附图所示的水平管路中,水的流量为
H2O 1000×0.8=800kg

(整理)化工原理 第四版课后答案全

(整理)化工原理 第四版课后答案全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分)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16. 答: 分)7(字)150(不超过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3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17. (一)记叙文阅读 答案示例:15. 场景二:家中哭苦老 场景一:灵堂哭苦老 场景四:白梅赠爱徒 场景三:挥笔画梅花 答案示例:16.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 。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答案示例一:17.“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横扫”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 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福建福州: 二、阅读 分)(20题。16-20(三)阅读下文,完成 点燃一个冬天 睿 游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 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女人没好气地骂着,“瘟天,又是下雨。 ”“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 ”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瘟天!女人望天,叹气。 ”女人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火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 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A【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 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 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孩子们点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 ”孙老师说。“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 ”女人“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 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放学是得早点回家。“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孙老师放下柴火,说: ”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你看你。唉。女人说: “听见没有,下雪了。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 ”“听见了,下就下吸。”孙老师说: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孙老师翻了翻身: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B【第二天一大早, 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 原来?? ”“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这时学生们又说: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够了够了。都可以.汽燃一个冬天了。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 ) 分)(4.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上: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 17 分)(3的好女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 分)(3】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B中【.文 18 A.请对【19 分)(4】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 分)(6.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20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 三(答案二、阅读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16) 分,概括合理均可2分,每处(4孙老师的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却不在意。 学生烤火取暖。每空分,)(3答出两点即可)(支持丈夫或:(理解丈夫 勤劳顾家 .对学生关怀备至17) 言之有理均可分,l 页2第

(完整版)化工原理第四版课后答案(化学工业出版社)

(完整版)化工原理第四版课后答案(化学工业出版社)

绪 论【0-1】 1m 3水中溶解0.05kmol CO 2,试求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水的密度为100kg/m 3。

解 水33kg/m kmol/m 1000100018=CO 2的摩尔分数 (4005)89910100000518-==⨯+x 【0-2】在压力为101325Pa 、温度为25℃条件下,甲醇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状态。

试求:(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A p ;(2)空气中甲醇的组成,以摩尔分数A y 、质量分数ωA 、浓度A c 、质量浓度ρA 表示。

解 (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o A p.lg ..1574997197362523886=-+o A p .169=o A p kPa(2) 空气中甲醇的组成 摩尔分数 (169)0167101325==A y质量分数 ...(.)01673201810167321016729ω⨯==⨯+-⨯A浓度 3..kmol/m .A A p c RT -===⨯⨯316968210 8314298质量浓度 ../A A A c M kg m ρ-=⨯⨯=3368210320218 =【0-3】1000kg 的电解液中含NaOH 质量分数10%、NaCl 的质量分数10%、2H O 的质量分数80%,用真空蒸发器浓缩,食盐结晶分离后的浓缩液中含NaOH 50%、NaCl 2%、2H O 48%,均为质量分数。

试求:(1)水分蒸发量;(2)分离的食盐量;(3)食盐分离后的浓缩液量。

在全过程中,溶液中的NaOH 量保持一定。

解 电解液1000kg 浓缩液中NaOH 1000×0.l=100kg NaOH ω=0.5(质量分数) NaOH 1000×0.l=100kg NaCl ω=0.02(质量分数) 2H O 1000×0.8=800kg 2H O ω=0.48(质量分数)在全过程中,溶液中NaOH 量保持一定,为100kg浓缩液量为/.10005200=kg 200kg 浓缩液中,水的含量为200×0.48=96kg ,故水的蒸发量为800-96=704kg 浓缩液中 NaCl 的含量为200×0.02=4kg ,故分离的 NaCl 量为100-4=96kg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压力【1-1】容器A 中的气体表压为60kPa ,容器B 中的气体真空度为.⨯41210Pa 。

化工原理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思考题答案【篇一:化工原理(王志奎)第四版课后答案】345【篇二:化工原理第四章思考题答案】>4-1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有哪3种基本传热方式?他们的传热机理有何不同?答:(1)基本传热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3种。

(2)热传导简称导热,是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来传递热量;对流传热是通过冷、热不同部位的流体质点做宏观移动和混合来传递热量;辐射传热是物体因自身具有温度而激发产生电磁波,向空间传播来传递热量。

4-2 傅里叶定律中的负号是什么意思?答:由于x方向为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正好相反。

q是正值,而是负值,加上负号,故式中加负号。

4-3 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热导率比较,哪个大,哪个小?答:物质热导率的大小主要与物质种类(固、液、气)和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热导率大小顺序:固体液体气体。

4-4 纯金属与其合金比较,热导率哪个大?答:在各类物质中,纯金属的热导率为 ,合金的热导率为 , 故热导率纯金属比合金大。

4-5 非金属的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为什么与密度有关?答:大多数非金属的保温材料呈纤维状或多孔结构,其孔隙中含有值小的空气。

密度越小,则所含的空气越多。

但如果密度太小,孔隙尺寸太长,其中空气的自然对流传热与辐射作用增强,反而使增大。

故非金属的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与密度有关。

4-6 在两层平壁中的热传导,有一层的温度差较大,另一层较小,哪一层热阻大?热阻大的原因是什么?答:(1)温度差较大的层热阻较大。

(2)对于两层平壁导热,由于单位时间内穿过两层的热量相等,即导热速率相同,采用数学上的等比定律可得。

由此可见,热阻大的保温层,分配与该层的温度差就越大,即温度差与热阻成正比。

4-7 在平壁热传导中可以计算平壁总面积a的导热速率q,也可以计算单位面积的导热速率(即热流密度)。

而圆筒壁热传导中,可以计算圆筒壁内、外平均面积的导热速率q,也可以计算单位圆筒长度的壁面导热速率 ,为什么不能计算热流密度?答:在稳态下通过圆筒壁的导热速率q与坐标r无关,但热流密度却随着坐标r变化,故不能计算热流密度。

大学_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奎著)课后答案下载

大学_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奎著)课后答案下载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奎著)课后答案下载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奎著)课后答案下载本书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化工原理”的教材,在清华大学多个系所使用多年。

全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流体流过颗粒和颗粒层的流动、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传热和蒸发等6章,书末有26个附录; 下册包括传质分离过程概论、吸收、蒸馏、气液传质设备、液液萃取、干燥、吸附分离、膜分离和其他分离方法等9章。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化工、生物化工、环境、食品、轻工、制药和材料等专业的师生作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上述专业的设计、开发和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化工、生物化工、环境、食品、轻工、制药和材料等专业的师生作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上述专业的`设计、开发和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可与《化工原理习题解析(上、下册)》配套使用。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奎著):内容简介《化工原理(第4版)》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观点5个基本概念为基础,介绍了主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典型设备。

全书除绪论外共分7章,分别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沉降与过滤、传热、吸收、蒸馏、干燥。

每章都编入适量的例题、习题及思考题。

本次修订基本保持了第三版的框架,对部分内容作了删改,增补了习题;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精益求精,文字叙述、公式推导简洁易懂,突出重点,主次分明,便于自学。

《化工原理(第4版)》为便于教学配备了电子教学课件和习题解。

《化工原理(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少学时(70~100学时)化工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以及科研、设计和生产部门的科技人员作为参考书。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奎著):图书信息点击此处下载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奎著)课后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及思考题答案(全)

化工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及思考题答案(全)
133
答:按照强制对流公式 4-12 为什么滴状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的大?由于壁面不容易形成滴状冷凝,蒸 汽 冷凝多为膜状冷凝。影响膜状冷凝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滴状冷凝过程中,壁面的大部分面积直接暴露在蒸汽中,在这些部位没有液膜阻碍着 热流,故滴状冷凝的传热系数可比膜状冷凝高十倍左右。 影响膜状冷凝的因素有: (1)冷凝液膜两侧的温度差当液膜呈滞流流动时,若温度差加大,则蒸汽冷凝速率增加, 因而液膜层厚度增加,使冷凝传热系数降低。 (2)流体物性由膜状冷凝传热系数计算式可知,液膜的密度、粘度及导热系数,蒸汽的 冷凝潜热,都影响冷凝传热系数。 (3)蒸汽的流速和流向蒸汽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时,和液膜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若蒸汽 和液膜同向流动,则摩擦力将是液膜加速,厚度减薄,使传热系数增大;若逆向流动,则相 反。但这种力若超过液膜重力,液膜会被蒸汽吹离壁面,此时随蒸汽流速的增加,对流传热 系数急剧增大。 (4)蒸汽中不凝气体含量的影响若蒸汽中含有空气或其它不凝性气体,则壁面可能为气 体(导热系数很小)层所遮盖,增加了一层附加热阻,使对流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因此在冷 凝器的设计和操作中,都必须考虑排除不凝气。含有大量不凝气的蒸汽冷凝设备称为冷却冷 凝器,其计算方法需参考有关资料。 (5)冷凝壁面的影响若沿冷凝液流动方向积存的液体增多,则液膜增厚,使传热系数下 降,故在设计和安装冷凝器时,应正确安放冷凝壁面。例如,对于管束,冷凝液面从上面各 排流到下面各排,使液膜逐渐增厚,因此下面管子的传热系数比上排的要低。为了减薄下面 管排上液膜的厚度,一般需减少垂直列上的管子数目,或把管子的排列旋转一定的角度,使 冷凝液沿下一根管子的切向流过, 4-13 液体沸腾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从外部吸热。 4-14 为什么核状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比膜状沸腾的传热系数大?影响核状沸腾的因素主要 有哪些? 答:核状沸腾,气泡的生成速度、成长速度以及浮升速度都加快。气泡的剧烈运动使液体受 到剧烈的搅拌作用,增大。膜状沸腾传热需要通过气膜,所以其值比核状沸腾小。 影响核状沸腾的因素主要有:液体物性;温度差;操作压力;加热面状况;设备结构、 加热面形状和材料性质以及液体深度等。 4-15 同一液体,为什么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大? 答:因为相变热比液体的热容大很多,所以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 系数大。 4-16 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在变温条件下操作时,为什么多采用逆流操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 采 用并流操作? 答: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大,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小,其它流向的平均温度差介于逆流 和并流两者之间,因此就传热推动力而言,逆流优于并流和其它流动型式。当换热器的传热 量 Q 即总传热系数 K 一定时,采用逆流操作,所需的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小。 在某些生产工艺要求下,若对流体的温度有所限制,如冷流体被加热时不得超过某一温 度,或热流体被冷却时不得低于某一温度,则宜采用并流操作。 4-17 换热器在折流或错流操作时的平均温差如何计算?

化工原理第4版答案谭天恩

化工原理第4版答案谭天恩

化工原理第4版答案谭天恩1、能影响黄酮类成分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多选)()*A黄酮的类型(正确答案)B苷元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C糖基的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D分子立体结构(正确答案)2、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3、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单选题] *A一个苯环的β位B苯环的β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正确答案)D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4、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A甲醇-水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5、下列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B决明子(正确答案)C芦荟(正确答案)D紫草6、黄酮母核具有的下列何种结构特点在碱液中不稳定()[单选题] *A邻二酚羟基(正确答案)B3-羟基C5-羟基D7-羟基7、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单选题] *ApKBBKBCpH(正确答案)DpKA8、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9、在简单萃取法中,一般萃取几次即可()[单选题] *A3~4次(正确答案)B1~2次C4~5次D3~7次10、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B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C香豆素苷多无香味D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正确答案)11、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单选题] *A固定相B吸附剂C展开剂D支持剂(正确答案)12、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单选题] *A香豆素苷类(正确答案)B游离蒽醌类C樟脑D游离香豆素豆素类13、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14、萃取时,混合物中各成分越易分离是因为()[单选题] * A分配系数一样B分配系数相差越大(正确答案)C分配系数越小D以上都不是15、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苦参碱B莨菪碱C麻黄碱(正确答案)D小檗碱16、挥发油常见属于哪类萜类化学物()[单选题] *A半萜与单萜B单贴与倍半萜(正确答案)C倍半萜与二萜D二萜与三萜17、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18、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植物细胞壁穿透力强(正确答案)B溶解范围广,提取较全面(正确答案)C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少(正确答案)D有防腐作用,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正确答案)19、浓缩速度快,又能保护不耐热成分的是()[单选题] *A水蒸汽蒸馏法B常压蒸馏法C减压蒸馏法(正确答案)D连续回流法20、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21、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 *A强心苷B皂苷C有机酸D鞣质(正确答案)22、药材虎杖中的醌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C蒽醌类(正确答案)D菲醌类23、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24、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25、具有挥发性的香豆素成分是()[单选题] * A游离小分子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香豆素苷C呋喃香豆素D双香豆素26、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27、极性最大的溶剂是()[单选题] *A酸乙酯(正确答案)B苯C乙醚D氯仿28、具有光化学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多糖B无机酸C鞣质D呋喃香豆素(正确答案)29、E与水任意比例相溶(正确答案)不耐热成分不宜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B渗漉法C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30、游离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剂,除了()[单选题] *A乙醇B氯仿C乙醚D水(正确答案)。

资料-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课后答案

资料-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课后答案

1章答案(一)习题静压强及其应用1-1用如图1-2-1所示的U形压差计测量管路A点的压强,U形压差计与管道的连接导管中充满水。

指示剂为汞,读数R=120mm,当地大气压P a为760mmHg,试求:(1)A点的绝对压强,Pa;(2)A 点的表压,Pa。

图1-2-1解:已知则1-2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中的存液量,采用图1-2-2所示的装置。

测量时通入压缩空气,控制调节阀使空气缓慢地鼓泡通过观察瓶。

今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为R=130mm,通气管距贮槽底面h=20cm,贮槽直径为2m,液体密度为980kg/m3。

试求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为多少吨?图1-2-2解:已知:管道中空气缓慢流动,u=0。

求: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W。

由题意,则故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为1-1一敞口贮槽内盛20℃的苯,苯的密度为880kg/m3。

液面距槽底9m,槽底侧面有一直径为500mm 的人孔,其中心距槽底600mm,人孔覆以孔盖,试求:(1)人孔盖共受多少液柱静压力,以(N)表示;(2)槽底面所受的压强是多少(Pa)?解:已知:求:(1)人孔盖受力F(N);(2)槽底压强P(Pa)。

(1)由于人孔盖对中心水平线有对称性,且静压强随深度作线性变化,所以能够以孔盖中心处的压强对全面积求积得F为(2)槽底面所受的压强为1-2如图1-2-3所示为一油水分离器。

油与水的混合物连续进入该器,利用密度不同使油和水分层。

油由上部溢出,水由底部经一倒U形管连续排出。

该管顶部用一管道与分离器上方相通,使两处压强相等。

已知观察镜的中心离溢油口的垂直距离H s=500mm,油的密度为780kg/m3,水的密度为1000kg/m3。

今欲使油水分界面维持在观察镜中心处,问倒U形出口管顶部距分界面的垂直距离H应为多少?因液体在器内及管内的流动缓慢,本题可作静力学处理。

图1-2-3解:已知:求:H(m)。

由于液体流动速度缓慢,可作静力学处理,,故1-1如图1-2-4所示复式U形压差计测定水管A、B两点的压差。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王志奎)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王志奎)

解 (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 pA
lg
pA
7.19736
1574.99 25 238.86
pA 16.9kPa
(2) 空气中甲醇的组成
摩尔分数
yA
16.9 101.325
0.167
质量分数
A
0.167 32 0.16732 (1 0.167) 29
0.181
浓度
cA
pA RT
16.9 8.314 298
水银的密度为
,当地大气压力为
。试求试管底部的绝对压力为多少 Pa。
解 水的密度
【1-8】如习题 1-8 附图所示,容器内贮有密度为
的液体,液面高度为 3.2m。
容器侧壁上有两根测压管线,距容器底的高度分别为 2m 及 1m,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表
压)为 29.4kPa。试求:(1)压差计读数(指示液密度为
(1)混合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为
m
pM m RT
106.8 18.6 0.763 8.314 313
kg / m3
(2)混合气体 V 6000m3 ,摩尔体积为 M m 18.6 m3 / kmol m 0.763
混合气体的量为
n V 6000 0.763 246 kmol
Mm
18.6
正辛烷的质量分数 2 1 0.369 0.631
从附录四查得 20℃下正庚烷的密度 1 684kg / m3 ,正辛烷的密度为 2 703kg / m3
混合液的密度
m
0.369
1
0.631
696kg
/
m3
684 703
【1-4】温度 20℃,苯与甲苯按 4:6 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求其混合液的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 论【0-1】 1m 3水中溶解0.05kmol CO 2,试求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水的密度为100kg/m 3。

解 水33kg/m kmol/m 1000100018=CO 2的摩尔分数 (4005)89910100000518-==⨯+x 【0-2】在压力为101325Pa 、温度为25℃条件下,甲醇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状态。

试求:(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A p ;(2)空气中甲醇的组成,以摩尔分数A y 、质量分数ωA 、浓度A c 、质量浓度ρA 表示。

解 (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A p.lg ..1574997197362523886=-+Ap.169=ApkPa(2) 空气中甲醇的组成 摩尔分数 (169)0167101325==A y质量分数 ...(.)01673201810167321016729ω⨯==⨯+-⨯A浓度 3..kmol/m .A A p c RT -===⨯⨯316968210 8314298质量浓度 ../A A A c M kg m ρ-=⨯⨯=3368210320218 =【0-3】1000kg 的电解液中含NaOH 质量分数10%、NaCl 的质量分数10%、2H O 的质量分数80%,用真空蒸发器浓缩,食盐结晶分离后的浓缩液中含NaOH 50%、NaCl 2%、2H O 48%,均为质量分数。

试求:(1)水分蒸发量;(2)分离的食盐量;(3)食盐分离后的浓缩液量。

在全过程中,溶液中的NaOH 量保持一定。

解 电解液1000kg 浓缩液中NaOH 1000×0.l=100kg NaOH ω=0.5(质量分数) NaOH 1000×0.l=100kg NaCl ω=0.02(质量分数) 2H O 1000×0.8=800kg 2H O ω=0.48(质量分数)在全过程中,溶液中NaOH 量保持一定,为100kg浓缩液量为/.10005200=kg 200kg 浓缩液中,水的含量为200×0.48=96kg ,故水的蒸发量为800-96=704kg 浓缩液中 NaCl 的含量为200×0.02=4kg ,故分离的 NaCl 量为100-4=96kg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压力【1-1】容器A 中的气体表压为60kPa ,容器B 中的气体真空度为.⨯41210Pa 。

试分别求出A 、B 二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若干帕,该处环境的大气压力等于标准大气压力。

解 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容器A 的绝对压力 ..p kPa ==A 101325+60161325 容器B 的绝对压力 ..B p kPa =-=1013251289325【1-2】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12kPa 和157kPa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 。

试求此设备的进、出口的绝对压力及进、出的压力差各为多少帕。

解 进口绝对压力 ..进101312893 =-=p kPa出口绝对压力 ..出101 31572583 =+=p kPa 进、出口的压力差..p kPa p kPa ∆=--=+=∆=-=157(12)15712169 或 258 389 3169流体的密度【1-3】正庚烷和正辛烷混合液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为0.4,试求该混合液在20℃下的密度。

解 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00,正辛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14。

将摩尔分数换算为质量分数 正庚烷的质量分数 (104100)03690410006114ω⨯==⨯+⨯正辛烷的质量分数 ..2103690631ω=-=从附录四查得20℃下正庚烷的密度/kg m ρ=31684,正辛烷的密度为/kg m ρ=32703 混合液的密度 /..3169603690631684703ρ==+m kg m【1-4】温度20℃,苯与甲苯按4:6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求其混合液的密度。

解 20℃时,苯的密度为/3879kg m ,甲苯的密度为/3867kg m 。

混合液密度 ../3879048670.68718 ρ=⨯+⨯=m k g m【1-5】有一气柜,满装时可装36000m 混合气体,已知混合气体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为2224H N COCO CH .04 0.2 0.32 0.07 0.01操作压力的表压为5.5kPa ,温度为40℃。

试求:(1)混合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2)混合气体的量为多少kmol 。

解 ...T K p kPa =+==+=27340313,101 35 5106 8 (绝对压力)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2042802280324400716001186 =⨯+⨯+⨯+⨯+⨯=m M kg kmol(1)混合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为.../.m m pM kg m RT ρ⨯===⨯310681860763 *******(2)混合气体36000=V m ,摩尔体积为./.mmM m kmol ρ=31860763混合气体的量为 ..m mV n kmol M ρ⨯===60000763246 186流体静力学【1-6】如习题1-6附图所示,有一端封闭的管子,装入若干水后,倒插入常温水槽中,管中水柱较水槽液面高出2m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2kPa 。

试求:(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4)若将水换成四氯化碳,管中四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多少米?解 管中水柱高出槽液面2m ,h=2m 水柱。

(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绝p 在水平面11'-处的压力平衡,有.绝绝大气压力1012001000981281580 (绝对压力)ρ+==-⨯⨯=p gh p Pa(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 表p表绝 -大气压力=8158010120019620 =-=-p p Pa(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真p()真表=-=-1962019620 p p Pa -=(4)槽内为四氯化碳,管中液柱高度'h'cclh h ρρ=4水 常温下四氯化碳的密度,从附录四查得为/ccl kg m ρ=431594习题1-6附图'.h m ⨯==10002125 1594【1-7】在20℃条件下,在试管内先装入12cm 高的水银,再在其上面装入5cm 高的水。

水银的密度为/313550kg m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kPa 。

试求试管底部的绝对压力为多少Pa 。

解 水的密度/3水=998ρkg m()....331011001213550005998981117410=⨯+⨯+⨯⨯=⨯p Pa【1-8】如习题1-8附图所示,容器内贮有密度为/31250kg m 的液体,液面高度为3.2m 。

容器侧壁上有两根测压管线,距容器底的高度分别为2m 及1m ,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表压)为29.4kPa 。

试求:(1)压差计读数(指示液密度为/31400kg m );(2)A 、B 两个弹簧压力表的读数。

解 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29 4(表压)=p kPa 液体密度 /31250ρ=kg m ,指示液密度/301400ρ=kg m (1)压差计读数R=? 在等压面''1111上-=p p()()()()().'...p p h R g p p h g R g p h R g p h g R g Rg ρρρρρρρρ=+-++=+-++++++=+++-=11000 321 32212222 0()0因g 0,故0ρρ-≠=R(2) ().....A p p g Pa ρ=+-=⨯+⨯⨯=⨯333212941022125098156410().....333222941012125098144110ρ=+-=⨯+⨯⨯=⨯B p p g Pa【1-9】如习题1-9附图所示的测压差装置,其U 形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其他管中皆为水。

若指示液读数为150=R mm ,试求A 、B 两点的压力差。

解 等压面''1111,-=p p1水ρ=-A p p H g()'.1汞水05g ρρ=-+++B p p H R g R由以上三式,得习题1-8附图习题1-9附图().汞水05ρρ-=-+A B p p R g R g已知./3汞015,13600ρ==R m kg m ,().....01513600981050151000981-=⨯⨯-+⨯⨯A B p p..31364101364 =⨯=Pa kPa【1-10】常温的水在如习题1-10附图所示的管路中流动,为测量A 、B 两截面间的压力差,安装了两个串联的U 形管压差计,指示液为汞。

测压用的连接管中充满水。

两U 形管的连接管中,充满空气。

若测压前两U 形压差计的水银液面为同一高度,试推导A 、B 两点的压力差∆p 与液柱压力汁的读数12、R R 之间的关系式。

解 设测压前两U 形压差计的水银液面,距输水管中心线的距离为H 。

在等压面'22-处11221汞水气22ρρρ+⎛⎫⎛⎫=++-+ ⎪ ⎪⎝⎭⎝⎭A R R R p p H g R g g '222汞水2ρρ⎛⎫=+-+ ⎪⎝⎭B R p p H g R g因'22=p p ,由上两式求得 ()水气12汞g 2ρρρ+⎛⎫-=+- ⎪⎝⎭A B p p R R因气水ρρ<<故 ()水12汞-2ρρ⎛⎫-=+ ⎪⎝⎭A B p p R R g【1-11】力了排除煤气管中的少量积水,用如习题1-11附图所示水封设备,使水由煤气管路上的垂直管排出。

已知煤气压力为10kPa (表压),试计算水封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h 最小应为若干米。

解 ..310101021000981ρ⨯===⨯p h m g 流量与流速【1-12】有密度为/31800kg m 的液体,在内径为60mm 的管中输送到某处。

若其流速为/0.8m s ,试求该液体的体积流量()3/m h 、质量流量()/kg s 与质量流速()/2⎡⎤⋅⎣⎦kg m s 。

解 (1) 体积流量 ./.223330.060.822610814 /44ππ-==⨯⨯=⨯=V q d u m s m h(2) 质量流量 ../m V q q kg s ρ-==⨯⨯=3226101800407习题1-11附图习题1-10附图(3) 质量流速 ./().22407===1440 0064m q kg m s A ωπ⋅⨯ 【1-13】如习题1-13附图所示的套管式换热器,其内管为.mm .mm 335325φ⨯,外管为mm .mm 6035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