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监管方法

合集下载

安全监管网格化典型做法

安全监管网格化典型做法

安全监管网格化典型做法安全监管是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工作,而网格化管理是一种相对新兴的管理模式,通过将资源、信息和责任进行分配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监管水平。

在安全监管领域,网格化管理的典型做法包括网格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和协同管理等方面。

一、网格化建设网格化建设是指在区域内对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划分和组织,形成网格化的网格子系统。

每个网格子系统负责辖区内的安全监管工作。

在网格化建设中,一般会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指导员、副指导员和网格办公室等组织机构,负责指导和协调辖区内的安全监管工作。

网格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网格内的权责清单,明确每个网格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网格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还需要制定网格内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程序,以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网格化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对安全监管工作的信息化化管理。

信息化建设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和信息分析等方面。

数据采集是指将各个网格内产生的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和整理,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通过数据采集,可以实现对辖区内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后续的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共享是指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共享,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

通过信息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强群众参与和整体防控能力。

信息分析是指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提炼有用的信息,并形成预警和预测模型。

通过信息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和预防。

三、资源共享由于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参与,因此资源的共享是网格化管理的必要环节。

资源共享包括人员、设备和信息等方面的共享。

人员资源共享是指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织联合行动等方式,发挥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力量,共同开展安全监管工作。

通过人员资源共享,可以实现人员的互相支援和协同工作,提高监管工作能力的整体效果。

县环境保护工作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县环境保护工作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县环境保护工作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县域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县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一、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将县域内环境保护监管范围划分为若干网格,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

明确各级网格的责任主体、责任人和监管范围,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

二、制定网格化监管制度制定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和监管制度,明确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

建立网格化监管台账,记录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各级网格范围内排污企业、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对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表彰先进,督促整改不足。

三、实施网格化监管各级网格责任主体要按照工作职责和监管制度要求,认真履行环保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网格范围内排污企业、生态环境状况的监管。

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管,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定期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障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保监督,形成全民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建立网格化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网格化监管工作中的问题。

四、加强网格化监管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

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提高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工作经费和设施设备等必要投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五、完善网格化监管机制定期评估网格化监管实施效果,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优化网格化监管机制。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环保协作机制,共同推进环保工作。

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

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

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区网格化环境监管是指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某一区域内环境治理与监管工作的全面覆盖和精细化管理。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区网格管理体系1. 划定网格边界: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网格,要考虑到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环境问题等因素,确保每个网格的管理范围合理。

2. 配置网格管理人员:每个网格设置一名专职环境监管人员,负责网格内的环境监管工作。

同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协助环境监管人员开展工作。

3. 建立网格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格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每个网格的监管工作进行记录、分析和监控。

网格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取各类环境数据和监管信息。

4. 健全网格管理机制:建立网格管理沟通机制,网格内的环境监管人员要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和问题,互相借鉴,加强网格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二、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1.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在每个网格内设置环境监测站点,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测等。

监测数据要及时上报网格管理系统,确保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建立环境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环境数据分析平台,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为环境监管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3. 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预警和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建立环境问题的预警和预测模型,及时发现和预测环境问题的发生,做好应急准备和治理措施的部署。

三、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1.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立案并依法进行处罚,确保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打击。

2. 加强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清理治理各类污染源,改善环境质量。

3.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监管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某乡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方案

某乡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方案

某乡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方案
一、背景介绍
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议题。

某乡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面临着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环境监管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制定了一套网格化管理方案。

二、方案内容
1. 网格化划分管理区域:将某乡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区域,每个网格由专人负责监管。

2.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环境监管数据库,并实现监察、记录、通报等功能。

3. 加强培训和督导:定期对网格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监管能力。

4. 强化网格协作机制:不同网格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联动行动。

5.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设立环保举报电话和网络平台,方便公众随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环境问题。

三、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方案,某乡环境监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监管工作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大大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

四、展望未来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方案,提升环境监管的效果和覆盖面,积极建设美丽乡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以上是某乡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启发。

网格化监管方法

网格化监管方法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法网格化监管概念网格概念是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Ian Foster于1998年在其著作中提出的。

Ian Foster的定义是:“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和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

互联网主要为人们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通信功能,而网格功能则更多更强让人们透明地使用计算、存储等其他资源。

”网格的根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工作。

近年来网格研究和应用的主体在科学计算领域。

网格技术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便产生了网格化管理思想。

网格化管理在国内最早见于网格巡逻。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城市网格化管理,于2004年10月22日开始在东城区试运行,国家建设部充分肯定了这种管理探索并于2005年7月提出了推广意见。

城市网格化管理主要通过“万米网格”“城市部件管理法”和“城市事件管理法”(3概念见后附注)完成对城市中管理目标的信息管理。

但网格化管理作为处理复杂管理事务的一种新兴管理模式,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网格化管理应用的诸多关键问题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理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理论监管理论由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监管任务的网格化部署与实施3部分组成。

1.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网格化监管体系是以各级政府监管网格为基础结构;以政府纵向分级负责、部门纵向分级监管、部门横向分工监管、属地为主实施管理、行业实施指导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基于多级监管网格的业务管理、业务监督、信息报告与反馈3种互动关系(或称网络体系)的有机统一为基本运行机制,切实支撑各级政府承担起法定监管职责,推动政府监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网格化运行基础架构。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是用于承载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监管网格、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责任、监管保障、监管授权、运行机制7个方面。

环境网格化监管方案

环境网格化监管方案

环境网格化监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治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环境监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环境的治理。

为了加强城市环境监管,一些地方引入了环境网格化监管方案。

什么是环境网格化监管?环境网格化监管是指将城市划分成多个格网,并在每个格网内设置监测点,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的方式。

通过建立环境监管网格,可以更好地掌握城市环境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从而实现城市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

环境网格化监管的实施步骤第一步:网格化划分首先,需要对城市进行网格化划分。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城市划分成大小均匀的网格,或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将城市划分成环境异质性较强的网格。

在网格划分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行政区域、环保设施等实际情况,确保网格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步:监测点建设在每个网格内,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监测点,用于监测周围环境的状况。

监测点需要覆盖周边环境,监测点的数量需要根据网格面积、人口密度、污染源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第三步:实时监测建立监测点后,需要对监测点进行联网,实现实时监测。

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在监测点处对空气、水质、噪声、光强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上传至中心数据库,实现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测。

第四步:数据分析和应对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了解城市环境状况,发现环境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例如,对于污染源,可以通过追踪监测数据,找出污染源,并对其进行处置。

同时,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协助政府部门优化城市环境。

环境网格化监管方案的优势及时反馈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环境网格化监管可以及时反馈城市环境的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这比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更加高效。

精准定位由于城市被划分成格网,环境监管人员可以精准定位到问题发生的具体位置,提高了问题处理的效率。

数据共享监测数据可以上传至中心数据库,方便政府部门或社会公众进行数据共享和查询,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网格化管理制度的监控手段

网格化管理制度的监控手段

网格化管理制度的监控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的需求,而网格化管理制度的出现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制度能够细化管理范畴、提升管理效率,并通过监控手段来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网格化管理制度的监控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实践手段两个方面。

一、技术手段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网格化管理制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监控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地图数据和空间信息,GIS可以对城市进行精确的划分和管理。

在网格化管理制度中,GIS通过采集和整合各种数据,如人口、交通、环境等信息,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并与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对每个网格的全面监控。

2.视频监控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是网格化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监控手段。

通过在各个关键区域安装摄像头,可以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实时监控和视频录制。

这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视频监控技术还可以与GIS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特定地点的视频监控和位置定位,提升监控效果和反应速度。

3.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在网格化管理制度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可以实时感知城市的各种指标,并将数据反馈给管理系统。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城市的状态,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案。

二、实践手段1.巡查制度网格化管理制度下,巡查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手段。

通过划分网格和指派相应的巡查人员,实现对每个网格的全面巡查。

巡查人员可以记录并上报网格内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同时,巡查记录也可以作为管理部门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投诉举报系统为了让居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网格化管理制度下还可以建立投诉举报系统。

居民可以通过系统对网格内的问题进行投诉和举报,并实时了解问题的处理进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是一种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一种创新和改进。

它主要通过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各地的网络体系,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全程监管。

下面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1.确定监管网格化的范围和定位: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的网格,每个网格由若干个区域组成,每个区域由若干个监管人员负责。

2.配置监管人员:根据各区域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监管力量。

3.建立监管信息平台: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监管信息平台,用于收集、存储和分析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数据和信息。

4.实施信息共享和互通:各级监管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和互通,确保监管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减少信息孤岛现象。

二、加强监管措施1.完善种子和农药农艺的科学管理制度,促进农产品的绿色生产。

2.实施全程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加强农产品的抽检和质量监测,对存在问题的农产品及时进行处置和下架处理。

4.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对生产、流通和销售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权威和公信力。

三、推进农产品安全标准化1.制定统一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对生产、流通和销售中的农产品进行统一的评价和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

3.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和认证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监管协作1.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

2.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跨部门、跨层级协作机制,及时解决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五、建立综合监管评估机制1.建立监管绩效考核体系,对各区域的监管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

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

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特制定本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实现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网格划分(一)一级网格以本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一级网格。

由_____担任网格长,负责统筹协调本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二级网格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建立二级网格。

由乡镇(街道)_____担任网格长,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三)三级网格以村(社区)为单元,建立三级网格。

由村(社区)_____担任网格长,负责落实本网格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四、工作职责(一)一级网格职责1、制定本区域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2、协调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对下级网格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二)二级网格职责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

2、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的环境监管和执法检查工作。

3、协助处理本辖区内的环境信访和污染纠纷。

(三)三级网格职责1、对本网格内的污染源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环境问题。

2、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协助上级网格做好环境监管和执法工作。

五、工作流程(一)问题发现网格监管人员通过日常巡查、群众举报、上级交办等方式,发现环境问题。

(二)问题上报网格监管人员将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上报上级网格。

(三)问题处理上级网格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结果反馈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上报问题的网格监管人员和相关群众。

六、监督考核(一)建立监督机制成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监督小组,定期对各级网格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建筑工程网格化监管方案

建筑工程网格化监管方案

建筑工程网格化监管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日益复杂,存在许多难以避免的管理问题。

同时,由于信息闭塞、监管不力等因素,一些不合格的建筑工程项目屡有发生,给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因此,强化建筑工程监管,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水平,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网格化监管的理念和作用网格化监管是指将城市划分成小区域进行管理,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每个网格区域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管理。

在建筑工程领域,网格化监管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实现从被动监管到主动监管的转变,增强监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监管效率:传统的建筑工程监管模式主要依靠巡查和检查,效率低下。

而网格化监管可以将监管资源精准地分配到每个网格区域,实现全面、细致、高效的监管。

2. 加强监管力度:网格化监管可以实现对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程监控,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严密性,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3. 提高监管的科学性:通过建立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每个项目的数据化、信息化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4. 优化监管模式:网格化监管可以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优化监管模式,提高监管的整体效益。

三、建筑工程网格化监管的实施方案建筑工程网格化监管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划分监管网格:将城市划分成小区域,每个区域成为一个监管网格,确定监管责任人员和监管范围。

2.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项目库、监管数据库、信息交流平台等,实现对每个项目的数据化管理和信息化监管。

3. 明确监管职责: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管职责,包括项目备案、施工监理、安全检查、质量验收等,不同部门协同作战,互相配合,实现全程监管。

4.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章,规范建筑工程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监管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2024年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2篇)

2024年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2篇)

2024年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工作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我市决定在2024年启动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

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高效、科学、精细的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

二、工作内容:1. 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按照市域范围划分,将全市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指定一支专职监管队伍,建立专业化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并加强网格内部和网格之间的协调配合。

2. 完善监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监管设施,包括监测设备、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等,提高监管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环境保护监管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实时监测。

3. 加强监管力量建设:加大对环境监察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专业的监管队伍。

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将其纳入网格化监管体系。

4. 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管权限。

制定奖惩机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充分激励和保护环境保护行业的从业人员。

5. 强化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建立环境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环境数据的共享、交流与协作,提升联防联控能力。

加强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启动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确定网格划分和监管队伍编制,建立网络监控中心。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监管队伍的业务水平。

2. 第二季度:完善监管设施建设,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监管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对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发挥其在网格化监管中的作用。

3. 第三季度:制定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管权限。

建立奖惩机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激励和保护从业人员。

4. 第四季度:建立环境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环境数据的共享、交流与协作,提升联防联控能力。

安全监管网格化典型做法十

安全监管网格化典型做法十

安全监管网格化典型做法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各级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都积极采取措施,其中安全监管网格化典型做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下面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分别介绍安全监管网格化的典型做法。

一、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标准安全领域的监管需要依靠各种法律规定和标准,如建筑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标准和要求。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标准是安全监管网格化的第一步,它们可以有效地指导监管人员的工作,保障人民的安全。

二、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和制度在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标准的同时,也需要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和制度。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规范行业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对行业内的各个角色进行严格监管。

三、建立监管中心和相关部门建立监管中心和相关部门是安全监管网格化的重要措施。

这些机构可以对安全监管实施全方位的管控和调度,统筹协调监督员的工作,形成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四、建立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队伍是整个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

为了实现安全监管网格化的目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工作意识。

五、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库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库是安全监管网格化的另一项关键工作。

信息库should涵盖安全监管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企业安全信息、产品安全信息、事故信息等内容,形成全面、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

六、制定安全审核标准为了做好安全监管网格化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安全审核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基于国家安全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评估,判断其安全水平。

七、实现现场监管监管员需要前往企业现场进行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针对这些隐患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现场监管是安全监管网格化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

八、实现数据共享安全监管网格化需要数据共享,这可以让监管员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

同时,数据共享也方便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运行方案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运行方案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运行方案
一、前言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项,是政府的基本
职责。

采用网格化监管技术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全面覆盖,
对于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安全生产网格
化监管的运行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网格化监管简介
网格化监管是指以行政区划、工业区划、园区、城中村等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范围将被监管对象进行网格式精细化分布,通过信
息车载终端、执法助手、监管终端、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
术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处理和传达,通过人工巡查、随机抽查、定点监测等方式对被监管对象进行实时监管和有效管理
的一种监管方式。

三、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基本流程
1、确定监管重点和重点领域
根据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确定监管重点和重点领域。

重点行
业包括煤炭、石油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
域包括在建工程、单位(企业)生产过程、物流运输、安全生产责任
等方面。

2、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

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方案(三篇)

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方案(三篇)

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高层建筑的增多,城市消防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城市消防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引入网格化监管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网格化监管的概念网格化监管是指将一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专门的消防安全员负责巡查、发现问题、处置火灾隐患、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等工作。

三、目标1. 提高消防安全水平:通过网格化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消防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消防安全水平。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网格化监管,加强对市民和单位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3. 强化协作机制:通过网格化监管,建立起城市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与社区、物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有效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城市消防安全。

四、实施步骤1. 划分网格: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消防资源分布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制定网格划分方案,确保每个网格具有足够的消防安全员来开展工作。

2. 建立消防安全员队伍:招募消防安全员,并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3. 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包括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宣传画展、消防演习等,提高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定期巡查:每个网格的消防安全员定期走访巡查所负责的区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5. 隐患整改:对发现的消防隐患,要求相关单位整改,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

6. 数据管理与分析:对消防安全员巡查、隐患整改等信息进行数据化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优化工作流程。

7. 信息共享和协作:通过建设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消防安全员、社区、物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五、保障措施1. 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网格化监管的顺利实施。

2. 法律法规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约束机制。

煤矿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煤矿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煤矿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煤矿安全生产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而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着信息闭塞、监管难度大的困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格化监管成为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介绍煤矿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实施方案,提升煤矿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网格化监管的概念和原则1. 概念:网格化监管是指将煤矿安全监管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由责任清晰的监管人员负责监管和管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和监管执法的高效运作。

2. 原则:(1)全面覆盖:将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划分为相应的网格,实现对所有煤矿的监管。

(2)信息共享: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共享,提供给有关单位和监管人员。

(3)工作协同:通过网格化系统实现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监管的效能。

(4)便捷高效: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的在线化、实时化,提高工作效率。

三、网格化监管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1. 组织架构(1)网格划分:根据地理位置、煤矿规模和安全风险等因素,将全国的煤矿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确保每个网格内的煤矿数量适宜。

(2)人员配备:每个网格设立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负责该网格内煤矿的安全监管工作。

监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

(3)机构支持:建立统一的网格化监管指挥中心,负责网格化监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信息管理。

同时,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

2. 工作流程(1)信息采集:煤矿企业在每日、每周和每月等时段内,通过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提交煤矿安全生产报表,并及时向网格化监管指挥中心报告特殊情况。

(2)信息审核:网格监管指挥中心对煤矿安全生产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特殊情况进行核查和处置。

(3)问题发现和处理:监管人员通过网格化系统对煤矿进行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与煤矿企业协商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整改跟踪:监管人员通过网格化系统对煤矿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煤矿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环境保护部网格监管方案

环境保护部网格监管方案

环境保护部网格监管方案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优化和提高,环境保护部在推出监管手段的基础上,针对监测数据的不足,开展了网格监管方案。

下面就环境保护部网格监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网格监管方案的定义和作用所谓网格监管,就是在区域(市、区、乡镇)内将其分割成若干个网格,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对其进行监测和管理。

网格管理的核心是智慧化管理,即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行对环境的实时监控和实时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和管理方案制定。

环境保护部网格监管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实现网格智能化监控:通过环保部监控平台实现对区域的全面监控,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员、设备资源,加强对环境健康的监测。

(2)提升监管效能: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监管机制,形成从顶层设计到一线执法,从待审事项到总结评价,全过程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流程。

(3)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通过市场化和智慧化监管,实现对污染源的精准治理,促进环保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效益化。

二、网格监管方案的主要内容1、建立污染源台账首先,要对各类污染源逐一进行调查,这是网格监管工作的基础。

调查包括污染源的名称、地址、规模等信息,并建立全面、有效的污染源信用评价机制。

重点监管对象要及时上传有关资料和检测数据。

针对监测数据异常的污染源,要及时进一步调查。

2、实施区域管控根据不同污染源的排放特性和发展态势,实行不同的治理措施。

建立类似固定废物船舶质量安全治理的机制,对各类污染源进行分类管理。

在区域间建立索引,实现协同控制,做到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3、网格化督办网格化督办是网格监管的核心内容。

根据环保部监测平台的数据,督办人员可以根据最新的监管数据及时掌握污染源的情况,调整执法方案,并督促污染源应按时改善。

督办人员要考虑污染源的整改周期和改善效果,在后续监管工作中跟踪监察。

同时,要针对不同污染源采取不同的督办方式,提高督办效率。

加强社区网格化监管措施

加强社区网格化监管措施

加强社区网格化监管措施社区网格化监管是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由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通过信息共享、协作联动等方式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一种监管模式。

加强社区网格化监管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

1. 背景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负责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社区管理和服务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治安问题、环境卫生等。

传统的社区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因此需要加强社区网格化监管措施。

2. 社区网格化监管的意义社区网格化监管的实施对于加强社区管理和提升居民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区网格化监管能够加强社区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通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可以实时了解每个网格内的情况,包括居民人口、治安状况、环境卫生等。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社区网格化监管能够增强社区管理和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参与。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可以通过网格化监管平台及时了解到社区的管理情况和服务项目,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关部门也能通过网格化监管平台向居民发布通知、召集会议等,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最后,社区网格化监管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通过建立社区网格化监管平台,相关部门与社区居民可以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并按需分配资源。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3. 加强社区网格化监管的具体措施3.1 划分网格和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社区网格。

划分网格应考虑社区的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功能区划等因素,使每个网格大小适宜、形状合理。

然后,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确定每个网格的责任部门,明确职责和权限。

3.2 建立社区网格化监管平台建立社区网格化监管平台是实施社区网格化监管的基础。

该平台可以实时收集和展示每个网格内的信息,包括人口统计、治安状况、环境卫生等。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案(最新版)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案(最新版)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案(最新版)1. 简介安全生产是工业发展的基石,为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引入网格化监管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版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案,以帮助相关单位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 监管流程2.1 网格划分根据区域状况和相关要素,将监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

每个网格的范围应明确界定,确保监管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2.2 网格监管人员配置为每个网格指定专职或兼职监管人员,负责对该网格内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和管理。

监管人员应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和监管经验,并接受定期培训,以确保其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3 监管任务分配根据网格划分和监管人员的配置,将监管任务合理分配给各个网格的监管人员。

任务可能包括安全巡检、安全培训、隐患排查等。

确保监管任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4 数据上报和汇总监管人员应定期上报各自网格内的监管数据,包括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整改进展等。

相关数据应进行汇总和分析,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3. 技术支持3.1 智能巡检系统引入智能巡检系统,通过无人机、摄像头等技术手段,对监管区域进行实时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报警。

同时,智能巡检系统还能记录巡检数据,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3.2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监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隐含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提前预警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安全宣传和培训为提高安全意识和素质,定期开展安全宣传和培训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让员工深入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 管理优化和改进针对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管理优化和改进。

建立监管评估机制,定期对监管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

6. 总结网格化监管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合理划分网格,配置专职或兼职监管人员,引入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和培训,可以实现对安全生产的全面监管和管理。

网格化管理监管实施方案

网格化管理监管实施方案

网格化管理监管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因此,网格化管理监管成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网格化管理监管的概念。

网格化管理监管是指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专门的管理监管人员,负责该网格内的各项管理工作。

通过网格化管理监管,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和人性化,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网格化管理监管的实施方案。

1. 划分网格。

首先,需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每个网格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应该相对均衡,以便管理监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工作。

2. 设立管理监管中心。

每个网格设立管理监管中心,负责协调和管理该网格内的各项事务,统一指挥各项工作。

3. 配备专业人员。

为每个网格配备专业的管理监管人员,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熟练处理各类管理事务。

4. 制定管理监管方案。

针对每个网格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监管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责任人,确保管理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

5. 建立信息化系统。

建立网格化管理监管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管理意识和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管理监管氛围。

四、网格化管理监管的优势。

1.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网格化管理监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个网格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2. 个性化服务。

管理监管人员可以根据每个网格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服务,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3.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网格化管理监管,可以更合理地配置城市管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 加强社区治理。

网格化管理监管可以加强对社区的治理,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五、总结。

网格化管理监管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水平,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办事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

办事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

办事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办事处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对于环境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责任和角色。

为了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全面监管和有效治理,办事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1.背景: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的环境治理任务重,单一部门无法满足全面监管的需求。

2.意义: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可以将监管工作贴近实际、系统化、科学化,提高监管效能和治理效果。

二、工作原则和方法1.原则:科学公正、依法依规、全面协同、分类管理。

2.方法:(1)网格划分:根据办事处的区域特点和环境问题的分布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网格。

(2)网格管理:每个网格设置专门的环境监管人员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网格内的环境监管工作。

(3)网格巡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各个网格进行巡查,及时掌握环境问题的动态。

(4)网络联通:网格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和传递的机制,加强各网格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5)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与环境监管工作。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1.责任划分: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形成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工作模式。

2.工作机制:(1)汇报制度:每个网格设立岗位,负责环境问题的申报、汇报和处理。

(2)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和问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3)奖惩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较好的网格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于工作不到位的网格进行批评和处罚。

3.宣传教育:(1)加大环境问题宣传力度,培养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全民环保素质。

(2)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形成社会共识和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3)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4.监督检查:(1)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严厉查处环境犯罪行为。

(2)加强对环境治理项目的督导,确保工程质量和治理效果。

(3)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法网格化监管概念网格概念是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Ian Foster于1998年在其著作中提出的。

Ian Foster的定义是:“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和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

互联网主要为人们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通信功能,而网格功能则更多更强让人们透明地使用计算、存储等其他资源。

”网格的根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工作。

近年来网格研究和应用的主体在科学计算领域。

网格技术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便产生了网格化管理思想。

网格化管理在国内最早见于网格巡逻。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城市网格化管理,于2004年10月22日开始在东城区试运行,国家建设部充分肯定了这种管理探索并于2005年7月提出了推广意见。

城市网格化管理主要通过“万米网格”“城市部件管理法”和“城市事件管理法”(3概念见后附注)完成对城市中管理目标的信息管理。

但网格化管理作为处理复杂管理事务的一种新兴管理模式,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网格化管理应用的诸多关键问题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理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理论监管理论由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监管任务的网格化部署与实施3部分组成。

1.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网格化监管体系是以各级政府监管网格为基础结构;以政府纵向分级负责、部门纵向分级监管、部门横向分工监管、属地为主实施管理、行业实施指导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基于多级监管网格的业务管理、业务监督、信息报告与反馈3种互动关系(或称网络体系)的有机统一为基本运行机制,切实支撑各级政府承担起法定监管职责,推动政府监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网格化运行基础架构。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是用于承载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监管网格、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责任、监管保障、监管授权、运行机制7个方面。

相应地,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的建设内容包括划分监管网格、确定各级监管网格监管主体、梳理各级监管网格监管对象、对各级监管网格进行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各级监管网格监管运行保障、在各级监管网格中进行监管授权(分解并部署任务)、确立网格化监管运行机制等7个方面。

同时,针对地市级监管网格内某些监管对象(如市直企业、省驻市企业、中央驻市企业等,按法律规定,对其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由地市级网格直接负责)建立责任网格,方便信息传递,以强化其对所辖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等下级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责任。

地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

监管网格安全生产网格可分为两类:监管网格和责任网格。

监管网格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的载体和基础;责任网格是管理主体履行管理责任的载体和基础。

本部分阐述监管网格。

监管网格包含物理网格和逻辑网格两个层面,它是物理网格和逻辑网格的有机统一体。

其中,物理网格是有实际地理边界的格,而逻辑网格用于承载监管责任。

不同的逻辑网格叠加到同一物理网格,分别代表不同的监管责任。

物理网格使得逻辑网格具备在本物理网格内区分监管责任的能力,从而为实现责任分解与业务部署的同步提供了基础机制。

划分监管网格是构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崭新格局的第一步。

安全生产监管网格(物理网格)划分,主要采用行政区划界线作为监管网格边界,保持与行政区划的统一;作为补充,经济功能区按实际管辖范围划定监管网格边界。

这样,各级监管网格根据划分方法的不同区分为行政区划网格和经济功能区网格。

以地市级部署为例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按市级、区市级、镇街级三级进行政府监管网格划分结合对横向部门监管责任分工的考虑可有效贯彻“政府纵向分级负责、部门纵向分级监管、部门横向分工监管、属地为主实施管理、行业实施指导”的思想,从机制上实现由监管业务导向驱动的条块整合。

监管主体广义地理解,监管主体的确定过程反映了对监管机构和领导在各级监管网格中的分工过程。

监管主体从机构层面看,包括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其他部门两类;从领导层面看,指在每个监管网格中,要明确网格化监管主要领导(某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某级政府的分管负责人)和具体领导(某级政府中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监管对象监管网格中的监管对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该网格的直接下级网格,第二类是该网格直接管辖的企业,第三类是该网格直接管辖的其他对象,如:学校、医疗机构、社团、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非企业类对象以下简称为第三类对象。

作为监管对象的企业及第三类对象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监管责任监管责任分解过程的实质是在监管主体(监管人员)和监管对象间建立对应关系。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的规定,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

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承诺书。

在网格化监管体系中,需要将这些法定责任分解到具体网格,对网格中的每个监管主体、每个工作人员结合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其网格化监管职责,明确其所负责的具体监管对象,以便为具体任务授权提供基础条件。

监管保障网格化监管运行保障包括人员编制、设施装备、工作规范等内容。

需要落实每个网格中人员组成、装备设施配备等基础要求,落实对每个网格中人员的素质要求,落实具体任务所涉及的行动措施、工作规范、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监管授权监管授权是任务部署的具体方式。

需要根据监管责任将分项任务部署到各级网格中的各监管主体和各监管人员。

运行机制网格化监管运行机制涉及对三种互动关系的把握和处理。

这三种互动关系分别是: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管理性业务的流转和处理为特征的管理网络体系;以投诉举报、督查督办、内部监督、绩效考核等监督性业务处理为特征的监督网络体系以及以信息报告和反馈为特征的信息网络体系。

2.安全生产监管业务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涉及两类业务:第一类是管理性业务,包括基础信息管理、专项监管、综合监管、应急管理、培训教育、隐患排查、执法监察、治理跟踪、事故处理、行政审批等;第二类是监督性业务,如,投诉举报、督察督办、内部监督、绩效考核等。

这两类安全生产监管业务均以强化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特征。

3.监管任务的网格化部署与实施将安全生产监管业务部署到各级政府监管网格中的一种可取的方式就是以监管任务方式进行部署。

监管任务监管任务是监管业务的具体表现形式。

例如,专项监管业务可表现为企业主体责任评级、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评级、特种设备检验质监部门的专项监管业务等监管任务;再如,隐患排查业务可表现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执法检查等监管任务。

随着形势变化和对安全生产不同监管侧面的关注,以及国家、省对安监工作的新要求,新的监管任务会不断提出。

监管任务的网格化部署监管任务在各级网格中的部署是运用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展监管业务的具体实践的起点。

任务可由不同层级的监管网格发起,并对下级监管网格分解。

具体来说,将一项监管任务部署到各级监管网格的方法是,通过任务分解,将分项任务部署到具体网格,根据各级监管网格的监管责任分解,确定各级监管网格中该任务的监管主体(指明什么机构、具体哪位领导)和监管人员;根据对各级监管网格中监管对象的梳理成果指定该任务涉及的由特定监管主体和监管人员负责的监管对象及细分的分项工作任务;明确各级监管网格内工作目标、监管要求(如,任务完成期限)、监管反馈的时限要求如(工作目标完成信息的交流时限)、工作规范、行动措施和考核标准;检查各级监管网格中执行该任务所需的监管运行保障情况并做好准备。

监管任务的实施任务自上而下分解完毕后,即可利用已确立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运行机制,结合执行该任务的具体业务流程开展工作,组织实施。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信息化方法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是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为目标,以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的信息化及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网格化部署实施的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政府监管业务系统。

1.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作用首先,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将网格化监管体系信息化——包括将监管网格划分成果信息化;将监管主体(本级网格涉及的部门和领导)和监管人员信息化;将监管对象(包括本级网格直辖企业、第三类对象和直接下级网格涉及的部门和领导)信息化;将监管主体和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信息化(包括目标责任书、安全承诺、所负责的监管对象,明确的监管责任是监管授权的基础);对网格内的监管运行保障内容(队伍人员编制、装备设施配置、标准规范建立等)落实并信息化;将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运行机制信息化(规划为管理、监督和信息三大模块,其中管理、监督模块负责监管业务流转与处理,信息模块负责统一信息展现)。

网格化监管体系被信息化后,可为各种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的信息化提供基础架构。

其次,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可将安全生产监管业务信息化。

即将具体的管理性业务、监督性业务逐渐实现为信息系统中的一个个业务处理功能,如,一级功能有基础信息、专项监管、综合监管、应急管理、培训教育、隐患排查、执法监察、事故处理、行政审批、投诉举报、督察督办、治理跟踪、内部监督、绩效考核等;再如,对专项监管功能而言,二级功能可有主体责任评级、安全标准化达标评级、特种设备管理等。

再如,对于应急管理,二级功能可有重大危险源备案、应急预案备案、应急资源管理、应急培训信息、应急演练信息、预警预测信息、事故救援信息等;对于应急资源,三级功能可有应急专家管理、应急队伍管理、应急装备管理、应急物资管理等。

随着开发的持续深入,系统将可对各级监管网格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业务提供广泛支持。

再次,通过在各种监管业务过程中推广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应用,可积累大量动态数据,从而建立起各种动态信息数据库,如隐患数据库、应急数据库、执法监察数据库等等,为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价值挖掘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开发统计分析功能并结合地理展现方式,可有效支持对整体安全生产形势的把握、对安全生产不同侧面的评估、预测及对各种行动措施的决策。

2.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建设方法系统建设总体策略以地市为例,在全市建设一套信息系统,市级集中部署(可部署在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府内网或专网运行,按网格分级授权,严格身份认证。

区(市)、街(镇)不单独建立信息系统,只需具备访问市级系统的条件(终端电脑、政府内部网络、用户授权)。

系统设计原则系统设计坚持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易维护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兼容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功能设计附注万米网格是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实施城市管理的基准单元,以1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城区划分成具体的网格状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