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实验指导书2011

合集下载

高等学校教材: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教材: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教材:沉积岩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沉积物的分选实验目的:了解沉积物的分选机制,掌握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沉积物在水流下流时,根据质量大小不同被分选出来。

而沉积物的质量大小取决于颗粒的密度和大小。

实验步骤:1. 将500ml自来水倒入长形容器中,容器底部放置一张滤纸以防沉积物被冲走;2. 将砂子、泥土、沙子三种不同大小和密度的沉积物混合均匀后倒入容器中;3. 拿起容器,摇晃5-10秒,使沉积物分散在水中;4. 立即放置容器,停止摇晃;5. 观察不同大小的颗粒在容器中的分配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1. 沉积物的混合比例要均匀,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2. 容器底部要放置滤纸以防沉积物被冲走;3. 摇晃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沉积物会变得不稳定;4. 实验后必须清洗容器和工具,不得遗留残留物。

实验结果:不同大小的颗粒会在容器中分布不均,质量大的沉积物更容易沉淀在底部,而质量小的沉积物则更容易悬浮在水中。

实验二:沉积物的分类和识别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及其特征,掌握分类和识别的方法。

实验原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有各自的特征,如粒度、形态、颜色等。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进行分类和识别。

实验步骤:1. 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如砂岩、泥岩、煤等)分别放在玻璃板上;2. 使用显微镜观察沉积物样品,注意观察粒度、形态、颜色等特征;3. 根据观察结果,将沉积物分类并进行识别。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必须佩戴手套和眼镜,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2. 使用显微镜要小心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设备;3. 实验后,必须把沉积物清理干净,避免对实验室环境造成影响。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沉积物的特征,可以将它们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砂岩是由砂粒构成,颜色多为黄色或灰色,而泥岩是由细小的颗粒构成,颜色多为灰色或绿色。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总4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修订版王宝学杨同张磊编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2008 年 3 月试验是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

本指导书是根据我校“2005年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的实验条件而编写,主要内容有:1、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2、岩石比重试验;3、岩石密度试验;4、岩石耐崩解试验5、岩石膨胀试验;6、岩石冻融试验;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8、岩石压缩变形试验,9、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10、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法),11、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12、岩石弱面抗剪强度试验,13、岩石点载荷指数测定试验,14、岩石纵波速度测定试验,15、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16、岩石声发射试验。

本指导书的内容主要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水利电力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SLJ2-81;同时参考了国际岩石力学会《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试验方法标准》以及《露天采矿手册》等,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王宝学、杨同、张磊2007年12月1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岩石比重(颗粒密度)试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岩石密度试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岩石耐崩解试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岩石力学与岩体实验指导书及报告(72)

岩石力学与岩体实验指导书及报告(72)

岩石力学与岩体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内部资料)矿业工程学院实验总室2011年6月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实验方法:将圆柱体岩石试样放在压力实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试件破坏瞬间受压面上的极限应力值为该岩石的抗压强度。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件制备。

描述和尺寸测量见<变形实验>。

每组试件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好不少于三块。

(二)实验步骤1、试件安装将准备好的岩石试件放在压力实验机上、下加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整个断面应与加压板严密接触,若不合要求,应予处理。

2、施加载荷保持恒定的应力速率(50~100N/cm2/s)对试件连续加载至破坏为止,记录破坏载荷数值。

描述试件的破坏情况,描述内容见<岩石抗拉强度实验>。

“施加载荷”部分,并记入记录表3-2内,发现试件初裂后仍能继续承受载荷,应记录出裂时的载荷值。

三、计算岩石的抗拉强度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c p Aσ=式中:cσ-岩石抗压强度(MPa);P-试件破坏时施加的最大载荷KN;A-试件横截面积cm2。

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劈裂法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试件的制备、描述和尺寸测量。

(1)采用圆盘试件。

试件直径(D )为50毫米,厚度(T )为25毫米(T/D=0.5)。

(2)试件两端面应平等,试件轴心线与断面应垂直,二者的最大偏差均不得大于0.2毫米。

试件表面光滑平整。

试件数目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好不少于10块。

(3)测量试件尺寸。

圆盘试件测直径和厚度。

沿厚度(T )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测直径,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试件的直径。

沿预定加载方向上、中、下三个部位测定试件厚度,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试件的厚度。

方片形试件参照圆盘形试件确定规格,测量其尺寸。

(二)试件安装将试件安装于抗拉模具上,要将试件安放在模具的中心线上,避免偏心加载。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实验报告册《沉积岩石学》
实验名称:沉积岩石学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沉积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 掌握沉积岩石的分类方法和识别技巧。

3.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沉积岩石的组成和结构。

实验仪器:
1. 显微镜
2. 岩石切片样品
实验步骤:
1. 检查实验仪器,确保显微镜正常工作。

2. 准备岩石切片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

3. 使用低倍镜观察岩石切片的整体特征,如颜色、纹理等。

4. 使用高倍镜观察岩石切片的细节特征,如晶粒大小、矿物组成等。

5. 根据观察结果,识别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6.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
1. 根据岩石切片的整体特征和细节特征,确定岩石类型为沉积岩。

2. 观察到岩石切片中存在颗粒、结构和化石等特征。

3. 分析岩石切片中的矿物组成和岩屑粒度,确定岩石的来源和沉积环境。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沉积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掌握了沉积岩石的分类方法和识别技巧,学习了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沉积岩石的组成和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样品为沉积岩,具有特定的颗粒、结构和化石等特征,矿物组成和岩屑粒度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岩石的来源和沉积环境。

通过实验的进行,我们深入了解了沉积岩石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方法,为今后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沉积岩实验指导

沉积岩实验指导

实验六沉积构造和颜色二、实验内容1、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板状斜层理、槽状斜层理、波状层理、楔状层理、人字型层理。

2、层面构造: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平顶波痕、干涉波痕、剥离线理、泥裂、晶痕。

3、化学成因的构造;缝合线、结核、叠锥、龟背石。

4、生物成因的构造:虫迹、虫孔、叠层构造。

5、变形构造:重荷模、变形层理、包卷层理。

6、沉积岩的颜色。

三、实验指导一)观察与描述的内容:1.观察层理细层的形态及与层面的关系。

2.观察层理物质成分,结构、粒序性。

3.测量斜层理的倾向。

4.观测波痕的大小和形态,对称性及与波痕伴生的层理特征。

5.描述岩石的颜色。

二)描述方法下面以层理和波痕为例说明沉积构造的描述方法。

1.层理的描述首先从细层(纹层)的观察人手,然后对层系、层系组进行描述,判断层理的类型,测定层系的倾角,分析其成因。

2.波痕的描述描述内容包括波长、波高、波痕指数、不对称指数、波脊的形态及波痕类型等。

一般来讲.不同成因类型的波痕,其波痕指数、不对称指数和波脊的形态也不相同。

1)浪成波痕: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状对称,不对称指数近于1,波痕指数一般4—13,多数为6—7。

拍岸波的波痕指数可达20,显不对称状,其陡坡朝向岸一方。

2)流水波痕:波峰波谷均圆滑,不对称状,不对称指数等于2(或2.5),波痕指数大于5,大多为8—15,对于波长大于60cm 的大型流水波痕一般大于15,其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

在海、湖滨岸,波峰走向与岸线延伸方向大致平行,陡坡朝向陆地。

3)风成波痕:极不对称,不对称指数远远大于2,波痕指数变化大,范围在10-70,一般在15—20 以上,个别可达50,甚至更大。

波峰波谷都较圆滑开阔,但常常谷宽峰窄,陡坡倾向与风向一致实验七、八碎屑岩的观察描述二、实验内容1、砾岩:复成分砾岩,单成分砾岩、底砾岩、泥砾岩。

2、砂岩:海绿石石英砂岩、铁质石英砂岩、硅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

沉积岩石学-实验五 粘土岩、火山碎屑岩镜下共11页PPT资料

沉积岩石学-实验五  粘土岩、火山碎屑岩镜下共11页PPT资料
2、定名:结构+混入物成分+泥岩/ 粘土岩(页岩)
粘 土 岩 的 综 合 分 类
(二)火山碎屑岩镜下鉴定 凝灰岩镜下特征: 1.结构特征:
根据主要火山碎屑物质的大小、物态特征及填隙物的种类确 定凝灰岩的结构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及特征。 2.火山碎屑组分的观察描述: 鉴定火山碎屑岩各种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如岩屑、晶屑的成分 、形态、大小、含量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玻屑的形状、光性特 点、变化及含量等 1)玻屑特征和变化:刚性玻屑的大小形态与原气孔的大小和 气孔壁的厚度有关,多呈弓形、鸡骨状、花刺状、环状、半 环状和弧面棱角状。在偏酸性的凝灰岩中玻屑含量相当高, 一般无色;偏基性的凝灰岩中,玻屑含量稍低,玻屑常呈褐 色。塑性玻屑主要出现在火山灰流形成的熔结凝灰岩中,塑 性玻屑的形态随塑变的强度而变化,弱塑变的玻屑虽然发生 了变形,但还会保留原来的弧面棱角状形态,呈横卧的扁 “S”形,“Y”形、“U”形或“O”形等。强塑变的玻屑,常常被强 烈的压扁、拉长,其长度一般是厚度的几倍到几十倍,平行 排列,构成假流纹构造。
2)晶屑的特征和晶屑组合
石英往往呈尖角状,有时具港湾状熔蚀现象;长石常沿 解理或双晶接合面破碎,呈板状或阶梯状;黑云母、角闪石 常具暗化边结构等。
凝灰岩的岩性不同,晶屑的矿物组合也不相同,矿物相对含量
变化范围很大,在流纹质和英安质的凝灰岩中,晶屑多为石英 、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其次是黑云母、角闪石。在碱性凝 灰岩中晶屑为霓辉石或霓石。在安山质凝灰岩中晶屑主要是 斜长石,其次是辉石,有时有数量不等的黑云母和角闪石。
伊利石:在薄片中无色,有时带淡绿色、黄褐色。鳞片状集合 体,也可呈蠕虫状晶低—中突起,干涉色可达二级顶部,常 见为一级黄;近于平行消光。与高岭石区别在于双折射率较 高,与蒙脱石区别在于为正低突起。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季汉成张琴编中国石油大学二○○八年一月目录第一部分碎屑岩的沉积构造 (1)实验一沉积构造 (5)第二部分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 (6)实验二碎屑岩结构组分 (17)实验三砾岩及石英砂岩类 (18)实验四长石砂岩类 (19)实验五岩屑砂岩类 (20)实验六杂砂岩类 (21)实验七粉砂岩和粘土岩 (22)第三部分碎屑岩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23)实验八碎屑岩成岩作用 (27)实验九碎屑岩镜下综合研究 (28)第四部分火山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 (29)实验十火山碎屑岩 (30)第五部分碳酸盐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 (31)实验十一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46)实验十二石灰岩 (47)实验十三白云岩类 (48)第六部分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 (49)实验十四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56)第七部分其他沉积岩 (58)实验十五其他沉积岩类 (58)附录目测估计百分含量比较图 (59)参考文献 (60)第一部分碎屑岩的沉积构造沉积构造是恢复沉积岩形成过程和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为了便于在实验中观察各种沉积构造,现将沉积构造分类及研究内容列表如下(表1—1)。

下面以层理和波痕为例说明沉积构造的描述方法。

一、层理的描述层理是沉积物呈层沉积时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而产生的层状构造,可通过矿物成分、颜色、粒度等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

层理要素包括纹层、层系、层系组。

纹层:通常也称细层。

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

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积的结果。

其厚度甚小,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后者仅见于砾岩中。

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它们形成于相同的沉积条件下,是一段时间内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的水流条件下的产物。

层系组:也称层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岩性(成分、结构)相似的层系或成因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组成,其间没有明显间断。

按层内组分和结构的性质,层理划分为:非均质层理,包括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均质层理;韵律层理和粒序层理。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目录目录 (1)岩浆岩实验指导 (2)实验一超基性岩类(2学时) (8)实验二基性岩类(2学时) (10)实验三中性岩类(2学时) (12)实验四酸性岩类(2学时) (14)实验五未知岩浆岩鉴定(2学时) (16)岩浆岩实验指导一、观察描述的基本原则:科学观察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观察的原则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进行周密、系统、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观察不是消极地观看,而是积极关注和思维的过程,是深入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扩大感性认识,启发思考,导致新的发现,所以它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经验事实的方法。

科学观察要有准确详实的记录,用专业的术语、规范的语言、约定的符号、标准的计量单位,并借助绘图、摄影等手段,把观察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

二、岩石学实验的目的要求岩石学实验课是岩石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并掌握辩别岩石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各类岩石的基本特征(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次生变化等特征)。

2.掌握岩浆岩手标本及镜下观察、描述和分类命名的方法,写出完整的岩石鉴定报告,最终达到正确地鉴定未知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并准确定名的目的。

3.学会利用岩石学特征确定矿物的成因类型、结晶顺序、次生变化和形成条件。

三、岩浆岩观察描述的内容与方法:岩浆岩的观察描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野外岩石或手标本的观察描述;二是室内鉴定描述,主要是偏光显微镜下的岩石薄片鉴定。

(一)手标本的肉眼观察与描述手标本的肉眼观察和描述方法应借助放大镜、小刀和简单试剂(如稀盐酸)。

观察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次生变化、其它特征和综合定名。

其中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是岩石的最基本特征,又是分类命名的基础,应该仔细观察和描述。

岩石力学试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试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水工专业)郭敏霞李元婷编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12月目录第一章岩石抗拉强度试验 (1)1.1 实验目的、原理 (1)1.2 试样制备、使用仪器及材料 (1)1.3 实验步骤 (1)1.4 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成果及分析 (1)第二章岩石变形试验 (2)2.1 实验目的、原理 (2)2.2 试样制备、使用仪器及材料 (2)2.3 实验步骤 (2)2.4 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成果及分析 (2)参考文献 (4)第一章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1.1 实验目的、原理抗拉强度试验采用劈裂法,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劈裂法是在圆柱体试样的直径方向上,施加相对的线性荷载,使之沿试样直径方向破坏的试验,间接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1.2 试样制备、使用仪器及材料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圆柱体试件的直径宜为48~54mm ,试件的厚度宜为直径的0.5~1.0倍,并应大于岩石的最大颗粒的10倍。

(2)其他应符合实验四的要求。

主要仪器包括:(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车床等。

(2)测量平台。

(3)材料试验机。

1.3 实验步骤(1)通过试件直径的两端,沿轴线方向划两条相互平行的加载基线。

将两根垫条沿加载基线,固定在试件的两端。

(2)将试件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调整球形座,使试件均匀受荷,并使垫条与试件在同一加荷轴线上。

(3)以每秒0.3~0.5MPa 的速度加荷直至破坏。

(4)记录破坏荷载及加荷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对破坏后的试件进行描述。

1.4 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成果及分析岩石抗拉强度按下式进行计算:D LP R tπmax2=(1)式中 Rt —岩石的抗拉强度(kPa ) Pmax —试样破环时最大荷载值(kN ) D —试样直径(m ) L —试样厚度(m )第二章 岩石变形试验2.1 实验目的、原理在纵向压力作用下测定试样的纵向和横向变形,然后计算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doc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doc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目录一、岩石比重的测定二、岩石密度的测定三、岩石含水率的测定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五、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六、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抗剪强度试验)七、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八、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实验一、岩石比重的测定岩石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孔隙)在105~110o C 下烘至恒重的重量与同体积4o C 纯水重量的比值。

一、仪器设备岩石粉碎机、瓷体或玛瑙体、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天平(量0.001克)、烘箱、干燥器、沙浴、比重瓶。

二、试验步骤1、岩样制备:取有代表性的岩样300克左右,用机械粉碎,并全部通过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后待用。

2、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至室温取瓶颈与瓶塞相符的100毫升比重瓶,用蒸馏水洗净,注入三分之一的蒸馏水,擦干瓶的外表面。

3、取15g 岩样(称准到0.001克)得g 借助漏斗小心倒入盛有三分之一蒸馏水的比重瓶中,注意勿使岩样抛撒或粘在瓶颈上。

4、将盛有蒸馏水和岩样的比重瓶放在沙浴上煮沸后再继续煮1~1.5小时。

5、将煮沸后的比重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注入蒸馏水,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注意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1。

6、将岩样倒出,比重瓶洗净,最后用蒸馏水刷一遍,向比重瓶内注满蒸馏水,同样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2。

三、结果:按下式计算:s d g g g gd 12-+=式中:d ——岩石比重;g ——岩样重、克;g 1——比重瓶、岩样和蒸馏水合重、克; g 2——比重瓶和满瓶蒸馏水合重、克; d s ——室温下蒸馏水的比重、d s ≈1岩石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重量。

有两种做法:称重法和蜡封法。

我们采用的是蜡封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干燥器、熔蜡锅、天平、线、石蜡、水中称量装置。

二、试件制备选取有代表性的边长约40~50mm 近似立方体的岩石、选3块、修平棱角、刷取表面粘着物。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实验报告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实验报告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沉积岩石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学习的方式,掌握沉积岩石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沉积岩石学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器材•一组深棕色的样本(铁锌矿、云母片、碎屑岩);•酸性的硬石膏板;•放大镜。

实验原理和方法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的构成、性质、组成和变质等方面的学科。

沉积岩主要由矿物、碎屑和生物遗骸等构成。

此次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样本的颜色、结构和形态等特征,来确定样本的矿物组成、碎屑组成和生物遗骸等,从而了解和掌握沉积岩石的基本构成和特征。

实验方法如下:1.取出深棕色的样本,仔细观察样本的颜色、结构和形态等特征;2.将样本放在酸性的硬石膏板上,用放大镜观察样本中的矿物、碎屑和生物遗骸等;3.根据观察结果,记录样本的颜色、结构、形态、矿物组成、碎屑组成和生物遗骸等。

实验结果样本一:铁锌矿•颜色:黑色;•结构:粗糙,呈块状,有些呈铜锌矿晶体状;•形态:不规则的块状;•矿物组成:主要由铁锌矿构成;•碎屑组成:无;•生物遗骸:无。

样本二:云母片•颜色:棕色;•结构:片状,呈细粒状;•形态:长方形的片状;•矿物组成:主要由云母构成;•碎屑组成:无;•生物遗骸:无。

样本三:碎屑岩•颜色:深灰色;•结构:由大量的碎屑颗粒构成;•形态:颗粒状;•矿物组成: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构成;•碎屑组成:由于样本中有大量的碎屑颗粒,因此碎屑组成不易确定;•生物遗骸:无。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样本的颜色、结构和形态等特征,以及用放大镜观察样本中的矿物、碎屑和生物遗骸等,确定样本的矿物组成、碎屑组成和生物遗骸等,进而了解和掌握沉积岩石的基本构成和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样本的颜色、结构、形态、矿物组成、碎屑组成和生物遗骸等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沉积岩种类和特征。

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沉积岩石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高等学校教材: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教材: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教材: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是一种针对大学生地质学、地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主要介绍沉积岩的成因、分类和识别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沉积岩的结构、成分和特征。

一般来说,沉积岩实验指导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前言:简要介绍沉积岩实验指导书的编写目的、使用对象、使用方法、实验环境要求等。

实验原理:详细介绍沉积岩的成因、分类及岩石结构等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设备和器材:列举并介绍常用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如破碎机、筛子、显微镜、光谱仪等,以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流程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流程和步骤,包括岩样的取样、制备、显微镜下的观察、岩石成分分析、岩石分类等。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如对岩石的岩性、颜色、矿物组成等进行分类和识别,并且注重实验数据的统计和
比对。

实验报告的写作和格式: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并且要求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全面、语言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同时也要求注意科学实验的伦理规范和安全操作。

参考资料:列举和推荐一些沉积岩实验方面的参考书籍、论文和实验指导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沉积岩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

总体来说,沉积岩实验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教材,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沉积岩的成因、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昆明理工大学《岩石学》实验指导书编者:吴静国土资源工程学院2005年7月前言由于教学改革,教学时数的大量缩减,仅为原学时数的一半,《岩石学》课程是《晶体光学》、《沉积岩岩石学》、《火成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四门课程的合并,目前没有一本实验指导书能完全将上述内容全部包括,来满足实验课的教学需要。

因此为了满足地质专业岩石学实验课教与学的需要,按地质专业岩石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我系现有实验条件,并参考其它院校的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其目的在于能对学生初学岩石有所帮助,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岩矿鉴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指导书主要适用于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学生。

内容上以室内岩石鉴定的一般工作方法为主(偏光显微镜),为避免与教科书内容重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密切配合讲课的基本内客,简明实用的指导思想,编排了31个实验(学时数为62,每个实验学时数为2学时)。

实验包括了预习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客(讲述了观察与描述方法)、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

使用时必须参考相应的《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等教材。

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合并或增减。

由于时间紧,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错误、安排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教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不断充实和完善它。

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吴静2005年7月目录岩石学实验目的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1)第一部分晶体光学实验一偏光显微镜 (2)实验二解理、多色性的观察 (3)实验三突起等级观察 (5)实验四干涉色及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方向和名称的测定 (6)实验五干涉色级序、双折率的测定 (7)实验六消光类型及延性符号 (8)实验七一轴晶干涉图 (10)实验八二轴晶干涉图 (11)实验九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 (12)第二部分火成岩(一)火成岩主要造岩矿物鉴定 (13)实验一橄榄石、辉石类的鉴定 (13)实验二角闪石、云母类的鉴定 (15)实验三斜长石的鉴定 (17)实验四碱性长石、石英、霞石、方解石的鉴定 (21)(二)火成岩鉴定方法...........................................................................22(三)火成岩实验内容 (26)实验一超基性岩类 (26)实验二基性侵入岩类 (27)实验三基性喷出岩类 (28)实验四中性侵入岩类 (29)实验五中性喷出岩类 (30)实验六酸性侵入岩类 (31)实验七酸性喷出岩类 (32)实验八碱性岩类 (33)实验九脉岩、火山碎屑岩 (34)第三部分沉积岩实验一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35)实验二正常沉积碎屑岩 (36)实验三泥质岩 (37)实验四碳酸盐岩 (38)第四部分变质岩实验一变质岩造岩矿物鉴定 (40)实验二变质岩主要结构和构造 (41)实验三区域变质岩(一) (42)实验四区域变质岩(二) (42)实验五混合岩类、交代变质岩类、动力变质岩 (43)参考文献 (44)岩石学实验目的要求岩石学实验课是岩石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

《岩石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102239).

《岩石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102239).

江西理工大学《岩石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适用于采矿、地质、土木等专业)专业班级姓名矿业工程实验室采矿工程教研室二○一四年一月前言试验是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

本指导书是根据我校《岩石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的实验条件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1、岩石容重的测定;2、岩石含水率的测定;3、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4、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5、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6、点荷载强度指标的测定;7、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

说明:本试验指导书主要依据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26-199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3)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使用者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 4 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 6 学生试验守则----------------------------------------------------------------------------- 6 试验一岩石容重的测定------------------------------------------------ 7 试验二岩石含水率的测定------------------------------------------- 8 试验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9 试验四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 10 试验五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 12 试验六点荷载强度指标的测定-------------------------------------- 13 试验七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抗剪强度试验)------- 15第一部分绪论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岩石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适用于采矿工程等专业。

沉积岩石学 实验三砂岩薄片鉴定

沉积岩石学 实验三砂岩薄片鉴定
实验三:砂岩薄片的观察与描述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常见砂岩镜下基本特征。 1、学会砂岩镜下观察与描述方法。 2、掌握砂岩的分类命名方法并对所描述岩石命名。 二、实验内容 1、镜下观察长石砂岩、海绿石砂岩、铁质石英砂岩、岩屑 砂岩薄片样品。 三、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陆源碎屑岩的鉴定描述方法详细的鉴定描述 长石砂岩样品。
2. 成分及含量: 碎屑物质80%,填隙物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碎屑物质:
①石英碎屑:主要为单晶石英,无色,表面干 净,圆到极圆状。部分具不规则裂纹或有尘点状包裹 体,多数有明显的被状消光,有的见碎裂现象,含量 约90%,偶见脉石英 ,含量<1%。
②长石碎屑:无色,可见解理,多为微斜长石 和斜长石,偶见条纹长石,一般呈次圆状,有的长石 因高岭土化略带褐色或混浊不清,含量约 5%。
(3)鉴定名称:硅质海绿石石英中砂岩
(4)成因分析: ①母岩区性质:由于碎屑成分几乎全为单晶石英,结构成熟 度极高,故具多旋回性,母岩区岩石类型以碎屑岩(主要是砂岩) 为主,当时气候较湿热,风化较彻底。 ②大地构造状况:由于高成分成熟度和高结构成熟度,故当 时构造运动平缓,地形高差小。 ③分选、磨圆较好,反映搬运距离远。 ④鉴于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故推断介质性质为牵引流, 以推移载荷的形式搬运(以跳跃为主,少量滚动),有海绿石出 现,表明为海相,所以推断为滨浅海环境。 ⑤成岩作用:发生的成岩作用类型有:a.胶结作用:形成海 绿石和石英加大边;b.压实压溶作用:石英颗粒呈点接触及缝 合接触;c.交代作用:海绿石(包括褐铁矿化和粘土矿物化)交 代石英颗粒及其加大边,及海绿石的褐铁矿化和粘土化。成岩 顺序是:海绿石形成→ 褐铁矿化、粘土化→自生加大→海绿石 等交代颗粒和石英加大→压溶作用。

实验报告《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_0932文档

实验报告《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_0932文档

2020实验报告《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_0932文档EDUCATION WORD实验报告《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_0932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实验一沉积岩的构造与结构(2学时)一、实习要求1.观察几种常见的沉积岩构造,并初步掌握分析及描述方法。

2.认识并掌握几种常见的碎屑岩结构,并学会分析及描述方法。

二、实习内容1.沉积岩的构造:观察层理、波痕、泥裂、晶体印模、槽模、结核、迭锥、圆度、分选性、球度)及表面特征;胶结物及杂基的结晶程度及排列方式(对于显晶质);胶结类型(包括接触类型和支撑类型)。

(2)泥质结构(粒度结构按粘土、砂、粉砂的相对含量来划分;(3)粒屑结构(包括颗粒种类及大小;胶结晶的结晶程度;泥晶基质(灰泥);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结晶(晶粒)结构(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晶粒间接触界线)晶粒结构:粒屑结构:实验二碎屑岩―砾岩及角砾岩(2学时)一、实习要求1.学会对陆源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学会正确的命名。

2.镜下观察碎屑成分、胶结物成分及其特征。

二、实习内容1.手标本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的结构(重点描述碎屑颗粒的粒度、形状(圆度和球度)、分选性和表面特征);碎屑颗粒的成分及含量;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及含量;杂基成分和含量;胶结类型和支撑关系;可见到的构造特征;成岩后2.镜下观察:重点观察成分(包括碎屑颗粒、杂基及胶结物成分);结构(包括颗粒大小(最大,最小,平均)、分选性、磨圆度、接触类型、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微构造;成因分析(母岩性质、流体性质、搬运情况等)。

【推荐下载】岩石学实习指导书word版本 (13页)

【推荐下载】岩石学实习指导书word版本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篇一:岩石学实验指导书目录、正文目录第一章岩石手标本的观察和描述???????????2第二章岩石显微镜下的观察和描述??????????4第一节岩石镜下鉴定基本程序????????????4第二节岩石镜下鉴定报告编写要求及实例???????6第三章实验指引??????????????????8实验一超基性岩浆岩类???????????????8实验二基性岩浆岩类????????????????10实验三中性岩浆岩类????????????????12实验四酸性岩浆岩类????????????????14实验五脉岩类???????????????????15实验六火山碎屑岩类????????????????17实验七砾岩类???????????????????19实验八砂岩类???????????????????20实验九碳酸盐岩类?????????????????21实验十角岩类???????????????????22实验十一板岩、千枚岩类 ??????????????24实验十二片岩类???????????????????25实验十三变粒岩与片麻岩类??????????????27实验十四角闪岩和榴辉岩类??????????????29实验十五麻粒岩???????????????????31 附一常用矿物代号????????????????????????33 附二矿物百分含量目估图?????????????????????35 附三矿物颜色检索表???????????????????????36 附四矿物双折射率和突起检索表??????????????????38 附五矿物异常干涉色检索表????????????????????40 附六常见岩石照片????????????????????????42第一章岩石手标本的观察和描述对岩石手标本的观察和描述,一般可依照下列顺序进行:一.颜色岩石的颜色是重要的鉴定特征和成因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岩石学实验指导书地球科学系前言《沉积岩石学》是资源勘查及地质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也要掌握沉积岩的研究方法,沉积岩的研究方法分为野外与室内两种,室内分析是沉积岩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见下表)。

开设沉积岩实验的目的一方面能加强学生对沉积岩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掌握沉积岩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与作风,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再者,通过实验使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成为研究与创造性人才。

沉积岩的室内主要研究方法表随着沉积岩石学和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与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拓展,选用什么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但时至今日,普通薄片法仍是沉积岩研究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按照资源勘查与地质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要求,我们也主要采取普通薄片法,辅之以染色、铸体、阴极发光、电镜、探针或能谱及岩石手标本肉眼观察等方面的教学实验和基本技能训练。

本实验讲义是根据《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编写而成,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是: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为了达到每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之前,认真阅读实验讲义的有关章节,彻底做好实验准备。

编者实验一、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粘土岩手标本的观察与描述(2学时)一、目的要求:1、观察、熟悉陆源碎屑岩的结构类型(粒度、形状、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火山碎屑岩、粘土岩的结构特征。

2、初步掌握肉眼观察和描述常见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粘土岩的方法。

3、掌握各类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二、实验准备工作:1、复习教材第三章至第十章,掌握各类碎屑岩的观察要点和描述内容。

2、实验内容:(1)岩石手标本(见实验内容);(2)放大镜、小刀、盐酸等。

三、实验内容:(一)肉眼观察以下岩石标本:1、碎屑岩:△(1)、粗砾岩(Ps-1)(2)、细砾岩(Ps-2)(3)、粗砂岩(Ps-300)(4)、中砂岩(Ps-208)△(5)、细砂岩(Ps-019 ) (6)、粉砂岩(Ps-206)(7)、石英砂岩(Ps-019)2、火山碎屑岩:△(8)、沉凝凝灰岩(Ps-201)(9)、细砾质沉凝灰岩(Ps-202)(10)、凝灰质角砾岩(Ps- 204)(11)、凝灰质(含砾)砂岩(Ps-221)3、粘土岩:(12)、泥岩(Ps-213) (13) 、高岭石粘土岩(Ps-215)(14)、碳质页岩(Ps-218) △(15) 、油页岩(Ps-220)(二) 描述注有“△”的岩石标本。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碎屑岩的观察描述内容:1、颜色:指出岩石总的颜色,注意区分自生色、继承色。

2、碎屑成分及其百分含量估计: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岩屑,借助放大镜、小刀等来鉴定岩石中碎屑矿物成分并估计相对含量。

(1)碎屑石英颗粒的识别:粒状,无色透明(或乳白半透明),无解理,断口油脂光泽,若为铁质或泥质胶结时,石英颗粒表面常有铁质、泥质浸染膜(表面呈微铁锈色)。

(2)碎屑长石颗粒的识别:长石类矿物在地表条件下较稳定而常见的是正长石(钾长石)和偏酸性的斜长石,但它们在含的溶液中正长石会风化成高岭土,斜长石风化成绢云母,所以,在砂岩成分观察时,先要看看砂岩风化面上是否含有白色的粉末状小点,这些白色粉末,多数就是原来的正长石风化成的高岭土。

我们可以根据白色粉末小点的多少来估计风化前该砂岩中钾长石含量的百分比。

这些白色小点,用笔尖轻轻挑拨,就会松散下来。

如果是未风化的长石,则呈长方形(或扁长形),灰白色(斜长石)或肉红色(正长石),可见1~2个平整的解理面,解理面上为玻璃光泽(风化面上呈土状光泽),要尽量区分开斜长石和正长石。

(3)岩屑:在粗碎屑岩(砾岩)的砾石成分中几乎可看到各种成分的岩屑,其中常见的有石英岩、石英砂岩、燧石、泥岩、中、酸性喷出岩、千枚岩的岩石碎屑,又是也可见到花岗岩、石灰岩等砾石。

在砂岩中,由于岩屑颗粒小,一般肉眼难以鉴定成分。

判断砾岩中历史成分一般在新鲜面上进行,视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点而定。

如砾石成分为石英岩,只有白色石英集合体所组成,分辨不出胶结物,燧石呈黑色或黑白条带相间,硬度大,油脂光泽。

中性喷出岩可见基质的玻基交织结构,酸性喷出言可见玻璃质结构或霏细结构及流纹构造等。

千枚岩片理发育,具有丝绢光泽。

(4)碎屑云母:在细粒砂岩或粉砂岩的层理面、层面上常可明显地见到密集的细小云母碎片,这些云母多数是白云母碎片(因黑云母比白云母容易风化),很容易识别。

在捻碎后的砂岩颗粒中,白色(或无色)透明,闪亮,具珍珠光泽的细片,用小刀或针尖挑拨它时,具一定弹性,这些就是白云母片。

(5)碎屑中的黑、绿色碎屑颗粒,通常笼统称呼为黑绿色矿物(或暗色矿物、杂色矿物)。

其中有的可能是单矿物,如绿帘石、海绿石等,有的则是岩屑、碳屑或铁质矿小块。

肉眼观察时,可大致进行辨别。

如黑色,刀尖不易刻碎的可能是铁质矿物(如铁锈色明显的可能是赤铁矿或褐铁矿);黄白色-黄金色的晶粒是黄铁矿;如黑色易碎,挑出来在白纸上一捻成黑色粉末染在纸上者,则可能是煤屑、碳屑。

当肉眼加放大镜不能细加观察鉴别时,将它们的百分含量作为“暗色矿物”笼统计之。

碎屑成分含量的百分含量估计,首先要指出碎屑占岩石的百分含量,再分别指出不同的碎屑成分(如石英、长石、岩屑)占全部碎屑的百分含量。

3、基质(杂基)成分及百分含量:主要是指粘土物质,对碎屑也起胶结作用,再粗碎屑岩中其粒度上限有所提高通常作为填隙物质存在。

它是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机械混入物,是与碎屑同时沉积的细小碎屑。

杂基含量高,一般反映沉积介质为高密度和高粘度。

粘土基质含量多,通常岩石带土黄色、褐色、较松散。

4、胶结物成分及百分含量:胶结物是指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铁质、钙质、硅质、泥质等。

(1)硅质胶结物:一般为石英、玉髓(隐晶质)和非晶质的蛋白石。

硬度大于小刀,岩石色浅、浅灰或灰白色,致密坚硬,手指不能捻碎,滴HCI不起泡。

颗粒与胶结物界限不明显。

(2)钙质胶结物:具有这种胶结物的砂岩一般为灰色或灰白色,也比较坚硬,但滴稀冷盐酸起泡,籍此可与硅质胶结的砂岩相区别。

(3)铁质胶结物:一般含有铁质(赤铁矿或褐铁矿)胶结物时,岩石风化后呈铁锈色、褐色等。

(4)泥质胶结物:成分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粘土矿物。

一般泥质胶结的砂岩较疏松,风化后呈松散状,加水捻搓,有泥浆水,用放大镜观察,砂粒表面有泥质浸染膜。

5、结构特点:指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圆度、球度及颗粒表面特征。

6、胶结类型:有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或杂乱式。

7、其他特征:指砾石有无定向排列,有无次生脉穿插,缝洞发育及含有情况,含化石的种属和数量。

(二)火山碎屑岩的肉眼观察与描述:1、颜色:特殊的颜色是火山碎屑岩的鉴定特征。

火山碎屑岩色彩鲜艳,多呈白、浅黄、浅绿等色,风化的凝灰岩表面呈不均匀的彩色。

2、成分:在手标本上注意沉积角砾和火山角砾。

一般情况下,火山角砾多为火山岩岩屑,棱角状,颜色常为紫红色、灰绿色等,在火山岩屑中常可见矿物晶体组成的斑晶。

凝灰岩除注意岩屑外,还要注意鉴定晶屑成分。

火山灰尘实际上对岩石起胶结作用,要估计出百分含量。

3、结构:要鉴定火山碎屑的粒度、圆度、分选等方面特征。

4、构造:通常为块状,无层理。

但向熔岩过渡的凝灰岩有流动、气孔、杏仁构造,向正常沉积岩过渡的凝灰岩层理清楚。

5、次生变化:不同成因类型的火山碎屑岩次生变化特点不同,酸性凝灰岩发生去玻化,基性凝灰岩易发生绿泥石化和沸石化。

6、其他:(三)粘土岩的肉眼观察与描述:1、粘土矿物非常细小,故要在肉眼中鉴定其成分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对粘土岩的颜色和各种物理性质的研究、观察则是非常重要的。

2、要特别注意粘土岩的断口和以手触摸时的感觉据此来判断其结构类型。

3、利用颜色、刻划痕以及加酸是否起泡等来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的页岩。

①颜色:首先要区分是原生色还是次生色。

原生色可反映粘土岩成分及形成条件。

②成分:由于粘土矿物颗粒十分细小,肉眼鉴定困难,肉眼主要估计其所含的机械混入物(砂、粉沙及钙质、铁质及有机质)。

纯的可塑性粘土岩断口呈脂肪光泽或丝绢光泽;纯的无可塑性粘土岩则具平坦状断口或贝壳状断口;含有少量的砂和粉沙的粘土岩用牙咬即可发现,如含量多时断后呈粗糙状。

③结构:纯的粘土岩具粘土结构,除此还有含砂(粉砂)粘土结构,粉砂(砂)质粘土结构,鲕粒结构、植物(动物)粘土结构。

④构造:主要是观察页理发育程度及层面特征。

(四)描述实例:1、砾岩:褐灰色、块状,砾石约占60%,胶结物占40%。

砾石大小不一,5~20mm不等,一般为10mm(占70%),砾石呈圆至次圆状,断面多呈椭圆形,砾石成分为燧石、硅质岩。

胶结物呈褐灰色,胶结紧密;胶结类型属基底式。

2、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灰~褐灰色,块状,凝灰结构。

主要成分为细小的火山灰,其分布有约占15%的石英及长石晶屑,岩石具粗糙感。

3、高岭石粘土岩:白色,集合体为致密状,高岭石含量达90%以上,性脆,具贝壳状断口,表面有滑感,无膨胀性,干燥时有粘舌现象。

五、实验报告:1、提交下列岩石标本的描述报告:(粗)砾岩(Ps-1)细纱岩(Ps-209)沉凝凝灰岩(Ps-201)油页岩(Ps-220)2、如何区别碳质页岩、黑色页岩、油页岩?实验二碎屑岩的镜下鉴定(8学时)一、目的要求:1、镜下观察,识别碎屑岩的成分、结构类型(粒度、形状、胶结物及胶结类型)。

2、掌握碎屑岩镜下鉴定方法及其代表岩石的鉴定特征,能正确进行分类和命名。

二、实验准备工作:1、复习教材第六章、第七章,掌握碎屑岩镜下观察要点和内容。

2、需要物品:(1)岩石薄片(2)偏光显微镜三、实验内容:(一)独立鉴定石英砂岩薄片(Ps-108或Ps-101)。

(2学时)(二)长石砂岩薄片(Ps-300或Ps-关口4)。

(2学时)(三)独立鉴定岩屑砂岩薄片(Ps-293或294);(四)独立鉴定粉砂岩薄片(Ps-1或鹿小)。

(2学时)四、实验步骤与方法:(一)步骤:1、测量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要求尽量准确,观测面不少于3个视域)。

2、利用矿物学知识认真鉴定碎屑成分并估计其(面积)百分含量(观察5个视域,取平均值),描述碎屑颗粒特征。

3、观察、描述颗粒的圆度及分选性。

4、区分胶结物成分并估计其含量,描述其特征。

5、观察与描述颗粒间接触关系及接触类型。

6、观察、描述成岩后生变化特点。

7、命名并绘出视域图。

(二)方法:1、鉴定碎屑颗粒成分(1)石英:无色,透明,粒状,无解理,有时有裂纹。

折光率略高于树胶,正低突起,表面光滑。

干涉色一级灰白,较高时可达一级淡黄,常见波状消光及气泡包裹体或其他矿物的包裹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