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ppt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概况PPT课件

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
• 四、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
市场经 济’s Meaning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 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 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 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 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 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 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 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 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 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 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8
1: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 制框架 2: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 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3: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 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 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
完全政府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3
• 影响1:从建国初期快来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 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 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各 种条件。
• 影响2:计划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
的成就,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 露出了不少问题: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 统领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 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缺乏应 有的自由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 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 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 四、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
市场经 济’s Meaning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 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 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 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 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 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 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 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 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 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 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8
1: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 制框架 2: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 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3: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 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 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
完全政府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3
• 影响1:从建国初期快来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 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 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各 种条件。
• 影响2:计划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
的成就,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 露出了不少问题: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 统领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 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缺乏应 有的自由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 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 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024版中国经济史学PPT课件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古代 中国出现了定期集市、草市等商 业场所。
古代中国通过陆路和海路与周边 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如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等。
04
中国近现代经济变革
Chapter
晚清时期经济变革
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 化的进程。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在洋务运动的刺激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 始兴起,出现了一批近代民族工商业。
手工业技术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发达,如丝织、陶瓷、冶金 等,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商业时代
古代中国使用金属货币,并出现 了纸币等金融工具,促进了商业 流通。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 业发展,但同时也采取了一些促 进商业发展的措施,如放宽市场 准入、减轻商税等。
古代市场 货币与金融 商路与贸易 商业政策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的比 较,揭示中国经济史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研究意义探讨
揭示经济发展规律
通过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可以揭 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为 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 鉴和启示。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经济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和传承, 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 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经济史学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 中国近现代经济变革 • 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 中国经济史学研究方法与意义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研究中国经济史的重要性
01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ppt课件

经济建设,比如“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的实现,既是计划经济 体制完成的标志,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 建设成就。
PPT课件
14
计划经济时期
• 存在问题 • 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
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 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企业没有自主权, 缺乏竞争,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产品质量 差,整个经济没有了创造力。
• 1958 年末,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做法的消 极后果开始显现,生产下降、大批工商企业 出现亏损、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经济陷入 严重困难。 1958~1976 年期间的多次"体 制下放"无一例外地以造成混乱和随后重新 集中告终。
PPT课件
13
计划经济时期
• 主要成就 • 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社会重要资源搞
PPT课件
4
计划经济时期
•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这种体 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 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 所有。
PPT课件
5
计划经济时期
• 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 • 到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
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其他经济成 分基本为零。
• 分配方式 • 采取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
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 ,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 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 进行分配。 • 这种分配方式容易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 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PPT课件
10
计划经济时期
• 经济结构 • 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 • 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
PPT课件
14
计划经济时期
• 存在问题 • 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
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 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企业没有自主权, 缺乏竞争,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产品质量 差,整个经济没有了创造力。
• 1958 年末,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做法的消 极后果开始显现,生产下降、大批工商企业 出现亏损、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经济陷入 严重困难。 1958~1976 年期间的多次"体 制下放"无一例外地以造成混乱和随后重新 集中告终。
PPT课件
13
计划经济时期
• 主要成就 • 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社会重要资源搞
PPT课件
4
计划经济时期
•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这种体 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 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 所有。
PPT课件
5
计划经济时期
• 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 • 到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
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其他经济成 分基本为零。
• 分配方式 • 采取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
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 ,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 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 进行分配。 • 这种分配方式容易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 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PPT课件
10
计划经济时期
• 经济结构 • 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 • 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
2024版经济发展ppt课件

探讨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 会变革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前景 展望。
2024/1/29
34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9
35
2024/1/29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分析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包括 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变革、国际金融市场波 动等。
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
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发展
分析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 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 策措施。
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提升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024/1/29
26
06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探 讨
2024/1/29
27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背景和意义
1 2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 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24/1/29
低碳交通发展
推广低碳交通方式,优化交通运 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9
政策建议和措施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 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 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44张PPT)

思想
萌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进一步发展
初步发展 产生
(1)经济: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 因素,其产生和发 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推动中国近代化。
政治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资本主第义四在步中:国构近架代立历体史网发络展,进实程现中深的化作升用华和地位
广州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许 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垄断对 外贸易。
“英国东印度公司” 是一个 股份公司。1600年伊丽莎白一 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 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
同样的政府给与对外贸易的特权,所反映的经济 政策有何不同?
“(松江、太仓地区) 利在梭布……近 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 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 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 本。”
A、封建自然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E、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B、洋务经济;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示意图
较快发展
1885年,盛宣怀为督办,规定了 督办在人事权和财政权方面有绝对 的控制权,从而使得招商局的官办 色彩加浓,商办的意味大大减弱。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明治维新”中以己近无偿的方式把国营运 输模范工厂转让给三棱公司,并给以巨大的政策扶植。
中日两国统治者的举措,导致的结果有何不同?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萌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进一步发展
初步发展 产生
(1)经济: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 因素,其产生和发 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推动中国近代化。
政治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资本主第义四在步中:国构近架代立历体史网发络展,进实程现中深的化作升用华和地位
广州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许 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垄断对 外贸易。
“英国东印度公司” 是一个 股份公司。1600年伊丽莎白一 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 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
同样的政府给与对外贸易的特权,所反映的经济 政策有何不同?
“(松江、太仓地区) 利在梭布……近 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 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 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 本。”
A、封建自然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E、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B、洋务经济;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示意图
较快发展
1885年,盛宣怀为督办,规定了 督办在人事权和财政权方面有绝对 的控制权,从而使得招商局的官办 色彩加浓,商办的意味大大减弱。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明治维新”中以己近无偿的方式把国营运 输模范工厂转让给三棱公司,并给以巨大的政策扶植。
中日两国统治者的举措,导致的结果有何不同?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五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共 44张PPT)
(课堂)中国现代经济史PPT课件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 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0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1-20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 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 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0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012-至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 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 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镇化战略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化 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指令性 计划和指导性计划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实现了对主要经济资源的集中配置 和使用。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等措施,实现 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国家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0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1-20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 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 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0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012-至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 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 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镇化战略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化 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指令性 计划和指导性计划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实现了对主要经济资源的集中配置 和使用。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等措施,实现 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国家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ppt课件

“三五”至“五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50%的份额 投向了
计 划
经
重工业。到1978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高
济 时
期
达56.9%,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统计年鉴1990.6)
青衣2011.08.29
10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核心: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
按照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市 场
经
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 1993--2003 济
年间,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51%和 42%,与转轨时期二者的贡献率(消费65%、投资28% )相比,消
时 期
费贡献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而投资贡献率则上升了14个百分点。
青衣2011.08.29
32
现的。
1953--1978年,我国的积累率
1957—1978 资本投入 49% 劳动力投入31%
消费率
23.1%
36.5%,
高积累、 低消费
计 划
76.9% 63.5%。
经 济
时
期
中国经济增长
粗放型、外延型特征。
技术进步 20%。
青衣2011.08.29
9
产业发展
重工业为主,资金主要投向重工业领域
经 济
转
在经济总量中,虽然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但比重有所下降,
轨 时
期
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开始上升。
青衣2011.08.29
19
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增长
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过度依赖投
增加 职工工资、发放价格补贴
第一章《中国经济史》马工程ppt课件(2024)

提供历史经验教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过总结中国经济史上的经验教训 ,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为当今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 鉴。
30
对现实问题的启示与指导
应对当前经济挑战
研究中国经济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 战,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
制定科学经济政策
通过对历史经济政策的梳理和评价,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 策提供历史依据和参考。
国家的目标。
28
06
CATALOGUE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024/1/28
29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2024/1/28
揭示经济发展规律
通过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经 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理解当今经济发展提供历史 参照。
传承优秀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和智慧,如儒家经济 伦理、商帮经营之道等,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经济发展仍具 有借鉴意义。
2024/1/28
17
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
2024/1/28
农业生产的变革
01
租佃制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手工业的发展
02
民营手工业的崛起,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03
商业活动的繁荣,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海外贸易的
兴盛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18
04
CATALOGUE
近代金融业的兴起与发 展
洋务运动的经济影响与 意义
21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中的经济改革
维新派的经济主张与改革措施
清末新政中的经济改革措施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困境
近代财政与税收制度的变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过总结中国经济史上的经验教训 ,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为当今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 鉴。
30
对现实问题的启示与指导
应对当前经济挑战
研究中国经济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 战,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
制定科学经济政策
通过对历史经济政策的梳理和评价,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 策提供历史依据和参考。
国家的目标。
28
06
CATALOGUE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024/1/28
29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2024/1/28
揭示经济发展规律
通过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经 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理解当今经济发展提供历史 参照。
传承优秀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和智慧,如儒家经济 伦理、商帮经营之道等,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经济发展仍具 有借鉴意义。
2024/1/28
17
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变革
2024/1/28
农业生产的变革
01
租佃制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手工业的发展
02
民营手工业的崛起,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03
商业活动的繁荣,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海外贸易的
兴盛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18
04
CATALOGUE
近代金融业的兴起与发 展
洋务运动的经济影响与 意义
21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中的经济改革
维新派的经济主张与改革措施
清末新政中的经济改革措施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困境
近代财政与税收制度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青衣2011.08.29
9
产业发展
重工业为主,资金主要投向重工业领域
“三五”至“五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50%的份额
计
投向了
划
经
重工业。到1978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高
济
时
达56.9%,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
期
(中国统计年鉴1990.6)
-
青衣2011.08.29
10
-
青衣2011.08.29
18
市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共同发展的格局。
经 济
转
在经济总量中,虽然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但比重有所下降, 轨 时
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开始上升。
期
-
青衣2011.08.29
19
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增长
过度依赖投 资重视消费
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计
市对农村的挤压,以及工业对农业的抑制。农村和农业发展
划
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压制
经现明显的“核心——
时
边缘”结构。
期
-
青衣2011.08.29
12
经济改革
行政性分权 改革的重点是中央政府向下属各级政府放权让利。
1956 年 中共八大提出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7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
为在中国搞市 场经济开辟了
通道
打破长期以来认为“市场经济为资本主义所独有”的僵化观念
经
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 济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 转
渡的历史过程
轨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
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期
并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核心: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
计
按照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划
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
经 济
弊端: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时 期
-
青衣2011.08.29
11
经济结构
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
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造成城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农业得到发 时
展,而对轻工业实行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基本建设、银行 期
贷款、利用外资和引进新技术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优先的原则,
使得计划经济时期的商品短缺现象得到彻底扭转。
-
青衣2011.08.29
22
产业发展
经
尽管这一时期加快发展了轻工业,但并未形成显著特征 济
计 划
1957 年 制定了以向各级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为主要
经
济
内容的改革方案
时
期
1958年
开始了"体制下放"。
-
青衣2011.08.29
13
经济改革
“体制下放”农村的“人民公社化”
计
1958 年 "大跃进"运动
划
经
1958 年末 生产下降、大批工商企业出现亏损、
济
生活必需品 供应不足,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增加 职工工资、发放价格补贴
经
以及压 缩基建投资规模、
济
扩大非生产性积累等途径,
转
来调整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
轨
时
最终消费支出的平均增速为10%,资本积累的平均增速为8.9%,
期
较计划经济时期,最终消费高出512个百分点,资本积累低314个
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青衣2011.08.29
6
资源配置方式:计划手段
计
1950--1978年
划
经
国家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均值为84.5%
济
地方和企业的投资仅占15.5%
时 期
(中国统计年鉴1981.6)
-
青衣2011.08.29
7
计划经济对资源的集中配置的体现
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生产资 料
价格
基本建 设
-
青衣2011.08.29
计 划 经 济 时 期
8
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增长依靠高积累率,通过不断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
现的。
1953--1978年,我国的积累率
23.1%
36.5%,
高积累、 计 低消费 划
1957—1978 资本投入 49% 劳动力投入31%
消费率 76.9% 63.5%。
经 济
时
中国经济增长
期
粗放型、外延型特征。
技术进步 20%。
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 计
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划
经
特征: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
济
时
期
-
青衣2011.08.29
5
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
到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
全民所有制企业 集体经济 其他经济成分
77.6% 22.4% 零。
-
青衣2011.08.29
计 划 经 济 时 期
15
存在问题
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
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 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
计 划
经
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竞争,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产
济
品质量差,整个经济没有了创造力。
时
期
-
青衣2011.08.29
16
2 经济转轨时期(1978--1992)
-
青衣2011.08.29
述
2 经济转轨时期(1978--1992)
3 市场经济时期(1992--至今)
经济体制、市场主体、 资源配置方式、经济 增长、主导产业等都 在不断变化。
-
青衣2011.08.29
3
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
青衣2011.08.29
4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这种体系下,国家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
青衣2011.08.29
1
计划经济体制、 转轨经济体制和 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概
构成要素——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 述 经济增长、主导产业等都在不断变化。
-
青衣2011.08.29
2
将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概
20
经济增长情况
经
由于体制性约束被逐渐打破,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得 济
到长足发展,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充裕的资本,民间资本与 转
外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轨
时
期
-
青衣2011.08.29
21
产业发展
经
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和轻工业。
济
转
农业和轻工业在转轨期得到补偿性的政策支持,国家通过实行家 轨
时
期
1958~1976 多次"体制下放"无一例外地以造成混乱。
-
青衣2011.08.29
14
主要成就
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社会重要资源搞经济建设
计
划
比如“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的
经
实现,既是计划经济体制完成的标志,也是计划经济体
济
制的重大建设成就。
时
期
-
青衣2011.08.29
的主导产业。
转
轨
时
期
-
青衣2011.08.29
23
分配制度
经
收入分配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 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