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本质

合集下载

对华西村的启示

对华西村的启示

探索华西村取得巨大成就原因的报告我觉得它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三点:社会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华西村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吴仁宝老书记;先进的管理模式一、社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之初,全国轰轰烈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吴仁宝书记从实际出发,搞起了“集体承包”——由30名种田能手承包了全村500多亩良田,富余劳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去.使得华西村较早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华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西村集体经济走市场化道路的模式,使其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左右逢源”。

二、为民谋利——华西村有个好带头人吴仁宝始终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谋利益,始终自觉地走在发展进步的前列. 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是“老书记”吴仁宝40多年农村基层干部生涯的最大追求.无论顺境逆境,吴仁宝为民造福的情怀从没有改变过.吴仁宝人生也经历过起落,他从“村官”(华西大队书记)起步,当过“县官”(江阴县委书记)再到“村官”(华西村党委书记),无论职务如何变化,他都保持一股热情和干劲.吴仁宝说:“我是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从全票当选到缺票落选,我都经历过,但是都没有挫伤我的积极性.为啥不挫伤呢?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先进的管理模式(一)共同致富吴仁宝与华西村民坚信“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走共同致富道路,是华西村最大、也是最宝贵的亮点.据村干部介绍:“华西既没有贫困户,也没有暴发户,家家都是富裕户.”村民之间的差异没有贫富,只是富裕程度的不同而已(二)分配政策华西村村民每年只可以分得20%的现金,其余的80%要参股,而且年收入者不满10万元者不参股,这样的分配政策,加快了企业的资本积累,使得企业能够实现滚动式发展。

(三)公私结合华西村虽然以公有制为主体,但是也有很多私人企业,发展的好的,政府就会扶持,发展的不好的,就会被市场淘汰,这样,现在的华西,没有一家亏损的企业,没有一家不盈利的企业。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
教 学 提 示
[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科 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了解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的过程
深刻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重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 质理论把我们对社
会主义的认识提高
到了一个新的科学
水平 。
从主要强调关于 公有制、按劳分 配等特征,进一 步深入到实现共 同富裕这个建设 社会主义的根本 目标上。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具有重要的概括
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 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 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92年视 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 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中的固有的历史使命和 根本任务,因此过去人 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 制度属性的范畴。
为什么要把这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呢?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 社会主义与一切剥削制度的 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 会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
材料1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 就.doc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
一些三资企业中,难道没有剥削
吗?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饱, 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 不是两极分化吗?”对这样的问 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有感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有感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有感以前只听人说过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前几天观看了华西村相关视频使我对华西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华西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进入华西村参观一眼便见那投资1.2亿元,高98 米,7级17层的“华西金塔”,它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而特别是那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

站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在这江山环抱之中。

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其每户内部装潢富丽而豪华。

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

现在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

已经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

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雨天不用伞”。

沟通全村的蜿蜒长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颐和园。

参观完华西村,我想了好多,华西有今天,其奥秘究竟在哪里,值得总结的太多,我想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干部群众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高度统一,40多年来,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从本村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引导华西的改革和发展,表现出了共产党员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勇气。

华西村搞“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干部不得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搞“一人两制”。

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

吴仁宝社会主义兴华西村观后感

吴仁宝社会主义兴华西村观后感

吴仁宝社会主义兴华西村讲座观后感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共产党员的责任是无限的。

这,也是我观看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社会主义兴华西村”的感想和赞叹!已经84岁高龄的吴仁宝同志,仍在竭忠尽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而奉献,非常令人敬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明白什么叫社会主义。

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这是吴仁宝同志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天下第一村”没有具体的标准,华西的标准是: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在华西村,吴仁宝就是这个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最为关键的人。

他的关键地位、关键作用,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几十年带领群众拼搏、奋斗中形成的,是人民群众公认。

我们不能不承认并佩服吴仁宝牺牲奉献、公而忘私、言行一致的人格和精神。

华西的体制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吴仁宝也正是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党员干部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带领村民一道走共同富裕道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吴仁宝说,要做好一个农村基层干部,还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确立长期行为,二是要听老百姓的意见,三是要经常自找不足。

在这位至今仍在不断自找不足、自我纠正的“老先进”带领下,华西村的村班子始终保持着发展的活力和激情。

在吴仁宝看来,华西村富裕的源泉之一在于有一支好队伍。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这样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天下第一村”,在老书记吴仁宝的眼里却还只是“既不大好,又不小好”,可见吴仁宝老同志对华西村的发展的更多期待!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华西人这样念念不忘、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原则,一切从华西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不懈奋斗,从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才使华西村走向“天下第一村”。

我们有理由相信,继续这样坚持下去,华西的发展还会前途无量。

观《中国华西村》有感

观《中国华西村》有感

观《中国华西村》有感华西村建于1961年,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着“华夏第一村”的美誉。

旗下的华西集团于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其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

面积也由原来的不足一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

其实我们说到华西村的时候,大家更多的还是关注华西村的物质富裕。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能使一个从事农业生产仅仅只够温饱的小村庄,摇身一变而成为了家家都住着别墅的“华夏第一村”呢?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想,华西村最大的财富,在于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敢于开创新的道路和她在精神层面的团结和凝聚力。

华西村开始主要以农业为主,那个时候华西村的土地七高八低,为了要稳产高产,华西村决定要平田整地,而与现在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平田整地都是要用体力劳动去完成的,全村人民无论是男是女,还是村里的干部,每天平均都要工作12——13个小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种粮食付出的劳动力多,投的成本多,利益却很少,他们毅然决然的发动了一场“改革”——“偷偷摸摸”的建立起了第一家乡镇企业。

五金厂的开办无疑是明智的,就在别的农村刚刚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的时候,华西村已经在寻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华西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自己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老百姓参股,在全村人民的团结合作下,大力发展经济,成就了这个“中华第一村”。

华西村的经验的教训告诉我们:民主是基础,集中是保障;民主是思想,集中是力量。

民主和集中必须结合起来,没有民主,集中就成了独裁专制;没有集中,民主就成了一盘散沙。

这恰证明了毛泽东确立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性,是对时下右派精英倡导的泛民主、滥自由的最强力批判。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模式,把好的模式与当地的实际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全镇上下人人谋发展,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社会主义富华西》观后感

《社会主义富华西》观后感

《社会主义富华西》观后感“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

”这是华西村书记吴仁宝同志在座谈会上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的,全家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全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诠释了一个优秀党员干部的觉悟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人民群众幸福才是社会主义”,吴广仁同志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并且扎根农村,几十年如一日般为人民群众服务着,他从不进高消费场所,至今仍住在几十年前盖得老房子里。

一日三餐也只是最普通的农家饭菜。

他曾开玩笑说,家有黄金数吨,每日不过三顿;高楼大厦独占鳌头,晚上睡觉也只占一个床位。

吴书记自己生活十分简朴,对村民却是十分周到,处处为村民着想。

衣、食、住、用、行面面俱到。

首先六十年代初期建立了第一个工厂,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到来,全村向小康社会迈进;二十世纪初,全村总产值达30亿元,近几年发展的势头更是与日俱增,总产值达50亿元,人均纳税达1.5万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富裕水平。

物质生活也达到也达到较高水平,住房,交通出行也十分便利,物质生活提高了,吴书记又想到了精神生活,既要抓物质生活又要抓精神生活,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条腿一起跑,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的更快发展得更稳。

于是吴书记建立了精神文明公司,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积极有意义活动,使群众在愉悦的心情中接受文化知识,提高个人修养及个人素质,同时也更加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幸福才是社会主义”。

吴书记不仅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书记,更是一位果敢的有经济思维的智者,正是因为吴书记正确决策,华西村才得以有今日的繁荣景象。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中央逐步把权力下放到基层,基层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的支配能力,这让华西村有了发展的契机,这时的吴书记并没有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般开展轰轰烈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包产到户,而是开始自主经营,建立企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知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还是在计划经济潮流中的中国,无疑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而吴书记却坚持了下来。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本质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本质

从华西村的发展看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觉得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一是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振兴农村经济。

华西村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硬道理,四十多年来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上世纪70年代,华西人用七年时间战天斗地,重造华西村地貌,实现亩产一吨粮,成为农业样板村;“八十年代造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华西村展开第二轮艰苦创业,成为亿元村,实现农村工业化;“九十年代造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华西村大力推进中心村的城镇化进程,中心村民实现集中居住,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华西村的人均收入都不错,但是没有很大的收入差距,就是说,他们务求大家都生活在小康水平,没有剥削,没有两级分化,大家都可以安居乐业。

而且他们在搞经济的同时,他们也关注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

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

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

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增加村民的保障性收入。

目前,华西村凡年满50岁的妇女和55岁以上的男子,均享受各种福利补贴,包括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以及教育保障。

在吴仁宝的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方法之下,路边的野花没人采,领导没有人不安分守己。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之一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华西村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实现路径,一是坚持“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由村民自己选出当家人;民主决策——把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村民,每季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每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民主管理——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参与日常管理;民主监督——把知情权交给村民。

华西村与以色列基布兹对比研究

华西村与以色列基布兹对比研究

华西村与以色列“基布兹”的对比研究王亚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边管教研室副教授,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华西村与以色列基布兹都在农业领域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两者都具有浓烈的社会主义特色,因此研究华西村与以色列基布兹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对于加深对此两者的了解大有裨益。

本文试图对华西村与以色列基布兹进行系统对比研究,以期为未来中国农村的建设进行简单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华西村;基布兹;社会主义特色;集体精神中图分类号:(字号字号::楷体小五楷体小五))楷体小五黑体))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字号字号::楷体小五黑体一、华西村与以色列“基布兹”简介(一)华西村简介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61年建村,原有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667人。

2001年6月以来,按照“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20个经济薄弱村纳入共同发展,形成大华西,现有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另有2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常住人口达6万人。

华西集团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集团之一,拥有2.5万名职工,固定资产超80个亿,产品远销国内外。

[1]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华西村不再是中国一个简简单单的农村的名字,而是一个品牌、一种精神、一个集团的象征。

从华西村的发展轨迹来看,华西村的发展与建设靠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但是这些农民有思想、有热情、有干劲、有毅力、有眼光,因此现在的华西村被誉为“中国第一村”,中国最富裕的村子,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榜样。

诸多的荣誉和赞誉来自于华西村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自于华西村村民的共同富裕。

如今,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了15000美元,家家都住上300平方米到400平方米的别墅楼,全村拥有轿车600多辆,最少的人家有1辆,最多的人家有3辆。

农民的存款,多的有1000多万元,少的也有上百万元。

[2]同时华西村的荣誉也来自于其生产收益,2005年销售收入300多亿,2006年突破400亿大关,2007年超450亿。

对华西村与南街村的理论解读

对华西村与南街村的理论解读

对华西村与南街村的理论解读近期,中国“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耗资30亿打造中国第八高楼的完工又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

为什么华西村能成为天下第一村而受万人追捧呢?而南街村,昔日受世人关注的红色亿元村神话如今是否正在走向终结?这些都需要我们解读。

靠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起来的华西村一直备受争议。

有人效仿。

也有人质疑。

有人认为,华西村没有搞过“包产到户”、也没有搞过“改制改私”,他们的集体经济没有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的集体经济能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实践问题。

华西村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

毛主席理论邓小平理论中都强调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华西村虽然没有搞包产到户,但他们坚持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并使华西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巩固、壮大,并成为全国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邓小平曾今说过“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华西村能发展经济到全国前列,它就是一只好猫。

甚至还有人把华西村的集体经济说成是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错误倾向”、“危险的想法”,是“无视法治与市场的基本改革方向”。

新型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型集体经济是一种民有民营公有制集体经济。

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的、而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种经济组织。

中国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公有制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搞不好的“神话,显示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农村集体经济的生存、巩固、发展、壮大出现了转机。

同时,华西村的实践为农村“共同富裕”理想做出了出色的答案。

华西村的“共同富裕”,是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除贫穷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共同富裕”;是个人和集体同富的“共同富裕”;是坚持“健康富”、反对“为富不仁”的“共同富裕”;是优势劳动群体带动弱势劳动群体和谐创造的“共同富裕”;是打造“长久富”、先富帮后富的“共同富裕”。

华西村

华西村

华西村是中国少数几个真正走“社会主义” 的村子,人人平等。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这里看不到两级分化,看不到贫富差距, 人人有别墅,人人有汽车。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共同富裕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共同富裕
• 致富农民,共同富裕,是深刻体现 致富农民,共同富裕, 华西村发展理念、 华西村发展理念、展示华西村发展 特色的重要内容, 特色的重要内容,是华西之所以创 造中国农村发展奇迹、称之为“天 造中国农村发展奇迹、称之为“ 下第一村”的成功秘诀, 下第一村”的成功秘诀,也是华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走 向富裕、民主、文明、 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境界 的重要方面。 的重要方面。
• 华西村家家住 华西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 - 平方米的别墅, 平方米的别墅 万元的存款, 辆小汽车, -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 万元的存款 - 辆小汽车 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 “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2005年, 年 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 亿元, 华西村销售收入达 亿元 70亿元。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 亿元。 亿元 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 影剧院、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体育中心、 影剧院、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体育中心、 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 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 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有55人有高级职称, 人有高级职称, 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 人 人有高级职称 年轻人中有会讲英、 俄等10多种语言 多种语言。 年轻人中有会讲英、日、俄等 多种语言。华 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 万平方米, 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 万平方米 人均287平 平 方米。华西村还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 方米。华西村还通过了 国际环境质量 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 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 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 近年,先后有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 西村。 西村。 华西村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 华西村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 多个省市自治 区培训县、 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 带动10多 万多名, 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 万多名,带动 多 万人脱贫致富,而且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 万人脱贫致富,而且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 了两个“省外华西村” 近年, 了两个“省外华西村”,近年,又率先通过 一分五统” 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 “一分五统”,将周边 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 现在,新的大华西村面积30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展。现在,新的大华西村面积 平方公里,人 万人。 口3万人。 万人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案例:华西村的共同富裕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天下第一村”——江苏江阴华西村中国农村小康社会的典型。

该村曾拥有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别墅村、电脑村和轿车村等40多项全国第一。

自1994年组建华西集团公司以来,该村一直长盛不衰。

现拥有8大公司、58家企业,固定资产超30亿元。

冶金、纺织、旅游是其三大产业,其中冶金占华西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全村小车五百多辆,多数人家有小汽车,,最少的人家一辆,最多的人家有3辆。

华西农民的住房已经历五代变化:草房、平房、楼房、别墅。

全村现有1000多幢别墅,每户人家居住面积最大的6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400多平方米。

华西家家有存款,最多的人家有500多万元,最少的人家也有100多万元。

案例分析:1、共同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

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3、先富帮后富,然后实现共同富裕。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发挥这种优越性的根本所在;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生产关系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以及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所在;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归宿所在。

只有站在联系和统一的高度,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才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3,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案例点评: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

一种思潮的出现、传播乃至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随着时日的推移趋于衰落,逐渐被遗忘,最后成为故纸堆而被蛰居书斋的学者们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很多“思想”和思想者的命运。

中国华西村

中国华西村

看《中国华西村》有感,作为一位中国人,我感到很幸运。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愿意站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

华西村的整个发展历程让我们惊讶而感动,在这么一个巨大变化下或是光辉下他们付出了多少我们没人清楚。

但他们就这样走出来了,带领一部分人富起来!我们可以从视频中了解到华西村的巨大改变,从最早靠劳力种地还不能保证温饱到现在考智力住上了别墅而且还带动了宁夏华西村的发展,到全方面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在满足自身基本需求后的又一层次的追求,经济发展是一时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提高才是更好的发展。

华西村之所以你能走中国发展的前面,不外乎一点靠实事求是的走伐好了经济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谁我们都不能脱离实际并且实事求是的发展,实事求是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说,实践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只要我们抱着将大难化为小难,将小难化为不难的信念,无论面对怎样的境况,我们都没能闯过难关。

在华西村根据国情、村情、民情实事求是的同时,一个好的领导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全村团结一致积极向前,最终走上了今天华西村的繁荣。

在期间他们始终坚持集体经济发展,不搞包产,也不搞独立。

不仅提高了村民积极性,而且是人们更加坚信美好的生活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从华西人民的生活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影子。

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其本质就体现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华西村我们就看到了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但他们心怀天下。

吴书记说的,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服了才算富;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作为一个人,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不外乎在你起来的时候不忘拉人一把。

就像吴书记说的,你富了要有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领右舍!只有全国人民都富有起来,我们才可能真心的富有。

一个村到一个集体,到一个国家富有起来,一定不能将文化抛开独立行走。

案例: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

案例: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

案例: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案例: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华西村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全国农村发展的前列,创造了令人惊羡的发展奇迹,几十年红旗不倒,享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

30年改革开放,华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50多项全国第一。

——村级经济实力雄厚。

2008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亿多元,村级可用财力达20多亿元,总资产超过160亿元。

村级集体经济独树一帜,形成了相当于一个县乃至一个市的经济实力。

——村民生活富足安康。

华西村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赶上发达国家农民的水平,人均年收入达1万美元,家家都是富裕户,不是百万就是千万,户户住上小别墅,空调、电脑、汽车、健身房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

——村风民俗淳朴清新。

华西全村文明户和五好家庭创建达标率达100%,家庭和睦,长幼有序,邻里相亲。

已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刑事犯罪案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呈现出一派和谐宜居的胜景。

——村容村貌整洁优美。

今天的华西,“北田园、南工厂、中间是天堂”,生产生活布局合理。

河道清澈见底,绿树掩映村庄,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的幸福乐园。

——村务管理民主公开。

在华西,财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一以贯之,干部任用、财务收支经由村民讨论决定,干部有能力,班子有凝聚力,老百姓有合力。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与时俱进谋发展“说来说去,还要把经济搞上去”,这是华西人对改革开放30年最为质朴的总结。

历经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和新世纪统筹发展,华西逐步将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落后村庄发展成为工农商并举的现代乡村都市。

创造发展机遇,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

在全国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时,华西从人均仅4分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集体统一经营为主,同时大力兴办乡镇工业,于1988年实现了年产值过亿元的目标。

1994年,华西大力度整合全村钢铁、毛纺、旅游等企业资源,组建了华西集团。

华西村其实是资本主义的成功典范啊,亲们!

华西村其实是资本主义的成功典范啊,亲们!
终于,甲型流感爆发了,我们这个企业生意又好起来。别问我为什么,做生意很难说突然为什么好做,突然为什么难。其实流感和我们企业没有直接关系,偏偏就好起来。按照供需关系,盐在现代工业下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又为什么日本核电站泄漏,中国盐价就涨了呢?见风就是雨是市场的神经性错乱(资本主义说这个是非理性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叫这个是市场经济的弊端)。
说了车子,说起车子华西村村民更是无知,请问华西村村民你们开的车子的行驶证上的名上谁,这点那个华西垃圾敢正面回答!
最后要说,华西村村民是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换是任何正常的村,打个比方以沿海地区村的话,这样的骗子早就被村民全家亡口了,
3
回复
1楼2012-02-26 08:27举报 |
还有华西村村民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因为集体土地上的房子是不能上市交易的,而华西村村民却花个200多万去租这样的房子,我看华本西村村民是大脑进水了吧,
再说全国其他村的情况,宅基地是免费给村民使用的,并以法律文书的方式规定村民拥有终身使用权,在宅基地上建华西村一样的房子(华西无知者称别墅)成本不会超过40万,而且以华西垃圾的房子标准,在沿海土区也是建得比较差的,
开始时候,为了节约开支,所有合伙人都要干活,包括我。分配了各个人的职位,当然也有相应的工资。我呢最忙,除了搞管理生产,还要到处找客户,其实大家开始都感觉和打工一个样,不过一想到这是自己的产业,都是为自己挣钱,没有老板剥削,大家都干劲十足。(资本主义叫这个是创业初期的资金节流,私有化提高生产积极性。社会主义叫这个是万事开头难,人民做主解放生产力)
某天,我发觉我打工挣了点钱,但是却不至于全家致富,现在物价飞涨,房价恐怖,医疗养老全无,肿么办?我把同村好多乡亲叫到一起叙旧顺带诉苦。发现大家竟然都是在富士康干了几年活,苦啊,工资1千多点,几年下来天天吃泡面也就攒个几万块。听说又有人跳楼了,都是苦命的人,你说这打工的日子还有个头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突然有个老乡抱怨道,最近吃两碗泡面还要加个馍。为啥?因为康师傅又缩水了。大骂一句奸商。我忽然灵机一动。为啥我们不办个工厂,一个人力量小,大家加起来力量大,这个叫什么来着,书上说叫股份制私营企业(社会主义叫法:集体股份所有制)。说白了,就是合股办厂。到时候我们也奸!

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留给了我们什么

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留给了我们什么

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留给了我们什么?忽闻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逝世的消息后,我就在想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让全国第一村继续保持它首富之地位,点燃更多的“华西村”共同富裕百姓?撇去华西村的管理模式不谈,单就吴仁宝本人而言,在如今这么一个官员腐败及国富民穷的年代,华西村能让它的村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村富民也富,就足以留给我们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一、多种经济共存,是不是应该成为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二、好好比较下现如今多少村庄带头人自个儿成爆发富(农场主),而村子里的百姓还是穷富不均,继续得为衣食住行而愁,选对人是不是远比走对路要强?三、华西村这么多年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家族式管理及合作社有没存在的必要,可不可以复制,是不是应该引起广泛而深入的大讨论?看了吴仁宝箴言,特别是他那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应该是我们每一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地方一把手廉洁自律的准则。

并由此一级带动一级,践行中央所提倡的反腐倡廉;再就是吴仁宝所说的共产党员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应该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由此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真正使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核心,人民心底里的领路人。

虽吴仁宝的有些做法受人诟病,但我还是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大方向是对的,有它可持续,保增长,引领更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我们就该支持他,肯定他,帮助他取长补短,万事民为先。

反观国情民意,各级像吴仁宝这样的领导是不是少了点?政策的执行上,不动脑,动歪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背离民情、民愿、民意,损公肥私的落实是不是多了些?越来越多见诸媒体的个人主义、贪得无厌、不计后果到老子天下第一的官员腐败,更是让百姓仇官、仇富、蔓延至仇政府……而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改变社风民情,新一届政府不但要提倡反腐、自律、廉政、亲民,更要像吴仁宝那样,努力地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

华西村---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

华西村---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

华西村---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华西就是一个传奇,一个奇迹。

华西村建村初,偏处一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落——但经过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改变生产面貌,通过办乡镇、村企业致富,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村庄。

从1978年起正式对外开放,华西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

宏伟大气的华西村大门口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华西村地标:空中华西村大楼&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

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

江阴市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

2009 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2010年夏,华西村花费9000万从美国购买直升机,发展空中旅游。

2011年5月初,有消息称华西村将来的发展目标是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

华西村内树立的吴仁宝语录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

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

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华西村金塔前的奔牛,气势非凡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

五统,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

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理念——走进华西村

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理念——走进华西村

2006.11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理念——走进华西村□邵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

本文以华西村为例,将华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以其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核心理念,追求公正,追求和谐,造就出一个“天下第一村”,并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新农村建设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1-162-02一、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燃烧华西奋斗激情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也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中国华西村,闻名全国。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华夏第一村”。

每天都有人去华西村参观学习和调研。

华西人家家住别墅,家家开小汽车,家家有存款。

最近流行的一个观点,什么叫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叫共产主义?全人类幸福就是共产主义。

从这一观点上来说,华西人的确是幸福的。

而他们更有一个以吴仁宝为首的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观点,大力挖掘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的发挥。

以人为本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应该把农民作为建设的主力军,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物、财上,应在建设中盯住"人"。

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激发人的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调动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把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家园的自觉行动,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发动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

从而保障和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

毛概论文 先富带动后富

毛概论文 先富带动后富

华西村事例带来的深思-----测绘<2>班蒋佩珠20090743园林式的环境、现代化的工厂、豪华的汽车、富丽堂皇的别墅,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眼里,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名不虚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别墅村”、“轿车村”、“电脑村”。

华西村,从1961年建村以来,已走过40余年的光辉历程。

多年来华西“红旗不倒、青春不老”的奥秘是什么?对此,华西人自豪地回答:共同富裕之路造就了“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说,华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发展经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走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发展之路。

特色之一,工业兴村,有效发展。

70年代以来,华西人从无到有办工业,不断解放思想,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华西在多年的经济建设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理念——有效发展观。

其核心是“发展是硬道理,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是真道理”;它注重“三个有效”:有效投入、有效生产、有效资产。

特色之二,善抓机遇,做大做强。

1998年年底,中国加入世贸大局已定,中国企业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挑战的关键在于设备的先进程度和产品的科技内涵。

华西人果断决策,走“现有企业为基础,技改延伸找出路”的路子,不失时机地投资3亿元对8个项目进行技改延伸,个个项目建设快、见效快。

热带、铜带、冷带等产品都迸发了市场活力。

特色之三,品牌产品,三业齐飞。

华西村以名村、名人的无形资产为依托,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华西经济发展的特色远不止这些。

以创新思维走特色之路,华西村始终先人一拍、快人一步、与时俱进,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典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本案例介绍了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建村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实事求是,走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两个文明一起抓,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的事例。

华西村的中国特色

华西村的中国特色

华西村的中国特色
张德丽
【期刊名称】《理论导刊》
【年(卷),期】1995(000)008
【摘要】华西村的中国特色张德丽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说,华西的社会主义是实事求是的社会主义。

他还说,邓小平同志的有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有特色,而这个特色,就是实事求是。

笔者今年五月的华西之行,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归结到一点就是,华西村具有实实在在的中国特色。

...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张德丽
【作者单位】西安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5.753
【相关文献】
1.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华西村的实践——中共峨眉山市委党校首届村支部书记培训班赴华西村考察所思所感 [J], 孙旭忠;刘永莉;张秀英
2.后集体主义:华西村的分化与整合逻辑——读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J], 何利利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华西——华西村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探索 [J], 游新华;杭邦华;李克海
4.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风光片《美丽的华西村》拍摄散记 [J], 杨慧
5.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只有做到"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J], 曾建平;丁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

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将严重影响中国社会长期和谐与稳定
共同富裕的概念
“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 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 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 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说 到底,和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培 育”出来的。就像种树,必须挖大坑、施 好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和谐社会的基 础,就是共富 “公道行,人心平,天下宁”,共同富裕是培 育和谐社会的“沃土”,在此基础上,才 能生长出和谐社会的“参天大树
华西村—全国农村走共同富 裕道路的典型 江苏华西村是大陆首富村的一个标准样本,它的创业史犹如神话:
1961吃红花草度日。2001年,华西村工商业销售收入45亿,最穷的村民 家存款50多万元,最多的500多万元,家家住着平均500平方米的别墅, 至少拥有一辆轿车 自己富了不算富, 集体富了才算富; 一村富了不算富, 全国富了才算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华西村的发展看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觉得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一是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振兴农村经济。

华西村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硬道理,四十多年来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上世纪70年代,华西人用七年时间战天斗地,重造华西村地貌,实现亩产一吨粮,成为农业样板村;“八十年代造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华西村展开第二轮艰苦创业,成为亿元村,实现农村工业化;“九十年代造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华西村大力推进中心村的城镇化进程,中心村民实现集中居住,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华西村的人均收入都不错,但是没有很大的收入差距,就是说,他们务求大家都生活在小康水平,没有剥削,没有两级分化,大家都可以安居乐业。

而且他们在搞经济的同时,他们也关注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

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

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

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增加村民的保障性收入。

目前,华西村凡年满50岁的妇女和55岁以上的男子,均享受各种福利补贴,包括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以及教育保障。

在吴仁宝的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方法之下,路边的野花没人采,领导没有人不安分守己。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之一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华西村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实现路径,一是坚持“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由村民自己选出当家人;民主决策——把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村民,每季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每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民主管理——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参与日常管理;民主监督——把知情权交给村民。

大华西的每个村都设有专门的公开栏,凡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都是公开内容。

二是制度保证。

华西村制定了一整套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制度。

通过以上我觉得华西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

这吃饭题出社会主义本质,所以我巨大的华西村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典型。

当前位置:首页>>三农服务>>先进典型> 正文江阴华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中国·合肥"门户网站2006年08月07日【字号:大中小】华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华西村一直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

几十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从本村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格局,创造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奇迹,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之路,是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之路。

2005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视察华西村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要想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到华西,要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应该到华西,要看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应该到华西。

”“华西的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十一世纪腾飞”——新世纪以来,随着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华西村在对合并的周边村实行“一分五统”,统一规划,科学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

目前,华西村已经形成了“南有钱庄(工业经济区)、中有天堂(村民生活居住区)、北有粮仓(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格局。

二是把致富群众作为第一责任,坚持富民优先、共同致富。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环节在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华西村党委牢固树立“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集体和个人共同富、健康富、长期富。

华西村积极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村民在充分就业中实现增收。

村里50多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统一规划、规模经营、效率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增加村民的保障性收入。

目前,华西村凡年满50岁的妇女和55岁以上的男子,均享受各种福利补贴,包括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以及教育保障。

三是把提升素质作为固本之策,坚持以人为本、文明建村。

华西村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把村民的心、华西村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西村逐渐形成了包括华西精神、村碑、村歌、村民誓言以及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在内的一系列村规民约,并先后开展“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三史”(个人成长史、家庭变迁史、村厂发展史)、“双思”(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等特色教育活动,把村民的朴素情感引导到坚持社会主义信念上,引导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将思想教育的内容逐渐内化为全体村民共同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此凝心聚力,形成发展合力。

华西村重视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把“德”作为立村之本、治村之策,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不断吸纳时代精神,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为华西人普遍接受的道德体系。

华西村人人自觉做到“老三无”(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和“新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在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氛围中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四是把优化环境作为重要目标,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

华西村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坚持均衡统筹的生态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环境统一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华西村把旅游业和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旅游业产值比重已占全村经济总量20%以上,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且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村庄。

华西村重视营造优美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和污水处理厂,强化环保监管力度,着力改善水、气环境。

2004年,毅然关掉年产值1.5 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3家化工厂;还先后投资数亿元,综合治理工业园区环境,使工厂变成了花园。

五是把科学管理作为体制保证,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

华西村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保障“四个民主”的实现并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民主选举,就是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民主决策,就是把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村民;民主管理,就是把村务管理的参与权交给村民;民主监督,就是把日常村务知情权交给村民。

在实践中,华西村始终坚持做到“四化”:一是管理工作经常化,各级党组织形成一级抓一级、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二是管理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村务质询制度、意见反馈制度、监督整改制度;三是管理工作规范化,做到工作运行规范,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和形式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四是管理机制创新化,通过“一分五统”将周边村庄纳入大华西,通过企业管理模式改革,促进了村属企业民主管理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效能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必须致力于农民共同富裕致富农民,共同富裕,是深刻体现华西村发展理念、展示华西村发展特色的重要内容,是华西之所以创造中国农村发展奇迹、称之为“天下第一村”的成功秘诀,也是华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境界的重要方面。

从华西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第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共同富裕,就是要把加快发展、致富农民放在首位。

邓小平同志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的准确内涵包括:一是共同的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贫穷;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而不是少数个人或阶层富裕;三是既非平均富裕,也非同步富裕。

华西村的共同富裕正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活生生的写照。

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华西人悟出一个道理:单一的农业很难使农民们真正富裕起来,只有走农村工业化道路,才会有出路。

华西人冒着风险、排除干扰,从一盘大石磨、一间小五金厂开始,逐步走上了农村工业化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西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展开了第二轮艰苦创业。

1985年,华西村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苦战三年,实现三化三园亿元村”的新目标。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华西人提出华西村要加快发展,开展新一轮创业,并作出了动员一切资金、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

这次机遇的抢抓,为加快华西村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上世纪90年代末,华西人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集中华西村的优势企业,积极争取上市。

1999年,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募集资金2.9亿元,为华西村的工业化之路注入了新的动力。

进入新世纪后,华西村根据“现有企业为基础,技改延伸找出路”的思路,在2000-2001年间,先后投资8亿元,做大做强纺织、冶金和三产,2002年,投资12亿元的化纤、炼钢等项目启动,华西村的发展也由此步入了快车道。

现在,华西村已形成冶金、纺织、旅游三大产业,华西集团拥有固定资产60多亿元,成为拥有八大公司、1000多个产品的国家大型一档乡镇企业。

到2005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元,村级集体资产达到113.9亿元,人均收入6.5万元。

第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共同富裕,就是要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切实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村民。

华西村在发展经济的探索中体会到,共同富裕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在体制机制上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但是,华西村所搞的绝不是一大二公的传统集体经济,而是既保留集体经济精华,又吸收现代股份制经济优势的新型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致富农民,华西村党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理念,致富群众,造福百姓,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村民。

华西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多得;二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也就是各项福利待遇;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华西村实行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享受分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