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之一,其设计方案要点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态和空间效应,同时又受制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等多方面的考虑。

本文就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建筑高度:超高层建筑其建筑高度超出常规建筑高度,一般要求超过300米。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受到地形、气候、建筑技术、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高层建筑的高度越高,对建筑的技术要求和风险管理的难度就越大。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各项因素,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2. 结构系统: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系统是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保证。

结构系统应该尽量简单规范,采用更好的材料和更恰当完善的技术细节。

同时,应对各种承载失效状况做好防范和预警措施,并根据地震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方式。

3. 空间组织: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空间的体量和组织尤为重要。

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要、环境、气候等因素,灵活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资源以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同时,设计应该更加人性化,考虑到婴儿、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外立面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的照明、视野等方面。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姿态、要素、对周边环境的反应等。

同时,科技进步也给外立面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如智能化、动态化等,增强了建筑性能。

5. 环保和可持续性:高层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它所造成的影响更加深刻和长久。

在结构、材料、电力、空调、垃圾处理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1. 科技智能化:高层建筑的发展逐渐转向科技智能化领域。

先进的工艺、新型材料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超高层建筑在环境、能源、安全等方面的性能不断提高。

2. 生态环保:高层建筑设计开发趋势将会注重生态环保。

建筑师将着眼于建筑节能、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等方面,使用绿化、阳台种植、空气净化、智能自动化等方面实现一个良好的建筑环境并保护整个社区的生态环境。

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然而,高层建筑的设计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以确保其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

一、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高度的增加,建筑物所承受的风力、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显著增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常见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空间大等优点,但抗侧刚度较小,适用于层数较低的建筑。

剪力墙结构则抗侧刚度大,但空间布置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

筒体结构,如框筒、筒中筒等,具有更强的抗侧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在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控制。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确保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变形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二、防火设计防火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由于人员疏散困难、火灾蔓延迅速等特点,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要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面积,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以阻止火灾的蔓延。

其次,要设置安全疏散通道。

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数量和位置应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并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迅速地疏散人员。

同时,要设置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再者,要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

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三、垂直交通设计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人员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电梯是高层建筑垂直交通的主要方式。

电梯的数量、速度、载重量等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人数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探讨作者:谢海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要结合当前主流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和系统形式,才能有效地解决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本文主要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安防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兴起一批高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超高层建筑,鉴于超高层建筑会受到火灾,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威胁,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隐患成为政府和民众深刻关注的民生问题。

如何更好地进行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定义及特点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一般为重要建筑,其政治和经济价值巨大,总体来说超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1)建筑结构复杂:超高层建筑主体建筑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2)功能多样:超高层建筑都具有多种功能,人员密集容易出现混乱,火灾时更容易导致伤亡;(3)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和烟气竖向蔓延快,增大了安全疏散的困难。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系统特征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显著的系统特征。

其智能化系统多并且投资很大,构成复杂;楼顶部分的智能化系统敷设线路长、敷设路由单一。

因为其建筑高度很高,对智能化系统电磁兼容、防雷要求更高;对安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防灾要求更高;竖向交通通道与弱电竖井的转换对智能化系统的物理构成带来较大影响;机房配置要求多,系统更为复杂;管线量更大,线路更为密集;智能化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

通信系统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内部系统线路集成复杂,所以,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数据、语音、传真、视频、因特网互联等多媒体综合传输业务。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 计
田 丰 朱 江 ( 中 国建 筑 东北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沈 阳 市 1 1 0 0 0 6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i z e d S y s t e m De s i g n o f S u p e r Hi g h- r i s e Co mp l e x Bu i l d i n g s TI AN F e n g Z HU J i a n g r C h i n a N o r t h e a s t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智 能 安 防 系统
中 图分 类号 :T U 9 7 6+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b u i l d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c u r i t y
s y s t e m
系统 ( 入侵报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出人 口控 制系
统 、电 子 巡 查 系 统 、停 车 库 管 理 系 统 等 ) 、建 筑 设 备 管理系统 ( 楼 宇 设 备 自动 控 制 系 统 、智 能 家居 系 统 ) 、 信 息化 应 用 系统 ( 智 能 卡 应 用 系 统 、物 业 管 理 系统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i z e d s y s t e m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v o i c e a n d d a t a g e n e ic t c a b l i n g s y s t e m, b u i l d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a n d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c u it r y s y s t e m ,e t c .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其高度通常超过300米,是建筑师们展现设计创意和技术实力的重要场所。

然而,与传统建筑相比,超高层建筑设计更加复杂、考验对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极限。

本文将从结构、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探讨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结构要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一方面,结构健康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高楼大厦的巨大质量和体积也使得结构的维护和更新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在设计超高层建筑时,结构设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要点:1. 承载能力和强度高层建筑的巨大重量和高度给建筑结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承载能力和合理的强度决定建筑的安全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结构材料的选择和排布。

同时,建筑设计者应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为建筑物加固吸震,增强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抗风能力高空强风是超高层建筑的常见自然现象之一,一旦发生,将给建筑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建筑物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其抗风能力。

多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建筑物在自然风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人为添置侧向抗风支撑,确保建筑安全性。

3. 防火能力超高层建筑中,火灾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由于建筑高度较大,火灾发生后很难及时扑灭,因此,抗火设计是超高层建筑中的重要要点。

建筑设计者要尽可能采用难燃、耐火、防火等高科技材料,在建筑物中设置消防系统,并进行多通道的疏散考虑,使得在火灾时人们能够安全疏散。

二、安全要点安全是超高层建筑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安全包括了各个方面,从建筑物的设计开始,到后续的管理和维护,每一个设计环节都必须注意安全要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逃生通道逃生通道是人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护自己的最后防线。

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必须设置多条逃生通道,并保证这些通道宽敞,明亮,令人易于识别方向,行动顺畅。

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房间和楼梯间的标记、指向等,都应该令人易于理解和识别,以保证人们在逃生时不会迷路。

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其中BIM技术已经成为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协调和管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为超高层建筑的深化设计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和发展趋势。

1. 模型构建:BIM技术可以将建筑设计和施工各个环节整合成一个数字模型,实现了多个专业的合作和协调。

在超高层建筑的深化设计中,BIM模型可以快速建立建筑各个细节和构件的三维模型,实现全方位的展示和分析。

2. 信息共享:BIM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专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避免了数据冗余和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在超高层建筑的深化设计中,各个专业的设计信息可以通过BIM模型实时更新和交流,实现了设计的一体化和高效率。

3. 数据分析: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和仿真分析,为设计优化和方案比较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在超高层建筑的深化设计中,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结构、节能设计、照明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 自动化制图: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施工图的自动生成和更新,大大提高了图纸的准确性和施工效率。

在超高层建筑的深化设计中,BIM模型可以直接生成建筑施工图和各种专业图纸,减少了人工制图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1. 提高设计质量: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方案的全方位展示和分析,帮助设计师全面把握建筑的各个细节和特点,从而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和创新性。

3. 降低建设成本:BIM技术可以对建筑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和仿真分析,帮助设计师优化建筑方案,从而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4. 优化运维管理:BIM技术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无缝对接到建筑的运维管理系统中,帮助建筑物业管理者实时掌握建筑的运行状态和维护需求,提高了建筑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超高层建筑(100-150m)与普通高层建筑(低于100m)各专业技术特点及对造价的影响分析如下:一、建筑专业1.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应当实行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要求和审批程序。

2.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一般每隔50米要设置一个避难层)。

3. 电梯利用效率降低,要分高低区设置等原因影响,进一步加大核心筒辅助面积。

4. 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5. 由于高处气候复杂,在外墙材料,玻璃幕墙的选择更为严格,会一定程度增加建筑成本。

6. 超高层建筑的配套地下室埋深和面积会增加较多,对地下室建设成本有一定影响。

7. 建筑造价还要考虑垂直运输和超高人工费的增加,设计和管理费用也有一定的增加。

8. 地标性超高层建筑,一般租金收益会相对增加。

二、结构专业(一)高层与超高层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和相关行业规定,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民用建筑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

7度设防,框架-筒体结构的建筑高度超过130米,须进行超限审查。

报建和设计程序稍复杂。

(二)结构成本1.100米以内建筑可以选择常规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超高层结构较多选择为框架-核心筒和筒中筒,钢骨构件比例更大,含钢量更高。

结构设计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材料投入,施工成本也随之增加。

2.100米以内建筑: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因此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成本相对较低。

3.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础工程的深度和复杂度提高。

桩基础要求更高,桩径大且埋深更深,同时地基处理更为复杂。

4.超高层建筑的基坑围护成本相对较高。

(三)抗震性能1.100米以内建筑:由于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受到的地震波影响较小,因此抗震性能相对较好。

同时,较低的建筑高度也有利于逃生和救援。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一、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2二、结构设计特点3重力荷载迅速增大3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成为主要矛盾 4风作用效应加大4地震作用效应加大4P△效应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4竖向构件产生的缩短变形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增大5倾覆力矩增大。

整体稳定性要求提高 5防火、防灾的重要性凸现5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提高6控制风振加速度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 6围护结构必须进行抗风设计6三、结构设计方法6减轻自重减小地震作用7降低风作用水平力7减小迎风面积 7降低风力形心7选用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平面形状7减少振动。

耗散输入能量73.4加强抗震措施 7选用规则结构使建筑物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8采用多个权威程序(如SATWE、TAT、SAP2000等)进行计算比较8进行小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有关风载作用参数9采用智能化设计,提高结构的可控性 9提高节点连接的可靠度9超高建筑结构类型中的混合结构设计9混合结构的结构类型9型钢混凝土和圆钢管混凝土柱钢骨含钢率的控制10四、高层建筑结构方案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11抗震设防烈度是超高层结构体系选用首要考虑因素之一11超高层建筑方案,应受到结构方案的制约12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结构类型的选择12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12抗震性能目标的影响12采用合理的结构类型,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13施工的合理性的影响14五、关于结构的抗侧刚度问题15六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16天然地基基础17桩基础设计18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一、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1、从房屋高度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在100m以上直至有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设想,而一般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则是在100m以下。

2、超高层建筑由于消防的要求,须设置避难层,以保证遇到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

由于机电设备使用的要求,还需要设置设备层。

一般超高层建筑是两者兼而使用,而对于更高的多功能使用的超高层建筑,它不只每15层设一个避难层兼设备层即可,还需要设有机电设备层。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引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当前一种新兴控制系统,它主要是以电子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它的存在可以充分实现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进而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诸多人工投入成本,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具备了节能环保的特点,此系统可以切实对建筑中的设备实施动态操控,以便及时发现存在设备中的问题,这样才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应措施,从而提升建筑内部设备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增强建筑应用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来确保我国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技术原理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所控制的装置一般分为两种装置,其中包括了四级控制网与两级控制网。

四级控制网存在的性能是利用计算机与通信网、控制装置来全面呈现的。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性能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它可以全面的将建筑中的机电设备启动情况显示出;它可以对建筑实行监控与操作;它可以对建筑内部设备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检测出,从而对其进行自动化处理,此外,还可以对智能建筑物中的设备转变状况、历史信息、应用参数的检测与存储。

合理运用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内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从而将其存在的问题自动调节处理掉,检测仪器的工作情况是决定建筑中设备运行效率的直接因素,其还可以对智能建筑中的设备与能源进行自动养护与管控。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在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首要任务是熟知与其相关的新兴技术,使得该系统的性能被不断优化与完善;其次需着重注意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固性与安全性,从而使得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持得到长足发展,确保其持续发展下去,使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小:最后要确保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与集成性,只有对其二者进行有效控制,才会使建筑中存在的设备问题被及时且高效的处理掉,使得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更加方便快捷。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

I tlie t s se n elg n y tm c n g r t n o f u ai i o
业 、办 公 、酒 店 、公寓 及 超豪华 公 寓 、会所 、观 光
等 ) 地 下 2~4层 为 车 库 、设 备 机 房 及 酒 店 后 勤 设 。
施 ;主体建 筑首层 东 、北 、南侧分别设 置办公 、酒店
以某超 高层 建筑 综合 体 为例 .其 由底 部 裙房 和
多 栋 超 高 层 塔 楼 组 成 .建 筑 高 度 5 0m,项 目总 2
建 筑 面 积 5 2 0 2 以 A 地 块 为 例 .其 建 筑 面 积 7 7m 0 2 24 8m 。地 下 5 0 2 9 7 2 6 9m ,地 上 2 62 9m 含 商 2 3 6 (
摘 要 针 对 超 高层 建 筑 智 能 化 系统 的 构 成 ,结
和超豪华 公寓及 普通公 寓人 口大堂 :2~3层及 裙房
合 工程 应 用 实 际情 况 .分 析 超 高层 建 筑 智 能 化 系统 的 可 靠性 设 计 、 电 气 消 防 系统 设 计 、 防 雷及 接 地 系统设 计 、 电 气 节能 设 计 . 以及 超 高层 建 筑智 能 化 系统 的 前 期 规 划 、 系统 规 模 的 控 制 方 法及 智 能化 新 技 术 在 超 高
层 建 筑 中 的应 用 关键词
配置
的 1 4层 、地下 1 为配 合主体 建筑的商业 、餐饮 、 ~ 层
会 议 等 功 能 用 房 :6~3 6层 为 办 公 :3 8~6 9层 为 公
寓 .其 中 3 层 为公 寓空中转换 大堂 .与 7 ~ 4层共 9 1 7
同成 为酒 店 和超 豪 华 公 寓 的公 共 服务 区域 :7 8 5 4层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地标和象征,其设计要点和发展趋势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结构、功能、环保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探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一、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1. 结构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其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考虑的是强度和稳定性,因为超高层建筑需要承受巨大的自重和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压力。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而新型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也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中还出现了类似于超级柔性结构和纳米材料等新型结构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功能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功能设计是其整体规划和布局的核心。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和周边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建筑效益。

现代超高层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办公楼或住宅楼,还融合了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一栋超高层建筑可能同时包含商业大厦、写字楼、酒店、餐厅、健身房等,因此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动性和协调性。

3. 环保设计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超高层建筑的环保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今设计的重要方向。

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要求。

大面积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高效节能的机电设备、提高建筑的通风采光条件等都是超高层建筑环保设计的重要方面。

二、超高层建筑发展分析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超高层建筑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结构设计的优化、智能化系统的应用等,都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如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2. 城市化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功能多元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里的标志性建筑,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实现空间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超高层建筑机电系统的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机电系统的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机电系统的设计分析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物,这类建筑由于其高度和复杂性,在机电系统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挑战和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机电系统设计需要兼顾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机电系统设计的角度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要点和关键技术。

一、供电系统设计超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设计是机电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用电负荷较大,供电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容量和可靠性。

首先是电源的选择,一般采用双回路供电设计,即两个不同的电源进线,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其次是配电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各种用电设备的配电回路,包括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的供电回路。

同时还需要考虑备用供电系统,如发电机组等,以备不时之需。

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用电安全和节能性,采用智能化的电气设备和节能控制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给排水系统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同样是关键的机电系统设计内容。

由于建筑高度较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管线的垂直高度和水压等因素,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给水系统设计方面,需要考虑供水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合理规划供水系统的管网和水泵设备,确保建筑各处的水压和水量满足要求。

在排水系统设计方面,需要合理布局排水管道和排水设备,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和可靠性。

与此还需要考虑建筑的节水和节能性,采用智能化的水泵和供水设备,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和维护成本。

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是机电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建筑高度和玻璃幕墙的影响,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需要具备较大的制冷和制热能力,同时需要克服温度梯度和风压差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采用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冷冻水或热水的方式进行空调供暖,以满足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需求。

在空调系统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空调设备的选型和布局,合理规划冷热源系统的位置和管网,确保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和节能。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近年来,城市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数量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有必要做好相关设计工作。

超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民用建筑。

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和对空间的需求,超高层建筑将成为一个有着巨大磁力的新中心吸引着大量企业和人员来到这座城市。

本文主要探究了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并对办公楼建筑设计情况作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极大地带动了超高层办公楼的建设,使得超高层办公楼成为新时期建筑建设的主要楼群之一。

鉴于高层的办公楼往往建设在人口密集、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地带,而且在体型方面不同于其他建筑楼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便不能将其他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以及思路原封不动的应用于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工作中。

近年来,设计人员为了完善高层办公楼这类项目的设计方案,纷纷展开了对其设计中常见问题以及具体设计环节等工作的研究,为目前开展设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1.1平面构成超高层办公楼在平面构成上可分为线生形和形生形两种。

其中,线生形是以基本线型的组合发化,可生出无穷发化的平面形式。

基本线型有两种:直线、曲线。

而形生形是以基本形为构形基础要素,创造新形体的构形方式。

基本形有:正方形、矩形、正三角形、园形、菱形等。

基本形经渐变、弯曲、切割、错叠、群化、减切、伸展、拉压等,可产生各种新的形式。

而将原形作交合、取舍,也可产生许多新形式。

不同的平面组合构成不同的建筑形体,从而形成极具特征及标志性的写字楼产品。

1.2体型研究办公楼在功能方面的定位较为简单,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体型设计时,一般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建筑内容与功能等问题。

但是,由于办公楼常处于繁华地段,代表着某个区域的整体风貌,其体型设计必须实现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城市地域特点、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协调。

某超高层公共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某超高层公共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某超高层公共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马正坤
【期刊名称】《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年(卷),期】2024()6
【摘要】文章以超高层公共建筑智能化设计为研究背景,结合某超高层公共建筑工程实例,提出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素,并就各管理系统设计要点展开详细研究,以达到提升超高层公共建筑管理效率、提高用户体验、降本增效的目标,全面提升商务办公楼建筑的智能化水平。

【总页数】3页(P136-138)
【作者】马正坤
【作者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55
【相关文献】
1.超高层与城市的共生——股权超高层设计方案
2.超高层公共建筑供配电设计研究
3.超高层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
4.夏热冬暖地区超高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研究
5.超高层公共建筑智能建造技术体系探索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现状根据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截至2017年,我国共建成高度>200m的超高层建筑870栋。

其中高度在200m~300m的超高层建筑共计777栋;300m~400m的建筑有76栋;500~600m 超高层建筑有6栋。

我国建筑高度排名如下:1、上海中心大厦,632m,2016年。

2、广州塔,600m,2009年。

3、天津高银大厦,597m,2015年。

4、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593m,2015年。

5、广州东塔,530m,2014年。

6、台北101大厦,508m,2003年。

7、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2010年。

8、香港国际贸易广场,484m,2003年。

9、长沙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452m,2017年。

10、南京紫峰大厦,450m,2010年。

建筑材料钢材强度大、质量轻、延性好,19世纪末替代砖石进入建筑领域。

钢框架结构相对于传统结构承载力更高、自重更轻、空间更大,这使高层建筑成为可能。

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因其良好的刚度、可塑性、耐久性及经济性进入建筑领域。

此后,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成为超高层建筑的重要选择。

时至今日,大量高度<200m的超高层住宅、酒店仍主要采用上述2种结构体系。

20世纪后半段,钢材与钢筋混凝土相结合形成劲性混凝土构件与钢管混凝土,将钢材的强度、延性与钢筋混凝土的刚度、耐久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柱中。

另一方面,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形成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非常简约、高效(核心筒抵御水平力、外框抵抗弯矩),广泛应用于高度>300m的超高层建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性能成为建筑材料发展的主题。

高强度、低屈强比、可焊性、耐久性及耐火性是钢材的研究重点。

上海中心大厦钢柱采用厚度达160mm的钢板,日本将抗拉强度达780MPa的建筑钢材应用于Midland大厦,并已着手研究抗拉强度>1000MPa的建筑钢材。

智能化建筑工程

智能化建筑工程

智能化建筑工程智能化建筑工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它通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智能化设备来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度和能效。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和维护三个方面来探讨智能化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一、设计在智能化建筑工程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设计师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布局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

例如,智能化建筑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安防系统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这些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实现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关注建筑的外观和空间布局,将智能设备融入到建筑的整体风格中。

二、施工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准确安装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

这些设备和系统通常是高科技的,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安装。

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设备的摆放和布线,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他们还需与设计师和工程师密切合作,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维护一旦智能化建筑工程竣工,维护便成为重中之重。

智能设备和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正常运行。

维护人员需要检查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他们还需要关注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以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

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总结智能化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精确的施工和有效的维护,智能化建筑工程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生活环境。

它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还节省了能源和资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建筑工程也将不断发展壮大,为人们创造更加智慧和可持续的城市生活。

超高层建筑公共安全与智能化设计浅谈

超高层建筑公共安全与智能化设计浅谈

自动 去除环境影 响 ,同时控制器还 具有存储 火
灾 参 数 变化 规 律 曲 线 的功 能 ,并 与 现 场 采 集 的 火 灾 探 测 参 数 比较 ,来 确 定 是 否 报 警 。 ( 对 火 灾 报 警 系 统 外 部 而 言 ,智 能 化 的 2) 含 义 主 要 指 系 统 联 动 。 采 用 系 统 联 动 方 式 ,就 成 为争 取火 灾 前期 时 间和主 动权 的有效手 段 。 当火 灾 报 警 系 统 与 保 安 监 控 系 统 联 动 ,在 火 灾 之 初 ,火 场 的 摄 像 机 可 将 现 场 画 面 迅 速 传 至 中 央 控 制 室 ,通 过 实 景 画 面 ,值 班 人 员 可 以 立 即
本 文 重 点 阐述 智 能 化 系 统 在 安 全 预 警及
人 员 疏 散 方 面 起 到 的 独 特 作 用 , 以 及 相 比 常 规 建 筑 而 言 ,超 高 层 建 筑 的 智 能 化 系 统 设 计
nel e tB i ig&Ci fr t n 0 8 No1 5 tlg n ul n i d t I omai 2 0 1 yn o 2 .4 83
有 对 应 措 施 ,损 失 将 是 惨 重 的 。 总 体 来 说 超 高
特 殊 性 。 超 高 层 建 筑 的 智 能 化 弱 电 系 统 中 火 灾 自 动 报 警 及 联 动 控 制 、 综 合 安 防 、 广 播 系 统 与公共 安全 最直 接相 关。
2 火灾 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筑 的具体 的技 术措施 。
【 键词 】 期预 警语 音疏散 广播 计 算机 疏散 分析 关 早
1 概 述
超 高 层 建 筑 一 般 为 重 要 建 筑 ,其 政 治 和 经 济 价 值 巨 大 ,然 而 超 高 层 建 筑 随 时 可 能 受 到 火 灾 、恐 怖 袭 击 和 自 然 灾 害 的 威 胁 。 如 果 事 先 没

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

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

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化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使建筑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的功能,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能效性。

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建筑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性。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智能化建筑设计应当采用节能材料,合理布局建筑结构,利用智能化系统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的照明、空调、供暖等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其次,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应当注重建筑的舒适性。

舒适的室内环境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调控,使室内环境始终保持在舒适的状态。

此外,智能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灯光、声音、窗帘等方面的智能控制,提高居住、工作、学习等场所的舒适性。

另外,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还应当关注建筑的安全性。

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的安防监控,实时监测建筑内外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同时,智能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保障建筑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还应当考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能源的监测和管理,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建筑的能耗。

同时,智能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维护和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建筑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供 适 宜此 类 建 筑 特 点 的技 术措 施 。
关键 词 超 高层 建 筑
制 网络 通 信 系 统 集 成
智 能 化 系统 设 计 要 点

二 级 通 信 网络 系 统 ,如 办 公 、酒 店 、 商业 等 区 域 ,采
用 网络 型程 控 交 换 机 。分 别 提 供 各 类业 务 需 求
c t n s se itg ai n a i y t m n e r t o o
在 超 高 层 建 筑 物 内应 根 据 不 同 的 使 用 功 能 和 竖 向 分 区 的 特 点 ,分 别 采 用 分 级 和 分 区 的 设 计 措 施 :
摘 要 结合 超 高 层 建 筑 功 能 特 点 和 智 能化 技 术
A b t a t By o bn n t e ta— ih bul i g sr c c m ii g he xr h【 i n g d
f n to a fau e a d t e a p iain sau s o u cin l e t r s n h p l to tt e f c i tlie ttc n lg n elg n e h oo y, t i a e r p s d k y p i t f h sp p rp o o e e on so
Ke on s o y p i t f
分 .设 计 者 应 考 虑 预 留 物 理 上 分 开 的 双 通 信 接 人 系 统 路 由 .以 满 足 如 城 市 S H ( D 同步 数 字 体 系 )光 纤 通 信
传 输 网 络 的 应 用 需求
i tlie ts se d sg Co to ewo k Co n el n y t m e i n g n r ln t r mmu i n —
1 通信 系统
作 为 超高 层 建 筑 的 通 信 系 统 .因 其 规 模 庞大 .一 般 由 当地 电信 运 营 商 承 担 建 造 ,提 供 语 音 、数 据 、视
i tlie t e in o e ta—h t b l i g , ami g o n el n d sg fr xr g ih ui n s d i n t i v siae n p o i e e hnc l n e t t a d r v d tc i a me s r s p r p it g a u e a p o rae
能有 效 地 解 决 系 统 设 计 的关 键 问题 超 高 层 建 筑 特 点 体 现 在 一 明 、一 隐两 个 方 面 明 显 的 特 点 是 由于 建 筑 物 的 高 度 带 来 的竖 向分 区 .其 功
术 在 建 筑 物 内的 应 用 可 将 光 网络 单 元 ( N )部 署 O U 在避 难 层 的 电 信 小 室 内 .管 理 避 难 层 之 间功 能 区 的 数
b 可 考 虑 如 图 1 示 的 无 源 光 网络 通 信 接 人 技 . 所 超 高 层 建 筑 智 能 化 系统 工 程 设 计 .应 针对 超 高 层 建 筑 特 点 并 结 合 当前 主流 技 术 应 用 及 发 展 趋 势 .选 择 适 合 的 系 统 形 式 和 技 术 路 线 ( 模 拟 和数 字 、以 太 网 如 和 总 线 、 自成 套 系统 和 非 自成 套 系 统 等 的 选 择 ) ,才
据 、语 音 业 务 。
通 信 系统 的 网 络 组 成 方 式 需 要 结 合 当地 电信 运 营 商 的本 地 资 源情 况进 行 部 署 .其 组 成 方 式 直 接 影 响建 筑 物 内综 合 布 线 系 统 的 拓 扑 结 构 .因 此 设 计 者 应 立 足 于超 高 层 建 筑 的特 点 .与 当 地 运 营 商 尽 可 能 早 地 共 同 制 定 出 网络 方 案 .才 能 更好 地 把 握 设 计 品质
能 性 分 区 之 间 均 设 置 有 避 难 层 或 设 备层 .每 一 个 功 能
区 建 筑 规 模 都 较 大 .一 般 在 3万 mz 右 .竖 向 分 区 左

般在 3个 以 上 隐 含 的 特 点 是存 在 不 同 的管 理 部 门
L hto L nHa n Y eY a b ( h aC nt c o ei t nt n l e ig10 1 ,C ia i i a i u u n o C i o su t nD s nI e a oa,B in 0 0 3 hn ) Z a mi n r i g nr i j
超 高 层 建 筑 智 能 化 设 计 要 点
李 志 涛 兰 海 民 岳 远 波 ( 中建 ( 京 ) 国 际设 计 顾 问有 限 公 司 ,北 京 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 ) 北 0 0 3
K e i t fI t l g nt sg fEx r h g i i g y Po n s o n e l e i De i n o t a— i h Bu l n s d
a .
按 照 使 用 功 能 的 不 同 .宜 建 立 两级 通 信 网 络
应 用现 状 ,提 出超 高 层 智 能 化 设 计 要 点 , 旨在 探 讨 和
系统 一级通信 网络 系统 由提供建筑 物整体 业务的 中
心 程 控 交 换 机 等 局 端 设 备 组 成 在 不 同使 用 区 域 构 建
o u h a c ie tr lf aurs frs c r htcu a e t e .
频 、传真 、因特 网等 多媒体综 合传输 业务 。在建筑 物
内设 置 的 用 户 电 话 局 是 城 市 级 别 的 通 信 网 络 的一 部
Ke y wor s Exr h g ul i g d ta— ih b i n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