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合集下载

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健康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健康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健康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健康是每个人的追求,而身体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不仅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更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

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通过定期体检、测量身高体重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此一来,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同时,良好的体检习惯,还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

2.掌握正确的饮食方式饮食是支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饮食方式能够让身体获得必要的营养,减少吃零食的时间,可以消除体内多余的热量并保持体型。

不仅如此,还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等。

建议每日保持三餐,并且选择多样化、新鲜的食品,避免过度食用肉类食品以及油炸等高热量食品。

3.坚持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也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各种运动方式可选择,如步行、晨跑、游泳、瑜伽等等,每天预留约30-45分钟进行运动即可。

运动可以释放身心的压力,调整身体的协调度,增强人体的耐力和免疫力,锻炼身体机能,改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人们应该坚持并培养长久的运动习惯。

4.减少不良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对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烟草和酒精会使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严重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健康。

需要及时戒烟戒酒,减少吸毒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米法让我们刮目相看。

5.保持良好的生活情绪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生活情绪,这样有助于身体状态的调整和身心健康。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护良好的情绪,比如旅行、读书、运动、和朋友聚会等等,让自己摆脱疲惫和压力。

以上是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通过了解自己身体状况、掌握正确的饮食方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情绪等多种方式都会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健康是人类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而正确的健康观念对于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的健康观念存在偏差甚至错误。

因此,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成为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首先,正确的健康观念应该包括全面的健康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环境健康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认识到健康的多维度特征,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健康是完整的身心社会福祉,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残疾”的正确健康观念。

其次,正确的健康观念应该注重预防为主。

预防胜于治疗,这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预防性健康保健,包括定期体检、科学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等方面。

只有通过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正确的健康观念还应该包括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态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因为心情愉快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障,包括戒烟限酒、远离毒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长寿。

最后,正确的健康观念还应该包括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正确的态度是积极面对、及时治疗。

不要因为害怕或者忽视疾病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更不要因为疾病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

总之,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只有全面认识健康、注重预防、保持积极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正确对待疾病,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长寿,享受美好生活。

希望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爱自己的健康,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第一,人格完整,情绪稳定,有自控能 力,自知之明。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 爱、自信。 第二,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 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和信赖。 第三,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 实际、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社会适应良好:
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 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生物性致病因素 (2)遗传因素
如:糖尿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色盲等 遗传倾向较大—肿瘤、心血管疾病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生物性致病因素 (2)遗传因素 (3)其他:年龄、性别等因素
* 社会政治体制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包括立法和社会支持系统,全社 会资源分配制度,就业和劳动制 度、劳动强度等
* 生活方式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亦有弊
(2)社会环境
* 社会政治体制
经济 贫穷 对健 康的 影响
经济 发展 对健 康的 危害
* 社会经济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年龄--动脉硬化多发生于成年人,百日咳多见于儿童。 性别--女性胆囊炎、胆石症、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高。 男性疝气的发病率高。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2.心理因素(psychology factors ):
如:甲亢、肿瘤、 高血压、胃十二 指肠溃疡、月经 失调等。
⊙最初是社会学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
J.K.Calbraith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

关于健康问题最正确的认识

关于健康问题最正确的认识

关于健康问题最正确的认识关于健康问题最正确的认识迄今发现的对健康问题最正确的认识有病无病都值得读很多遍!太棒了!共100条,条条哲理性都很强,一定要反复多读,提高对健康的正确认识!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迄今发现的对健康问题最正确的认识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

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

一切法从心生。

心净则身净。

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像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健康健康是与人有关的事,其定义与人对健康的认知密切相关。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主要从微观及宏观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健康的概念1.健康的微观概念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是一种传统的生物个体健康观。

此概念是对健康的消极定义,因为它没有真正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说明健康的特征,而是将健康与疾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

显然,这对于人们认识健康、研究健康、谋求健康,都没有实际意义。

(2)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此定义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认识健康。

但必须注意,虽然健康的身体会给人带来舒适,拥有健康身体的生活较之不健康身体的生活更为舒适和愉快。

但是,健康并不等于舒适,例如使用某些药物(如吗啡)后,能给身体带来暂时的舒适,但成瘾后则会从根本上破坏人的健康。

(3)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此定义虽然古老,但它抓住了健康的重要特征,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前进了一步。

人通过其各种功能的发挥,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和谐或平衡而生存。

人体各部位功能如何,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的健康程度,但这一定义却忽视了人体精神心理的作用与影响。

(4)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与上述健康定义相比,此定义增加了人的精神、心理层面,认为人的健康不仅只是躯体的健康,也应包括心理健康。

这个健康定义比前者又进了一步,但它仍欠全面,只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健康,而没有把健康置人人类生活的广阔背景中,忽视了人的社会适应性。

2.健康的宏观概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考虑了人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功能,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可以追求的状态。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健康作出的定义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978年,WHO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赢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再次提出了“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人类健康与疾病演讲稿

人类健康与疾病演讲稿

人类健康与疾病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人类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人类最
宝贵的财富,而疾病则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场永恒的较量,它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幸福。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
心理和社会的健康。

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心理才会健康,社会才
会和谐。

健康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石,是实现个人梦想的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健康,注重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不
良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始终保持健康的状态。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疾病给我们带来的威胁。

疾病是一种不
可预测的灾难,它可以让人瞬间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

疾病无
情地袭击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痛苦不堪。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
坚强勇敢,积极治疗,不放弃希望,战胜疾病,重拾健康。

在人类健康与疾病的较量中,医生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他们
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重获健康。

因此,
我们应该尊重医生,相信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让医生的良苦用心不致白费。

最后,让我们共同呼吁,珍惜健康,预防疾病,关爱生命。

让我们为了健康而努力,为了战胜疾病而奋斗,让我们的生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谢谢大家!。

如何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疾病问题

如何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疾病问题

如何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疾病问题疾病是人类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无论对于健康者还是已经患病的患者而言,疾病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但是,正确地处理疾病问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恢复健康,还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并且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那么,如何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疾病问题呢?一、正确认识疾病本质首先,正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常常会认为疾病是一种可怕的威胁,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疾病实际上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它是身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反应。

因此,我们需要理解疾病的本质,以便更好地处理它。

疾病的本质是人体机能受到干扰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包括发热、病毒感染、细胞受损、炎症反应等。

虽然这些反应可引起不适、疼痛和其他症状,但它们实际上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自我防御的一种体现。

因此,我们需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不将疾病视作威胁或积极追求疾病治疗。

而是要敬畏疾病,把疾病看作生命与健康的提醒和警钟。

二、及时发现并积极寻求帮助当发现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寻求帮助。

可以找相关医生进行检查、确诊、治疗。

此时,不应该轻信网上或自行购买药品进行自我监测和自我治疗,因为这往往会导致治疗失误和疾病恶化,最终付出更高的代价。

如果不清楚病情是什么,可以在线咨询或电话咨询相关医生并详细告诉病情,也可以去医院进行体检或诊断。

确诊后可以结合医师的建议制定治疗方案,只需执行方案和遵守医嘱即可。

三、正确对待疾病,心态平和当我们确诊罹患疾病之后,首先需要保持心态平和。

身体疾病不仅是健康问题,还与身心健康紧密相关。

当一旦心态紧张、情绪激动或者抑郁失望时,都会对身体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从而加重疾病的症状和恶化进程。

因此,正确对待疾病,心态平和,是很重要的处理疾病问题的方法之一。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适合的调节活动,如旅游、运动、看书、看电影等。

四、坚定信心,积极治疗治疗疾病的方法和药品有很多种,不同的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如何正确看待健康演讲稿

如何正确看待健康演讲稿

如何正确看待健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正确看待健康”。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而正确看待健康更是
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健康,健康不仅仅
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

身体健康是我们身体各
个器官和系统正常运转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我们的心理状态健康,社交健康是指我们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这三者缺一不可,才能称得
上是真正的健康。

其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健康。

要认识到健康是靠自己去守护
和维护的,只有自己珍惜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我们要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饮食,这
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心理健康,学会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社交方面,我们要学会与
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保持社交健康。

最后,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健康问题。

要有预防意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同时,我们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不要盲目追求完美的身材,不要过度追求健康,要有适度的放松和
享受生活的态度。

总之,正确看待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只有正
确理解健康,正确对待健康,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享受生活。

谢谢大家!。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为什么人们得健康水平下降了?》一文中,我们已经分析出人们健康水平下降得根源就是没有对健康得正确认识。

那么目前人们对健康得认识就是怎样得呢?不同得人(或组织)由于受健康卫生知识得多少,自身得职业与在社会地位得不同,对健康有不同得认识。

我把人们对健康大认识分为四种:第一、普通人对健康得认识普通人对健康得认识主要就是感性认识:长得壮、不怕冷、抵抗力强、没有病。

她们主要把没有病当健康,俗话说:“无病就就是福,”“有啥别有病”。

判断有没有病得依据主要靠自我感觉,如果浑身上下没有不舒服得,就认为就是健康;如果感到头痛发烧或有其它不舒服得感觉,就认为有病了,不健康了,就要去瞧医生、她们把身体状况分为健康、有病两种,非此即彼。

现在感觉良好,就就是健康,一会儿感觉不舒服了,就就是有病。

人得感觉就是真实得,但往往就是靠不住得,人对疾病得感觉有一定得滞后性。

人得疾病从发生、发展到严重,有一个过程,当人有了不舒服得感觉,疾病常常发展到比较严重得地步。

比如肝癌,当感到肝区疼痛,到医院查出肝癌时,病情常常已进入中晚期。

又比如尿毒症,我们知道肾脏相当于人得污水处理厂,其作用就就是把血液中得废物分出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肾脏起作用得主要就是肾小球细胞,平时人对肾小球得利用率只有30%左右,当您感到头昏、头痛、乏力、尿液减少、身上浮肿,到医院查出尿毒症时,说明您得肾小球大部分已经坏了,失去了作用,到这时病情已经就是很严重了,病人需要通过透析或换肾来治疗。

综上所述,普通人对健康得认识,就是一种对健康得初级认识,而这种对健康得认识就是有很大得缺陷得。

第二、医生对健康得认识医生得职责主要就是对疾病得诊断与治疗。

医生总就是用医生得眼光瞧待健康与疾病。

医生主要依靠医疗仪器来判断人得健康。

当一个人去医院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时,医生会在体检结论上写上“健康”二字。

当查出某个指标或身体得某个部位有问题时,医生就会在体检结论上指出问题所在,并说明有什么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如何治疗、通过体检,一些疾病常常在发病初期就可以查出来,得以及时治疗,避免了疾病得进一步得发展,节约了治疗费用,维护了人们得健康。

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第三节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1. 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2. 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3. 理解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4. 掌握疾病的经过及转归。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二、疾病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健康的人不仅是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同时对社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所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活动和工作。

二、疾病的概念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

如头痛、恶心、呕吐、畏寒等。

体征是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具有共性的、特异结合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患者,女29岁,十年前因失恋造成精神创伤,曾住院治疗半年后痊愈出院。

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愿和人说话和体罚学生现象,班内30名男生全都遭受过她的打骂。

讨论题:1. 本例患者是否健康?为什么?2. 何种原因引起?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二、物理性因素三、化学性因素四、营养性因素五、遗传性因素六、先天性因素七、免疫性因素八、精神、心理、社会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发生的原因(见图2-1)。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认识和清除病因,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2-1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类病因(见图2-2、2-3)。

图2-2 生物性因素图2-3 生物性因素致病特点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见图2-4)。

致病特点是:首先必需达到一定的强度;同时与作用的部位和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

图2-4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见图2-5、图2-6)。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论文3篇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论文3篇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论文3篇健康、疾病和伦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身体伦理的基本问题。

健康的生活可以使人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们带来疾病。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论文篇1在写感想之前,先说说我当初选这门课的动机吧。

说实话,刚开始选这门课最重要的原因,是听上过这门课的同学说,老师从来不点名,也不留作业,考试手写篇3000字的论文就可以了,而且保过。

其次,我自己一向注重锻炼与饮食作息,很少得病,觉得上不上这门课都无所谓,这就为翘课去干其他事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最后,小学期选课时看到这门课排在晚上,不占用白天时间,还可以随便翘。

于是,很纯粹的抱着这种心态,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传说中的“水”课。

然而上当我真正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原本第一节课就不打算去的,但是后来想想,第一节课,还是先听听老师是怎么安排教学以及最后的考核方式吧。

但是,这第一节课却改变了我对这门课的看法。

首先是老师讲课的内容。

这节课是由施老师讲的,内容是关于糖尿病。

之前对糖尿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高中所生物课所学的胰岛功能降低,导致血糖含量高;以及糖尿病的表面现象,即三多一少,并认为糖尿病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伤害。

通过上课才知道,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病以及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糖尿病被称作是“无声的杀手”,它的一系列并发症非常可怕,对人的心、脑、血管、肾、神经、皮肤等都有危害。

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产生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等,进一步恶化糖尿病病情,大大增加死亡率。

肾功能衰竭,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另一可怕的并发症,主要由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

除以上两点,糖尿病还会引起周围血管发生病变,使下肢疼痛、溃烂,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残废和截肢;然而更让我想不到的是,糖尿病还会引起眼部病变,导致失明。

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健康是人类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而对于孩子来说,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更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和教育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健康与疾病,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等多个方面。

身体健康是基础,而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让孩子了解到健康的全面含义,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如何保持健康?保持健康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等。

家长可以从自身身边入手,给孩子树立榜样,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保持健康。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运动比赛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如何预防疾病?预防胜于治疗,这句话在预防疾病方面尤为重要。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避免受到传染病的侵害,比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等。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

4. 如何正确对待疾病?即使我们尽最大努力去预防疾病,但有时候还是难以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对待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需要教育孩子不要恐慌和惊慌失措,要冷静应对,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他们身体虚弱时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5. 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看待生命与健康?生命可贵,健康至上。

家长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真实案例来启发孩子对生命和健康的珍视。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关心他人的健康。

结语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

只有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让他们走向更加美好、健康的未来。

人类健康与疾病演讲稿

人类健康与疾病演讲稿

人类健康与疾病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人类健康与疾病这一重要的话题。

人类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因为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疾病则是健康的最大威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身体健康是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学习和享受生活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社会健康是我们能够和家人、朋友、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然而,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疾病不仅会让我们痛苦,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我们的生命。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各种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同时,传染病、环境污染、饮食安全等问题也在不断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面对健康与疾病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先,我们要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如何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我们要注重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再次,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减少环境对我们健康的影响。

最后,我们要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唯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够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平衡,而心理疾病则是指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异常精神状态。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人们在生活中对自己的价值、能力的主观评价,以及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能够积极应对挑战、保持积极情绪,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心理疾病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功能异常、行为异常或情感异常的状况。

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焦虑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二、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心理健康是心理疾病的基础。

只有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减少患病风险。

其次,心理疾病常常对心理健康造成威胁。

长期的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可能导致心理健康的恶化,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对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心理健康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而心理疾病则可能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三、如何维护心理健康1. 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识别自己的需要。

通过情绪的表达和满足个人需求,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2. 寻求社交支持: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可以增加心理支持和情感依靠。

与他人交流、分享经历和情感,可以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3. 学习应对技巧:掌握一些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技巧,如积极思考、放松训练、解决问题等,可以使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增强心理韧性。

4.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

适度运动和健康饮食可以增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感到心理压力过大或出现心理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对吗为什么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对吗为什么

一、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没有疾病是指身体健康,而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来划分健康不健康,是最普遍的一种观点。

心理健康的人,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自己的友伴,乐于与人交往。

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尊重、信任、友善、同情、帮助、谅解等。

他不仅悦纳别人的长处,也能宽容别人的缺点。

他既有愉快、喜悦、欢欣等积极的情绪状态,也有愤怒、恐惧、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但积极的情绪多余消极的情绪状态,经常能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

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获得最大的成就。

所以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种说法不正确。

二、中国人常常说“同行是冤家”,教师行业中也存在相互轻视现象。

请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怎样的心理?2. 该心理障碍对教师会造成哪些危害?3. 如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答:1、争强好胜,嫉妒的心理,唯恐自己比别人差,站脚不稳。

答:2、下面我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谈谈该心理障碍对教师会造成哪些危害?我刚大学毕业就分配到了一个偏远山区工作,原以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在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自满的情绪。

有一天,领导给我分配了一个很简单的任务,可我偏偏没有完成,后来求助于同事小张才顺利交差,为此,领导表扬小张说:“虽然小张学历不高,但操作能力强,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就这么一句表扬,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此,我处处挑他的刺,出他的丑,但他并不生气,一笑了之,结果,时间一长,我给同事们留下了嫉妒心强的不良印象,也因此在后来的后备干部选拔中,我败给了小张,我深切体会到:“嫉妒心害了我”。

答:3、同事之间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也极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是很正常的,但要妥善处理。

所以,当你看到了同事的成就而心生嫉妒时,不妨多想想同事在取得成功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艰辛劳动,再把它和自己的努力比一比,这样一来你就会心平气和些,你就能把消极的嫉妒同事转变为佩服同事了。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为什么人们的健康水平下降了?》一文中,我们已经分析出人们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源是没有对健康的正确认识。

那么目前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怎样的呢?不同的人(或组织)由于受健康卫生知识的多少,自身的职业和在社会地位的不同,对健康有不同的认识.我把人们对健康大认识分为四种:第一、普通人对健康的认识普通人对健康的认识主要是感性认识:长的壮、不怕冷、抵抗力强、没有病。

他们主要把没有病当健康,俗话说:“无病就是福,”“有啥别有病”。

判断有没有病的依据主要靠自我感觉,如果浑身上下没有不舒服的,就认为是健康;如果感到头痛发烧或有其它不舒服的感觉,就认为有病了,不健康了,就要去看医生。

他们把身体状况分为健康、有病两种,非此即彼。

现在感觉良好,就是健康,一会儿感觉不舒服了,就是有病。

人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往往是靠不住的,人对疾病的感觉有一定的滞后性。

人的疾病从发生、发展到严重,有一个过程,当人有了不舒服的感觉,疾病常常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

比如肝癌,当感到肝区疼痛,到医院查出肝癌时,病情常常已进入中晚期。

又比如尿毒症,我们知道肾脏相当于人的污水处理厂,其作用就是把血液中的废物分出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肾脏起作用的主要是肾小球细胞,平时人对肾小球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当你感到头昏、头痛、乏力、尿液减少、身上浮肿,到医院查出尿毒症时,说明你的肾小球大部分已经坏了,失去了作用,到这时病情已经是很严重了,病人需要通过透析或换肾来治疗.综上所述,普通人对健康的认识,是一种对健康的初级认识,而这种对健康的认识是有很大的缺陷的。

第二、医生对健康的认识医生的职责主要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总是用医生的眼光看待健康和疾病.医生主要依靠医疗仪器来判断人的健康。

当一个人去医院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时,医生会在体检结论上写上“健康”二字。

当查出某个指标或身体的某个部位有问题时,医生就会在体检结论上指出问题所在,并说明有什么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如何治疗。

现代医学模式下,如何界定健康与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下,如何界定健康与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下,如何界定健康与疾病?作者:龚幼龙严非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0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悄悄发生了变化,许多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逐渐增加,替代了原本的传染性疾病,成为破坏人类身体健康的主因。

例如,心脑血管病、肿瘤和意外伤害等。

人患了疾病便失去了健康,疾病的治愈使人们又重新恢复了健康。

这种“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观点被称为消极健康观,那么在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怎样界定健康与疾病呢?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根据这个积极的健康观,健康可以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共同作用结果。

WHO的健康定义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

从生物学角度观察健康,主要是检查人体的器官和功能是否正常,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从心理和精神角度观察健康主要是分析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否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是否处于心理平衡状态。

从社会角度衡量健康,主要涉及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如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并发挥社会功能。

(健康与疾病定义比较,见表1)实际上,不同观点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存在差别的。

世界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在提出现代医学模式的同时,对“疾病”提出了新的定义:疾病可以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多个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调整中失败或失调。

这一定义明显存在着局限性。

疾病(disease)、病患(illness)及患病(sickness)三者是有区别的。

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生物维度),病患是病人说明病理状态的程度(感觉维度),患病是病人对于病理状态作出的反应(行动维度)。

而疾病发生的原因其实是多样化的,有多因单果的,即多种病因引起一种疾病;有多因多果的,即多种病因引起多种疾病。

例如,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是生物病原体的作用导致的,是宿主、生物致病原和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

这种以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依据的疾病观,是单因单果的健康观与疾病观。

一、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一、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一、“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等。

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分析:身体健康指人的身体没有疾病,体格健壮,没有不适感。

我们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切无从谈起,我们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来保证身体的健康。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特征如下:1.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肌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

3.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适应能力: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

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5、内省能力:人生本复杂,只有一个平静的心,不断内省自己的心态、行为,不断改进自身缺点,以无尘之雨洗涤心中的黑暗,才能立足于世。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 逝、早病或早残
亚健康自测
• 常常对着书本发呆
• 情绪压抑,做什么事情都不高兴,本来很喜欢的游戏或项 目也提不起兴趣
• 经常想不起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明明已经放好的东西却 找不到
• 不想去上课,害怕面对同学和老师,只想呆在自己的小房 间里
• 宁可把自己的心思写在日记里也不愿意告诉同伴或者父母 • 学习一会就觉得特别累,总想睡觉 • 晚上睡不好,总是做梦,睡眠状况差,经常黑眼圈 • 免疫力下降,经常盗汗、出虚汗,容易感冒或过敏 • 看到自己很喜欢的美味佳肴食欲也不高
中11%属重度污染,15%属中度污染
食品污染
道德污染
•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 注水猪、瘦肉精、家居材料甲醛超标
习惯污染
• 常喝很热的浓茶 • 经常熬夜 • 憋大小便 • 偏吃肉食 • 每日吸烟 • 进食较快、饮烈酒 • 腌制的蔬菜、油煎熏制的食物 • 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
65%
5%
• 生物遗传因素
导致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 疫功能异常(白化病、血友病、肿瘤、心血管疾病)
解决方法:提倡科学婚配,优生优育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心理因素
• 通过情绪、情感起作用 《黄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
脾”“忧伤肺”“恐伤肾”
• 积极的情绪可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 消极的情绪可损害健康,导致疾病。
五、促进健康及相关护理活动
• 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 健康或疾病有关的行为。
• 健康相关行为可以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 危害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简称健 康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简称危险行为。
五、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李哲浩中医师
上海市乐善源公益服务中心
Health & Illness
现在的您健康吗?
Health & Illness
健康定义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 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心理健康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躯体健康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官里,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中医所说的”内生邪气“。
分类:
疾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Health & Illness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主要是看在致病因素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机体所处的状态来确定。
- 如果机体自稳调节功能运行良好,那么就处于健康状态; - 如果自稳调节功能处于不稳定期,也就是说中医角度说的”未病“,那么就处于亚 健康状态; - 如果自稳调节功能紊乱,那么处于疾病状态。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
全血 静脉 正常 空腹 负荷后2小时 空腹血糖受损(IFG) 及 空腹 负荷后2小时(如行检测) 糖耐量受损(IGT) 及 空腹(如行检测) 负荷后2小时 空腹 负荷后2小时 <5.6(<100) <6.7(<120) >=5.6(>=100) ~<6.1(<110) <6.7(<120) <6.1(110) >=6.7(>=120)~<10.0(< 180) >=6.1(>=110) >=10.0(>=180) 毛细血管 <5.6(<100) <7.8(<140) >=5.6(>=100)~<6.1(<1 10) <7.8(<140) <6.1(<110) >=7.8(>=140)~<11.1(< 200) >=6.1(>=110) >=11.1(.=200) 静脉 <6.1(<110) <7.8(<140) >=6.1(>=110)~<7.0(<1 26) <7.8(<140) <7.0(<126) >=7.8(>=140)~<11.1(< 200) >=7.0(>=126) >=11.1(.=200) 血糖浓度(mmol/L(mg/dl)) 血浆
右,喝了中药睡着,第二天孩子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发热,第二天本来要过来按摩的因为孩子 没有发热所以没有过来,第三天孩子体温35.3度 精神状态良好停止喝中药而治愈。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高血压I
类别
正常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mmHg)
< 120 120~139 >=140 140~159
7 Health & Illnes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危害健康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 行为。 其主要特点与类型:
特点: 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行为。 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习得性:行为多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 类型 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 不良生活方式与肥胖、心血管疾病、早衰、癌症等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危害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致病性行为模式:导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 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 不良疾病行为:指在个人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健康的行为。不良 疾病行为的常见表现:疑病、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求神拜佛、自暴 自弃等。 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违规行为既直接 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社会健康。
糖尿病 或 或 两者
- 四种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糖尿病防治资料收集项目(DCDCP)于1997年在亚洲6个地区开始展开,1998年扩展到12个地区,我国共 有49个中心参与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数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处于发生糖尿病并发 症的危险或高危状态,已经有36%的患者有神经病变,23%患者有眼底病变,32%患者出现白内障,11%的患 者并发中风。 - 治疗只依靠西药是只能控制,无法治愈或者防治并发症出现。所以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审判了“无期徒刑”, 是无法根治的终身服用药物的疾病。但是实际上可以通过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氧运动,中医理疗,中药 等方法有机结合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表现为:
躯体方面: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 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 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8 Health & Illness
获得健康方法探讨
发病原因:
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长期不良情绪 等。中医认为:外因(外感六淫),内因(七情),不内外因(外伤,毒物,化学等)。

饮食习惯:定时、适量;避免油炸类、动物蛋白、加工食品、过度肥甘。 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都需要,但是不能太过或不及;六欲都需要也是不可太过。 科学运动:运动后不能有肌肉酸痛的量和次数;运动量太多太强都不好要适量。根据每
物质转化质量不变规律等等。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感冒
病因:西医- 病毒、细菌;中医-风寒暑湿燥火。 病机:病原菌或外邪侵入人体,机体第一道免疫系统启动。 预防:预防平时提高机体免疫。中药调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治疗:体温不超过39度以上,多喝温水,保暖;超过39度以上适当物理降温。尽
Health & Illness
常见病的防治 - 高血压II
致病因素:
1、遗传因素: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数据表明,双亲中有一人或均有高血压病者,其子女患 高血压的几率要比普通人群高1到2倍。 2、年龄因素: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性更年期前的患病率低于男性,而更年期后 则高于男性。 3、地域因素:一般来说,寒冷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要高于温暖地区,海拔高的地区发病率高于海 拔低的地区。 4、季节因素:在同一人群中,冬季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于夏季。 5、饮食因素:吃盐多的人群比吃盐少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血压,习惯吃动物脂肪的人群比不吃的 人群发病几率要高。 6、饮酒因素:饮酒量与高血压的发病率成正比的关系,饮酒越多,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7、环境因素: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噪声刺激等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8、体质因素:肥胖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高血压,与其血脂高有非常大的关系。 9、疾病因素:肾脏疾病、妊娠、动脉狭窄、颅脑病变均可引起高血压。
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运动方式。

心灵修养:内外一致不做亏心事,心灵真善美,遵守公共道德,体谅别人,乐于助人,
坦坦荡荡,多积德等。

创造健康环境:安定、整洁、和谐、文明、无污染的社会环境,还有幸福、美满、快乐、
干净的家庭环境都直接影响身心健康。

顺应自然:尊重敬畏大自然规律,如得与失不变的规律,阴阳平衡规律,善恶果报规律,
量不用西药,使用按摩,针灸或中药治疗为宜。老年人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一般很少
发热,所以平时需要通过中药或有氧运动的方法提高免疫力。
上个月有一位舟山来的6岁患者,父母带他在当地,上海三甲医院等西医方式治疗20天,但 始终提问不降39度上下,后来从哪里听说小儿按摩就到我们门诊部过来治疗,就真的时候孩子
口唇发干,精神有点萎靡,发热,我做了一次按摩,然后开了3付中药,当天晚上发热38度左
舒张压(mmHg)
< 80 80~89 >=90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60~179
>=180 >=140
100~109
>=110 >=90
对于≥60岁的老年患者,当血压≥150/90 mmHg时可考虑启动药物治疗。年龄<60岁者和(或)糖尿病与慢性 肾病患者,血压≥140/90 mmHg即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2014年新指南继续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在降压治疗 中的基石地位。60岁以上血压<150/90 mmHg,合格;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140/90 mmHg, 即可. β-受体阻滞剂被剔出5大类首选药物之列。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 受体阻滞剂(ARB)以及钙通道阻滞剂(CCB)和 β-受体阻滞剂(BB)这些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 但2014年新指南认为,BB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但其预防心血管事件(特别是卒中)的效果弱于其他4类 药物,因而不建议其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