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题精选(含中考真题)及答案【2020最新】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A. 国有企业的改革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经济特区的设立D.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85年我国开始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B项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CD项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 A项符合题意故选A.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如图柱状图推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95年开始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B. 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答案】C【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3.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中共八大召开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中共十二大召开D. 中共十四大召开【答案】B【解析】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B4.下列表格中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中共十四大确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错误 ABC正确5.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A. 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 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 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A符合题干.故选A.6.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B.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B【解析】ACD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B7.先进思想如同冲破黑暗之光中国人民对先进思想进行了不断探索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严复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B.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条件C. 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运动为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魏源提出的 A排除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始”一词使用错误 B排除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而非民主共和 C排除D表述符合题意及所学知识故选D8.1980年《纽约时报》以惊叹的口吻报道说“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这里的“轰然鸣响”是指()A. 启动经济特区建设B.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C. 开始实行包产到户D. 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时间和“铁幕拉开”说明中国已将对外开放付诸实施而 1980 年正是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建设的时间故A项正确9.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①“经济特区”②“包产到户”③“公私合营”④“下海经商”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而“公私合营”是属于195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所以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①②④ 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习近平曾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口口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口口”中的内容应是()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答案】A【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 C项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D项主要涉及港澳台回归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A符合题意11.《平凡的世界》有这样一段描写“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这里“散伙”前后的农村政策相比较()A. 农村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B. 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C. 没有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状况D. 农民生活水平出现的下降【答案】A【解析】根据题述内容“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可判断这里的“散伙”前后实行的土地制度分别为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变集体经营为分户承包经营是经营方式的变化 A正确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政府动员民众以土地入股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故农业集体化时代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均是土地公有制 B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民获得更大的经营自主权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CD错误故选A1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C.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D. 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依据所学知识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属于观点 ABD属于对史实的表述故选C13.下图所示内容是国务院从1992年颁布和实施的部分新政策由此可见我国政府致力于()A. 扩大对外开放B.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 构建经济法律体系D.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答案】B【解析】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1992.12 《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1993.2 《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1993.4 《关于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的通知》1994.7”及所学知识可知国务院从1992年颁布和实施的部分新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致力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4.近代史上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首批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 广州B. 深圳C. 厦门D. 上海【答案】B【解析】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15.(1)展览一追根溯源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15.(2)展览二领袖风采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15.(3)展览三农村巨变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15.(4)展览四开放窗口“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两例15.(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15.(6)结合改革开放的成果你最深刻的认识是什么?【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据所学知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答案】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解析】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据“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可知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任两个)【解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吸收外资、侨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答案】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后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 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等这样中国就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答案】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解析】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可知我们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6.(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B、C所指历史事件中先进的中国人所提出的口号或主张16.(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6.(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的含义(从政治、经济方面)并指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因素16.(4)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16.(5)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要求写出相关事件及主要影响)【答案】(1)口号或主张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与科学【解析】(1)由材料“1861年到1894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可知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先后创办了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由“1898年”“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改革” 可知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由材料“1915年”“思想领域的革新运动” 可知指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武器猛烈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答案】(2)事件五四运动【解析】(2)五四运动唤醒了国民对政治的关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答案】(3)含义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先进中国人的探索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解析】(3)关于“含义” 近代化的基本指标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关于“因素” 外部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观因素是面对民族危机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文化因素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答案】(4)发展历程从学技术(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解析】(4)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先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特征的洋务运动然后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为特征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是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5)历史性巨变第一次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解析】(5)结合所学第一次巨变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它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巨变指1949年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第三次巨变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7.(1)依据材料一分析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评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17.(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闭关自守的中国”最终被迫“与新鲜空气接触”的国际背景17.(3)党的哪次会议做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哪里?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17.(4)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看法【答案】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解析】由材料“清初小农思想指导下的对外政策进取不足而保守有余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以天朝大国乃世界包括之中心自居视外国为蛮夷居高临下地处处加以提防清朝最初实行比明朝更严厉的海禁政策”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包括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答案】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于打开中国的大门【解析】主要从这个时期的世界背景来看即从工业革命和其影响的角度来考虑包括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于打开中国的大门【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海南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伟大决策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海南有材料“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我们对世界的庄重承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墓本囯策奉行互利共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平衡、共贏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可知总书记认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答案】开放使国家发展强盛封闭保守让国家落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逆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行为不仅消弱了国际秩序的作用也会损害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利益【解析】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开放使国家发展强盛封闭保守让国家落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逆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行为不仅消弱了国际秩序的作用也会损害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利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 3 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题 有答案

第 3 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选择题1.“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2.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指()A.广州 B.深圳C.上海 D.海南3.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4.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指导地位的会议是()A. 中共十二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5.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这段歌词歌颂了哪三代领导人的功绩()A.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B.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C. 孙中山、刘少奇、江泽民D.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7.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其中“一个圈”指的是()A. 香港特别行政区B. 澳门特别行政区C. 经济特区D. 沿海经济开发区8.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9.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 ) ①深圳②汕头③厦门④珠海⑤海南岛⑥广州⑦福州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⑥⑦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的目的是( )A. 冲破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束缚B. 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C. 利用外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D. 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解放生产力11.邓小平说,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措施是()A. 设立居民委员会B. 设立村民委员会C. 开设了法制课D. 实行多党合作【答案】A【解析】本题关键句是“我国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举措” 我国基层民主的组织包括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居民委员会实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措施是设立居民委员会故选A2.中国人民在哪一年再次选择了邓小平带来了中国伟大的转折A. 1956B. 1976C. 1977D. 1978【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故正确答案为D ABC均不符合史实故选D.3.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B.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C.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D.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A项是毛泽东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故A项错误B项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不属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特有背景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故C项正确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时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矛盾还未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故选C4.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A.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材料中未体现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符合材料表述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部分符合题意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材料中未体现故选C5.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了伙”分别指()A. 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社B. 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 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解析】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选C6.如图是1980年12月11日 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时的照片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它反映了()A.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城市改革中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变C. 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D. 国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答案】B【解析】题干给出的图片是1980年12月11日 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时的照片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它反映了城市改革中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变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B项正确故选B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存在企业吃国家“大锅饭”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这种局面得到扭转是通过()A. 国有企业改革B. 民营企业改革C. 外资企业改革D. 个体经济改革【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84年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打破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现象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A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曾经有了粮票才能在街上买吃的(如图)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这种现象说明()A. 商家做促销活动鼓励消费B. 市场经济票证流行C. 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D. 物资匮乏凭票购物【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曾经有了粮票才能在街上买吃的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这种现象说明当时物资匮乏凭票购物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应食物匮乏、单调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故选D9.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下列哪次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A. 中共七大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答案】C【解析】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可知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三步走战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它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故选C10.春联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A.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 “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C. 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D. 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其中的“改革开放”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故D符合题意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其中的“庆新生” 是指新中国成立故A不符合题意B是“一五”计划的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C反映了总路线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该特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汕头D. 海南岛【答案】D【解析】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至此海南将成为我国第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我国最大的自贸试验区 D选项符合题意1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A. 民族团结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 祖国统一D. 外交成就【答案】B【解析】题干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都出现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余各项与题干无关故选B13.不符合下表内容主题的是()A. 伟大的历史转折B. 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C. 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 形成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答案】D【解析】据表格并结合所学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包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拨乱反正的号角故不符合表格内容主题的是形成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4.老照片具有真实的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以下照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发生在()A. 1949年B. 1978年C. 1995年D. 2001年【答案】D【解析】根据题图内容可判断这是2001年中国代表在多哈入世签字仪式上的场景此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故选D15.1982年颁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 人民更加认识到()A. 要法制不要民主B. 社会中法律不重要C. 需要道德力量来维持社会稳定D. 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 1982年颁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 人民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当前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故选D16.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B.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答案】C【解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C17.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 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B. 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C.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D. 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答案】C【解析】根据1983年这个时间和“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这个评述可知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8.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国的改革……那些“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外还包括()A. 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 发表南方谈话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D. 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该题时限为“1986年” 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即B、C、D两项与该题所设时限不符A项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因此A项符合题意故选A19.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A. 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深化了改革开放C.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D.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D【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因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20.(1)图1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哪一运动?图2反映了我国当时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一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0.(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20.(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同学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①________(会议名称)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20.(4)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请你写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的成立时间和名称结合材料四概括新时期我国海军建设的特点【答案】(1)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问题浮夸风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左”倾错误【解析】(1)据图1及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图2反映了我国当时农业生产出现了浮夸风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左”倾错误泛滥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答案】(2)行业重工业发展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2)据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我们可以看出重工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 经济特区, 海南【解析】(3)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③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④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⑤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答案】(4)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夕名称华东军区海军特点我国海军兵种齐全作战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发展迅速【解析】(4)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打破了近代中国基本上处于有海无防的被动局面据材料四“受阅舰艇按作战编组组成战略打击、水下攻击、远海作战、航母打击……等7个作战群以排山倒海之势破浪驶来受阅飞机组成舰载直升机、反潜巡逻作战、预警指挥、远海作战……等10个空中梯队在受阅舰艇编队上方凌空飞过水下蓝鲸潜行海面战舰驰骋天上银鹰翱翔汇成一部雄浑的海天交响曲”可知新时期我国海军兵种齐全、作战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发展迅速等21.(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村改革“好”在哪里21.(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21.(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与开放的关系【答案】(1)农村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解析】(1)根据材料“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可概括得出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答案】(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特点时间长、持久性步子稳、渐进性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交互性【解析】(2)意义根据材料“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长、持久性、步子稳、渐进性、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交互性等方面概括即可【答案】(3)关系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开放与改革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解析】(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开放与改革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概括即可22.(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颁布的?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2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22.(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文革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22.(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国家应怎么做?【答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答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答案】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解析】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答案】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实现科学立法厉行法治【解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实现科学立法厉行法治23.(1)材料一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在这一事件中党和国家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且该思想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3.(2)材料二中“包产到户”指当时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我国为融入世界在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特指什么?23.(3)一句朴素的话语却含着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恋纵观以上材料和有关知识你从邓小平同志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解析】(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 3 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试题 有答案

第 3 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一选择题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3.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路线方针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④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事件()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七大”的召开5.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会议有()①遵义会议②中共七大③中共八大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 中国现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五四运动7.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坚持民主集中制8.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A.要集中不要民主 B.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C.社会生活中有无法律并不重要 D.需要靠道德的力量来维持9.“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10.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指()A.广州 B.深圳C.上海 D.海南11.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1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几次变革,而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变革是()A.人民公社 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合作化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卷及答案_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是:A. 坚持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B. 充分利用了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积累的物质基础C. 实行了“一五”计划,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 毛泽东思想的指引,确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2、以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个坚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坚持改革开放,但可以不坚持党的领导3、题干: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D.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4、题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最根本的经验是()A. 坚持党的领导B. 坚持改革开放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A)管理体制改革(B)所有制结构改革(C)政企分开(D)增强企业活力6、20世纪90年代,为我国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实施“走出去”战略(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中国共产党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A、十八大B、十九大C、十七大D、二十大8、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创业之星”活动始于哪一年?A、1978年B、1980年C、1984年D、1992年9、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不属于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内容的一项是:A、发展是硬道理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南巡是为了总结农村改革经验 10、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40多年前小岗村是有名的“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的“三靠村” 大家都吃不饱肚子很多人纷纷到外地逃荒要饭导致这种情景发生改变的是()A. 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实施C.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实行D. 农村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在小岗村实行的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在全国推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 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2.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答案】B【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故选B3.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增强企业活力B. 对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C.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D. 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答案】A【解析】4.“…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据“…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这个中心工作是()A. 拨乱反正B. 经济建设C. 全面开放D. 民族复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可知社论中这项全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故B正确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中心任务 A错误全面开放说法过于绝对 C错误习近平在十九大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D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排除6.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A. 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 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 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A符合题干.故选A.7.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厦门②深圳③汕头④珠海⑤海南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第一批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8.我们国家在推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施推进的先后次序是()①农村改革②城市改革③迈出对外开放的脚步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①③②【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978年农村就开始了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我国又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1984年我国开始在城市进行改革重点是对国有企业改革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答案】D【解析】材料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失误到中共提出正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法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故D项正确A项主要是政治局势变化不是材料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中共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并没有不断变化故C项错误故选D10.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⑤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 ①④②③⑤B. ③②①⑤④C. ③⑤①②④D. ⑤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②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⑤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③⑤①②④符合题意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十三大上B. 中共十五大上C. 中共十七大上D. 中共十九大上【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所以D项符合题意 A项中共十三大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 B项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 C项中共十七大上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排除故选D.12.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会议是A.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D.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答案】B【解析】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B正确ACD排除故选B13.“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材料表明()A. 这场讨论标志着“文革”的结束B. 这场讨论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C. 这场讨论形成了新一代领导集体D. 这场讨论是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答案】D【解析】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故A选项错误1978年12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B选项错误1978年12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故C选项错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让我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故D选项正确故选D14.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A. 深圳经济特区B. 海南经济特区C. 厦门经济特区D. 上海浦东开发区【答案】A【解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15.(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这里的“喜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5.(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重大发明为新式交通工具诞生创造了条件?15.(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 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答案】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澳门回归【解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紫荆花”象征的是澳门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故题干中的“喜事”是指澳门回归【答案】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内燃机的发明【解析】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所以说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交通工具提供了新的动力机器从而为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动力【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6.(1)依据材料一分析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评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16.(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闭关自守的中国”最终被迫“与新鲜空气接触”的国际背景16.(3)党的哪次会议做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哪里?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口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l00%和97%。
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
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是( )
①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②香港和澳门回归
③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部编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后练习及详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一:“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新阶段。
”上述材料中“这次会议”是()A. 中共十三大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题二:下列各项,属于下图所示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核心内容的是()A.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 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D. 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题三: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A.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题四: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
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C. 土地私有制的实行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题五:“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题六:1980年,一位最早去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那么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深圳B.广州C.厦门D.上海题七: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指对事物的限制)。
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A.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B.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题八: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我国抓住了20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次转移的机会,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与国外(包括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资金、技术等要素整合。
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材料论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1.(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的开放率先在所有制形式、市场取向化、企业制度等诸多领域突破了旧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又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可见()A. 背景B. 过程C. 结束D. 影响【答案】D【解析】据“我国抓住了20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次转移的机会,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与国外(包括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资金、技术等要素整合。
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可知,材料论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我国抓住机遇,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整合国外资金、技术等要素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的论述。
【答案】D【解析】据材料“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的开放率先在所有制形式、市场取向化、企业制度等诸多领域突破了旧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又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知,对外开放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故D项正确。
2.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中共八大召开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中共十二大召开D. 中共十四大召开【答案】B【解析】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 3 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题 有答案

第 3 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选择题1.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3.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安徽、四川农村开始试行的改革是()A.农业合作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D.土地改革5.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特别行政区6.根据下面“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1984年把青岛、烟台开放为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把山东半岛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993年把济南、淄博、潍坊等8地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A.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B.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C.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D.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7.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8.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
这表明()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B.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C.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D.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9.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的撰写主要针对()A.“浮夸风”B.“共产风”C.“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2.时间轴呈现历史发展脉络。
以下关于某一主题的时间轴中①处应为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大包干给小岗村带来了大发展,其成功源于群众、地方政府与中央之间的有效互动,中央的政策稳了农民的心,地方政府的支持壮了农民的胆。
”小岗村“大发展”主要得益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设立经济特区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创办乡镇企业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业改革,农民现在每年平均在庄稼上只花60天时间,而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们一年要在田里劳动250天到300天。
作者强调的是这场“改革”使()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C.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D.农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5.观察右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村改革的成功C.城市改革的实施D.经济特区的建立6.《上海国企改革先行一步的亮点与启示》一文认为,我国的国企改革分为四个阶段:1979—1984年为改革启动阶段;1984—1992年为国企改革的推进阶段;1993—2001年是改革全面开展阶段;2001年以后国企改革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可见,我国国企改革的特点是()A.开展缓慢、成就较少B.由点及面、逐步推进C.强制推行、全面铺开D.主次分明、抓小放大7.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76%,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为24%。
2017年底,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作业(解析版)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复习作业一、选择题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性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继续坚持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尽快结束“左”倾错误,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人们的思想从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A.《实践是检验或理的唯一标准》发表B.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D.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它推进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
3.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 共同富裕C. 综合国力增强D. 人民幸福【答案】D【解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国家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说明()A. 企业自主权利逐步扩大B. 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C. 改革开放序幕正式揭开D. 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题述内容“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国家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可判断这表明当时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A符合题意BCD与题述无关排除故选A3.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A. 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B. 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C. 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D. 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因深圳发展速度快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建立为我国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4.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A. 民族团结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 祖国统一D. 外交成就【答案】B【解析】题干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都出现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余各项与题干无关故选B5.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A. 三大改造B.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根据“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可知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从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6.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 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A. 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B. 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C.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 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答案】B【解析】刘少奇被打倒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也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因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建立和健全了法律和法规所以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故选B7.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A.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B. 十二大和十五大C.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D. 十三大和十四大【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C8.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答案】B【解析】根据题述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可判断该观点认为改革开放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它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故选B9.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C. 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是在1992年不能全面涵盖材料故A 项错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故B项错误据表格中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 1978~1997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均增长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对外贸易和农村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10.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报纸之魂、历史之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报纸的头条新闻反映了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是()A.B.C.D.【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2年初春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武汉、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核心是论述在社会主义中国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当年的中共十四大使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得以确立将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阶段 C项正是反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内容故选C11.1984年邓小平视察顺德在大良清晖园听取了顺德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可能听到的报告是()A. 《伦教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衣足食》B. 《勒流人民团结一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C. 《北滘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D. 《大良民信双皮奶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进展顺利》【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1984年可知当时处于改革开放时期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北滘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件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C项正确A和B出现在大跃进期间D出现在三大改造期间故选C12.下列不属于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背景的是()A. “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B. “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主法治建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C.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D.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答案】D【解析】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主法治建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都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背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后来这部宪法的具体地位体现不是其颁布背景.故选D.13.如图是1978年12月《人民日报》刊发的一次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B. 国防建设C. 经济建设D. 文化创新【答案】C【解析】由图片“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我们可以确定报纸报道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4.据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A. 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 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 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D. 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图表是《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读图可知从1953~1980年在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对工业的投资比重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对农业投资的比重而在对工业的投资中主要是对重工业的投资故可得知从1953~1980年我国主要是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故选C15.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中属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A. 中国重返联合国B. 中日邦交正常化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动故选C16.“把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开始富裕起来”这句话描述的是()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B. 土地改革的作用C. 人民公社的作用D. 农业合作社的作用【答案】A【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17.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A. 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深化了改革开放C.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D.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D【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因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D18.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77次提到了“改革”二字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 40多年前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八大D. 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通过题干中“改革”等关键词根据所学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D19.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B. 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C.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选项里的A项引进外资加快发展步伐、B项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D项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都属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手段、方式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才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20.(1)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分别是哪两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20.(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中的“旧世界”的含义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人民破坏旧世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 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20.(3)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试结合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意义说明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4)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答案】(1)图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意义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图二反映了遵义会议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解析】(1)依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遵义会议的知识回答即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案】(2)“旧世界”的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破坏旧世界的努力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新中国重大措施进行土地改革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解析】(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旧世界”的含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破坏旧世界的努力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新中国重大措施进行土地改革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答案】(3)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说明 1978年起我国先后在农村、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期逐步实行对外开放为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起我国先后在农村、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期逐步实行对外开放为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4)认识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解析】(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21.(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颁布的?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2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21.(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文革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21.(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国家应怎么做?【答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答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答案】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解析】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答案】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实现科学立法厉行法治【解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实现科学立法厉行法治22.(1)材料一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在这一事件中党和国家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且该思想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2.(2)材料二中“包产到户”指当时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我国为融入世界在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特指什么?22.(3)一句朴素的话语却含着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恋纵观以上材料和有关知识你从邓小平同志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解析】(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答到改革开放即可)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作用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窗指的是深圳【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作用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答1点即可)窗指的深圳【答案】学习勇于拼搏和奉献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开放意识善于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等【解析】学习勇于拼搏和奉献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开放意识善于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等23.(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村改革“好”在哪里23.(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23.(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与开放的关系【答案】(1)农村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解析】(1)根据材料“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可概括得出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答案】(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特点时间长、持久性步子稳、渐进性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交互性【解析】(2)意义根据材料“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长、持久性、步子稳、渐进性、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交互性等方面概括即可【答案】(3)关系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开放与改革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解析】(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开放与改革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概括即可。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拉开改革开放伟大序幕的是()A. 中共八大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上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拉开改革开放伟大序幕2.1987年邓小平讲道“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 邓小平这一谈话意在()A. 提倡功成不必在我的为政之道B. 批评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改革的动力C. 肯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绩D. 发扬民主以激励群众改革的自主性【答案】D【解析】略3.农村改革的成功促进了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改革B. 建立经济特区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D. 实行对外开放【答案】A【解析】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4.“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材料反映A. 开放沿海城市B. 开放上海浦东C. 设立经济特区D. 中国加入WTO【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D符合题意 ABC项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表现排除故选择D.5.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 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C.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D.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答案】D【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据“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选项D符合题意6.道路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B. 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的C. 都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D. 都是历史的正确选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相同点分析选项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的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ABD是正确观点 C选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建设道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观点错误符合题意7.“当代中国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和逐步实验阶段……第二阶段是全面探索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改革阶段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也引领了当代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材料表明我国改革经历了()①初步探索、逐步实验阶段②农村突破、重点改革城市阶段③全面探索、重点攻坚阶段④全面深化改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由材料“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1978年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1984年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第二个阶段是全面探索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改革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也引领当代中国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可知我国改革的特点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再全面铺开所以①②④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8.读下图分析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 农业“大跃进”运动的推动D. 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可知 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我国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变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故排除A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于1978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B 故选D.9.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A.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 邓小平理论的确立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中国人民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0.有学者针对当时城市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国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权力集中于国家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必要的自主权是只能依靠上级拨动的算盘珠体制僵化生产与需求脱节”据此可知该学者()A. 批评人民公社运动B. 主张增强国有企业活力C. 赞同发展乡镇企业D. 反对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答案】B【解析】据“由于国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权力集中于国家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必要的自主权是只能依靠上级拨动的算盘珠体制僵化生产与需求脱节”可知该学者主张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改革以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1.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这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相似之处是()A. 正确分析国内矛盾B. 实行改革开放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推行以法治国【答案】C【解析】中共“八大”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两次会议的共同特点都是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颂扬的历史伟人是()A. 周恩来、毛泽东B. 毛泽东、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答案】B【解析】“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毛泽东带领人民摆脱压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故选B13.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中共十七大B. 中共十八大C. 中共十九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14.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讲这句话的背景是()A. “文革”结束后人们思想混乱B.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泛滥C.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严重腐败问题D. 改革开放遇到了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故选D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 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D.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考查点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题思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0年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C符合题意两次农村经济体制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ABD不合题意故选C1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 国有企业改革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民主与法制建设D. 土地改革【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措施是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所以答案选A故选A17.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A. 广东深圳B. 上海浦东C. 福建厦门D. 辽宁大连【答案】B【解析】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浦东的开放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带动了长江地区经济发展故选B18.下列各项中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有()①分配制度“大锅饭”②经营承包责任制③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多④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⑤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多故②③⑤符合题意分配制度“大锅饭”与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不符故①不符合题意企业经营权在政府手中与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不符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19.观察如图所示的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地理环境优越B. “一国两制”的实施C. 浦东新区的带动D. 经济特区的建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1980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走在了开放的前列很快发展起来故D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在港澳台实施故B不符合题意浦东新区带动了上海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地理环境优越是深圳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D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其中改革先从开始()A. 农村B. 城市C. 国有企业D. 乡镇企业【答案】A【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A BC都晚于农村改革排除乡镇企业崛起不是改革的起点 D错误二、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1.(1)图一 ________ 被誉为 ________21.(2)图二 ________ 被誉为 ________【探索篇】如图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21.(3)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各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21.(4)图三农村政策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严重破坏对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成就篇】实现工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1.(5)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21.(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答案】邱少云, 最可爱的人【解析】志愿军英雄邱少云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是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队伍的伟大战士.【答案】王进喜, 铁人【解析】石油工人王进喜是用自己身体搅拌水泥的“铁人” 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王进喜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答案】①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发展农村生产力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一是在1950年到1952年实行的土地改革图片二是在1953年到1956年实行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片三是在1958年开始实行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四是在1978年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各开展的重要运动体现了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答案】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1958年开始实行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1978年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1953年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解析】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到1957年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答案】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能够认识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22.(1)材料一中为了解决关起门搞建设的问题决定要实行什么决策?22.(2)材料二指出包干到户是指农村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22.(3)根据材料三分析四个全面发展策略的作用22.(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于哪一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答案】(1)改革开放【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要实行改革开放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可知这次谈话决定改革开放【答案】(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任意两点即可【解析】(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可知这实际上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可知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答案】(3)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解析】(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四个全面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可知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答案】(4)2001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需要【解析】(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可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所学可知之所以加入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需要加入后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3.(1)材料一中农民获得土地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23.(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23.(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23.(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答案】(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解析】(1)材料一中农民获得土地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答案】(2)事件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路(或加速了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解析】(2)据材料二“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路加速了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答案】(3)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集体经营的优越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管理水平(任意写两点)【解析】据材料三“……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集体经营的优越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管理水平【答案】(4)以农民利益为先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以农民利益为先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 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A. 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B. 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C. 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D. 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答案】C【解析】“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 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表明深圳和浦东的崛起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C是正确的选项故选C2.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你认为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A. 实行“公交优先”B. 加强交通管理C. 单双号限行D. 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答案】D【解析】注意关键词“根本出路” 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实行“公交优先” 加强交通管理、减少汽车数量、单双号限行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堵塞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D项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故选D3.某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十五大D. 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故选C4.如图所示 1984年3月24日 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A. 设立经济特区B. 优先发展重工业C. 扩大企业自主权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文中的时间1984年第二年(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在这些厂长、经理的要求下进行的由此可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优先发展重工业1953年就已经开始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已经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才开始的故选C5.如图是一则时事漫画该漫画反映了()A.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出现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束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答案】D【解析】据“1983年漫画丰收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选D6.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逐步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几十年的票证制度 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B. 体现了特区发展过程中的创新精神C. 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意味着社会主义商品体系基本建立【答案】B【解析】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大约经过20多年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982、1983年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结合材料中“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终结了几十年的票证制度”“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可以看出作为特区的深圳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故排除C“社会主义商品体系”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D故选B7.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于1979年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1950年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8.2001年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 改革开放C. 澳门回归D. 土地改革的开始【答案】A【解析】9.有两个组织是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两个组织是()①世界贸易组织②世界卫生组织③联合国④G20峰会A. ①②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它是邓小平在本世纪初提出的②它同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③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④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世纪初由江泽民提出的故①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理论故②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故③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故④正确故D项正确故选D11.下列对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认识正确的是()A.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可以放弃B. 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履行义务C. 公民享有权利意味着随意愿去做D. 权利可放弃义务也可以不履行【答案】B【解析】A.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可以放弃C.公民享有权利意味着随意愿去做权利可放弃D.义务也可以不履行说法均是错误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认识正确的是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履行义务只有认真尽义务才能更好的享受权利故选B12.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李明按照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序依次各举一例正确的是()A. 深圳——大连——长江三角洲——重庆B. 厦门——武汉——珠江三角洲——昆明C. 珠海——天津——满洲里——闽南三角地区D. 汕头——上海——辽东半岛——重庆【解析】根据课本内容及观点 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接着又将长江三角洲等地作为经济开放区 1992年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开放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所以A 选项次序正确故选A13.关于邓小平的评价最贴切的是()A.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 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D.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会上决定实施伟大的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同志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繁荣总设计师故D正确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故A排除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故B排除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是毛泽东故C排除故选D14.太原某校八年级王老师在讲一个知识点时说“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你认为王老师讲的内容是()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5.(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央下决心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主要原因15.(2)结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当时国家实施的什么计划有关?试述该计划实施的意义15.(3)根据材料二归纳“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红旗渠精神”同一时期的两位英雄模范人物15.(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超级工程为代表的巨大成就对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原因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武汉人的梦想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建造大桥跨越长江天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可概括出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原因【答案】(2)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解析】(2)从材料“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实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答案】(3)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解析】(3)据材料二“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并于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修建这条著名‘人工天河’的过程中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可概括出“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例子由材料中的时间 1960到1966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答案】(4)意义更加坚定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超级工程为代表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6.(1)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历程并说明这一历程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16.(2)根据材料二说明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16.(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变化?【答案】(1)历程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农业合作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1)历程根据材料表格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得出答案影响根据材料中“所有制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答案】(2)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经济增长迅速农村人均收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外贸进出口额增加原因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解析】(2)变化根据材料“以1978年作为基期(100)的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中国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可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经济增长迅速农村人均收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外贸进出口额增加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全球化等方面概括即可【答案】(3)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进一步发展【解析】(3)根据材料“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对市场与资源配置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得出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进一步发展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7.(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展览二领导风采17.(2)材料和哪个历史事件相关?这件事有何重大意义?展览三开放窗口“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从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7.(3)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座城市?随着对外开放区域的不断扩大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展览四顺应潮流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如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新华网莫斯科电17.(4)习近平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是什么?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析】【答案】“南方谈话”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和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解析】【答案】深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解析】【答案】邓小平理论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B、是改革开放的开端C、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民主与法制加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通过法律的形式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回顾历史,我国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①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③规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④规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论断出自(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列宁主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梦已实现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D、综合国力的增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D、实行对外开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题精选(含中考真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8)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题精选一、中考真题1.(2017山东东营)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①发展乡镇企业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扩大经营自主权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2017湖南衡阳)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4.(2017山东威海)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B.海南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二、试题精选1.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文化大革命”结束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实行改革开放3.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你知道我国第一部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来源:Z||k]A.1949年1954年B.1954年1956年C.1956年1982年D.1954年1982年4.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并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题精选
一、中考真题
1.(2017山东东营)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①发展乡镇企业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扩大经营自主权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017湖南衡阳)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4.(2017山东威海)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二、试题精选
1.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3.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你知道我国第一部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
A.1949年1954年
B.1954年1956年
C.1956年1982年
D.1954年1982年
4.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并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选择赴上述地区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5.下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表
1980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1981年粮食产量 6.70亿千克
1982年粮食产量7.15亿千克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某陈列馆举办“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习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比喻为“新
的长征”。
“新的长征”中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 )
A.深圳
B.珠海
8.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
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上海
B.广州
C.海南
D.厦门
9.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10.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1.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
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2.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
……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
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
材料三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1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脚印】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会议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之后,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7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自给自足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1)上述材料是小虎同学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根据教材内容及所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的部分总结。
材料中有4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原题画线部分不得改动)
【歌曲中见证】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春天”的喻义是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无限的思念】
(3)邓小平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一1-4ADDD
二1-5 DBDDD 6-9CADB
10. 解析:“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个人的思想观点;所谓“观点”就是个人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
A、B、C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属于“事实”;D项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中“总设计师”这个词,就包含着作者对邓小平贡献的一种肯定,这是“观点”。
答案:D
11. 解析:从材料的表述可以看出,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中国使用了近40年的票证从1993年起被取消,这说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所以这里的“新时代”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故选D项。
答案:D
12.B
13.(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建立经济特区。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4.(1)错误: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改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正:经济建设。
错误:自给自足;改正:社会主义。
错误:“三个代表”;改正:邓小平理论。
(2)改革开放。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