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合集下载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1)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日本割占辽东半岛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3.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A.韦昌辉B.洪秀全C.杨秀清D.石达开4.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①白银大量外流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国土大量流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统计表(单位:箱)据此可知中国()A.中国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6.“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7.据《洪仁玕自述》记载:“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所述事件的影响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8.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论持久战》C.《申报》D.《资政新篇》9.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后者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C.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D.后者为维新派所制定并实际施行11.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准将至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进出货物通商之区。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A.杨秀清B.李秀成C.洪秀全D.石达开
22.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述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你认为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
A.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
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
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3.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天平军,这说明
A.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战争导致了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中国的封建经济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15.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三民主义D.《警世钟》
18.下图中①②两段是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中俄
A.《瑗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19.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 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市B.清军11.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1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英国借口鸦片贸易受阻,发动了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赔偿鸦片的损失是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A;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排除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D。

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附答案(1)

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迫使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上述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2.鸦片战争前,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B.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C.没有通商口岸,交易不便D.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4.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5.“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6.“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描述的是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7.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B.开辟市场,进行殖民主义扩张C.为了成为头号工业强国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9.《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

【常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带答案(1)

【常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1.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九国公约》签订后2.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3.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伟大行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

“伟大行动”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4.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A.韦昌辉B.洪秀全C.杨秀清D.石达开5.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

侵略军的暴行是A.拆毁大沽炮台B.割台湾、澎湖列岛C.洗劫焚烧圆明园D.开放通商口岸6.“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7.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论持久战》C.《申报》D.《资政新篇》8.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9.“这场持续了约三十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忽略了。

最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

最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1842年—1855年,英国对华鸦片贸易数量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据此可知中国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在表格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D。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示意图上的文字信息“英法联军”“圆明园”“北京”,可知是指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拆毁大沽炮台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割台湾、澎湖列岛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犯下了举世震惊的暴行,故C符合题意。开放通商口岸与题干中“侵略军的暴行”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俄国Fra bibliotek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5.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表中所反映现象造成的结果不包括
A.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B.造成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
C.导致了清政府的禁烟D.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因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
13.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模试题(附答案)(1)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模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1.这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它设计出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月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上文中的这个革命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三民主义D.《警世钟》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C.鸦片战争的影响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①白银大量外流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国土大量流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下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6.在谈到一位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去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皇帝”是指A.道光B.咸丰C.同治D.光绪7.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8.从2017年12月1日起,中国187项消费品进口税下调,海关称创历年之最。

关税收入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丰的内容是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0.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

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领导人分别是()A.1839年,林则徐B.1841年,关天培C.1842年,陈化成D.1851年,洪秀全2.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如果某同学想要实地考察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他最适合去的地方是()A.南京B.虎门C.天津D.北京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4.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黄埔条约》5.《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这说明()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6.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统计表货物单位旧税率(%) 新税率(%) 减少百分率(%)棉花担24.19 5.56 77.02棉纱担13.38 5.56 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 6.95 76.78A.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B.鸦片走私的冲击C.《南京条约》的签订D.自然经济的解体7.“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英国使用了武力,鸦片战争爆发。

”这句话的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8.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含答案)(1)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含答案)(1)

一、选择题1.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

……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

”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B.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开辟了道路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D.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3.“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4.“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5.“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描述的是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6.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B.开辟市场,进行殖民主义扩张C.为了成为头号工业强国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8.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1)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1.能够区分历史事实描述、历史史料、历史观点及历史评价等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历史最高峰B.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C.《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D.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3.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4.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A.韦昌辉B.洪秀全C.杨秀清D.石达开5.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下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7.“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8.电影《湄公河行动》讲述了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最终揪出毒品贸易幕后黑手诺卡的故事,早在17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A.关天培B.魏源C.林则徐D.郑和9.《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及答案(3)

【好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及答案(3)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
7.“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B.开辟市场,进行殖民主义扩张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英国借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市场。所以答案选D。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因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另一个人”最有可能指的是俄国,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英国借口鸦片贸易受阻,发动了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赔偿鸦片的损失是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A;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排除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D。
C.外国侵略势力开始侵略中国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7.下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及答案

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这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它设计出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月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上文中的这个革命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三民主义D.《警世钟》2.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统计表(单位:箱)据此可知中国()A.中国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3.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5.据《洪仁玕自述》记载:“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所述事件的影响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6.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后者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C.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D.后者为维新派所制定并实际施行7.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模拟试卷附答案(1)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模拟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1.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B.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2.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3.鸦片战争前,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B.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C.没有通商口岸,交易不便D.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4.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5.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

这位钦差大臣是()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关天培6.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论某一事件时,认为该事件“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等”。

这一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B.甲午战争C.虎门销烟D.洋务运动7.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8.《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模拟试卷(带答案)(1)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模拟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迫使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上述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2.鸦片战争前,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B.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C.没有通商口岸,交易不便D.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3.“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4.“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5.“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描述的是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6.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7.据《洪仁玕自述》记载:“丙辰年(1856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所述事件的影响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达到全盛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8.《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

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A.发动鸦片战争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在中国设立工厂D.抢劫北京城9.费正清说:“从1851年到1860年,正当中国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西方列强一反谈判做法,转而向清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之后转而又与清政府合作镇压国内的起义。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1.1842年以前香港岛的商人给清政府交税;1842年以后,他们却要给英国政府交税。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英协定了关税B.中英签订《北京条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英签订《南京条约》2.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

这位钦差大臣是()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关天培3.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下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B.开辟市场,进行殖民主义扩张C.为了成为头号工业强国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6.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

这个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论持久战》C.《申报》D.《资政新篇》7.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9.“这场持续了约三十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忽略了。

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

新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2.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伟大行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

“伟大行动”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3.“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4.“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签订《北京条约》 C.义和团运动D.签订《马关条约》5.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后,气愤不已,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李星沅“气愤”“深优”的是A.我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遭到破坏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6.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这场持续了约三十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忽略了。

”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C.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D.未涉及政治改革8.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常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1)

【常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迫使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上述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2.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①白银大量外流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③军队战斗力削弱④国土大量流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4.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下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

……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

”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B.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开辟了道路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D.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6.“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7.“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8.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评价卷(B)(含答案)

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评价卷(B)(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评价卷(B)一、选择题1.《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在制定新的关税则例时应秉以“公平”原则,制定权和公布权完全属于清政府;但中美《望厦条约》提出,中国变更税例,须与美国商定。

此即中国近代史上“协定关税”之由来。

据此可知,协定关税使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领土完整遭到了破坏C.民主共和思潮兴起D.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2023年4月,海南海口,猴首、虎首、牛首、猪首共计4件圆明园兽首铜像亮相“中国海外文物回流成果展”。

这些文物被是被哪支军队在何时劫掠出国的A.英法联军1900年B.八国联军1860年C.英法联军1860年D.八国联军1900年3.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A.阶级基础B.斗争方式C.失败原因D.斗争对象4.“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清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5.“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英军攻陷了浙江定海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6.鸦片战争中,清军“火器临时由无经验之人根据200年前之书本在战场上临时制造。

中国之火筏,原来希望焚烧英国船舰,可是在远距离即先被对方击中着火。

”这段材料最直接地说明了清军失败的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懦弱B.对外政策的保守C.人民群众的漠然D.军事装备的落后7.“史实”和“史论”是历史学科常见的构成要素,前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后者是人们针对史实做的评论。

下列各项中,属于“史论”的是A.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B.《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C.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8.鸦片战争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流。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把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英国借口鸦片贸易受阻,发动了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赔偿鸦片的损失是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A;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排除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D。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可知,这次战争是第一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之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促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故D项符合题意;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洋务运动,B不符合题意;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故选D。
C.鸦片战争的影响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3.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
4.鸦片战争前,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B.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4.“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2)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卷(带答案)(2)

一、选择题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上述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C.鸦片战争的影响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3.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4.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伟大行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

“伟大行动”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5.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A.韦昌辉B.洪秀全C.杨秀清D.石达开6.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统计表(单位:箱)1842年1845年1849年1852年1853年1854年1855年33 50839 01043 07548 60054 57461 52365 354据此可知中国()A.中国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7.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8.“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这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它设计出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月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上文中的这个革命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三民主义D.《警世钟》2.列宁指出“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

”19世纪中期颁布的体现这一思想的文件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国土地法大纲》D.《青年杂志》3.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4.“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5.从2017年12月1日起,中国187项消费品进口税下调,海关称创历年之最。

关税收入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9.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C.发表《资政新篇》D.反对封建统治10.能够区分历史事实描述、历史史料、历史观点及历史评价等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历史最高峰B.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C.《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D.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11.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表中所反映现象造成的结果不包括A.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B.造成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C.导致了清政府的禁烟D.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因12.鸦片战争前,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B.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C.没有通商口岸,交易不便D.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13.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这份纲领性文件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14.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维护民族利益④反对协定关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16.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九国公约》签订后17.“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18.“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

”“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A.力主禁烟B.缉拿烟贩C.收缴鸦片D.虎门销烟19.清朝某钦差大臣在《使粤奏稿》中写到:“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中的“臣”主要是指:A.聂士成B.林则徐C.关天培D.陈化成20.《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

”导致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国家是: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21.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天平军,这说明A.清朝军队已经没有了战斗力B.太平军已经攻陷北京城C.外国侵略势力开始侵略中国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22.下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

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A.割地赔款B.五口通商C.协定关税D.公使进京23.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由上述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A.鸦片大量流人,威胁人民健康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D.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威胁中国主权2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张“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这种变化与下列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有关?A.沙俄B.英国C.日本D.德国25.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其时代特色的是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B.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群众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社会财富D.颁布《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了自己的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它主张建立“有田同耕,有饭月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故A符合题意。

《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警世钟》均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和刊物,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A符合题意;《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的文献,B不符合题意;《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颁布的文献,不符合19世纪中期,C不符合题意;《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识记与灵活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史实。

3.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和推销工业产品,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所以材料内容论述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因此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故正确答案为C。

我国古代史上有过多次对外开放,但并未引起社会性质的改变,所以A不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渐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一下子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说法错误;D项只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故排除。

因此选C。

【点睛】从题干材料“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它使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因此要熟练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5.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1840—1842年,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所以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南京条约》,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6.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马关条约》签订。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7.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00年的对华战争”,可知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8.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康有为等领导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传播了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