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现状及进展
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研究进展
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肠内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CU患者对肠内营养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国内外现状对鼻饲的护理进行了阐述。
随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是指经胃肠道,包括进口或喂养管,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1】。
肠内营养主要适用于吞咽困难、抑郁、早中期痴呆患者、昏迷以及营养不良或者有营养不良风险老年患者等[2]1.国外现状:1.1ICU的患者机体多处于应激状态,对能量需求增加,普通饮食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ICU的患者大多是病情急,危重的状态,患者多呈昏迷或不能经口进食的状态;目前已有证据证明【3】:卡路里和蛋白质的最佳提供可以降低重症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因此通过鼻饲喂养补充能量显的尤为重要。
1.2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发布了重症患者营养指南[4-5]:指南中指出建议病人入住ICU24~48h,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胃肠道营养,应当在48~72h达到喂养目标。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但可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还可以增强肠道的免疫功能。
2.国内现状:2.1.鼻饲途径:留置胃管和留置鼻肠管,鼻胃管留置方法:取鼻胃管测量所需长度,沿一侧鼻腔壁插入,昏迷病人至咽喉部抬高患者头部向胸前弯曲,清醒病人嘱其做吞咽动作,快速、轻柔地置入管道到达预测位置,回抽胃液或听气过水声以确定在胃内;鼻肠管留置方法:选用鼻肠管按上述胃管置入方法将鼻肠管插至胃部,听气过水声以确定管道的位置。
向管道内注入至少20ml生理盐水或无菌注射用水,再将管道插入25cm(至十二指肠空肠部),完全抽出引导钢丝。
管道外端悬空约40cm,固定于耳垂,以使鼻肠管在8-12h内通过幽门的螺旋作用进入小肠,观察并记录鼻肠管进入长度。
通过床边X线腹部摄片来确定管道位置正确后即可开始输注营养液。
标识管道的名称、置入时间和深度[6]。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重症患者得到救治的重要地点。
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 EN)是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已被证实可改善患者预后。
EN的护理关键是营养评估、管路管理、配方选择和监测调整等方面。
本文旨在总结重症患者EN进展的相关护理问题。
1.营养评估正常体重状态是患者健康恢复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ICU环境下,患者通常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更高的营养需求,这就需要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
营养评估有许多方法,如食欲评估、体重测量、蛋白质和电解质测量等。
其中体重测量是一个简单而便捷的手段。
在患者体重变化较小的情况下,一般以体重损失5%以上作为重要的指标。
营养评估的结果有助于医生和护士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计划。
2.管路管理在执行EN治疗时,管路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管路的位置、连接、止推和平衡等都需要被重视,以保证患者获取足够的营养。
对于患者来说,管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措施,如使用径路导管、改变体位、缩短导管长度等,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3.配方选择ICU患者通常需要特殊配方的肠内营养,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
优质肠内营养是通过计算患者每日需要营养的量和根据患者的病情、肠功能等来确定的。
常用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普通肠内营养配方、高蛋白肠内营养配方、带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配方等。
4.监测调整EN治疗的目标是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不良反应。
为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如进行营养学评估,监测出现营养损失或代谢紊乱,及时调整配方,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
总之,肠内营养支持已成为ICU患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大大提高患者的疗效。
护理人员在EN干预中,应关注营养评估、管路管理、配方选择和监测调整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营养支持,传统上采用的静脉营养支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肠内营养支持成为了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往往因疾病严重而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静脉途径营养支持容易引起感染和代谢紊乱。
而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维持胃肠道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进营养吸收,避免胃肠道感染,减少代谢紊乱的发生。
对于能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意识清醒或者能够耐受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插入的患者;2. 胃肠道功能相对正常,且无明显的胃肠道梗阻、出血或者瘘管等并发症的患者;3. 具有较长时间禁食或者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如手术后、各种损伤和感染等。
对于具有上述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三、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1.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胃肠道通透性、胃肠道蠕动情况、胃排空时间等。
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2. 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通过血液生化检查、体重监测、肌肉脂肪测定等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以便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
3. 肠内营养支持管的选择:对于能够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选择鼻胃管或者鼻空肠管;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选择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或者胃肠造瘘等方法。
4. 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保持肠内支持管通畅,定期冲洗管腔,以防堵塞。
还需要定期更换肠内支持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肠内支持管的通畅性、胃肠道功能等,对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
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危重患者常常处于高应激状态,容易引发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障碍。
而肠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不仅负责吸收营养物质,还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免疫平衡。
因此,在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肠道在危重患者中的作用肠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消化吸收、局部防御和免疫调节等。
在危重患者中,由于创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能量消耗增加和营养摄入减少,人体会出现代谢紊乱。
而恢复肠道功能对于改善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1. 消化吸收:正常情况下,肠道负责将食物分解吸收后提供给体内细胞使用。
然而,在危重患者中由于生理或病理条件改变,肠道可能出现吸收功能障碍。
因此,通过提供适当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的能量供应和代谢平衡。
2. 局部防御:正常情况下,肠道黏膜屏障具有防止细菌和毒素进入体内的功能。
但在危重患者中,由于创伤、感染等原因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细菌可以穿过黏膜进入体内引发感染。
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保护黏膜屏障完整性,减少感染风险。
3. 免疫调节: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免疫细胞数量多、分布广泛。
适当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在危重患者中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二、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在危重患者中实施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策略:1. 早期开始肠内喂养:对于没有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应尽早开始肠内喂养。
早期开始肠内营养可以减少组织蛋白分解、改善强直性胃扩张等不良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2. 选择合适的配方和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配方和给予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配方时,要考虑到患者能够耐受、消化吸收能力和需求等因素。
同时,选择途径时,要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肠道功能障碍、禁食或禁水等情况进行评估。
3. 渐进性推进剂量:危重患者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应渐进性地推进剂量。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常出现营养不良和肠道功能障碍,肠内营养支持成为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主要内容包括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注意事项、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评价等方面,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二、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1. 营养不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加速。
外源性应激和营养支持不足也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适应症之一。
2. 胃肠道功能障碍: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伴有肠道功能不全、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等情况,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的利用。
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维护肠道功能、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预后。
3. 消化道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弱,较长时间不能正常进食,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4. 肠外营养不耐受:通过肠胃管或鼻胃管进行肠外营养,若患者出现不耐受、呕吐、腹泻等情况,可考虑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1. 食管胃肠置管(PEG):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优先考虑进行PEG置管,有利于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持续时间和安全性。
2. 营养配方选择: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代谢状态、营养需求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
一般情况下,高蛋白、低渣、高能量、多元素配方更适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需要。
3. 肠内营养支持的速度:初始阶段,肠内营养支持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一般情况下,初期可从20ml/h开始,逐渐增加到目标速度。
4. 肠内营养管路护理:护士需要定期对肠内营养管路进行护理,包括管路固定、管路通畅性检查、皮肤护理等,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ICU的营养支持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
ICU的营养支持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重症监护病房(ICU)在现代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ICU中,营养支持策略是一项关键的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ICU的营养支持策略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营养支持策略的现状在ICU中,患者通常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其能量消耗增加,代谢需求增强。
此外,许多患者还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目前,ICU的营养支持策略主要包括口服摄入、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
口服摄入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可以减轻医疗负担,并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口腔需求。
肠内营养在避免肠道萎缩和改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通过导管经鼻胃或经鼻空肠进食等方式实施。
然而,对于严重病情无法摄入的患者,静脉营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静脉输液途径给予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营养支持策略的挑战尽管ICU的营养支持策略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一个难题。
常用的体重、BMI等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评估方法。
其次,营养支持策略的个体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位患者的代谢需求和营养摄入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策略。
此外,ICU的营养支持策略也面临着合理使用药物和营养补充剂的挑战,需要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副作用。
三、营养支持策略的发展趋势为了改善ICU的营养支持策略,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精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利用基因测序和代谢组学等新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缺乏,从而为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营养支持策略的目标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还应注重维持肠道功能和调节肠道微生态。
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肠道微生态的调节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是一项关键性的护理工作。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包括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肠内营养方案、监测肠内营养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
同时,本文提出了肠内营养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Abstract:Key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progress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及生命活动必需物质需要的治疗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常处于代谢紊乱、应激反应等复杂状态,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预防蛋白质、能量消耗,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是重症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一、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首先需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营养评估应包括物理检查与营养问卷相结合,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食欲状况、肠道功能等情况。
常用的营养评估工具包括骨架肌质量指数、体重指数、皮褶厚度等。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了解患者疾病状况、治疗方案及并发症等因素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二、制定肠内营养方案肠内营养方案应依据患者状态、营养评估结果、胃肠道功能情况和医学指南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目前,欧美国家广泛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包括肠内营养的量与质量、输注速度、输注时间、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等。
三、监测肠内营养效果监测肠内营养效果是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营养供给量、能量平衡、氮平衡、肠内胃管是否通畅以及营养不良的早期标志物如白蛋白、前清蛋白、预白蛋白等的动态变化情况。
同时,还需要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四、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干预肠内营养支持不良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胃肠道温度、腹泻、呕吐、胆汁反流、肠瘘等。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预防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回顾了肠内营养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概念提出到现如今的广泛应用,概述了肠内营养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关注肠内营养在不同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如重症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分析肠内营养对这些患者群体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效果。
本文还将对肠内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包括肠内营养制剂的改进、营养支持方式的创新以及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也为未来肠内营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章将展望肠内营养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
二、肠内营养的历史与发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肠内营养主要通过管饲提供单一的营养素,如葡萄糖、蛋白质等。
然而,这种方式的营养支持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它忽略了人体对营养素的复杂需求。
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肠内营养逐渐从单一的营养素转向更加均衡的配方。
20世纪中叶,肠内营养制剂开始出现,这些制剂包含了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制剂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肠内营养的效果,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通过肠内营养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
进入21世纪,肠内营养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一方面,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疾病和营养需求的患者。
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与护理发展现状
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与护理发展现状本文通过阐述ICU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优越性、重要性以及肠内营养的优点,从而探寻肠内营养支持最佳时机、途径选择及适宜的营养供给方式,并针对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提出观点,认为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标签: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发展1概述1.1肠内营养支持的优越性肠内营养支持(EN)作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更符合生理模式,对于防止肠道内的微生物易位进入血液而导致肠源性感染具有一定意义[1],越来越受到更多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关注。
随着临床营养的研究和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有更多的优点[2]。
近年来,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外临床应用肠外营养与EN的比例已由以前的8:2转变为2:8[3]。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4]。
1.2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ICU重症患者中绝大部分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多数伴有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短期内不能恢复经口进食。
而器官功能的改变是一个强烈的应激过程,严重应激后机体代谢明显增高,出现一系列的代谢紊乱,体重丢失平均0.5~1.0kg/d,机体营养状况迅速下降及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丢失≥10%)是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5];表现出高消耗、高代谢反应,机体对能量、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临床调查研究表明,仍有近30%~50%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6,7],而危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更为突出,可导致骨骼肌体积与力量、胃肠道功能完整性、免疫功能和抗应激反应能力不同程度下降[8];获得性感染增加、伤口愈合不良,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以及病死率增加[9,10]。
2肠内营养的输注2.1输注时机周林玲等指出,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作为一种肠内治疗的手段,因其更符合机体的生理状态和能更有效的促进肠功能的恢复,而被危重病医学领域广泛接受而普遍采用[11]。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护理的不断完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护理进展。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从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适应症、护理操作、并发症和护理进展等几个方面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和适应症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或胃肠道管路给予患者充分的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其机体对营养的需要,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保持组织器官的功能完整。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肠内营养支持被广泛应用于需要提供充足营养支持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消化道功能良好而无法口服的患者;2. 危重症患者或手术后需要肠内持续营养支持的患者;3. 需要促进术后康复和消化道功能恢复的患者;4. 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时的中转阶段。
二、护理操作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操作,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护理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包括胃肠道功能、胃肠道通透性、患者的营养需求等;2. 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需求,合理制定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饮食种类、途径选择、饮食方式等;3. 确保肠内营养支持设备的无菌操作,避免引入感染;4. 监测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包括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等;5. 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三、并发症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肠道梗阻、腹胀、腹泻、胰腺炎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肠道症状和营养代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四、护理进展随着护理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然而,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等原因,这些患者仍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营养支持以支持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功能的提高。
针对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已经成为ICU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还有助于降低感染和死亡率。
ICU患者常常处于高危状态,通过口进食的方式满足营养需求已经难以保证,因此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满足营养需求。
营养支持的目标包括维持体重、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愈合和预防营养不良等。
通过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肠道,可以缩短吸收时间和提高吸收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需要护理人员密切监测,以确保其合理合适。
首先是监测营养剂的摄入量,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基础上避免摄入过多而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其次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观察其消化道反应和肠胃道功能,以及是否存在不适和呕吐等情况。
此外,还应监测严密的胃肠道禁食须知。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清水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肾脏功能的正常。
特别是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该在输送营养物质之外,给予清水以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
除了肠内营养支持,ICU护理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其他方面。
例如,对于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问题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输血等治疗。
对于存在脱落症等问题的患者,则需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控制,并及时处理吞咽困难等症状。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则需要加强营养干预和营养支持,以避免不良后果。
总之,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需要护理人员全程参与,通过合适的临床护理措施,来确保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营养支持,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情况,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进步。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护理进展就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将营养物质输送到患者的肠道中,以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增强免疫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包括其应用的指征、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指征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胃肠道功能正常: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能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2. 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原因不能够通过口服或肠道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3. 营养不良: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如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4. 增强免疫功能: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供营养支持,还可以通过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在以上指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管饲和口服途径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管饲或口服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对于不能进食或进食受限的患者,通常采用胃管或空肠造瘘管进行管饲;而对于部分能够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
2. 营养物质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通常包括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3.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并及时调整营养物质的剂量和配方,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以上护理措施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环节,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和管理。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热点新进展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热点新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深入发展,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肠内营养(EN)方面,由于其更符合生理特点、并发症较少、费用较低等优点,已成为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如何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和输注方式、如何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等。
本文旨在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最新研究热点和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首先回顾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随后,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包括肠内营养制剂的优化与创新、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改进与优化、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对未来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重症患者,特别是那些处于危重状态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的需要,常常面临着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
肠内营养在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肠内营养不仅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可以为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其基础代谢和疾病消耗的需求。
这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器官功能和增强免疫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肠内营养还有助于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肠道不仅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还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通过肠内营养,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感染等并发症。
肠内营养还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势。
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无需穿刺和置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的风险。
同时,肠内营养更符合人体生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肠内营养不仅是必要的营养支持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护理和治疗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重要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
本文主要讨论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和护理措施,强调监测与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重要性。
还探讨了护理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指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可减轻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实际护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难题,如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选择和管理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进展、重要性、实施方法、护理措施、监测评估、问题挑战、意义、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重症患者接受专业护理和监护的关键场所。
在ICU中,患者通常处于危重状态,有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血液透析等治疗手段。
由于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面临营养不良的风险,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研究表明,适当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如何监测和评估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等。
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总结护理措施及监测评估手段,并探讨在护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研究,旨在明确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为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同时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水平和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一、概述作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是指通过胃肠道给予患者全面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促进疾病的康复和机体的恢复。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它不仅能够为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肠内营养还具有预防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点。
肠内营养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肠内营养制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
随着营养支持方式的创新,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深入了解肠内营养的机制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肠内营养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重症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多个领域。
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还支持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将继续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肠内营养将更加精准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
肠内营养作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 肠内营养的定义与重要性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为机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需求。
其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营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定义和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展和完善。
从定义上来看,肠内营养不仅涉及口服摄入的食物消化吸收,更包括通过导管等辅助方式,将特制的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胃肠道中,使机体能够有效地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危急的疾病,患者可以发展为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肠内营养支持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维持肠道功能和缩短病程的关键措施之一。
下面将介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1. 营养评估: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
通过检查患者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和腹围,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包括蛋白质、能量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2. 肠功能恢复: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提供肠内营养支持的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如早期拔除胃肠导管、促进患者的早期活动和锻炼等,以帮助肠道更快地恢复正常功能。
3. 膳食管理: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和肠道功能,制定适合患者的膳食方案。
患者可采用口服、胃肠导管或肠内营养管等方式摄入膳食。
膳食应包含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
还需要避免过多的脂肪摄入,以减轻胰腺负担。
4. 药物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合并消化酶缺乏或胆盐缺乏,可以考虑给予消化酶或胆盐替代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5. 随访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等。
通过随访护理,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6. 安全管理: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肠内营养管的位置和置换时间,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腹痛、腹胀、呕吐等,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并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及时调整支持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与护理发展现状icu护理论文
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与护理发展现状-icu护理论文经空肠造瘘输注营养液者。
①加强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部症状。
若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胃或空肠造瘘管周围有类似营养液渗出、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类似营养液的液体,应怀疑喂养管移位、营养液进入游离腹腔。
应立即停输营养液并报告医师,尽可能协助清除或引流出渗漏的营养液。
②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性感染或腹腔脓肿。
4.4.3肠道感染: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
在配置营养液时,注意无菌操作;配置的营养液暂时不用时应放冰箱保存,以免变质而引起肠道感染。
4.5定时冲洗喂养管,保持通畅为避免喂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间隔4h或2h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20~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
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如遇堵塞,切不可盲目蛮力冲管,应及时分析原因对症处理。
总之,对于ICU重症患者,正确评估其胃肠功能,以及对胃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可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住院费用、死亡率,提高护理学的科研水平均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时机、途径选择,适宜的营养供给以及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1]Braga M,Gianotti L,Gcntilini O,et al.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improves gut oxygention and reduces costs compared with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J].Crit Care Med,2001,29(2):242-248.[2]曾燕,卞意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C):3352-3353.[3]李宁,黎介寿,外科营养近20年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2002,22(1):123.[4]艾皖平,高瑛.肠内营养在ICU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家庭护士,2008,6(5A):1141-1142.[5]Viuet S,Chiolero RL,Bollmann MD,et al.Negative impact of hypocalodc feeding and energy balance on clinical outcome in ICU patients[J].Clin Nutr,2005,24:502-509.[6]Kyle U G,Schneider SM,PMich M,et a1.Does nutritional risk,as assessed by Nutritional Risk Index,increase during hospital stay?A multi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J].Clin Nutr,2005,24(5):516-524.[7]Pichard C,Kyle UG,Morabia A,et a1.Nutritional assessment:lean body mass depletion at hospitaladmi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engt h of stay[J].Am J Clin Nutr,2004,79(4):613-6l8.[8]Susan RR,Donald A,Deanna KK,et a1.Nutrition support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Nutr Crit Care,2005,23(6):49-57.[9]Souba Ww.Nutritional support[J].N Engl J Med,1997,336(1):4l-48.[10]Middleton MH,Nazarenko G,Nivison SI,et a1.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nd l2-month incidence of mortality in two sydney teaching hospitals[J].Intern Med J,2001,31(8):455-461.[11]周林玲.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10(22):152.[12]俞红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1447-1448.[13]BRAGA M,GIANOTTI L,GENTILINI O,et al.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improvesgut oxygention and reduces costs compared with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J].Crit Care Med,2001,29(2):242-248.[14]戚海琴.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1,7(24):481-482.[15]潘夏蓁,林碎钗,邵利香,等.鼻胃管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68-271.[16]Str0ud M,Duncan H,Nightingale J.Guidelines for enteral feeding in adu1t hospital patients[J].Gut,2003,52(12):1-12.[17]潘夏蓁,方希敏,林碎钗.APACHEⅢ评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方式的选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B):13-15,19.[18]张艳杰,余震,潘景业,等.危重症病人两种营养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7(4):212-214.[19]刘西韶,姚国仙,蓝芹燕.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7-9.[20]段荣芳.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53-54.[2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301.[22]章琳.ICU老年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滴注方法之比较.医学检验,2011,8(7):99.[23]杜社教,欧阳屹洋.浅谈肠内营养[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1):1038.[24]段荣芳.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53-54.[25]孙景波.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37-38.[26]Petros S,Engelmann L.Enteral nutrition delivery and energyexpenditure in medical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Clinutr,2006,25(1):51-59.[27]曹玉,郑永红,李飞,等.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1):46.[28]刘平兰,王青,刘颖.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28-30.[29]姜冬梅,徐珍荣.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6(17):2657.[30]黎介寿.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3.[31]Jukka Takala.Nutritional suppot in the criticallyill[J].Nutrition,1997,13(12):s2439.[32]泰环龙.外科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方法的改进和疗效观察[J].上海医学,2000.23(12):717.编辑/许言。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
度 。①浓度 由低 到高 , 自行配制 的需按 比 例配制 ; ②速度应 由慢到快, 开始 2 0~
3 0 m l /  ̄ 时, 根据患者情况 调节到 8 0—
有助于肠功能 的恢 复 ; ③ 营养物刺激肠 黏 膜可 以改 善其 通 透性 , 维 持肠 道 的完 整 性, 减少肠道细 菌及 其产 物 的易位 ; ④ 符
能源物质供给 的最佳途 径为 胃肠道 , 尤其 是创伤 , 应激后的危重患者 。胃肠 内营 养
是 目前 人 们 普 遍 认 为 的 一 种 经 济 、 安全、
E N 的 途 径
检, 并报告 医生 以便调整抗菌 素。
胃潴 留 : 危 重 患 者 在 应 激 状 态 下 胃黏 膜缺血缺氧严 重 , 蠕 动及 排空 速度 减慢 ,
通过放置鼻 胃管或 胃造瘘 , 肠造瘘等
注入 。
有效 的营 养支 持方法 。有 些作 者通 过 针 刺空肠置管进行早期肠 道营养支持 , 认 为 是安全 、 有效 的方法 , 同时证 明在腹 部 手 术后早期 , 小肠很快恢复其动力 。临床 营
养支持 包 括肠 外 营 养 ( P N) 和 肠 内 营 养 ( E N) 两种 , 其 各 有 利 弊 。 目前 大 多 数 临 床 医 生 认 为 只要 患 者 的 情 况 许 可 , 应 尽 量
营养液 的选择 : 有多效 的瑞素 , 瑞能 , 等等 。
营养液易在 胃内残 留。首次输 注 前可 用 糖盐水试灌注 , 了解 患者 胃的排空 速度 , 有文献认 为 可测患 者 胃内容量 。每次 灌
注前 应 确认 胃管 在 胃内 , 并 检 查 胃 内 残 留 量, >1 0 0 ml 时应 暂 停 灌 注 2~8小 时 , 再 输注时减慢滴速 , 减少 2 4小 时 总 量 , 应 用 胃动 力 药 , 同 时从 静 脉 补 充 所 需 营 养 , 如 经 过 3~ 4天 仍 不 能 耐 受 , 可 改 为 空 肠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王俊莉,付显芬,甘秀妮,等. 多站式考核在ICU 护理研 究生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8,47 ( ): 16 2245 - 2248.
: [ ] nursing staff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J . Int J Nurs Stud. , (): 1999 36 2 137 - 144. [11]张瑞琴.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端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以S 学校为例[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2017 8 - 10. [ ] , , ? , 12 Lakanmaa RL Suominen T Perttil J et al. Basic compe : tenc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 development []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a competence scale J . J Clin , , ( ): Nurs 2014 23 5 - 6 799 - 810. [13]梁园园,何琼,雷丹,等. 基于CBE 模式的重症医学专科 护士培训理论课程设置的构架[J]. 重庆医学,2014,43 ( ): 18 2388 - 2390. [ ] , 14 Aboshaiqah A Qasim A. Nursing interns′ perception of clini
terns and perceived impact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s
: [ ] in Canada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J . International , , ( ):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13 50 11 1524 - 1536. [] , : 3 Spencer LM Spencer S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 ] : superior performance M .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 Inc 1993. [4] 罗春连. 护理岗位胜任力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8, (): 36 5 69 - 70. [5] 黄燕梅,梁素瑞,刘强强,等. 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 及培训现状[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8):70 - 73. [6] 王春艳,蔡学联. ICU 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的 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242 -
: dence and competence in Newly Qualified Nurses A sys [] , , : 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 . Nurse Educ Today 2018 60
35 - 46.
[16]黄海英,杨维,钟磊庆,等. 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 对ICU 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 志, , ( ): 2017 36 23 3291 - 3293.
[8] 梁娟,陆皓. 基于系统论的ICU 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 (17):2475 -
2478.
[9] 杨富,方芳. 我国ICU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研究进 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2(4):492 - 494.
[ ] 10 Buchan J. Evaluating the benefits of a clinical ladder for
齐鲁护理杂志2019 年4 月第25 卷第7 期
的专科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韧,夏海鸥. 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实践培养状况的调 查与评价[J]. 全科护理,2016,14(13):1297.
[] , , 2 Kilpatrick K Dicenso A Bryant - Lukosius D. Practice pat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现状及进展
【专家介绍】张淑香,医学硕士,主任护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山东大学、山东第 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护理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 东省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发表论文40 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2 部,发明专利6 项,主 持及参与课题10 项,获奖5 项。
cal competence upon completion of preceptorship experience
[] , , : in Saudi Arabia J . Nurse Educ Today 2018 68 53 - 60. [ ] , , 15 Irwin C Bliss J Poole K. Does Preceptorship improve confi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患者;营养风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R473. 5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 - 7256. 2019. 07. 003
243.
[] , , , 7 Gardner G Carryer J Gardner A et al. Nurse practitioner : competency standards findings from collaborative australian [ ] , , and new zealand research J . Int J Nurs Stud 2006 43 (): 5 601 - 610.